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地理與中國地理位置關系
Ⅰ 韓國地理位置
大韓民國(Republic of Korea),簡稱韓國,位於東北亞,是一個新興的發達國家。憲法領土范圍為內整個朝鮮半島及容附屬島嶼,實際領土約占朝鮮半島總面積的4/9。韓國位於亞洲大陸東北朝鮮半島南部,東、南、西三面環海,面積9.96萬平方公里,半島海岸線全長約1.7萬公里(包括島嶼海岸線)
Ⅱ 韓國的地理位置在那裡
韓國位於亞洲東部朝鮮半島的南半部。東頻日本海,西面與中國山東省隔海相望。
位於亞洲東部朝鮮半島的南半部。東頻日本海,西面與中國山東省隔海相望。面積有99000平方千米,約占朝鮮半島總面積的45%。
氣候:
大韓民國屬溫帶氣候。北部深受大陸性氣候的影響,寒暑溫差大;愈往南愈呈現溫和的海洋性氣候特徵。
[春]3月底濟州島首先綻放櫻花,至4月中旬漢城已是處處花香。迎春花、杜鵑花、桃花、梨花一片奼紫嫣紅。
[夏]6~8月是雨季,所降雨量占年雨量的1/2。7、8月是高溫多濕的酷暑。大部分韓國人在這時期到高山或海瀕地區避暑度假。
[秋]10月初,雪岳山已是落葉繽紛、風葉轉紅;至11月初漢城的故宮「秘苑」已是滿園紅葉秋意正濃。
[冬]「三寒四暖」是韓國冬天常見的現象。意即連續3天的酷暑後,必有4天的溫暖。因此韓國的冬天雖然寒冷,但可以忍受,何況在山嶽地區,可享受冬季最熱門的戶外運動——滑雪。
名勝古跡:
[漢城]首都漢城是人口約佔全國總人口1/4以上的現代化城市。其中心區,超現代化的高樓大廈鱗次櫛比;漢江兩岸的高級公寓星羅棋布。
五處故宮:景福宮、昌德宮、昌慶宮、宗廟、德壽宮仍盪漾著王朝時代富麗堂皇的氣象;夾雜與高樓廣廈間的傳統瓦蓋式韓屋,呈現古色古香的風情。
[仁川]亞與釜山的韓國第二大港口城市,是直轄市。在自由公園里可眺望海上風光,許多雕塑的月尾島文化街,亦值得游覽。搭乘游覽客輪則可欣賞海上的夕陽及羅列的島嶼。
Ⅲ 中韓兩國地理位置相近,一衣帶水,歷史文化悠久交流頻繁。中國歷史文化對韓國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兩國的歷史
中國文化對韓國的巨大影響因為自古以來,中國就與朝鮮陸地相接,海上交通也便執捷,所以有了很多相同的文化習俗。歷史上,朝鮮可能是高麗王朝的承繼者,而古代高麗王朝與中國有很多相通的東西高麗王朝是朝鮮半島封建王朝之一,那時起,高麗王朝的政治、經濟大部效仿我國唐朝和宋朝時期的中央集權制。官制方面的三省、六尚書、九寺等與我國古代極其相似高麗王朝與我國同期的北宋王朝,有著密切友好的關系。兩國常派使臣、留學生、商人、僧侶往來,增進相互了解和友誼。朝鮮後來分裂成為南朝鮮和北朝鮮,作為韓國的前身南朝鮮自是與高麗王朝有著一脈相承的關系,而韓國的祖先從中國那裡自然是學到了不少東西。首先是韓國字和日本字一樣,都效仿了中國方塊漢字,有大家一看就認識的漢字,只是用在韓國那裡也和日本一樣,發音和意思都不同了。從中國延承了漢字,再加上他們自創的一些奇怪符號,這樣就組成了韓國的語言文字。但倘若韓國人因此而主他們就是漢字的創始人,那真的是貽笑大方了,畢竟,中國所有的文字都是方塊漢字,沒有任何演變,而他們將漢字引用了一小部分過去後,就想憑此說漢字是他們自己發明創造的,那就太沒有說服力了。最不可思議的是,我國《離騷》作者屈原投江後,引來的粽子傳說,自古就經典流傳,可見端午節和中國有著密不可分的淵源,可是韓國卻成功將端午節申遺成韓國的傳統節日,這樣的申遺也只是走個形式而已,世界申遺組織根本沒有誰去考究。在中國,承載幾千年的傳統文化家譜一直流傳至今,而孔子在中國的後代已經承繼到七十幾代了。可是韓國人卻認為孔子是他們的祖先,已經在對孔子學說進行申遺了。韓國之所以認定這些是他們的文化,只能說明中國文化對韓國從古時起就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以至於潛移默化,讓韓國人固執的認為這些是他們自己的東西。當然,韓國人對孔子的尊重是值得提倡的。5月11日,韓國還在首爾舉行了祭祀孔子的盛大活動。這相比國內,尤其是在文革時期,孔子是被否定的,被貶稱為孔老六,談孔色變的這段歷史來說,倒是韓國人更尊重中國文化,只不過是中國文化對他們影響巨大,使得韓國人分不清你我了。無論如何,是中國的文化,中國就要讓世界明白,那絕對不是其他國家通過申遺而能據為己有的。中國之大,中國文化影響之大,要讓世界震撼。
Ⅳ 韓國地理問題
我想問一下,你是喜歡換過還是僅僅想要了解它 韓國位於朝鮮半島南部。朝鮮半島地處亞洲大陸的東北部,自北向南延伸,全長1100公里。韓國的總面積為99600平方公里。韓國的領海與太平洋最西部的海域交匯。朝鮮半島北部與中國和俄羅斯接壤,東部瀕臨韓國東海,與鄰國日本隔海相望。除與大陸相連的半島之外,韓國還擁有3200個大小島嶼。其中最負盛名的自然當屬素有東方夏威夷之稱的濟州島。 以北緯38線為休戰線,北部與朝鮮接壤。 山地佔朝鮮半島面積的三分之二左右,地形具多樣性,低山、丘陵和平原交錯分布。低山和丘陵主要分布在中部和東部,海拔多在500米以下。太白山脈縱貫東海岸,構成半島南部地形的脊樑;其向黃海側伸出的幾條平行山脈組成低山丘陵地帶,有太白山脈、慶尚山脈、小白山脈等,其中雪岳山、五台山等山峰以風景優美著稱。東北至西南走向的小白山脈最高峰為智異山,海拔1915米。漢拿山位於濟州島的中心,海拔1950米,是韓國的第一高峰自古相傳有神仙在漢拿山上生活,因此過去曾把漢拿山叫做瀛州山,並且同金剛山、智異山一起被譽為三座神山。 平原主要分布於南部和西部,海拔多在200米以下。黃海沿岸有漢江平原、湖南平原等平原,南海沿岸有金海平原、全南平原及其它小平原就其幅員而言,韓國擁有相對多的河流。最長的河流分別是洛東江和漢江,是半島南部地區兩條主要河流。洛東江長525千米,流入日本海;漢江長514千米,流入黃海,是中部地區的重要水系。其他河流還有:錦江、蟾津江、臨津江等。韓國湖泊較少,最大的天然湖是位於濟州島漢拿山頂火山口的白鹿潭,海拔1850 米,湖面直徑約30 米,周長1 公里,深約6 米。最大的人工湖是昭陽湖,位於江原道春川市東北13 公里處,1973 年建成,面積6930 萬平方米。此外還有一些面積較小的湖,如插橋湖、木津湖等。 屬溫帶季風氣候,海洋性特徵顯著。冬季漫長寒冷,夏季炎熱潮濕,春秋兩季相當短。冬季最低氣溫達-12℃,夏季最高氣溫可達37℃。年平均降水量1500毫米左右,其中6—8月雨量較大,降雨量為全年的70%。年均降水量約為1500毫米,降水量由南向北逐步減少。 韓國四季分明,春、秋兩季較短;夏季炎熱、潮濕;冬季寒冷、乾燥,時而下雪。 韓國各地區之間溫差較大,平均溫度為6℃至16℃。在全年最熱的8月份,平均溫度為19℃至27℃。而在全年最冷的1月份,平均溫度則在零下8℃至7℃。 早春時節常常刮風下雨,大風帶來亞洲內陸沙漠的「黃沙」,俗稱沙塵暴,近年來有逐漸增加的趨勢。到了4月中旬,天氣轉暖,韓國農民每年就在這時平整秧田准備種植水稻。夏秋兩季多台風,夏季會有梅雨期。
Ⅳ 韓國位於中國什麼方向位置
韓國位於中國東部。
韓國位於朝鮮半島南部。朝鮮半島地處亞洲版大陸的東北部,自權北向南延伸,全長1100公里。
(5)韓國地理與中國地理位置關系擴展閱讀
韓國三面環海,西瀕臨黃海,東南是朝鮮海峽,東邊是日本海,北面隔著三八線非軍事區與朝鮮相鄰。
韓國的總面積為99,000平方公里。韓國的領海與太平洋最西部的海域交匯。朝鮮半島北部與中國和俄羅斯接壤,東部瀕臨東海,與鄰國日本隔海相望。除與大陸相連的半島之外,韓國還擁有3,200個大小島嶼。
Ⅵ 韓國的地理位置
位於亞洲東部朝鮮半島的南半部。東頻日本海,西面與中國山東省隔海相望。面積有99000平方千米,約占朝鮮半島總面積的45%。
氣候:
大韓民國屬溫帶氣候。北部深受大陸性氣候的影響,寒暑溫差大;愈往南愈呈現溫和的海洋性氣候特徵。
[春]3月底濟州島首先綻放櫻花,至4月中旬漢城已是處處花香。迎春花、杜鵑花、桃花、梨花一片奼紫嫣紅。
[夏]6~8月是雨季,所降雨量占年雨量的1/2。7、8月是高溫多濕的酷暑。大部分韓國人在這時期到高山或海瀕地區避暑度假。
[秋]10月初,雪岳山已是落葉繽紛、風葉轉紅;至11月初漢城的故宮「秘苑」已是滿園紅葉秋意正濃。
[冬]「三寒四暖」是韓國冬天常見的現象。意即連續3天的酷暑後,必有4天的溫暖。因此韓國的冬天雖然寒冷,但可以忍受,何況在山嶽地區,可享受冬季最熱門的戶外運動——滑雪。
名勝古跡:
[漢城]首都漢城是人口約佔全國總人口1/4以上的現代化城市。其中心區,超現代化的高樓大廈鱗次櫛比;漢江兩岸的高級公寓星羅棋布。
五處故宮:景福宮、昌德宮、昌慶宮、宗廟、德壽宮仍盪漾著王朝時代富麗堂皇的氣象;夾雜與高樓廣廈間的傳統瓦蓋式韓屋,呈現古色古香的風情。
[仁川]亞與釜山的韓國第二大港口城市,是直轄市。在自由公園里可眺望海上風光,許多雕塑的月尾島文化街,亦值得游覽。搭乘游覽客輪則可欣賞海上的夕陽及羅列的島嶼。
還有許多呢~~!在這里我懶得寫了,以後再說吧!!
Ⅶ 北朝鮮和韓國地理位置的差異
北朝鮮
和中國、俄羅斯相鄰,緯度較高,兩面臨海,隔海同日本相望
韓國北鄰北朝鮮,位於
朝鮮半島
南部,三面臨海,隔海同中國、俄羅斯、日本相望
Ⅷ 我國,韓國,日本,義大利,伊朗,美國,印度說說他們的地理位置,以及這些國家和中國的位置關系
你好復
韓國,位於跟我國東北接壤制的朝鮮半島上,因為中間隔著朝鮮,所以陸地上不與我國接壤,當今韓國想在中美間維持相對獨立的角色,雖然無法脫離美國的控制,但對中國相對友善,兩國在很多國際事務上保持良好的溝通
日本,在我國東邊,隔海相望,是美國的忠實盟友,軍國主義思想不死,與我國摩擦不斷,是我國需要極為警惕的國家
義大利,位於中南歐,在我國西部,與我國不接壤,多年來我國與歐盟關系不錯,雙方合作很多,但他們總不願放棄批評我國人權的冷戰論調,是不是會有小爭吵,義大利也是一樣
伊朗,位於西亞,在我國西部,與我國不接壤,因為美國的制裁,伊朗的國際活動空間很小,轉而尋求與我國發展合作,之前雙方主要在石油貿易上交往頗多,隨著我國一帶一路戰略提出,雙方合作領域越來越廣,關系進一步加強
美國,與我國分居太平洋兩側,世界霸主,近年來注意力主要放在遏制我國發展上,甚至不惜損害自身利益,但中美關系不會破裂,將會長期的既斗爭又合作下去,直到我國能夠強於美國為止
印度,位於南亞大陸,與我國接壤,這是個小氣而又自大的國家,一直看不慣我國的強大,處處在暗中與我國較勁,也是我國需要密切關注的國家
Ⅸ 朝鮮地理位置 和中國是鄰國嗎
朝鮮和中國是復鄰國,與山東半島隔海制相望。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位於亞洲東部,朝鮮半島北半部。北部與中國為鄰,東北與俄羅斯接壤,南部以軍事分界線三八線與韓國相鄰。
朝鮮半島三面環海,東為日本海(包括東朝鮮灣),西南為黃海(包括西朝鮮灣)。山地約占國土面積80%。半島海岸線全長約17300公里(包括島嶼海岸線)。
(9)韓國地理與中國地理位置關系擴展閱讀
朝鮮地形
平壤地區在地質構造上屬於形成於中生代侏羅紀的花崗岩和石灰岩地系,朝鮮稱之為「大同系」。平壤地勢較為平坦,地形主要以平原和丘陵為主。
氣候特徵
朝鮮屬溫帶東亞季風氣候。夏季溫熱多雨,冬季寒冷乾燥,年平均氣溫8~12°C,年平均降水量1000~1200毫米六月到九月的降雨量為全年的70%。年均降水量約為1500毫米,降水量由南向北逐步減少。
冬季平均氣溫為零度以下。夏季八月份最熱,氣溫為25攝氏度。三、四月份和夏初時易受台風侵襲。有結冰期。
行政區劃
朝鮮全國劃分為1個直轄市、2個特別市和9個道,分別為平壤市、南浦市、羅先市、平安南道、平安北道、慈江道、兩江道、咸鏡南道、咸鏡北道、江原道、黃海南道、黃海北道。
Ⅹ 韓國地理位置和風土習俗
韓國(諺文:한국),全稱大韓民國,簡稱韓國、南韓或南朝鮮。位於東亞朝鮮半島回南部,總面答積約10萬平方公里(占朝鮮半島總面積的45%),主體民族為朝鮮族(韓族),通用韓語(朝鮮語),總人口約5041.85萬(2014年)。首都為首爾(舊稱:漢城;諺文:서울)。
韓國三面環海,西瀕臨黃海,與膠東半島隔海相望,東南是朝鮮海峽,東邊是日本海,北面隔著三八線非軍事區與朝鮮相鄰。朝鮮半島歷史上長期是中原王朝的藩屬國,清末中國在甲午戰爭中敗給日本,正式脫離與中原王朝的藩屬關系。1910年朝鮮半島正式並入日本國領土,二戰後光復取得獨立。1950年爆發朝鮮戰爭,南北分裂,北方國家稱朝鮮,南方國家稱韓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