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理人文 » 研究中國歷史地理的意義

研究中國歷史地理的意義

發布時間: 2021-02-08 01:48:38

A. 中國歷史地理的影響

尤其對以下方面,影響更為顯著。
① 自然環境。在中國歷史時期中,自然環境各要素的變化及其在變化過程中的相互影響極其復雜,如氣候、植被、河流、海岸、沙漠等方面均歷經變遷(見中國歷史時期氣候和植被的變遷、中國歷史時期東部平原的水系變遷、中國歷史時期海岸線的變遷、中國歷史時期沙漠的變遷)。
② 疆域和政區。中華民族大家庭中每一個成員在歷史時期勞動、生息的范圍及其所建立的政權疆域和政區,都是中國歷史上疆域和政區不可分割的部分。中國現今的疆域和政區是4000多年來以華夏族為主體政權與周圍各族的部落、部族和政權長期融合中逐漸形成的(見中國歷代疆域變遷、中國歷代政區沿革)。
③ 社會經濟環境。 中國大約在1萬年前就有了原始農業。以後隨畜牧業和種植業的分離、手工業和農業的分工,以及因自然社會條件不同而造成各地區之間經濟上的差異,剩餘農牧產品和手工業產品的交換就成為社會的需要,商業活動也由此興起並漸趨繁榮,於是相應地出現溝通各地區之間的交通路線、商業聚落和城市,並不斷地演變、發展(見中國歷史時期北部農牧界線的變遷、中國歷史時期主要農業區的變遷、中國歷史時期蠶桑、植棉業和紡織業的分布和變遷、中國歷史時期人口的分布和遷徙、中國歷史時期城市分布和交通路線的變遷)。

B. 《歷史地理學》對歷史學專業有何意義

歷史地理學或歷史地理是研究在歷史發展中地理環境及其演變規律的學科。

基本上歷史地理是把地理學加上時間影晌的因素,所以它是地理學的分支學科,又與沿革地理研究有密不可分的關系。

歷史地理學的研究內容曾長期局限於研究歷史人文地理

由於中國文明的延續度和歷史文獻的完整性等,學者認為中國歷史地理研究與其它國家相比有很大的優勢。
三大體系:
歷史自然地理學:研究歷史時期自然地理環境的變化及其規律,例如:歷史氣候研究。
歷史人文地理學:研究歷史時期人文地理環境的變化及其規律
區域歷史地理學:中國歷史地理學歷史地圖

現在多數學者認為歷史地理學的研究除去理論和方法論的探討外,主要包括以下四個方面:
歷史自然地理、
歷史人文地理、
區域歷史地理、
歷史地圖。

復旦大學歷史地理研究中心(不是歷史系)的最好,國家重點學科,按歷史學招生。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學院也有歷史地理按理學招生,北京大學歷史系的歷史地理按歷史學招生。北京大學地理學是國家重點學科所以城環的歷史地理也是國家重點學科,北大歷史學一級學科是國家重點學科,所以理論上其歷史地理也是國家重點學科。陝西師范大學西北環發中心(也不是歷史系)的歷史地理也是國家重點學科,按歷史學招生。其他大學武漢大學、暨南大學、西南大學、華中師范大學、東北師范大學、甚至中國海洋大學也有歷史地理學。華中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和城市與環境學院都有歷史地理,分別按歷史學和理學招生。

C. 談談中國古代歷史地理環境對於其文化的影響。

中國的歷史地理環境及其對文化的影響
第一節 地理環境及其對人類和人類社會的影響
一、地理環境
(P15、24頁)
我們所說的地理環境,是指生物、特別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地球表層。地理環境包括兩個方面:自然地理環境和人文地理環境(又分為經濟地理環境和社會文化環境)。
自然地理環境,是指地形、地貌、氣候、水文、植被、海陸分布等,從總體上來說,發展變化的速度比較緩慢,人們往往難以覺察。但在某些階段和某些局部地區,它的變化可能發生得非常迅速,非常劇烈,會造成巨大的影響。如地震、海嘯、火山爆發之類。
人文地理環境,是指疆域、政區、民族、人口、城市、交通、農業、牧業等方面,發展變化的速度要比自然地理因素發展變化的速度要快得多。
這兩種環境各有其特定的內容,但兩者之間又是相互聯系、相互作用,不能截然分開的。
在人類產生之前,地理環境就已經存在,不過那時只有自然環境。在人類產生以後,完全單純的自然環境就不再存在,因為人類的活動總會或多或少地改變自然環境。但在人類漫長的早期,人們對自然的影響畢竟是極其有限的。所以,地理環境主要的應該還是自然環境。特別是當我們研究地理環境對人類文化的影響時,更主要討論的是自然地理環境。隨著人類生產力的發展,人文地理環境逐漸形成,並且越來越起作用。到了近代,就更難以將這兩者嚴格區分開來了。
二、地理環境對人類和人類社會的影響
(P25)
地理環境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物質基礎,當然也是人類的意識或精神的基礎。它對於人類文化的產生和走向具有重要的意義。而地理環境對人類或人類社會的影響,則是一個比較復雜的問題,不能簡單地歸結為決定或不決定,而應該作全面的認識。
從總體來說,地理環境對人類和人類社會所起的作用是具有決定意義的。這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為人類的生產、生存、發展、消亡或離開這個環境提供了物質基礎。人類是自然的產物,人類的生存取決於自然環境,人類的一切活動都是在這一特定的自然環境中進行的,人類的任何歷史階段特別是遠古階段,都離不開這一特定的地理環境;
2、決定了這一自然環境中的一切生物及其活動(包括人類及其活動),都不可避免地有一個產生、發展以至消亡的過程。如許多生物物種的滅絕;關於人類消亡的話題:核武器的威脅、金字塔等早期人類文明的來源、佛教關於劫的說法。
3、在這個環境中的一切物質和由物質產生的能量。既不能增加,也不會減少,只能是各種形式的轉化或傳遞,除非受到這一環境之外(例如其他星球)因素的影響,或者離開這一環境。
4、人類的一切活動必須順應這一環境的內在規律。只有在這一前提下,人類才能夠更好的利用、開發這一環境,使它向著有利於人類自身發展的方向轉化。
從具體的地理環境來說,在具體的時間和空間范圍內,在具體的人和物上,地理環境一般只起著加速或延緩的作用,而不是決定性的作用。只要對地理環境的開發利用還遠沒有達到它的極限,人類的發展就擁有相對廣泛的自由。
自然生態環境是人類創造文化的載體。隨著時代的發展和工業化的加深,人們越來越認識到,自然環境存在著可供利用的最後限度,而現在的發展已經接近了這個限度。人類雖然通過適應環境、改造環境而改造自身,但成為環境的主人後,便不可避免地要受到環境的制約。這也就是說,人與自然的關系是相互的,人通過改造自然獲得發展文化的機會,但畢竟要受到自然環境的制約。教材認為,盡管地理環境提供給人類的資源是有限的,但只要人類還沒有超越這一限度,就能夠擁有相對無限的活動餘地(第25頁)。這是一種理想的觀點。

D. 研究歷史地理學的意義有哪些

歷史地理學是研究歷史時期地理環境及其演變規律的學科,它是地理學的年輕分支學科,又與傳統的沿革地理研究有密切關系.沿革地理主要研究歷代政區和疆域的變遷,在中國已有悠久的歷史,內容十分豐富,在西方也有類似的研究.
一、研究歷史地理是現代地理學發展的需要.
歷史地理學的一個根本論點,就是人類生活環境的諸因素是錯綜復雜、相互影響、相互制約並處於不斷的變化與發展之中.今天的一切地理現象並非自古以來就是如此,而是從以往不同時代的地理中發展演變而來,植根於過去的地理之中,憑空而生或靜止不變的地理現象從來就不存在.因此,對於任何一個地理現象,只有了解它的過去,才能更好地了解它的現在,那就首先要把過去時代的地理進行「復原」,並把已經復原了的地理現象,按著歷史發展的順序,聯系起來進行研究,以尋找其發展的原因和演變的規律,從而闡明當前地理現象的形成和特點,這正是地理學的研究必須要藉助於歷史地理學的地方.
歷史地理學各個部門地理發展情況及規律的探討,對於當前地理科學相關部門的發展和研究,都很有關系.例如在現代經濟地理領域中,對於任何經濟區域的研究,必須了解它發生和發展的過程,以及正確地估計自然條件在經濟區域的形成和個別經濟部門的分布中的作用,這就必須利用歷史的觀點和方法以及歷史的材料,去探索這些經濟現象在歷史發展不同階段的一般規律或特殊規律,使地理學獲得充分的歷史根據,從而豐富和發展了地理學的內容.
恩格斯曾經指出:「如果地球是某種逐漸生成的東西,那麼它現在的地質的、地理的、氣候的狀況,它的植物和動物,也一定是某種逐漸生成的東西.它一定不僅有在空間中互相鄰近的歷史,而且還有在時間上前後相繼的歷史.如果立即沿著這個方向堅決地繼續研究下去,那末自然科學現在就會進步得多」.地理學與歷史地理學在研究對象上互有滲透,在研究時間上也互有交錯.歷史地理學雖從其相關的學科脫胎而出,獨立發展的時間還不長,還要藉助於相關學科的輔助,但反過來,它還能促進或幫助相關學科的發展.正因為如此,歷史地理學作為現代地理學的一個分支,它正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
二、歷史地理學在歷史科學中的重要作用
人類歷史時期的任何歷史事件都發生於一定的時間和空間.所謂「空間」,也就是指特定的地理環境.它是歷史事件發生、發展的依存基礎.每一個不同的時代,都各有其不同的地理環境,因為時間與空間處於不斷的發展與變化之中,離開了那個時代的地理環境,就不可能真正了解那個時代的歷史.
歷史地理學的任務,就在研究不同時代社會發展所處的具體地理條件,它在人類社會發展不同階段,一定程度上影響著生產力發展的水平.它闡明許多重大歷史事件所處的地理場所賦予歷史過程以具體的空間位置,以明確這些歷史事件底某些地理特徵.因為只有從歷史發展過程的許多地域的特性中,才能做到對歷史多方面觀念的具體化和深刻化.
我國傳統的沿革地理學,長期以來一直隸屬於史學的范圍,成為史學的重要輔助學科.對於許多重要歷史事實的研究,如古今都邑的興廢,人口的遷徙,交通路線的變遷,工農業生產的分布等,都要藉助於歷史地理學,但象沿革地理那樣,單純停留在對今昔情況差異的陳述上是不夠的.還必須從特定的空間進行地理學的分析,這就屬於歷史經濟地理的任務,正如同今天的經濟地理學包括城市、人口,交通、物產各部門一樣.
歷史時期人類所生活的自然環境的變化,不論是由於人類活動而導致的,或是大自然本身的內力、外力循著固有的客觀規律所起的作用而發生的變化,它對人類社會發展都發生直接的或間接的影響.偉大的史學家司馬遷早就提出「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說明史學研究必須探討人和自然(也就是自然環境)的關系,以掌握社會發展、變化的規律.因而,歷史科學必須依賴歷史地理學對人、地關系的研究.歷史地理學也就成為歷史科學不可缺少的一個組成部分.同樣的,歷史地理學也要在與其相關學科歷史學的相互滲透中,發揮其互相幫助與促進的作用.
三、研究歷史地理也是改造自然和生產斗爭的需要
歷史地理對當前地理條件的歷史基礎的調查研究,也直接有助於生產斗爭的順利進行.改造自然和利用自然,是社會主義建設的長期任務.要改造、利用自然,就要認識自然本身分布、變遷和發生、發展的規律,同時,也要利用過去在改造自然過程中已經取得的經驗和成就.這兩方面都包括很多歷史地理學的研究工作,它可以作為分析、評價和規劃的參考,為社會主義建設提供一定的科學根據.
在歷史自然地理方面,對於古代河道、灌渠、井泉及湖泊分布的復原工作,有助於尋找地下水源,對現在河流、湖泊的綜合開發利用和某些大城市給水問題的解決,提供有價值的參考資料;對歷史時期海岸線變遷的研究,可為堤防、海塘及海港建設工程提供必要的依據,歷史上水文資料的研究,可以解決某些堤壩設計工程中的最高洪峰問題;研究歷史時期水、旱災發生的周期規律和歷史上治水的豐富經驗,有助於大規模水利工程的規劃;對歷史上有關地震的記載及區域氣候變遷的研究,對於基本建設和經濟開發也有著直接的聯系;有關古代沙漠的分布、變遷和勞動人民與風沙斗爭的經驗,同樣可為改造沙漠的宏偉計劃做出有益的貢獻.
在歷史經濟地理方面,有關歷史上各地區農作物的分布,邊區屯墾的興廢變遷,森林的破壞更新,山區的開發和農牧界線推移的研究,對於發展當前農業及林業生產有著重要的參考意義;區域開發的研究,對於一個地區的開發經過,開發程度和過去經濟發展中的特點,給予必要的了解,對區域規劃工作也有一定的作用;對於古代交通網分布的復原,可為現代交通上的選線提供一定的依據;城市歷史地理資料,可為城市改建、擴建或重建作規劃時提供各種條件的分析與評價;至於歷史地理查礦法,實踐證明在為礦源勘探提供線索方面也有其一定的應用價值.

E. 現代歷史地理學的意義有哪些

歷史復地理學是一門學制術性強、現實意義大的學科。搜集材料,精心考證,細心整理。要做大量的書房工作。所以首先要恢復它的歷史面貌,並推出歷史規律,此其一,為學術性很強。 研究歷史地理學的學術意義:為人類活動更好地順應自然環境變化,達到人和自然和諧發展的境界,吸取教訓、總結經驗。使我們今後的發展,不僅不破壞環境,還反而促進自然環境的發展。
歷史自然地理研究的學術意義和現實意義: 上世紀七十年代以來對中國歷史自然地理環境的研究不斷,竺可楨《中國近5000年來氣候變遷的研究》,引起了國內外學術界的重大關注。例如全球氣候變暖的確認。

F. 中國歷史地理學的學術成就

關於現代歷史地理學的學科性質,自本世紀50年代以來,歷史地理工作者普遍接受了這門學科屬於廣義的現代地理學一個分支的觀點。但實際上,作為在地理學和歷史學這兩大綜合性學科交叉處誕生的一門新興現代學科,雖然從它主要研究地理問題這一點來說應該歸入地理學的范疇,但這學科明顯具有邊緣學科的特色。歷史地理的主要研究對象,正如侯仁之先生《歷史地理學芻議》所定義的那樣是「人類歷史時期地理環境的變化」。然而「人類歷史時期」一詞本身已揭示「歷史時期地理環境」已是一種歷史現象,亦應該是素以「究天人之際」為己任的歷史學家應該研究的內容。「空間」和「時間」分別是地理學和歷史學的最基本的概念,而「人類歷史時期地理環境的變化」,正是「空間」問題與「時間」問題的結合,所以對人類歷史時期自然與人文現象的空間發展過程的研究實是歷史地理學的本質所在。1940年美國著名地理學家邵爾(CarlO.Sauer)在其《歷史地理學引論》(ForewordtoHistoricalGeography)一文中所提出的地理學研究必須著重地理現象的來源,歷史地理學是人類文化史的一部分的主張(註:〔美〕CarlO.Sauer著、姜道章譯:《歷史地理學引論》〔J〕,刊《中國歷史地理論叢》1998年第4輯。),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有其道理的。正因如此,歷史地理學研究的科學方法不是簡單地採用「時間斷面堆積法」對歷史上的空間問題進行研究,而應採用「逐時變化」的「時空連續型」方法論(註:參〔日〕菊地利夫著、辛德勇譯:《歷史地理學的敘述理論》〔J〕,《中國歷史地理論叢》1989年第2輯。)。由此可見,歷史地理學的研究內容不僅是地理學家和歷史學家共同關心的,而且其研究方法更是對地理學和歷史學最基本研究方法的綜合。
近些年來,隨著社會與經濟的發展,學科的相互交叉、滲透已成為一種普遍存在的學術發展趨勢。歷史地理學長期賴以依存的兩個母體學科地理學和歷史學在與其他學科的交叉、滲透過程中均誕生了許多新興的邊緣性分支學科,如行為地理學、社會地理學、歷史生態學、區域歷史學等,這為歷史地理學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土壤。從多個學科之間產生的新興的歷史地理學分支學科,如歷史教育地理學、歷史醫學地理學、歷史災害地理學等所具有的跨學科特色,說明「並不存在唯一的歷史地理學的信條」(註:〔加〕寇·哈瑞斯著、唐曉峰譯:《對西方歷史地理學的幾點看法》〔J〕,《歷史地理》第4輯,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並預示傳統的關於現代中國歷史地理學科的理論體系將發生重大的變化。

G. 舉例論述中國歷史地理學的研究意義

本人抄以及寢室兩人現為歷襲史地理學研究生,研二。面對這個問題,我們只能建議樓主去網路文庫看歷年中國歷史地理研究綜述,或者把鄒逸麟主編的中歷史地理概述的第一章第三節「歷史地理學的學術意義和現實意義」看一遍了。這個問題實在不好回答,還要舉例論述。。。比我們考試還難啊!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