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州的人文地理環境
一、自然地理環境特徵:
1、廣東省地處中國大陸最南部。東鄰福建,北接江西、湖南,西連廣西,南臨南海,珠江口東西兩側分別與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接壤,西南部雷州半島隔瓊州海峽與海南省相望。
2、全境位於北緯20°13′~25°31′和東經109°39′~117°19′之間。全省陸地面積為17.98萬平方公里,約佔全國陸地面積的1.87%;其中島嶼面積1592.7平方公里,約佔全省陸地面積的0.89%。
3、全省沿海共有面積500平方米以上的島嶼759個,數量僅次於浙江、福建兩省,居全國第三位,另有明礁和干出礁1631個。全省大陸岸線長3368.1公里,居全國第一位。
4、廣東省山脈大多與地質構造的走向一致,以北東―南西走向居多,山脈之間有大小谷地和盆地分布。平原以珠江三角洲平原最大,潮汕平原次之,此外還有高要、清遠、楊村和惠陽等沖積平原。台地以雷州半島―電白―陽江一帶和海豐―潮陽一帶分布較多。
5、廣東省屬於東亞季風區,從北向南分別為中亞熱帶、南亞熱帶和熱帶氣候,是中國光、熱和水資源最豐富的地區之一。洪澇和乾旱災害經常發生,台風的影響也較為頻繁。春季的低溫陰雨、秋季的寒露風和秋末至春初的寒潮和霜凍,也是廣東多發的災害性天氣。
二、人文地理環境特徵:
1、1978年以來,廣東在全國率先實行改革開放政策,促進了經濟快速協調發展,已成為中國第一經濟大省,經濟最發達、具市場活力和投資吸引力的地區之一,珠江三角洲地區已經成為世界知名的加工製造出口基地,是世界產業轉移的首選地區之一 。
2、廣東文化源遠流長,是嶺南文化的主體。在中華民族文化的發展史上居於重要地位,起著重要作用。是中華民族燦爛文化中最具特色和活力的地域文化之一。
3、嶺南文化由本根文化(即語言認同文化)、百越文化(即固有的本土文化)、中原文化(即南遷的中原漢文化)、海外文化(即舶來的域外文化)四部分組成,其內涵豐富多彩。
4、廣東文化涵蓋嶺南建築、嶺南園林、嶺南畫派、戲曲音樂、工藝美術、民俗節慶、宗教文化、飲食文化、語言文化、僑鄉文化等眾多內容。從地域上又分為廣府文化、廣東客家文化和潮汕文化。
5、廣東語言狀況復雜,除粵北、粵東、粵西有瑤語、壯語、畲語、標話及歸屬不明的漢方言舊時正話、軍話、韶州土話(粵北土話)等,主要流行3種保留了豐富的古漢語特點、又各有特色的漢語方言廣東本土漢語方言粵語(包括能古話)、客家語(包括涯話)、閩語。
(1)深州的人文地理環境擴展閱讀
廣東省行政規劃特徵為:
1、廣東省下轄21個地級市,劃分為珠三角、粵東、粵西和粵北四個區域,其中珠三角:廣州、深圳、佛山、東莞、中山、珠海、江門、肇慶、惠州;粵東:汕頭、潮州、揭陽、汕尾;粵西:湛江、茂名、陽江、雲浮;粵北:韶關、清遠、梅州、河源。
2、廣東省轄市當中,廣州是國家中心城市 ,深圳為計劃單列市,深圳、珠海和汕頭為經濟特區,廣州和湛江為中國首批沿海開放城市。
3、廣東省下分122個縣級行政區,包括65個市轄區、20個縣級市、34個縣、3個自治縣。其中佛山市順德區被廣東省為省直管縣試點,對順德區實行省直接管理縣財政體制。順德區享有地級市的行政執法許可權,並將接受廣東省的直接考核,分數單列。
Ⅱ 古城對人文地理環境的影響
社會生態系統理論是社會工作的重要基礎理論之一。該理論強調人與社會系統各要素在版環境中相互作權用,並對人類社會行為具有重大影響。人們參與的系統可分為微觀系統、中觀系統和宏觀系統。三個系統的相互作用對人類行為具有重要影響。其中微觀系統中的生物因素、心理因素和社會因素的互動,是評估人類行為的一個重要方面。系統模式狀況全面反映了各系統間的互動關系。
Ⅲ 十個關於深圳的地理問題(五個自然地理,五個人文地理)
自然地理:氣候,地形,潮汐形成原因,緯度(日照角度),地質災害。
人文地理:某種植物的地形分布,某種動物的分布,地形地貌的歷史變遷,人口的遷徙原因,動物的遷徙!
Ⅳ 自然地理環境和人文地理環境都包括哪些因素
人文環境:是人類的社會,文化和生產生活活動的地域組合, 包括人口,民族,回 聚落,政治,社答團, 經濟, 交通, 軍事, 社會行為等許多成分·它們在地球表面構成的圈層, 稱為人文圈或社會圈, 智慧圈, 技術圈·.人文地理環境是 指人類為求生存和發展而在地球表面上進行的各種活動的分布和組合,如疆域、政區、軍事、人口、民族、經濟(農業、手工業、商業)、城市、交通、文化等等。
自然環境:自然地理環境由地貌、大氣、水圈、生物和土壤等要素組成。這些要素相互聯系,相互影響,相互滲透,構成了一個有機整體,並不斷進行物質運動和能量交換,推動地理環境的發展變化。
Ⅳ 中國南方人文地理環境
南方地區以熱帶亞熱帶季風氣候為主,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少雨。其中熱帶季風氣候為全年高溫。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山地迎風坡降水較多。台灣火燒寮為全國「雨極」,年平均降水量6558毫米。東部沿海地區夏秋季節受台風影響大。冬季氣溫在0度以上。雷州半島,雲南和台灣南部以及海南在15度以上。雲南,廣東,海南,台灣受寒潮影響小。
南方地區地勢東西差異大,主要位於第二、三級階梯,東部平原、丘陵面積廣大,長江中下游平原是我國地勢最低的平原,河汊縱橫交錯,湖泊星羅棋布;江南丘陵是我國最大的丘陵,大多有東北-西南走向的低山和河谷盆地相間分布;南嶺地區岩漿岩分布廣泛;西部以高原、盆地為主,四川盆地(西北部有成都平原,又被稱為聚寶盆)是我國四大盆地之一;雲貴高原地表崎嶇不平,是世界上喀斯特地貌分布最典型的地區,山間「壩子」是當地主要的耕作區;橫斷山脈和秦嶺山脈是我國重要的地理分界線。
Ⅵ 北京人文地理環境
北京地區居民宗教信仰者50多萬,約佔北京市4%。信仰的宗教主要是佛教、道教、伊斯蘭教、天主教、基督教,其中佛教、道教和伊斯蘭教對北京的歷史、文化、藝術產生過較大的影響。北京現有宗教活動場所達100多處。
北京在歷史上曾為六朝都城,在從燕國起的2000多年裡,建造了許多宮廷建築,使北京成為中國擁有帝王宮殿、園林、廟壇和陵墓數量最多的城市。
北京故宮,明朝時叫大內宮城,清朝時叫紫禁城,這里原為明、清兩代的皇宮,住過24個皇帝,建築宏偉壯觀,完美地體現了中國傳統的古典風格和東方格調,是中國乃至全世界現存最大的宮殿,是中華民族寶貴的文化遺產。
北京市山區面積10200平方千米,約占總面積的62%,平原區面積為6200平方千米,約占總面積的38%。北京的地形西北高,東南低。北京市平均海拔43.5米。北京平原的海拔高度在20~60米,山地一般海拔1000~1500米。
北京西部為西山屬太行山脈;北部和東北部為軍都山屬燕山山脈。最高的山峰為京西門頭溝區的東靈山,海拔2303米。
最低的地面為通州區東南邊界。兩山在南口關溝相交,形成一個向東南展開的半圓形大山彎,人們稱之為「北京彎」,它所圍繞的小平原即為北京小平原。誠如古人所言:「幽州之地,左環滄海,右擁太行,北枕居庸,南襟河濟,誠天府之國」。
(6)深州的人文地理環境擴展閱讀:
根據「十三五」北京水務規劃,到2020年,我市節水型社會將率先全面建成;城鄉水環境明顯改善;供水、排水、防洪排澇等水務基礎設施更加完善,運行服務保障能力顯著提高。
2020年,全市用水總量將控制在43億方以內,再生水利用量將達到12億方;全市污水處理率達到95%以上;消除全市范圍內黑臭水體,重要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率77%;萬元GDP水耗和萬元工業增加值水耗下降15%以上。
Ⅶ 人文地理環境包括哪些內容
人文地復理環境是人類的社會制,文化和生產生活活動的地域組合, 包括人口,民族, 聚落,政治,社團, 經濟, 交通, 軍事, 社會行為等許多成分·它們在地球表面構成的圈層, 稱為人文圈或社會圈, 智慧圈, 技術圈·。
人文地理環境是 指人類為求生存和發展而在地球表面上進行的各種活動的分布和組合,如疆域、政區、軍事、人口、民族、經濟(農業、手工業、商業)、城市、交通、文化等等。
Ⅷ 十個關於深圳的人文地理問題
1980年深圳特區建立前,廣九鐵路以東,主要是客家人;廣九鐵路以西,主要是廣府人。
2014年全市年末常住人口1077.89萬人,比上年末增加15.00萬人,增長1.4%。其中戶籍人口332.21萬人,占常住人口比重30.8%;非戶籍人口745.68萬人,佔比重69.2%。[8]
折疊編輯本段交通設施
折疊公路
深圳公路交通發達,可通過高等級公路網方便地到達珠三角各城市。至2011年底,深圳市長途客運班線覆蓋省內各市縣,輻射香港、澳門及內地20多個省(自治區、直轄市)。隨著珠三角區域交通一體化和高速公路聯網的實現,深圳作為國家級交通樞紐城市的地位進一步鞏固。
2012年2月27日,深圳市汽車保有量達到200萬輛,次於北京,在全國排名第二,機動車保有量排名第八。深圳道路車輛密度已經突破300輛/公里,超過了國際上270輛/公里的警戒值。
折疊鐵路
深圳鐵路四通八達,貫穿中國大陸的兩條主要鐵路干線—京廣鐵路和京九鐵路在深圳交匯,有直達北京、上海、長沙、福州、桂林、九江、衡陽、武昌、岳陽、鄭州、常德、西安、沈陽、濟南等城市的長途旅客列車。
至2011年底,廣深鐵路股份有限公司日開行旅客列車231對,其中廣九直通車13對,廣深城際「和諧號」動車組110對,在客流高峰期每10分鍾開行一對「和諧號」動車組。鐵道線路有廣九鐵路、京九鐵路、廈深鐵路。火車站有深圳站、深圳北站、深圳西站、深圳東站(原布吉火車站)、深圳坪山站、光明城站等。
貴廣高鐵與南廣高鐵於2014年12月26日開通,屆時深圳將開通前往南寧、貴陽等地的動車,待遠期成貴高鐵通車後,成都、樂山等地也將開行至深圳的動車。
折疊航空
深圳寶安國際機場位於深圳市寶安區,機場飛行等級為4F級,是區域性樞紐機場,中國第四大航空港,僅次於上海浦東國際機場、北京首都國際機場、廣州白雲國際機場,為世界百強機場之一,1991年正式通航。
深圳寶安國際機場是中國境內第一個實現海、陸、空聯運的現代化國際空港,通航城市92個,通航航線167條,基地航空公司9家,城市候機樓26座。機場二跑道已於2011年07月26日建成並投入使用,標志著深圳空港進入雙跑道運營時代。深圳機場綜合實力排名連續十年位居中國內地城市第四位。深圳機場T3候機樓已在2013年11月28號投入使用,進一步增強了深圳機場的運輸能力,提升深圳機場的競爭力。
Ⅸ 深州的地理環境
深州是傳統的農業大市,是國家優質糧食、棉花、花生、果品生產基地。
2010年,深州市全市130萬畝耕地,其中糧食麵積60萬畝,果品面積40萬畝,花生、棉花、速生豐產林各10萬畝,具有27萬噸小麥、33萬噸玉米、80萬噸果品、6萬噸花生、3萬噸棉花、450萬立方米木材的生產能力。養殖業以蛋雞為主,高峰期存欄1200萬只,良種覆蓋率達到100%,年產鮮蛋7.7萬噸。生豬年出欄71萬頭,年產肉類5萬噸。奶牛存欄4600頭,年產鮮奶2萬噸。2010年,農業實現產值50億元。
2013年,深州市成功創建「噸糧市」,連續三年被評為「全國糧食生產先進單位」;新增林地面積3.5萬畝,全市森林覆蓋率達到31.5%,在衡水市率先實現「一人一畝林」目標;新增衡水市級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8家;新增專業合作社408家;全年注冊家庭農場198家;新培育3000畝以上土地流轉典型3個,全市土地流轉面積達到34.4萬畝,占家庭承包總面積的28.9%;石津灌渠改造工程順利推進,南水北調深饒段配套拆遷工作圓滿完成。投資9200萬元,改造末級渠1.2萬米,鋪設低壓防滲管道27萬米,維修機井40眼,鋪設輸電線路260千米,新增變壓器1100台。投資2億元,完成90個重點村面貌改造提升任務,高標准打造高速、國道沿線一批精品示範工程;硬化街道66千米,粉刷牆面63萬平方米,清理柴草、垃圾120萬方,拆除殘垣斷壁4300處。
深州市先後被列為「全國糧食生產先進市(縣) 」、「全國平原綠化先進單位」、「國家商品糧基地市(縣) 」、「國家經濟林之鄉」、「國家蜜桃生產基地縣」、「全國棉花生產百強縣」以及「河北花生之鄉」。 深州工業企業有機械加工、化工顏料、建築建材、農副產品加工、服裝製造、生物化工等8大骨幹行業,有60多種產品打入國際市場,57種產品獲部優、省優稱號。並有一批「三資」企業建成投產。截止2011年3月,全市共擁有各類工業企業1135家,從業人員6萬人,初步形成了以農副產品加工、化學工業、機械製造為特色的工業格局。其中,汽車配件和金屬絲網已升級為省級產業集群。市區工業城被確定為省級經濟開發區。2010年,全市工業總產值達到176億元。
2013年,深州市全年續建、新建、技改項目106個。其中,列入省重點項目4個、衡水市重點項目4個,總投資140億元,已全部開工建設。陽煤乙二醇項目9月份進場施工,已完成投資17億元,正在緊張建設;瑞豐公司吉瑞精密鑄造項目已經試生產;顧家家居先期啟動項目投產達效,一期工程開工建設。恆聚祥太陽能發電、霍煤鋁合金模板、萬澤橡塑、凱普達機械配件等一大批項目落戶深州。化學工業區,編制完成路網等專項規劃,污水處理廠、道路等基礎設施正在抓緊建設。經濟開發區、化學工業區流轉土地近7000畝。2013年,全市工業企業實現稅金4.2億元,比2012年增長16.6%;納稅超百萬元企業40家,超千萬元企業達到7家。 農副產品加工業 截止2011年3月,深州市擁有加工企業191家。其中,國家級重點龍頭企業5家(東方希望集團、山東魯花集團、山東魯王集團、河北五得利集團、深州東方綠樹食品公司),省級4家,市級51家。具備了140萬噸小麥、60萬噸玉米、20萬噸花生、10萬噸水果和10萬立方米高密度地板基材的加工能力。其中,蘋果脆片、水果罐頭暢銷歐美、日本、韓國等國家和地區。2008、2009年,先後被確定為「全國農產品加工示範基地」、「全國農產品加工創業基地」。 機械製造業 機械製造業,是深州的傳統行業,截止2011年3月,深州市有加工企業150家,龍頭企業為瑞豐動力有限公司,具備30萬台套缸體、缸蓋、200萬套方向機、50萬台套剎車制動總成、30萬套活塞、120萬套柱塞的生產能力,供應一汽、二汽、長城汽車、吉利汽車、江鈴汽車、浙江吉奧、江淮汽車、廣西玉柴、山東濰柴、成都發動機等汽車企業和發動機廠家。 化學工業 截止2011年3月,深州市主要有煤化工、鹽化工、生物化工和醫葯化工。煤化工,全國最大的無煙煤生產企業——山西陽煤集團建有25萬噸醇氨生產企業;鹽化工,過硫酸鹽系列產品應用於電子產業、環保事業、航天工業等市場領域;生物化工,擁有亞洲最大的桿菌肽鋅生產基地;醫葯化工,建有亞洲最大的撲熱息痛原粉生產基地。 深州市充分利用果園生態資源和深州蜜桃文化,發展觀光旅遊業,2010年接待遊客達到20餘萬人次。
2008年-2011年,深州蜜桃觀光園相繼被評為國家2A級旅遊景區、河北省農業旅遊示範點。2010年,全社會消費品零售額達到35.5億元。
2013年,深州市存款余額139.6億元,比2012年增長17%;貸款余額61.6億元,比2012年增長20%,存貸比44.1%。新增商業攤點806家。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4.5億元,比2012年增長13.1%。
Ⅹ 自然地理環境和人文地理環境都包括哪些要素
自然地理環境包括大氣、水、岩石、生物、土壤、地形等要素。這些要素通過水循環、生物循環、岩石圈物質循環等過程,進行著物質遷移和能量交換,形成了一個互相滲透、互相制約和互相聯系的整體。
人文地理環境包括人口,民族, 聚落,政治,社團, 經濟, 交通, 軍事, 社會行為等要素。它們在地球表面構成的圈層, 稱為人文圈或社會圈, 智慧圈, 技術圈。
(10)深州的人文地理環境擴展閱讀:
地理要素的變化會"牽一發而動全身"。
中國的自然地理環境除了山地、高原、盆地、平原、丘陵五種最重要的常態地貌類型以外,我國還有類型繁多的特殊地貌分布,如冰緣地貌、海岸地貌、冰川地貌等。其中冰緣地貌,僅青藏高原和大興安嶺北段,類型就有45種以上,成為世界上冰緣地貌類型最多的國家。
如此復雜多樣的地理環境,為中國傳統自然經濟的多元化和中華文化的多樣化提供了優越的條件。
我國地處地球的北溫帶,既無嚴寒,又無酷暑,氣候宜人,眾多的江河湖泊,使廣闊的土地可墾可耕,供人們衣食。
因此,與世界上各古老文化相比,中華文化產生和延續有一個得天獨厚的優越環境。同埃及文化囿於尼羅河流域,巴比倫文化囿於兩河流域相異,中華文化滋生地不是依託一個江河流域,而是擁有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兩個大的區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