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的人文地理環境特徵是什麼
A. 女生去南京實習,還是去青島呢從各地的經濟發展水平、人文氣息、地理環境特徵等綜合方面來說。
各有千秋吧
南京:
經濟:就業機會多,世面開闊,開眼界,
人文氣息:六朝古都,明孝陵,南版京博權物館,紅山動物園等,江南迤邐風情,別具一格,青年人也很開放,旅遊地區人很熱情
地理環境:南京夏季很熱,類似盆地氣候,四面環山,冬季濕冷,一入梅雨季節,雨連下一個星期,當然可以忍受
青島
經濟:相較南京肯定不如,但近年發展也很好
人文氣息:海濱城市,人口老齡化明顯,人才外流較多,生活節奏相較慢
地理環境:臨海,溫帶大陸偏海洋性氣候,夏季溫和,冬季寒冷,較濕潤。
總:去哪裡實習?看你是否決定就在那裡發展。
或者是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過什麼樣的人生?
B. 濰坊人文地理特徵,求拜託
濰坊,山東省下轄地級市,古稱「濰州」、「濰縣」,又名「鳶都」,位於山東半島的回中部,與青島、日照、淄答博、煙台、臨沂等地相鄰。氣候屬暖溫帶季風型半濕潤大陸性氣候,市域地貌自北向南,由低到高,形成幾個台階。截至2016年,轄4區6市2縣。2017年總人口936.3萬人。
濰坊市是世界風箏都,國家環保模範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園林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城市、全國循環經濟示範市,榮獲中國人居環境獎。[1]
2017年,濰坊市地區生產總值5858.6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增長7%。[2]2017年,濰坊市入選為第五屆全國文明城市。[3]2018年4月2日,科技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支持新一批城市開展創新型城市建設的名單,全國17座城市入選,濰坊名列其中。2018年1月,濰坊入選首批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示範城市,12月,2018中國大陸最佳地級城市第6名。
C. 分析華東地區人文地理環境的特點是什麼
華東地區是政治劃分,不是人文和自然劃分。如今,華東仍被用作地區用名內,包括(現上海、江蘇、容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東、台灣)七省一市,其中,台灣因特殊性,而單獨列出,統計資料時一般也不包含在內。除此以外,其餘六省一市的行政區劃代碼均以「3」開頭。
面積
83.43萬平方公里
人口
4.01億(2014年末)
方言
中原官話、膠遼官話、江淮官話、吳語、贛語、閩語、客語等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氣候、溫帶季風氣候等
D. 山東的地理位置氣候類型風土人情特徵
山東,因居太行山以東而得名,簡稱「魯」,省會濟南。先秦時期隸屬齊國、魯國,故而別名齊魯。山東地處華東沿海、黃河下游、京杭大運河中北段,是華東地區的最北端省份。西部連接內陸,從北向南分別與河北、河南、安徽、江蘇四省接壤;中部高突,泰山是全境最高點;東部山東半島伸入黃海,北隔渤海海峽與遼東半島相對、拱衛京津與渤海灣,東隔黃海與朝鮮半島相望,東南則臨靠較寬闊的黃海、遙望東海及日本南部列島。
山東的氣候屬暖溫帶季風氣候類型。降水集中,雨熱同季,春秋短暫,冬夏較長。年平均氣溫11℃—14℃,山東省氣溫地區差異東西大於南北。全年無霜期由東北沿海向西南遞增,魯北和膠東一般為180天,魯西南地區可達220天。山東省光照資源充足,光照時數年均2290—2890小時,熱量條件可滿足農作物一年兩作的需要。年平均降水量一般在550—950毫米之間,由東南向西北遞減。降水季節分布很不均衡,全年降水量有60%—70%集中於夏季,易形成澇災,冬、春及晚秋易發生旱象,對農業生產影響最大。
山東省境內中部山地突起,西南、西北低窪平坦,東部緩丘起伏,形成以山地丘陵為骨架、平原盆地交錯環列其間的地形大勢。泰山雄踞中部,主峰海拔1532.7米, 為山東省最高點。黃河三角洲一般海拔2—10米,為山東省陸地最低處。境內地貌復雜,大體可分為中山、低山、丘陵、台地、盆地、山前平原、黃河沖積扇、黃河平原、黃河三角洲等9個基本地貌類型。山地約佔山東省總面積的15.5%,丘陵佔13.2%,平原佔55%,窪地佔4.1%,湖沼平原佔4.4%,其他佔7.8%。境內主要山脈,集中分布在魯中南山區和膠東丘陵區。屬魯中南山區者,主要由片麻岩、花崗片麻岩組成;屬膠東丘陵區者,由花崗岩組成。絕對高度在700米以上、面積15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泰山、蒙山、嶗山、魯山、沂山、徂徠山、昆嵛山、九頂山、艾山、牙山、大澤山等。
E. 地理環境具有哪些特點
(1)具有來自地球內部的內能和主要來自太陽的外部能量,並在專此相互作用;
(2)它具屬有構成人類活動舞台和基地的三大條件,即常溫常壓的物理條件、適當的化學條件和繁茂的生物條件;
(3)這一環境與人類的生產和生活密切相關,直接影響著人類的飲食、呼吸、衣著、住行。由於地理位置不同,地表的組成物質和形態不同,水、熱條件不同,地理環境的結構具有明顯的地帶性特點。因此,保護好地理環境,就要因地制宜地進行國土規劃、區域資源合理配置、結構與功能優化等。
F. 人文地理特點有何不同
人文地理特徵主要包括人口、民族、宗教、工業、農業、分布、成因、重要城市、回港口、交通等。
人文地理答是人類的社會,文化和生產生活活動的地域組合, 包括人口,民族, 聚落,政治,社團,經濟, 交通,軍事,社會行為等許多成分。它們在地球表面構成的圈層, 稱為人文圈或社會圈,智慧圈,技術圈。
人文地理環境是指人類為求生存和發展而在地球表面上進行的各種活動的分布和組合,如疆域、政區、軍事、人口、民族、經濟(農業、手工業、商業)、城市、交通、文化等等。
人文地理環境地理環境的的重要方面,人類是引起以上各類地理分布及變化的主要載體,民族又是人類中具有特色的群體,於是人口的增長、分布和遷徙,民族分布和融合,成為歷史人文地理中十分重要的部分。
G. 人文地理特徵包括哪些方面
人文地理特來征主要包括自人口、民族、宗教、工業、農業、分布、成因、重要城市、港口、交通等。
人文地理是人類的社會,文化和生產生活活動的地域組合, 包括人口,民族, 聚落,政治,社團,經濟, 交通,軍事,社會行為等許多成分。它們在地球表面構成的圈層, 稱為人文圈或社會圈,智慧圈,技術圈。
人文地理環境是指人類為求生存和發展而在地球表面上進行的各種活動的分布和組合,如疆域、政區、軍事、人口、民族、經濟(農業、手工業、商業)、城市、交通、文化等等。
人文地理環境地理環境的的重要方面,人類是引起以上各類地理分布及變化的主要載體,民族又是人類中具有特色的群體,於是人口的增長、分布和遷徙,民族分布和融合,成為歷史人文地理中十分重要的部分。
H. 淄博的人文地理特徵
淄博位於中國華東地區、山東省中部,地處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山東回半答島藍色經濟區兩大國家戰略經濟區與省會城市群經濟圈的重要交匯處,南依沂蒙山區與臨沂接壤,北臨華北平原與東營、濱州相接,東接濰坊,西與省會濟南接壤。
淄博南北狹長,南北最大縱距151公里,東西最大橫距87公里;地理位置處山東中部,交通發達,是溝通中原地區和山東半島的咽喉要道,是山東省重要的交通樞紐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