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理人文 » 經典人文地理日本長崎核爆

經典人文地理日本長崎核爆

發布時間: 2021-02-13 14:51:51

㈠ 炸掉廣島和長崎的兩顆原子彈叫什麼名字

美國投到日本廣島的那顆原子彈(代號叫「小男孩」),投於日本長崎的那顆原子彈(代號叫「胖子」)。

原子彈(代號叫「小男孩」)採用的就是槍式結構,彈重約4100公斤,直徑約71厘米,長約305厘米。核裝葯為鈾235,爆炸威力約為14000噸梯恩梯當量。

原子彈(代號叫「胖子」),採用的就是內爆式結構,以鈈239作核裝葯。彈重約4500公斤,彈最粗處直徑約152厘米,彈長約320厘米,爆炸威力估計為20000噸梯恩梯當量。

(1)經典人文地理日本長崎核爆擴展閱讀

原子彈(Atomic bomb)是核武器之一,是利用核反應的光熱輻射、沖擊波和感生放射性造成殺傷和破壞作用,以及造成大面積放射性污染,阻止對方軍事行動以達到戰略目的的大殺傷力武器。

主要包括裂變武器(第一代核武,通常稱為原子彈)和聚變武器(亦稱為氫彈,分為兩級及三級式)。亦有些還在武器內部放入具有感生放射的輕元素,以增大輻射強度擴大污染,或加強中子放射以殺傷人員(如中子彈)。

核武器是指利用能自持進行核裂變或聚變反應釋放的能量,產生爆炸作用,並具 有大規模殺傷破壞效應的武器的總稱。

其中主要利用鈾235(厬U)或鈈239(厱Pu)等重原子核的裂變鏈式反應原理製成的裂變武器,通常稱為原子彈;主要利用重氫( H,氘)或超重氫(chuan H,氚)等輕原子核的熱核反應原理製成的熱核武器或聚變武器,通常稱為氫彈。

1964年10月16日,中國自行研製的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根據解密的資料,為了這顆原子彈的爆炸,中國一共花費了28億人民幣。

1967年6月17日,中國又成功地進行了首次氫彈試驗,打破了超級大國的核壟斷、核訛詐政策,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作出了巨大貢獻。

㈡ 長崎核爆

長崎市原子彈爆炸是二次大戰末期由美軍對日本長崎市所發起的一次核攻擊,發專生於1945年(昭和屬20年)8月9日日本當地時間上午11時02分(UTC+9)[1],亦是人類歷史上第二次於戰爭中使用核武器(第一次為8月6日對廣島市的核攻擊),投下的原子彈是屬於Mk-3型且名為「胖子」的原子彈。當時的長崎市人口有24萬,戰後估計死者約達14.9萬人,而建築物大約36%受到全面燒毀或破壞[2]。
對打算在本土繼續作戰的日本投下原子彈,在戰略方面意義重大。在長崎市發動核攻擊的目的是利用核子武器威懾日本,打擊日本軍方的作戰意願,但發動核攻擊的實際動機和理由仍有爭議。日本在被核武器攻擊的6天後1945年8月15日正式宣布無條件投降。
如果是將長崎縣、長崎市的「長崎」以片假名寫成「ナガサキ(Nagasaki)」的情況,通常是在描述長崎市原子彈爆炸的事件。

㈢ 長崎核爆炸核輻射范圍多少公里

這個沒有具體的邊界,輻射源擴散是不均勻的,輻射和光的傳播類似,理論上可以無限遠傳播,根據傳播的距離濃度會下降,還有傳播路上的吸收情況也不一樣。

㈣ 請推薦幾部關於日本廣島/長崎遭受原子彈轟炸的電影謝謝

1、記錄影片《白光/黑雨:廣島長崎之毀滅》

是Steven Okazaki導演的一部紀錄片電影。本片采訪了經歷過原爆的生還者,他們回憶了戰爭時期的生活、原爆的恐怖瞬間、爆炸後的殘酷場面以及之後身心所遭受的無盡痛苦。與此相對,劇組還參訪了當天執行轟炸任務的美國老兵,聽他們談論了投放原子彈時交雜矛盾的感受。

(4)經典人文地理日本長崎核爆擴展閱讀:

日本廣島/長崎遭受原子彈轟炸的背景:

1945年夏,日本敗局已定,但日本在沖繩等地的瘋狂抵抗導致了大量盟軍官兵傷亡。當時美軍已經制訂了在九州和關東地區登陸的冠冕行動和奧林匹克行動計劃,出於對盟軍官兵生命的保護,盡快迫使日本投降,並以此抑制蘇聯,美國總統杜魯門和軍方高層人員決定在日本投擲原子彈以加速戰爭進程。

美軍選定日本東京、京都、廣島、長崎、小倉、新潟等城市作為投擲原子彈的備選目標。此前,美國,英國和中華民國發表了《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投降。7月28日日本政府拒絕接受《波茨坦公告》。

8月6日和9日美軍對日本廣島和長崎投擲原子彈,造成大量平民和軍人傷亡。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發布詔書,宣布日本無條件投降。

㈤ 記得有一部看電影不過是彩色的,講述的是二戰日本廣島和長崎核爆炸,還有一個細節就是炸彈在被裝上飛機前

看過,前段時間還找得到,現在被封了,不知道為什麼!名字就叫《廣島》,美國加拿大日本合拍的,如果你有種子了,希望分享

㈥ 《自然地理》原子彈沒有在日本廣島長崎爆炸之前,日本人了解不了解原子彈

廣島長崎核爆炸的電影有:講廣島的《廣島昭和20年8月6日》、《夕嵐之街櫻之國》。講長崎的《長崎的天空下》

㈦ 廣島核爆後到長崎核爆前三天內日本軍方是什麼反應有什麼計劃

美軍在廣島長崎投放原子彈核爆之前,日本社會除了某些特定的核物理科學家學回者從上到下基本上都不相答信有原子彈這種大威力超級武器,所以不管日本軍方在核爆之前還是之後這么短的時間都不可能有什麼針對原子彈的特殊反應,更不可能有針對性的計劃。

㈧ 日本的 長崎,廣島 被核彈炸了之後,現在上面有什麼變種的物種 有什麼奇怪的現象嗎

1945年秋,美國分別在廣島和長崎投下了兩顆原子彈,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使用核武器。雖然戰爭已經過去了半個世紀,然而,核戰爭帶給人類的災難遠還沒有結束,日本至今還存在著地球上獨此一家的特別醫療中心——廣島原子彈醫院(1956年成立),床位多達200張,一直在收治大量的「原子彈」復合症,諸如智力遲鈍的痴呆、染色體「畸變」的不育症、癌症、白血病、復合骨髓瘤,以及其他罕見的血液病等慢性病變的患者。1945年8月6日,美國在日本廣島上空投下了一枚小小的原子彈,使這個20多萬人的城市轉眼之間變成了廢墟。三天以後,日本長崎也被美國的原子彈摧毀。據有關資料記載,廣島24.5萬人中死傷、失蹤超過20萬人,長崎23萬人中死傷、失蹤近15萬人,兩個城市毀壞的程度達60~80%。

光輻射是核爆炸的瞬間產生的幾千萬度的高溫火球,向四周輻射光和熱,又稱熱輻射。核爆炸瞬間產生的光輻射,超過數千度的高溫迅速擴散,能把一切建築和人都活活化為灰燼。在日本的原子彈爆炸中,強烈的光波,瞬間毀滅了一座城市,離爆炸區更遠一些的地方,有些人雖然還僥幸活著,但不是被嚴重燒傷,就是雙目被燒成兩個窟窿,成千上萬的人雙目失明。目前在日本的原子彈爆炸紀念館陳列還陳列著一節手骨和玻璃,在當年原子彈爆炸的高溫下,兩樣東西已融為一體,幾乎認不出是手骨還是玻璃了。

在核爆炸之後,還有很強的核輻射。核輻射是核武器所特有的殺傷因素,在核爆炸的五大殺傷破壞效應中,對人類的危害最大。核爆炸時產生的大量放射性核素能夠放射出幾種射線:α射線、β射線、γ射線還有X射線和中子射線等,這些射線各具特定能量,對物質具有不同的穿透能力和間離能力,從而使物質或機體發生一些物理、化學、生化變化。如果人體受到長時間大劑量的射線照射,就會使細胞器官組織受到損傷,破壞人體DNA分子結構,有時甚至會導致癌症,或者造成下一代遺傳上的缺陷。並且它對人體的損害無聲無息,使人難以覺察。核彈爆炸時,大量的泥土、碎石與炸彈的碎片一起被拋到空中,形成人們所熟悉的懸浮於地球大片層中的蘑菇狀煙雲。核爆炸引起的強烈輻射,使拋入空中的泥土、塵埃成為放射性沾染物。在數小時內或數天之內,微塵和碎片又會回落到地面上來,將可以置人於死地的劑量的放射物質撒到數百平方英里的范圍之內。所以,即使在核爆炸中倖存的人,一旦染上了核輻射,也會得原子病,失明、脫發、肌體萎縮,最後痛苦地死去。而且受輻射的人很難與健康的人結婚,他們結婚後出生的嬰兒,全部智力遲鈍。甚至出現畸形,這樣,僥幸大難不死的人,也有無盡的痛苦與他們終生為伴。

1945年美國在日本的長崎和廣島分別扔下了原子彈。在原子彈爆炸後的倖存者中,許多人陸續發生了白血病。最初是在原子彈爆炸後2年左右內發現的,到爆炸後第5年,白血病的發病率到達最高峰,以後仍然保持在較高水平。一直到爆炸26年後,倖存者中發生白血病的仍比普通人為高。而且倖存者患上一種罕見的腦瘤的可能性比普通人要高40%,患其他類型的神經系統瘤的幾率也較常人略有增加。研究人員調查了80160名原子彈轟炸中的日本倖存者的病史,發現了55例許特爾氏細胞瘤患者。這是一種非常罕見的非惡性瘤,但對人體會產生危害,因為它所處的位置是至關重要的大腦區域,一般發生在大腦中脊骨神經和聽覺神經中。沾染上放射物質的人在以後20年中緩慢地走向死亡。原子彈爆炸後,「每天數以千計的人們死於奇特而不可名狀的症狀」的傳說,使廣島成為一個棘手的獨特所在。

哥斯拉大概是世界上出鏡率最高的明星了,這位明星在2004年11月15日剛剛度過50歲生日,在這50多年裡,這位高產明星演出的電影、電視、動畫作品不計其數,就連人類演員也無法比擬。也許很多人會懷疑,哥斯拉算是動物嗎?其實,哥斯拉是真真正正的地球生物。雖然關於哥斯拉的作品多如牛毛,但是關於哥斯拉得出身成分卻只有一個,就是哥斯拉本身是生活在南太平洋法屬玻里尼西亞群島區域的一種蜥蜴,由於受到美國在日本投放的原子彈的輻射,產成變異,變成地球上最巨大的生物。

㈨ 美國投放在日本的兩枚核彈對日本的廣島,長崎有什麼影響,急!

1945年8月9日上午11點,美軍在日本長崎市投下原子彈,造成核污染,萬惡的美軍,想借這枚原子彈來危害中國和朝鮮的安全。
長崎被炸成兩半

下面是我在別的地方看到的
1945年秋,美國分別在廣島和長崎投下了兩顆原子彈,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使用核武器。雖然戰爭已經過去了半個世紀,然而,核戰爭帶給人類的災難遠還沒有結束,日本至今還存在著地球上獨此一家的特別醫療中心——廣島原子彈醫院(1956年成立),床位多達200張,一直在收治大量的「原子彈」復合症,諸如智力遲鈍的痴呆、染色體「畸變」的不育症、癌症、白血病、復合骨髓瘤,以及其他罕見的血液病等慢性病變的患者。1945年8月6日,美國在日本廣島上空投下了一枚小小的原子彈,使這個20多萬人的城市轉眼之間變成了廢墟。三天以後,日本長崎也被美國的原子彈摧毀。據有關資料記載,廣島24.5萬人中死傷、失蹤超過20萬人,長崎23萬人中死傷、失蹤近15萬人,兩個城市毀壞的程度達60~80%。

光輻射是核爆炸的瞬間產生的幾千萬度的高溫火球,向四周輻射光和熱,又稱熱輻射。核爆炸瞬間產生的光輻射,超過數千度的高溫迅速擴散,能把一切建築和人都活活化為灰燼。在日本的原子彈爆炸中,強烈的光波,瞬間毀滅了一座城市,離爆炸區更遠一些的地方,有些人雖然還僥幸活著,但不是被嚴重燒傷,就是雙目被燒成兩個窟窿,成千上萬的人雙目失明。目前在日本的原子彈爆炸紀念館陳列還陳列著一節手骨和玻璃,在當年原子彈爆炸的高溫下,兩樣東西已融為一體,幾乎認不出是手骨還是玻璃了。

在核爆炸之後,還有很強的核輻射。核輻射是核武器所特有的殺傷因素,在核爆炸的五大殺傷破壞效應中,對人類的危害最大。核爆炸時產生的大量放射性核素能夠放射出幾種射線:α射線、β射線、γ射線還有X射線和中子射線等,這些射線各具特定能量,對物質具有不同的穿透能力和間離能力,從而使物質或機體發生一些物理、化學、生化變化。如果人體受到長時間大劑量的射線照射,就會使細胞器官組織受到損傷,破壞人體DNA分子結構,有時甚至會導致癌症,或者造成下一代遺傳上的缺陷。並且它對人體的損害無聲無息,使人難以覺察。核彈爆炸時,大量的泥土、碎石與炸彈的碎片一起被拋到空中,形成人們所熟悉的懸浮於地球大片層中的蘑菇狀煙雲。核爆炸引起的強烈輻射,使拋入空中的泥土、塵埃成為放射性沾染物。在數小時內或數天之內,微塵和碎片又會回落到地面上來,將可以置人於死地的劑量的放射物質撒到數百平方英里的范圍之內。所以,即使在核爆炸中倖存的人,一旦染上了核輻射,也會得原子病,失明、脫發、肌體萎縮,最後痛苦地死去。而且受輻射的人很難與健康的人結婚,他們結婚後出生的嬰兒,全部智力遲鈍。甚至出現畸形,這樣,僥幸大難不死的人,也有無盡的痛苦與他們終生為伴。

1945年美國在日本的長崎和廣島分別扔下了原子彈。在原子彈爆炸後的倖存者中,許多人陸續發生了白血病。最初是在原子彈爆炸後2年左右內發現的,到爆炸後第5年,白血病的發病率到達最高峰,以後仍然保持在較高水平。一直到爆炸26年後,倖存者中發生白血病的仍比普通人為高。而且倖存者患上一種罕見的腦瘤的可能性比普通人要高40%,患其他類型的神經系統瘤的幾率也較常人略有增加。研究人員調查了80160名原子彈轟炸中的日本倖存者的病史,發現了55例許特爾氏細胞瘤患者。這是一種非常罕見的非惡性瘤,但對人體會產生危害,因為它所處的位置是至關重要的大腦區域,一般發生在大腦中脊骨神經和聽覺神經中。沾染上放射物質的人在以後20年中緩慢地走向死亡。原子彈爆炸後,「每天數以千計的人們死於奇特而不可名狀的症狀」的傳說,使廣島成為一個棘手的獨特所在。

哥斯拉大概是世界上出鏡率最高的明星了,這位明星在2004年11月15日剛剛度過50歲生日,在這50多年裡,這位高產明星演出的電影、電視、動畫作品不計其數,就連人類演員也無法比擬。也許很多人會懷疑,哥斯拉算是動物嗎?其實,哥斯拉是真真正正的地球生物。雖然關於哥斯拉的作品多如牛毛,但是關於哥斯拉得出身成分卻只有一個,就是哥斯拉本身是生活在南太平洋法屬玻里尼西亞群島區域的一種蜥蜴,由於受到美國在日本投放的原子彈的輻射,產成變異,變成地球上最巨大的生物。

搞笑的人稱自此後20年間A(誒為)V就出現了。。。。。

㈩ 經典人文地理向日本扔原子彈是那一期

20101218 核爆廣島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