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地理概論pdf
㈠ 誰有中國歷史大辭典,歷史地理卷的pdf或者txt版本
給你網盤下載地址吧 望採納 貌似是全集 &fid=475477350&from=name
㈡ 中國歷史地理概述怎麼樣
第一節當代歷史地理學產生和發展過程 第二節歷史地理學研究對象和學科性質 第三節歷史地理學的學術意義和現實意義 第二章歷史時期氣候的變遷 第一節三四千年前的溫暖濕潤氣候 第二節三四千年來氣候的變遷 第三章歷史時期植被的變遷 第一節主要森林地帶的原始植被狀況 第二節草原和荒漠地帶的原始植被狀況 第三節歷史時期植被的變遷 第四章歷史時期水系的變遷 第一節黃河下遊河道的變遷及其影響 第二節長江中下游水系的變遷 第三節海河水系的歷史變遷 第四節黃淮海平原湖沼的歷史變遷 第五章海岸線的變遷 第一節遼東灣海岸 第二節渤海灣海岸 第三節蘇北海岸 第四節長江口海岸 第五節杭州灣海岸 第六章沙漠的變遷 第一節我國東部草原和荒漠草原地帶沙漠的形成和變遷 第二節第四紀以來形成的沙漠地區的變遷 第七章歷史時期疆域的變遷 第一節夏商周時期中原王朝的勢力范圍及其周邊民族 第二節先秦時期華夏諸國的疆域 第三節秦漢統一王朝疆域的形成和變遷 第四節魏晉南北朝時期疆界的變遷 第五節隋唐統一帝國疆域的形成 第六節宋遼金時期各分裂政權的疆域 第七節元代的疆域 第八節明時期中國疆域 第九節清帝國疆域的形成--中華帝國最終疆域的形成 第十節近代帝國主義侵華和中國國土的淪喪 第八章歷代行政區劃的變遷 第一節秦統一前地方行政區劃的出現 第二節郡縣制的確立 第三節州郡縣三級制的確立與解體 第四節道路制度的出現與演變 第五節行省時代與中央集權的加強 第九章人口的增長、分布和遷移 第一節戰國至兩漢時期 第二節魏晉南北朝時期 第三節隋唐五代時期 第四節宋遼金元時期 第五節明清民國時期 第十章中國古代農業的地區開發與地域差異 第一節我國北部農牧界線的歷史變遷 第二節我國古代主要農業區的歷史變遷 第三節主要糧食作物分布及其變遷 第十一章歷代工礦業的分布和興衰變遷 第一節絲棉織業的地理分布及其變遷 第二節雕版印刷業的地理分布及其變遷 第三節造紙業的地理分布及其變遷 第四節陶瓷業的地理分布及共變遷 第五節歷代五金生產的地理分布及其變遷 第十二章城市分布和交通路線的歷史變遷 第一節先秦時期的城市和交通 第二節秦漢時期全國交通--城市體系的形成 第三節魏晉南北朝時期南北城市交通路線格局的變化 第四節隋唐五代時期全國城市體系的重建與發展 第五節宋遼金時期城市重心的南移與商業市鎮的出現 第六節域外交通的歷史發展 第十三章歷史文化景觀的地域差異及其變遷 第一節文化重心區的分布、轉移與政治、經濟關系 第二節方言的地域差異及其變遷的地理背景 第三節社會人群的地域差異
㈢ 鄒逸麟中國歷史地理概述第二版和第三版有什麼區別
鄒逸麟,教授,抄上海人。1956年畢業於山東大學歷史系。復旦大學講師、副教授、教授、中國歷史地理研究所副所長、所長,中國地理學會歷史地理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歷史大辭典》歷史地理卷副主編。從事國歷史經濟地理和河渠水利研究。撰有論文《從地理環境角度考察中國運河的歷史作用》等,合編《中國歷史地圖集》。
㈣ 歷史地理都學習什麼書
《中國歷史地理概述》 鄒逸麟福建 人民出版社。
《中國歷史地理概論》 王育民 人民教育出版社 。
《中國史綱要》 翦伯贊 人民出版社 。
《中國自然地理》 趙濟主編 高等教育出版社。
《古代漢語》 王力主編 中華書局。
《簡明中國古代史》張傳璽。《中國近代史》李侃。《中國現代史》王繪琳(上、下)
《世界史》吳於廑(六本)。
如何學習歷史地理學?
一、歸類記憶法
整理、歸類歷史知識,可使知識條理化、系統化,不僅便於學生記憶,而且還能培養學生的歸納能力。
二、「濃縮」記憶法
「濃縮」記憶法,即把一些繁雜的內容進行概括、濃縮,提煉成幾個要點,使學生能提綱挈領地掌握其重點。而如果將要點擴展,又能呈現出歷史內容的原貌。
三、串線記憶法
通過串線,使同一類型的歷史事件或同一人物在不同時期的活動,按歷史發展的線索,呈現於學生面前, 便於學生理解和鞏固。
四、歌訣記憶法
歷史年代、歷史朝代、政權名稱或某一朝代的封建帝皇等,用一般方法學生也難記住。有的則可編製成歌 訣的形式。
五、趣味記憶法
有趣味的知識學生印象就深刻,記得也牢。因此,可根據不同年級的學生,教學時聯系教材內容,採用講述歷史故事,引用詩、詞、對聯,編造謎語或用諧音等方法,使學生有一種新奇的感覺,以引起學生的興趣, 可提高記憶效果。
六、規律記憶法
歷史發展有其規律性。揭示歷史發展的規律,能為預示未來發展的方向提供借鑒,能幫助學生形成歷史唯物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
七、聯想記憶法
對容易混淆的歷史事件,年代、概念,教學時則可採取聯想的方法,幫助學生加以區別。
八、圖示記憶法
圖示法的特徵是形象、直觀,一目瞭然。圖示法的板書設計可以多樣化。它能生動、形象地揭示復雜歷史現象之間的關系,既能啟發學生積極思維 ,又能幫助學生記憶知識。
九、比較記憶法
有比較,才有鑒別。所謂比較,就是對性質相同或相似的歷史事件進行對比,找出異同。
十、重復記憶法
孔子說:「溫故而知新」。復習是鞏固知識的重要手段之一。
㈤ 高考有關歷史,地理書籍
中國歷史地理參考書目:
1、馬正林,《中國歷史地理簡論》,陝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2、鄒逸麟,《中國歷史地理概述》,福建人民出版社,1990年。
3、王育民,《中國歷史地理概論》(上、下),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和1988年版。
4、史念海,《中國歷史地理綱要》,山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5、陳代光,《中國歷史地理》,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6、陳昌遠,《中國歷史地理簡編》,河南大學出版社,1991年版。
7、張步天,《中國歷史地理》,湖南大學出版社,1988年版。
8、韓賓娜、王兆明,《中國歷史地理》,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1995年版。
9、張全明、張翼之,《中國歷史地理論綱》,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1996年版。
10、耿占軍等,《中國歷史地理學》,西安地圖出版社,2000年版。
11、張步天,《歷史地理學概論》,河南大學出版社,1993年版。
12、藍勇,《中國歷史地理學》,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1. 譚其驤:《中國歷史地圖集》(1-8冊),地圖出版社,1982--1988年。
2. 譚其驤:《長水集》(上、下),人民出版社,1987年。
3. 譚其驤:《中國歷代地理學家評傳》(1-3),山東教育出版社,1990年。
4. 侯仁之:《歷史地理學四論》,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1994年。
5. 侯仁之:《歷史地理學的理論與實踐》,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
6. 侯仁之:《中國古代地理名著選讀》,科學出版社,1957年。
7. 侯仁之:《北京城市歷史地理》,北京出版社,1999年。
8. 馬正林:《中國歷史城市地理》,山東教育出版社,1998年。
9. 史念海:《河山集》(1--5),三聯書店、人民出版社,1991年。
10. 黃盛璋:《歷史地理論集》,人民出版社,1982年。
11. 鄒逸麟:《中國歷史人文地理》,科學出版社,2001年。
12. 陳橋驛:《水經注研究》,天津古籍出版社,1985年。
13. 陳橋驛:《中國歷史名城》,中國青年出版社,1986年。
14. 葛劍雄《中國歷代疆域的變遷》,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1年。
15. 葛劍雄:《西漢人口地理》,人民出版社,1986。
16. 葛劍雄、吳松弟、曹樹基:《中國移民史》(1-6卷),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
17. 葛劍雄、吳松弟、曹樹基:《簡明中國移民史》,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年。
18. 葛劍雄:《中國人口史》,復旦大學出版社,2000年。
19. 費省:《唐代人口地理》,西北大學出版社,1996年。
20. 周振鶴:《中國歷史文化區域研究》,復旦大學出版社,1997年。
21. 周振鶴:《中國歷代行政區劃的變遷》,商務印書館,1998年。
22. 周振鶴:《西漢政區地理》,人民出版社,1987。
23. 李曉傑:《東漢政區地理》,山東教育出版社,1999年。
24. 劉君德:《中國行政區劃的理論與實踐》,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6年。
25. 中國科學院地理研究所經濟地理研究室:《中國農業地理總論》,科學出版社,1980年。
26. 鄭學檬:《中國古代經濟重心南移和唐宋江南經濟研究》,嶽麓書社,1996年。
27. 梁家勉:《中國農業科學技術史稿》,農業出版社,1989年。
28. 陳文華:《中國古代農業科技圖譜》,農業出版社,1991年。
29. 韓茂莉:《宋代農業地理》,山西古籍出版社,1993年。
30. 韓茂莉:《遼金農業地理》,社會科學文獻,1999年。
31. 吳宏歧:《元代農業地理》,西安地圖出版社,1997年。
32. 胡兆量:《中國文化地理概述》,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
33. 夏曰雲:《文化地理學》,北京出版社1991年版。
34. 陳正祥:《中國文化地理》,三聯書社,1983年版。
35. 王會昌:《中國文化地理》,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1992年。
36. 嚴耕望:《唐代交通圖考》八卷本,台灣中研院史語所專刊,台北,1986。
37. 辛德勇:《中國古代交通地理與地理文獻》,中華書局,1995年。
38. 藍 勇:《南方絲綢之路》,重慶大學出版社,1992年。
39. 劉宏煊:《中國疆域史》,武漢出版社,1995年版。
40. 張維華:《中國長城建制沿革考》,中華書局出版社1979年。
41. 戴均良:《中國城市發展史》,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
42. 李孝聰:《中國區域歷史地理》,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
43. 王子今:《秦漢區域文化研究》,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
44. 程民生:《宋代地域文化》,河南大學出版社,1997年。
45. 侯甬堅:《區域歷史地理的空間發展過程》,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
46. 周清澍:《內蒙古歷史地理》,內蒙古大熊貓出版社,1994年。
47. 馮季昌:《東北歷史地理研究》,香港同澤出版社,1996年
48. 靳生禾:《中國歷史地理文獻概論》,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49. 王成祖:《中國地理學史》上下,商務出版社,1986
50. 曹婉茹:《中國古代地理學史》,科學出版社,1988年。
51. 中國社科院:《中國古代地理學史》,科學出版社,1984年。
52. 中國科學院:《中國自然地理??歷史自然地理》,科學出版社,1982年。
53. 龔高法等:《歷史時期氣候變化研究方法》,科學出版社,1983年。
54. 文煥然:《中國歷史時期冬半年氣候冷暖變遷》,科學出版社,1996年。
55. 文煥然等:《中國歷史時期植物與動物變遷研究》,重慶出版社,1995年。
56. 朱震達等:《中國沙漠化及其治理》,科學出版社,1989年
57. 景愛:《中國北方沙漠化的原因與對策》,山東科技出版社,1998年
58. 景愛:《沙漠考古通論》,紫禁城出版社,1999年。
59. 曹雲忠等:《中華名關》,解放軍出版社,1988年。
60. 胡阿祥:《兵家必爭之地》,河海大學出版社,1996年。
61. 水利部黃河水利委員會:《黃河水利史述要》,水利出版社,1982年。
62. 長江流域規劃辦公室:《長江水利史略》,水利電力出版社,1979年。
63. 華林甫:《中國歷史地理學五十年》(1949-1999),學苑出版社,2000年。
64. 朱玲玲、杜瑜:《中國歷史地理學論著索引》,書目文獻出版社,1987年。 以上的書目挑著看吧·~~~~~
㈥ 跪求藍勇《中國歷史地理學》txt.急用
PDF的行嗎?下個PDF轉txt軟體就能找到文字,採納一下啊
㈦ 誰有中國歷史地理學專業的電子書
中國歷史地理學是研究中國歷史上的地理現象及其演變規律的一門學科。它研究的是歷史上的中國地理,也就是過去幾千年間中國范圍內的地理狀況。
㈧ 《中國歷史地理概論(上下冊)》txt全集下載
中國歷史地理概論(上下冊)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網路網盤,點擊免費下載:
㈨ 誰有中國歷史地理這本書的電子版
你好,歷史是歷史,地理是地理。
希望對你有幫助,望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