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城池地理優勢
『壹』 中國各大城市的特點
海南島是一個美麗富饒,歷史悠久的海島。
海南島,是一個「四時常花,長夏無冬版」的權地方,氣候條件特殊。年平均氣溫在24℃左右,為全國之冠。7月份是最高氣溫的月份但平均溫度只有28.4℃,由於海風吹拂,並無十分悶熱的灼人之感;1月份是最冷月份,但平均氣溫為17.2℃,更是溫暖如春。海南島雨量充沛,年雨量在1600多毫米左右,其中以8、9月份降雨量最為充沛,時見暴雨出現,也常有台風侵襲。
千百年來,古樸獨特的民族風情使本島社會風貌顯得更加豐富多彩。低矮的茅草房掩映在嚴嚴實實的椰子樹與檳椰樹間,樹的空隙間用竹籬笆圍成小塊菜地,各色蔬菜嬌嫩欲滴。
『貳』 中國地理位置最好的城市有哪些
我認為上海最好。
區位優勢明顯。
交通發達,國際航空港,華東鐵路樞紐,海港優勢,貨物哪哪都能去。上海兩場共擁有六條跑道、三個貨郵國際(地區)轉運中心,是全國首個貨運功能區納入綜合保稅區和自貿試驗區的機場,貨運專用基礎設施建設領先於主要競爭對手。從軟體看,2017年上海機場電子運單使用率達52%,居全球機場第二、全國第一。
科研發達,豐富的高校資源,濃厚的科研氛圍,接軌國際的技術潮流。上海擁有65所高校,每萬人擁有大學生數量全國遙遙領先。ESI資料庫2017年11月新鮮出爐,上海有9所高校名列其中。
資本力量強大,為上海的區位注入了強勁的動力。上海是中國最重要的金融中心以及全球成長速度最快的金融中心之一,已經形成由貨幣市場、債券市場、股票市場、金融衍生品市場與黃金市場等主要金融要素市場組成的多元化金融中心。
社會保障,市民基本生活保障,物價調控有力。
『叄』 中國城池史的介紹
《中國城池史》是張馭寰編著的一本圖書。該書是對我國歷史以來的城池的規劃設計手法的介紹說明,讓人了解我國城池設計時的軍事防衛思想和戰備攻城思想。
『肆』 4000年前中國就有了城池,為何「城市」卻在100年前才出現
修建城池主要是為了防禦,可以防禦敵人,也可以防禦土匪。古代冷兵器時代,城牆的防禦作用非常明顯。就像長城,用來千年,直到抗戰還發揮過一定的防禦作用。所以4000年前中國就有了城池。
3.古代戰爭之中的攻城
古代戰爭之中最重要的一環就是攻城戰。因為大規模的城市一定有著充足的錢糧,不論是攻守雙方都需要這些錢糧戰爭保障。而且,有著護城河環繞的城池往往能夠憑借地勢的險要來據河守城,這樣的地理優勢讓守城將領的壓力可以大大的緩解。有了大城市的人口優勢完全可以隨時征發士兵,不用擔心兵盡糧竭的發生。消耗的士兵可以得到快速的補充。而且有了城市在身後作為依靠,前線交戰的士兵也能夠放心的作戰。一旦戰爭失敗,可以躲進堅固的城池之中,不會有腹背受敵的隱憂,將士們作起戰來也會發揮出良好的水平。
所以說,城池出現的早是有道理的,不僅可以抵禦外敵,還是一種規模大小的體現。
『伍』 中國城市區位優勢排名
也即經濟實力排名
中國大陸城市綜合實力及影響力分類排名(年2月發布):
1、 國家中心城市:北上廣
中國政治文化中心:北京;
中國經濟金融中心:上海;
中國商業貿易中心:廣州;
2、超一線城市:深圳;
3、一線城市:天津、杭州、成都、重慶、佛山、沈陽、武漢;
4、二線城市:青島、鄭州、長沙、西安、蘇州、溫州、珠海、廈門、福州、昆明、濟南、東莞、大連、南京、海口;
5、三線城市:合肥、石家莊、哈爾濱、南通、寧波、呼和浩特、鄂爾多斯、泉州、南寧、常州、無錫、嘉興、揚州、威海、煙台、中山、三亞;
6、四線城市:宜昌、太原、台州、長春、貴陽、拉薩、榆林、柳州、包頭、麗江、桂林、烏魯木齊、南昌、黃石、彰州、淮南、惠州、湖州、舟山、汕頭、紹興;
7、五線城市:唐山、鹽城、連雲港、金華、恩施、蕪湖、九江、淄博、濰坊、洛陽、荊州、襄陽、孝感、常德、岳陽、江門、潮州、揭陽、肇慶、北海、株洲、徐州、韶關、銀川、蘭州、秦皇島
8、六線城市:攀枝花、綿陽、宜賓、漢中、西寧、喀什、承德、長治、撫順、通化、伊春、河源、新鄉、郴州、開封、湛江、清遠、十堰、鄂州、張家港、邯鄲、大同、赤峰、上饒、三沙。
【又訊】:
2013年度,中國各大城市經濟排名中,上二線城市成為新的經濟增長極,中西部省會城市gdp發展保持較快水平,上年度統計已完成,2013年度的中國城市經濟排名如下:
1.上海 一直的經濟中心,國際化港口,強大的經濟的優勢;
2.北京 文化產業旅遊服務業帶動北京發展;
3.廣州 廣東東部的老牌城市;
4.深圳 港澳的區位優勢正在逐漸被削弱;
5.天津 政策傾斜 港口優勢顯現;
6.蘇州 外商投資的天堂;
7.重慶 新型產業集聚,逐漸發展成為中心城市;
8.成都 承載著一個省的經濟夢想;
9.武漢 中部老牌強市;
10.杭州 長三角中心城市;
11.佛山市 長三角腹地的經濟繁榮之地;
12.青島市 西海岸的開發帶來更多的發展機會;
13.寧波市 浙江的重要出口港口;
14.南京市 文化積淀帶來文化產業發展;
15.大連市 東北的經濟中心;
17.沈陽市 老牌工業中心;
18.長沙市 建世界最高建築使得這座城市更引人關注;
19.唐山市 老工業基地;
20.煙台市 農業製造業帶來較好發展;
21、鄭州市 中原經濟區中心城市;
22、濟南市 山東省會城市,文化,信息產業發達;
23、廈門市 旅遊城市;
24、哈爾濱市;
25、石家莊市;
26、泉州市;
27、長春市;
28、濰坊市;
29、南通市;
30、西安市;
31、淄博市;
32、溫州市;
33、福州市;
34、常州市;
35、紹興市;
36、濟寧市;
37、臨沂市;
38、邯鄲市;
39、大慶市;
40、徐州市;
41、鄂爾多斯;
42、洛陽市;
43、東營市;
44、台州市;
45、包頭市;
46、合肥市;
47、威海市;
48、嘉興市;
49、鞍山市;
50、滄州市。
『陸』 中國城池史的主要內容
我國城池開始甚早,經過五千多年築城的發展,歷代建設的城池,從都城到一般內城池,近於千座,容再加上明清以來各縣鎮建城至少有三千多座,總計四至五千座城池。這是浩大壯偉的工程,顯示出中國先民的氣魄。同時是我國的一筆寶貴財富。這些城池不僅僅數量多,而且其中有許多城池規劃設計手法與今天做城市規劃有直接應用的意義。特別是其中的軍事防衛思想,戰備攻城思想滲入其中,對當今軍事學中的戰斗學、防守進攻學等方面有很大的指導意義。
『柒』 中國古代城池
古代的城很多分大小城和現在的城市一樣古代的人並不是都在城內和現在的農村一樣一但發生戰爭就會遷移到城內希望採納!
『捌』 中國有哪些城市有重要的戰略地位
北京是中國的首都,心臟地帶,也是中國的經濟文化中心,北京的戰略地位自不用多專言。
南京是中國屬除首都北京外,唯一一個叫「京」的城市,這種待遇,已經透射出其重要的戰略地位。
武漢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擁有3500年的歷史,也是全國建城最早的特大城市。公元前四世紀,春秋戰國時期,武漢屬楚國管轄。清末洋務運動,武漢逐漸發展成為近代中國重要的經濟中心。
西安自古帝王都,擁有著5000多年文明史、3100多年建城史、1100多年的建都史,是中國四大古都之一,中華文明和中華民族重要發祥地之一,絲綢之路的起點。
成都位於四川盆地西部,成都平原腹地,境內地勢平坦、河網縱橫、物產豐富、農業發達,自古就有「天府之國」的美譽。
青島是國際性港口城市,中國最為重要的海港,中國人民解放軍北海艦隊的駐地。
鄭州地處中國地理中心,是全國重要的鐵路、航空、高速公路、電力、郵政電信主樞紐城市,中國中部地區重要的工業城市。
上海作為中國的經濟中心,金融中心,其地位是毋庸置疑的。上海是中國重要的的經濟、交通、科技、工業、金融、會展和航運中心,是世界上規模和面積最大的都會區之一。
『玖』 中國哪些城市地理位置較高
中國有40多個沿海城市:丹東、 大連、 營口、葫蘆島、 秦皇島、 天津、東營 、龍口、 煙台、 威海、 青島、南通、連雲港、 上海、杭州、舟山 、寧波、 台州、 溫州、福州 、泉州、 廈門、漳州、莆田、汕頭 、汕尾 、揭陽、潮州、香港、 深圳 、廣州、 珠海 、澳門、陽江、茂名、 湛江、海口 、三亞、北海 、欽州、 防城等。
打開網路APP,查看更多高清圖片
如果從地理影響市場發展的角度而言,當然是上海。如果不是地處長江口,上海不會成為近現代中國第一城。對於現代城市來說,其地位之重要性,取決於其在市場網路中的重要性。上海地處長江入海口,整個長江流域都是上海的腹地。現代鐵路、航空等交通的發展,不僅沒有削弱上海這個地位,而且加強上海這個地位。
所以,就市場角色而言,上海是全國最大、最重要的門戶之城。而這個地位的形成,起點即是上海所處的地理位置。
論現在時時上海,論將來時是珠海吧,上海港口地位和其它優勢一目瞭然已經不用多說,珠海地處珠三角入海口,馬上就要成為唯一陸路連接港澳的城市,後續如果深珠通道開通,一小時通達廣州三十分鍾通達深圳,澳門,香港,成為第二個深圳已經在一步步的變為現實。加上高欄深水港幾年以來吞吐量增長率一直是國內前三保持著飛速發展趨勢,前景可期。
沿海地理位置好的城市,北方有大連、煙台、青島,南方有湛江、海口、三亞。不過經濟好的只有長三角與珠三角兩個沿海城市群,其代表城市有上海、杭州、寧波、舟山、南通、香港、澳門、廣州、深圳、珠海。地理位置最好的仍以上海、香港為代表。上海是左右逢源之地,腹地十分之廣。而香港卻是稀缺資源(制度或地理上都是稀缺性的,以海島組成的城市及地處珠江的出海口上,其地理位置就十分優越,加上是人多地少的自由港更勝一籌),寸土寸金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