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理人文 » 車身噴國家地理

車身噴國家地理

發布時間: 2021-02-13 19:10:53

『壹』 國家地理:世界上最臟的城市是什麼樣

  1. 大煙山國家公園 Great Smoky Mountains National Park

大煙山這個名字,在聽慣了黃石、優勝美地、大峽谷的耳朵里也許略顯陌生。但是我們之所以把它放在第一位可絕不是因為它小眾,相反,這里是美國年訪問量TOP1的國家公園,也是世界遺產之一。想知道美國人最愛去的國家公園長什麼樣?

送你三個字:來這里。

大煙山山脈是阿巴拉契亞山脈(Appalachian Mountains)的分支,位於北卡羅來納州和田納西州的交界處。之所以被稱之為「大煙山」(又譯「大霧山」),是因為墨西哥灣的暖氣流在這里沿山脈上升,總是形成大范圍的霧氣(也有說法稱這里特有的白霧是因為綿延的山脈所披覆的大量植被進行呼吸作用而產生的)。著名的藍嶺公路(Blue Ridge Parkway)連接著這里和北邊的仙那度國家公園,每到深秋時節,七百多千米的公路兩旁就會變得五彩斑斕,是美國獨一無二的賞秋勝地。


(Mary Anne Baker攝)

由於大煙山山脈海拔高度變化劇烈,降雨量充沛,在這里你能看到各種各樣的動植物,除了目前已知的約17000種動植物之外,估計沒有記錄在冊的還有約30000至80000種之多。這里的代表性動物不僅有數量龐大的黑熊和種類繁多的蠑螈,其特有的「同步發光螢火蟲」在六月螢火蟲節的夏夜裡更是一道獨特的風景線。如果你想去看螢火蟲,記得4月就要搶票,夜幕降臨時成千上萬的螢火蟲在林間同步閃爍的壯觀景象,絕對會讓每個人終生難忘。

2. 黃石國家公園 Yellowstone National Park


說到美國國家公園,每個人都會想到黃石。她不僅是世界上第一個國家公園,也是美國國家公園里景觀組合最豐富的一個:雪山、森林、峽谷、湖泊、河流應有盡有,而這里最特別的景觀就則是各種地熱,比如作為地標之一的大棱鏡熱泉。此外,各種各樣的野生動物也是園內一大亮點,麋鹿、駝鹿、黑熊、棕熊、羚羊和各種鳥類都很常見,要是趕上成群的野牛在路上閑庭信步,還會阻礙交通。


Bauer, Erwin and Peggy 攝

黃石公園是僅次於死亡谷的美國第二大自然公園,內部主要分為五個區:西北的猛獁象熱泉區(Mammoth Hot Springs)是已知的世界最大的碳酸鹽沉積溫泉;東北的羅斯福區由於印第安人早先在此狩獵,開鑿了班瑞克步道(Bannack Trail),擁有古老的西部景觀;中間的峽谷區主要景觀為黃石大峽谷與瀑布;東南的黃石湖區是欣賞湖光山色的好地方;西南的間歇泉區則有各色的間歇泉、溫泉、噴氣孔、泥潭等。


Michael G?bler 攝

值得一提的還有黃石旁邊的大提頓國家公園(Grand Teton National Park)。雖然她的光芒總是被黃石掩蓋,但這里壯觀的雪山與寧靜的冰湖仍然令人神往。要知道,在大提頓,海拔3048米以上的山峰就有二十餘座,派拉蒙Logo上的雪山也坐落在此,是名副其實的登山者的樂園!只要提及大提頓,很多美國人都會嚴肅地告訴你,全美最挺拔、最有魅力的山峰都在大提頓,尤其是其中的大提頓峰,還保有存留至今的冰川。

3. 大峽谷國家公園 Grand Canyon National Park

美國前總統西奧多·羅斯福曾如此描述大峽谷:「是用時間緩慢雕刻出的驚心動魄,是上帝的傑作」。大峽谷,亦稱作科羅拉多大峽谷,她之所以被稱為世界七大自然景觀之一,是因為這里集險峻的地勢、斑斕的色彩、雄偉的地貌、悠遠的歷史於一身,色調各異、層次分明的岩層完美體現了這片土地近20億年所經歷的地質變遷。


大峽谷國家公園是指由國家公園管理局管轄的部分大峽谷,分為南緣(South Rim)和北緣(North Rim)兩大景區,分別位於科羅拉多河的南北兩側。南緣全年開放,也是大峽谷的精華所在,開闊的視野既可欣賞峽谷的壯美,又可遠眺科羅拉多河的蜿蜒,還有地質博物館、印第安人聚居地遺址、畫室等景點可以參觀。游覽方式也非常便利——乘坐園內的3條接駁巴士就可以從多個觀景點、各個高度和角度體會大峽谷的壯美。


北緣距離南緣16公里,由於冬季積雪,北緣僅在每年5月15日至10月15日間開放。相比南緣,北緣海拔更高、氣溫更低,高海拔的森林草甸提供了一個更為寧靜輕松的環境,更適合時間充裕的休閑度假者遊玩。

大峽谷西緣距離拉斯維加斯約2.5小時車程,這里雖不屬於國家公園范圍內(需另行購票進入),但是懸於大峽谷1200多米懸崖上的空中走廊(Grand Canyon kywalk)仍能挑起無數人獵奇和探險的神經。步道伸出峽谷邊緣21.34米,在玻璃走廊上行走,像是懸浮於峽谷之上,既能觀賞大峽谷的壯美,又能充分體驗驚險刺激的懸空感受。此外,著名的馬蹄灣(Horseshoe Bend)、波浪谷(The Wave)以及羚羊谷(Antelope Canyon)都坐落在大峽谷國家公園附近的佩吉鎮(Page)以及周邊,如果時間充裕(波浪谷的話還需要些運氣)可以一並遊玩。

4. 拱門國家公園 Arches National Park


拱門國家公園位於美國猶他州東部,是美國西部大環線中的重要景點,也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天然砂岩拱門地貌集中地。在這里,你可以徒步於各式拱門間,感受自然無聲而磅礴的力量。


精緻拱門(Delicate Arch )是公園內最著名的景點,也是猶他州的地標性景觀之一。拱門常年受風雨侵蝕而形成獨立式自然拱狀,又因其孤懸岩上,獨置荒漠而經年不倒,所以成為猶他州乃至美國的經典景觀。黃昏是觀賞精緻拱門的最好時間,深橙色的拱門與微微泛藍的山崖簡直是絕配。


平衡石(Balanced Rock)是拱門國家公園另一個頗具盛名的景點。平衡石經數百萬年的侵蝕而成,總高度約39米,其底座之上是一塊體積相當於3輛校車巴士、高達16.75米的巨石。它看似晃晃悠悠不穩定,實則與基座達到了精準的平衡,能抵禦風雨,穩固上萬年之久。

南北窗拱門(The Windows )由一面巨大山牆上的南窗口和北窗口兩個巨大拱門組成,就像兩只長達25米、高約12米的大眼睛鑲嵌在大岩壁上。南北窗拱門周邊有許多造型奇異的岩石,值得細細遊逛。這里是公園中除精緻拱門外又一個拍日落的好地方,如有機會在月圓之夜抵達公園,拱門和滿月同時入鏡會非常美麗。

另外,拱門國家公園內的各個景點會因不同的太陽照射角度而產生多樣的光影效果。朝霞中燦燦金光的雙拱門、景觀拱門,余暉下呈現鮮亮紅褐色的精緻拱門、平衡石都要比平時多一分亮色,如果想要拍攝拱門國家公園最美的瞬間,請不要錯過日出日落時分。

5. 德納利國家公園 Denali National Park Preserve

從阿拉斯加(Alaska)中部的平原拔地而起的德納利山(Mt Denali,也有譯為丹奈利),是美國乃至整個北美洲的最高峰。由於坐落在平原地區,因此若從相對高度(山頂與山腳之間的海拔高差)來看,這座山甚至比珠穆朗瑪峰還要高。「德納利」這個詞在阿薩巴斯坎原住民語言中本身就是「大山」的意思,俄語中的「Большая Гора」也來自於此說法,可見這座驚人的山峰在人們心中的地位。


Tim Rains攝

拜訪這座國家公園的人們,大多會去到 Wonder Lake ——這里是觀看德納利山的最佳地點。天氣晴好時,你可以在湖邊守候,等待清晨和傍晚的日照金山倒映在湖面。然而,由於夏季雨水較多,看到這座山的幾率只有三成,來阿拉斯加的旅行者們總是苦於這座山的難得一見。


Jacob W. Frank 攝

不過你也無需太過擔心,即使天氣不佳,這座公園還是有很多值得看的東西,比如每到秋季,雪山背面大片大片的苔原就會變成連綿的深紅色,彷彿在燃燒。這個國家公園也是無數野生動物的故鄉。在進入公園深處的大巴上,你很容易可以看到山羊、北美馴鹿、駝鹿和棕熊的身影(由此也可看出這座公園另一大特色——野)。巨大的公園內只有一條泥土公路,而且只能靠公園的巴士來往,也因此保留了最原生態的阿拉斯加荒野。

6. 優勝美地國家公園 Yosemite National Park

優勝美地國家公園地處加利福尼亞州東北部,內華達山脈西側,曾是印第安原住民阿瓦尼奇人(Ahwahneechee)的故鄉。在他們的語言中,「Yosemite」並沒有「優勝美地」這么文雅,而是「殺手」的意思。


上億年前的大陸板塊造山運動、幾百萬年前的地震斷層和火山岩漿沉積、幾十萬年前冰川侵蝕,一同造就了今天優勝美地刀削斧鑿的壯美景觀。這里有層巒疊嶂的山峰,高聳入雲的岩石,有飛流直下的瀑布,泠泠淙淙的溪流,還有百轉千回的小徑和數千種野生動植物,隨時可能給你意外的驚喜。


優勝美地國家公園主要有四大景區,中央的優勝美地谷最為著名,被稱為「無與倫比的山谷」。優勝美地谷是典型的冰河山谷,有著完美的「U」型曲線,高山冰河緩緩流經峽谷,在兩側留下陡峭的山谷與平坦的山谷底。山坡上的花崗岩受到融冰侵蝕作用的影響,留下了大塊巨硬無比的岩石(如高度達1095米的酋長岩,即著名的El Capitan)。這里的半圓頂山(Half Dome)得名於它類似圓屋頂的奇特外形,任何一位登山者如果能將它列入攀登成功的記錄,一定會擁有無比的成就感!最熱門的景點還有冰川點,這里令人難忘的優勝美地瀑布落差高達740米,傲視整座山谷,是北美洲最高的瀑布。當然,最南端的杉樹林也絕對不容錯過。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由於優勝美地開發歷史悠久,設施相當完善,幾乎所有重要觀景點都有公路到達,即便是「零體力」的旅行者也可以欣賞到絕大部分景點。除了沒有親自征服大自然的成就感以外,觀景體驗絲毫不。這也應該算是一個加分項吧!

大家都知道Mac OS X Yosemite就是以這個國家公園命名的,從這一代操作系統開始的內置壁紙中有幾張官方照片,在此特別說明一下:

這兩張就是酋長岩(El Capitan)


這三張是半圓頂山(Half Dome)


7. 奧林匹克國家公園 Olympic National Park


美國西部的野性不僅僅的是荒漠和牛仔,也可能是瀕危的野生動物、漫無邊際的海岸荒原、常年被冰雪和冰川覆蓋的山巔,還有茂密的原始森林……恩,沒錯,奧林匹克國家公園就將前面這些全都集合在了一起。


奧林匹克國家公園位於華盛頓州西北一隅的奧林匹克半島上,三面環海。由太平洋吹來的溫暖而潮濕的空氣受到奧林匹克山脈阻擋而被迫爬升,在高山上形成降雪,半山腰則降雨,造就了世界上少有的溫帶雨林,也孕育了無數當地特有動植物,其中就包括了瀕危的北部斑點貓頭鷹、斑海雀和海鱒等等。這里的名氣雖然不如黃石、優勝美地響亮,但卻難得地結合了海岸、山脈、雨林三種完全不同的生態環境,可以說是美國西北部最值得前往的國家公園。


奧林匹克國家公園最好走的入口是位於北部安吉利斯港口以南的颶風嶺(Hurricane Ridge)。雖然正如它的名字所暗示的那樣,萬一運氣不佳的話可能遭遇惡劣天氣的襲擊,但可以眺望奧林匹斯山的美景和相對良好的路況依然讓這里成為了最受旅行者歡迎的入口。公園內部的安德森山(Mt Anderson)、新月湖(Lake Crescent)、奎諾爾特湖(Lake Quinault)、霍河雨林(Hoh River Rainforest)、Rialto海灘、Ruby海灘等也都是非常值得探訪的亮點。

8. 梅薩維德國家公園 Mesa Verde National Park

梅薩維德國家公園,亦稱弗德台地國家公園,位於美國科羅拉多州蒙特蘇馬(Montezuma),與之距離最近的小鎮為科特斯(Cortez)。這里是全美唯一的專為保護人造建築而設立的國家公園,擁有美國最著名、保護最完好的古印第安人生活遺跡,早在1978年就被列入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名錄。梅薩維德公園歷史印記深厚,古人遺跡精巧,是藏在美國中部高山峽谷間的一塊人文瑰寶。


梅薩維德在西班牙語中是「綠色台地」的意思,該地區看似是一片從谷底升起的台地,但其實是科羅拉多州西南部沙漠和多峽谷地帶中的一座單面山。為避開外敵的侵擾,普韋布洛印第安人(Pueblo Indian)在懸崖峭壁間建設房屋、延續印第安文明,在此生活了逾700年,並留下了大量生活遺跡。現在已知的考古遺址有近5000個,其中包括600處岩壁民居。這些建造在懸崖上的建築群被稱為「懸崖城」,最早的建造時間可追溯至11世紀,其數目眾多、功能齊全、結構巧妙且保存完好,是北美印第安文明的代表。如果你對印第安文化有興趣,可千萬別錯過這里。

公園內最集中的兩大建築群為絕壁宮殿(Cliff Palace)和雲杉樹屋(Spruce Tree House)。前者有近200個房間,全部沿崖壁而建,布局迥異。後者功能多樣,建築造型多變,包括住房和祭祀室在內共有一百餘間屋子。此外,公園內還保留了不同時期建造的農業和水控制系統、天文觀測站、岩畫壁畫等遺跡。


由於園內道路狹窄、蜿蜒盤旋,且數個著名景點需要攀爬峭壁和樓梯才能參觀,所以為保證冰雪天氣的行車和游覽安全,公園的部分道路和大多數景點會在冬季關閉。而在每年5月底至9月初公園會開放所有景點,且有工作人員對其進行講解,建議旅行者在此期間來近距離參觀公園內頗負盛名的多處景觀。其中查平梅薩考古博物館(Chapin Mesa Archeological Museum)和雲杉樹屋除感恩節、聖誕節和新年之外會全年開放。由於梅薩維德公園距離主要的大城市稍遠,雖位於美國西部大環線之內,但畢竟不處於核心地區,加之數個經典景點並不全年開放,故而每年的游覽人數相較其他著名國家公園要少很多。公園周邊還有著名的四角紀念碑(Four Corners Monument)、紀念碑谷(Monument Valley)等印第安人保留地景區,也可一並游覽。

9. 死亡谷國家公園 Death Valley National Park

世界平均氣溫最高的地區不在撒哈拉沙漠,而在死亡谷。死亡谷國家公園距離拉斯維加斯大約2小時車程,炎熱、高溫、乾旱、晝夜溫差極大都是這里的標簽。西半球海拔的最低點——Bad Water 也位於這里。


和色彩斑斕、景緻多樣的的黃石、優勝美地國家公園相比,死亡谷擁有著除現代文明生活和鍾靈毓秀的自然景色之外的一切:沙漠、戈壁、荒山、巨石、鹽鹼地、丹霞地貌,還有「行走的石頭」(Moving Rocks)才是這里的主宰。除了春暖花開時有可能可以趕上難得一見的超級花海(Super Bloom)之外,來到這里體驗的就是單調、蒼涼和靜默……哦對了,還有由於遠離城鎮而帶來的絕美星空。

Tips:

由於公園內常年高溫乾旱,最好在10月至次年5月之間前往(11月-1月的冬季最佳)。如果無法避免夏季出行,一定要佩戴墨鏡和帽子,塗抹大量防曬霜,並備有充足的水。建議盡量在17:00-18:00之後進入公園,早上的話則一定要在10:00之前離開。否則……等著被烤焦…… Σ(っ °Д °;)っ

10. 火山國家公園 Hawai'i Volcanoes National Park

提到夏威夷,人們總會想到陽光、沙灘、比基尼,其實這里也擁有狂野莽蒼的自然奇跡,位於夏威夷大島的東南角的火山國家公園(Hawai'i Volcanoes National Park)便是其中之一。

『貳』 日德美汽車結構特點

要說清楚這個問題,還是要從各國的造車理念說起,而這又得聯繫到更多的例如不同國家的地理特徵、文化觀念等。

先說德國。德國是汽車的發源地,目前普遍認為的世界上第一輛汽車是在1886年由德國人卡爾·本茨。本茨這個人比較有頭腦,他或許不是世界上第一個造出「汽車」的人,但他申請了專利,因而得到了世界的認可。德國人的特點是嚴謹。嚴謹,說白了就是謹慎。他們在機械方面似乎有著獨特的天賦,比如他們發明了噴氣式飛機和導彈。
但是德國人有時候嚴謹得過頭了,腦子轉不過彎來,按北京話說就是有點「軸」。最鮮明的例子就是二戰時期納粹德國製造坦克的事兒。德國人造一輛坦克的時間和精力,夠蘇聯人造N輛,即使一輛坦克再先進,也抵不過7、8輛坦克的圍攻。所以在蘇德戰場上,德國的那些虎啊豹啊什麼的完全被蘇聯T-34組成的鋼鐵洪流給活活淹死了!
在人們的心目中,德國車已經成了品質和科技的象徵。然而這也造成了它們的價格偏高,並且維修保養成本也比其他品牌更貴一些。高科技就意味著可靠性方面的潛在不確定性,此外,歐洲人的造車理念不一定能夠完全適應中國消費者的需求。他們在空間利用率和人性化設計方面歷來不如日本廠商。
日系廠商可以說是當今汽車產業發展的先鋒力量。二戰結束之後日本汽車依靠學習和模仿起家,開始生產符合本國國情的汽車產品。由於日本是自願匱乏的國家,外加戰後初期日本民眾經濟條件有限,早期的日本汽車多是外形小巧的小排量汽車。70年代的兩次石油危機使得省油的日本車打入了美國和歐洲市場,從此便走上了國際化道路。
他們要是想做成一件事,無論犧牲什麼代價也在所不惜,不達目的誓不罷休。比如說他們如果想造一輛追求舒適性的車,絕對能做到讓人在舒適性方面無可挑剔,而且價格還比歐洲競爭對手便宜很多,只是在其他方面的性能可能就不是那麼均衡了。這可以說是他們與德國人最大的不同。從某種意義上說,他們應該算是比德國人「聰明」一些。
日本人對於消費者需求的了解不得不令人佩服。日系車很好的滿足了消費者對空間和舒適性的要求,另外在品質方面也得到人們的認可。只要你詢問周圍的人就可以發現,很多40-50歲男性都青睞豐田品牌,足以可見日本品牌在研究人們消費心理方面的造詣。
美國車在國內的影響力好像不是很大,但要覺得美國人不會造車那就大錯特錯了!汽車的標准化生產和流水線製造就是美國人發明的,此外美國人在汽車款式設計領域也做出巨大貢獻。不過過於注重款式設計也使得他們忽略了對技術方面的開發。70年代之前的美國車龐大笨重耗油量巨大且安全性不高。70年代的兩次石油危機給美國車沉重打擊,從此美國車的風格產生很大變化。

美國人還是比較會變通的,能夠很好的適應市場環境的需求。美國的汽車廠家通過和其他國家同行的合作可以吸收不同風格的有點。因此你可以發現,有些美國車即帶有日本車的那種對於空間和人性化的理解,又有德國車的優秀工藝和扎實底盤。當然,那種美國式的粗獷還是很好的被繼承了下來,使得人們能夠很容易的辨認出它們。

如今我們提到美國車時,很可能它們歸根到底不是日本車就是德國車,毫無疑問美國車的轉型是成功的,但由於品牌認可度等方面的原因,美國品牌在國內的影響力還不能和日系車和德系車相抗衡。

不同國家的造車理念各有特點,各位可能也有自己的想法。當然,我們誰也不能代表真理,只有一件事可以確定,那就是存在即為合理。

『叄』 有誰知道鋁質車身塗裝工藝完整詳細的過程

國內全鋁制的車身還真沒有,只知道國外的跑車有全鋁制的,法拉利好像就是、內蘭博基尼好像也是,不容過也分檔次。
塗裝工藝都差不多,前處理-電泳-中塗-色漆-清漆,幾個主要工序都是一樣,其實國內和國外,在汽車塗裝工藝上,差別不是很大,關鍵還是細節上的管理和完善的塗裝設備。
建議你網路下國家地理-超級工廠法拉利,下載個視頻看看吧。

『肆』 美國國家地理雜志,某一年封面是一個人站在一座噴發的火山面前。 求期號,有原圖更好,急急!!!!

不知你復要的是不是這個1975年3月刊制,夏威夷Mauna Ulu火山岩漿
地址http://www.comgeo.net/archives/12935/comment-page-1
這里有50年國家地理最佳封面圖哦,望採納

『伍』 貼車衣需要多少錢,貴不貴

不是特別貴,具體分材質
PVC
pu
tpu
一般是三千起

『陸』 之前看過一個節目(貌似在國家地理),講噴火龍以前曾存在過,還有化石和考古,在後半段還引述了中國的龍

我也看過,是個電影,我也在找這個片子,好像叫《龍的故事》什麼的

『柒』 國家地理 最值得去10個國家

1. 大煙山國家公園 Great Smoky Mountains National Park

大煙山這個名字,在聽慣了黃石、優勝美地、大峽谷的耳朵里也許略顯陌生。但是我們之所以把它放在第一位可絕不是因為它小眾,相反,這里是美國年訪問量TOP1的國家公園,也是世界遺產之一。想知道美國人最愛去的國家公園長什麼樣?
送你三個字:來這里。
大煙山山脈是阿巴拉契亞山脈(Appalachian Mountains)的分支,位於北卡羅來納州和田納西州的交界處。之所以被稱之為「大煙山」(又譯「大霧山」),是因為墨西哥灣的暖氣流在這里沿山脈上升,總是形成大范圍的霧氣(也有說法稱這里特有的白霧是因為綿延的山脈所披覆的大量植被進行呼吸作用而產生的)。著名的藍嶺公路(Blue Ridge Parkway)連接著這里和北邊的仙那度國家公園,每到深秋時節,七百多千米的公路兩旁就會變得五彩斑斕,是美國獨一無二的賞秋勝地。

(Mary Anne Baker攝)
由於大煙山山脈海拔高度變化劇烈,降雨量充沛,在這里你能看到各種各樣的動植物,除了目前已知的約17000種動植物之外,估計沒有記錄在冊的還有約30000至80000種之多。這里的代表性動物不僅有數量龐大的黑熊和種類繁多的蠑螈,其特有的「同步發光螢火蟲」在六月螢火蟲節的夏夜裡更是一道獨特的風景線。如果你想去看螢火蟲,記得4月就要搶票,夜幕降臨時成千上萬的螢火蟲在林間同步閃爍的壯觀景象,絕對會讓每個人終生難忘。
2. 黃石國家公園 Yellowstone National Park

說到美國國家公園,每個人都會想到黃石。她不僅是世界上第一個國家公園,也是美國國家公園里景觀組合最豐富的一個:雪山、森林、峽谷、湖泊、河流應有盡有,而這里最特別的景觀就則是各種地熱,比如作為地標之一的大棱鏡熱泉。此外,各種各樣的野生動物也是園內一大亮點,麋鹿、駝鹿、黑熊、棕熊、羚羊和各種鳥類都很常見,要是趕上成群的野牛在路上閑庭信步,還會阻礙交通。

Bauer, Erwin and Peggy 攝
黃石公園是僅次於死亡谷的美國第二大自然公園,內部主要分為五個區:西北的猛獁象熱泉區(Mammoth Hot Springs)是已知的世界最大的碳酸鹽沉積溫泉;東北的羅斯福區由於印第安人早先在此狩獵,開鑿了班瑞克步道(Bannack Trail),擁有古老的西部景觀;中間的峽谷區主要景觀為黃石大峽谷與瀑布;東南的黃石湖區是欣賞湖光山色的好地方;西南的間歇泉區則有各色的間歇泉、溫泉、噴氣孔、泥潭等。

Michael Gäbler 攝
值得一提的還有黃石旁邊的大提頓國家公園(Grand Teton National Park)。雖然她的光芒總是被黃石掩蓋,但這里壯觀的雪山與寧靜的冰湖仍然令人神往。要知道,在大提頓,海拔3048米以上的山峰就有二十餘座,派拉蒙影業Logo上的雪山也坐落在此,是名副其實的登山者的樂園!只要提及大提頓,很多美國人都會嚴肅地告訴你,全美最挺拔、最有魅力的山峰都在大提頓,尤其是其中的大提頓峰,還保有存留至今的冰川。
3. 大峽谷國家公園 Grand Canyon National Park
美國前總統西奧多·羅斯福曾如此描述大峽谷:「是用時間緩慢雕刻出的驚心動魄,是上帝的傑作」。大峽谷,亦稱作科羅拉多大峽谷,她之所以被稱為世界七大自然景觀之一,是因為這里集險峻的地勢、斑斕的色彩、雄偉的地貌、悠遠的歷史於一身,色調各異、層次分明的岩層完美體現了這片土地近20億年所經歷的地質變遷。

大峽谷國家公園是指由國家公園管理局管轄的部分大峽谷,分為南緣(South Rim)和北緣(North Rim)兩大景區,分別位於科羅拉多河的南北兩側。南緣全年開放,也是大峽谷的精華所在,開闊的視野既可欣賞峽谷的壯美,又可遠眺科羅拉多河的蜿蜒,還有地質博物館、印第安人聚居地遺址、畫室等景點可以參觀。游覽方式也非常便利——乘坐園內的3條免費接駁巴士就可以從多個觀景點、各個高度和角度體會大峽谷的壯美。

北緣距離南緣16公里,由於冬季積雪,北緣僅在每年5月15日至10月15日間開放。相比南緣,北緣海拔更高、氣溫更低,高海拔的森林草甸提供了一個更為寧靜輕松的環境,更適合時間充裕的休閑度假者遊玩。
大峽谷西緣距離拉斯維加斯約2.5小時車程,這里雖不屬於國家公園范圍內(需另行購票進入),但是懸於大峽谷1200多米懸崖上的空中走廊(Grand Canyon kywalk)仍能挑起無數人獵奇和探險的神經。步道伸出峽谷邊緣21.34米,在玻璃走廊上行走,像是懸浮於峽谷之上,既能觀賞大峽谷的壯美,又能充分體驗驚險刺激的懸空感受。此外,著名的馬蹄灣(Horseshoe Bend)、波浪谷(The Wave)以及羚羊谷(Antelope Canyon)都坐落在大峽谷國家公園附近的佩吉鎮(Page)以及周邊,如果時間充裕(波浪谷的話還需要些運氣)可以一並遊玩。
4. 拱門國家公園 Arches National Park

拱門國家公園位於美國猶他州東部,是美國西部大環線中的重要景點,也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天然砂岩拱門地貌集中地。在這里,你可以徒步於各式拱門間,感受自然無聲而磅礴的力量。

精緻拱門(Delicate Arch )是公園內最著名的景點,也是猶他州的地標性景觀之一。拱門常年受風雨侵蝕而形成獨立式自然拱狀,又因其孤懸岩上,獨置荒漠而經年不倒,所以成為猶他州乃至美國的經典景觀。黃昏是觀賞精緻拱門的最好時間,深橙色的拱門與微微泛藍的山崖簡直是絕配。

平衡石(Balanced Rock)是拱門國家公園另一個頗具盛名的景點。平衡石經數百萬年的侵蝕而成,總高度約39米,其底座之上是一塊體積相當於3輛校車巴士、高達16.75米的巨石。它看似晃晃悠悠不穩定,實則與基座達到了精準的平衡,能抵禦風雨,穩固上萬年之久。
南北窗拱門(The Windows )由一面巨大山牆上的南窗口和北窗口兩個巨大拱門組成,就像兩只長達25米、高約12米的大眼睛鑲嵌在大岩壁上。南北窗拱門周邊有許多造型奇異的岩石,值得細細遊逛。這里是公園中除精緻拱門外又一個拍日落的好地方,如有機會在月圓之夜抵達公園,拱門和滿月同時入鏡會非常美麗。
另外,拱門國家公園內的各個景點會因不同的太陽照射角度而產生多樣的光影效果。朝霞中燦燦金光的雙拱門、景觀拱門,余暉下呈現鮮亮紅褐色的精緻拱門、平衡石都要比平時多一分亮色,如果想要拍攝拱門國家公園最美的瞬間,請不要錯過日出日落時分。
5. 德納利國家公園 Denali National Park & Preserve
從阿拉斯加(Alaska)中部的平原拔地而起的德納利山(Mt Denali,也有譯為丹奈利),是美國乃至整個北美洲的最高峰。由於坐落在平原地區,因此若從相對高度(山頂與山腳之間的海拔高差)來看,這座山甚至比珠穆朗瑪峰還要高。「德納利」這個詞在阿薩巴斯坎原住民語言中本身就是「大山」的意思,俄語中的「Большая Гора」也來自於此說法,可見這座驚人的山峰在人們心中的地位。

Tim Rains攝
拜訪這座國家公園的人們,大多會去到 Wonder Lake ——這里是觀看德納利山的最佳地點。天氣晴好時,你可以在湖邊守候,等待清晨和傍晚的日照金山倒映在湖面。然而,由於夏季雨水較多,看到這座山的幾率只有三成,來阿拉斯加的旅行者們總是苦於這座山的難得一見。

Jacob W. Frank 攝
不過你也無需太過擔心,即使天氣不佳,這座公園還是有很多值得看的東西,比如每到秋季,雪山背面大片大片的苔原就會變成連綿的深紅色,彷彿在燃燒。這個國家公園也是無數野生動物的故鄉。在進入公園深處的大巴上,你很容易可以看到山羊、北美馴鹿、駝鹿和棕熊的身影(由此也可看出這座公園另一大特色——野)。巨大的公園內只有一條泥土公路,而且只能靠公園的巴士來往,也因此保留了最原生態的阿拉斯加荒野。
6. 優勝美地國家公園 Yosemite National Park
優勝美地國家公園地處加利福尼亞州東北部,內華達山脈西側,曾是印第安原住民阿瓦尼奇人(Ahwahneechee)的故鄉。在他們的語言中,「Yosemite」並沒有「優勝美地」這么文雅,而是「殺手」的意思。

上億年前的大陸板塊造山運動、幾百萬年前的地震斷層和火山岩漿沉積、幾十萬年前冰川侵蝕,一同造就了今天優勝美地刀削斧鑿的壯美景觀。這里有層巒疊嶂的山峰,高聳入雲的岩石,有飛流直下的瀑布,泠泠淙淙的溪流,還有百轉千回的小徑和數千種野生動植物,隨時可能給你意外的驚喜。

優勝美地國家公園主要有四大景區,中央的優勝美地谷最為著名,被稱為「無與倫比的山谷」。優勝美地谷是典型的冰河山谷,有著完美的「U」型曲線,高山冰河緩緩流經峽谷,在兩側留下陡峭的山谷與平坦的山谷底。山坡上的花崗岩受到融冰侵蝕作用的影響,留下了大塊巨硬無比的岩石(如高度達1095米的酋長岩,即著名的El Capitan)。這里的半圓頂山(Half Dome)得名於它類似圓屋頂的奇特外形,任何一位登山者如果能將它列入攀登成功的記錄,一定會擁有無比的成就感!最熱門的景點還有冰川點,這里令人難忘的優勝美地瀑布落差高達740米,傲視整座山谷,是北美洲最高的瀑布。當然,最南端的杉樹林也絕對不容錯過。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由於優勝美地開發歷史悠久,設施相當完善,幾乎所有重要觀景點都有公路到達,即便是「零體力」的旅行者也可以欣賞到絕大部分景點。除了沒有親自征服大自然的成就感以外,觀景體驗絲毫不打折。這也應該算是一個加分項吧!
大家都知道Mac OS X Yosemite就是以這個國家公園命名的,從這一代操作系統開始的內置壁紙中有幾張官方照片,在此特別說明一下:
這兩張就是酋長岩(El Capitan)

這三張是半圓頂山(Half Dome)

7. 奧林匹克國家公園 Olympic National Park

美國西部的野性不僅僅的是荒漠和牛仔,也可能是瀕危的野生動物、漫無邊際的海岸荒原、常年被冰雪和冰川覆蓋的山巔,還有茂密的原始森林……恩,沒錯,奧林匹克國家公園就將前面這些全都集合在了一起。

奧林匹克國家公園位於華盛頓州西北一隅的奧林匹克半島上,三面環海。由太平洋吹來的溫暖而潮濕的空氣受到奧林匹克山脈阻擋而被迫爬升,在高山上形成降雪,半山腰則降雨,造就了世界上少有的溫帶雨林,也孕育了無數當地特有動植物,其中就包括了瀕危的北部斑點貓頭鷹、斑海雀和海鱒等等。這里的名氣雖然不如黃石、優勝美地響亮,但卻難得地結合了海岸、山脈、雨林三種完全不同的生態環境,可以說是美國西北部最值得前往的國家公園。

奧林匹克國家公園最好走的入口是位於北部安吉利斯港口以南的颶風嶺(Hurricane Ridge)。雖然正如它的名字所暗示的那樣,萬一運氣不佳的話可能遭遇惡劣天氣的襲擊,但可以眺望奧林匹斯山的美景和相對良好的路況依然讓這里成為了最受旅行者歡迎的入口。公園內部的安德森山(Mt Anderson)、新月湖(Lake Crescent)、奎諾爾特湖(Lake Quinault)、霍河雨林(Hoh River Rainforest)、Rialto海灘、Ruby海灘等也都是非常值得探訪的亮點。
8. 梅薩維德國家公園 Mesa Verde National Park
梅薩維德國家公園,亦稱弗德台地國家公園,位於美國科羅拉多州蒙特蘇馬(Montezuma),與之距離最近的小鎮為科特斯(Cortez)。這里是全美唯一的專為保護人造建築而設立的國家公園,擁有美國最著名、保護最完好的古印第安人生活遺跡,早在1978年就被列入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名錄。梅薩維德公園歷史印記深厚,古人遺跡精巧,是藏在美國中部高山峽谷間的一塊人文瑰寶。

梅薩維德在西班牙語中是「綠色台地」的意思,該地區看似是一片從谷底升起的台地,但其實是科羅拉多州西南部沙漠和多峽谷地帶中的一座單面山。為避開外敵的侵擾,普韋布洛印第安人(Pueblo Indian)在懸崖峭壁間建設房屋、延續印第安文明,在此生活了逾700年,並留下了大量生活遺跡。現在已知的考古遺址有近5000個,其中包括600處岩壁民居。這些建造在懸崖上的建築群被稱為「懸崖城」,最早的建造時間可追溯至11世紀,其數目眾多、功能齊全、結構巧妙且保存完好,是北美印第安文明的代表。如果你對印第安文化有興趣,可千萬別錯過這里。
公園內最集中的兩大建築群為絕壁宮殿(Cliff Palace)和雲杉樹屋(Spruce Tree House)。前者有近200個房間,全部沿崖壁而建,布局迥異。後者功能多樣,建築造型多變,包括住房和祭祀室在內共有一百餘間屋子。此外,公園內還保留了不同時期建造的農業和水控制系統、天文觀測站、岩畫壁畫等遺跡。

由於園內道路狹窄、蜿蜒盤旋,且數個著名景點需要攀爬峭壁和樓梯才能參觀,所以為保證冰雪天氣的行車和游覽安全,公園的部分道路和大多數景點會在冬季關閉。而在每年5月底至9月初公園會開放所有景點,且有工作人員對其進行講解,建議旅行者在此期間來近距離參觀公園內頗負盛名的多處景觀。其中查平梅薩考古博物館(Chapin Mesa Archeological Museum)和雲杉樹屋除感恩節、聖誕節和新年之外會全年開放。由於梅薩維德公園距離主要的大城市稍遠,雖位於美國西部大環線之內,但畢竟不處於核心地區,加之數個經典景點並不全年開放,故而每年的游覽人數相較其他著名國家公園要少很多。公園周邊還有著名的四角紀念碑(Four Corners Monument)、紀念碑谷(Monument Valley)等印第安人保留地景區,也可一並游覽。
9. 死亡谷國家公園 Death Valley National Park
世界平均氣溫最高的地區不在撒哈拉沙漠,而在死亡谷。死亡谷國家公園距離拉斯維加斯大約2小時車程,炎熱、高溫、乾旱、晝夜溫差極大都是這里的標簽。西半球海拔的最低點——Bad Water 也位於這里。

和色彩斑斕、景緻多樣的的黃石、優勝美地國家公園相比,死亡谷擁有著除現代文明生活和鍾靈毓秀的自然景色之外的一切:沙漠、戈壁、荒山、巨石、鹽鹼地、丹霞地貌,還有「行走的石頭」(Moving Rocks)才是這里的主宰。除了春暖花開時有可能可以趕上難得一見的超級花海(Super Bloom)之外,來到這里體驗的就是單調、蒼涼和靜默……哦對了,還有由於遠離城鎮而帶來的絕美星空。
Tips:
由於公園內常年高溫乾旱,最好在10月至次年5月之間前往(11月-1月的冬季最佳)。如果無法避免夏季出行,一定要佩戴墨鏡和帽子,塗抹大量防曬霜,並備有充足的水。建議盡量在17:00-18:00之後進入公園,早上的話則一定要在10:00之前離開。否則……等著被烤焦…… Σ(っ °Д °;)っ
10. 火山國家公園 Hawai'i Volcanoes National Park
提到夏威夷,人們總會想到陽光、沙灘、比基尼,其實這里也擁有狂野莽蒼的自然奇跡,位於夏威夷大島的東南角的火山國家公園(Hawai'i Volcanoes National Park)便是其中之一。

『捌』 國家地理一組關於氣候變化照片,看得人揪心,不知幾十年後地球會是什麼模樣

國家來地理一組關於氣候源變化照片,看得人揪心,不知幾十年後地球會是什麼模樣?再過50年,天山山脈和塔里木河流域,祁連山和青海湖周邊,黃河河套灌區到狼山陰山一帶森林植被將會擴大一倍,很多的荒漠、沙漠區域被胡楊林、紅柳所取代,沙漠綠洲由現在的的點點滴滴變成了大面積的森林覆蓋,江南水鄉在西北地區司空見慣,多多益善。羅布泊變成了羅布海,天河工程,空中水網,三個溫帶雨林區域,大片的沙漠變成了一個個的聚寶盆,荒山禿嶺變成了青山綠水的搖錢樹,極端性的天氣氣候事件,再也不可能與人類見面!智能化天氣氣候隨心所欲,想晴天便是艷陽高照,陽光雨露,普照大地,想雨天便是陰雨連綿,天大的噴灌,濕潤著無邊無際的良田,真正的天府之國在祖國的每一寸土地上生根發芽,遍地開花,比比皆是。

『玖』 關於汽車的一些 英文簡寫

vvt-i與vvt與D-vvt與vtec與i-tvec是什麼意思有什麼區別?
2009-04-09 21:17
VVT是可變氣門正時系統,VVT-i是VVT的升級。d-vvt是雙可變氣門正時系統,就是在進氣和排氣兩頭都安裝。這個技術很多廠都在用,只是這3個名字是豐田的。VTEC和I-VTEC都是本田的,叫可變氣門及升程式控制制系統。總的說來其實就是一種技術,名字不同。
原理是根據發動機的運行情況,調整進氣(排氣)的量,和氣門開合時間,角度。是進入的空氣量達到最佳,提高燃燒效率
優點是省油,公升比大。缺點是中段轉速扭矩不足

本田VTEC發動機是如何戰勝豐田VVT-i發動機的

閱讀(63)|評論(1)|閱讀全文 >> 【圖】ABS+EBD+BA+ASR+ESP===詳解
2009-04-09 21:10
ABS

Anti-LockBrakeSystem的英文縮寫,意為「防抱死制動系統」。在沒有ABS時,汽車在緊急制動時,四個車輪被完全抱死,這時汽車只要在輕微側向力作用下(比如傾斜的路面或者地上的一塊小石頭),就會發生側滑,汽車急劇擺動,甚至完全調頭;而更加危險的是,當汽車行駛在彎道時,由於前輪抱死,汽車將喪失轉向能力,這時轉動方向盤雖然也能帶動前輪轉向,但由於車輪缺乏附著使汽車無法轉向,而是沿著慣性方向向前直至停止。有了ABS就可以通過控制剎車油壓的收放,來達到對車輪抱死的控制。當車輪制動時,安裝在車輪上的感測器立即能感知車輪是否抱死,並將信號傳給電腦,電腦會馬上降低被抱死車輪的制動力,車輪又繼續轉動,轉動到一定程度,電腦又施加制動,保證車輪既受到制動又不致抱死,這樣不斷重復,直至汽車完全停下來。電腦能在一秒 閱讀(19)|評論(0)|閱讀全文 >> ABS
2009-04-09 21:07
ABS

目錄
ABS 防抱死制動系統
ABS的應用
ABS的功用
ABS的兩種控制方式
走出ABS誤區
ABS使用常識
ABS函數
ABS塑料 閱讀(4)|評論(0)|閱讀全文 >> TSI
2009-04-09 21:02
TSI

tsi

TSI是Turbo-charging(渦輪增壓)、Super-charging(機械增壓)和Injection(燃油直噴)三個關鍵特色的首字母縮寫。

渦輪增壓的特性是利用排放廢氣,裝置本身基本不消耗發動機動力,增加進氣效率提高動力,但是缺點是通常要發動機超過2000轉後才介入,不利於起步加速,渦輪的慣性讓加速還有一個響應時間的延遲. 機械增壓優點是發動起啟動運轉就開始介入,起步加速有力,沒有渦輪的工作延遲,即時響應,缺點是通過發動機的動力輸出來讓增壓器工作,消耗部分發動機動力. 兩者的結合,改善了起步加速,也具有充足的後勁,相對來說動力損耗減低到最小.

TSI國產版——實為TFSI

不過要注意的是,國產邁騰、速騰等車型最新的T

『拾』 國家地理及discovery頻道的拍攝用越野車

都是4×4(4驅)敞篷越野車 福特汽車公司生產的「Discovery」型車 國家地理用的是路虎相關視頻 http://v.youku.com/v_playlist/f1662278o1p0.html陸虎在中國最早的翻譯就是路華 相關車型介紹好的越野車離不開強大的動力作保障,Discovery也不例外,它採用的是恆時四輪驅動,點火系統有賓士7系列的技術,4.0L排量的V8發動機最大扭矩可達340牛·米。

在很多人看來,這樣大扭矩的越野車起步時一定很「兇悍」,瞬間就可躥出,但Discovery在起步時卻表現得很「溫柔」,雖然踏下油門踏板發動機馬上就有反應,但並不喧囂。只有在准備超車、過坡路或其它需要加大油門的情況時,發動機才會發出「嗡嗡」的動力輸出聲。

最為Discovery擁有者所津津樂道的是它的車身動態控制功能:主動轉彎加強系統(ACE)在轉彎時可自動加強懸架的支撐力,減少車身搖晃和側傾,增強駕駛者對汽車的把握,提高了乘客的舒適性。

採用四輪非獨立懸掛

現在的汽車有獨立懸掛和非獨立懸掛之分,其中一般轎車都採用前輪獨立懸掛,大部分高級轎車已經採用了四輪獨立懸掛,獨立懸掛對於提高汽車的舒適性起了很大的作用,Discovery卻「別出心裁」地採用了四輪非獨立懸掛。前橋和後橋都是整體的,不僅堅固而且能夠保證足夠的離地間隙。

Discovery的舒適性並沒有因為非獨立懸掛而有所降低,它採用了良好的減震器阻尼。在試車過程中,絲毫沒有車身傾斜過大、顛簸等不舒服的感覺。

陡坡緩降控制系統(HDC)是Discovery的專利,過陡坡時不用踩剎車,只需要把住方向盤,HDC會自動起作用,使車速以不超過8公里的時速緩慢前行。

另外,車身水平控制系統對提高Discovery的越野性也起了很大的作用,它不僅能夠使汽車在不同的載荷下、不同的路面上維持車體水平,還能夠把車身後部提高,使離去角增大,從而提高其通過性。

出眾的越野性能指標

接近角、離去角、最小離地間隙、最大涉水深度是評判車輛越野性能的一些重要指標,而Discovery的最大接近角在公路行駛時為31度,越野行駛時為30度。最大離去角在公路行駛時為21度,越野行駛時為25度。最小離地間隙為208毫米,最大涉水深度為500毫米。

為了能夠感受Discov?鄄ery的越野性能,在試車過程中,我們特意選擇了一段坎坷的砂石路,而Discovery卻如履平地,在經過一個30度左右的坡道時,駕駛Discovery絲毫沒有費力的感覺,據說Discovery還可以過45度的陡坡。

坐在車內視野寬廣

坐在Discovery車內的任何一個座位都有種「居高臨下」的感覺,同時,Discovery的發動機蓋又低又平,這樣的造型雖然有點「中庸」,但卻獲得了最佳的視野,而窄窄的車門窗框又無形中加大了側窗玻璃的面積,使坐在車內的人絲毫不會感到空間的局促。

上高速公路表現不盡人意

Discovery的越野性是同級車中的佼佼者,但跑城市道路和高速公路就不是它的長項了,4.0升排量的發動機最高時速為170公里,0-100公里/小時的加速時間為12.8秒,這樣的動力表現1.6L排量的中級車都可達到,Discovery這一方面的表現有點不盡人意。

要想比速度就別找Discovery,跑高速只是Dis?鄄covery的一門選修課。

外形粗獷內飾細膩

Discovery的外形粗獷,但內在卻很「細膩」,處處體現了人性化的設計。

車廂設計舒適與實用兼備。前後各有一個天窗,能夠使前後排的乘員都享受到和大自然親近的樂趣;色調柔和的打孔皮座椅符合人體工程學原理,呈桶狀;劇場式的座椅排列,彈性的座倉空間(第三排可折疊兩旁,第二排可分四六分離折疊前傾),方便就手的插袋網兜等配置都體現了設計者對乘坐者的人性關懷。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