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理人文 » 人文地理攝影

人文地理攝影

發布時間: 2021-01-31 07:24:48

1. 10個世界著名的廣告攝影師的簡介

1、鮑里斯·米克哈洛夫。
1938年出生於烏克蘭的科沃夫,原先是一名技術工程師,28歲時開始涉足攝影,在克格勃搜查到他給妻子拍攝的裸體照片後,他就被工廠解僱了,從那以後他成為專職攝影師。
鮑里斯·米克哈洛夫毫無疑問是前蘇聯最傑出的攝影家。在大約30年的攝影生涯中,他拍攝了大量可稱經典的攝影作品,同時 ,他不斷發展自己,而不是在正統藝術家的位置上停留。1998年他舉辦名為「Case history」的展覽,展出反映日常生活的照片,同名畫冊於1999年出版發行。
鮑里斯·米克哈洛夫拍攝范圍很廣,一個專題與另一個專題在形式上截然不同。這就很難定義他的攝影風格和審美觀點是什麼。然而,他卻一直認為攝影的功能是傳播,他認為媒體必須幫助受眾更多地理解個人與社會的關系。
鮑里斯·米克哈洛夫的作品往往是令人驚訝和不拘一格的。他的許多早期作品,包括《私人系列》Private Series(60年代末),《紅色系列》Red Series(1968-1975),《Luriki》(1971-1985),在攝影態度上是幽默的。在《私人系列》中的作品類似一本照片冊,所有照片都是表現諸如在自己房間里的人;婦女鍛煉身體;跳舞和聚會等內容。在《紅色系列》中鮑里斯·米克哈洛夫採用抓拍的手法,拍攝日常生活,描述大眾對不可避免地在生活中出現的紅色事物的注意。《Luriki》系列收錄了鮑里斯·米克哈洛夫在70年代作為「商業」攝影師時拍攝的全部圖片,這一期間他的工作是給舊照片修飾和著色。


2、唐納德·韋伯

韋伯創造了與作家拉里Frolick書,並與著名出版寫真集出版專業Schilt它。在阿姆斯特丹的基礎上,Schilt察看了馬庫斯布利斯代爾的一個國家,赤柱Greene的黑護照和托馬斯Dworzak的高加索強奸。為了幫助這個項目提供資金,韋伯設立了三個珍藏版 - 200美元,500美元和1000美元,所有這些包括一書簽名的復印件和限量版,檔案列印銅牌,銀牌和金牌,(在不同規模和版號碼),簽署,蓋章和編號,並在烏克蘭警方文件夾打包。該書將被包裝在老警察的報告形式,並與郵票蠟密封好手工盒包裝。

「剛開始的籌款和其他crowdfunding Kickstarter的節目很受歡迎的攝影獲得的,但我不想去這條路線,」韋伯說。 「我看了看書籍和孔徑半徑作為達到某種程度的模型,研究其限量集和每個包裝印刷結構是獨一無二的,因為我有手工製作了。我希望它是一門藝術身體好樣的項目,非常藝術和手工藝品。

3、吉姆·里德
吉姆·里德出生在伊利諾依州的斯普林菲爾德,在那個地方他經歷過各種惡劣的氣候,像冰風暴、暴風雪、洪水、颶風……後來母親送他的相機激發了他對影像的愛好。在電影專業畢業後,他從事影視製作工作,但他發現有五分之四的工作內容都因為天氣原因被中斷,里德突然意識到:「我把攝影機對錯了方向,鏡頭其實應該指向天空!」從此他便把工作重心轉移到極端天氣攝影。
他是世界攝影界公認的最傑出的極端氣候攝影家之一。在近20 年的全職攝影生涯中,他追蹤了多達357 次的暴風,經歷了17 種大型颶風,拍攝了60 多個龍卷風紀錄片,曾受邀擔任電影《後天》中颶風特效的處理顧問。他的作品不斷在《國家地理》、《紐約時報》、《時代》等著名報刊雜志上出版。

4、安妮.哥蒂斯
出生於澳大利亞,現居住紐西蘭的奧克蘭,為紐西蘭職業攝影家學會的成員。
安妮.哥蒂斯以其非凡的想像力和獨特的風格.拍攝了大量的兒童攝影作品.得到了世界的公認和好評。
安妮嫁給了她的生意夥伴KeI,他們有兩個孩子。

5、美國著名女攝影師Annie Leibovitz(安妮·萊伯維茨)

當女人從來就不容易,要在一個向來由男人主導的攝影世界闖一番天下更難上加難,但Annie Leibovitz卻擔上了大旗。2005年的《美國攝影》雜志封她為「至今仍在進行拍攝工作的唯一的最具有影響力的攝影師」,她也曾經三度入圍《美國攝影》「100位在攝影領域有重要影響的人」,足見其在當今美國攝影史上的重要地位。她是當今最重要的女性影像藝術家,也是世界上報酬最高的攝影師之一。

6、Mario Testino馬里奧·特斯蒂諾

馬里奧·特斯蒂諾(Mario Testino) 是時尚圈最炙手可熱的大攝影師。他的時尚攝影作品具有高度的藝術性。馬里奧·特斯蒂諾(Mario Testino) 為《Vogue》、《Vanity Fair》、《The Face》等大量一流時尚雜志拍攝時裝大片,並為GUCCI、Calvin Klein、BURBERRY、Ralph Lauren、Versace、Estée Lauder、VALENTINO等奢侈品牌拍攝年度商業廣告。

7、史蒂文·梅塞(Steven Meisel)

Steven Meisel是當今美國最著名的時尚攝影大師之一,他為美國版、義大利版《VOGUE》拍攝的大片廣受歡迎,他為Madonna(麥當娜)在1992年拍攝的寫真集《Sex》更是轟動一時。

法國時尚攝影師帕特里克·德馬舍利耶 (Patrick Demarchelier)

Patrick Demarchelier,1943年出生於法國勒阿佛爾,是這個時代為數不多的頂級攝影師之一。
Demarchelier在生活中也像他的作品一樣:干練而且專注,他能讓你在幾分鍾之內就放鬆下來,感到隨意。
他在視覺呈現上有著獨特的想像力和判斷力,同時也是一個很好的團隊協作者。

受古典繪畫和經典攝影作品的影響,Patrick Demarchelier 善於控制光線,把握人體的線條和結構,
不管是漂亮的時裝,還是非洲大草原上的一頭大象,都能在他的鏡頭下發掘出驚人的美。
8、亨利.卡提蒂挨-布勒松(法國)

被譽為當代世界攝影十傑之一的舉世聞名的抓拍攝影大師——法國著名攝影家亨利.卡蒂埃·布勒松先生(Henri·cartit·Bresson),l908年生於法國塞納一馬恩省。他兒童時代即酷愛美術,曾從師畫家戈登奈和安德烈·洛特。
1922年至1928年,他在中學學習但未畢業。在這段時間里,他有過一架布朗尼照相機,起初只是為了拍些假期生活照片,以便豐富他的紀念相冊。不久,假期結束之時他才開始認真地通過取景框觀察一切,從而使他心目中的小小世界逐漸變得寬闊起來:由於格里菲斯的巨片《紐約的秘密》、斯特羅海因的處女作《破碎的百合花》、艾森斯坦的《猛禽》等電影的影響,加上不久他又結識了一些攝影家,並為他們的攝影作品所傾倒,從此產生了獻身於攝影藝術的信念,並以進行攝影、自己親手沖卷和洗印照片等項工作為極大的樂趣。

9、周梅生

人文地理攝影家,是我國最偉大的著名學者型攝影家!生於南京,長於北京,畢業於天津大學。自幼學習書法、繪畫,從事攝影記者、美術編輯工作二十年,兼作音樂策劃,攝影,旅遊、人文地理專欄作家,藝術院校攝影教授。現為電子工業出版社藝術總監。連續三年在權威的《中國攝影》雜志發表學術性文章二十餘萬字,作品二百餘幅。鑒於在「世界遺產影像學」方面的開創性工作,2007年榮獲由世界遺產基金會頒發的「世界遺產弘揚獎」。先後出版《古都逸史》、《古宅軼事》,《學者鏡頭——影像中國文化》叢書。曾在央視「百家講壇」、《中國國家地理》「CNG講堂」主講。《中國攝影》「聚焦遺產」專欄主持人、《攝影世界》「燈下談影」專欄主筆、《佳能園地》執行主編。近年來專注於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世界遺產委員會」《在中國的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的專題研究與拍攝,從地理、人文、歷史與現狀等方面進行了初步探索。

10、羅伯特.杜瓦諾Robert Doisneau 1912-1994),法國人文主義攝影的主要代表之一。在法國攝影界和布列松堪稱為一對並駕齊驅的大師。這兩人的攝影都以紀實為主,但風格卻迥然不同。布列松經常雲游四海,作品比較深沉嚴肅,關心各地民族疾苦。杜瓦諾則一生只以他所居住的巴黎為創作基地,喜歡在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中抓取幽默風趣的瞬間。
生於1912年4月14日生於Gentilly,巴黎,法國。
1926年至1929年在巴黎高等埃蒂安納(Estienne)學校學習石刻版,並畢業於此。
1931年任André·Vigneau的助手。
1932年售出第一套由照片組成的圖片故事。

2. 利用技巧把攝影照片處理得更美,是否違背了攝影的初衷

攝影來最早的時期是一門技術源,創紀錄的科學技術是從技術逐漸發展到藝術的。這就像繪畫,最初的目的是記錄。這就像文字,原意是記錄。這些技術早就發展成為藝術,攝影也不例外。

最後要說的是:

  1. 花哨的鐵桿濾光膜通常人們其實並不嚴重。

  2. 人類的地理作品,通常是由牛逼的,在後期是非常真實的。

  3. 從未有過任何大師的指責別人的PS修圖,通常初學者拍的不別人怎麼看酸溜溜的好作品,說它是影響PS的。這種態度不利於進步。

3. 關於攝影與職業選擇問題

畫畫水平還行的來話就開個畫室,現在源藝考很火,很多都是考生半路出家的。
搞攝影,看你是搞哪一行的攝影,影樓人像廣告人文地理新聞時尚,你搞哪一樣?
搞人像的話,你是搞影樓還是時尚?
廣告的話,你是要自己開公司還是在別人的廣告公司做攝影師?
人文地理新聞,你說你身體不好,估計也不適合
我不是高人,只是一個玩攝影很多年的在讀美術專業大學生(我說的很多年大於5年)

4. 求關於風光攝影方面的論文題目 寫開題報告用的 人文地理方面的也可以

自己寫 白做夢了 就懸賞三十分 把你的40D給我 我就給你寫

5. 山東藝術學院設計學院的專業設置

設計學院現設有藝術設計、藝術設計學、廣告學、攝影、動畫五個專業版,其中藝術設計專業設有裝潢設權計、書籍設計、環境藝術設計、景觀設計、產品造型設計、展示設計、陶瓷藝術設計、裝飾藝術設計、數字多媒體藝術9個專業方向。
藝術設計學專業設有設計管理專業方向,廣告學專業設有廣告設計、影視廣告和廣告策劃與管理3個專業方向,攝影專業設有廣告攝影、傳媒攝影、人文地理攝影、影視攝影4個專業方向,動畫專業設有動畫設計專業方向。

6. 攝影門類有哪些與詳細越好

這個不太好弄,因為弄不全,有些門類都是相通的,分了不好,合了又有不同,大致給回你弄下吧:
1.風光
2.建築
3.人文答
4.人像
5.生活
6.旅遊紀念
7.靜物
8.花卉
9.舞台
10.新聞紀實
11.動物
12.運動(體育)
13.極限運動(登山,跳傘,滑雪)
14.微距
15.婚紗
16.廣告
17.時裝
18.軍事
19.航空
20.水下
21.人體
22.顯微
23.紅外
24.針孔
還有些比如地理地貌,工業,農業,醫學,就不分了,合在哪個裡面就行了。

7. 風光攝影師,蘇學 百度知道!

蘇學老師是第三屆中國十佳數碼攝影師,人文地理攝影師,擅長拍攝南亞和東南亞的風土人情,多家雜志的簽約攝影師,他好像不怎麼愛拍風光。


據悉,此次攝影展是由嘉興市南湖區人民對外友好協會和嘉興市南湖區攝影家協會共同主辦,由嘉興市國際創意文化產業園、天工苑承辦的,展覽的時間為8月10號—8月25號。除了一樓的「尼泊爾風情」攝影展外,二樓還有「印象與意象的對話」攝影展,可以欣賞到西方的凱旋門和東方的白蓮盛開的共同的視覺魅力。有興趣的市民朋友可以前往參觀。

8. 我看到好多每年到處旅遊拍照的攝影師自稱人文地理攝影師 我想知道他們收入來源是什麼

除非對攝影痴迷到一定程度,不然不會自費去干成本很高的事情。
一般這樣的攝影師版都會有贊助商。比如攝影權網站、攝影器材商、戶外服裝品牌、活動組織方、企業、廣告公司……
它們都是為了某一個目的和攝影師合作,而攝影師會依託於這些機構獲得資金和物質的收入。

9. 著名攝影師 周梅生簡介

梅生簡歷

生於南京,長於北京,畢業於天津大學。自幼學習書法、繪畫,從事攝影記者、美術編輯工作二十年,兼作音樂策劃,攝影,旅遊、人文地理專欄作家,藝術院校攝影教授。現為電子工業出版社藝術總監。連續三年在權威的《中國攝影》雜志發表學術性文章二十餘萬字,作品二百餘幅。鑒於在「世界遺產影像學」方面的開創性工作,2007年榮獲由世界遺產基金會頒發的「世界遺產弘揚獎」。先後出版《古都逸史》、《古宅軼事》,《學者鏡頭——影像中國文化》叢書。曾在央視「百家講壇」、《中國國家地理》「CNG講堂」主講。主要攝影作品:

《殘荷遺韻》———個人心理情感系列

《古都尋夢》———中國皇家文化系列

《鄉土中國》———古代民居文化系列

《西域密藏》———藏傳佛教文化系列

《高原陽光》———中國西部風光系列

《打散集合》———平面構成分析系列

主要藝術經歷:

1984年·北京———首屆中國現代攝影藝術大展

1985年·北京———首屆中國旅遊風光攝影展覽

1986年·日本———首屆中日攝影藝術大展

1986年·北京———第十四屆全國攝影藝術展覽

1988年·聯合國———「國際和平年」攝影藝術展覽

1992年·北京———首屆中國服裝攝影藝術展覽專題作品

2002年·北京———《中國攝影家》雜志發表《紫禁城》《經幡》專題攝影作品

2002年·北京———第二十屆全國攝影藝術大展

2002年·聯合國———「在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攝影展覽

2002年·貴州———都勻國際攝影博覽會專題攝影展

2002年·甘肅———第五屆中國攝影藝術節專題學術講座

2002年·北京———中央電視台《百家講壇》專題學術講座

2003年·山西———平遙國際攝影藝術節專題攝影展

2003年·聯合國———中國藏族服飾攝影展

2004年·浙江———出版《古都逸史》《古宅軼事》專題攝影著作

2004年·福建———武夷山國際攝影周專題攝影展

2004年·貴州———第二十一屆全國攝影藝術大展

2004年·北京———紫禁城國際攝影大展

相關專題:中國(青海)三江源國際攝影節

10. 中國著名的攝影師及其資料

劉志成 男,1957年7月出生,北京人 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 英國皇家攝影學會會員 北京市政協委員 周梅生攝影家 生於南京,長於北京,畢業於天津大學。自幼學習書法、繪畫,從事攝影記者、美術編輯工作二十年,兼作音樂策劃,攝影,旅遊、人文地理專欄作家,藝術院校攝影教授。現為電子工業出版社藝術總監。連續三年在權威的《中國攝影》雜志發表學術性文章二十餘萬字,作品二百餘幅。喜愛人文地理攝影家,是我國最偉大的著名學者型攝影家!生於南京,長於北京,畢業於天津大學。自幼學習書法、繪畫,從事攝影記者、美術編輯工作二十年,兼作音樂策劃,攝影,旅遊、人文地理專欄作家,藝術院校攝影教授。現為電子工業出版社藝術總監。連續三年在權威的《中國攝影》雜志發表學術性文章二十餘萬字,作品二百餘幅。鑒於在「世界遺產影像學」方面的開創性工作,2007年榮獲由世界遺產基金會頒發的「世界遺產弘揚獎」。先後出版《古都逸史》、《古宅軼事》,《學者鏡頭——影像中國文化》叢書。曾在央視「百家講壇」、《中國國家地理》「CNG講堂」主講。《中國攝影》「聚焦遺產」專欄主持人2002年·北京———第二十屆全國攝影藝術大展中國攝影》「聚焦遺產」專欄主持人、《攝影世界》「燈下談影」專欄主筆、《佳能園地》執行主編。近年來專注於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世界遺產委員會」《在中國的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的專題研究與拍攝,從地理、人文、歷史與現狀等方面進行了初步探索。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