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理人文 » 地理中國雞冠山

地理中國雞冠山

發布時間: 2021-02-11 15:38:16

Ⅰ 中國北緯45度穿過哪些城市經度是多少

哈爾濱、松原、白城、雞西、七台河等。

1、哈爾濱

哈爾濱,別稱冰城,是黑龍江省省會、副省級市、哈爾濱都市圈核心城市,國務院批復確定的中國東北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國家重要的製造業基地。

哈爾濱市地處中國東北平原東北部地區,黑龍江省南部,處東北亞中心區域,是第一條歐亞大陸橋和空中走廊的重要樞紐,位於東經125°42′~130°10′、北緯44°04′~46°40′之間。

2、松原

松原是吉林省下轄的地級市,位於東經123°6′至126°11′,北緯43°59′至45°32′之間,位於吉林省中西部、松花江上游的松江和嫩江之間的松嫩平原南與長春、四平市為鄰。

西與白城市、內蒙古通遼市接壤,北隔松花江與黑龍江省大慶市相望,地理上恰巧位於松嫩兩江的河流處和哈爾濱市的中間。

3、白城

白城市是吉林省所轄的地級市,位於吉林省西北部,嫩江平原西部,科爾沁草原東部。東經121度38秒至124度22分,北緯44度13分57秒至46度18分。

4、雞西

雞西市是黑龍江所轄的地級市,位於黑龍江省東南部,因市區地處雞冠山西麓而得名,東、東南以烏蘇里江和松阿察河為界與俄羅斯隔水相望,西、南與牡丹江市接壤,北與七台河市相連。

地處中緯度帶,地理座標為東經130°23′24〞—131°5′30〞,北緯44°57′12〞—45°28′55〞。

5、七台河

七台河是黑龍江所轄的地級市,位於黑龍江省東部,佳木斯南側,完達山山脈西端,東經130°至131°44′,北緯45°至46°37′之間。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哈爾濱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松原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白城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雞西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七台河

Ⅱ 中國地圖上有多少兵家必爭之地

在中國歷史上,地理條件影響軍事與戰爭的例證不勝枚舉。從大處著眼,比如中原王朝為什麼要在邊境上修築長城以抵禦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長城為什麼要沿陰山、燕山等山脈而築7在周邊民族大規模入侵中原時,雙方為什麼常常會守秦嶺、淮河為界?明以前歷代實現統一都是自北往南用兵,為什麼明朝取代元朝卻是自南而北?為什麼山西高原、關中地區、四川盆地、江南一帶、福建區域、嶺南地區經常出現軍事割據?再從小處看,為什麼山海關、嘉峪關、蒲津渡、採石磯、劍閣道等得失,總是關繫到戰爭的大局7為什麼南京、徐州、洛陽、西安、壽縣、太原、合肥、襄樊、南陽、成都等地區發生的戰爭特別多?
先說險關,一般都是厄某地之咽喉,可謂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所以這樣的險關肯定是必爭之地,列舉如下:
陽關
中國古代陸路對外交通咽喉之地,是絲綢之路南路必經的關隘。位於甘肅省敦煌市西南的古董灘附近。西漢置關,因在玉門關之南,故名。和玉門關同為當時對西域交通的門戶。
潼關
北隔黃河與山西相望,東臨函谷與河南接壤,同時黃河、渭河又在這里交匯,素有「雞鳴聞三省」的交通要沖之稱。
函谷關
函谷關是我國歷史上建置最早的雄關要塞之一,因關在谷中,深險如函,故稱函谷關。函谷關西據高原,東臨絕澗,南接秦嶺,北塞黃河,是我國建置最早的雄關要塞之一。始建於春秋戰國之際,是東去洛陽,西達長安的咽喉,素有「天開函谷壯關中,萬谷驚塵向北空」、「雙峰高聳大河旁,自古函谷一戰場」之說,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周慎靚王三年,楚懷王舉六國之師伐秦,秦依函谷天險,使六國軍隊「伏屍百萬,流血漂櫓」。秦始皇六年,楚、趙、衛等五國軍隊犯秦,「至函谷,皆敗走」。「劉邦守關拒項羽」,「安史之亂」的唐軍與叛軍的「桃林大戰」,1944年中國軍隊與日本侵略軍的「函谷關大戰」,都是在這里進行的。
虎牢關
位於市區西北部16公里的汜水鎮,因西周穆王在此牢虎而得名。這里秦置關、漢置縣,以後的封建王朝,無不在此設防。虎牢關南連嵩岳,北瀕黃河,山嶺交錯,自成天險。大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特別是三英戰呂布更使其名聲大震。
劍門關
古稱天下雄關,為蜀道中最險要的關口。劍門有72峰,高大險峻,關的兩側是青石峭壁,只中間有50公尺寬,2公里長的一條孔道,公路恰從其間通過。誠謂「一夫擋關,萬夫莫開」。
雁門關
雁門關關城踞於雁門山雁門之口,距山西省代縣西北的20公里。城周長1公里余,牆高2丈(約合今4米余)。石座磚身,形勢雄固。有關門三座,即東門、西門和西門外的一座南北向小北門。北門門額石匾刻「雁門關」三個大字,其兩側鑲嵌磚鐫聯語:「三關沖要無雙地,九塞尊崇第一關。」
山海關
東距沈陽400公里,西距北京300多公里。北高山險赫,南渤海濤濤。形勢險要,又有萬里長城把山、海、關連成一體,如虎踞龍盤,控制海陸咽喉。<<畿輔通志>>稱山海關的形勢為:「長城之枕護燕薊,為京師屏翰,擁雄關為遼左咽喉」。故素有「兩京鎖鈅無雙地,萬里長城第一關」之稱。此話道出了山海關在軍事地位上的作用。
再說城,城的作用就不像關那樣僅限於軍事目的,而且兼有政治和經濟意義,列舉如下:北京,南京,長安,洛陽,襄陽,杭州,上海,這樣的城市當然是必爭之地了。
還有港口,也是必爭之地,尤其是大江大河上的渡口,其重要性與一些險關無異,如古黃河延津渡口,長江的夏口,江陵。8、鷹揚關:之美,並不只在山水。由於地理位置的特殊,這道嶺南險要雄關自古是兵家必爭之地。史載:鷹揚關原稱厓鳥鷹關。與紀念漢將軍李廣的石虎祠(在關內)同建於盛唐,直到北宋,300多年相安無事。至清咸豐年間,天國風起雲涌,波及連山。山東舉人廳同知韓鳳翔欲保境安民,壘石重建,並易名為鷹揚關,它與連山東大門的鹿鳴關相呼應。紹興元年(公元1131年),抗金逃將曹成,擾亂地方。岳飛率兵追剿,從廣西賀州桂嶺轉至鷹揚關,一直追到連州,最後迫使曹成率眾2萬降服。咸豐十年(公元1860年),天國將領石達開率軍破關而入,與廟崗村民混戰一場,雙方傷亡千餘人,剩下村民17人逃往他處,導致該村覆沒,從此留下了「太平天國古戰場」與「三十六墳」遺址。

二、再說城,城的作用就不像關那樣僅限於軍事目的,而且兼有政治和經濟意義,列舉如下:北京,南京,長安,洛陽,襄陽,杭州,上海,這樣的城市當然是必爭之地了。
1、旅順:扼渤海咽喉,守京津門戶。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戰火平息,如今這里集中了日俄戰爭遺址白玉山、望台炮台、二零三高地和東雞冠山北堡壘,旅順現為大連市一個行政區,距市區30公里,但熟悉大連歷史的人都知道,先有旅順後有大連,據史載、遼金、元代這一帶因地勢險要,如雄獅踞灘,稱「獅子口」,明朱元璋部將自山東跨海登陸收復遼東。取海上旅途一帆風順之意,改名「旅順口」,沿用至今。
2、徐州:五省通衢 交通要道.徐州位於東經116°23′—119°43′,北緯34°45′—35°3′。它東近黃海,西連中原,北倚魯南山地,南瞻江淮平原。它像一位巨人,立於一個制高點上,虎視眈眈,可督蘇魯豫皖四省。由此向東西南北挺進,都如高山流水勢不可擋。有人形象地比喻,徐州是中國東部的「腰眼」,是中國南北的「咽喉」,均屬要害位置,適宜兩軍決戰
3、長治:古稱上黨,自古是兵家必爭之地,有「得上黨而望中原」之說。位置:長治市位於山西省東南部,地處晉、冀、豫三省交界處,東倚太行山,西屏太岳山與臨汾地區接壤,南部與晉城市毗鄰,北部與晉中地區交界。
4、襄陽:先所屬湖北省襄樊市,東面有大別山脈和桐柏山脈,在東面有淮河,西面有秦嶺山脈,在西是西川諸山脈。襄陽位於唐河白河交匯之處,然後交匯之流又注入漢江。而襄陽則位於三江交匯之上,襄陽城,則背靠峴山,虎頭山,等諸多小山脈,可以說襄陽城是固若金湯。有此地勢只能說襄陽是個易守難攻之地,並不能說明它具有戰略價值(對於古代而言)。他之所以重,那就要看它的背面是南陽盆地,直到黃河無險可守,南面是江漢平原,直達南嶺,東可達長江之盡頭,西出漢中進入川陝。自古就有七省通衢」之說。足可見其戰略價值之重。
5、漢中:位於今川、陝、鄂諸省的交界處,是四川的北大門。三國蜀、魏交兵,蜀軍佔領漢中之地,進可作攻魏的跳板,退可為據守四川的屏障,成為蜀漢政權能夠長期偏居一隅的有力保障。漢中之劍閣道是修建在大、小劍山峭壁間的棧道。該地兩崖夾峙,地勢險要,易守難攻,故曾用「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來形容其險。

三、還有港口,也是必爭之地,尤其是大江大河上的渡口,其重要性與一些險關無異,如古黃河延津渡口,長江的夏口,江陵。
1、龍街渡:位於雲南省元謀縣北部,是昆明通往四川的「北大門」。由於兩岸群山陡立,地勢險要,金沙江水流湍急,加之為滇川通道樞紐,龍街渡成為自古兵家必爭之地。蜀漢時諸葛亮在此渡江,七擒孟獲,平定南中;一九三五年,中國工農紅軍曾在此佯裝渡江,掩護主力部隊「巧渡金沙江」。

戰略的布置,我認為應和戰爭的實際情況相關。一個地方是否是兵家必爭之地,個人認為是考慮那個地方對戰略全局的影響。因此一個地方,不同的戰爭可能會決定它是否就是要地。例如,一個地方在一次戰爭中,是對雙方進攻或防守都佔主動的地形,那麼雙方都對它要進行活動,如三國時的漢中,荊州等都是這樣。

Ⅲ 小興安嶺雞冠山在哪

中國龍江興隆雞冠山是黑龍江省八大名山之一,是國家新成立的景點之一。預計2014年底可以對外開回放答。雞冠山位於木蘭縣東部、興隆林業局沙河子、濃濃河林場施業區內。《黑龍江志稿》標為「佛斯亨山」,滿語為「籠屜山」,
後因大小山峰呈雞冠狀和睡佛狀,被當地山民俗稱雞冠山、睡佛山、觀音山。
雞冠山景區地理位置優越,西部輻射哈爾濱市、大慶市、雙城市,東北部輻射佳木斯市,北部輻射綏化市,南與方正縣、賓縣、呼蘭區隔江相望,毗鄰通河、巴彥農業大縣。
雞冠山景區交通便利,哈肇、雞訥公路交匯,哈同公路一江之隔。木蘭縣松花江大橋2014年竣工通車後,與哈爾濱市距離縮短到118公里,景區距離哈爾濱市154公里,真正進入哈爾濱市一小時經濟圈,成為哈爾濱市的後花園。

Ⅳ 中國兵家必爭之地有哪些

在中國歷史上,地理條件影響軍事與戰爭的例證不勝枚舉。從大處著眼,比如中原王朝為什麼要在邊境上修築長城以抵禦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長城為什麼要沿陰山、燕山等山脈而築7在周邊民族大規模入侵中原時,雙方為什麼常常會守秦嶺、淮河為界?明以前歷代實現統一都是自北往南用兵,為什麼明朝取代元朝卻是自南而北?為什麼山西高原、關中地區、四川盆地、江南一帶、福建區域、嶺南地區經常出現軍事割據?再從小處看,為什麼山海關、嘉峪關、蒲津渡、採石磯、劍閣道等得失,總是關繫到戰爭的大局7為什麼南京、徐州、洛陽、西安、壽縣、太原、合肥、襄樊、南陽、成都等地區發生的戰爭特別多?
回答人的補充 2010-05-13 15:03 先說險關,一般都是厄某地之咽喉,可謂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所以這樣的險關肯定是必爭之地,列舉如下:
陽關
中國古代陸路對外交通咽喉之地,是絲綢之路南路必經的關隘。位於甘肅省敦煌市西南的古董灘附近。西漢置關,因在玉門關之南,故名。和玉門關同為當時對西域交通的門戶。
潼關
北隔黃河與山西相望,東臨函谷與河南接壤,同時黃河、渭河又在這里交匯,素有「雞鳴聞三省」的交通要沖之稱。
函谷關
函谷關是我國歷史上建置最早的雄關要塞之一,因關在谷中,深險如函,故稱函谷關。函谷關西據高原,東臨絕澗,南接秦嶺,北塞黃河,是我國建置最早的雄關要塞之一。始建於春秋戰國之際,是東去洛陽,西達長安的咽喉,素有「天開函谷壯關中,萬谷驚塵向北空」、「雙峰高聳大河旁,自古函谷一戰場」之說,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周慎靚王三年,楚懷王舉六國之師伐秦,秦依函谷天險,使六國軍隊「伏屍百萬,流血漂櫓」。秦始皇六年,楚、趙、衛等五國軍隊犯秦,「至函谷,皆敗走」。「劉邦守關拒項羽」,「安史之亂」的唐軍與叛軍的「桃林大戰」,1944年中國軍隊與日本侵略軍的「函谷關大戰」,都是在這里進行的。
虎牢關
位於市區西北部16公里的汜水鎮,因西周穆王在此牢虎而得名。這里秦置關、漢置縣,以後的封建王朝,無不在此設防。虎牢關南連嵩岳,北瀕黃河,山嶺交錯,自成天險。大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特別是三英戰呂布更使其名聲大震。
劍門關
古稱天下雄關,為蜀道中最險要的關口。劍門有72峰,高大險峻,關的兩側是青石峭壁,只中間有50公尺寬,2公里長的一條孔道,公路恰從其間通過。誠謂「一夫擋關,萬夫莫開」。
雁門關
雁門關關城踞於雁門山雁門之口,距山西省代縣西北的20公里。城周長1公里余,牆高2丈(約合今4米余)。石座磚身,形勢雄固。有關門三座,即東門、西門和西門外的一座南北向小北門。北門門額石匾刻「雁門關」三個大字,其兩側鑲嵌磚鐫聯語:「三關沖要無雙地,九塞尊崇第一關。」
山海關
東距沈陽400公里,西距北京300多公里。北高山險赫,南渤海濤濤。形勢險要,又有萬里長城把山、海、關連成一體,如虎踞龍盤,控制海陸咽喉。<<畿輔通志>>稱山海關的形勢為:「長城之枕護燕薊,為京師屏翰,擁雄關為遼左咽喉」。故素有「兩京鎖鈅無雙地,萬里長城第一關」之稱。此話道出了山海關在軍事地位上的作用。
再說城,城的作用就不像關那樣僅限於軍事目的,而且兼有政治和經濟意義,列舉如下:北京,南京,長安,洛陽,襄陽,杭州,上海,這樣的城市當然是必爭之地了。
還有港口,也是必爭之地,尤其是大江大河上的渡口,其重要性與一些險關無異,如古黃河延津渡口,長江的夏口,江陵。 回答人的補充 2010-05-13 15:10 8、鷹揚關:之美,並不只在山水。由於地理位置的特殊,這道嶺南險要雄關自古是兵家必爭之地。史載:鷹揚關原稱厓鳥鷹關。與紀念漢將軍李廣的石虎祠(在關內)同建於盛唐,直到北宋,300多年相安無事。至清咸豐年間,天國風起雲涌,波及連山。山東舉人廳同知韓鳳翔欲保境安民,壘石重建,並易名為鷹揚關,它與連山東大門的鹿鳴關相呼應。紹興元年(公元1131年),抗金逃將曹成,擾亂地方。岳飛率兵追剿,從廣西賀州桂嶺轉至鷹揚關,一直追到連州,最後迫使曹成率眾2萬降服。咸豐十年(公元1860年),天國將領石達開率軍破關而入,與廟崗村民混戰一場,雙方傷亡千餘人,剩下村民17人逃往他處,導致該村覆沒,從此留下了「太平天國古戰場」與「三十六墳」遺址。

二、再說城,城的作用就不像關那樣僅限於軍事目的,而且兼有政治和經濟意義,列舉如下:北京,南京,長安,洛陽,襄陽,杭州,上海,這樣的城市當然是必爭之地了。
1、旅順:扼渤海咽喉,守京津門戶。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戰火平息,如今這里集中了日俄戰爭遺址白玉山、望台炮台、二零三高地和東雞冠山北堡壘,旅順現為大連市一個行政區,距市區30公里,但熟悉大連歷史的人都知道,先有旅順後有大連,據史載、遼金、元代這一帶因地勢險要,如雄獅踞灘,稱「獅子口」,明朱元璋部將自山東跨海登陸收復遼東。取海上旅途一帆風順之意,改名「旅順口」,沿用至今。
2、徐州:五省通衢 交通要道.徐州位於東經116°23′—119°43′,北緯34°45′—35°3′。它東近黃海,西連中原,北倚魯南山地,南瞻江淮平原。它像一位巨人,立於一個制高點上,虎視眈眈,可督蘇魯豫皖四省。由此向東西南北挺進,都如高山流水勢不可擋。有人形象地比喻,徐州是中國東部的「腰眼」,是中國南北的「咽喉」,均屬要害位置,適宜兩軍決戰
3、長治:古稱上黨,自古是兵家必爭之地,有「得上黨而望中原」之說。位置:長治市位於山西省東南部,地處晉、冀、豫三省交界處,東倚太行山,西屏太岳山與臨汾地區接壤,南部與晉城市毗鄰,北部與晉中地區交界。
4、襄陽:先所屬湖北省襄樊市,東面有大別山脈和桐柏山脈,在東面有淮河,西面有秦嶺山脈,在西是西川諸山脈。襄陽位於唐河白河交匯之處,然後交匯之流又注入漢江。而襄陽則位於三江交匯之上,襄陽城,則背靠峴山,虎頭山,等諸多小山脈,可以說襄陽城是固若金湯。有此地勢只能說襄陽是個易守難攻之地,並不能說明它具有戰略價值(對於古代而言)。他之所以重,那就要看它的背面是南陽盆地,直到黃河無險可守,南面是江漢平原,直達南嶺,東可達長江之盡頭,西出漢中進入川陝。自古就有七省通衢」之說。足可見其戰略價值之重。
5、漢中:位於今川、陝、鄂諸省的交界處,是四川的北大門。三國蜀、魏交兵,蜀軍佔領漢中之地,進可作攻魏的跳板,退可為據守四川的屏障,成為蜀漢政權能夠長期偏居一隅的有力保障。漢中之劍閣道是修建在大、小劍山峭壁間的棧道。該地兩崖夾峙,地勢險要,易守難攻,故曾用「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來形容其險。

三、還有港口,也是必爭之地,尤其是大江大河上的渡口,其重要性與一些險關無異,如古黃河延津渡口,長江的夏口,江陵。
1、龍街渡:位於雲南省元謀縣北部,是昆明通往四川的「北大門」。由於兩岸群山陡立,地勢險要,金沙江水流湍急,加之為滇川通道樞紐,龍街渡成為自古兵家必爭之地。蜀漢時諸葛亮在此渡江,七擒孟獲,平定南中;一九三五年,中國工農紅軍曾在此佯裝渡江,掩護主力部隊「巧渡金沙江」。

戰略的布置,我認為應和戰爭的實際情況相關。一個地方是否是兵家必爭之地,個人認為是考慮那個地方對戰略全局的影響。因此一個地方,不同的戰爭可能會決定它是否就是要地。例如,一個地方在一次戰爭中,是對雙方進攻或防守都佔主動的地形,那麼雙方都對它要進行活動,如三國時的漢中,荊州等都是這樣。

Ⅳ 中國北極村

黑龍江漠河市是我國最北邊的城市,由於它處於這樣一個特殊的地理位置,所以也勾起了很多人來此證明自己曾到過中國最北點的慾望。 北極村原名漠河村,在祖國版圖上有著不可比擬的地緣優勢,是祖國北部「天涯」,如果把中國地圖比作一隻金雞,北極村就在金雞冠的頂尖上,素有「不夜城」之稱,是全國觀賞北極光和白夜奇景的最佳之處。 村內有「最北哨所」「最北人家」「最北郵局」「最北氣象站」「最北沙洲」等諸多「最北」景點,吸引無數人不懼嚴寒,千里迢迢來到這里。北極村以北極光和極晝現象而聞名,每到夏至前後,一天24小時幾乎都是白晝,午夜向北眺望,天空泛白,西邊晚霞未逝,東方朝雲又起,似傍晚,又像黎明,人們在室外可以下棋、打球。因此,每年的夏至節都吸引著國內外遊客從四面八方趕來,欣賞一年一度的自然奇_。 變幻莫測、繽紛絢麗的北極光,浩瀚無垠、莽莽蒼蒼的大森林,氣勢磅礴、神秘古樸的界江風光,木刻楞民房、田園式農家院風情古樸典雅,無不令人心馳神往。這里寶藏在地、珍禽在天、奇獸在山、香菌在林、錦鱗在江,形成了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融於一體的獨特旅遊資源格局。 北極村是一個神奇、美麗、謎一樣的地方,起著天然空調作用的黑龍江賦予北極村避暑消夏的神奇功能,更給予遊人輕松平靜的心境。人們在百忙之餘都會尋找閑暇時間來這里,找北、找冷、找幽、找純、找靜、找美、找奇、找自然 來源:現代婦女

Ⅵ 中國地圖上的雞冠、雞背、雞心、雞腿各是哪些省、自治區

雞冠是黑龍江和內蒙古;雞背是內蒙古和甘肅;雞心是陝西的西安;雞腹是福建、浙江、上海、江蘇;雞腿是海南島和台灣島。按照地圖的一般分類方法,中國地圖分為政區地圖、地形圖、自然地理地圖、人文地理地圖、衛星影像地圖等類型。

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對中國地圖的圖面范圍、國界線、重要島嶼的繪制等有著嚴格的規定。不僅是正式出版的地圖作品,普通網民製作和傳播的(尤其是在互聯網上傳播的)中國地圖也應該嚴格遵循這些規定,以保持中國疆域領土的完整性。

(6)地理中國雞冠山擴展閱讀:

中國地圖必須遵守下列規定:

1、准確反映中國領土范圍。

(1)圖幅范圍:東邊繪出黑龍江與烏蘇里江交匯處,西邊繪出噴赤河南北流向的河段,北邊繪出黑龍江最北江段,南邊繪出曾母暗沙(漢朝以前的歷史地圖除外);

(2)中國全圖必須表示南海諸島、釣魚島、赤尾嶼等重要島嶼,並用相應的符號繪出南海諸島歸屬范圍線。比例尺等於或小於1:1億的,南海諸島歸屬范圍線可由9段線改為7段線,即從左起刪去第2段和第7段線,可不表示釣魚島、赤尾嶼島點。

2、正確表示中國國界線與地貌、地物、經緯線、色帶等要素之間的關系,正確標注國界線附近的地理名稱。

中國示意性地圖必須遵守下列規定:

1、用實線表示中國疆域范圍,陸地界線與海岸線粗細有區別,用相應的簡化符號繪出南海諸島范圍線,並表示南海諸島以及釣魚島、赤尾嶼等重要島嶼島礁;

2、用輪廓線或色塊表示中國疆域范圍,南海諸島范圍線可不表示,但必須表示南海諸島、釣魚島、赤尾嶼等重要島嶼島礁;

3、比例尺等於或小於1:1億的,可不表示南海諸島范圍線以及釣魚島、赤尾嶼等島嶼島礁。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國地圖

Ⅶ 地理題 中國的版圖輪廓像什麼動物

大人說像公雞-我感覺更想頭貓!

Ⅷ 你知道我國著名的丹霞地貌景觀有哪些嗎

丹霞地貌(Danxia landform)即以陸相為主(可能包含非陸相夾層)的紅層(不限制紅層年代)發育的具有陡崖坡的地貌。目前該定義被大多數學者們接受,也可表述為「以陡崖坡為特徵的紅層地貌」。丹霞地貌在我國廣泛分布,你知道我國著名的丹霞地貌景觀有哪些嗎?其中包括張掖丹霞、寧夏西吉火石寨、龍虎山、龜峰、江郎山、武夷山、泰寧(大金湖)、赤水丹霞、?~山(八角寨)、丹霞山。

1、福建武夷山風景名勝區

武夷山,武夷山位於江西與福建西北部兩省交界處,武夷山脈北段東南麓總面積999.75平方公里,是中國著名的風景旅遊區和避暑勝地。屬典型的丹霞地貌,是首批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之一。武夷山自然保護區,是地球同緯度地區保護最好、物種最豐富的生態系統,擁有2527種植物物種,近5000種野生動物。武夷山是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世界生物圈保護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國家水利風景區、國家生態旅遊示範區、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示範點。

13、甘肅炳靈丹霞地貌地質公園

甘肅炳靈丹霞地質公園是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位於靖縣西南部,距永靖縣城30公里,總面積23.36平方公里。甘肅炳靈丹霞國家地質公園是中生代晚期的早白堊世(距今1.2-1.44億年)紅色陸相沉積地層為載體,保存了大量的造山帶構造珍貴的地質遺跡,蘊藏著豐富的地球科學信息,發育峽谷、石柱、峰林、丹山赤壁、天然蝕刻象形和造型,形成了規模宏大的丹霞式地貌景觀,極具地學研究和旅遊開發價值。

Ⅸ 中國北緯45度穿過哪些城市

哈爾濱、齊齊哈爾、松原、 白城、雞西、七台河等。

一、雞西

雞西市位於黑龍江省東南部,因市區地處雞冠山西麓而得名,東、東南以烏蘇里江和松阿察河為界與俄羅斯隔水相望,西、南與牡丹江市接壤,北與七台河市相連。市域總面積2.25萬平方公里。

雞西市地處中緯度帶,地理座標為東經130°23′24〞—131°5′30〞,北緯44°57′12〞—45°28′55〞。

二、哈爾濱

哈爾濱市地處中國東北平原東北部地區,黑龍江省南部,處東北亞中心區域,是第一條歐亞大陸橋和空中走廊的重要樞紐,位於東經125°42′~130°10′、北緯44°04′~46°40′之間,哈爾濱東與牡丹江市、七台河市接壤,北與伊春市、佳木斯市接壤,西與綏化市、大慶市接壤,南與吉林省長春市、吉林市、延邊朝鮮族自治州接壤。

三、齊齊哈爾

齊齊哈爾市位於中國東北松嫩平原,地處東經122至126度、北緯45至48度,東臨大慶市和綏化市,南接吉林省白城市,西靠內蒙古呼倫貝爾市,北與黑河市、大興安嶺地區接壤,距省會哈爾濱市359公里,距綏化市328公里,距白城市282公里,距海拉爾524公里,距黑河市483公里。土地總面積為42289平方公里,海拔高度一般在200至500米之間。

四、松原

松原市處東經123°6′至126°11′,北緯43°59′至45°32′之間,位於吉林省中西部、松花江上游的松江和嫩江之間的松嫩平原南與長春、四平市為鄰,西與白城市、內蒙古通遼市接壤,北隔松花江與黑龍江省大慶市相望,地理上恰巧位於松嫩兩江的河流處和哈爾濱市的中間。

五、白城

白城市位於吉林省西北部,嫩江平原西部,科爾沁草原東部。東經121度38秒至124度22分,北緯44度13分57秒至46度18分。總面積2.6萬平方公里。

東、東南與吉林省松原市的前郭爾羅斯蒙古族自治縣、乾安縣接壤;南與吉林省松原市的長嶺縣毗鄰。西、西北與內蒙古自治區的科爾沁右翼中旗、突泉縣、科爾沁右翼前旗相連;北、東北與黑龍江省泰來縣、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肇源縣隔江相望。

Ⅹ 中國西部的資料

若爾蓋大草原

若爾蓋大草原地處四川、甘肅、青海三省結合部的中國川西北大草原,是由若爾蓋、阿壩、紅原、壤塘四縣組成,為中國五大草原之一,面積35600多平方公里,系以牧為主的藏族聚居地。

這里有四川省最大的草原,面積近3萬平方公里,由草甸草原和沼澤組成。草原地勢平坦,一望無際,人煙稀少。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征曾多次通過這里,留下了許多可歌可泣的動人故事和革命遺址,使草地聲名遠播海內外。

夏季是草原的黃金季節,這里天高氣爽,能見度很高。天地之間,綠草茵茵,繁花似錦,芳香幽幽,一望無涯。草地中星落棋布地點綴著無數小湖泊,湖水碧藍,小河如藤蔓把大大小小的湖泊串連起來,河水清澈見底,游魚可數。草地游覽內容豐富,可賞草地風光,聽牧歌悠揚,可垂釣黃河魚野炊,可騎馬馳騁草原,可觀梅花鹿牧場,可去黃河九曲第一彎攬勝,可住悵篷賓館,可去森林采擷野菇,也可去寺廟參觀朝拜。

草原海拔3500米至4000米左右,屬典型的丘狀高原。冬季嚴寒,夏季涼爽,春秋短,日照充足,晝夜溫差大,年均氣溫7攝氏度、七月最熱,月平均氣溫約10攝氏度一12.7攝氏度。

若爾蓋大草原水草豐茂,原始生態環境保護良好,形成了山水秀麗、景色迷人的草原風光。著名的草原有熱爾壩大草原、松潘草原和紅原草原幾處。

希拉穆仁草原

希拉穆仁草原是蜚聲中外的旅遊勝地,它南迎呼和浩特的暖風,北聆百靈廟的鈴聲,因清王朝賜名的「普會寺」喇嘛如屹立河畔,又名召河。草原的夏秋,香花遍野,芳草依依,迷人的美景使人心曠神怡。羊、馬、牛、駝,一群群,一片片,或疾馳,或漫遊,象彩霞在天際飄動,也像仙女撒下的珍珠、瑪瑙,落在銀鏈般的希拉穆仁河兩岸。在牧民的蒙古包里,好客的蒙古族主人將會捧出鮮潔的奶食,肥美的羊肉,爽口的炒米,醇香的奶茶待客,草原食品那特有的風味將透入您的心田。

空中草原

空中草原位於河北省淶源盆地和蔚縣盆地之間,淶源縣城西北26公里。分南北兩塊,中間由一道山樑相連,總面積29平方公里,分別隸屬於蔚縣、淶源縣、靈丘縣。

草原在一個巨大的平頂山的山頂,海拔2158米,山體四周是陡峻的山坡,山頂面積卻達3.6萬畝,坦盪如砥,綠草如茵,野花遍地的大草原,習習涼風吹碧海花浪,朵朵白雲撫地遊走,可「手摸白雲天,腳踏花草地」 。

中國最美七大草原

呼倫貝爾東部草原

呼倫貝爾市位於內蒙古自治區的東部,地處東經115°31′—126°04′,北緯47°05′—53°20′,轄世界著名大草原——呼倫貝爾大草原和富有森林自然寶庫之稱的大興安嶺於一體,北以額爾古納河為界與俄羅斯接壤,西同蒙古國交界。總面積25萬平方公里,國境線長達1723公里。如果把祖國的版圖比作啼晨報曉的雄雞,那麼呼倫貝爾就是雄雞冠上的一顆明珠。

呼倫貝爾總人口269.6998萬人,是中國北方少數民族和游牧民族的發祥地之一,是多民族聚居區。蒙古、達斡爾、鄂溫克、鄂倫春、漢等35個民族在這里和睦聚居,這里的許多少數民族仍繼承和保留著各自的文化遺風和生活習俗。浩瀚森林覆蓋著的大興安嶺由北向南,縱貫於中部,成為呼倫貝爾東西部的天然分界線。東側是黑土平原—松嫩平原,西側是著名草原之一的呼倫貝爾大草原。呼倫貝爾大草原廣袤無垠,未受污染,被稱之為「綠色凈土」,也被人譽之為「北國碧玉」。以牧草為主的植物多達1300餘種,形成了不同特色的植被群落景觀。大興安嶺林海無邊無際,風姿雋秀。地面擁有3000多條河流,500多個湖泊,棲息著400多種獸類和禽類。地下則蘊藏著40餘種礦產。新世紀的呼倫貝爾,無論無垠綠土,還是碧水藍天;無論胡馬長嘶,還是雪漫河山。它都渾然天成,到這里旅遊度假,您會發出「天上人間」的感嘆,令人賞心悅目,流連忘返!

伊犁草原

無論是聲名在外的那拉提,還是後起之秀的唐不拉,抑或是傳統的牧場鞏乃斯,伊犁草原均展現出超然絕美的氣質與外表。伊犁河谷是如此的卓爾不群,逶迤千里,生機無限。

那拉提草原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新源縣東部,即新源縣那拉提鎮鏡內。那拉提意為「最先見到太陽的地方」。

那拉提草原地處楚魯特山北坡,發育於第3紀古洪積層上的中山地草場,東南接那拉提高嶺,勢如屏障。西北沿鞏乃斯河上游谷地斷落,地勢大面積傾斜,山泉密布,溪流縱橫。

緣山腳沖溝深切,河道交錯,森林茂密。那拉提年降水量可達800毫米,有利於牧草的生長,載畜量很高。在歷史上,那拉提草原就有「鹿苑」之稱。這里也是鞏乃斯草原的重要夏牧場。

那拉提草原系亞高山草甸植物。中生雜草與禾草構成植株高達50-60厘米,覆蓋度可達75-90%。仲春時節,草高花旺,碧茵似錦,極為美麗。這里還生長著茂盛的細莖鳶尾群系山地草甸。

錫林郭勒草原

位於內蒙古自治區錫林浩特市境內,面積107.86萬公頃,1985年經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批准建立,198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接納為」國際生物圈保護區」網路成員,1997年晉升為國家級,主要保護對象為草甸草原、典型草原、沙地疏林草原和河谷濕地生態系統。

錫林郭勒草原是我國境內最有代表性的叢生禾草棗根莖禾草(針茅、羊草)溫性真草原,也是歐亞大陸草原區亞洲東部草原亞區保存比較完整的原生草原部分。保護區內生態環境類型獨特,具有草原生物群落的基本特徵,並能全面反映內蒙古高原典型草原生態系統的結構和生態過程。目前,區內已發現有種子植物74科、299屬、658種,苔蘚植物73種,大型真菌46種,其中葯用植物426種,優良牧草116種。保護區內分布的野生動物反映了蒙古高原區系特點,哺乳動物有黃羊、狼、狐等33種,鳥類有76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有丹頂鶴、白鸛、大鴇、玉帶海雕等5種,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有大天鵝、草原雕、黃羊等21種。本區是目前我國最大的草原與草甸生態系統類型的自然保護區,在草原生物多樣性的保護方面佔有重要的空間位置和明顯的國際影響。

鄂爾多斯大草原

鄂爾多斯草原最吸引人的當屬獨特的自然風光,同時並存有大面積的草原和沙漠,以及上千個大小湖泊。在零星散落的蒙古包映襯下,天空純凈明亮、草地遼闊壯麗、空氣清新、牛羊成群,對久居都市的人來說,這一切都是那麼遙遠而親切。鄂爾多斯草原,正是鑲嵌在這片廣闊而神奇的土地上的一顆璀璨明珠!
2003年,內蒙古宏勝達建築公司著手調研、策劃、論證,准備興建鄂爾多斯草原旅遊區,經杭錦旗及錫尼鎮人民政府批准,2004年3月開始正式興建,同年8月初正式交付運營,短短兩年,鄂爾多斯草原旅遊區不僅已經成為響譽中外的特色旅遊景區,並且給當地居民帶來了無限福音。到目前為止,該景區用於牧民補貼、征地、修路、大本營建設及配套設施、廣告宣傳、旅遊促銷、員工培訓等共投入資金2000多萬元,資金來源全部為企業自籌。鄂爾多斯以其獨特的地理位置、神奇的傳說和一句「鄂爾多斯溫暖全世界」的廣告語譽滿全球。鄂爾多斯草原以其寬闊的胸懷、一望無際的自然屬性和藍天。綠草、白雲、羊群的優美意境吸引了無數中外遊客。「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是鄂爾多斯草原的真實寫照。
鄂爾多斯草原旅遊區地處鄂爾多斯市杭錦旗境內,距杭錦旗人民政府所在地錫尼鎮9公里。東距世珍日旅遊區70公里,北距夜鳴沙旅遊區80公里,自然形成黃金旅遊一條線。這里被銀川市、烏海市、臨河市、包頭市、呼和浩特市、榆林市和鄂爾多斯市所擁抱。控制面積30平方公里,核心區由一個蒙古大營和100多個蒙古包組成的蒙古包群:設計獨特,別具一格。按功能區劃分為歌舞表演、餐飲娛樂區,住宿休息區、騎馬射箭動動區、洽談會務區、廟宇、敖包祭祀區、體驗蒙古民族風俗休閑區等;景區日接待能力上千人,過夜留宿接待力300餘人。天時的特色加上人性的管理和優質服務,使鄂爾多斯的發展象翱翔的雄鷹、騰飛的駿馬!美麗的鄂爾多斯草原永遠張開熱情豪放的臂膀歡迎來自五湖四海的朋友!

川西高寒草原

這里所說的川西包括了雅安及西邊的甘孜藏族自治州,是一條民族遷徙的走廊,也是自古以來漢藏彝等民族交流通商的要道所在地,也是世人尋找的香格里拉核心區。筆者在2002年出版的《香格里拉之旅》中曾為康定取了一個名字叫香格里拉之門,進了康定,香格里拉就不再遙遠。

自漢朝起,茶葉和馬匹就是漢藏地區重要的交易商品,其路線是:成都→臨邛(今邛崍) →雅安→嚴道(今滎經) →翻過大相嶺至旄牛縣(今漢源縣)渡過大渡河到達磨西和木雅草原(今塔公、新都橋一帶),然後從川藏南路或北路去到西藏青海或者尼泊爾,這就是世所聞名的茶馬互市,其所經道路被史家和學者命名為茶馬古道,為這一道路命名的是雲南學者李旭先生,他曾花了5年的時間重走了茶馬古道。

沿古道行進是一件頗有歷史意義的旅程,除少部份路藏於山中被棄用,大部份路段便是今天公路所在。

川西高原與成都平原的分界線便是今雅安的邛崍山脈,山脈以西便是川西高原,二郎山兩邊雖相隔數十千米卻有著大相徑庭的氣候,很多時候東面陰雨綿綿而二郎山以西卻是麗日晴天。如果要深入體驗康藏文化與風情,那最好是去到關外,所謂關外是康巴人對於自然地理的一個表述,也就是出康定往北翻過高高的折多山便是到了關外。關外是更為雄奇俊美的天地,草原遼闊,雪山高聳,牧歌悠揚,藍天下是盛開的喜悅的心靈之花。

川西高原的主體民族除雅安有大量的漢族外,其餘大部份居民是康巴藏族。藏族在形成過程中歷經數百年的歲月,至松贊干布統一青藏高原,藏族人們也就是在那時成為一個有共同文字與信仰的民族。這個偉大的民族在雪域高原生生不息的繁衍,創造了燦爛的藏族文化,但由於山高路險加上當時各部族與種姓間有一些土著語言,因而在藏語發音上有很大區別,故而依據方言的不同,藏族分為拉薩方言區、安多方言區和康方言區,甘孜藏族自治州大部份便屬於康方言區。康方言區的人自稱康巴,巴中康方言里的意思與漢語的人大致相同。民間流傳著一句著名的話:「康巴人能走路就會跳舞,能說話就會唱歌。」走進川西高原將會是一次歌舞之旅。

川西高原上群山爭雄、江河奔流,長江的源頭及主要支流在這里孕育古老與神秘的文明,大渡河、雅礱江和金沙江帶著雪山草地的氣息由北向南流淌。由青藏高原山脈的走向也大至由北向南延伸,在地理上我們一般將這一地帶稱作橫斷山區。關於橫斷山區我會在地理一節中會作專門講述。地理與氣候原因促成了這一方土地獨特的景觀和復雜的高原氣候,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是真實寫照。

那曲高寒草原

那曲地區位於西藏自治區北部,北與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和青海省交界,東鄰昌都地區,南接拉薩、林芝、日喀則三地市,西與阿里地區相連。

那曲藏語意為「黑河」;整個地區在唐古拉山脈、念青唐古拉山脈和岡底斯山脈懷抱之中,西邊的達爾果雪山,東邊的布吉雪山,形似兩頭猛獅,守護著這塊寶地。這片總面積達40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就是人們常說的羌塘。整個地形呈西高東低傾斜,西高,中平,東低,平均海拔在4500米以上。中西部地形遼闊平坦,多丘陵盆地,湖泊星羅棋布,河流縱橫其間。東部屬河谷地帶,多高山峽谷,是藏北僅有的農作物產區,並有少量的森林資源和灌木草場,其海拔高度在3500-4500米之間,氣候好於中西部。

那曲地區屬亞寒帶氣候區,高寒缺氧,氣候乾燥,多大風天氣,年平均氣溫為-0.9℃至-3.3℃,年相對濕度為48-51%,年降水量380毫米,年日照時數為2852.6-2881.7小時,全年無絕對無霜期。每年的11月至次年的3月間,是乾旱的刮風期,這期間氣候乾燥,溫度低下,缺氧風沙大,延續時間又長,5至9月相對溫暖,是草原的黃金季節,這期間氣候溫和,風平日麗,降雨量佔全年的80%,綠色植物生長期全年約為一百天左右,全部集中在這個季節,這時的草原一片青綠,萬物茂盛,人歡畜旺。

那曲行署所在地那曲鎮是青藏公路的必經之路,又是西藏對外開放的旅遊區之一,每年8月(藏歷6月)舉辦的賽馬節是藏北草原的盛會,屆時,旅遊觀光的遊客、四面八方的牧民、各地的商販等雲集此處。旅遊者可以領略藏北草原的自然風光、節日氣氛和民族風情,還可以參觀游覽藏北名寺孝登寺。在那曲地區境內,遼闊的羌塘草原和神秘的藏北無人區,都會給旅遊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尤其是一望無際的無人區,棲息著野氂牛、藏羚、野驢等許多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給這片神奇的土地增添了更加迷人的色彩。藏北宰湖納木錯位於拉薩市的當雄與那曲地區的班戈縣之間,每年都有許多前來轉湖的遊客和信徒。

那曲鎮是被西藏列為開放的旅遊區之一。每年8月是藏北的黃金季節,一年一度的賽馬節在此舉行,觀光群眾、各業商販、嘉賓遊客紛紛雲集而來。夏日的那曲草原更是一幅由藍天、白雲、彩虹、牛羊和綠色織就的錦緞畫,旅遊者都會在這里領略到大自然的美妙。

祁連山草原

祁連山自然保護區地處甘肅、青海兩省交界處,東起烏鞘嶺的松山,西到當金山口,北臨河西走廊,南靠柴達木盆地。祁連山是由一系列平行排列的山嶺和谷地組成,一般海拔3000-5000米,主峰海拔5547米。愛受高原寒冷氣候的影響,祁連山在海拔4200米以上的高山地帶,終年積雪,形成的冰川達2859條,總面積1972.5平方公里。冰雪融化成為羊河、黑河、疏勒河三大水系、56條內陸河流的源頭。年徑流量72.6億立方米,是河西人民賴以自下而上的命脈,是這里經濟文化繁榮的基本保證。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