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島地理中國
1. ①釣魚島又稱釣魚台、釣魚台群島、釣魚台列島(日本稱其為「尖閣列島」),位於中國東海大陸架的東部邊緣
小題1:【甲】句總領了全段,說明了釣魚島的漁業資源非常的豐富 小題2:「材料一」補充說明了釣魚島海底石油資源非常豐富;「材料二」印證了「釣魚諸島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中國對釣魚諸島及其附近海域擁有無可爭辯的主權」。 評分標准:共4分。材料一2分;材料二2分。 2. 《美麗中國》每一集涉及到的區域及地理事物(不要內容概要)
第一集,龍之心,主要有桂林灕江、紅河梯田、喀斯特地貌地下暗河、張家界、專鄱陽湖等等,動物屬有大鯢、揚子鱷、獼猴等等。 3. 梅山島位於中國什麼位置 梅山島( www.meishanisland.com)的概況及地理位置概況:梅山鄉是寧波北侖區境內東南部海中北侖區唯一一個海島鄉,位於東經121.8°,北緯29.6°,東臨峙頭洋,南瀕汀嘴港,與舟山市佛渡島、六橫島隔海相望,北靠寧波港四期碼頭,距北侖中心區28km,寧波中心區45km,寧波櫟社機場80km,是北侖區唯一一塊尚未開發的土地。 梅山島分本島以及東北側撲蛇、青龍二島,其中本島面積26.9平方公里,撲蛇島和青龍島面積分別為0.11和0.21平方公里,總面積達27.22平方公里。另外,全鄉下轄對岸上方門片,約有耕地240畝,山地1700畝,海岸線1000米。全島地勢呈西南—東北走向,長9.37公里,寬4.31公里,散布著15個大小高低不等的山丘,其中主要山體與島的形狀走向一致,南北約1.5公里,東西約2公里,最高峰煙墩崗,海拔148.8米。其餘都在海拔50—90米不等,均屬括蒼山系,天台山脈和太白山麓。受地勢影響,梅山島主要居民點大多呈現依傍山體南面,處於地勢較高之處的特點。地理位置:梅山島與大陸僅距500 米,處於象山港的口門,是寧波-舟山港的樞紐區塊。梅山島距寧波市中心40公里、櫟社機場50公里,正在建設的穿山疏港高速公路和沿海中線高速公路建成後,將通過跨海大橋與梅山島相連。梅山鄉鄉志(2007年修訂)位置 地形 以島建鄉,位於區境東南部,穿山半島東南側淺海中。東臨峙頭洋,南瀕佛渡水道,與舟山市陀區的佛渡、六橫、桃花諸島隔海相望,西貫象山港,北依梅山港,與白峰鎮的下陽、平陽村毗鄰,經上梅渡口和梅東渡口的車客輪渡相通,與大陸「上白公路」和「沿海中線」連接。主島陸域面積26.9平方公里,另有東部沿海的青龍、撲蛇兩小島和北部大陸方門山地以及沿海塗,鄉域總面積34.2平方公里。鄉人民政府駐梅中村,距寧波市中心54公里,距新矸街道28公里。梅山本島是我國海島中腹地開闊的海積平原島,海岸線周長25公里,東西長7.6公里,南北平均寬3.5公里,地開呈足跡形,地勢由東北向西南傾斜。海積平原占本島面積80%,沿海海塗佔8%,低丘佔12%。有耕地1140.7公頃,鹽地831.5公頃,河流水庫93.6公頃,山地272公頃,海塗666公頃。島內丘陵最高煙墩崗,海拔148.8米。土壤肥沃、物產豐富,現在是寧波市唯一保留的海洋濕地島嶼。沿革 陸域形成 清康熙26年(1687年)前,鄉東部有梅子山、盤臼山等小島,俗稱梅山;鄉西部有煙墩山、南匯山等島嶼,俗稱下岸,時隸屬定海縣。1688年始,隸屬鎮海縣海晏鄉,行政稱謂:「三都一圖」。至1914年建鄉時,以村名鄉,故名梅山鄉。1953年至1958年間,稱鎮海縣梅山鄉、梅西鄉;1959年至1961年間,稱鎮海縣郭巨人民公社(梅東管理區、梅西管理區);1962年至1984年間,稱梅山人民公社;1985年10月後稱濱海區梅山鄉;1987年7月至今改稱北侖區梅山鄉。鄉人民政府駐里嶴村,原轄里嶴、梅山、炮台、盤峙、碑塔、南深、外嶴、苔嶴、擔峙、霞岸、南匯、茶廠、外墩13個行政村。2004年12月起實行行政村規模調整,將原里嶴、外嶴、擔峙3個行政村調整為梅中村;梅山、盤峙、炮台3個行政村為梅東村;苔嶴、南深、霞岸3個行政村為梅西村;茶廠、南匯、外墩3個行政村為梅港村;保留碑塔村。鄉人民政府駐梅中村,下轄5個行政村,46個自然村。本島陸域的形成,是居民400多年來隨著人口不斷增加、不斷築塘圍墾灘塗而成的。展示了「滄海桑田」的地域特色。按照築塘塘墾田的年代先後,可分為四個階段:一、居民初期(約1600—1661年):時居煙墩山下的沈氏、張氏築砂塘、里石橋塘和里百畝塘;時居洪家山的洪氏、紀氏築門口塘,合計圍灘墾田約500畝。清順治18年(1661年),清廷頒布「海禁」,居民遷居大陸。二、兩島時期(1685年—1829年):清康熙23年(1684年),清廷詔令「弛海禁」,居民返回故里。時居梅子山、盤峙里塘、徐姓塘、河塘、太各塘、廠跟塘、大興塘等塘;時居煙墩山和南匯山周邊民眾陸續建築苔嶴塘、里嶴里塘、外塘、嶺後畈塘、石橋塘、外嶴塘、葉家塘、擔峙廠跟塘、王家塘、深水塘、龍底塘等塘,合計圍塗墾田6000餘畝。此時已形成東部以梅山為中心的梅山和西部以煙墩山為中心的下岸兩個小島,中間隔三江浦。三、兩島合一時期(1830年—1910年):清道光壬辰年(1830年),東、西兩島居民於三江浦南、北兩端築八百畝塘,從此兩島合一。爾後又續建鍾家塘、永興塘、復成塘、沙里塘、茶廠王家塘等塘,合計圍塗墾田9800餘畝。民國時期災害與戰禍連綿,尚無築塘圍墾事跡。至1956年8月「抗台救災」時,經寧波市人民政府派遣飛機測量與實地數據核實:梅山島陸域面積18.2平方公里。四、人民公社時期(1958—1980年):1958年3月,寧波市工商局於島南部永興塘外築圍塗4950畝,建立寧波市國營梅山鹽場;1968年至1970年,梅山公社會同白峰公社於七姓塗南部築塘圍塗1695畝,建立梅西聯辦鹽場;碑塔生產大隊於大興塘外築大興塘,圍塗430畝,建立碑塔鹽場;梅山、炮台、盤峙三個生產大隊於攙里塘外築塘圍塗950畝,建立梅東鹽場;盤峙、里嶴兩生產大隊分別在道頭咀與下道頭築塘圍塗各50畝,建成淡水蓄水塘。1977年至1980年,梅山公社又在梅西聯辦鹽場西北部築塘圍塗4050畝,建立七姓塗鹽場。此時22年間共圍塗造田12175畝。如此一線海塘逐漸外移,陸域不斷擴大,形成今之島域。至2006年,本島陸域面積26.9平方公里。 4. 遼寧地理概況有哪些 歷史溯源遼寧省歷史悠久,古文化源遠流長。早在遠古時代,遼寧地區就有人類勞動、繁衍、生息活動。在營口大石橋南金牛山發現的金牛山人化石及其遺址,距今已有28萬年,是迄今為止遼寧地區發現的最古老的一處人類棲息地。在朝陽市喀左縣發現的鴿子洞遺址及出土的石器,屬於舊石器時代中期古人類遺址,距今有5萬年左右。約在7000年前,遼寧地區開始進入新石器時代,沈陽新樂遺址和出土的大量器物,顯示了遼寧在原始社會末期的繁榮景象。朝陽牛河梁紅山文化遺址,距今約5000年,從出土的祭壇、積石冢、神廟和女神彩塑頭像、玉雕豬龍、彩陶等重要文物得出,這里存在一個初具國家雛形的原始文明社會,標志著遼寧地區是中華民族文明的起源地之一。 自公元前20世紀夏朝進入奴隸社會後,遼寧地區逐步與之建立了隸屬關系。據中國最早的史書《禹貢》記載,遼寧地區最早為冀、青2州之城,夏商為幽州、營州之地。春秋戰國時期為燕地。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全面設置郡縣,在遼寧地區設置遼東、遼西、左北平郡。兩漢、三國時隸屬幽州。西晉隸屬平州。東晉為營州。隋朝時置遼東郡、柳城郡、燕郡。唐朝時在安東都護府的管轄下。遼代為東京道、中京道、金代為東京路、北京路。元代置遼陽行省。明代時為遼東都司。 遼寧地區是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清朝(公元1644年-公元1911)年的發祥地,至今遺存下來的沈陽故宮、清初三陵(永陵、福陵、昭陵)反映了這一時期的政治、文化、歷史面貌。民國初沿襲清制,公元1929年(民國18年)奉天省改為遼寧省,取遼河流域永遠安寧之意。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國主義發動侵華戰爭,遼寧地區曾一度被日本帝國主義侵佔。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建國初期,遼寧地區劃分為遼東和遼西兩省,以及沈陽、旅大、鞍山、撫順、本溪5個中央直轄市。1954年8月撤消遼東、遼西兩省建制,合並改為遼寧省。 地理簡報遼寧省簡稱遼,位於中國東北地區的南部,地理座標處在東經118°53′至125°46′,北緯38°43′至43°26′之間,東西端直線距離最寬約550公里,南北端直線距離約550公里。遼寧省陸地面積14.59萬平方公里,佔中國陸地面積1.5%。海岸線東起鴨綠江口,西至山海關老龍頭,大陸海岸線全長2178公里,佔中國大陸海岸線總長的12%,島嶼岸線長622公里佔中國島嶼岸線總長的4.4%。近海分布大小島嶼506個,島嶼面積187.7平方公里。沿黃海的主要島嶼有外長山列島、里長山列島、石城列島和大、小鹿島等;沿渤海主要島嶼有菊花島、大小筆架山、長興島、鳳鳴島、西中島、東西螞蟻島、虎平島、豬島和蛇島等。 遼寧省東北與吉林省接壤,西北與內蒙古自治區為鄰,西南與河北省毗連,以鴨綠江為界河,與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隔江相望,南瀕浩瀚的渤海和黃海。 氣候點評遼寧省地處歐亞大陸東岸,屬於溫帶大陸型季風氣候區。境內雨熱同季,日照豐富,積溫較高,冬長夏暖,春秋季短,雨量不均,東濕西干。全省陽光輻射年總量在100-200卡/平方厘米之間,年日照時數2100-2600小時。全年平均氣溫在7-11℃之間,受季風氣候影響,各地差較大,自西南向東北,自平原向山區遞減。年平均無霜期130——200天,一般無霜期均在150天以上。 遼寧省是東北地區降水量最多的省份,年降水量在600-1100毫米之間。東部山地丘陵區年降水量在1100毫米以上;西部山地丘陵區與內蒙古高原相連,年降水量在400毫米左右,是全省降水最少的地區;中部平原降水量比較適中,年平均在600毫米左右。 5. 國外那個無人居住的蛇島叫撒特別恐怖,連蛇類愛好者都不敢去的~
蛇 島 6. 世界上有幾個蛇島
1.大連蛇島 7. 中國的蛇島在哪裡 1、大連蛇島 大連蛇島,又名「小龍山島」,位於大連市旅順口區西北面的渤海之中距旅順港25海里,隸屬於遼寧蛇島老鐵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總面積約0.8平方公里。小島主峰海拔216米,島上有7條山脊,6條溝,7處岩洞,四周除有一小片卵石灘外,均為懸崖峭壁,島上有蛇兩萬余條。大連蛇島是世界上唯一的只生存單一蝮蛇的海島,島上只有一種蝮蛇——蛇島蝮蛇,屬劇毒蛇。 2、千島湖蛇島 千島湖蛇島位於千島湖,原名五龍島、島上有四個蛇池。蛇池內有水池、噴泉、土丘、灌木叢、洞穴、冬眠室等,放養了十幾個品種的二三百條蛇,多數是毒蛇,如蘄蛇、蝮蛇、五步蛇、竹葉青、眼鏡蛇等。 3、南灣水庫蛇島 位於信陽市區西部的南灣水庫中,該島位於水庫的中部,是南灣水庫風景區的重要組成部分,與筆架山相望,因島上多蛇而得名。 4、仙女湖蛇島 仙女湖蛇島是新余市仙女湖中的一個島嶼,它位於仙女湖東半部舞龍湖的東北角,是舞龍湖景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南為仙來島。蛇島位於仙女湖舞龍湖景區若虹群島北面,面積僅有3.5畝,是一塊稍大於會仙島的彈丸之地。蛇島上有各類蛇上萬條,其中不乏珍稀蛇種。 5、瀘沽湖 瀘沽湖蛇島位於瀘沽湖的中部,里務比島的西北側,島嶼上蔥郁的樹木是蛇與野鴨的天堂,因此當地人稱這個島嶼為蛇島,20世紀初永寧總管阿雲山土司曾經在島頂建立一別墅,因此該島野也土司島。 8. 從地理的角度看中國和日本爭奪釣魚釣島的原因是什麼
小日本陸地面積小,所以海洋成為他們必爭之地。所以他它到處搞領土爭端,圖謀不軌。 9. 中國遼寧省的蛇島上為什麼只有蝮蛇 在我國遼寧省旅順西北的渤海中距老鐵山角約30千米處,有一個面積約1平方千米,由石英岩、石英砂岩等組成的島嶼。這里地勢險峻,從西北向東南方向傾斜,海拔215.5米,有很多海蝕洞穴和灌木叢草。由於在這個島上有許許多多的蝮蛇,因而,人們把它稱為蛇島,也稱小龍島。 蛇島以蝮蛇的數量眾多而馳名中外。當你踏上蛇島,你就會發現,無論在樹幹上或草叢中,也不論在岩洞里或石縫內,處處都有蛇。它們有的盤踞在那裡,有的正在爬行,還有的張口吐舌,好像要吃人似的,露出一副兇相。這些蛇會利用各種保護色來保護自己,當它們倒掛在樹干時就像枯枝,趴在岩石上時又好像岩石的裂紋,蜷伏在草叢間時活像一堆牛糞。 這種蝮蛇別稱「草上飛」、「土公蛇」,是爬行綱蝮蛇科的一種毒蛇,長60~70厘米,大的可達94厘米。頭呈三角形,脖頸細;背上是灰褐色,兩側各有一處黑褐色圓斑;腹部為灰褐色,上面有黑白斑點。多生活在平原較低的山區,以鼠、鳥、蛙、蜥蜴等為食。我國除雲南、廣東、廣西沿海未發現外,其他各地也都有少數的蝮蛇,而唯獨蛇島數目極大。目前據統計,蛇島上的蝮蛇有14000多條,並且每年增加1000多左右,人們不禁要問,在這小小的孤島上為什麼棲息著這么多的蝮蛇?為什麼它們的種類只有一種呢? 我國科學工作者經過考察研究後認為,蛇島特殊的地理位置為蝮蛇的生存和繁殖創造了良好的環境。 蛇島面積雖小,但和台灣島、海南島等島嶼的形成基本一樣,都是第四紀時從大陸分離出去的「大陸島」。在地質構造、岩石性質、植物種類等方面,蛇島和旅順、大連地區的情況都差不多。島上的石英岩、石英砂岩和砂礫岩中,有許多大大小小的裂縫,這些裂縫既能積蓄雨水,又為蝮蛇提供了良好的住所。 其次,蛇島位於暖溫帶海洋中,氣候溫和濕潤,是東北最暖和的地方,對植物生長的昆蟲、鳥類繁殖極為有利。更重要的是該島處於候鳥南北遷徙的路線上,同山東榮城、江蘇鹽城、上海崇明島等候鳥棲息地連成一線。每當春秋兩季,過往的候鳥有幾百萬只,樹木茂密的蛇島便是它們「歇腳」的好地方。由於蝮蛇有一套守株「逮鳥」的本領,它鼻孔兩側的頰窩是靈敏度極高的熱測位器,能測出0.001℃的溫差,因此只要鳥停留在距離蝮蛇1米左右的枝頭,他們就一定能准確無誤地把它逮住,成為一頓美餐。「植物——昆蟲——鳥雀——蝮蛇」,構成了蛇島的生物鏈。 另外,島上土壤相當深厚,土質結構疏鬆,水分適中,宜於植物生長和蝮蛇「打洞」安居。蝮蛇天生怕冷,洞穴為它們提供了過冬的條件。同時,島上人跡罕至,也沒有刺蝟等蛇類的「天敵」,對蝮蛇的生存很有利。蝮蛇是一種卵胎生的爬行動物,繁殖能力較強,母蛇每次可產10多條小蛇。在生的多、死的少的情況下,蝮蛇的數目日益增加。 如果說上述分析可以解釋蛇島為什麼有這么多蛇的話,那麼,這些蛇竟是清一色的蝮蛇該作何解釋呢? 有人認為,蛇島的面積很小,可供蛇類吞食的東西有限,捕食鳥類也並不容易,往往還會遭到老鷹的襲擊,對於那些食性狹窄、自衛能力又很弱的一般蛇類來說,難以在島上生存,而蝮蛇的食性相當廣,獵食和自衛能力也很強,在長期的自然演化中,蛇島上只留下單一的蝮蛇。 但也有人提出這樣的問題來反駁,蛇島周圍海域共有5個小島,地理環境和氣候條件又差不多,為何其他4個島上沒有蝮蛇,而只有蛇島上有這樣多的蝮蛇呢?看來,這個謎還有待於科學工作者的進一步探尋。 10. 世界上蛇最多的蛇島是什麼島
蛇島 蛇島在我國遼東半島的渤海灣里,距著名的旅順港西北方25海里。地處東經120度58分,北緯38度57分。全島輪廓略呈不規則長方形,西高東低,傾斜的單面山,七條山樑、六條溝溪、七級海蝕階地、七洞、三柱。蛇島長約1700米,寬約700米,總面積0.8平方公里,主峰海拔216.9米。為無人居住之島。 熱點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