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人文地理變異死亡全13集
① 可不以給我介紹一下東北的人文地理
提到東北,原始森林、沃野千里是最常用的名詞。確實,幾千年的生物積淀與變異,形成了東北特有的人類生存環境:物產豐富、地勢開闊、四季分明、土地肥沃。
東北地理鑄就了東北人的特徵,體態健壯、高大、豐滿;性格粗獷、外向、豪爽;處世真摯、爽快、利落。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從根本上講,人基本生存條件確定人的思維和生活目標,在忙於衣食住行的著落時,人們的觀念與意識就烙上了地理特徵。
東北人不愁吃。「春天捅一棍,秋天吃一頓」,即使最粗放的耕作方式,照樣可以敞開肚皮吃飯,大口喝酒,大碗吃肉。現在只能當名詞用的打獵,當時是主要生活內容。其他地區,土地貧瘠,人口密集,種地打糧一定要最大化地利用好土地,田埂上、河溝旁充分利用,能種一棵莊稼的角落都不能閑著。民以食為天是我們的古訓,連天的問題都解決了,東北人能不豪爽嗎?
東北一年種一季,春天播種,秋天收獲,今年這塊地種完後,不進行處理(現在叫休耕),就換一塊地再種(產生了大度爽快性格)。隨後就是「貓冬」,「徠大飈(閑侃)」,看戲(二人轉)。南方的人們一年要種二季、三季甚至四季莊稼,全年都要在地里辛苦勞作。這兩種環境下的人思維能一樣嗎?東北人註定不會那樣精心,也就不會那樣細致和細膩。
地方戲曲典型地反映了地方文化,東北的二人轉在東北農村看就特別舒服,王洛賓的歌只有在新疆聽才有味;越劇就應當在蘇州園林內觀賞才陶醉。
東北地理鑄就了東北人的思想和性格,形成了東北的文化,當然舒適的環境往往產生安於現狀、不思進取的思想,現今東北人的形象並不能說明東北人是落後的人群,但考慮改變人的觀念,就要弄懂其思想觀念的形成原因。我敢斷言,當年不論誰來東北都會安於現狀的。生存環境左右人們的思想,
② 經典人文地理的部分節目
為祖國而戰:漢江南岸的日日夜夜2014年04月11日 09:21:42 奪命奇兵(上)2014年03月31日 09:27:32 燃燒的太平洋(1)禍起珍珠港2014年02月21日 09:52:53 燃燒的太平洋(2)橫行馬來半島2014年02月21日 09:52:37 燃燒的太平洋(3)敗走馬尼拉2014年02月21日 09:52:23 燃燒的太平洋(4)血戮南陽2014年02月21日 09:51:30 燃燒的太平洋(5)中途島驚濤2014年02月21日 09:51:08 燃燒的太平洋(6)瓜島煉獄(上)2014年02月21日 09:50:51 燃燒的太平洋(7)瓜島煉獄(下)2014年02月21日 09:50:33 燃燒的太平洋(8)塞班風雨2014年02月21日 09:50:10 燃燒的太平洋(10)血戰沖繩島2014年02月21日 09:49:49 燃燒的太平洋(11)黑色櫻花2014年02月21日 09:49:30 燃燒的太平洋(12)日落東京灣2014年02月21日 09:41:46 金門恩怨2014年02月19日 17:38:11 密使一號2014年02月18日 14:24:09 誰縱容了靖國神社2014年02月14日 18:59:06 富春山居圖的聚散離合2014年02月12日 11:35:56 飛虎隊傳奇之血脈2014年01月07日 14:45:29 越戰啟示錄-最後大逃亡2013年12月23日 08:54:04 越戰啟示錄-反戰浪潮2013年12月19日 11:34:25 越戰啟示錄-春節攻勢2013年12月19日 10:59:48 越戰啟示錄-風起北部灣2013年12月19日 10:59:28 越戰啟示錄-深陷泥潭2013年12月19日 10:59:12 越戰啟示錄-無法自拔2013年12月19日 10:58:53 越戰啟示錄-逐鹿溪山2013年12月19日 10:58:33 越戰啟示錄-鏖戰奠邊府2013年12月19日 10:56:34 民國第一殺手王亞樵2013年12月16日 11:25:00 隱蔽戰線·關露(1)2013年12月09日 21:44:31 美國暗戰2013年12月09日 11:04:02 曼德拉的苦難與光輝2013年11月19日 14:30:56 日落東京灣2013年10月15日 09:50:52 血戰沖繩島2013年10月12日 10:47:48 重回菲律賓2013年10月11日 11:05:43 瓜島煉獄(下)2013年10月09日 10:29:18 瓜島煉獄(上)2013年10月09日 10:28:19 回家2013年09月29日 10:47:44 野蠻的驕傲2013年09月29日 10:47:21 砍死我最愛的人2013年09月26日 11:16:37 被怪病纏身的男孩2013年09月26日 11:16:23 日裔的星條旗之夢2013年09月26日 11:16:08 悲情鄧麗君2013年09月22日 11:13:42 鐵娘子撒切爾2013年09月18日 11:21:36 傳奇元帥朱可夫2013年09月17日 08:52:05 刺殺朴正熙2013年09月12日 14:37:15 戴笠死亡之謎2013年09月12日 14:35:04 四站四平2013年09月10日 10:51:39 中國好功夫2013年09月03日 12:07:57 邁克爾.傑克遜2013年08月30日 10:26:55 垂直打擊2013年08月23日 11:15:26 零零七隕落之謎2013年08月22日 17:11:26 幻影傳奇2013年08月21日 10:52:06 零式的覆滅2013年08月06日 09:53:14 殺人狂魔石井四郎2013年08月02日 10:42:45 獵殺山本五十六2013年08月01日 10:50:15 讓祖國檢閱(下)2013年07月31日 15:49:14 讓祖國檢閱(上)2013年07月31日 15:49:01 漢江南岸的日日夜夜2013年07月31日 15:48:44 出兵朝鮮2013年07月31日 15:48:25 血戰上甘嶺(下)2013年07月31日 15:48:00 血戰上甘嶺(上)2013年07月31日 15:47:44 西沙海戰(下)2013年07月31日 15:47:30 西沙海戰(上)2013年07月31日 15:47:15 血戰到底2013年07月31日 15:46:46 突破三八線2013年07月31日 15:40:05 豺狼參謀辻政信2013年07月31日 10:10:14 異類戰犯-石原莞爾2013年07月30日 10:10:41 經典人文地理(20130725)2013年07月26日 16:50:59 50軍血戰朝鮮2013年07月26日 09:09:44 第五次較量2013年07月25日 09:41:53 回家2013年07月22日 11:39:01 金門恩怨2013年07月18日 15:13:30 密使一號2013年07月17日 09:42:41 假如動物滅絕了42013年07月16日 11:32:46 馬來之虎山下奉文2013年06月28日 11:40:27 殺人狂魔石井四郎2013年06月26日 11:22:30 假如動物滅絕了(三)22013年06月25日 11:08:21 假如動物滅絕了(三) 12013年06月25日 11:08:04 二戰謎中謎·阿登戰役 22013年06月24日 11:47:49 二戰謎中謎·阿登戰役 12013年06月24日 11:47:32 二戰謎中謎·兵臨城下 22013年06月20日 10:50:10 二戰謎中謎·兵臨城下12013年06月20日 10:49:42 二戰謎中謎·列寧格勒保衛戰12013年06月19日 12:45:38 二戰謎中謎·列寧格勒保衛戰22013年06月19日 12:45:22 假如動物滅絕了(二) 12013年06月18日 11:26:14 假如動物滅絕了(二)22013年06月18日 11:25:56 二戰謎中謎·莫斯科大逆轉2013年06月17日 10:53:09 《二戰謎中謎·搏殺荒島》32013年06月14日 10:39:37 《二戰謎中謎·搏殺荒島》22013年06月14日 10:39:22 二戰謎中謎·搏殺荒島12013年06月14日 10:39:05 二戰謎中謎·搏殺荒島2013年06月13日 11:34:14 二戰謎中謎·珍珠港疑雲22013年06月13日 11:33:53 二戰謎中謎·珍珠港疑雲12013年06月13日 11:33:34 垂直打擊22013年06月06日 10:31:54 垂直打擊32013年06月06日 10:31:54 垂直打擊12013年06月06日 10:28:33 遙遠的戰場2013年06月05日 09:57:39 《與蛇同眠(二)》42013年06月04日 16:47:09 《與蛇同眠(二)》32013年06月04日 16:46:57 《與蛇同眠(二)》22013年06月04日 16:46:41 《與蛇同眠(二)》12013年06月04日 16:46:13 經典人文地理(20130603)2013年06月04日 10:28:58 獵殺山本五十六(20130601)2013年06月02日 09:38:51 「克什米爾公主」號空難全揭秘(20130530)2013年05月31日 09:56:19 《獵殺山本五十六》(20130529)2013年05月30日 09:38:29 絕對教魔(20130528)2013年05月29日 09:19:12 《與蛇同眠1》(20130527)2013年05月28日 09:06:09 特種兵在行動之黑鷹墜落(20130525)2013年05月26日 09:17:34 雪原之狐——李奇微(20130521)2013年05月22日 09:31:04 豺狼參謀辻政信(20130520)2013年05月21日 09:55:08 經典人文地理(20130518)2013年05月19日 10:48:20 經典人文地理(20130515) 2013年05月16日 09:36:22 經典人文地理—特種兵在行動之閃擊阿富汗2013年05月10日 14:08:27 經典人文地理(20130508) 2013年05月09日 08:04:25 經典人文地理(20130506) 2013年05月07日 08:03:16 經典人文地理(20130505)2013年05月05日 11:42:32 豺狼參謀辻政信(20130502)2013年05月03日 08:59:10 異類戰犯石原莞爾(20130501)2013年05月02日 11:27:07 日本遺孤(20130430)2013年05月01日 09:42:34 經典人文地理(20130425)2013年04月26日 09:33:46 經典人文地理(20130424)2013年04月25日 09:15:57 經典人文地理(20130423)2013年04月24日 09:08:51 經典人文地理(20130422)2013年04月23日 09:39:01 經典人文地理——莫斯科人質事件(20130419) 2013年04月19日 10:28:07 別斯蘭的哭泣(20130417)2013年04月18日 09:00:51 十年9.11(20130416)2013年04月17日 09:24:26 大發雌威(一)(20130415)2013年04月16日 09:07:07 英國航母-光輝傳奇(20130410)2013年04月11日 09:00:40 英國航母-四代世家(20130409)2013年04月10日 09:45:21 航母鼻祖-競技神號(20130408)2013年04月09日 08:45:41 血戰長津湖(20130408)2013年04月08日 09:13:01 吳哥的哭泣(20130404)2013年04月05日 10:50:37 《張純如與南京大屠殺》2013年04月04日 09:14:20 《無足之鳥-張國榮》2013年04月04日 09:13:35 寂寞煙花 梅艷芳的傳奇人生(20130402)2013年04月03日 09:13:35 無足之鳥 張國榮(20130401)2013年04月02日 11:14:57 經典人文地理(20130328)2013年03月29日 09:07:04 經典人文地理(20130327)2013年03月28日 09:44:48 經典人文地理(20130326)2013年03月27日 10:10:23 《獵殺黑九月》(20130322) 2013年03月23日 16:44:16 經典人文-幻影傳奇2013年03月14日 09:26:47 聖納澤爾的爆炸聲2012年12月07日 10:25:59 搏殺荒島2012年12月07日 10:23:53 夢碎維莫克2012年12月06日 10:09:47 珍珠港疑雲2012年12月06日 10:07:40 重九傳奇2012年12月04日 11:02:55 《電閃烏干達》(20121026)2012年10月27日 10:22:08 《末日皇花》(20121025)2012年10月26日 10:47:11 《喪膽諾門坎》(20121024)2012年10月25日 10:13:19 《盧溝橋陰謀》(20121023)2012年10月24日 11:10:33 經典人文地理(20121022 死亡要塞201210192012年10月20日 10:08:39 武力搶關東201210182012年10月19日 10:15:10 偽滿黑手(20121016)2012年10月17日 09:48:43 埋在山中的歷史(20121015)2012年10月16日 10:25:44 百年航母之超級航母的覆滅(20121012)2012年10月13日 11:09:55 馬里亞納海空大戰2012年10月12日 14:24:34 馬里亞納海空大戰(20121010)2012年10月11日 14:41:01 百年航母·搏殺中途島(20121009)2012年10月10日 10:35:21 百年航母——驚天一擊2012年10月06日 16:26:36 百年航母——奇襲塔蘭托2012年10月05日 10:28:26 百年航母·雛鷹展翅(20121003)2012年10月04日 10:37:22 印度航母的二手之路(20121002)2012年10月03日 10:44:15 獨樹一幟的法國航母(20121002)2012年10月02日 14:25:58 另類航母(20120927)2012年09月28日 11:03:57 死亡要塞(20120920)2012年09月21日 09:27:03 惡魔的飽食(20120918)2012年09月19日 14:30:11 威逼東北王(2020918)2012年09月19日 14:28:18 死亡要塞(20120917)2012年09月18日 15:11:01 偽滿黑手(20120917)2012年09月18日 15:06:52 武力搶關東(20120915)2012年09月15日 10:12:59 威逼東北王(20120913)2012年09月14日 11:08:36 偽滿黑手(20120912)2012年09月13日 11:11:06 偽滿黑手(20120910)2012年09月11日 11:16:29 百年巫家壩(20120907)2012年09月08日 15:13:33 間諜007原型的奇異人生(20120906)2012年09月07日 11:15:09 尋找真相-間諜嘉寶(20120905)2012年09月06日 15:39:10 魔鬼的終結2012年09月05日 15:02:42 密蘇里號上的秘密(20120903)2012年09月04日 10:31:08 追夢完美2012年08月31日 14:08:21 陸戰之王(20120829)2012年08月30日 15:13:16 話說直升機(20120828)2012年08月29日 15:22:44 萊茵蘭戰役(20120828)2012年08月29日 15:22:00 西沙海戰(下)(20120823)2012年08月25日 12:04:09 鷂式戰機(20120823)2012年08月24日 10:33:34 法國幻影(20120822)2012年08月23日 12:49:38 西沙海戰上(20120822)2012年08月23日 12:48:40 血戰上甘嶺下(20120821)2012年08月22日 14:40:28 呼嘯長空(20120821)2012年08月22日 14:37:09 血戰上甘嶺上集(20120820)2012年08月21日 14:50:40 米格風雲(20120820)2012年08月21日 14:49:35 空中堡壘(20120816)2012年08月17日 11:15:52 朱可夫的失效戰爭(20120816)2012年08月17日 11:15:12 門格勒雙胞胎之謎(20120815)2012年08月16日 14:18:22 空中鷹隼(20120815)2012年08月16日 14:16:48 尋找真相-第三帝國的神葯(20120814)2012年08月15日 11:49:22 空戰傳奇-血火長空(20120814)2012年08月15日 11:45:36 希特勒的隱私(20120813)2012年08月14日 14:45:54 零式神話的湮滅(20120813)2012年08月14日 14:44:56 血戰到底(20120809)2012年08月10日 11:21:17 西沙海戰下集(20120809)2012年08月10日 11:18:28
③ 中央十套探索與發現出過哪些全集
《探索·發現》是中國電視史上第一個大型人文歷史與自然地理類的紀錄片欄目,於2001年7月9日開播。《探索·發現》欄目以紀錄片的手法,講述以中國為主的歷史、地理、文化的故事,探尋自然界的神奇奧秘,挖掘歷史事件背後鮮為人知的細節和人物命運,展示中華文明的博大恢弘,是「中國的地理探索,中國的歷史發現,中國的文化大觀」。
《探索·發現》倡導「娛樂化」紀錄片的理念,採用講述精彩故事,設置引人入勝的懸念,運用生動的電視聲畫手段,向觀眾呈現出一部部既有較高文化品位、知識內涵,又有很強觀賞性和娛樂性的電視節目。
「在未知領域努力探索,在已知領域重新發現」,是《探索·發現》的欄目宗旨和始終如一的追求。
《探索·發現》開播四年多以來,製作和播出了1000多集的節目,其中有一大批節目,受到了觀眾的喜愛。
如大型系列節目《考古中國》(45集)、《世界遺產之中國檔案》(30集)、《秘境追蹤》(38集)、《極地跨越》(148集)、《走進非洲》(102集)、《喪鍾為誰而鳴》(7集)、《歷史不容忘卻》(53集)等;
兩台大型直播節目:《古文明 新發現—埃及金字塔考古行動》和《嘿!火星》;
常規節目形成了以《滇緬公路》、《北洋水師》、《解放戰爭》為代表的「戰爭調查」系列;以《三星堆:消失與再生》、《濮陽星圖之謎》、《發現虞弘墓》為代表的「考古發現」系列;以《照片背後的故事》、《發現大熊貓》、《東方紅衛星傳奇》為代表的「歷史揭秘」系列;以《紅柳的故事》、《尋找滇金絲猴》、《「 外星人」遺址揭秘》為代表的「自然探奇」系列。
《探索·發現》開播以來,有三部作品榮獲國際電視節目獎:《紅柳的故事》獲2002年法國儒勒·凡爾納電影節「科技與社會獎」;《尋找滇金絲猴》獲 2002年英國自然銀幕電影節「TVE」大獎;《楠溪江》獲2002年聯合國國際環境、自然和文化遺產電影節「評委會大獎」。
擴版後的《探索·發現》欄目,將在保持原有的品質基礎之上,開拓新的題材領域,在選題的時效性和貼近觀眾的興趣點上下工夫,使節目更具觀賞性。
土豆網可以在線觀看http://www.tudou.com/
④ 我是濟南的 地理生物要結業 找辦法奔A 還1星期考試
不要盲目以下列出的要根據時間、個人情況選擇使用,一定要落實。
有些學生不是學不好,是期望與付出不成正比,若100%做到每件事,其實都會成功,就怕自我原諒變得不堅持,自我鬆懈放低要求!
1.生物是正確了解身體,學習人和環境(植物,動物,自然界)之間關系的科目。
2.不要盲目記憶,跟生活中的經驗聯系起來理解。
運用方案:
1.仔細了解課本內容,理解和記憶基本概念。
(1)根據每單元的學習目標,聯系各個概念進行學習。
(2)不要只記憶核心事項,要一步一步進行深入的學習。
(3)要正確把握課本上的圖像、表格、相片所表示的意思。
2.把所學的內容跟實際生活聯系起來理解。
3.把日常用語和科學用語互做比較,確實理解整理後再記憶。
4.把內容用圖或表格表述後,再進行整理和理解。
5.實驗整理以後跟概念聯系起來理解。(把握實驗目的,把結果跟自己的想法做比較,找出差距,並分析差距產生的原因)
*正確了解顯微鏡的結構和使用方法,直接觀察了解各生物的特徵。
*養成寫實驗觀察日記的習慣。
6.以學習資料的解釋部分和習題集的整理部分為中心進行記憶。
7.根據內容用不同方法記憶。
(1)把所學的內容聯系起來整理進行記憶。
*把想起來的主題不管順序先隨便記下來。
*把中心主題寫在中間位置。
*按照知識間的相互關系用線或圖連接起來完成地圖。
(2)利用對自己有特別意義或特殊意思的詞進行記憶。
(3)同時使用眼睛、手和嘴、耳朵記憶。
8.不懂的題必須解決。(先給自己提問,把握自己具體不懂哪部分後再請教其他人。)
9.通過解題確認所學內容。
(1)整理做錯的題,下次考試前重點復習。
(2)不太明白的題查課本和學習資料弄清楚。
(3)以基本題——中等難度題——難題的順序做題,理解內容。
高中地理學習方法
第一,要學會閱讀地理教科書。它包括了解地理教科書的一般表述層次,會區分教材的重點和非重點,會運用課本插圖、練習題和地圖冊去理解教材。
第二,會獨立地運用地圖這個基本的學習工具。它包括會在地圖上查找地理事物和地理區域的方位、范圍和基本環境狀況;會通過地圖上反映的地理事實數據、掌握地理事實的特徵、分布規律和因果關系;會填繪簡單的地圖,反映地理事實的分布和聯系概況。
第三,會閱讀和繪制簡單的示意圖和統計圖,表述一般地理問題。示意圖包括生產聯系圖、模示圖和形象示意圖;統計圖主要有曲線圖、柱狀圖、扇形圖等。
第四,會閱讀和製作簡單表解,表述地理知識及其聯系。如單項或多項的地理事物或區域異同的比較表,說明知識系統和概念體系的知識系統表等。
第五,會運用地理知識的邏輯結構去分析地理事實材料和表述地理課題。如根據地理特徵的概念內涵概括或表述地理要素特徵;根據各地理要素間的相互制約關系,對地理成因和影響關系的判斷和表述;根據生態系統平衡原理對自然和人文地理事物和現象進行評價等。
第六,會在復習中概括知識體系。如編制概念體系、概括章、節、段落教材之間的聯系和系統等。
第七,會對所學知識進行自我檢查。包括了解地理課考核要求,熟悉地理課考核方式方法,會出地理考核題目,會評定成績好壞等。
⑤ 經典人文地理二戰謎中謎一共多少集
經典人文地理-二戰謎中謎之敦刻爾克大逃亡
4集全
二戰謎中謎簡介
珍珠港上空巨大的黑色煙幕,象徵著日本的戰術勝利和美國的悲劇,但死亡和毀壞並沒有結束。
⑥ 自然資源流失資料
一:北美黑風暴
1934年5月11日凌晨,美國西部草原地區發生了一場人類歷史上空前未有的黑色風暴。風暴整整颳了3天3夜,形成一個東西長2400公里,南北寬1440公里,高3400米的迅速移動的巨大黑色風暴帶。風暴所經之處,溪水斷流,水井乾涸,田地龜裂,莊稼枯萎,牲畜渴死,千萬人流離失所。這是大自然對人類文明的一次歷史性懲罰。由於開發者對土地資源的不斷開墾,森林的不斷砍伐,致使土壤風蝕嚴重,連續不斷的乾旱,更加大了土地沙化現象。在高空氣流的作用下,塵粒沙土被捲起,股股塵埃升入高空,形成了巨大的灰黑色風暴帶。《紐約時報》在當天頭版頭條位置刊登了專題報道.黑風暴的襲擊給美國的農牧業生產帶來了嚴重的影響,使原已遭受旱災的小麥大片枯萎而死,以致引起當時美國穀物市場的波動,沖擊經濟的發展。同時,黑色風暴一路洗劫,將肥沃的土壤表層颳走,露出貧瘠的沙質土層,使受害之地的土壤結構發生變化,嚴重製約災區日後農業生產的發展。
二:秘魯大雪崩
秘魯位於南美洲西部,擁有一望無垠的海岸線,長達3000多公里。它又是一個多山的國家,山地面積佔全國總面積的一半,著名的安第斯山脈的瓦斯卡蘭山峰,山體坡度較大,峭壁陡峻。山上長年積雪,「白色死神」常常降臨於此。1970年5月31日,這里發生了一場大雪崩,將瓦斯卡蘭山峰下的容加依城全部摧毀,造成兩萬居民的死亡,受災面積達23平方公里。此時,在寒冷的地區,不少人都已沉睡於夢鄉之中。
突然,遠處傳來了雷鳴般的響聲。隨即大地像波濤中的航船,頓時失控,在瘋狂、猛烈地顫抖著。緊接著,又從遠處傳來了天崩地裂般的響聲。震耳欲聾,把人們從酣夢中驚醒。那些正在夜讀、娛樂和工作著的人們,被這突如其來的響聲驚呆了。人們不知發生了什麼事,房屋便東倒西歪、吱吱作響地坍塌下來。
這時,人們才意識到地震災禍已經降臨。
那些還未及逃離屋子的人們,都被壓在倒塌下來的亂磚碎石之中。外面,寒風凜冽,漆黑一片,誰也看不到誰,只聽到隆隆的崩塌聲。
忽然,又一陣驚雷似的響聲由遠至近,從瓦斯卡蘭山峰方向傳來。一會兒,山崩地裂,雪花飛揚,狂風撲面而來。
原來,由地震誘發的一次大規模的巨大雪崩爆發了。
地震把山峰上的岩石震裂、震松、震碎,地震波又將山上的冰雪擊得粉碎。瞬時,冰雪和碎石猶如巨大的瀑布,緊貼著懸崖峭壁傾瀉而下,幾乎以自由落體的速度塌落了九百米之多。
剛遭受地震襲擊的容加依城,人們驚魂未定,又被隨之而到的冰雪巨龍席捲,大多數人被壓死在冰雪之下,快速行進中的冰雪巨龍,又使許多人窒息而死。
這是迄今為止,世界上最大最悲慘的雪崩災禍。
三:孟加拉國特大水災
1987年7月, 孟加拉國經歷了有史以來最大的一次水災。連日的暴雨,狂風肆虐,這突如其來的天災,使毫無任何准備的居民不知所措。短短兩個月間,孟加拉國64個縣中有47個縣受到洪水和暴雨的襲擊,造成2000多人死亡,2.5萬頭牲畜淹死,200多萬噸糧食被毀,兩萬公里道路及772座橋梁和涵洞被沖毀,千萬間房屋倒塌,大片農作物受損,受災人數達2000萬人孟加拉國位於孟加拉灣以北,屬於恆河平原的東南部,其西為東高止山脈,東為阿拉干山脈,北為喜馬拉雅山脈。境內有河流230條,每年的河水泛濫都使孟加拉國蒙受巨大的損失。加之這里地處季風區,印度洋上吹來的西南季風帶著溫暖而又飽和的水汽向低壓區沖來。當受到山脈的阻擋時,立即降雨。這就使得地勢平坦低窪的孟加拉國難逃水災的侵襲。
水災的發生,加劇了人民的貧困程度,聯合國就此展開了兩項糧食供給計劃。僅一項計劃的實施每年就要耗資2000萬美元。
這樣巨大的損耗卻仍未得到政府的重視。大自然原有其不可抗拒的力量,但通過有力的預防措施可使其破壞程度降低到最低限度。1987年9月,孟加拉國灌溉、水利發展和防洪部長阿尼斯·伊斯拉姆·馬哈茂德在事後說道,「如果我們和印度、尼泊爾能在有效利用本地區水利資源,即在冬季增加河水流量,在雨季控制洪水這些問題上達成協議的話,我們本來可以減輕7月和8月份在這里發生的洪水災害的嚴重程度的。」他的這番話若早能做到,數以千萬的人民就不會無家可歸。
水災給人民帶來的不僅是貧困、飢餓,同時也滋生了大量的細菌。各種疾病在受災區流行,約有80萬人染上痢疾,近百人喪生。這無疑又使孟加拉國人民的生活雪上加霜。
如何擺脫水災帶來的沉重災難,如何使這個南亞窮國的危機有所緩和,已成為孟加拉國政府有待解決的一大難題,也引起了全世界的關注。
四:印度「黑色妖魔」鼠疫
老鼠,不僅偷吃糧食,它給人類帶來的最大危害就是傳播病菌,人類歷史上曾多次發生過流行的鼠疫,全球性鼠疫發生過3次,死亡人數過億,不少城鎮滅絕。據文獻統計,死於鼠疫的人數,超過歷史上所有戰爭死亡的人數的總和。無怪乎人們稱這種疾病為「黑色妖魔」。 1994年9、10月間,印度遭受了一場致命的瘟疫。泉神節過後的第二天蘇拉特市醫院接收到30名病情相似的患者。起初醫生並不知道病人患的是鼠疫。但接二連三有人死亡,又傳來馬哈什特拉附近的拉杜爾流行鼠疫的消息,這才意識到一場災難已經降臨。一時間,火車站、汽車站都擠滿了成千上萬的逃難者。30萬蘇拉特市民逃印度的四面八方,同時也將鼠疫和這種恐懼的心理帶到了全國各地。
不到兩周時間,這種可怕的瘟疫已擴散到印度的7個邦和新德里行政區。鼠疫的降臨,對毫無准備的印度當局來說,無疑是當頭一棒。印度衛生部不得不向世界衛生組織和其他國家請求支援,以解燃眉之急。
鼠疫的流行,引起人們的極度恐慌。這種恐懼猶如大火一樣,迅速蔓延到世界各地。許多國家中止了同印度的各項往來。這對印度來說,經濟方面的損失是難以估計的。據有關方面統計,用於治療和預防鼠疫方面的費用就高達數百億美元。
人們不禁要問,銷聲匿跡多年的鼠疫為何再度在印度廣為流行呢?專家們一致認為鼠疫的爆發是極為骯臟的環境所致。據說,蘇拉特市是印度最臟的城市,貧民窟、集市、街頭巷尾,垃圾成堆,臭味熏天。鼠疫流行期間,每天清出的垃圾多達1400噸。遍地的垃圾成為老鼠繁衍滋生的溫床。
消滅老鼠,應當是全人類的共同使命。各國相繼建立了滅鼠公司之類的專門組織,聯合國已成立相應的滅鼠機構。整個地球都在向老鼠展開一場艱難的戰斗。雖然人類至今尚未找到徹底消滅鼠患的辦法,但是,科學的不斷發展必能戰勝鼠患,這是我們大家都堅信的。
五:喀麥隆湖底毒氣
帕梅塔高原,是個美麗而令人陶醉的地方。
1986年8月21日晚,人們正在酣睡之中,突然一聲巨響劃破了長空。不少人還沒等弄清發生了什麼事,就被奪去了寶貴的生命。 這晚,位於非洲喀麥隆西北部,距首都雅溫得400公里的帕梅塔高原上的一個火山湖———尼奧斯火山湖,突然從湖底噴發出大量的有毒氣體,它猶如泛濫的洪水,沿著山的北坡傾瀉而下,向處於低谷地帶的幾個村莊襲去……
次日清晨,喀麥隆高原美麗的山坡上,水晶藍色的尼奧斯河突然變得一片血紅,好像一隻潰爛而憤怒的紅眼睛。草叢里到處躺著死去的牲畜和野獸。尼奧斯湖畔的村落里,房舍、教堂、牲口棚完好無損,但是街上卻沒有一個人走動。走進屋裡探個究竟,令人震驚的一幕映入眼簾,那裡都是死人。這是多麼凄慘的景象!死者中有男人、女人、兒童,甚至還有嬰兒。
從倖存者的口裡,人們知道了慘案發生的經過,伴隨著昨晚飛響的,還有一股幽靈般的圓柱形蒸氣從湖中噴出,整個湖水一下子沸騰了起來,掀起的波浪襲擊湖岸,直沖天空,高達80多米,然後又像一柱雲煙注入下面的山谷。這時,一陣大風從湖中呼嘯而起,夾著使人窒息的惡臭將這朵煙雲推向四鄰的小鎮。
據不完全統計,在這場災禍中,至少有1740人被毒氣奪去了生命,大量的牲畜喪生,加姆尼奧村靠火山湖最近,受災也最為嚴重。全村650名居民中,僅有6人倖存。
這一噴毒事件,立即引起了各國的極大關注。尼奧斯火山湖,也因此更聞名於世。日本、英國、美國、法國、義大利等國家,都迅速地派出了緊急救援隊,並派出專家對尼奧斯湖噴發毒氣的成分進行實測,殺人兇手究竟是誰?專家們努力地尋找答案。
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工作,終於查明了尼奧斯湖中所噴出的有毒氣體成分。專家們一致認為,噴出的氣體主要有二氧化碳,而惡臭則來自硫化氫。人們在向自然界征服和索取的同時,也遭到了大自然無情的報復。湖底毒氣這種自然造成的突發性災難,讓人類嘗到了苦果.。
六:倫敦大煙霧
素有世界「霧都」之稱的英國倫敦,每當春秋之交,這里經常被濃霧所籠罩,像是披上一層神秘的面紗。據統計,倫敦的霧天,每年可高達七八十次,平均5天之中就有一個「霧日」。每當大霧降臨,彌漫的大霧不僅影響交通,釀成事故,還直接危害人們的健康,甚至威脅人們的生命。
與1952年的狀況相比,今天的倫敦是一座凈化的城市。那時候,倫敦有燃煤發電廠,離市中心不遠處有許多工廠。大多數住家用燒煤來取暖。以煤為動力的蒸汽機車拉著一節節列車開進首都 。對小汽車和卡車產生的廢氣幾乎沒有控制措施。
1952年12月4日,倫敦城發生了一次世界上最為嚴重的「煙霧」事件:連續的濃霧將近一周不散,工廠和住戶排出的煙塵和氣體大量在低空聚積,整個城市為濃霧所籠罩,陷入一片灰暗之中。期間,有4700多人因呼吸道病而死亡;霧散以後又有8000多人死於非命。這就是震驚世界的「霧都劫難」。
1952年12月3日清晨,倫敦氣象台報告說,一個氣峰在夜間通過,中午氣溫可達到5.6℃,相對濕度約為70%。對於本地來說,這是個難得的好日子——一個可愛的冬日。
這一天,從北海吹來一股風,吹遍了整個英格蘭,將英國中部的工廠和城市居民住戶中煙囪內冒出來的團團濃霧吹到了九霄雲外,因而空氣變得十分清新怡人。
然而,誰也不會想到災難正悄悄地來臨。
傍晚時分,倫敦正處於一股巨大的高氣壓氣旋的東南邊緣,較強勁的北風圍繞著這個反氣旋順時針吹著。第二天,即12月4日,這個氣旋中心已到了倫敦以西幾百公里處,沿著通常的路徑向東南方向移動。上午風速變小,雲層幾乎遮蔽了整個天空。時至中午,烏雲把太陽全部遮住,倫敦上空陰霾彌漫,氣象台溫度表的讀數為3.3℃,相對濕度上升為82%。
12月5日,一個異常的情況出現了。倫敦氣象台的風速表測出了一個非常奇怪的量度——風速讀數完全是靜止的。據當時專家的估計,此時風速不超過每小時3公里。
倫敦處於死風狀態,空氣中積聚著大量的煙塵,經久不散,風太弱又無法帶走林立的工廠煙囪與家庭排出的各種有害的煙塵。於是,大量的煤煙從空中紛紛飄落,美麗的泰晤士河谷被煙霧籠罩。一位在船上幹活的小徒工,煙霧的入侵使他淚如泉涌;煙霧穿門入室,鑽進了格林威治區的居民家中,使人們痛苦難忍……
霧雲在城市上空懸浮了5天,逐步變得更臟和更有毒。倫敦市中心空氣中的煙霧量幾乎增加了10倍。
煙霧使數千受害者患了支氣管炎、氣喘和其他影響肺部的疾病。最後,到12月10日煙霧散去時,估計已有4000人死亡,其中多數是年長者。
今天,煙霧的主要起因是機動車所排放的廢氣的污染。像洛杉磯、墨西哥城等大城市內,煙霧一直懸浮在空中。使用無鉛汽油和安裝機車排氣催化轉化器,有助於減少受這種污染而損害健康的危險。但是,這仍是一個有待解決的嚴重問題。
七:百慕大地區神秘災難
在本世紀海上發生的神秘事件中,最著名而又最令人費解的,當屬發生在百慕大三角的一連串飛機、輪船失蹤案。據說自從1945年以來,在這片海域已有數以百計的飛機和船隻神秘的無故失蹤。失蹤事件之多,使世人無法相信其盡屬偶然。所謂百慕大三角是指北起百慕大群島,南到波多黎各,西至美國佛羅里達州這樣一片三角形海域,面積約一百萬平方公里。由於這一片海面失蹤事件疊起,世人便稱它為「地球的黑洞」、「魔鬼三角」。 1971年10月21日,一架滿載著凍牛肉的運輸機「超星座號」,從一艘正在海面工作的探測船上空飛過。船員們眼看它飛了一分鍾左右,突然,飛機好像被海水吸住似的一頭墜進海里。以後,船員們什麼也未看見,既沒有發現油跡,也沒有找到屍體和飛機殘骸。唯一能證實飛機失蹤的,只是海面上漂浮的一大塊帶血的牛肉。
「超星座號」飛機的失蹤,只是這片神秘海域許許多多起失蹤事件之一。據統計,自1840年至1945年間,這片海域上空就有100餘架飛機失蹤;而這里消失的船隻則更多。
這片被世人稱作「海上墓地」的地方,就是引起全世界許多科學家關注的百慕大三角區。
「超星座號」的失蹤,與難以計數的其他失蹤事件一樣,可以歸結為一句話——沒有線索。任何船隻、飛機和人員,只要是在百慕大三角區失蹤的,就甭想再找到倖存者和任何殘骸,所謂神秘就在這里。
所有試圖對百慕大三角地區失蹤事件做出合乎邏輯解釋的人都遇到了無法擺脫的矛盾。於是就有人提出「超自然」理論,試圖揭開這世紀之謎。更有一部分研究者,把百慕大三角區發生的災難與外星人和飛碟聯系起來進行推斷。他們的論點是:這里存在一個外星人的海底飛碟基地。因為多年來人們曾在這里觀察到數不清的不明飛行物現象。這些失蹤的飛機和船隻正是被飛碟的乘員掠走的。在波恩舉行的一次科學會議上,著名太空學家雅佛烈·史杜魯賓博士透露了他們用太空時代的科技配合古代記錄進行研究的情況。他認為現在百慕大三角地區發生的飛機和船隻失蹤之真相已經大白,是一個400年前的隕石在做怪。
1979年,美國和法國科學家組織的聯合考察組,在百慕大海域的海底發現一個巨大的水下金字塔。根據美國邁阿密博物館名譽館長查爾斯·柏里茲派人拍下的照片,可以看到這個水下金字塔比埃及大金字塔還要巨大。塔身上有兩個黑洞,海水高速從洞中穿過。
水下金字塔的發現,使百慕大三角謎變得更為神秘莫測,它到底是人造的還是自然形成的?它與百慕大海域連續發生的海難和空難有什麼關系?這些都有待於人們的進一步探討。百慕大這個黑洞,至今還沒有看見底。
八:通古斯大爆炸
通古斯,位於前蘇聯西伯利亞的貝加爾湖附近。80年前,這里發生過一次極其猛烈的大爆炸,其破壞力相當於500枚原子彈和幾枚氫彈的威力。
1908年6月30日凌晨,一場罕見的慘禍降臨到西伯利亞偏僻林區的游牧民頭上。有幸逃脫這場災難的謝苗諾夫回憶說:「當時天空出現一道強烈的火光,剎那間一個巨大的火球幾乎遮住了半邊天空。一聲爆炸巨響之後,狂風襲來……」爆炸產生的沖擊波,一直傳到中歐,德國的波茨坦和英國劍橋的地震觀測站,甚至華盛頓和爪哇島也得到了同樣的記錄。
當時俄國的沙皇統治正處在風雨飄搖之中,無力對此組織調查。人們籠統地把這次爆炸稱為「通古斯大爆炸」。十月革命後,蘇維埃政權於1921年派物理學家庫利克率領考察隊前往通古斯地區考察。他們宣稱,爆炸是一次巨大的隕星造成的。但他們卻始終沒有找到隕星墜落的深坑,也沒有找到隕石。只發現了幾十個平底淺坑。因此,「隕星說」只是當時的一種推測,缺乏證據,庫利克又兩次率隊前往通古斯考察,並進行了空中勘測,發現爆炸所造成的破壞面積達20000多平方公里。同時人們還發現了許多奇怪的現象,如爆炸中心的樹木並未全部倒下,只是樹葉被燒焦;爆炸地區的樹木生長速度加快;其年輪寬度由0.4—2毫米增加到5毫米以上;爆炸地區的馴鹿都得了一種奇怪的皮膚病棗癩皮病等等。不久二戰爆發,庫利克投筆從戎,在反法西斯戰爭中獻出了寶貴的生命。前蘇聯對通古斯大爆炸的考察,也被迫中止了。 二戰以後,前蘇聯物理學家卡薩耶夫訪問日本,1945年12月,他到達廣島,四個月前美國在這里投下了原子彈。看著廣島的廢墟,卡薩耶夫頓然想起了通古斯,兩者顯然有著眾多的相似之處:
爆炸中心受破壞,樹木直立而沒有倒下。
爆炸中人畜死亡,是核輻射燒傷造成的。
爆炸產生的蘑菇雲形相同,只是通古斯的要大得多。
特別是在通古斯拍到的那些枯樹林立、枝幹燒焦的照片,看上去與廣島上的情形十分相似。因此,卡薩耶夫產生了一個大膽的想法;他認為通古斯大爆炸是一艘外星人駕駛的核動力宇宙飛船,在降落過程中發生故障而引起的一場核爆炸。
此論一出,立即在前蘇聯科學界引起了強烈反應。支持者和反對者乏善其人。索羅托夫等人進一步推測該飛船來到這一地區是為了往貝加爾湖取得淡水。還有人指出,通古斯地區馴鹿所得的癩皮病與美國1945年在新墨西哥進行核測驗後當地牛群因受到輻射引起的皮膚病十分近似,而通古斯地區樹木生長加快,植物和昆蟲出現遺傳性變異等情況,也與美國在太平洋島嶼進行核試驗後的情況相同。
五、六十年代,前院多次派出考察隊前往通古斯地區考察,認為是核爆炸的人和堅持「隕星說」的人都聲稱考察找到了對自己有利的證據,雙方誰也說服不了誰。對於沒有找到中心隕星坑的情況,有人認為墜落的是一顆慧星,因此只能產生塵爆,而無法造成中心隕星坑。
1973年,一些美國科學家對此提出了新見解,他們認為爆炸是宇宙黑洞造成的。某個小型黑洞運行在冰島和紐芬蘭之間的太平洋上空時,引發了這場爆炸。但是關於黑洞的性質、特點,人們所知甚少。「小型黑洞」是否存在尚是疑問。因此,這種見解也還缺少足夠的證據。直到今天,通古斯大爆炸之謎仍未解開。
九:智利大海嘯
據說,智利是上帝創造世界後的「最後一塊泥巴」。或許正是這個緣故,這里的地殼總是不那麼寧靜。根據現代板塊結構學說的觀點,智利是太平洋板塊與南美洲板塊互相碰撞的俯沖地帶,處於環太平洋火山活動帶上。特殊的地質結構,造成了它位於極不穩定的地表之上,自古以來,火山不斷噴發,地震接二連三,海嘯頻頻發生。
從5月21日凌晨開始,在智利的蒙特港附近海底,突然發生了世界地震史上罕見的強烈地震。震級之高、持續時間之長、波及面積之廣均屬少見,在前後一個月中,共先後發生不同震級的地震225次。震級在7級以上的竟有10次之多,其中8級的有3次。
當5月21日地震剛發生時,震動還比較輕微,大地只是輕輕地顫動著。和以往不同的是,它連續不斷地發生。接著震級一次高於一次,震動越發劇烈。倉皇之中,人們東倒西歪,搖搖晃晃跑到室外。
然而,連續兩天持續不斷的震盪,使人們產生了不以為然的麻痹情緒。由於地震持續時間較長,而且破壞程度不大,人們不像開始時那樣懼怕了,有人甚至搬進了破裂的屋子。當然也有相當一部分人心有餘悸,他們擔心更大的地震即將來臨。
果然,5月22日19時許,忽然地震聲大作,震耳欲聾。地震波像數千輛坦克隆隆開來,又如數百架飛機從空中掠過,呼嘯著從蒙特港的海底傳來。不久大地便劇烈顫動起來。一會兒,陸地出現了裂縫;一會兒,部分陸地又突然隆起,好像一個巨人翻身一樣。瞬間,海洋在激烈地翻滾,峽谷在慘烈地呼嘯,海岸岩石在崩裂,碎石堆滿了海灘……
這次地震,是世界上震級最高、最強烈的地震,震級高達8.9級,烈度為11度,影響范圍在800公里長的橢圓內。大震過後,接踵引發了大海嘯。海嘯波以每小時幾百公里的速度橫掃了太平洋沿岸,把智利的康塞普西翁、塔爾卡瓦諾、奇廉等城市摧毀殆盡,造成200多萬人無家可歸。
十:唐山大地震
1976年7月28日,中國北京時間3時42分,東經118.2度、北緯39.6度,在距地面16公里深處的地球外殼,比日本廣島爆炸的原子彈強烈400倍的大地震發生了。 幾天以後再次公布了經過核定的地震震級:Mst7.8級。
唐山,一座上百萬人口的工業城市,在這場沒有預報的特大地震中成為廢墟。死亡人數達24萬之多。
北緯40度線,被人們稱為「不祥的恐怖線」。這里,發生了諸如美國舊金山、葡萄牙里斯本、日本十勝近海等無數次大地震。這次地震這個惡魔又一次突襲了北緯39.6度——唐山成為它的犧牲品。
水,首先向人類發出了警報。
7月下旬起,北戴河一向露出海面的礁石被海水吞沒;而距唐山比較近的蔡家堡等海域,從前碧藍藍的海水變得渾黃。一位潛泳於秦皇島海水下的人看見水下一條明亮的光帶,似一條不安的火龍。
7月27日深夜,比人類早覺醒一步的自然界發出了最後的災難呼告!
昌黎縣看瓜的農民看到200多米高的上空忽然明亮,地面照得發白,西瓜葉、蔓照得清晰可見,如天亮一般。
3點42分許,唐山上空出現強烈的幾次藍色閃光,地上狂風呼嘯,驚雷轟響,大地瘋狂地搖撼,幾秒鍾後,唐山破碎了,一片死寂,灰色的塵霧濃濃地籠罩著唐山,整個唐山沒有一點聲息。
就在這短短的幾秒鍾里,唐山市區和農村有65萬多間房屋倒塌和受到嚴重破壞。絕大多數唐山人均在睡眠狀況下遭此浩劫。
在許多奇跡般的生還者中有一位婦女,她從所住的旅館逃出僅2秒鍾,旅館便斷裂成兩半,並坍塌了。由於懼怕還會發生更大的地震,大多數唐山人都轉移到搭建在城外公路上供他們臨時棲身的帳篷里。
⑦ 潮汕民居的傳承變異
作為漢民族諸多民系當中的一支,潮汕民系一直以來備受世人的關注。在漫長的歲月當中,潮汕人以其刻苦奮斗、勤勞與智慧名揚世界。伴隨著上個世紀六十年代,潮汕商幫的崛起,以工夫茶、潮劇、潮汕民居等為代表的潮汕文化逐漸被世人所關注。而潮汕民居作為潮汕文化的代表之一,有著獨特的建築風格,以及精美的藝術裝飾。潮汕民居平面類型很多,主要以下山虎,四點金為主,四點金向橫發展為五間過,七間過!向縱發展有三座落,三廳串。如向縱橫同時發展則形成了四廳相向,八廳相向,三壁連,四馬拖車等,還有少量大型潮汕民居和土樓方寨。
古時潮州的民居多為塗(草)寮,是夯土或以木、草織成牆體的茅屋。後來潮汕地區建築材料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大量採用貝灰和石材。至遲在北宋已開始燒制貝殼灰,以貝灰為主體原料的三合土版築大為盛行,而版築這一形式本身就來自於中原漢文化。相傳明朝嘉靖年間潮人陳北科進京,看好了京城的四合院,在拜見皇帝時,忽聞雷雨而大驚失色,即裝欲鑽入桌下之狀。帝驚問其故,陳答道潮州民居是草和泥所造,天下雨須躲於桌下避雨,方免淋濕衣衫。於是皇帝恩准陳繪圖回潮,按北京城的四合院形式建民居,從此潮州才有類似四合院模式的民居式樣。傳說畢竟是傳說,潮州的傳統民居並不是嘉靖年間才得到發展的,它是從唐至清歷代潮州先民在生產活動和區域交往中受到中原建築文化的滲透,同時較多地受到八閩、江西建築文化的浸潤和江南、廣府建築文化的影響,加上自身地域的自然、經濟、人文和工藝特徵,使之成為既是中華建築文化之一脈相承;又既有別於中原和北方民居建築的凝重、鮮艷;又區別於江南民居的俊逸、清純,逐漸形成自身的民居風格。
在漫漫潮汕歷史長河中,潮汕民居受到經濟條件、政治因素、地理環境、文化習俗乃至其他因素的影響而形成形態各異、各具特色的建築風格和文化內涵,而在歷史上潮汕民居的變異大致可以分為以下三個階段:
首先,由於潮汕漢人大多是從中原經福建南遷而來的。 潮汕明清時期的建築,多受蘇杭園林的影響,常以庭院式建築為主,如澄海樟林的西塘等。這與明清時期海運業的發達而潮汕對外貿易渠道主要是蘇杭一帶有關。
其次,到了清末民初,隨著海運的開禁,華僑華人的增多,以及汕頭的開埠,一些開風氣之先的富商巨賈,也逐漸把西洋的建築技法和材料帶到潮汕地區,形成了一些中西合璧的建築,最典型的莫如澄海的陳慈黌故居了。
最後是民國時期,即上世紀30年代,汕頭埠的商業中心是以小公園為中心的四永一昇平。小公園是汕頭開埠後的商業發祥地,聚集了多數那個時代的潮汕特色建築。
在整個潮汕民居的發展過程中,潮汕民居形成汲取了各方面的營養,既有中國古代優秀的藝術結晶,也有西方現代建築的精華。這一點也正體現了潮汕文化開放的一面,但同時潮汕民居發展至今所形成的固定模式對潮汕民居的進一步發展產生阻礙。大片建築規模和風格都一樣的「四點金」讓追求個性的現代人感到厭倦。而與此同時,改革開放以後大量建設的水泥磚洋房,也由於缺乏藝術氣息和文化底蘊,凸顯了許多的不足。所以,聰明的潮汕人將潮汕民居的傳統裝飾風格與現代的洋房有機會結合起來,形成了獨特風格的現代化樓房。這也更好地促進了新時期的潮汕民居的發展。雖然這種中外結合的方式從誕生至今都具有極大的爭議,但是無論如何這也是潮汕人民對傳統民居眷戀所表達的一種方式。
潮汕民居的傳承與發展,為保護潮汕藝術精品尋找到更好的天地。隨著新型建築材料的不斷應用,潮汕民居本身也得到了很好的發展。現代的磁磚和大理石等在潮汕民居中的應用,極大地豐富了潮汕民居的藝術風格,使得原來守舊落俗的潮汕民居又煥發了新的風采。
現今潮汕內能完成既傳統又美輪美奐的古建築木雕的只有位於廣東省揭東區隴上村的金石祖傳木雕精藝坊賴沛鈿工藝美術大師工作室。
起源由祖傳木雕精藝坊高祖賴茶天於清咸豐初年開創,至今160年左右,幾經動亂,從未間斷。時賴茶天綽號蓋三陽,即海陽(潮安)、潮陽、揭陽。可見其技藝高超,現存世作品有福建省東山島關聖帝君廟木雕。曾祖賴榮林存世作品不詳。祖父賴源順存世作品有鳳塘鎮大埕三房祠木雕(現正在重修,木雕工作由祖傳木雕精藝坊創始人:賴沛鈿承接)。父親賴森河較有名氣的作品有汕頭媽嶼放雞山天後宮、蓬州所城天後宮的木雕和揭陽炮台關爺宮的龕、幾(皆為文保單位)。賴沛鈿完成的木雕作品文保單位的就有官塘宋祠(陳氏家廟)、蓬州翁萬達大司馬府、蓬州城隍廟、鷗汀許氏家廟(青磚祠)、潮州青龍古廟、南春路謝氏宗祠等。還有磷溪的劉刺史公祠、新加坡的修德善堂、眾弘善堂、廣東揭東區隴上村的「泰華祠」 等的木雕工程。工藝精緻,得到了優良的評價。
賴沛鈿自小生長在祖傳木雕世家,在家傳的木雕工藝氛圍中,耳濡目染,慢慢地對木雕工藝產生了一份熱愛。悄後跟隨父親賴森河學習,憑著自己對木雕藝術的執著追求和父親的精心傳授,刻苦學習,認真鑽研。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很快就能熟練掌握從木雕的選料到製作各種技巧。在36年的工作歷程中,在父親和五華仝仁的幫助下創作了一些木雕工藝作品,取得了一定成績。
從業三十幾年來,在每一道工序的學習都一絲不苟,精益求精。很快地就能熟練掌握了修光、打坯等各種潮州金漆木雕藝術的手法和技巧。進而對木雕圖案設計產生了極大的興趣,從1985年起從事學習汕頭何大盛大師的木雕圖案設計,能充分根據潮州金漆木雕的特點特性,設計出一批既能體現出潮州金漆木雕多層鏤空的特點,但又便於進刀、運刀;既疏密有致,又堅固耐久的木雕圖稿。在設計的過程中汲取前輩的精髓並融入自己的理念,逐漸提高自己的水平並形成自己的風格。受到了同行的一致贊許。
自1995年以來完成的木雕作品中「文保單位」的就有官塘宋祠(陳氏家廟)、蓬州翁萬達大司馬府、蓬州城隍廟、鷗汀許氏家廟(青磚祠)、潮州青龍古廟、南春路謝氏宗祠等。還有磷溪的劉刺史公祠、新加坡的修德善堂[5]、眾弘善堂、揭陽市揭東區隴上村的「泰華祠」等的木雕工程,得到了優良的評價。特別提到的是設計、創作的揭東區隴上村「泰華祠」 的木雕作品更是工藝精緻到了極點,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贊許。廣州陳家祠博物館館長李卓奇(國家級工藝大師評委) 先生只看了該祠堂的照片就贊嘆不已。
創作的木雕掛屏《梅蘭菊竹》在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會榮獲「中國工藝美術創意獎」 金獎,《七子歸朝》和《喜上眉梢》分別獲得「廣東(潮州) 工藝美術精品展」金、銀獎。創作的鏤空蝦蟹簍也在該次展會榮獲金獎,創作的《仕、農、工、商·漁、樵、耕、讀》在「第十六屆中國(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精品博覽會」榮獲金獎。並於2014年4月被聘為廣東省工藝美術協會木雕專業委員會委員,在2014年12月被評為市工藝美術師。於2015年4月被評為工藝美術大師
⑧ 急用:關於東北人文地理詳細介紹
到東北,原始森林、沃野千里是最常用的名詞。確實,幾千年的生物積淀與變異,形成了東北特有的人類生存環境:物產豐富、地勢開闊、四季分明、土地肥沃。
東北地理鑄就了東北人的特徵,體態健壯、高大、豐滿;性格粗獷、外向、豪爽;處世真摯、爽快、利落。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從根本上講,人基本生存條件確定人的思維和生活目標,在忙於衣食住行的著落時,人們的觀念與意識就烙上了地理特徵。
東北人不愁吃。「春天捅一棍,秋天吃一頓」,即使最粗放的耕作方式,照樣可以敞開肚皮吃飯,大口喝酒,大碗吃肉。現在只能當名詞用的打獵,當時是主要生活內容。其他地區,土地貧瘠,人口密集,種地打糧一定要最大化地利用好土地,田埂上、河溝旁充分利用,能種一棵莊稼的角落都不能閑著。民以食為天是我們的古訓,連天的問題都解決了,東北人能不豪爽嗎?
東北一年種一季,春天播種,秋天收獲,今年這塊地種完後,不進行處理(現在叫休耕),就換一塊地再種(產生了大度爽快性格)。隨後就是「貓冬」,「徠大飈(閑侃)」,看戲(二人轉)。南方的人們一年要種二季、三季甚至四季莊稼,全年都要在地里辛苦勞作。這兩種環境下的人思維能一樣嗎?東北人註定不會那樣精心,也就不會那樣細致和細膩。
地方戲曲典型地反映了地方文化,東北的二人轉在東北農村看就特別舒服,王洛賓的歌只有在新疆聽才有味;越劇就應當在蘇州園林內觀賞才陶醉。
東北地理鑄就了東北人的思想和性格,形成了東北的文化,當然舒適的環境往往產生安於現狀、不思進取的思想,現今東北人的形象並不能說明東北人是落後的人群,但考慮改變人的觀念,就要弄懂其思想觀念的形成原因。我敢斷言,當年不論誰來東北都會安於現狀的。生存環境左右人們的思想,。(下圖為長春郊外)
⑨ 雲南電視台的紀錄片
雲南電視來台的紀錄片自真的很不錯,下面我把雲南電視台的所有紀錄片都列出來,樓主可以慢慢享受:《經典人文地理》、《突變》、《自然密碼》、《南方絲綢之路》、《東方之光》、《新西藏》、《山洞裡的村莊》…… 我想您說的一定是《自然密碼》的《動物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