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中國塞罕壩
㈠ 塞罕壩有哪些好玩的地方
塞罕壩國家森林公園、七星湖、泰豐湖、賽罕塔、灤河源頭、月亮湖、御道口草原森林風景區、紅松窪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㈡ 塞罕壩是在哪個省
塞罕壩在河北省。位於河北省承德市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境內。距回承德市區138公里,距答省會石家莊643公里,距首都北京384公里。縣境東西長138公里,南北寬118公里,總面積9219平方公里。
塞罕壩自然景觀:國家森林公園。是中國北方最大的森林公園,位於河北省承德市壩上地區,在清朝屬著名的皇家獵苑之一「木蘭圍場」的一部分。森林公園總面積41萬畝,其中森林景觀106萬畝,草原景觀20萬畝,森林覆蓋率75.2%。
全園規劃6大類型景觀,被譽為「水的源頭,雲的故鄉,花的世界,林的海洋,休閑度假的天堂」。屬國家一級旅遊資源。
(2)地理中國塞罕壩擴展閱讀:
塞罕壩地區歷史情況:
塞罕壩是清朝皇家獵苑木蘭圍場的重要組成部分。時至清朝末年,國勢衰微,開圍放墾,使原來千里松林的塞罕壩,變成了荒蕪人煙,白沙裸露的荒蕪地區。
1962年林業部決定在塞罕壩建場,塞罕壩林場建場時確立的四項建設任務為:
1、建成用材林木基地。
2、改善當地自然面貌,為改變京津地區風沙危害創造條件。
3、研究集累高寒地區育林和造林經驗。
4、研究集累大型國有林場的經營管理經驗。
㈢ 塞罕壩是哪個省
塞罕壩屬於河北省。河北塞罕壩林場的建設者們聽從黨的召喚,在「黃沙遮天日專,飛鳥無棲樹」的荒漠屬沙地上艱苦奮斗、甘於奉獻,創造了荒原變林海的人間奇跡,用實際行動詮釋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鑄就了牢記使命、艱苦創業、綠色發展的塞罕壩精神。他們的事跡感人至深,是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一個生動範例。
(3)地理中國塞罕壩擴展閱讀:
塞罕壩意義:
1、塞罕壩終於迎來「土生金」的黃金時代。如今從高空俯瞰,塞罕壩上百萬畝波瀾壯闊、鬱郁蔥蔥的人造森林,猶如一隻奮飛的雄鷹,用兩只巨大的翅膀牢牢扼守著渾善達克沙地南緣,並與河北承德、張家口一帶的防護林連成一體,築起一道雄偉的綠色長城,成為京津冀和華北地區的「風沙屏障、水源衛士」。
2、曾經是令人望而卻步的蠻荒之地,今天成為避暑勝地,成為風景如畫的國家級森林公園。事實證明,「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㈣ 塞罕壩和壩上是不是一個地方
不是的。
塞罕壩位於河北省承德市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境內,內蒙古高原的東南緣,地處內蒙古高原與河北北部山地的交接處,地貌上界於內蒙古熔岩高原和冀北山地之間,主要是高原台地;東西長51.46千米,南北寬17.84千米,區域海拔高度1500-2067米,面積20029公頃。
籠統的壩上是指河北省向內蒙古高原過渡的地帶,具體包括張家口市的張北縣、康保縣、尚義縣、沽源縣、察北管理區、塞北管理區及承德市的豐寧滿族自治縣、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內蒙古赤峰市的克什克騰旗、錫林郭勒盟的多倫縣一部分。這片地帶擁有生態、地貌的多樣性,歷來是旅遊愛好者的天堂。
(4)地理中國塞罕壩擴展閱讀:
皇家狩獵場
歷史上的塞罕壩是一處水草豐沛、森林茂密、禽獸繁集的天然名苑,在遼、金時期稱作「千里松林」, 曾作為皇帝狩獵之所。
公元1681年,清朝康熙帝在平定了「三藩之亂」之後,巡幸塞外,看中了這塊「南拱京師,北控漠北,山川險峻,里程適中」的漠南蒙古游牧地。
康熙帝借皇帝「春搜、夏苗、秋獮、冬狩」四季狩獵的古代禮儀,同時錘練滿族八旗的戰鬥力,實行懷柔政策綏服蒙古,遏制沙俄侵略北疆,維護多民族國家的團結統一等鞏固國家政權的多種政治因素,以喀喇沁、敖漢、翁牛特等部 「敬獻牧場,肇開靈圃,歲行秋獮」的名義,設置了「木蘭圍場」,將「木蘭秋獮」定為祖制。史學家稱之為「肄武綏藩」。
參考資料:網路壩上
㈤ 塞罕壩的地理
塞罕壩位於河北省最北部,與內蒙古克什克騰旗和多倫縣的部分地區組成;南、東分別與河北省御道口牧場和圍場縣的四個鄉相連。按地形分壩上、壩下兩部分:壩上是內蒙古高原南緣,以丘陵、曼甸為主,海拔1500——1940米;壩下是陰山山脈與大興安嶺余脈交匯處,典型的山地地形,海拔1010一1500米。壩內是灤河、遼河的發源地之一。林區氣候寒冷,冬長,春秋短,夏季不明顯,屬寒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年均氣溫-1.40℃,極端最高、最低氣溫分別為30.9℃和-42.8℃。年均降水量438毫米,蒸發量1230毫米。年均無霜期60天,積雪時間長達七個月。年均日照時數為2368小時。塞罕壩地區在距今三百多年前曾生長著茂密的原始森林,清朝康熙年間被劃為「木蘭圍場」,成為皇家獵苑。塞罕壩有林地面積106萬畝,森林覆蓋率75.2%,林木總蓄積462萬立方米,平均年生長率9.7%。按起源分:人工林75.8萬畝,天然林30.2萬畝;按齡組分:幼齡林41.6萬畝,中齡林51.7萬畝,近熟林12.7萬畝,樹種主要為落葉松、樟子松、白樺、雲杉等。林區野生動植物資源豐富。有自生維管植物81科、312屬、659種;有野生動物100餘種,珍稀動物有豹、鹿、天鵝、黑琴雞、細鱗魚等,初霜(9月中、下旬)過後,金黃和棕紅為主調,藍天白雲下處處是金黃,是觀賞秋景及紅葉的大好時光,也是羊兒正肥時刻。
㈥ 塞罕壩和壩上是不是一個地方
塞罕壩和壩上不是一個地方。
塞罕壩位於河北省承德市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境內,地理坐標為東經116°32′~118°14′,北緯41°35′~42°40′,東、西、北三面分別與內蒙古的喀喇沁旗、松山區、克什克騰旗、多倫縣接壤,西南和南面分別與豐寧滿族自治縣、隆化縣相連。距承德市區138公里。
籠統的壩上是指河北省向內蒙古高原過渡的地帶,具體包括張家口市的張北縣、康保縣、尚義縣、沽源縣、察北管理區、塞北管理區及承德市的豐寧滿族自治縣、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內蒙古赤峰市的克什克騰旗、錫林郭勒盟的多倫縣一部分。這片地帶擁有生態、地貌的多樣性,歷來是旅遊愛好者的天堂。
(6)地理中國塞罕壩擴展閱讀
1962年林業部在塞罕壩機械林場、大喚起林場、陰河林場的基礎上組建塞罕壩機械林場總場(1968年歸河北省管理,成為省林業局直屬單位),自此塞罕壩定名。
塞罕壩在各級領導的大力支持和關懷下,用兩代人的青春和汗水,營造起萬頃林海,加上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濃郁的滿蒙民族風情,形成了國家一級旅遊資源。
1993年5月,塞罕壩被林業部批准為國家級森林公園。
2002年,被國家旅遊局評定為「國家AAAAA級旅遊區」。
㈦ 塞罕壩在哪
塞罕壩位於河北省承德市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境內,內蒙古高原的東南緣,地內處內蒙古高原與河容北北部山地的交接處,地貌上界於內蒙古熔岩高原和冀北山地之間,主要是高原台地;東西長51.46千米,南北寬17.84千米,區域海拔高度1500-2067米,面積20029公頃。歷史上的塞罕壩是一處水草豐沛、森林茂密、禽獸繁集的地方,在遼、金時期稱作「千里松林」, 曾作為皇帝狩獵之所,被譽為「水的源頭、雲的故鄉、花的世界、林的海洋」[1]
主要景點:塞罕壩國家森林公園、塞罕壩草原、七星湖濕地公園、塞罕塔、泰豐湖、月亮湖。
㈧ 塞罕壩屬於什麼山脈
塞罕壩按地形分壩上、壩下兩部分:壩上是內蒙古高原南緣,以丘陵、曼甸為主,海拔1500-1939.6米;壩下是陰山山脈與大興安嶺余脈交匯處,典型的山地地形,海拔1010-1500米。
塞罕壩國家森林公園在地形上位於內蒙古高原與冀北山地交匯處,位於承德市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最北端,與內蒙古赤峰市克什克騰旗、錫林郭勒盟多倫縣相接。是一個由草原、森林組成的地方。
塞罕壩地理位置圖:
注:完全沒有問題!請提問者及時採納答案!
㈨ 塞罕壩從草豐林密到荒原沙地再到綠水青山的變化主要體現了地理環境的整體性還是穩定性
塞罕壩從草豐林密到荒原沙地再到綠水青山的變化主要體現地理環境的整體性
㈩ 塞罕壩是個什麼地方
塞罕壩位於河北省承德市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境內,內蒙古高原的東南緣,地處內蒙古高原與河北北部山地的交接處,地貌上界於內蒙古熔岩高原和冀北山地之間,主要是高原台地;東西長51.46千米,南北寬17.84千米,區域海拔高度1500-2067米,面積20029公頃。歷史上的塞罕壩是一處水草豐沛、森林茂密、禽獸繁集的地方,在遼、金時期稱作「千里松林」, 曾作為皇帝狩獵之所,被譽為「水的源頭、雲的故鄉、花的世界、林的海洋
主要景點:塞罕壩國家森林公園、塞罕壩草原、七星湖濕地公園、塞罕塔、泰豐湖、月亮湖。
歷史上的塞罕壩是一處水草豐沛、森林茂密、禽獸繁集的天然名苑,在遼、金時期稱作「千里松林」, 曾作為皇帝狩獵之所。
公元1681年,清朝康熙帝在平定了「三藩之亂」之後,巡幸塞外,看中了這塊「南拱京師,北控漠北,山川險峻,里程適中」的漠南蒙古游牧地。
康熙帝借皇帝「春搜、夏苗、秋獮、冬狩」四季狩獵的古代禮儀,同時錘練滿族八旗的戰鬥力,實行懷柔政策綏服蒙古,遏制沙俄侵略北疆,維護多民族國家的團結統一等鞏固國家政權的多種政治因素,以喀喇沁、敖漢、翁牛特等部 「敬獻牧場,肇開靈圃,歲行秋獮」的名義,設置了「木蘭圍場」,將「木蘭秋獮」定為祖制。史學家稱之為「肄武綏藩」。
退化為荒丘
隨著清王朝歷史的推移,因吏治腐敗和財政頹廢,內憂外患的清政府在同治二年(1863年)開圍放墾,隨之森林植被被破壞,後來遭遇日本侵略者的掠奪採伐和連年山火,到解放初期,原始森林已盪然無存,當年「山川秀美、林壑幽深」的太古聖境和「獵士五更行」、「千騎列雲涯」的壯觀場面而不復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