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理人文 » 中國北方地區地理位置特徵

中國北方地區地理位置特徵

發布時間: 2021-02-10 04:37:25

⑴ 中國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地理特點的差異是

在中國遼闊的大地上,由於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條件的差異,人文、經濟方面也各有特點,全國可分為東部季風區、西北乾旱半乾旱區、青藏高寒區三個自然區。其中東部季風區由於南北緯度差別較大,以秦嶺——淮河為界,又分為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因此全國可分為北方地區、南方地區、西北地區、青藏地區四大部分。

北方地區

北方地區是指中國東部季風區的北部,主要是秦嶺-淮河一線以北,大興安嶺、烏鞘嶺以東的地區,東臨渤海和黃海。包括東北三省、黃河中下游五省二市的全部或大部分,以及甘肅東南部,內蒙古、江蘇、安徽北部。面積約佔全國的20%,人口約佔全國的40%,其中漢族占絕大多數,少數民族中人口較多的,有居住在東北的滿族、朝鮮族等

南方地區

南方地區是指中國東部季風區的南部,主要是秦嶺-淮河一線以南的地區,西面為青藏高原,東與南面臨東海和南海,大陸海岸線長度約佔全國的2/3以上。本區的范圍包括長江中下游六省一市,南部沿海和西南四省、市大部分地區。面積約佔全國的25%,人口約佔全國的55%,漢族佔大多數。區內的少數民族有30多個,其人數5000多萬,主要分布在桂、雲、貴、川、湘、瓊等地,人數較多的為壯、苗、彝、土家、布依、侗、白、哈尼、傣、黎等族。

西北地區

西北地區深居內陸,位於大興安嶺以西,昆侖山—阿爾金山—祁連山和長城以北,包括內蒙古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寧夏回族自治區和甘肅省的西北部。這一地區國境線漫長,與俄羅斯、蒙古、哈薩克等國相鄰。本區面積廣大,約佔全國面積的30%,人口約佔全國的4%,是地廣人稀的地區。西北地區是中國少數民族聚居地區之一,少數民族人口約占總人口的1/3,主要有蒙古族、回族、維吾爾族、哈薩克族等。

青藏地區

青藏地區位於中國西南部,橫斷山脈以西,喜馬拉雅山以北,昆侖山和阿爾金山、祁連山以南,包括青海、西藏和四川西部。面積約佔全國的25%,人口不足全國的1%。這里是中國藏族聚居的地區。西藏自治區同緬甸、印度、不丹、尼泊爾等國相鄰。

⑵ 北方地區自然地理特徵

我國北方地區的范圍主要包括三大地形區: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黃土高原;地形以平原和高回原答為主。

水文:河流流量比南方地區小,含沙量大,有結冰期,且越往北結冰期越長;主要河流有黃河(中下游水系)、海河水系、遼河水系、黑龍江及其支流松花江水系等。

氣候:大部分地區屬於溫帶季風氣候,高山地區屬於高山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乾燥。由於該地區南北跨緯度大,其內部氣候差異依舊比較明顯,因此可以將它細分為暖溫帶氣候(包括黃土高原、華北平原、遼河平原南部)、中溫帶氣候(包括東北平原大部分地區)、寒溫帶氣候(只局限在黑龍江省最北部的大興安嶺山區)。

植被:大部分地區的代表植被類型為溫帶落葉闊葉林,東北一些高山地區分布有針葉林。

土壤:典型土壤——黃土高原和華北平原為黃土,土質疏鬆;東北平原為黑土和黑鈣土,土壤十分肥沃。

⑶ 北方地區的地理位置

以中國來說,長江以南為南方,長江以北為北方。

⑷ 北方地區的情況

中國北方地區的位置和自然地理特徵:
依據全國各地在地理位置、自然地理(地形、氣候、植被、河流、土壤等)和人文地理(人口、民族、經濟、交通、城市等)方面所表現出的不同特點,可將全國分成北方地區、南方地區、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四個區域。
北方地區是指我國秦嶺——淮河以北、長城以南、大興安嶺以東的廣大地區。西到祁連山東端的烏鞘嶺,東臨渤海和黃海,北面與俄羅斯、東面與朝鮮為鄰。主要包括東北的黑龍江、吉林、遼寧三省,黃河中下游的河北、北京、天津、山東、山西的全部和河南、寧夏、陝西、甘肅的部分地區,以及江蘇、安徽兩省的北部地區。面積佔全國1/5,人口卻佔了近40%。黃河中下游地區是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之一,歷史悠久,人口稠密。
北方地區地形以平原為主,兼有高原和山地。東北平原和華北平原是我國面積最大、最完整的二個大平原。東北平原位於大興安嶺、小興安嶺、長白山之間,主要由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和遼河平原三部分組成。華北平原位於燕山以南、太行山以東、淮河以北,東面瀕臨海洋。華北平原是地質歷史時期黃河、海河所挾帶的泥沙沉積作用形成的沖積平原。黃土高原位於太行山以西、烏鞘嶺以東、長城以南、秦嶺以北之間的地區。這里的黃土是地質歷史時期風力沉積作用堆積而成的。那時,強勁的偏北風吹揚起沙塵南下。隨著風力減弱、沙土沉積、形成了平坦高聳的黃土源。後來隨著植被遭到大規模破壞、疏鬆的黃土容易遭受沖刷。水土流失嚴重,形成了溝壑縱橫的黃土丘陵(黃土溝谷、黃土梁、峁)。黃土高原、華北平原被稱為是「黃土地」。

⑸ 北方地區主要有哪些半島,瀕臨哪些海,區域地理位置特點

我國北方地區的半島主要有山東半島和遼東半島。我國北方地區瀕臨渤海和黃海。我國北方地區位於大興安嶺、青藏高原以東,秦嶺--淮河以北,東面臨渤海和黃海。

⑹ 說出北方地區的范圍與地理位置特點

我國北方地區西到大興安嶺、青藏高原,東到海洋,南至秦嶺--淮河一線,北抵長城。我國北方地區位於大興安嶺以東,長城以南,秦嶺--淮河以北,青藏高原以東。

⑺ 中國重要的地理位置和分界線及氣候特徵自然特徵。

中國地來區分 青藏地區 北方地區 南方源地區 西北地區 主要分界線 秦嶺--淮河一線 秦嶺--淮河的意義有9點 去網上搜一下太多了 不好意思 == 中國的氣候特徵 1.風氣候顯著 2氣候的大陸性強3.氣候類型復雜多樣。自然特徵:1.響顯著,范圍廣闊。2.復雜,高原、山地和丘陵佔有很大比重。3.的自然發展歷史,土壤、生物資源豐富。4.活動使自然界發生深刻的變化。我國歷史悠久,長期的人類活動在很大程度上加速或延緩了自然景觀的演變過程,強烈地改變著自然面貌。

⑻ 中國北方是哪裡

北方包括華北、西北、東北的三北地區和青藏地區,具體省份包括:山東、山西、陝西、河北、河南、甘肅、寧夏、青海、西藏、新疆、內蒙古、遼寧、吉林、黑龍江、北京、天津。

(8)中國北方地區地理位置特徵擴展閱讀:

省份指中國的行政規劃,我國共有34個省級行政區域,包括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2個特別行政區。

包括: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重慶市,河北省,山西省,遼寧省,吉林省,黑龍江省,江蘇省,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江西省,山東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廣東省,海南省。

四川省,貴州省,雲南省,陝西省,甘肅省,青海省,台灣省,內蒙古自治區,廣西壯族自治區,西藏自治區,寧夏回族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

1、華東地區(包括山東、江蘇、上海、浙江、安徽、福建、江西)。

2、華南地區(包括廣東、廣西、海南)。

3、華中地區(包括河南、湖南、湖北)。

4、華北地區(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內蒙古)。

5、西北地區(包括寧夏、青海、陝西、甘肅、新疆)。

6、西南地區(包括四川、貴州、雲南、重慶、西藏)。

7、東北地區(包括遼寧、吉林、黑龍江)。

8、港澳台地區(包括香港、澳門、台灣)。

省:河北省、山西省、遼寧省、吉林省、黑龍江省、江蘇省、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江西省、山東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廣東省、海南省、四川省、貴州省、雲南省、陝西省、甘肅省、青海省、台灣省

直轄市: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重慶市。

民族自治區:內蒙古自治區,廣西壯族自治區,寧夏回族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西藏自治區。

特別行政區: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

全國縣級以上行政區劃共有: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2個特別行政區;51個地區(州、盟),比上年減少了6個;660個市,其中:直轄市4個。

地級市285個(包含新設立海南省三沙市),比上年增加7個;縣級市374個,比上年減少7個;1642個縣(自治縣、旗、自治旗、特區和林區),比上年減少7個;845個市轄區,比上年增加15個。

⑼ 北方地區地理位置特點

我國北方地區大體位於大興安嶺、青藏高原以東,內蒙古高原以南,秦嶺—淮河以北,東臨渤海和黃海。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