當前位置:首頁 » 地理人文 » 中國地圖有重要地理事物

中國地圖有重要地理事物

發布時間: 2021-02-13 20:26:24

① 中國地圖中21個地理事物+4海+2海峽+2個三角洲

滿意請採納!互相幫助謝謝。
長白山 大興安嶺 巫山 南嶺 武夷山 橫斷山脈 祁連山 天山 阿爾泰回山 青藏高原答 雲貴高原 黃土高原 內蒙古高原 准噶爾盆地 塔里木盆地 柴達木盆地 四川盆地 華北平原 長江中下游平原 南方丘陵 東北平原 渤海 黃海 東海 南海 台灣海峽 瓊州海峽 長江三角洲 珠江三角洲

② 中國地圖(要有山脈,高原,盆地,地形,國界,省界)

1、中國地圖著重展復示中華人民共制和國領土以及疆域內各類地理要素的分布;

2、中國地圖分為政區地圖、地形圖、自然地理地圖、人文地理地圖、衛星影像地圖類型;

3、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對中國地圖的圖面范圍、國界線、重要島嶼的繪制有著嚴格的規定;

4、中國地勢西高東低,復雜多樣,各類地形佔全國陸地面積的比例是:山地33. 3%,高原26%,盆地18. 8%,平原12%,丘陵9. 9%。



(2)中國地圖有重要地理事物擴展閱讀:

中國地圖介紹:

中國全圖必須表示南海諸島、釣魚島、赤尾嶼等重要島嶼,並用相應的符號繪出南海諸島歸屬范圍線。比例尺等於或小於1:1億的,南海諸島歸屬范圍線可由9段線改為7段線,即從左起刪去第2段和第7段線,可不表示釣魚島、赤尾嶼島點。

豎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地圖》是國內首幅大幅面全開豎版地圖。南海海域和島嶼與大陸為同一比例尺,南海諸島不再作為插圖形式。對南海諸島之島嶼、礁盤等地理信息詳細標示,中國南海諸島的東沙群島、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和南沙群島。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國地圖

③ 中國4大高原,4大盆地,3大平原,重要山脈的地理分布圖

中國4大高原,4大盆地,3大平原,重要山脈的地理分布圖如下:


中國最大的四個高原分別為:青藏高原、雲貴高原、黃土高原、內蒙古高原。它們集中分布在地勢第一、二級階梯上,由於高度、位置、成因和受外力侵蝕作用的不同,高原的外貌特徵也各異。中國陸地的主要地形即為高原和山地。

中國四大盆地指位於中國地勢第二階梯的三個內陸盆地和第一階梯的一個內陸盆地,是中國十大盆地里最知名的。傳統認識里,四大盆地是:新疆南部的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青海西北部的柴達木盆地及新疆北部准噶爾盆地。

東北平原,面積34萬平方公里,由三部分組成,即松花江、嫩江流域的松嫩平原、遼河流域的遼河平原。

中國三大平原:

華北平原,又稱黃淮海平原。西起太行山,東到海濱,北依燕山,南至淮河附近,與長江中下游相接,跨冀、魯、豫等省和京津兩市,為我國第二大平原。

長江中下游平原,跨鄂、湘、贛、皖、蘇、浙六省和上海市,主要由漢江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陽湖平原、蘇皖平原及長江三角洲等平原組成,為我國第一大平原。

中國重要山脈:

喜馬拉雅山脈:呈弧形分布在中國與印度、尼泊爾等國的邊境上,綿延2400多公里,平均海拔6000米,是世界上最高大的山脈。主峰珠穆朗瑪峰海拔8848.13米,是世界最高峰。

昆侖山脈:西起帕米爾高原,東至中國四川省西北部,長達2500多公里,平均海拔5000-7000米,最高峰公格爾山海拔7719米。

天山山脈:橫亘在中國西北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中部,平均海拔3000-5000米,最高峰托木爾峰海拔7455.3米。

唐古拉山脈:位於青藏高原中部,平均海拔6000米,最高峰各拉丹冬峰,海拔6621米,是中國最長的河流?D?D長江的源頭。

秦嶺:西起甘肅省東部,東到河南省西部,平均海拔2000-3000米,主峰太白山海拔3767米。是中國南北之間一條重要的地理界線。

大興安嶺:北起中國東北部的黑龍江省漠河附近,南至老哈河上游,南北縱長1000公里,平均海拔1500米,主峰黃崗梁海拔2029米。

太行山脈:自北向南橫亘於黃土高原東部邊緣,南北長400多公里,平均海拔1500-2000米,主峰小五台山海拔2882米。

祁連山脈:綿亘於青藏高原東北邊緣,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祁連山主峰海拔5547米。

橫斷山脈:位於青藏高原東南部,西藏、四川和雲南三省區交界處,平均海拔2000-6000米,最高峰貢嘎山海拔7556米。

台灣山脈:縱貫台灣島東側,平均海拔3000-3500米,主峰玉山海拔3952米。

④ 特殊經緯線經過的地理事物(中國地圖)

北回歸線自東向本穿過台灣山脈、珠江三角洲平原、雲貴高原,氣候依版次是:高山氣候(台權灣山脈)熱帶季風、亞熱帶季風、熱帶季風等氣候。穿越的河流有珠江、紅河、怒江、瀾滄江、布拉馬普特拉河(雅魯藏布江)。經過城市有汕頭。
北緯20度線只經過海南島的北部,地形是平原,氣候是熱帶季風。在海口市北部穿過。
北緯30度線,由東向西經過長江中下游平原,巫山山脈、四川盆地、橫斷山脈、青藏高原的岡底斯山脈和喜馬拉雅山山脈。氣候類型為亞熱帶季風、高山氣候。經過河流有錢塘江、長江及其支流岷江、嘉陵江等。重慶在30度線以南。
北緯40度,穿過遼河平原、華北平原、黃土高原、騰格里沙漠、塔里木盆地。氣候類型有溫帶季風、溫帶大陸性氣候(草原、沙漠)經過的河流有遼河、黃河、塔里木河。經過城市有北京。
北緯50度穿過小興安嶺、東北平原、大興安嶺、屬於溫帶大陸性氣候。流經的河流有黑龍江。

⑤ 經緯度所經過的重要地理事物

80°E過 俄羅斯的西西伯利亞平原 中國的天山山脈 喜馬拉雅山脈 青藏高原版
90°E過 俄羅斯的葉尼塞河權 中國的阿爾泰山 吐魯番盆地 印度的恆河河口 以及孟加拉灣
100°E過 中國的河西走廊 祁連山 青海湖 長江第一拐石鼓鎮 以及南亞的馬來半島 蘇門答臘島
110°E過 中國的包頭 黃河幾字形東段西側 華山 巫山 海口
120°E過 中國的山海關 青島 杭州 澳大利亞西部
30°N過 埃及的開羅 尼羅河河口 中國的拉薩 廬山 黃山 杭州 已經美國的密西西比河河口
40°N過 歐洲的伊比利亞半島 撒丁島 西亞的土耳其海峽 小亞細亞半島 裏海 以及中國的塔里木盆地 河西走廊 北京
北回歸線 過 阿斯旺大壩 印度河河口 恆河河口

⑥ 中國地圖的地理事物名稱圖片

讀圖可知,②是京滬線;④是白雲愕博;⑤是平果;⑥是舟山漁場;⑧是遼中南工業基地.
故答案為:京滬線;白雲愕博;平果;舟山漁場;遼中南工業基地.

⑦ 如何快速把中國地圖的重要山脈,河流,農作物,城市記住

要想記住這些地理事物的位置 緯度 特徵 一定要多看 建議你貼張地圖在課桌上 沒事兒的時候多看看 這樣慢慢就記住了 我們高三很多同學都是這樣做的 還有什麼不懂得可以追問我望採納

⑧ 求中國地圖(有各個高原名稱和相應特別)高中地理急用

盆地、高原、平原是相對的地理事物,要看它周圍的地貌特徵。
1、分層設色地形圖上,海拔高度與顏色是一一對等的關系。
要看清圖例,一般顏色越黃,海拔越高;顏色越綠,海拔較低 。【盆地】盆地一般是淡綠色被黃色大致包圍的區域,對於初學者來說,只要是低一點的區域,被高的地形單元包圍的范圍都是盆地,有河流經過的小盆地稱為峽谷。【高原】高原的特徵是海拔高、地勢起伏小,在分層設色地形圖上的表現一般是顏色較黃的大范圍區域,周圍的顏色都不及這一區域的顏色黃,且顏色的漸變不大。【平原】平原的特徵和高原相反,它不一定周圍被比它高的地理事物包圍,它可以是半包圍,或者瀕臨海洋,在地圖的表現一般是顏色較綠的大范圍區域。
2、在等高線地形圖上,海拔高度與等高線是一一對應的關系。
首先要讀懂等高線的含義,頭腦中把數字和地圖符號轉化成地理信息,熟悉高原、盆地、平原的特徵,知道高原、盆地、平原的大致海拔情況。一般盆地和高原是封閉的曲線,周圍海波高,封閉曲線數值小的范圍是【盆地】。反之則為【高原】。等高線數值在250一下,等高線稀疏的區域為【平原】。
3、特殊地圖中的識別
要熟悉分層設色的中國地形圖,四大高原、四大盆地的大致經緯范圍,出現在那些行政區劃范圍內,世界比較有典型性的地理事物的地理位置(絕對位置:經緯度等。相對位置:周圍的特徵)以及特徵。從而在局部的地圖中,大致判定出這一地理事物屬於那一范圍。例如,一幅地圖中標有45°n,85°e,則大致位於准格爾盆地。某一地圖中有40°n,120°e,則應該熟知此地位於北京市附近,它的地形屬於華北平原。

⑨ 在中國地圖上,按照秦嶺淮河線…..這三條重要的地理界

對於高考復習來說,抓知識點也是很重要的一項內容,下面是我國重要的地理界限,希望對考生有幫助。
1.年等降水量及干濕狀況分界線:
(1)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沿秦嶺淮河一線向西折向青藏高原東南邊緣一線,此線也是濕潤地區與半濕潤地區分界線。此線以東以南,年降水量一般在800mm以上,為濕潤地區,此線以西以北年降水量一般在800mm以下,為半濕潤地區。
(2)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大致是沿大興安嶺張家口蘭州拉薩一線,最後到喜馬拉雅山東部,此線也是半濕潤地區與半乾旱地區分界線。此線以東年降水量一般在400mm以上,為半濕潤地區,此線以西年降水量一般在400mm以下,為半乾旱地區。
(3)2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從內蒙古自治區西部經河西走廊西部以及藏北高原一線,此線也是乾旱地區與半乾旱地區分界線。
2.季風區與非季風區的分界線: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巴顏喀拉山岡底斯山。此線以東以南可以受到夏季風的影響,即來自太平洋的東南季風或來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風的影響,降水較多,此線以西以北地區則難於受到夏季風的影響,降水稀少。
3.地勢(dili.chazidian.com)界線:
(1)第一級階梯與第二級階梯分界線:昆侖山阿爾金山祁連山橫斷山。
(2)第二級階梯與第三級階梯分界線: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4.地形區界線:
大興安嶺:內蒙古高原與東北平原分界線
太行山:黃土高原與華北平原
巫山:四川盆地與長江中下游平原
武夷山:江南丘陵與浙閩丘陵
天山:准噶爾盆地與塔里木盆地
長城:內蒙古高原與黃土高原
秦嶺:漢江谷地與渭河平原
大巴山:漢江谷地與四川盆地
祁連山:青藏高原與河西走廊
南嶺:江南丘陵與兩廣丘陵
橫斷山:青藏高原與四川盆地及雲貴高原
5.內流區域與外流區域的分界線:大興安嶺西側陰山賀蘭山祁連山東端,南段比較接近200毫米等降水量線。此線以西以北地區大部分是內流區(除額爾齊斯河流域),以南以東地區大部分屬外流區(除鄂爾多斯高原的無流區和松嫩平原的個別無流區外)
6.一月平均氣溫0℃等溫線:沿秦嶺淮河一線向西折向青藏高原東南邊緣一線。一月此線以北越向北方氣溫越低,越向南,氣溫越高。
7.亞熱帶與暖溫帶的分界線:秦嶺淮河線。
8.水系分界線:
長江水系與黃河水系:秦嶺
長江水系與珠江水系:南嶺
淮河水系與海河水系:黃河(黃河下游是地上河)
9.年太陽輻射量線:
大興安嶺北京西側蘭州昆明,再折向北到西藏南部。這條線以西、以北廣大地區太陽輻射十分豐富,特別是青藏地區和新疆南部,太陽輻射尤其豐富。這條線以東、以南地區太陽輻射弱。
10、我國的人文地理(查字典地理網)界線:
(1)人口分界線:黑龍江的黑河雲南的騰沖。此線以東以南地區,面積不到全國的一半,人口卻佔了全國的絕大部分,而此線以西以北地區,面積佔全國的絕大部分,但卻是地廣人稀。
(2)以水田為主的耕地和與旱地為主的耕地分界線:秦嶺淮河線
(3)傳統放牧區與傳統農耕區分界線:大興安嶺陰山呂梁山橫斷山。傳統放牧區與傳統農耕區在北方的分界線也可以以大興安嶺及長城為界,大興安嶺以東及長城以南的廣大地區主要以耕作業為主,大興安嶺以西及長城以北的廣大地區主要以游牧業為主。
11、秦嶺一淮河一線是我國的一條重要地理分界線,這條線的南北景觀有很大的差異:
①黃土高原的南界;
②大致是1月0℃等溫線、800毫米等降水量線通過的地方;
③亞熱帶與暖溫帶的界線;
④濕潤區與半濕潤區的界線;
⑤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和溫帶落葉闊葉林的界線;
⑥河流有無結冰期的界線;
⑦農業水田與旱地、兩年三熟與一年兩熟制、水稻和小麥雜糧的界線;
⑧長江水系與黃河水系的分界線。
12、大興安嶺也是我國一條重要地理分界線,其東西兩側的景觀也有較大差異:
①400毫米等降水量線通過的地方②季風區與非季風區分界線;
③內流區與外流區的分界線;④牧區與農耕區通過的地方;
⑤內蒙古高原和東北平原的界線;⑥我國地勢第二級階梯與第三級階梯的界線;
⑦森林景觀與草原景觀界線。

⑩ 中國各省的地理事物

給你推薦一套書,可以全面了解中國各省、直轄市和自治區的情況:《中國分省系列地圖集(套裝共34冊)》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年來首次編輯出版的大型系列地圖集。圖集運用特殊的語言和符號,採用地圖的表現形式,形象地反映了新中國成立60年來我國各級行政區劃、城鎮、交通、旅遊等方面的建設成就,填補了我國地圖編制和出版領域的一項空白。圖集利用了凝聚幾代測繪官兵心血的軍事測繪豐碩成果,使用了最新最權威的行政區劃和地名等資料,採用了當代最先進的數字制圖技術,450多名編制人員歷時3年6個月完成編輯出版工作。
圖集以全新的結構和翔實的資料,突出表示了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特別行政區)行政區劃、居民地、交通運輸、旅遊資源、地形地貌等與百姓工作和生活息息相關的最新信息。每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特別行政區)一冊,共計34冊。是國內目前唯一一套內容最全、資料最新、表示最詳實的分省地圖集。
圖集由序圖、地級圖、縣級圖、城區圖、文字介紹和景區圖片組成。其中地圖2958幅,圖片1289幀,文字介紹約150萬字。序圖從宏觀上反映本省(自治區、直轄市、特別行政區)政區、地勢、交通、旅遊等綜合信息。地級圖重點表示縣級行政區劃、鄉鎮以上居民地、交通干線及主要風景名勝,在圖集中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縣級圖為圖集的主體,詳細表示境界、居民地、公路、高速公路附屬設施、鐵路、機場、港口、江河湖海及水利設施、世界自然文化遺產和名勝古跡,並採用分層設色的方法反映各縣的地勢起伏和地形面貌。文字說明以條目方式簡明扼要地介紹了各地市、各縣區的地理概況、人口面積、交通運輸、資源經濟、地方特色、土特產品和主要風景名勝等。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