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政區地理簡圖
㈠ 中國政區圖,中國地形圖,世界政區圖,中國各省輪廓圖
我給你一個網址吧:www.meet99.com中國政區圖,中國地形圖,世界政區圖,中國各省輪廓圖都有至於氣溫降水分布特點如下: 中國的氣候有很多種,例如溫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高原氣候等等。
溫帶季風氣候
溫帶季風氣候出現在北緯35°~55°左右的亞歐大陸東岸,包括我國華北和東北、朝鮮的大部、日本的北部以及蘇聯遠東地區的一部分。冬季這里受來自高緯內陸偏北風的影響,盛行極地大陸氣團,寒冷乾燥;夏季受極地海洋氣團或變性熱帶海洋氣團影響,盛行東和東南風,暖熱多雨,雨熱同季。年降水量1,000毫米左右,約有三分之二集中於夏季(夏季炎熱多雨,冬季寒冷乾燥)。全年四季分明,天氣多變,隨著緯度的增高,冬、夏氣溫變幅相應增大,而降水逐漸減少。
亞熱帶季風氣候
亞熱帶季風氣候分布在北緯25°~35°亞熱帶大陸東岸,它是熱帶海洋氣團和極地大陸氣團交替控制和互相角逐交綏的地帶。主要分布在中國東部秦嶺淮河以南、熱帶季風氣候型以北的地帶,以及日本南部和朝鮮半島南部等地。這里冬季不冷,1月平均溫普遍在0℃以上,夏季較熱,7月平均溫一般為25℃左右,冬夏風向有明顯變化,年降水量一般在1000毫米以上,主要集中在夏季,冬季較少。這類氣候以我國東南部最為典型。其它地區,由於冬季也有相當數量的降水,冬夏干濕差別不大,因此被稱為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
本區位於北緯25°~35°之間,按行星風系的氣候分帶,這里屬副熱帶高壓帶控制的乾旱區,但由於海陸差異及青藏高原隆起所導致的溫壓場的改變,季風環流改變了近地面層行星風系的環流系統,變乾旱的大陸性氣候為濕潤的亞熱帶季風氣候,變乾旱的荒漠景觀為濕潤的常綠闊葉林景觀。再經過幾千年的人為作用,使本區成為我國人口密集、經濟發達的區域。
本區氣候的主要特點是:冬溫夏熱、四季分明,降水豐沛,季節分配比較均勻。
本區熱量資源豐富,年平均氣溫介於13℃~20℃之間,≥10℃積溫為4000℃~6500℃。1月平均氣溫在0℃以上,長江以北0℃~2℃,江南2℃~10℃,南嶺一帶10℃~12℃。由於淮陽山地山勢低矮而破碎,屏障作用弱,冬半年常受南下冷空氣的影響,特別是江漢平原和洞庭湖平原,北接南陽盆地,南通湘桂走廊,冬季成為冷空氣南下的通道,1月等溫線在這里呈舌狀向南凸出。長江以北,絕對最低氣溫可達-10℃以下,漢口曾出現-18.1℃的最低值(1977年1月30日),長江以南,多在-7℃~-10℃之間。每當強冷空氣南下時,氣溫下降的幅度常可超過10℃,上海曾出現過兩天之內氣溫下降25.2℃的記錄。所以,本區雖屬亞熱帶,但冬季氣溫比世界同緯度其他地區為低。由於冬季的低溫,中國亞熱帶所處的緯度偏南,其北界比理論上的界線南移4~5個緯度。和地中海地區比較,要偏南10~11個緯度。但中國的亞熱帶,特別在華中區,夏季普遍高溫,7月平均氣溫均達28℃左右,有些地區超過29℃。5~9月常出現高於35℃的酷熱天氣。7~8月因受副熱帶高壓控制,晴天多,日照時間長,高溫出現的頻率最大,絕對高溫常超過40℃,浙江的金華,湖南的安化,都有41℃以上的高溫記錄。4月和10月的平均氣溫為16℃~21℃,秋溫略高於春溫。
總的來說,長江中下游區冬溫夏熱,四季分明。一般冬長1~4個月,長江以北4個月左右,南嶺一帶不到1個月;夏長在4個月以上,一般由5月中下旬開始至9月下旬結束,南部則遲至10月上旬;大部分地區春、秋季節各長2個月,南部可達3個月。
本區平均年降水量一般在800 mm~1600 mm,比華北區多1~2倍,比西南區也要豐富些。降水分布由東南向西北遞減。浙江丘陵年降水量1200 mm~1800 mm,南嶺山地和江南丘陵1500 mm左右,長江中下游平原1000 mm~1200 mm。地形對降水的影響也很顯著。一般山地多於平地,向風坡多於背風坡。例如安徽的屯溪和黃山,兩地相距很近,而黃山的降水量就比屯溪多700 mm(屯溪1507.8 mm,黃山2263.9 mm)。羅霄山、雪峰山年降水量可超過1800 mm。
降水的季節分配,以夏雨最多,春雨次之,秋雨更次,冬雨最少,但冬季的雨量亦可佔全年降水量的10%以上。長江中下游區是全國冬雨比率較高、春雨最為豐沛的地區。
降水季節分配的這一特點是與長江中下游區所處的地理位置和大氣環流過程密切相關的。
長江中下游區處在青藏高原的東面,冬季高空西風帶南北兩支急流在本區上空輻合,形成一條比較穩定的切變線,再加上南嶺山地的影響,在地面層出現一條比較持久的華南准靜止鋒,氣旋過境頻繁,雲雨天氣特多,大部分地區12月與1月平均降水量均在40 mm~50 mm左右,2月份在60 mm~80 mm左右。從3月開始,南來暖濕氣流增強,降水頻度增加。3月下旬,贛南最先進入春雨期,並以此為中心,春雨漸次向西北、西南和東北方向延伸(圖12.1.2)。大部分地區直到6月上、中旬,春雨始告結束。江南丘陵春季降水多、雨期長,大部分地區春雨從4月上旬開始,5月下旬結束,雨期長達60天。本區春雨較多,長沙、南昌等地春雨比率在40%左右,比夏雨還多。南京、上海、溫州等地,春雨約占年降水量的25%左右。 影響因素有氣候、降水、地形等。主要河流:黑龍江【長度:3420km】、松花江【長度:1927km】、嫩江【長度:1089km】、遼河【長度:1430km】、黃河【長度:5464km】、海河【長度:1090km】、長江【長度:6300km】、雅魯藏布江【長度:2057km】、塔里木河【長度:2137】、珠江【長度:2197km】、瀾滄江【長度:2153km】、淮河【長度:1000km】、怒江【長度:2013km】、額爾齊斯河【長度:546km】
㈡ 求世界的和中國的政區圖和地形圖(最好是鉛筆畫的)
沒有鉛筆畫,只有來這個圖
㈢ 求一張手繪中國政區圖(地理)(包括三十四個省)
這個
㈣ 中國行政區劃分地圖清晰版
行政區劃是國家為便於行政管理而分級劃分的地區。因此,行政區劃亦稱行政區域。目前,全國共劃分為23個省(包括台灣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2個特別行政區。
至2010年底,全國共有34個省級行政區(其中:4個直轄市、23個省、5個自治區、2個特別行政區),333個地級行政區劃單位(其中:283個地級市、17個地區、30個自治州、3個盟),2856個縣級行政區劃單位(其中:853個市轄區、370個縣級市、1461個縣、117自治縣、49個旗、3個自治旗、2個特區、1個林區),40906個鄉級行政區劃單位(其中:2個區公所、6923個街道、19410個鎮、13379個鄉、1095個民族鄉、96個蘇木、1個民族蘇木)。
現在很多情況下,經常沿用華東、華北、華南、華中、東北、西南、西北七大區的地理分布的說法,具體如下:華北(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內蒙)、華東(上海、山東、江蘇、安徽、江西、浙江、福建)、華中(湖北、湖南、河南)、華南(廣東、廣西、海南)、西南(重慶、四川、貴州、雲南、西藏)、西北(陝西、甘肅、寧夏、新疆、青海)、東北(黑龍江、吉林、遼寧)。(省以下行政區劃單位統計不包括港澳台) 。
㈤ 中國34個省級行政區的地圖
拓展資料
多個地圖app存在信息泄露問題
第三方市場機構的相關研究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第四季度,中國手機地圖用戶規模已經達到7.07億人。上海市消保委進行的調查顯示,97.63%的被調查消費者手機安裝了地圖類APP,82.59%的消費者擔心地圖類APP泄露個人信息。
上海市消保委進行的地圖類手機APP涉及個人信息許可權評測選取了消費者使用率較高的網路地圖、高德地圖、騰訊地圖、搜狗地圖、圖吧導航等5款熱門地圖類APP發現,多個地圖APP存在申請敏感許可權與實際功能不對應的問題。
根據網路安全法,網路運營者收集、使用個人信息,應當遵循合法、正當、必要的原則,公開收集、使用規則,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圍,並經被收集者同意。
比如,高德地圖在安卓系統中,要求「讀取聯系人」「讀取簡訊」的行為長達8年之久。在上海市消保委進行的約談現場,高德地圖就為何需要獲取如此敏感的許可權時稱「是2010年前就申請的、當時的網路環境和現在不一樣」,企業隨後承諾將盡快更新版本,下一版本將關閉對上述敏感許可權的索取。
與此類似,騰訊地圖在iOS系統里也申請了高度敏感的通訊錄許可權。騰訊地圖負責人在約談現場回答說,需要使用通訊錄許可權的舊版本功能已經在一年前被「淘汰」,但企業沒有主動去修改對這一許可權的索取,將在新版本上線後關閉對通訊錄許可權的索取。
在測評中,上海市消保委還發現,這些APP缺少讓消費者「一次性授權」的選項,與消費者個人隱私關系度密切的通訊錄、簡訊等敏感許可權,如果消費者一旦授權,APP將永久性獲取該許可權。在約談中,網路地圖等企業表示未來將推出「一次性授權」的選項,讓消費者對自己的隱私保護有更多的自主權。
此外,圖吧導航還存在利用技術手段繞開安卓授權流程的問題,通過設置較低版本的系統適用環境,繞開較安全的安卓6.0系統以獲取敏感許可權,存在一定的安全風險。
部分地圖APP存在隱私安全風險--旅遊頻道--人民網
㈥ 地理~中國行政區域圖……
書山有路勤為徑,古人早就告訴我們了,除了對看,也沒有什麼更好的方法了,不過你可以把看地圖的過程當成自己到每一個省份地區旅遊的過程,這樣記憶應該會比較深,精神上也應該會放鬆一些
㈦ 中國地圖和8個方位(圖)
中國地圖的方位和定向一般和其他的地圖一樣,都是上北下南做西右東的標法。偶爾會有一些情況,比如說受到一些地圖投影變形的影響或者是製作不同方位的鳥瞰圖之類的地圖,這類的中國地圖其正北方向就可能不在圖面的上方了。
地圖上沿經線的是南北方向,沿緯線的是東西方向,根據地圖上圖標箭頭的指示,一般箭頭所示方向為北方。在極點上所有方向都一樣,若在南極點上,則所有方向都是北方;若在北極點上,則所有方向都是南方,根據太陽直射點的位置以及物體的影子也可以判定方向,根據地球運動方向,從北極點上空看,地球是自西向東自轉的。
(7)中國政區地理簡圖擴展閱讀:
中國地圖可以按照表示的內容進行分類,通常可以分為幾大類型:
中國政區圖:表示中國的行政區劃的地圖,一般用境界線加質底法表示。最常見的上中國政區圖為分省政區圖,偶爾可見劃分至地級或縣級行政區劃的中國政區圖。
中國地形圖:表示中國地形的地圖。一般用等高線加分層設色的方法表示,也有使用暈渲法加分層設色的方法表示的。
中國自然地理專題地圖:表示中國某一種或幾種自然地理要素分布的地圖。例如中國地質圖、中國氣候帶分布圖、中國年降水量分布圖等。
中國人文地理專題地圖:表示中國某一種或幾種人文地理要素分布的地圖。例如中國交通圖、中國各省經濟構成圖、中國各省人口密度圖、中國少數民族分布圖等。
中國衛星影像地圖:以中國全境的衛星影像為地理底圖,並配以適當的地圖符號和注記對中國疆域內的地理要素進行表示的地圖。
㈧ 誰能給我中國地圖的簡圖<平面圖>
地理板圖的設計與繪制,主要有以下幾種:
(1)繪簡圖
簡圖是普通地圖的簡略畫法。它具有繪圖迅速、概括性強的特點,是地理教學中常用的、收效較好的板圖形式。
A、輪廓示意圖 這類圖主要用於邊講邊畫,以地形區(政區)的基本輪廓特徵為依據,用簡潔、明快的筆法畫出地形輪廓,幫助學生掌握基本的地理概念,主要可歸納為:
幾何圖形 這是運用概括的手法,繪制富有特性,又便於記憶的圖形。如羅馬尼亞近似圓形,德國近似「凸」字形,長江近似「V+w」形,黃河近似「幾」字形等。這類圖形輪廓線極為簡單,圖中內容重點突出,學生易學易畫,教學效果較好,但幾何圖形有其很大局限性,因為多數國家和地區是較難概括成某一幾何圖形的,所以只能根據教材內容偶而為之。
形象圖形 這是根據一國、一地區輪廓形象與某種事物的相似而概括、比較畫成的簡圖,如義大利似皮靴、伊里安島象只鳥等。這類圖形能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幫助學生掌握地形輪廓特徵,但與幾何圖形一樣,局限性大,不能普遍應用。
概括圖形 即概括一洲、一國、一地區的基本特徵,畫出主要半島、海灣分布的簡圖,如北美洲(格陵蘭島及北部島嶼從略)。這類圖形,繪圖迅速,可一筆畫成。它能較正確地反映出該地區的基本輪廓特徵。
近似圖形 這是在幾何圖形基礎上進一步畫出輪廓近似地形圖,一般用於課文的復習與鞏固。一國、一地區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概況都可用這類圖反映出來。如「法國地形、河流、物產分布圖」等。但是,地形輪廓比較復雜的國家、省區,畫近似圖形就比較困難,這必須預先對欲畫的地形輪廓詳盡分析,找出各部位的形象特徵,然後組成簡圖加以表示,如畫難度較大、而用途最廣的「中國輪廓板圖」,我先對「中國地圖」仔細觀察,反復琢磨,抓住特徵,突出重點,大膽取捨。在認真分析比較中,得出幾個局部性的輪廓幾何圖形:連雲港至北侖河口大陸海岸線近似半圓形,帕米爾高原至喜馬拉雅山脈東端近似大弧形,橫斷山脈西界是一個小弧形,新疆西界由三個直角、一個弧形組成,內蒙古北界又是一個大弧形,東北略似一個長方形,遼東、山東兩個半島猶如兩把鐵鉗。根據這些輪廓特點,就可繪成簡略而又能體現特徵的「中國輪廓圖」。再在這張簡圖上畫出長江、黃河等主要河流,就繪製成一張簡明的中國空白圖。又如繪制難度最大的「亞洲輪廓圖」,先作分析比較。亞洲大輪廓是一個四邊形,東、南兩邊有一系列島嶼和半島,設計繪制時掌握這些輪廓特徵,就可畫出既迅速又基本相似的亞洲輪廓圖。
㈨ 中國政區圖怎麼畫
政區圖就是按首都,直轄市,省,自治區,特別行政區等各級行政機構及其范圍劃分的地圖,為最常見的地圖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