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腦橋國家地理雜志
Ⅰ 七大洲的人文地理與自然地理總結 急用 求!
、亞洲是亞細亞洲的簡稱,是世界七大洲中面積最大的洲。其絕大部分土地位於東半球和北半球。跨越經緯度十分廣,東西時差達11小時。面積為4400萬平方千米。亞洲地跨寒、溫、熱三帶,氣候基本特徵是大陸性氣候強烈,季風性氣候典型,氣候類型復雜。在地理上習慣分為東亞、東南亞、南亞、西亞、中亞和北亞。2000年人口達36.72億人,約佔世界總人口的60.5%。
非洲-歐亞大陸的西部則為歐洲。亞洲與非洲的分界線為蘇伊士運河。蘇伊士運河以東為亞洲。亞洲與歐洲的分界線為土耳其海峽、烏拉爾山脈、大高加索山脈、裏海和黑海。烏拉爾山脈以東及大高加索山脈,裏海和黑海以南為亞洲。大陸東至白令海峽的傑日尼奧夫角(西經169°40′,北緯60°5′),南至努沙登加拉群島(東經103°30′,南緯11°7′),西至巴巴角(東經26°3′,北緯39°27′),北至切柳斯金角(東經104°18′,北緯77°43′),最高峰為珠穆朗瑪峰。西部與歐洲相連,形成地球上最大的陸塊亞歐大陸。
在古代,居住在地中海沿岸的人們,把地中海以東的地方稱為「亞細亞」,意為「東方日出之地」。
亞洲東面是太平洋、北面是北冰洋,南面則瀕臨印度洋,西臨大西洋,西面以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裏海、大高加索山脈、黑海、土耳其海峽(博斯普魯斯海峽和達達尼爾海峽)與歐洲分界,西南面隔亞丁灣、曼德海峽、紅海與非洲相鄰,東北面隔白令海峽與北美洲相望。
「亞細亞」是古代腓尼基語,意為「東方日出之地」,與歐洲「西方日落之地」相反。黃種人約佔全洲人口的3/5以上,其次是白種人,黑種人很少。語言分屬於漢藏語系、南亞語系、阿爾泰語系、朝鮮語系、日本語系、馬來-波利尼西亞語系、達羅毗荼語系、閃米特-含米特語系、印歐語系。亞洲是佛教、伊斯蘭教和基督教三大宗教發源地。
亞洲大陸地跨寒、溫、熱三個氣候帶。氣候的主要特徵是:氣候類型復雜多樣,季風氣候顯著,影響范圍廣,溫帶大陸性氣候分布廣。亞洲唯一不具備的氣候是:溫帶海洋性氣候。礦產種類多,儲量大,石油、鐵、錫等儲量居各洲首位;森林總面積約佔世界可開發森林總面積的13%;可開發水力資源年可發電量達26000億千瓦時,佔世界可開發水力資源斯里蘭卡獅子岩量的27%;沿海漁場面積約佔世界沿海漁場總面積的40%。
三大人類文明發祥地:亞洲的黃河——長江中下游地區、印度河流域和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因其由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沖積而成,故又稱為「兩河流域」),因其適宜的溫帶或熱帶氣候,豐富的水源,肥沃的土地,而分別成為人類文明的發祥地。
相傳亞細亞的名稱是由古代腓尼基人所起。頻繁的海上活動,要求腓尼基人必須確定方位。所以,他們把愛琴海以東的地區泛稱為「Asu」,意即「日出地」;而把愛琴海以西的地方則泛稱為「Ereb」,意為「日沒地」。Asia一詞是由腓尼基語Asu演化來的,其所指的地域是不很明確的,范圍是有限的。到公元前一世紀Asia已成為羅馬帝國的一個行政省的名稱,以後才逐漸擴大,包括現今整個亞洲地區,成為一個世界最大的洲名。大陸海岸線長69900千米。多半島和島嶼。半島總面積約1000多萬平方千米,是半島面積最大的一洲,阿拉伯半島為世界最大的半島。島嶼總面積約270萬平方千米,僅次於北美洲居世界第二位。加里曼丹島為世界第三大島。
亞洲地形的總特點是地勢高、地表起伏大,中間高、周圍低,隆起與凹陷相間,東部有一列縱長的花彩狀島弧。平均海拔約950米,是除南極洲外世界上地勢最高的一洲。山地、高原和丘陵約占總面積的3/4,其中有1/3的地區海拔在1 000米以上。平原占總面積的1/4,計1 000多萬平方千米。全洲大至以帕米爾高原為中心,一系列高大山脈向四方輻射伸延到大陸邊緣。主要有天山山脈、昆侖山脈、喜馬拉雅山脈、阿爾泰山脈、興都庫什山脈、厄爾布爾士山脈、托羅斯山脈和扎格羅斯山脈等。在以上主幹山脈之間有青藏高原、蒙古高原、伊朗高原、安納托利亞高原和塔里木盆地、准噶爾盆地、柴達木盆地等。在山地、高原的外側分布著面積廣大的平原,主要有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印度河平原、恆河平原、美索不達米亞平原、西西伯利亞平原等。亞洲既有世界上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山脈和山峰(珠穆朗瑪峰),又有世界上著名的平原(西西伯利亞平原)和窪地(棗死海)。亞洲不僅陸上起伏極端,且大陸東緣的弧形列島與太平洋的海底部分也同樣表現出起伏極端,列島上的山脈與極深的海溝伴生。亞洲最高峰與鄰近海域最深海溝高低相差約20千米。 河流和湖泊:亞洲有許多大河,大都源於中部高山地帶,呈放射狀向四面奔流。流入太平洋的河流有黑龍江、黃河、長江、珠江、湄公河等;流入印度洋的有印度河、恆河、薩爾溫江、伊洛瓦底江、底格里斯河、幼發拉底河等;流入北冰洋的有鄂畢河、葉尼塞河、勒拿河等。內流河主要分布於亞洲中西部乾旱地區,有錫爾河、阿姆河、伊犁河、塔里木河、約旦河等。亞洲落差最大的瀑布是印度西南沿海施臘巴提河上的焦格瀑布,落差253米。
亞洲湖泊較之其它洲不算太多,但不少湖泊具有特色,聞名世界。如亞歐界湖裡海是世界第一大湖、最大的鹹水湖;貝加爾湖是世界上最深的湖、亞洲最大的淡水湖;死海是世界上最低的窪地;巴爾喀什湖是一個同時存在著淡水和鹹水的內陸湖。
亞洲的河川大都發源自中部山地而注入太平洋、印度洋和北冰洋。其中長4000公里以上的河川有7條,最長的河流是長江,其次是以額爾齊斯河為源的勒拿河。裏海是世界上最大的湖泊,貝加爾湖是亞洲最大的淡水湖,也是世界最深、最古的湖泊,湖底最深處位於海平面以下1295米。阿姆河全長2540公里,是亞洲最長的內流河。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黃河、印度河流域都是人類最早的文明發源地。恆河是印度教的聖河。湄公河是一條重要的國際性河流,湄公河流域國家包括中國、緬甸、寮國、泰國、柬埔寨和越南。
截止2007年上半年,亞洲人口35.13億,世界人口65.67億。人口1億以上的有中國、印度、印度尼西亞、日本、孟加拉國和巴基斯坦。城市人口約佔全洲人口的18%。人口分布以中國東部、日本太平洋沿岸、爪哇島、恆河流域、印度半島南部等地最密集,每平方千米達300人以上。亞洲人口最多的國家是中國,第二是印度。美麗的濟州島新加坡平均每平方千米可達4400多人,是亞洲人口密度最大的國家。人口密度最小的國家是蒙古,平均每平方千米僅1人多;沙烏地阿拉伯、阿曼等國家平均每平方千米5-7人。亞洲的種族、民族構成非常復雜,尤以南亞為甚。黃種人(又稱蒙古利亞人種)為主要人種。其餘為白種人、棕色人及人種的混合類型。
全洲大小民族、種族共有約1000個,約佔世界民族、種族總數的一半。其中有十幾億人口的漢族,也有人數僅幾百的民族或部族。
[編輯本段]自然環境
亞洲的大陸海岸線綿長而曲折,海岸線長69900千米。是世界上海岸線最長的一洲。海岸類型復雜。 多半島和島嶼,是半島面積最大的一洲。阿拉伯半島為世界上最大的半島(面積約300萬平方公里)。加里曼丹島為世界第三大島。亞洲地形總的特點是地表起伏很大,崇山峻嶺匯集中部,山地、高原和丘陵約佔全洲面積的3/4。全洲平均海拔950米,是世界上除南極洲外地勢最高的一洲。全洲大致以帕米爾高原為中巴厘海灘心,向四方伸出一系列高大的山脈,最高大的是喜馬拉雅山脈。在各高大山脈之間有許多面積廣大的高原和盆地。在山地、高原的外側還分布著廣闊的平原。亞洲有許多著名的高峰,世界上海拔8 0 0 0 米以上的高峰,全分布在喀喇昆侖山脈和喜馬拉雅山脈地帶,其中有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海拔8 8 4 4.43米。亞洲有世界陸地上最低的窪地和湖泊--死海(湖面低於地中海海面3 9 2 米),還有被稱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亞洲是世界上火山最多的洲。東部邊緣海外圍的島群是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地區。東部沿海島嶼、中亞和西亞北部地震頻繁。亞洲的許多大河發源於中部山地,分別注入太平洋、印度洋和北冰洋。內流區主 要分布在亞洲中部和西部。亞洲最長的河流是長江,長6397千米;其次是黃河,長5464千米;湄公河長4500千米。最長的內流河是伏爾加河(世界最長)(3,690公里),其次是阿姆河和塔里木河(2179千米)。貝加爾湖是亞洲最大的淡水湖和世界最深的湖泊。
亞洲地跨寒、溫、熱三帶,其氣候基本特徵是大陸性氣候強烈,季風性氣候典型,氣候類型復雜。北部沿 海地區屬寒帶苔原氣候。西伯利亞大部分地區屬溫帶針葉林氣候。東部靠太平洋的中緯度地區屬
亞洲地形圖季風氣候,向南過渡到亞熱帶森林氣候。東南亞和南亞屬熱帶雨林氣候和熱帶季風氣候,赤道附近多屬熱帶雨林氣候。中亞和西亞大部分地區屬沙漠和草原氣候。西亞地中海沿岸屬亞熱帶地中海式氣候,西伯利亞東部的上揚斯克和奧伊米亞康極端最低氣溫曾達攝氏-71度,是北半球氣溫最低的地方。
亞洲氣候類型復雜多樣的原因
1、南北跨的緯度多,熱量條件相差大。
2、東西跨的經度多,降水條件差異大,
3、地形復雜,地形類形多樣,海拔高差大。
亞洲的島嶼主要集中在東南海面。約有幾萬個大小島嶼,總面積為320萬平方公里,其中面積超過10萬平方公里的大島有6個(加里曼丹島、蘇門答臘島、幾內亞島、蘇拉威西島、爪哇島和本州島)。
亞洲是世界上大江大河匯集最多的大陸,長度在1000公里以上的河流有58條之多,其中4000公里以上的有5條(長江、黃河、湄公河、額爾齊斯河(鄂畢河) 和黑龍江)。
[編輯本段]自然資源
礦物資源:亞洲礦物種類多、儲量大,主要有石油、煤、鐵、錫、鎢、銻、銅、鉛、鋅、錳、鎳、鉬、鎂、鉻、金、銀、岩鹽、硫磺、寶石等。石油、鎂、鐵、錫等的儲量均居各洲首位。
森林和草原:森林總面積約佔世界森林總面積的13%。用材林2/3以上已開發利用。人工造林有一定的發展。俄羅斯亞洲部分、中國的東北、朝鮮的北部,是世界上分布廣闊的針葉林地區,蓄積量豐富,珍貴用材樹種很多。中國的華南、西南,日本山地的南坡,喜馬拉雅山南坡植物特別豐富,除普通闊葉樹種外,還有棕櫚、蒲葵、杉屬、水杉屬等。東南亞的熱帶森林在世界森林中占重要地位,以恆定、豐富的植物群落著稱。其主要樹種是龍腦香科,還有樹狀蕨綱、銀杏、蘇鐵等「活化石」。亞洲草原總
太平洋面積約佔世界草原總面積的15%。水力:亞洲各國可開發的水力資源估計年可發電量達26 000億度,佔世界可開發水力資源量的27%
亞洲沿海漁場面積約佔世界沿海漁場總面積的40%。盛產鮭、鱒、鱈、鰹、鯖、小黃魚、大黃魚、帶魚、烏賊、沙丁魚、金槍魚、馬鮫魚以及鯨等,著名漁場有舟山群島、台灣島、西沙群島、北海道島、九州島等島嶼的附近海域,以及鄂霍次克海等。中國沿海漁場面積佔世界沿海漁場總面積近1/4。
在古代,亞洲人民就創造了燦爛的文化。有素稱發達的農業和手工業,有許多科學發明創造,是造紙術、火葯、指南針、印刷術的發源地,對世界經濟的發展作出了偉大的貢獻。16世紀以後,西方殖民主義和帝國主義相繼侵入,許多國家和地區先後淪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經濟遭到了嚴重摧殘,民族經濟發展緩慢。致使許多國家和地區長期處於貧困落後的狀態。目前,亞洲除日本外,大多數國家為發展中國家。農業在亞洲各國中占重要地位。稻穀、天然橡膠、金雞納霜、馬尼拉麻、柚木、胡椒、黃麻、椰干、茶葉等的產量分別佔世界總產量80%--90%以上,原油、魚、大豆 、棉花產量均佔世界總產量30%--40%,錫精礦產量約佔世界總產量60%左右,鎢精礦、花生、芝麻 、煙草、油菜籽的產量均佔世界總產量的45%,木棉 、蠶絲、椰棗等的產量和牲畜總頭數也居世界前列。絕大多數國家工業基礎薄弱,采礦業和農產品加工業較先進,手工業正在發展。中國東半部、日本、韓國、爪哇島、斯里蘭卡西部、印度中部、土耳其西部交通發達。 東南沿海海上運輸發達。廣大內陸地區和沙漠地區以畜力為主。
剩下還有很多,可以到網路上搜索。網址:
、亞洲是亞細亞洲的簡稱,是世界七大洲中面積最大的洲。其絕大部分土地位於東半球和北半球。跨越經緯度十分廣,東西時差達11小時。面積為4400萬平方千米。亞洲地跨寒、溫、熱三帶,氣候基本特徵是大陸性氣候強烈,季風性氣候典型,氣候類型復雜。在地理上習慣分為東亞、東南亞、南亞、西亞、中亞和北亞。2000年人口達36.72億人,約佔世界總人口的60.5%。
非洲-歐亞大陸的西部則為歐洲。亞洲與非洲的分界線為蘇伊士運河。蘇伊士運河以東為亞洲。亞洲與歐洲的分界線為土耳其海峽、烏拉爾山脈、大高加索山脈、裏海和黑海。烏拉爾山脈以東及大高加索山脈,裏海和黑海以南為亞洲。大陸東至白令海峽的傑日尼奧夫角(西經169°40′,北緯60°5′),南至努沙登加拉群島(東經103°30′,南緯11°7′),西至巴巴角(東經26°3′,北緯39°27′),北至切柳斯金角(東經104°18′,北緯77°43′),最高峰為珠穆朗瑪峰。西部與歐洲相連,形成地球上最大的陸塊亞歐大陸。
在古代,居住在地中海沿岸的人們,把地中海以東的地方稱為「亞細亞」,意為「東方日出之地」。
亞洲東面是太平洋、北面是北冰洋,南面則瀕臨印度洋,西臨大西洋,西面以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裏海、大高加索山脈、黑海、土耳其海峽(博斯普魯斯海峽和達達尼爾海峽)與歐洲分界,西南面隔亞丁灣、曼德海峽、紅海與非洲相鄰,東北面隔白令海峽與北美洲相望。
「亞細亞」是古代腓尼基語,意為「東方日出之地」,與歐洲「西方日落之地」相反。黃種人約佔全洲人口的3/5以上,其次是白種人,黑種人很少。語言分屬於漢藏語系、南亞語系、阿爾泰語系、朝鮮語系、日本語系、馬來-波利尼西亞語系、達羅毗荼語系、閃米特-含米特語系、印歐語系。亞洲是佛教、伊斯蘭教和基督教三大宗教發源地。
亞洲大陸地跨寒、溫、熱三個氣候帶。氣候的主要特徵是:氣候類型復雜多樣,季風氣候顯著,影響范圍廣,溫帶大陸性氣候分布廣。亞洲唯一不具備的氣候是:溫帶海洋性氣候。礦產種類多,儲量大,石油、鐵、錫等儲量居各洲首位;森林總面積約佔世界可開發森林總面積的13%;可開發水力資源年可發電量達26000億千瓦時,佔世界可開發水力資源斯里蘭卡獅子岩量的27%;沿海漁場面積約佔世界沿海漁場總面積的40%。
三大人類文明發祥地:亞洲的黃河——長江中下游地區、印度河流域和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因其由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沖積而成,故又稱為「兩河流域」),因其適宜的溫帶或熱帶氣候,豐富的水源,肥沃的土地,而分別成為人類文明的發祥地。
相傳亞細亞的名稱是由古代腓尼基人所起。頻繁的海上活動,要求腓尼基人必須確定方位。所以,他們把愛琴海以東的地區泛稱為「Asu」,意即「日出地」;而把愛琴海以西的地方則泛稱為「Ereb」,意為「日沒地」。Asia一詞是由腓尼基語Asu演化來的,其所指的地域是不很明確的,范圍是有限的。到公元前一世紀Asia已成為羅馬帝國的一個行政省的名稱,以後才逐漸擴大,包括現今整個亞洲地區,成為一個世界最大的洲名。大陸海岸線長69900千米。多半島和島嶼。半島總面積約1000多萬平方千米,是半島面積最大的一洲,阿拉伯半島為世界最大的半島。島嶼總面積約270萬平方千米,僅次於北美洲居世界第二位。加里曼丹島為世界第三大島。
亞洲地形的總特點是地勢高、地表起伏大,中間高、周圍低,隆起與凹陷相間,東部有一列縱長的花彩狀島弧。平均海拔約950米,是除南極洲外世界上地勢最高的一洲。山地、高原和丘陵約占總面積的3/4,其中有1/3的地區海拔在1 000米以上。平原占總面積的1/4,計1 000多萬平方千米。全洲大至以帕米爾高原為中心,一系列高大山脈向四方輻射伸延到大陸邊緣。主要有天山山脈、昆侖山脈、喜馬拉雅山脈、阿爾泰山脈、興都庫什山脈、厄爾布爾士山脈、托羅斯山脈和扎格羅斯山脈等。在以上主幹山脈之間有青藏高原、蒙古高原、伊朗高原、安納托利亞高原和塔里木盆地、准噶爾盆地、柴達木盆地等。在山地、高原的外側分布著面積廣大的平原,主要有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印度河平原、恆河平原、美索不達米亞平原、西西伯利亞平原等。亞洲既有世界上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山脈和山峰(珠穆朗瑪峰),又有世界上著名的平原(西西伯利亞平原)和窪地(棗死海)。亞洲不僅陸上起伏極端,且大陸東緣的弧形列島與太平洋的海底部分也同樣表現出起伏極端,列島上的山脈與極深的海溝伴生。亞洲最高峰與鄰近海域最深海溝高低相差約20千米。 河流和湖泊:亞洲有許多大河,大都源於中部高山地帶,呈放射狀向四面奔流。流入太平洋的河流有黑龍江、黃河、長江、珠江、湄公河等;流入印度洋的有印度河、恆河、薩爾溫江、伊洛瓦底江、底格里斯河、幼發拉底河等;流入北冰洋的有鄂畢河、葉尼塞河、勒拿河等。內流河主要分布於亞洲中西部乾旱地區,有錫爾河、阿姆河、伊犁河、塔里木河、約旦河等。亞洲落差最大的瀑布是印度西南沿海施臘巴提河上的焦格瀑布,落差253米。
亞洲湖泊較之其它洲不算太多,但不少湖泊具有特色,聞名世界。如亞歐界湖裡海是世界第一大湖、最大的鹹水湖;貝加爾湖是世界上最深的湖、亞洲最大的淡水湖;死海是世界上最低的窪地;巴爾喀什湖是一個同時存在著淡水和鹹水的內陸湖。
亞洲的河川大都發源自中部山地而注入太平洋、印度洋和北冰洋。其中長4000公里以上的河川有7條,最長的河流是長江,其次是以額爾齊斯河為源的勒拿河。裏海是世界上最大的湖泊,貝加爾湖是亞洲最大的淡水湖,也是世界最深、最古的湖泊,湖底最深處位於海平面以下1295米。阿姆河全長2540公里,是亞洲最長的內流河。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黃河、印度河流域都是人類最早的文明發源地。恆河是印度教的聖河。湄公河是一條重要的國際性河流,湄公河流域國家包括中國、緬甸、寮國、泰國、柬埔寨和越南。
截止2007年上半年,亞洲人口35.13億,世界人口65.67億。人口1億以上的有中國、印度、印度尼西亞、日本、孟加拉國和巴基斯坦。城市人口約佔全洲人口的18%。人口分布以中國東部、日本太平洋沿岸、爪哇島、恆河流域、印度半島南部等地最密集,每平方千米達300人以上。亞洲人口最多的國家是中國,第二是印度。美麗的濟州島新加坡平均每平方千米可達4400多人,是亞洲人口密度最大的國家。人口密度最小的國家是蒙古,平均每平方千米僅1人多;沙烏地阿拉伯、阿曼等國家平均每平方千米5-7人。亞洲的種族、民族構成非常復雜,尤以南亞為甚。黃種人(又稱蒙古利亞人種)為主要人種。其餘為白種人、棕色人及人種的混合類型。
全洲大小民族、種族共有約1000個,約佔世界民族、種族總數的一半。其中有十幾億人口的漢族,也有人數僅幾百的民族或部族。
[編輯本段]自然環境
亞洲的大陸海岸線綿長而曲折,海岸線長69900千米。是世界上海岸線最長的一洲。海岸類型復雜。 多半島和島嶼,是半島面積最大的一洲。阿拉伯半島為世界上最大的半島(面積約300萬平方公里)。加里曼丹島為世界第三大島。亞洲地形總的特點是地表起伏很大,崇山峻嶺匯集中部,山地、高原和丘陵約佔全洲面積的3/4。全洲平均海拔950米,是世界上除南極洲外地勢最高的一洲。全洲大致以帕米爾高原為中巴厘海灘心,向四方伸出一系列高大的山脈,最高大的是喜馬拉雅山脈。在各高大山脈之間有許多面積廣大的高原和盆地。在山地、高原的外側還分布著廣闊的平原。亞洲有許多著名的高峰,世界上海拔8 0 0 0 米以上的高峰,全分布在喀喇昆侖山脈和喜馬拉雅山脈地帶,其中有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海拔8 8 4 4.43米。亞洲有世界陸地上最低的窪地和湖泊--死海(湖面低於地中海海面3 9 2 米),還有被稱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亞洲是世界上火山最多的洲。東部邊緣海外圍的島群是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地區。東部沿海島嶼、中亞和西亞北部地震頻繁。亞洲的許多大河發源於中部山地,分別注入太平洋、印度洋和北冰洋。內流區主 要分布在亞洲中部和西部。亞洲最長的河流是長江,長6397千米;其次是黃河,長5464千米;湄公河長4500千米。最長的內流河是伏爾加河(世界最長)(3,690公里),其次是阿姆河和塔里木河(2179千米)。貝加爾湖是亞洲最大的淡水湖和世界最深的湖泊。
亞洲地跨寒、溫、熱三帶,其氣候基本特徵是大陸性氣候強烈,季風性氣候典型,氣候類型復雜。北部沿 海地區屬寒帶苔原氣候。西伯利亞大部分地區屬溫帶針葉林氣候。東部靠太平洋的中緯度地區屬
亞洲地形圖季風氣候,向南過渡到亞熱帶森林氣候。東南亞和南亞屬熱帶雨林氣候和熱帶季風氣候,赤道附近多屬熱帶雨林氣候。中亞和西亞大部分地區屬沙漠和草原氣候。西亞地中海沿岸屬亞熱帶地中海式氣候,西伯利亞東部的上揚斯克和奧伊米亞康極端最低氣溫曾達攝氏-71度,是北半球氣溫最低的地方。
亞洲氣候類型復雜多樣的原因
1、南北跨的緯度多,熱量條件相差大。
2、東西跨的經度多,降水條件差異大,
3、地形復雜,地形類形多樣,海拔高差大。
亞洲的島嶼主要集中在東南海面。約有幾萬個大小島嶼,總面積為320萬平方公里,其中面積超過10萬平方公里的大島有6個(加里曼丹島、蘇門答臘島、幾內亞島、蘇拉威西島、爪哇島和本州島)。
亞洲是世界上大江大河匯集最多的大陸,長度在1000公里以上的河流有58條之多,其中4000公里以上的有5條(長江、黃河、湄公河、額爾齊斯河(鄂畢河) 和黑龍江)。
[編輯本段]自然資源
礦物資源:亞洲礦物種類多、儲量大,主要有石油、煤、鐵、錫、鎢、銻、銅、鉛、鋅、錳、鎳、鉬、鎂、鉻、金、銀、岩鹽、硫磺、寶石等。石油、鎂、鐵、錫等的儲量均居各洲首位。
森林和草原:森林總面積約佔世界森林總面積的13%。用材林2/3以上已開發利用。人工造林有一定的發展。俄羅斯亞洲部分、中國的東北、朝鮮的北部,是世界上分布廣闊的針葉林地區,蓄積量豐富,珍貴用材樹種很多。中國的華南、西南,日本山地的南坡,喜馬拉雅山南坡植物特別豐富,除普通闊葉樹種外,還有棕櫚、蒲葵、杉屬、水杉屬等。東南亞的熱帶森林在世界森林中占重要地位,以恆定、豐富的植物群落著稱。其主要樹種是龍腦香科,還有樹狀蕨綱、銀杏、蘇鐵等「活化石」。亞洲草原總
太平洋面積約佔世界草原總面積的15%。水力:亞洲各國可開發的水力資源估計年可發電量達26 000億度,佔世界可開發水力資源量的27%
亞洲沿海漁場面積約佔世界沿海漁場總面積的40%。盛產鮭、鱒、鱈、鰹、鯖、小黃魚、大黃魚、帶魚、烏賊、沙丁魚、金槍魚、馬鮫魚以及鯨等,著名漁場有舟山群島、台灣島、西沙群島、北海道島、九州島等島嶼的附近海域,以及鄂霍次克海等。中國沿海漁場面積佔世界沿海漁場總面積近1/4。
在古代,亞洲人民就創造了燦爛的文化。有素稱發達的農業和手工業,有許多科學發明創造,是造紙術、火葯、指南針、印刷術的發源地,對世界經濟的發展作出了偉大的貢獻。16世紀以後,西方殖民主義和帝國主義相繼侵入,許多國家和地區先後淪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經濟遭到了嚴重摧殘,民族經濟發展緩慢。致使許多國家和地區長期處於貧困落後的狀態。目前,亞洲除日本外,大多數國家為發展中國家。農業在亞洲各國中占重要地位。稻穀、天然橡膠、金雞納霜、馬尼拉麻、柚木、胡椒、黃麻、椰干、茶葉等的產量分別佔世界總產量80%--90%以上,原油、魚、大豆 、棉花產量均佔世界總產量30%--40%,錫精礦產量約佔世界總產量60%左右,鎢精礦、花生、芝麻 、煙草、油菜籽的產量均佔世界總產量的45%,木棉 、蠶絲、椰棗等的產量和牲畜總頭數也居世界前列。絕大多數國家工業基礎薄弱,采礦業和農產品加工業較先進,手工業正在發展。中國東半部、日本、韓國、爪哇島、斯里蘭卡西部、印度中部、土耳其西部交通發達。 東南沿海海上運輸發達。廣大內陸地區和沙漠地區以畜力為主。
剩下還有很多,可以到網路上搜索。網址:
Ⅱ 亞洲地理概況有哪些
亞洲是亞細亞洲的簡稱洲名釋義:古代閃米特語,意為「東方日出之地」。
面積:4400萬平方千米,世界第一大洲。
人口:2000年人口達36.72億人,約佔世界總人口的60.5%。
種族:黃種人約佔全洲人口的3/5以上,其次是白種人,黑種人很少。
語言:分屬於漢藏語系、南亞語系、阿爾泰語系、朝鮮語系、日本語系、馬來-波利尼西亞語系、達羅毗荼語系、閃米特-含米特語系、印歐語系。
宗教:亞洲是佛教、伊斯蘭教和基督教三大宗教發源地。
氣候:亞洲大陸地跨寒、溫、熱三個氣候帶。氣候的主要特徵是:氣候類型復雜多樣,季風氣候顯著,影響范圍廣,溫帶大陸性氣候分布廣。
自然資源:礦產種類多,儲量大,石油、鐵、錫等儲量居各洲首位;森林總面積約佔世界可開發森林總面積的13%;可開發水力資源年可發電量達26000億千瓦時,佔世界可開發水力資源量的27%;沿海漁場面積約佔世界沿海漁場總面積的40%。
經濟:除日本、新加坡、韓國等國家外,亞洲大多數國家的經濟以農業、礦業為主。各國各地區工業發展水平和部門、地域結構差異顯著,絕大多數國家工業基礎薄弱,采礦業、農產品加工業及經紡工業佔主要地位。
位於東半球的東北部,東瀕太平洋,南臨印度洋,北濱北冰洋,西達大西洋的屬海地中海和黑海。
大陸東至傑日尼奧夫角(西經169度40分,北緯60度5分),南至皮艾角(東經103度30分,北緯1度17分),西至巴巴角(東經26度3分,北緯39度27分),北至切柳斯金角(東經104度18分,北緯77度43分)。在各洲中所跨緯度最廣,具有從赤道帶到北極帶幾乎所有的氣候帶和自然帶。所跨經度為除南極洲外最廣的洲,東西距離最長的洲,東西時差達11小時。
西北部以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裏海、大高加索山脈、博斯普魯斯海峽、達達尼爾海峽同歐洲分界;西南隔蘇伊士運河、紅海與非洲相鄰;東南面隔海與大洋洲相望;東北隔寬僅86千米的白令海峽與北美洲相對。
亞洲面積4400萬平方千米(包括島嶼),約佔世界陸地總面積的29.4%,是世界上最大的一洲。亞洲大陸與歐洲大陸毗連,形成全球最大的陸塊——亞歐大陸,總面積約5071萬平方千米,其中亞洲大陸約佔4/5。
亞洲名稱的由來亞洲是世界七大洲中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一個洲。它的名字也最古老。全稱是亞細亞洲,意思是「太陽升起的地方」。其英文名為Asia。相傳亞細亞的名稱是由古代腓尼基人所起。頻繁的海上活動,要求腓尼基人必須確定方位。所以,他們把愛琴海以東的地區泛稱為「Asu」,意即「日出地」;而把愛琴海以西的地方則泛稱為「Ereb」,意為「日沒地」。Asia一詞是由腓尼基語Asu演化來的,其所指的地域是不很明確的,范圍是有限的。到公元前一世紀Asia已成為羅馬帝國的一個行政省的名稱,以後才逐漸擴大,包括現今整個亞洲地區,成為一個世界最大的洲名。
居民年人口達36.72億,約佔世界總人口的60.4%。人口1億以上的有中國、印度、印度尼西亞、日本、孟加拉國和巴基斯坦。城市人口約佔全洲人口的18%。人口分布以中國東部、日本太平洋沿岸、爪哇島、恆河流域、印度半島南部等地最密集,每平方千米達300人以上。
新加坡平均每平方千米可達4400多人,是亞洲人口密度最大的國家。人口密度最小的國家是蒙古,平均每平方千米僅1人多;沙烏地阿拉伯、阿曼等國家平均每平方千米5-7人。亞洲的種族、民族構成非常復雜,尤以南亞為甚。黃種人(又稱蒙古利亞人種)為主要人種。其餘為白種人、棕色人及人種的混合類型。
全洲大小民族、種族共有約1000個,約佔世界民族、種族總數的一半。其中有十幾億人口的漢族,也有人數僅幾百的民族或部族。根據語言近似的程度,亞洲的居民分屬漢藏語系、南亞語系、阿爾泰語系、朝鮮語和日本語(有人認為這兩種語系未定)、馬來—波利尼西亞語系、達羅毗茶語系、閃米特-含米特語系、印歐語系等。亞洲是佛教、伊斯蘭教和基督教三大宗教的發源地。
自然環境亞洲的大陸海岸線綿長而曲折,海岸線長69900千米。是世界上海岸線最長的一洲。海岸類型復雜。多半島和島嶼,是半島面積最大的一洲。阿拉伯半島為世界上最大的半島。加里曼丹島為世界第三大島。亞洲地形總的特點是地表起伏很大,崇山峻嶺匯集中部,山地、高原和丘陵約佔全洲面積的3/4。全洲平均海拔950米,是世界上除南極洲外地勢最高的一洲。全洲大致以帕米爾高原為中心,向四方伸出一系列高大的山脈,最高大的是喜馬拉雅山脈。在各高大山脈之間有許多面積廣大的高原和盆地。在山地、高原的外側還分布著廣闊的平原。亞洲有許多著名的高峰,世界上海拔8000米以上的高峰,全分布在喀喇昆侖山脈和喜馬拉雅山脈地帶,其中有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海拔8844.43米。亞洲有世界陸地上最低的窪地和湖泊--死海(湖面低於地中海海面592米),還有被稱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亞洲是世界上火山最多的洲。東部邊緣海外圍的島群是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地區。東部沿海島嶼、中亞和西亞北部地震頻繁。亞洲的許多大河發源於中部山地,分別注入太平洋、印度洋和北冰洋。內流區主要分布在亞洲中部和西部。亞洲最長的河流是長江,長6397千米;其次是黃河,長5464千米;湄公河長4500千米。最長的內流河是錫爾河,其次是阿姆河和塔里木河。貝加爾湖是亞洲最大的淡水湖和世界最深的湖泊。
亞洲地跨寒、溫、熱三帶,其氣候基本特徵是大陸性氣候強烈,季風性氣候典型,氣候類型復雜。北部沿海地區屬寒帶苔原氣候。西伯利亞大部分地區屬溫帶針葉林氣候。東部靠太平洋的中緯度地區屬季風氣候,向南過渡到亞熱帶森林氣候。東南亞和南亞屬熱帶草原氣候,赤道附近多屬熱帶雨林氣候。中亞和西亞大部分地區屬沙漠和草原氣候。西亞地中海沿岸屬亞熱帶地中海式氣候,西伯利亞東部的上揚斯克和奧伊米亞康極端最低氣溫曾達攝氏-71度,是北半球氣溫最低的地方。
亞洲的島嶼主要集中在東南海面。約有幾萬個大小島嶼,總面積為320萬平方公里,其中面積超過10萬平方公里的大島有6個。
亞洲是世界上大江大河匯集最多的大陸,長度在1000公里以上的河流有58條之多,其中4000公里以上的有5條。
亞洲地跨寒、溫、熱三帶,是世界上氣候差別最大的一個洲。亞洲礦產資源種類繁多,儲量大。主要有煤、鐵、石油、錫、銻、鎢、銅等,其中最著名的是西亞的石油和東南亞的錫。農產品在世界上佔有重要的地位,稻穀和天然橡膠佔世界總產量的90%以上,棉花、椰子、胡椒、木棉、柚木、黃麻、茶葉的產量也名列前茅。
亞洲是世界文明古國中國、印度和巴比倫的所在地,也是世界三大宗教佛教、伊斯蘭教和基督教的發源地。亞洲人民為世界文化做出了偉大的貢獻。
自然資源亞洲礦產資源豐富,種類繁多,富集區多。主要礦藏有煤、鐵、石油、錫、鎢、銻、銅、鉛、鋅、錳、菱鎂礦、金、石墨、鉻等。石油、錫、菱鎂礦、鐵等的儲量均居各洲首位,錫礦儲量約佔世界錫礦總儲量60%以上。亞洲的森林面積約佔世界森林總面積的13%。可利用的水力資源也極豐富。亞洲沿海漁場面積約佔世界沿海漁場總面積的40%,著名的漁場主要分布在大陸東部沿海,有中國的舟山群島、台灣島和西沙群島漁場,以及鄂霍次克海、北海道、九州等漁場。
地理區域在地理上習慣分為東亞、東南亞、南亞、西亞、中亞和北亞。
東亞:指亞洲東部。包括中國、朝鮮、韓國、蒙古和日本。面積約1170萬平方千米。人口13億多。地勢西高東低,分四個階梯。中國西南部稱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東南半部為季風區,屬溫帶闊葉林氣候和亞熱帶森林氣候;西北部屬大陸性溫帶草原、沙漠氣候;西南部屬山地高原氣候。5-10月東部沿海受台風影響。礦物資源以煤、鐵、石油、銅、銻、鎢、鉬、金、菱鎂礦、石墨等最豐富。東亞是稻、薯蕷、糜子、蕎麥、大豆、薴麻、茶、油桐、漆樹、柑橘、桂圓、荔枝、人參等栽培植物的原產地。所產稻穀佔世界稻穀總產量40%以上,茶葉佔世界總產量25%以上,大豆佔20%。棉花、花生、玉米、甘蔗、芝麻、油菜籽、蠶絲等的產量在世界上占重要地位。
東南亞:指亞洲東南部地區。包括越南、寮國、柬埔寨、緬甸、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度尼西亞、菲律賓、汶萊、東帝汶等國家和地區。面積約448萬平方千米。人口45000多萬。地理上包括中南半島和南洋群島兩大部分。是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地區之一。群島區和半島的南部屬熱帶雨林氣候,半島北部山地屬亞熱帶森林氣候。礦物以錫、石油、天然氣、煤、鎳、鋁土礦、鎢、鉻、金等為重要。東南亞是檸檬、黃麻、丁香、豆蔻、胡椒、香蕉、檳榔、木菠蘿、馬尼拉麻等熱帶栽培植物的原產地,盛產稻米、橡膠、香料、柚木、木棉、金雞納霜及熱帶水果。
南亞:指亞洲南部地區。包括斯里蘭卡、馬爾地夫、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國、尼泊爾、不丹和錫金。面積約437萬平方千米。人口10億以上。本區北部為喜馬拉雅山脈南麓的山地區,南部印度半島為德干高原,北部山地與德干高原之間為印度河-恆河平原。北部和中部平原基本上屬亞熱帶森林氣候,德干高原及斯里蘭卡北部屬熱帶草原氣候,印度半島的西南端、斯里蘭卡南部和馬爾地夫屬熱帶雨林氣候,印度河平原屬亞熱帶草原、沙漠氣候。礦物資源以鐵、錳、煤最豐富。南亞是芒果、蓖麻、茄子、香蕉、甘蔗,以及蓮藕等栽培植物的原產地。所產黃麻、茶葉約佔世界總產量1/2左右。稻米、花生、芝麻、油菜籽、甘蔗、棉花、橡膠、小麥和椰乾等的產量在世界上也占重要地位。
西亞:也叫西南亞,指亞洲西部。包括阿富汗、伊朗、土耳其、塞普勒斯、敘利亞、黎巴嫩、巴勒斯坦、約旦、伊拉克、科威特、沙烏地阿拉伯、葉門、阿曼、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卡達和巴林。面積約700多萬平方千米。人口20000多萬。高原廣布,北部多山脈。北部山地高原與南部阿拉伯半島之間為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所沖積而成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氣候乾燥。南部沙漠面積廣大。本區地中海、黑海沿岸地區和西部山地屬地中海式氣候,東部和內陸高原屬亞熱帶草原、沙漠氣候,阿拉伯半島的大部分地區屬熱帶沙漠氣候。石油的儲量和產量在世界上占重要的地位。西亞是胡蘿卜、甜瓜、洋蔥、菠菜、苜蓿、椰棗等栽培植物和阿拉伯駱駝、阿拉伯馬、安哥拉山羊、安哥拉兔等著名畜種的原產地。
中亞:指中亞細亞地區。狹義講只包括土庫曼、烏茲別克、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四國的全部和哈薩克的南部。本區東南部為山地,地震頻繁,屬山地氣候;其餘地區為平原和丘陵,沙漠廣布,氣候乾旱,屬溫帶和亞熱帶沙漠、草原氣候。礦物以天然氣、石油、煤、銅、鉛、鋅、汞、硫黃和芒硝較重要。中亞是豌豆、蠶豆、蘋果等栽培植物以及卡拉庫爾綿羊的原產地。出產棉花、煙草、稻米、蠶絲、羊毛和葡萄、蘋果等。
北亞:指俄羅斯亞洲部分的西伯利亞地區。西部為西西伯利亞平原,中部為中西伯利亞高原和山地,東部為遠東山地。極圈以北屬寒帶苔原氣候,其餘地區屬溫帶針葉林氣候。河流結冰期六個月以上。礦物以石油、煤、銅、金、金剛石較重要。出產麥類、馬鈴薯、亞麻和木材等。
位置:位東半球的東北部,東、北、南三面分別瀕臨太平洋、北冰洋和印度洋,西靠大西洋的屬海地中海和黑海。
面積:4400萬平方千米(包括附近島嶼),約佔世界陸地總面積的29.4%,是世界第一大洲。亞洲大陸與歐洲大陸相連,合稱亞歐大陸,總面積5071萬平方千米,亞洲大陸約佔4/5。
范圍:大陸東至傑日尼奧夫角(西經169°40′,北緯60°05′),南至皮艾角(東經103°30′,北緯1°17′),西至巴巴角(東經26°03′,北緯39°27′),北至切柳斯金角(東經104°18′,北緯77°43′)。西北以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裏海、大高加索山脈、博斯普魯斯海峽、達達尼爾海峽與歐洲分界,西南隔蘇伊士運河、紅海與非洲相鄰,東南有一系列與大洋洲接近的群島環繞大陸,東北隔白令海峽與北美洲相望。
地理區域:亞洲共有48個國家和地區。在地理上習慣分為東亞、東南亞、南亞、西亞、中亞和北亞。東亞包括中國、朝鮮、韓國、蒙古和日本。東南亞包括越南、寮國、柬埔寨、緬甸、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度尼西亞、菲律賓、汶萊等國家。南亞包括斯里蘭卡、馬爾地夫、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國、尼泊爾、不丹和錫金。西亞也叫西南亞,包括阿富汗、伊朗、亞塞拜然、亞美尼亞、喬治亞、土耳其、塞普勒斯、敘利亞、黎巴嫩、巴勒斯坦、約旦、伊拉克、科威特、沙烏地阿拉伯、葉門、阿曼、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卡達和巴林。中亞包括土庫曼、烏茲別克、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和哈薩克的南部。北亞指俄羅斯的西伯利亞地區。
【自然環境】海岸線大陸海岸線長69900千米。多半島和島嶼。半島總面積約1000多萬平方千米,是半島面積最大的一洲,阿拉伯半島為世界最大的半島。島嶼總面積約270萬平方千米,僅次於北美洲居世界第二位。加里曼丹島為世界第三大島。
地形:亞洲地形的總特點是地勢高、地表起伏大,中間高、周圍低,隆起與凹陷相間,東部有一列縱長的花彩狀島弧。平均海拔約950米,是除南極洲外世界上地勢最高的一洲。山地、高原和丘陵約占總面積的3/4,其中有1/3的地區海拔在1000米以上。平原占總面積的1/4,計1000多萬平方千米。全洲大至以帕米爾高原為中心,一系列高大山脈向四方輻射伸延到大陸邊緣。主要有天山山脈、昆侖山脈、喜馬拉雅山脈、阿爾泰山脈、興都庫什山脈、厄爾布爾士山脈、托羅斯山脈和扎格羅斯山脈等。在以上主幹山脈之間有青藏高原、蒙古高原、伊朗高原、安納托利亞高原和塔里木盆地、准噶爾盆地、柴達木盆地等。在山地、高原的外側分布著面積廣大的平原,主要有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印度河平原、恆河平原、美索不達米亞平原、西西伯利亞平原等。亞洲既有世界上最高的高原、山脈和山峰,又有世界上著名的平原和窪地。青藏高原素有「世界屋脊」之稱,平均海拔4500米;世界上最高的珠穆朗瑪峰,海拔8848米;西西伯利亞平原東西寬1500千米,南北長2300千米,大部分地面海拔在100米以上;世界最低的窪地棗死海,水面低於地中海海面400米。亞洲不僅陸上起伏極端,且大陸東緣的弧形列島與太平洋的海底部分也同樣表現出起伏極端,列島上的山脈與極深的海溝伴生。亞洲最高峰與鄰近海域最深海溝高低相差約20千米。火山與地震:亞洲是世界上火山最多的洲,東部邊緣海外圍的島群是太平洋西岸火山帶的主要組成部分。從爪哇島和蘇門答臘島向北經尼科巴群島、安達曼群島、德干高原北部、伊朗高原北部到小亞細亞半島一帶,為大西洋-地中海-印度洋沿岸火山帶的一部分。亞洲也是世界上地震頻繁且多強烈地震的洲之一。
水系:亞洲有許多大河,大都源於中部高山地帶,呈放射狀向四面奔流。流入太平洋的河流有黑龍江、黃河、長江、珠江、湄公河等;流入印度洋的有印度河、恆河、薩爾溫江、伊洛瓦底江、底格里斯河、幼發拉底河等;流入北冰洋的有鄂畢河、葉尼塞河、勒拿河等。內流河主要分布於亞洲中西部乾旱地區,有錫爾河、阿姆河、伊犁河、塔里木河、約旦河等。亞洲落差最大的瀑布是印度西南沿海施臘巴提河上的焦格瀑布,落差253米。亞洲湖泊較之其它洲不算太多,但不少湖泊具有特色,聞名世界。如亞歐界湖裡海是世界第一大湖、最大的鹹水湖;貝加爾湖是世界上最深的湖、亞洲最大的淡水湖;死海是世界上最低的窪地;巴爾喀什湖是一個同時存在著淡水和鹹水的內陸湖。亞洲湖泊分布較廣,大致可分北亞、中亞、西亞以及青藏高原和長江中、下游五大湖群。氣候亞洲大陸跨寒、溫、熱三帶。氣候的主要特徵是氣候類型復雜多樣、季風氣候典型和大陸性顯著。東亞東南半部是濕潤的溫帶和亞熱帶季風區,東南亞和南亞是濕潤的熱帶季風區,中亞、西亞和東亞內陸為乾旱地區。以上濕潤季風區與內陸乾旱區之間,以及北亞的大部分為半濕潤半乾旱地區。亞洲大部分地區冬季氣溫甚低,最冷月平均氣溫在0℃以下的地區約佔全洲面積的2/3,上揚斯克和奧伊米亞康一帶,1月平均氣溫低達-50℃以下,奧伊米亞康極端最低氣溫曾低達-71℃,是北半球氣溫最低的地方,被稱為北半球的寒極區。夏季普遍增溫,最熱月平均氣溫除北冰洋沿岸在10℃以下外,其餘地區均在10?5℃之間。20℃以上的地區約佔全洲面積的1/2,伊拉克巴士拉極端最高氣溫曾達58.8℃,為世界最熱的地方。降水分布的地區差異懸殊,主趨勢是從濕潤的東南部向乾燥的西北部遞減。赤道帶附近全年多雨,年降水2000毫米以上。印度東北部的乞拉朋齊年平均降水量高達11430毫米,為世界最多雨的地區之一。西南亞和中亞為終年少雨區,廣大地區年降水多在150?00毫米以下。9、10?月間,西伯利亞和蒙古高原上空經常有強烈的冷空氣(寒潮)南下,東亞的大部分地區易遭侵襲。發生於中太平洋西部的台風,5?0月襲擊東亞和東南亞東部沿海地區;發生於孟加拉灣的颶風,5?0月襲擊孟加拉灣沿岸地區,常造成嚴重災害。
【自然資源】礦物亞洲礦物種類多、儲量大,主要有石油、煤、鐵、錫、鎢、銻、銅、鉛、鋅、錳、鎳、鉬、鎂、鉻、金、銀、岩鹽、硫磺、寶石等。石油、鎂、鐵、錫等的儲量均居各洲首位,錫礦儲量約佔世界總儲量60%以上。森林和草原:森林總面積約佔世界森林總面積的13%。用材林2/3以上已開發利用。人工造林有一定的發展。俄羅斯亞洲部分、中國的東北、朝鮮的北部,是世界上分布廣闊的針葉林地區,蓄積量豐富,珍貴用材樹種很多。中國的華南、西南,日本山地的南坡,喜馬拉雅山南坡植物特別豐富,除普通闊葉樹種外,還有棕櫚、蒲葵、杉屬、水杉屬等。東南亞的熱帶森林在世界森林中占重要地位,以恆定、豐富的植物群落著稱。其主要樹種是龍腦香科,還有樹狀蕨綱、銀杏、蘇鐵等「活化石」。亞洲草原總面積約佔世界草原總面積的15%。
水力:亞洲各國可開發的水力資源估計年可發電量達26000億度,佔世界可開發水力資源量的27%。
海洋漁業:亞洲沿海漁場面積約佔世界沿海漁場總面積的40%。盛產鮭、鱒、鱈、鰹、鯖、小黃魚、大黃魚、帶魚、烏賊、沙丁魚、金槍魚、馬鮫魚以及鯨等,著名漁場有舟山群島、台灣島、西沙群島、北海道島、九州島等島嶼的附近海域,以及鄂霍次克海等。中國沿海漁場面積佔世界沿海漁場總面積近1/4。
Ⅲ 文天祥的主要成就
文天祥(1236年6月6日-1283年1月9日),漢族,吉州廬陵(今江西青原區)人,南宋民族英雄,初名雲孫,字天祥。選中貢士後,換以天祥為名,改字履善。寶祐四年(1256年)中狀元後再改字宋瑞,後因住過文山,而號文山,又有號浮休道人。文天祥以忠烈名傳後世,受俘期間,元世祖以高官厚祿勸降,文天祥寧死不屈,從容赴義,生平事跡被後世稱許,與陸秀夫、張世傑被稱為「宋末三傑」。
出生與成長
文天祥,華夏傑出先烈,生活在一個民族危機陰影籠罩的時代。13世紀初,蒙古族在蒙古草原強大起來,鐵木真建立了蒙古汗國。幾十年間,縱橫歐亞,攻城略地,燒殺擄掠,給人民帶來極大的痛苦。他的兒子窩闊台繼位後,又滅了金國,隨即揮鞭南指,進攻南宋。從1235-1279年,雙方戰鬥了40多年,南宋朝廷終於滅亡。文天祥的一生,與這場殘酷的民族征服戰爭相始終。他是一個永遠載入中國歷史的愛國將領著名詩人。他在強敵入侵,國土淪陷,生靈塗炭的危急時刻,他自賣家產,組織義軍,舉兵抗敵。被俘後,他義正辭嚴,慷慨殉國。
象棋高手
文天祥十分愛好下象棋,而且棋藝極高。他曾撰寫一本棋譜,記錄了危險制勝奇絕之局共40篇。夏日家居時,文天祥愛一邊游泳,一邊以水面為棋盤,憑記憶與棋友下盲棋,這實在需要很強的記憶力。其他人不堪久浸水中,都逐漸離開,只有他愈浸愈樂,不知時間流逝。文天祥有四首七言絕句,描寫四位棋友的高超棋藝,但這四人都不能戰勝他。下棋是文天祥一生的愛好,即使在燕京監獄中也不例外,直到殉國前夕,獄卒收走了他的棋盤,才結束了這個游戲。
狀元及第
寶祐四年(1256年),文天祥到京師臨安(今浙江杭州)參加科舉考試。會試放榜,通過了初選。殿試時,文天祥患病,但仍勉強帶著病軀,趕到考場。進門時一陣擁擠,出了一身汗,頓時感到身體舒服多了,頭腦也清醒了。看到題目,略加思考,草稿也沒打,一揮而就。宋理宗到集英殿親定名 文天祥
次,把文天祥取為一甲第一名,是年文天祥才21歲。 宋理宗寶祐四年(1256年)文天祥上京赴考,殿試時,考官把他的卷子列為第七名,理宗親臨集英殿閱讀考生的卷子,把文天祥的卷子提為第一名。當時參與復審的著名學者王應麟在旁稱贊道:「這份卷子,議論卓絕,合乎古聖先賢之大道。文中表現出忠君愛國之心,堅如鐵石。我為陛下得到這樣的人才致賀!」卷子是密封的,拆開一看,考生姓名是文天祥。理宗覺得很吉利,高興地說:「天祥,天祥,這是天降的吉祥,是宋朝有瑞氣的預兆。」此後,人們就以「宋瑞」為天祥的字。
贛州父母官
咸淳十年(1274年),文天祥被委任為贛州(今江西境內)知州。贛州是他的家鄉,為鄉人辦事,分外勤謹。他主張對人民少用刑罰,多用義理,所屬10個縣的人民對他非常愛戴,加以這年風調雨順,稻穀豐收,出現了短暫的安樂景象。但不到一年,元軍大舉南侵,宋朝到了最危險的時刻,文天祥結束了15年的宦海浮沉,踏上戎馬征途。
編輯本段興師救亡
起兵勤王
咸淳十年(1274年)七月,度宗病死。賈似道抑長立幼,扶4歲的趙口(隰去掉,發音「xian顯」)即位,是為宋恭帝。 文天祥
九月,元軍20萬人由元丞相伯顏統領,分兩路進攻南宋。淮西制置使夏貴不戰而逃。十二月,鄂州失守,都統程鵬飛投降。各地宋軍將官在大兵壓境時紛紛叛變,黃州、蘄州(今湖北蘄春南)、江州(今江西九江)、德安(今湖北安陸)、六安等地相繼失陷,南宋王朝兵敗如山倒。 宋恭帝即位後,元軍陷鄂州,京師震動,理宗的妻子謝道清下了一道《哀痛詔》,述說繼君年幼,自己年邁,民生疾苦,國家艱危,希望各地文臣武將、豪傑義士,急王室之所急,同仇敵愾,共赴國難,朝廷將不吝賞功賜爵。但宋朝的喪鍾已經敲響,各地將官大都觀望不前,只有文天祥和張世傑兩人響應《哀痛詔》,召集兵馬,起兵勤王。
以死報國
德祐元年(1275年)正月,文天祥接到朝廷專旨,命他「疾速起發勤王義士,前赴行在(行在,指皇帝離京寄居之處)」。文天祥奉讀詔書,痛哭流涕,立即發布榜文,徵募義勇之士,同時籌集糧餉。他捐出全部家財作軍費,把母親和家人送到弟弟處贍養,以示毀家紓難。在文天祥的感召下,一支以農民為主、知識分子為輔的愛國義軍在極短時間內組成,總數達3萬人以上。起兵勤王在文天祥的生活中揭開了新的一頁。 友人曾對文天祥說:「現在元軍三路進兵,你以烏合之眾迎敵,無異驅群羊斗猛虎。」文天祥回答:「我也知道如此。但國家養育臣民三百多年,一旦有急,征天下兵,竟無一人一騎應召,我萬分悲痛。所以不自量力,以身赴難,希望天下忠義之士聞風而起,聚集眾人力量,也許能保存社稷。」他還說:受君之恩,食國之祿,應該以死報國。
常州之役
10月,常州(今江蘇常州)告急,朝廷命文天祥率軍保衛平江,又派張全率2000兵增援常州。文天祥從大局出發,派義軍重要將領尹玉、朱華、麻士龍率3000人歸張全節制,增援常州的兵力。但張全卑鄙自私,當三位將領與元軍苦戰時,隔岸觀火,坐視不救,在戰斗中又乘夜逃跑,陷義軍於孤立無援之地,遂使戰斗失利。文天祥請斬張全,卻遭到丞相陳宜中反對。文天祥對朝中賞罰不明感到十分憤慨,對國家的安危十分擔憂。 文天祥紀念館
元軍攻破常州、平江後,臨安危急。主和、主戰兩派意見分歧,各行其是。文天祥、張世傑主戰,兩人聯名奏請朝廷背城一戰,危中求安。丞相陳宜中卻加緊策劃議降,太皇太後也准備「奉表(降書)稱臣」、「乞存境土」、「封為小國」。張世傑對朝廷絕望,轉到南方招兵,以圖東山再起。文天祥的救國方略得不到支持,也想離開臨安回江西繼續抗元。兵臨城下,左丞相留夢炎、右丞相陳宜中先後逃走,朝廷亂作一團。
出使元營
德祐二年(1276年)正月,元軍三路兵馬圍困臨安,城內城外,宋朝將官降的降、逃的逃,所剩無幾。太皇太後命文天祥為右丞相兼樞密使,收拾殘局。文天祥見事已至此,不可推辭,答應出使元營,以便一窺虛實,見機行事。但他沒有料到對方手段險毒,一番唇槍舌劍之後,竟被伯顏無理拘留。太皇太後失去文天祥後,更無人可以依靠,終於向元朝投降。
編輯本段九死一生
斥責降將
宋朝投降後,降將呂師孟挖苦文天祥:「丞相曾經上書請斬叛逆遺孽呂師孟,現在為什麼不殺了我呢?」文天祥毫不客氣地斥責他:「你叔侄都做了叛賊,沒有殺死你們,是本朝失刑。你無恥苟活,有什麼面目見人?你們投靠敵人,要殺我很容易,但卻成全我當了大宋的忠臣,我沒有什麼可害怕的!」元朝上下將官聽了這話,都佩服文天祥的氣概,並說:「罵得痛快!」
鎮江逃脫
文天祥雖然被拘禁,但不甘心失敗,又不肯歸順。伯顏沒有辦法,決定把他送往元朝京師大都(今北京)。船到鎮江(今江蘇鎮江) 靠岸,文天祥被囚禁在一戶居民家中。他命隨從暗中打探敵情,聯絡船隻,計劃逃走,還暗中藏了一把匕首,以備必要時自刎。逃走當晚,文天祥的船隻被元軍巡船發現,但因巡船追捕時擱淺,沒法走動,元軍只能看著文天祥一行12人逃去。
真州被疑
文天祥一行人到達真州(今江蘇儀征市,即揚州市西南) (江蘇省地圖)後,受到真州軍民的熱情歡迎。守將苗再成認為,以文天祥的丞相、樞密使身份作號召,江淮合力,不難挽回大局。不料淮東制置使李庭芝中了敵人的反間計,以為文天祥已投降元軍,到真州來攻城,要苗再成殺掉他。苗再成半信半疑,但上司的命令又不能置之不理,只好把文天祥騙到城外趕走。被自己人懷疑比受敵人侮辱更難受,文天祥不禁仰天長嘆。
揚州過客
從真州出來,文天祥一行人乘黑夜通過元軍控制的地界,到達揚州城下。名都揚州經過兩次大兵災,繁華的十里珠簾,秀麗的二十四橋,已無復舊觀。城上守軍盤查嚴密,形勢緊張。進入李庭芝據守的揚州城,會是什麼結局呢?文天祥無法預料。這時,一個賣柴人願意帶他們到江蘇高郵(今江蘇高郵)去,文天祥決定離開揚州,尋找二王行在,即益王趙昰和廣王趙昺,再為朝廷效力。 文天祥一行人走到桂公塘(距揚州約15里的小村莊)時,天已大亮。為躲避元軍,他們藏身於幾道斷牆後面。正要找點食物,忽然聽見大隊元軍呼嘯而至。他們趕緊貼牆根龜縮起來,一動也不敢動。這時,只要有一個元兵探頭往裡瞧一瞧,他們就會被發現,重做俘虜。幸好天上突然狂風大作,烏雲密布,元軍急著躲雨,匆匆而過。後來才知道,這隊元軍就是押送他們到大都的那隊人,因為在鎮江走脫了文天祥,加強了戒備,沿途防範甚嚴。 從揚州到高郵,文天祥一路顛沛流離,飢寒交迫。隨從的人逃的逃、死的死,12人只剩下6個。疲憊不堪的文天祥再也走不動了,他每走一步都異常艱難,跌倒了又爬起來,咬著牙前進。幸好遇上一群樵夫,見他們是遇難的,就熱情相助,拿來一個籮筐,讓文天祥坐在裡面,由6個人輪流抬著走。他們歷盡艱險,才到達高郵。但高郵方面收到李庭芝文書,嚴防文天祥攻城。文天祥不敢進城,又向泰州(今江蘇泰州)前進。
夜走通州
泰州有船可到通州(今江蘇南通),但沿路不但元軍出沒,還有強盜搶劫,非常危險。文天祥以孤舟一葉,晝伏夜出,雖多次與敵人遭遇,但還是有驚無險地到達通州。他在一首詩中風趣地說:「行客不知身世險,一窗春夢送輕舠。」經過九死一生的磨煉,文天祥已經把艱難險阻視作等閑了。
宦海南歸
文天祥在通州聽說益王、廣王在永嘉(今浙江溫州)建立了元帥府,號召各地義兵勇士繼續抗元,就馬上決定投奔二王。德祐二年(1276年)閏三月,他揚帆入海,回到南宋占據的地方。他計劃在閩、廣重舉義旗,團結各方義兵,統一部署,復興宋室。
文天祥畫像(8張)
編輯本段苦戰東南
端宗繼位
德祐二年(1276年)五月初一,益王在福州登位,改元景炎,是為端宗。廣王晉封為衛王。文天祥擔任樞密使兼都督諸路軍馬。七月,文天祥在南劍州(今福建南平)開督府,福建、廣東、江西的許多文臣武將、地方名士、勤王軍舊部紛紛前來投效,文天祥又派人到各地招兵籌餉,很快組成了一支督府軍,規模、聲勢都比去年的江西勤王軍大得多。但是,朝中大臣不能同心同德對付敵人,成為抗元軍事行動的一大隱患。
贛南奏捷
景炎二年(1277年)初,元軍進逼汀州,文天祥退卻到廣東梅州(今廣東梅州)。經過整頓,五月間又從梅州出發,打響了收復江西的戰役。在文天祥的領導下,江西的抗元軍事行動進行得如火如荼。各方義軍配合督府軍作戰,分別奪回會昌、雩都、興國,分寧、武寧、建昌三縣豪傑,以及臨川、洪州、袁州、瑞州的義兵都來請求督府節制。文天祥統一部署,揮師席捲贛南,收復了大片土地。
兵敗被俘
景炎二年八月,元軍發起大規模的進攻。督府軍由於沒有作戰經驗和嚴格訓練,戰鬥力不強,在元軍騎兵猛烈的沖擊下,慘淡收場,文臣武將或犧牲,或被捕,文天祥一家只剩下老少三人。雖然文天祥受著國破家亡和妻離子散的巨大打擊,但沒有動搖其抗元意志。他帶兵入粵,在潮州、惠州一帶繼續抗元。祥興元年(1278年)十二月二十日,文天祥不幸在五坡嶺被一支偷襲的元軍俘獲。他吞下二兩腦子(即龍腦)自殺,但葯力失效,未能殉國。
過零丁洋
元朝的元帥張弘范率水陸兩路軍隊直下廣東,要徹底消滅南宋流亡政府。文天祥被他們用戰船押解到珠江口外的伶仃洋(今屬廣東省)。張弘范派人請文天祥寫信招降張世傑,文天祥當然堅拒寫招降書,但寫了一首七言律詩,表明自己的心跡。 文天祥
這首詩就是留芳千古的《過零丁洋》,其中「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高尚品格,成為千百年來中國人的楷模。 過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經, 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風飄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灘頭說惶恐, 零丁洋里嘆零丁。 人生自古誰無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崖山決戰
在元軍的猛烈攻勢下,南宋流亡政府逃到秀山(今廣東東莞虎門的虎頭山)。11歲的端宗驚悸成疾,在州(今廣東湛江市)病逝。張世傑、陸秀夫立8歲的衛王繼位,又把行朝遷到新會縣南面大海中的山(廣東省地圖)。祥興二年(1279年)二月初六日,宋、元雙方在海面上展開了驚心動魄的海戰,最後張世傑統領的宋軍戰敗,陸秀夫背負小皇帝蹈海殉難。
押送大都
崖山戰役後,文天祥被押到廣州。張弘范對他說:「宋朝滅亡,忠孝之事已盡,即使殺身成仁,又有誰把這事寫在國史?文丞相如願轉而效力大元,一定會受到重用。」文天祥回答道:「國亡不能救,作為臣子,死有餘罪,怎能再懷二心?」元朝政府為了使他投降,決定把他押送大都。
浩然正氣
囚禁三年
文天祥從至元十六年(1279年)十月抵達大都到至元十九年(1282年)十二月被殺,一共被囚禁了三年兩個月。這段期間,元朝千方百計地對文天祥勸降、逼降、誘降,參與勸降的人物之多、威逼利誘的手段之毒、許諾的條件之優厚、等待的時間之長久,都超過了其它的宋臣。甚至連元世祖親自勸降都未能說服他.因此文天祥經受的考驗之嚴峻,其意志之堅定,也是歷代罕見的,從《正氣歌》的驚天地泣鬼神可以體現文天祥誓死不屈的精神。
骨肉難圓
文天祥的妻子歐陽夫人和兩個女兒柳娘、環娘被元軍俘虜後送到大都,元朝想利用骨肉親情軟化文天祥。文天祥一共育有二子六女,當時在世的只剩此二女,年齡都是14歲。文天祥接到女兒的信,雖然痛斷肝腸,但仍然堅定地說:「人誰無妻兒骨肉之情,但今日事已如此,於義當死,乃是命也。奈何!奈何!」又寫詩道:「痴兒莫問今生計,還種來生未了因。」表示國既破,家亦不能全,因為骨肉團聚就意味著變節投降。 利誘和親情都未能使文天祥屈服,元朝統治者又變換手法,用酷刑折磨他。他們給文天祥戴上木枷,關在一間潮濕寒冷的土牢里。牢房空氣惡濁,臭穢不堪。文天祥每天吃不飽,睡在高低不平的木板上,又被窮凶極惡的獄卒呼來喝去,過著地獄一般的生活。由於他堅決不低頭,元丞相孛羅威脅他說:「你要死,偏不讓你死,就是要監禁你!」文天祥毫不示弱:「我既不怕死,還怕什麼監禁!」在囚禁的孤寂歲月里,他寫下了不少感人肺腑的愛國詩篇。
Ⅳ 讀我國四大區域劃分圖、某風景區圖片,如圖;回答問題.(1)圖中的Ⅰ、Ⅱ、Ⅲ、Ⅳ四個區域中,瀘州屬於
(1)瀘州,位於南方地區,四川首批雙百特大城市、川滇黔渝結合部區域性中心城市.探明儲量煤.32億噸,天然氣407億立方米,硫鐵礦32.17億噸、方解石20.1萬噸.大理石計數億立方米.還有銅、金、石油、鈾、鎵、鍺、鋁土、耐火粘土、熔劑白雲岩、鹽、石灰岩、高嶺土、玻璃用砂、陶瓷用粘土、石膏等20多種.瀘州擁有四個國家級風景區,其中圖中的風景區是龍腦橋;
(2)③秦嶺、④淮河一線是我國東部地區重要的地理界線,它是我國一月份0℃等溫線通過的地方;800mm等降水線通過的地方;溫度帶中,暖溫帶與亞熱帶分界線;干濕地區中,濕潤區與半濕潤區分界線;
(3)北京市位於太行山、燕山和華北平原的結合部,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首都,全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交通、科研、教育中心,也是世界上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和國際化大都市;
(4)B塔里木盆地,在新疆南部,面積約53萬平方千米,是我國最大的內陸盆地.盆地中部的塔克拉瑪干沙漠,面積約32.7萬平方千米,是我國最大的沙漠.沙漠周圍有許多大小不等的綠洲.盆地中已發現有儲量較大的內陸油氣田.依據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不同,我國劃分了四大地理區域,由於四區域地理位置和地形等因素的影響,各地呈現了不同的自然特徵,Ⅳ青藏地區地勢高、氣溫低,形成了「高、寒」的地理特徵;
(5)我國地勢第一階梯和第二階梯的分界山脈是昆侖山脈、祁連山脈、橫斷山脈一線,第二階梯和第三階梯的分界山脈是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線.
故答案為:(1)Ⅱ;煤炭;龍腦橋;(2)800;(3)經濟;(4)塔里木盆地;高寒;(5)祁連山.
Ⅳ 我想詢問菲律賓的礦產資源分布情況
菲律賓境內礦藏主要復有銅、金、銀制、鐵、鉻、鎳等20餘種。銅蘊藏量約48億噸、鎳10.9億噸、金1.36億噸。地熱資源預計有20.9億桶原油標准能源。巴拉望島西北部海域有石油儲量約3.5億桶。
在宿務省鐵礦主要在Talamban貯量交代礦床,集中沿著石灰質層位火山沉積形成,礦石色澤光亮,大量的赤鐵礦、磁鐵礦、其次褐鐵礦和黃鐵礦,脈石是由孔雀石、石青、方解石、石榴石、綠泥石、綠簾石、石英和鐵鎂礦物組成。
Domaco鐵礦床,位於呂宋島中東部北甘馬仁省(camarines norte)巴格尼班市(jose panganniban)西南部。預獲詳查區內鐵礦資源量1000萬噸。
(5)龍腦橋國家地理雜志擴展閱讀
菲律賓境內野生植物有近萬種,其中高等植物有2500餘種。主要有松柏、竹子、龍腦香、紅樹、松樹等。在20世紀90年代初期,菲律賓有570萬公頃的森林面積,其中龍腦香為380萬公頃,占森林面積的66.6%;苔蘚樹林為110萬公頃,占森林面積的19.3%;亞樹種樹林為50萬公頃,占森林面積的約8.8%;松樹為20萬公頃,占森林面積的約3.5%;紅樹屬樹林為10萬公頃,占森林面積的約1.7%。
Ⅵ 菲律賓的人文地理,風土人情,物產,經濟發展
菲律賓
位於亞洲東南部。北隔巴士海峽與中國台灣省遙遙相對,南和西南隔蘇拉威西海、巴拉巴克海峽與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相望,西瀕南中國海,東臨太平洋。共有大小島嶼7000多個,其中呂宋島、棉蘭老島、薩馬島等11個主要島嶼佔全國總面積的96%。海岸線長約18533公里。屬季風型熱帶雨林氣候,高溫多雨,濕度大,台風多。年均氣溫27℃,年降水量2000-3000毫米。
如果第一次來到菲律賓,通常短時間內都會認為菲律賓是一個西方化的國家。隨後他們就意識到,連鎖餐廳、購物中心和美國的R%B音樂,只是掩飾了獨特、仍深深植根於古老價值體系的亞洲文化。幾個世紀以來,影響菲律賓人生活的兩個最主要的方面一直是家族和宗教。菲律賓的家庭單元,或是「血親家族」,可以延展至遠表兄妹、多個教父母以及個人的朋友圈。除了極個別的,一個血親家族的所有成員都十分忠誠和相互尊重。菲律賓人的家族都非常龐大,特別是那些貧困的家族。所以十幾個家族成員一起擠在一個小公寓、簡陋的小屋或是nipa小茅屋內生活的情形,在菲律賓不罕見。對菲律賓社會構成的另一個主要組成部門就是去國外的打工者。有將近十分之一的菲律賓人去國外工作。這些菲律賓海外勞工——在加拿大的護士、在卡達的建築工人、在日本的娛樂業者、在新加坡的清潔工人——成了民族英雄。當這些菲律賓海外勞工退休時,他們會成為balikbayan衣錦還鄉並建造俗麗的混凝土結構的房屋。
菲律賓境內野生植物有近萬種,其中高等植物有2500餘種。主要有松柏、竹子、龍腦香、紅樹、松樹等。在20世紀90年代初期,菲律賓有570萬公頃的森林面積,其中龍腦香為380萬公頃,占森林面積的66.6%;苔蘚樹林為110萬公頃,占森林面積的19.3%;亞樹種樹林為50萬公頃,占森林面積的約8.8%;松樹為20萬公頃,占森林面積的約3.5%;紅樹屬樹林為10萬公頃,占森林面積的約1.7%。
菲律賓境內野生動物以哺乳類為主,多達200種,大部分為翼手目與食蟲目;鳥類約有750多種。主要有野水牛、眼鏡猴、鼠鹿、刺蝟、老鼠、食猴鷹等。
菲律賓境內礦產資源主要有銅、金、銀、鐵、鉻、鎳等20餘種。銅蘊藏量約48億噸、鎳10.9億噸、金1.36億噸。地熱資源預計有20.9億桶原油標准能源。巴拉望島西北部海域有石油儲量約3.5億桶。
Ⅶ 玄奘走了幾個國家
貞觀三年秋八月(629年),當時有來自秦州的僧侶孝達在長安學涅槃經,學成返鄉,玄奘與孝達一起去秦州。在秦州停留一夜後,又與人結伴到達蘭州。之後偶遇涼州人送官馬歸,玄奘一同去往涼州。
在涼州停留月余後,玄奘繼晝伏夜行,至瓜州 ,再經玉門關,越過五烽,渡流沙,備嘗艱苦,抵達伊吾(哈密),至高昌國(今新疆吐魯番縣境)。受到高昌王麴文泰的禮遇。後經屈支(今新疆庫車)、凌山(耶木素爾嶺)、碎葉城、迦畢試國、赤建國(烏茲別克首都塔什干)、颯秣建國(今撒馬爾罕城之東)、蔥嶺、鐵門。到達貨羅國故地(今蔥嶺西、烏滸河南一帶)。南下經縛喝國(今阿富汗北境巴爾赫)、揭職國(今阿富汗加茲地方)、大雪山、梵衍那國(今阿富汗之巴米揚)、犍雙羅國(今巴基斯坦白沙瓦及其毗連的阿富汗東部一帶)、烏伏那國(巴基斯坦之斯瓦特地區),到達迦濕彌羅國(今克什米爾),行程13800餘里。
《大唐西域記》又稱《西域記》,是由唐代玄奘口述、辯機編的地理史籍,成書於唐貞觀二十年(646 年)。
《大唐西域記》記載的是玄奘從長安(今西安)出發西行親身游歷西域的所見所聞,其中包括有兩百多個國家和城邦,還有許多不同的民族。書中對西域各國,各民族生活方式、建築、婚姻、喪葬、宗教信仰、沐浴與治療疾病和音樂舞蹈方面的記載,從不同層面、不同角度、不同深度反映了西域的風土民俗。
《大唐西域記》是研究印度、尼泊爾、巴基斯坦、孟加拉、斯里蘭卡等地古代歷史地理的重要文獻,為各國學者所重視。
《大唐西域記》目錄
序敘
卷第一三十四國
阿耆尼國
屈支國
跋祿迦國
笯赤建國
赭時國
怖捍國
宰堵利瑟那國
颯秣建國
弭秣賀國
劫布呾那國
屈霜你伽國
喝捍國
捕喝國
伐地國
貨利習彌伽國
羯霜那國
呾蜜國
赤鄂衍那國
忽露摩國
愉漫國
鞠和衍那國
鑊沙國
珂咄羅國
拘謎陁國
縛伽浪國
紇露悉泯健國
忽懍國
縛喝國
銳秣陀國
胡寔健國
哩刺健國
揭職國
梵衍那國
迦畢試國
卷第二三國
濫波國
那揭羅曷國
健馱邏國
卷第三八國
鳥仗那國
缽露羅國
呾叉始羅國
僧訶補羅國
烏刺屍國
迦濕彌羅國
半笯嗟國
曷邏闌補羅國
卷第四十五國
磔迦國
至那仆底國
闍爛達羅國
屈露多國
設多圖盧國
波理夜哩羅國
秣菟羅國
薩他泥濕伐羅國
宰祿勤那國
秣底補羅國
婆羅吸摩補羅國
瞿毗霜那國
堊醯掣哩邏國
毗羅刪拿國
劫比他國
卷第五六國
羯若鞠闊國
阿逾陀國
阿耶穆怯國
缽邏耶伽國
幡賞彌國
鞞索迦國
卷第六四國
室羅伐悉底國
劫比羅伐窣堵國
藍摩國
拘屍那揭羅國
卷第七五國
婆羅疙斯國
戰主國
吠舍厘國
弗栗恃國
尼波羅國
卷第八一國
摩揭陀國上
卷第九一國
摩揭陀國下
卷第十十七國
伊爛孥缽伐多國
瞻波國
羯朱嗢祗羅國
奔那伐彈那國
迦摩縷波國
三摩呾吒國
耽摩栗底國
羯羅孥蘇伐剌那國
烏荼國
恭御陀國
羯饅伽國
幡薩羅國
案達羅國
馱那羯磔迦國
珠利耶國
達羅毗荼國
秣羅矩吒國
卷第十一二十三國
僧伽羅國
恭建那補羅國
摩訶剌他國
跋祿羯咕婆國
摩臘婆國
阿吒厘國
契吒國
伐臘毗國
阿難陀補羅國
蘇剌他國
瞿折羅國
鄔閩衍那國
擲枳陀國
摩醯濕伐羅補羅國
信度國
茂羅三部盧國
缽伐多國
阿點婆翅羅國
狼揭羅國
波剌斯國
臂多勢羅國
阿輿荼國
伐刺孥國
卷第十二二十二國
漕矩吒國
弗栗恃薩儻那國
安哩羅縛國
闊悉多國
活國
瞢健國
阿利尼國
曷邏胡國
訖栗瑟摩國
缽利曷國
咽摩哩羅國
缽鐸創那國
淫薄健國
屈浪擎國
達摩悉鐵帝國
屍棄尼國
商彌國
朅盤陀國
烏鎩國
怯沙國
斫句迦國
瞿薩旦
那國
記贊
Ⅷ 御葉堂產品是新晃龍腦是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嗎
商標中有地理標志,那麼該產品必須是來源於該標志所表示的地區,地理標志是指該商品版的特定質權量,信譽或者其他特徵,主要由該地區的自然因素或者人文因索所決定的標志。一般都是馳名商標。比如貴州的茅台,山東的阿膠。所以,你出口的商品必須是來自注冊商標的企業。也就是正牌。商標由文字,圖形,字母,數字,三維標志和顏色組合而成。也屬於知識產權。還要查一下在國外是否注冊商標。防止國外的不良商人惡意注冊簡單說,商標就是商品的身份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