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際地理大會什麼時候召開
⑴ 中共一大召開的時間,地點分別是什麼
1921年7月日至31日,中國共產黨在上海召開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
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於1921年7月23日至31日在上海法租界貝勒路樹德里3號(後稱望志路106號,現改興業路76號)和浙江嘉興南湖召開。出席大會的各地代表共13人。
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鑒於當時黨員人數少、地方組織尚不健全,決定暫不成立中央委員會,先建立三人組成的中央局,並選舉陳獨秀任書記,張國燾為組織主任,李達為宣傳主任。黨的第一個中央機關由此產生。
(1)中國國際地理大會什麼時候召開擴展閱讀
1920年夏至1921年春,隨著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廣泛傳播,中國工人運動的蓬勃興起,作為兩者結合產物的中國共產黨早期組織,在上海、北京、武漢、長沙、濟南、廣州以及赴日、旅歐留學生中相繼成立,建黨條件基本成熟,召開全國代表大會也在建黨骨幹中開始醞釀。
1921年6月3日,共產國際代表馬林取道歐洲來到上海,與從西伯利亞南下的另一位國際代表尼科爾斯基會合。
他們很快與陳獨秀離滬期間主持上海黨組織工作的李達、李漢俊取得聯系,並交換了情況。共產國際代表建議及早召開黨的代表大會,宣告中國共產黨的正式成立。李達、李漢俊在征詢陳獨秀、李大釗的意見並獲得同意後,分別寫信給各地黨組織,要求每個地區派出兩位代表到上海出席黨的全國代表大會 。
⑵ 中共各大全會的時間和地點是什麼謝謝!
1、黨的一大: 中國共產黨誕生
1921年7月23日至31日在上海召開,中國共產黨在上海召開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宣告了中國共產黨的成立。
2、黨的二大: 第一次提出徹底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
1922年7月16日至23日在上海召開,正確分析了中國的社會性質,中國革命的性質、對象、動力和前途,指出了中國革命要分兩步走,在中國近代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
3、黨的三大:
1923年6月12日至20日在廣州召開,決定共產黨員以個人身份加入國民黨,實現國共合作,同時保持共產黨在政治、思想、組織上的獨立性。
4、黨的四大:
1925年1月11日至22日在上海召開,提出了無產階級在民主革命中的領導權問題和工農聯盟問題。
5、黨的五大:
1927年4月27日至5月9日在武漢召開,大大雖然批判了陳獨秀的右傾錯誤。
6、黨的六大:
1928年6月18日至7月11日在莫斯科召開。
7、黨的七大:
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在延安召開。
8、黨的八大:
1956年9月15日至27日在北京召開,。
9、黨的九大:
1969年4月1日至24日在北京召開。
10、黨的十大:
1973年8月24日至28日在北京召開。
11、黨的十一大:
1977年8月12日至18日在北京召開。
12、黨的十二大: 開創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局面
1982年9月1日至11日在北京召開,鄧小平在這次大會上第一次提出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嶄新命題。
13、黨的十三大: 闡述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
1987年10月25日至11月1日在北京召開,十三大第一次系統地闡明了關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理論,明確概括了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
14、黨的十四大: 確立鄧小平理論,指導地位明確經濟體制改革目標
1992年10月12日至18日在北京召開。確立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在全黨的指導地位;明確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15、黨的十五大: 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
1997年9月12日至18日在北京召開。在大會通過的黨章中,把鄧小平理論同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一起作為中國共產黨的指導思想。
16、黨的十六大:
2002年11月8日至14日在北京召開。
17、黨的十七大:
2007年10月15日至21日在北京召開。
18、黨的十八大:堅定不移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奮斗
2012年11月8日-11月14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召開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是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關鍵時期和深化改革開放、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攻堅時期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
19、黨的十九大:
2017年10月18日至10月24日在北京召開。這次大會的主題是: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懈奮斗。
⑶ 2016年第33屆國際地理大會將在中國北京舉辦,主題是
2016年第33屆國際地理大會將在中國北京舉辦,主題是
⑷ 世界地理信息大會什麼時候開始
首屆聯合國世界地理信息大會將於2018年11月19日至21日在浙江省德清縣舉行
⑸ 國際地理大會在北京召開體現了首都北京的什麼職能
政治和文化職能
⑹ 國除地理大會在北京國家會議舉行,體現北京的什麼職能
2016年8月21-25日,第來33屆國源際地理大會在京召開,其主要體現了我國首都北京的國際交往中心職能。
一、國際地理大會:
國際地理大會是國際地理聯合會(IGU)主辦的四年一屆的國際地理學學術會議。早在1871年,以歐洲為主的地理學家們在比利時安特衛普發起召開了第一屆國際地理學大會。
二、歷史沿革:
早在1871年,以歐洲為主的地理學家們在比利時安特衛普發起召開了第一屆國際地理大會。
舉辦10屆大會之後,到了1922年,為了規范國際地理大會的組織領導,各國代表又發起成立了國際地理聯合會(IGU)。在IGU的主導下,國際地理學大會已經成為全球地理學界規模最大、學術水平最高、影響力最強的國際盛會。
2008年8月12~15日,第31屆國際地理大會在突尼西亞舉行,來自世界各地的1000多名地理工作者參加了大會的學術交流。大會通過無記名投票,選舉產生了2016年第33屆國際地理學大會的主辦國。中國北京以30比10的絕對優勢戰勝俄羅斯莫斯科,取得了2016年國際地理大會的舉辦權。
2016年8月21-25日,第33屆國際地理大會於中國北京國家會議中心舉行。
⑺ 中共一大是什麼時間什麼地點召開的
中共一大於1921年7月23日在上海召開。
1920年夏至1921年春,隨著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廣泛傳播,中國工人運動的蓬勃興起,作為兩者結合產物的中國共產黨早期組織,在上海、北京、武漢、長沙、濟南、廣州以及赴日、旅歐留學生中相繼成立,建黨條件基本成熟,召開全國代表大會也在建黨骨幹中開始醞釀。
6月3日,共產國際代表馬林取道歐洲來到上海,與從西伯利亞南下的另一位國際代表尼科爾斯基會合。他們很快與陳獨秀離滬期間主持上海黨組織工作的李達、李漢俊取得聯系,並交換了情況。共產國際代表建議及早召開黨的代表大會,宣告中國共產黨的正式成立。
李達、李漢俊在征詢陳獨秀、李大釗的意見並獲得同意後,分別寫信給各地黨組織,要求每個地區派出兩位代表到上海出席黨的全國代表大會。
7月23日晚,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上海正式開幕。
(7)中國國際地理大會什麼時候召開擴展閱讀:
黨的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前後共開了7次會議。共產國際代表馬林和尼克爾斯基出席了第一天的會議。他們代表共產國際對會議的召開表示熱烈的祝賀,馬林還介紹了共產國際的情況。
接著,代表們商討了會議的任務和議題,一致確定先由各地代表報告本地工作,再討論並通過黨的綱領和今後工作計劃,最後選舉中央領導機構。
7月24日舉行第二次會議,各地代表報告本地區黨團組織的狀況和工作進程,並交流了經驗體會。25、26日休會,用於起草黨的綱領和今後工作計劃。27、28和29日三天,分別舉行三次會議,集中議論此前起草的綱領和決議。討論認真熱烈,大家各抒己見,既有統一的認識,又在某些問題引起爭論,會議未作出決定。
7月30日晚,一大舉行第六次會議,原定議題是通過黨的綱領和決議,選舉中央機構。會議剛開始幾分鍾,法租界巡捕房密探突然闖入,這次會議被迫中斷。
一大第六次會議剛開始,就遭受法租界巡捕房的侵擾。大家一致認為會議不能在上海舉行了,在李達夫人的提議下,決定到嘉興南湖去開完最後一次會議。
南湖會議繼續著上海30日未能進行的議題,先討論並通過《中國共產黨的第一個綱領》,這份15條約700的簡短綱領,確定了黨的名稱、奮斗目標、基本政策、提出了發展黨員、建立地方和中央機構等組織制度,兼有黨綱和黨章的內容,是黨的第一個正式文獻。
⑻ 中國的重要大會召開的起始時間以及每隔多久召開一次
黨代會的專用名詞:「幾屆幾中全會」
1.「屆」:用於定期的會議,專1956年中國共產黨召開第八屬次全國代表大會。會議通過了新的黨章,規定黨的全國代表大會實行常任制,每屆任期5年。但由於政治運動等原因,九大直到1969年才召開,而十大、十一大均比黨章規定提前一年召開,到了1982年的十二大及以後各次黨代會,才真正按「八大」確定的黨章的規定,5年召開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我們某次黨代會的中央委員會議為「幾屆幾中全會」。
2.「中」:是指中共中央委員會議,如「七屆二中全會」就是指七大的黨代表選出來的中央委員召開的第二次中央委員會議。
⑼ 2o16第33屆國際地理大會將在中國北京舉辦,主題是:
主題是:一個地球,多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