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地理屬於人文社科還是自然科學
㈠ 地理學是屬於自然科學,還是屬於社會科學
問等於問母親是屬於兒子,還是屬於女兒一樣是無稽之談,母親只能屬於她自己,地理學自然也只能屬於地理學。
作為「科學之母」的地理學正如猿一樣,已經不必去探索它了,現在重要的是在科學如林的現代科學中,有地理學嗎?它在那個星座?它是什麼樣的?或者它會成為什麼樣的?有的學者,這里的學者指的是真正的地理學者,他們認為地理學是有的,從太初的原始時代開始,它就躑躅地在人世間的科學大軍的行列里行進著,只是因為過於古老,它已顯得虛弱衰老,以致處在科學大軍行列的奠後成員的位置!它為什麼不能行走得快些?回答是,在科學的產生、形成和發展過程中,作為科學之母的地理學,是無私的,它只有奉獻,它創造的財富以及它自己,都被它的子子孫孫瓜分、肢解,幾乎到了身無分文,不,到了身無立錐之地。李特爾是洞悉地理學的,因此他寫道:
「要利用所有的科學來說明它自己的個性(即地理區域在人——地關系方面的獨特性),而又不顯示它們的特點。必須使它們都給出一部分,而不是全部,同時又必須保持自己鮮明的單一性。」
作為時間達百餘年的形成時期的地理學,它的關鍵是科學性質問題,並未獲得一個為大家共同接受的結論。形成時期的無數地理學家,特別是一些被稱為地理學大師的地理學家,都創立了和發展了一系列的理論,這些系統理論無論在繼承上,還是在創新上,都使地理學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有許多迄今還有很大的影響。尤其是在實踐上,基本上完成了對地球表面的發現,人類歷史上一直延續的對未知世界的探索和對已知世界擴大的過程,基本完成。當洪保德對南美洲進行艱辛的考察時,南美洲對舊大陸人們來說,充滿了神秘的色彩;而美洲的原居者——印地安人,對他們以外的世界還一無所知;可是僅僅是一個世紀,這在人類數千年的歷史上,只不過是短短的一瞬,無論是地球表面的陸地,還是海洋,除了兩極的局部地區外,都踏遍了人類的足跡;有關地球表面的完整形象已經精確地表現在地圖上,並科學地描述記載在無數的地理著作中。一所較完備的圖書館,裝著整個地球,已不是神話,而是實實在在的現實。「秀才不出門,能知天下事」,曾經是人們夢寐以求的願望,現在已是老少皆知的常識。
當然,形成時期的地理學是地理學發展史上最為輝煌燦爛的豐碑和寶庫,這是肯定的事實;但它不意味著地理學在理論和實踐上的完成,這又是不可否認的。現代有人抱怨,此前地球的描述也好,「人類之家」的地球表面的描述和研究也好,地理學有一個自己的家園,地理學家在自己的固有范圍內,寫什麼?怎樣寫?都憑自己的意願行事。可是形成時期,家園的藩籬崩潰了,地理學家不得不尋覓自己立足的地方,不得不嚴格地考慮自己能寫什麼?寫得了什麼?寬闊的大道居然變成了羊腸小路,平坦的現代化的道路上車水馬龍的跑著各種車子,地理學只是一部車子,裝備是否精良,馬力是否充足,都決定這部車子的速度,決定它是半途拋錨,還是繼續前進!?決定它是一馬當先,還是蹣跚在後的蠕行。競爭從未進入科學的圍牆,這是已往的事實;而今天卻成為發展與淘汰的標准!也有人認為近代地理學給我們留下的遺產,從縱的來說是豐碩的果實;但從橫的來說,和其他科學相比較來說,無可否認又是先天不足的孱弱身軀,不定的概念,不定的科學性質和不定的科學地位,都為後來者留下了難解的難題!可以說我們面臨的是舉步維艱的境地。也有人認為近代地理學並沒有洪保德和李特爾所創立的學說那樣受人尊敬,在科學中所有的那樣顯赫的作用和地位,他們所接受的遺產和他們為後人所留下的遺產之間,有了天壤不同的差別,因此,有人至今津津樂道地懷戀著近代地理學產生時的美好時光,從而提出回到洪保德和李特爾的立場、觀點上去。諸此種種觀點,我們以為都是不正確的、有害的。
㈡ 歷史地理學和人文地理學的區別有哪些,為什麼有的大學專業是人文地理學而有的大學是人文地理學
人文地理學是地理學的分支(二級學科),相對於自然地理學,是研究地球上人類一切社會經濟活動的科學。
因為人文地理學下劃分標准不統一,不能准確說歷史地理學是人文地理學的一級分支,但卻是屬於人文地理學下的,不可能屬自然地理(按以上地理學劃分)。
歷史地理學或歷史地理,是研究歷史時期地理環境及其演變規律的學科,基本上歷史地理是把地理學加上時間影晌的因素,它是地理學的年輕分支學科,又與傳統的沿革地理研究有密切關系。(沿革地理主要研究歷代政區和疆域的變遷,在中國已有悠久的歷史,內容十分豐富,在西方也有類似的研究。)
①研究對象:歷史地理學的研究對象與現代地理學的基本一致。它研究的是歷史上的地理現象。例如了解黃河的出海口和河道在不同時期的情況。比如歷代中國行政區劃的變化,城市在歷史上的變化,歷史上人口的分布、遷移,各地的風俗習慣,方言的分布,宗教的傳播等。)
②歷史地理學的分支:
a.歷史自然地理學:研究歷史時期自然地理環境的變化及其規律,例如:歷史氣候研究。
b.歷史人文地理學:研究歷史時期人文地理環境的變化及其規律
c.區域歷史地理學:
中國歷史地理學,是研究中國歷史上的地理現象及其演變規律的一門學科。(它研究的是歷史上 的中國地理,也就是過去幾千年間中國范圍內的地理狀況。)
歷史地圖,指記錄一個區域歷史上某個時期的環境、文化、軍事和國界等的專題地圖,與普通地圖試圖一般記錄最新和當前最准確的信息的目的有顯著的區別。歷史地圖對於歷史學、地理學、地質學和歷史地理學等有相當重要的價值。
從狹義人文地理學(社會文化地理學)理解的話,因為這(人文地理學包括社會文化地理學、政治地理學、經濟地理學等。)常說等,要不然又可用排除法看歷史地理學是不是屬於狹義的人文地理學(社會文化地理學)。
研究了下,不知有疏漏、錯誤沒。
㈢ 學習通中 的 文化地理 和 數學文化 屬於人文社科還是自然科學
人文地理學:它是以人地關系的理論為基礎,探討各種人文現象的地理分布、擴散和變化,以及人類社會活動的地域結構的形成和發展規律的一門學科。
人文地理學是地理學的兩個主要分支學科之一,「人文」二字與自然地理學的「自然」二字相對應,泛指各種社會、政治、經濟和文化現象。廣義的人文地理學包括社會文化地理學、政治地理學、經濟地理學等,狹義的人文地理學則指社會文化地理學。
人文地理學經過長期發展已形成一個較完整的學科體系。一般可以分為綜合理論部分、通論部分(部門人文地理學)和專論部分(區域人文地理學)。人文地理學綜合理論部分主要指對人地關系理論的研究。人文地理學通論部分可分為經濟、政治、社會文化3個大的方面,也有一些學者將其分為社會文化和經濟兩個主要方面。人文地理學專論部分則包括對各種地區人文要素的區域地理研究。
自然地理學:自然地理學(Physical Geography)是地理學分支之一,研究自然環境或其組成部分的科學。
按研究的特點,自然地理學可分為綜合性和部門性的兩組分支科學。綜合性的分支科學有綜合自然地理學、區域自然地理學、古地理學等。部門性的分支科學有地貌學、氣候學、水文地理學、生物地理學、冰川學等。狹義的自然地理學僅指綜合自然地理學,部門自然地理學已逐步發展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狹義的自然地理學僅指綜合自然地理學。
顯而易見,自然地理學比人文地理學容易讀。
㈣ 中國歷史地理概況這門課屬於自然科學類嗎
中國歷史地理概況這門課屬於歷史地理學,歷史地理學是地理學的分支學科,地理學屬於自然科學。因此,中國歷史地理概況這門課屬於自然科學類。
㈤ 地理學屬於自然科學,還是社會科學
基本上同意樓上的說法,但籠統的說:地理學屬於自然科學。
㈥ 歷史人文地理學專業誰能解釋一下到底是歷史還是地理
歷史人文地理學是歷史地理學的分支學科。
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是地理學的兩大分支,同樣,歷史地理學也包括歷史自然地理和歷史人文地理兩大部分。建國以後將近三十年,人文地理遭受冷落,大致和社會學、法律學等學科一樣,長期廢而不講。我們歷史地理學也受其影響,只注重歷史自然地理,忽視歷史人文地理,除了歷代的疆域政區不能不講外,對人文地理的其他方面,絕少有人肯花力氣去鑽研。但人文地理的研究成果其實頗有益於國家的經濟文化建設,所以西方國家一貫很重視。我國從七十年代末以來,也在積極重建這門學科。大學開始開設歷史人文地理學專業。
此專業主要研究歷史時期人文地理現象分布、演變及其發展規律。按研究內容分為:①歷史政治地理。研究歷史時期疆域和政區的形成、劃分及其變遷;各級行政中心的位置及其遷移。中國傳統的沿革地理所研究的主要內容,即屬此范圍;②歷史經濟地理。是歷史人文地理最豐富的部分,研究歷史時期某一地區(或國家)生產力的分布、變遷及其規律。包括農業、工業、手工業、礦業的區域分布、發展;水利工程建設;交通路線的改變及興廢;自然資源的利用;區域經濟開發等;③歷史人口與居民地理。研究歷史時期居民的分布、變遷及其規律。包括人口的分布與變遷;民族來源、分布地區、遷徙路線;移民地區和路線、地區開發和影響;聚落的產生、分布、聚散和空間特徵;④歷史軍事地理。研究歷史時期軍事地理的分布現象及其變化。包括某些地區、地點在歷史上的戰略意義和價值;戰爭路線研究;歷史戰役地理分析;重要防禦建築,如關隘、障塞、烽燧以及長城、邊牆等的形成和變遷;⑤歷史文化地理。研究歷史時期文化現象的起源、分布、傳播和變遷規律。精神要素方麵包括語言、文字、宗教信仰、社會風俗、藝術、思想等;物質要素方麵包括歷史文化遺跡、建築和聚落形式等。歷史人文地理的研究對象屬社會,經濟現象,與歷史學、經濟史、考古學等學科關系密切。它不僅是歷史學與地理學間的邊緣科學,也是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間的邊緣科學。
㈦ 地理信息系統屬於自然科學還是人文社會科學
肯定是自然科學,地理類都是自然科學的范疇!
㈧ 中國旅遊地理屬於人文社科類的嗎
【下面這些專業都是屬於人文社科類的專業,同學你慢慢找吧】
05 文學
0501 中國語言文學
050101 文藝學
050102 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
050103 漢語言文字學
050104 中國古典文獻學
050105 中國古代文學
050106 中國現當代文學
050107 中國少數民族語言文學
050108 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
0502 外國語言文學
050201 英語語言文學
050202 俄語語言文學
050203 法語語言文學
050204 德語語言文學
050205 日語語言文學
050206 印度語言文學
050207 西班牙語語言文學
050208 阿拉伯語語言文學
050209 歐洲語言文學
050210 亞非語言文學
050211 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
0503 新聞傳播學
050301 新聞學
050302 傳播學
0504 藝術學
050401 藝術學
050402 音樂學
050403 美術學
050404 設計藝術學
050405 戲劇戲曲學
050406 電影學
050407 廣播電視藝術學
050408 舞蹈學
0101 哲學 0201 理論經濟學 0202 應用經濟學 0301 法學 0302 政治學 0303 社會學
0304 民族學 0305 馬克思主義理論 0401 教育學 0402 心理學 0403 體育學 0501 中國語言文學
0502 外國語言文學 0503 新聞傳播學 0504 藝術學 0601 歷史學
㈨ 地理是屬於社會科學還是屬於自然科學
地理 屬於社會科學,因為它是人為劃分的,有一定的社會區劃;
屬於自然科學,因為地理又有研究物質,科學劃分。
相對而言,屬於社會科學的層面要大一些。。
㈩ 人文科學,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的區別和聯系
一、三者的研究目的不同:
1、人文科學的研究目的:揭示人類社會的本質和發展規律。
2、社會科學的研究目的:研究人類社會的種種現象的各學科總體或其中任一學科。
3、自然科學的研究目的:自然科學認識的對象是整個自然界,即自然界物質的各種類型、狀態、屬性及運動形式。認識的任務在於揭示自然界發生的現象以及自然現象發生過程的實質,進而把握這些現象和過程的規律性,以便解讀它們,並預見新的現象和過程,為在社會實踐中合理而有目的地利用自然界的規律開辟各種可能的途徑。
二、三者的概述不同:
1、人文科學的概述: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不僅僅是一種真理性探索,而且還代表了一定的價值觀和社會集團的利益。人文社會科學對社會實踐的依賴,具體體現為社會實踐對人文社會科學的促進和制約兩個方面。
2、社會科學的概述:社會科學是研究各種社會現象的科學。如社會學研究人類社會(主要是當代),政治學研究政治、政策和有關的活動,經濟學研究資源分配。社會科學所涵蓋的學科包括:經濟學、政治學、法學、倫理學、歷史學、社會學、心理學、教育學、管理學、人類學、民俗學、新聞學、傳播學等。
3、自然科學的概述:自然科學以定量作為手段,研究無機自然界和包括人的生物屬性在內的有機自然界的各門科學的總稱。自然科學是研究大自然中有機或無機的事物和現象的科學。
三、三者的涵蓋的學科不同:
1、人文科學涵蓋的學科:西洋古典學、宗教學、哲學、語言學、文藝學、歷史學、新聞傳播學、人際關系學。
2、社會科學涵蓋的學科:社會科學所涵蓋的學科包括:經濟學、政治學、法學、倫理學、歷史學、社會學、心理學、教育學、管理學、人類學、民俗學、新聞學、傳播學等。
3、自然科學漢高的學科:包括天文學、物理學、化學、地球科學、生物學等。
人文科學,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之間的聯系: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其中包括人文科學)和思維科學是科學體系的三大支柱,是人們認知、維護、改善自然、社會和思維的工具。
人文科學是指以人的社會存在為研究對象,以揭示人類社會的本質和發展規律為目的的科學。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不僅僅是一種真理性探索,而且還代表了一定的價值觀和社會集團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