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人文地理
❶ 美國地理的人文地理
17 世紀以前,北美廣大原野僅有印第安人和愛斯基摩人居住,但經過百餘年專的移民,這里已成為歐洲屬人的新家園,而其中最主要的為英國人所建立的 13 州殖民地。 1776 年 13 州宣布脫離英國而獨立, 1783 年美英簽定巴黎條約,結束了獨立戰爭。之後幾經協商與改革,聯邦體制的美國於法國大革命前夕,正式登上世界舞台。 19 世紀初的西拓運動和 1861 年的南北戰爭,不但拓展了疆土,也鞏固了聯邦政府的中央領導。
❷ 北美自然地理特徵和人文地理特徵
自然地理
北美地形
北美是以英語為主的美洲國家。位於美洲北部,北臨北冰洋,西臨太平洋,東臨大西洋。范圍包括加拿大、美國、格陵蘭島(丹麥)。
全洲海拔200米以下的平原約佔20%,海拔200米的平原和丘陵約佔22%,海拔500米以上的高原和山地約佔58%,全洲平均海拔700米。大陸地形的基本特徵是南北走向的山脈分布於東西兩側與海岸平行,大平原分布於中部。地形明顯地分為三個區。
東部山地和高原:聖勞倫斯河以北為拉布拉多高原,以南為阿巴拉契亞山脈,地勢南高北低,海拔一般為300~500米。阿巴拉契亞山脈東側沿大西洋有一條狹窄的海岸平原,西側逐漸下降與中部平原相接。
中部平原:位於拉布拉多高原、阿巴拉契亞山脈與落基山脈之間,北起哈得孫灣,南至墨西哥灣,縱貫大陸中部。平原北半部多湖泊和急流,南半部屬密西西比河平原。
對氣候影響
1.海岸山脈緊逼著太平洋沿岸,迎風坡地形雨豐沛。但是,海岸山脈阻擋了太平洋上的暖濕西風向東深入,限制了山脈以西的溫帶海洋性氣候和地中海式氣候向東延伸,使上述二種氣候呈南北向帶狀分布於沿海地區。山間高原盆地由於地形閉塞,海洋水汽難以進入,因此,氣候乾旱,呈現出荒漠的景象。
2、東部高地西北坡面迎冬季西北風,常造成大雪;東南坡面對大西洋水汽產生抬升作用,造成地形雨。但因東部高低緩,連續性差,冬季乾冷的西北風可影響到東海岸,夏季從大西洋的暖濕氣流亦可越過高地,進入內陸。
3、中部平原地區氣溫、降水季節變化最大,大陸性較強。這是因為中部平原
地勢低平,無東西走向山脈,南北開敞,致使南北氣流暢通無阻。冬季極地冷氣團可長驅南下,驟然降溫。夏季來自墨西哥灣的熱帶暖氣團可自由北上,天氣悶熱多
雨。中部平原在冷暖氣團爭逐交鋒、交替控制之下,形成氣溫、降水季節變化據烈、大陸性較強的溫帶大陸性氣候。 居民為
外來移民大匯集,英裔和法裔較多,英語為主。原居民印第安人和因紐特人是黃種人。
自然資源
北美洲大部分地區已經過勘查。主要礦物是石油、天然氣、煤炭、鐵、銅、鎳、鈾、鉛、鋅等。北美洲的森林面積約佔全洲面積的30%,約佔世界森林總面積的18%。主要分布在西部山地,盛產達格拉斯黃杉、巨型金針柏、奴特卡花柏、糖槭、松、紅杉、鐵杉等林木。草原面積佔全洲面積14.5%,約佔世界草原面積的11%。北美洲可開發的水力資源蘊藏量約為24,800萬千瓦,佔世界水利資源蘊藏量的8.9%,已開發的水利資源為5,360萬千瓦,佔世界的34.7%。[1]
北美洲沿海漁場的面積約佔世界沿海漁場總面積的20%,西部和加拿大東部的邊緣海區為主要漁場,盛產鮭、鰈、鱈、鯖、鰻、鯡、沙丁、比目、薩門等魚類及*類,在加拿大東部邊緣海區還產鯨。北部沿海有海象、海豹以及北極熊等
工業
美國和加拿大是經濟發達的國家,工業基礎雄厚、生產能力巨大、科學技術先進。農、林、牧、漁業也極為發達。北美其他國家除墨西哥有一些工業基礎外,多為單一經濟國家。北美采礦業規模較大,主要開採煤、原油、天然氣、鐵、銅、鉛、鋅、鎳、硫磺等,而錫、錳、鉻、鈷、鋁土礦、金剛石、硝石、銻、鉭、鈮以及天然橡膠等重要的戰略原料幾乎全部或大部靠進口。主要工業品產量在世界總產量中的比重為:生鐵、鋼、銅、鋅等均佔20%左右,鋁佔40%以上,汽車約佔37%。
人文地理
農業
北美農業生產專門化、商品化和機械化程度都很高。中部平原是世界著名的農業區之一,農作物以玉米、小麥、水稻、棉花、大豆、煙草為主,其大豆、玉米和小麥產量在世界農業中占重要地位。中美洲、西印度群島諸國和地區主要生產甘蔗、香蕉、咖啡、可可等熱帶作物。
交通
北美鐵路總長420,000多千米。內河通航里程約55,000多千米。
公路四通八達。美國東北部是交通最發達的地區,其次是美國中部、東南部、西部沿海地區;加拿大東南部;墨西哥東部,以公路和鐵路運輸為主。古巴的糖廠鐵路
專用線較發達。加拿大中部地區的夏季河運、冬季雪橇運輸也很重要。北部沿海地區以雪橇運輸為主。
❸ 美國現在還有沒有人文地理專業
往年申請地理方向的學生大致集中在以下幾個分支上:
1.GIS 地理信息系統
申請:申請地理信息系統的人數佔到了總人數的50%左右,名校的不少,普通學校不少,本科不少,碩士也不少。GIS相對於CS肯定是好申請的多,但是在地理裡面就算申請大熱門了。好在一般地信的AD,Offer都不少。但是聽說地信去很好學校的還真是不多。
就業:據說地信的碩士畢業就很好找工作,不必辛苦學PHD,但是薪水可能沒有學計算機的高。
2.RS 遙感技術
申請:申請RS是除了GIS以外最多的,可能有30%左右。開遙感專業的不多,主要就是師大,武大和南大的本科和碩士在申請。去很牛學校的幾乎都是這個方向的,可能也跟申請這個方向的人背景都比較牛有關吧!專家不太建議自費的申請這個方向,因為一般要學到PHD才行,全自費太辛苦了,回報晚。
就業:貌似碩士畢業不太好找工作,因為學的太精了一般企業很難要,像NASA那樣的又要學到PHD才行。但是工作找到了工資都不低!還有一點,遙感專業被列入和核一類的機密型專業,不過在簽證形勢大好的情況下遙感的簽證也不成問題。
3.人文地理/規劃
申請:這個方向申請人很稀有,可能也就10%的人申請。往屆申請情況也不錯,都順利的拿到offer了,並沒有文科想像中困難。規劃方向的AD尤其好拿,但是全獎offer幾乎不可能,能負擔自費的人是個好選擇。
就業:規劃的就業較難,外國人想進政府機構不容易,估計也只能去個NGO,NPO的了
4.自然地理/生態環境
申請:申請自然地理方向的人和人文地理一樣稀少,也只佔10%左右。以地理傳統老校為多。申請結果也不錯,畢竟可選擇學校多,競爭者相對少。
就業:就業比較困難
❹ 美國大學人文地理專業都有哪些分支
以人地關系的理論為基礎,探討各種人文現象的地理分布、擴散和變化,以及人類社會活動的地域結構的形成和發展規律的一門學科。又稱人生地理學。它是地理學的兩個主要分支學科之一,「人文」二字與自然地理學的「自然」二字相對應,泛指各種社會、政治、經濟和文化現象,也有一些學者認為僅指社會文化現象。人文地理學一般有廣義與狹義之分,廣義的人文地理學包括社會文化地理學、政治地理學、經濟地理學等,狹義的人文地理學則指社會文化地理學。 50年代系統論創立以後,迅速成為各學科的基該方法論。美國地理學家E.A.阿克曼於1965年提出地理學者應當探索許多各自不同但又相互依賴的變數的一種系統的概念,從時-空角度人文地理處理人與環境的系統。60年代開始,不少學者已在研究生態系統、政治系統、經濟系統、社會系統以及地域系統方面作出貢獻。定量計算和系統論思想的引進,使地理學開始採用模型來表述所研究的地理現象。瑞典地理學家T.哈格斯特朗用歸納模型說明新事物浪潮特徵,用隨機模型來預測新事物擴散概率,引起廣泛注意。英國學者喬利和哈格特合著的《地理學的模型》(1967)和D.W.哈維《地理學的解釋》(1969),對地理學採用模型探討實際問題起到很大促進作用。領域的出現以及社會文化地理學、城市地理學地位的提高。60年代行為科學興起後,出現了行為地理的研究。70年代,行為研究在地理學中十分盛行,通過研究不同人類社會集團、階層、階級對不同環境的反應和行為決策這一過程,使地理學為解決實際問題的決策可發揮更大的作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旅遊事業的蓬勃發展,旅遊收入對於國民經濟收入的重要性日益提高,使得旅遊地理學發展很快,成為人文地理學的一個新分支。人類以各種不同的社會集團的形式存在,各集團的不同文化既是社會環境的組成部分,又是人們行為制約的因素。因此,自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研究空間中的社會現象和文化差異的社會文化地理學重要性日益提高。同時,許多國家重建城市的需要,新的城市迅速增加、城市規模日益擴大的趨勢,促使城市化進程加快,帶來居住、就業、交通、環境等一系列城市問題,使城市地理學在人文地理學中逐漸居於重要的地位。
❺ 美國人文地理簡介
【人文地理】17 世紀來以前自,北美廣大原野僅有印第安人和愛斯基摩人居住,但經過百餘年的移民,這里已成為歐洲人的新家園,而其中最主要的為英國人所建立的 13 州殖民地。 1776 年 13 州宣布脫離英國而獨立, 1783 年美英簽定巴黎條約,結束了獨立戰爭。之後幾經協商與改革,聯邦體制的美國於法國大革命前夕,正式登上世界舞台。 19 世紀初的西拓運動和 1861 年的南北戰爭,不但拓展了疆土,也鞏固了聯邦政府的中央領導。
❻ 美國的人文地理研究生
美國的人文地理研究生:
美國研究生留學地理專業就業參考。美國大學研究生申請,同學們不禁要問,去美國留學什麼專業好?很多同學都選擇了報考美國留學地理學專業,因為地理學專業誘人的就業前景。下面,天道小編就來詳細為同學們做個講解,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美國研究生留學,地理學專業美國大學研究生申請有哪些就業優勢呢?如果同學們還想看看其它專業,那其它美國留學什麼專業好?更多留學美國的內容,請同學們多多關注天道留學美國網來了解。
美國研究生留學地理專業就業參考
地理專業的就業方向一、人文地理/規劃
申請:這個方向申請人很稀有,可能也就10%的人申請。往屆申請情況也不錯,都順利的拿到offer了,並沒有文科想像中困難。規劃方向的AD尤其好拿,但是全獎offer幾乎不可能,能負擔自費的人是個好選擇。
就業:規劃的就業較難,外國人想進政府機構不容易,估計也只能去個NGO,NPO的了。
地理專業的就業方向二、GIS 地理信息系統
申請:申請地理信息系統的人數佔到了總人數的50%左右,名校的不少,普通學校不少,本科不少,碩士也不少。GIS相對於CS肯定是好申請的多,但是在地理裡面就算申請大熱門了。好在一般地信的AD,Offer都不少。但是聽說地信去很好學校的還真是不多。
就業:據說地信的碩士畢業就很好找工作,不必辛苦學PHD,但是薪水可能沒有學計算機的高。
地理專業的就業方向三、RS 遙感技術
申請:申請RS是除了GIS以外最多的,可能有30%左右。開遙感專業的不多,主要就是師大,武大和南大的本科和碩士在申請。去很牛學校的幾乎都是這個方向的,可能也跟申請這個方向的人背景都比較牛有關吧!專家不太建議自費的申請這個方向,因為一般要學到PHD才行,全自費太辛苦了,回報晚。
就業:貌似碩士畢業不太好找工作,因為學的太精了一般企業很難要,像NASA那樣的又要學到PHD才行。但是工作找到了工資都不低!還有一點,遙感專業被列入和核一類的機密型專業,不過在簽證形勢大好的情況下遙感的簽證也不成問題。
地理專業的就業方向四、自然地理/生態環境
申請:申請自然地理方向的人和人文地理一樣稀少,也只佔10%左右。以地理傳統老校為多。申請結果也不錯,畢竟可選擇學校多,競爭者相對少。
就業:就業比較困難
通過對美國研究生留學之地理專業就業方向的分析,希望能對同學們美國大學研究生申請做判斷有所幫助。美國留學什麼專業好。當然了,除了留學美國地理學專業,美國還有很多不錯的選擇。請大家前往天道美國留學網站做了解。
每年天道都會遇到大量失敗之後再來尋求幫助的申請人,其中不乏出身名校的學生。他們綜合背景不錯,各方面的軟硬體條件也頗有競爭力,但是最後因為種種原因,申請結果非常不理想。盡管金融危機之後,美國從總體而言會加速對中國大陸教育的產業化輸出,但是眾多世界名校的招生競爭不會因此而趨緩。相反,由於國內申請人數越來越多,而名校的招生人數都是有限的,包括對中國大陸的招生人數,這樣一來,競爭反而更激烈。尤其是今後兩年的TOP30本科學院和TOP50熱門專業研究生院的申請,競爭形勢都將會空前激烈。
❼ 美國人文地理對國際貿易
一、前言
地理條件的好壞是國際貿易能否順利發展的外部硬環境條件。國際貿易的根本是物品的買賣,不同自然地理環境下的地區所盛產的物品是不同的,而這些物品是否是可以促成國際貿易的商品,形成商品經濟,這便成為了能否進行國際貿易的先決條件。同時,國際貿易的進行離不開軟環境的開放政策,當然也和這個地區的經濟發展、政府政策作為(是否鼓勵本地區國際貿易開展、是否鼓勵對外經濟作為帶動經濟增長的主要形式、是否有完善和配套的法律法規作保障等)、主體經濟形勢分不開。本文從美國的地理環境為切入點,從多方面分析了美國的地理環境,與其對自己國家貿易的關系進行闡述,並提出了對自己國家貿易方面的影響。
二、關鍵詞
美國 地理環境 國際貿易
三、文獻綜述
一個國家經濟貿易情況在一定程度上是受其地理環境的影響的,地理條件的好壞是國際貿易能否順利發展的外部條件,一個國家的自然地理環境可以決定一個地區人的行為方式、性格塑造以及思想觀念,人文環境的作用同樣是國際貿易能否順利開展的不可或缺的因素,即國際貿易的開展離不開高素質的從業人員,從業人員離不開教育培養,一般來說,自然環境可以決定一個地區的經濟狀況,經濟狀況的好壞直接關繫到人的整體素質。 然而,目前為止,目前,國內學術界在美國的地理環境對其國際貿易的影響上上存在爭議,對兩者之間的研究不深入,且不具有系統性。本文試圖在這些方面彌補對該問題研究的不足。對美國地理環境對其貿易的的影響進行系統的分析與研究。
四、研究方法
文獻研究法是論文中一種常用的方法,是指根據一定的研究目的或課題,通過調查文獻來獲得資料,從而全面地、正確地了解掌握所要研究問題的一種方法。文獻研究法被子廣泛用於各種學科研究中。本文在寫作時,查閱了大量了大量的文獻,也從網路上查閱的相關的期刊文獻,搜集匯總了相關資料,對美國的基本情況及其對國際貿易的影響有了相關的認識。
調查法也是論文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之一。它是有目的、有計劃、有系統地搜集有關研究對象現實狀況或歷史狀況的材料的方法。是科學研究中常用的基本研究方法,它綜合運用歷史法、觀察法等方法以及談話、問卷、個案研究、測驗等科學方式,對研究課題進行有計劃的、周密的和系統的了解,並對調查搜集到的大量資料進行分析、綜合、比較、歸納,從而為人們提供規律性的知識。本文在寫作時,調查了相關的數據和資料,並對其進行了整理,從而得出了結論。
五、研究結果與結論
(一)、地理環境
1、自然地理環境
(1) 氣候
美國幾乎有著世界上所有的氣候類型(地跨寒、溫、熱三帶,本土處於溫帶),在主要農業地帶少有嚴重的乾旱發生、洪水泛濫也並不常見,並且有著溫和而又能取得足夠降雨量的氣溫。影響美國氣候的主要是北極氣流,每年從太平洋帶來了大規模的低氣壓,這些低氣壓在通過內華達山脈、洛磯山脈、和喀斯喀特山脈時夾帶了大量水分,當這些氣壓到達中部大平原時便能進行重組,導致主要的氣團相遇而帶來激烈的大雷雨,尤其是在春季和夏季。有時這些暴雨可能與其他的低氣壓會合,繼續前往東海岸和大西洋,並會演變為更激烈的東北風暴,在美國東北的中大西洋區域和新英格蘭形成廣泛而沉重的降雪。大平原廣闊無比的草原也形成了許多世界上最極端的氣候轉變現象。
大臉盆地區和哥倫比亞河高原則是乾旱而極少降雨的地區,最乾旱時平均降雨量少於15英寸。美國西南部是乾旱的沙漠,夏季時最熱的數個禮拜溫度超過華氏100度(攝氏38度)。西南部和大臉盆地區也會受到來自加利福尼亞灣的季風影響,偶爾會帶來少見的大雨。加利福尼亞州大多數區域都屬於地中海氣候,有時會在每年的10月至隔年的4月引發強烈暴雨,而其他月份幾乎全無降雨。瀕臨太平洋的西北方地區則終年豪雨不斷,但在冬季和春季降雨量最大。西部山脈吸收了充足的濕氣,降雨量和降雪都相當沉重。
(2)水系
從總體上可分為三大水系:凡位於落基山以東的注入大西洋的河流都稱為大西洋水系,主要有密西西比河、康涅狄格河和赫得森河。其中密西西比河全長6020公里,居世界第四位。凡注入太平洋的河流稱太平洋水系。主要有科羅拉多河、哥倫比亞河、育空河等。北美洲中東部的大湖群——五大湖。包括蘇必利爾湖、密歇根湖、休倫湖、伊利湖和安大略湖,屬冰川湖,總面積24.5萬平方公里,為世界最大的淡水水域,素有「北美地中海」之稱,其中密歇根湖屬美國,其餘4湖為美國和加拿大共有。蘇必利爾湖為世界最大的淡水湖,面積在世界湖泊中僅次於裏海而居世界第二位。五大湖湖水匯入聖勞倫斯河,流入大西洋。
(3) 生物
美國有超過17,000種本土的植物和樹種,是世界上最多樣化的,同時,數千種非本土的外來物種有時也會影響到本土的動植物。美國本土有超過400種哺乳類、700種鳥類、500種爬蟲類和兩棲類、以及90,000種已經被發現的昆蟲。美國也是世界上最早開始重視環境保護的國家之一,在1872年聯邦政府建立了黃石國家公園以保護當地環境,成為了世界上第一個國家公園。
(4)資源
自然資源豐富。煤、石油、天然氣、鐵礦石、鉀鹽、磷酸鹽、硫磺等礦物儲量均居世界前列。戰略礦物資源鈦、錳、鈷、鉻等主要靠進口。探明煤儲量35,966億噸。探明原油儲量270億桶。探明天然氣儲量56,034億立方米。森林面積約44億畝,覆蓋率達33%。
2、人文地理環境
(1)人口
美國有3億多人口, 80%以上是歐洲移民的後裔,華裔約100萬。50%的居民信奉基督教和天主教,其他人信仰猶太教和東正教。美國人一般性情開朗、樂於交際、不拘禮節。
(2)民族
美利堅民族是個年輕、天真、自信、富有生氣的民族。像個血氣方剛的青年人,美國人生性好動,不甘寂寞。像個精力充沛的年輕人,美國人不停地干這忙那,似乎有永遠也使不完的精力。城市裡的人似乎永遠趕著去什麼地方;鄉村裡的人總是在農田、養雞場、谷倉、奶牛場之間奔跑不停;辦公室里的人有著堆成山似的文字工作(paper work)要做;公司里的秘書手腳不停地接電話、送文件。你在街上走逛,後面的人會大步流星地超趕到你的前面;你去餐館就餐,難得尋覓到能與你說笑寒喧的伴侶。生活的節奏像一根上足了的發條一樣,有條不紊地不停運轉,構成了一幅繁忙、近乎於瘋狂的現代人生活畫面。
(3)生活方式
美國人的快節奏生活方式,除了止述美利堅民族好動不好靜的秉性之外,很大程度上與他們社會的激烈競爭息息相關。美國是個市場經濟高度發達的國家,「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法則是它的運轉規律,不進則退,不勝則敗。為了生存和成功,美國人必須拼搏和奮斗,而拼搏與奮斗的一個重要方面是與他人搶時間、爭速度,使自己始終處於依靠地位。由此可見,美國人的快節奏生活方式是被他們緊張激烈的社會競爭所「逼迫」出來的。因為這種「逼迫」無時不在、無處不有,美國人對快節奏生活方式也就習慣成自然了。
(4)宗教
美國人的宗教熱情很高,但這種對上蒼的敬畏並沒有阻礙美國人揭開上帝創造的這個世界之迷的勇氣和努力。從西部邊疆的開發,到外層空間的探索,從海底資源的研究,到大氣資源的探索,美國人似乎並不因上帝的萬能而被震攝住,而是無所顧忌地大膽試驗,勇敢地利用科學知識來解答大自然中的秘密。
(5)政治
在美國,政治像一場頗具觀賞性的游戲,普通老百姓可以藉助報紙、電視等大眾傳播媒介,觀摩政客們互相攻擊、互相嘲弄、互相指責等各方面的精彩表演。大至總統競選、國會聽證會,小至學生會與校董會的沖突,人們無不可以從中窺見政治游戲中的權術運用、利益交換和官官相護等事例。只要美國政客們在玩政治游戲時遵守有關規章制度,他們就能夠得到作為觀眾的選民們的認可一樣。如果政客們違反有關規則,如尼克松的水門事件、里根的伊朗門事件,那麼,他們就要受到有關機構的查詢和調查,乃至曝光出醜。所以說,美國的政治因透明度較高而較少有神秘感,普通百姓對政治機制的運作也因此而有相當程度的了解。
(二)對國際貿易的影響
美國遼闊的地理面積為其發展農業提供了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同時,美國的農業採用大規模的機械化,現代化水平高,促進了其農業不斷向著規模化集約化發展,生產的規模化又為機械化現代化的推進提供了條件,合理科學的種植業也為農業的發展提供了便利條件。
美國自然資源豐富。煤、石油、天然氣、鐵礦石、鉀鹽、磷酸鹽、硫磺等礦物儲量均居世界前列。其他礦物有銅、鉛、鉬、鈾、鋁礬土、金、汞、鎳、碳酸鉀、銀、鎢、鋅、鋁、鉍等。汽車工業和建築業在產業中佔有重要地位,為美國經濟的兩大支柱。近年來,在信息、生物等領域科技進步推動下,美國產業轉型加快,勞動密集型產業進一步被淘汰或轉移到國外。
美國有高度發達的現代市場經濟,對外貿易依賴性最大。美國是世界上進口小汽車、鋼鐵、石油、紡織品最多的國家;美國農業屬「石油農業」,能源消費量大。美國是世界石油產量最大,進口最多的國家。 人口多,高消費,高浪費。其國內生產總值和對外貿易額均居世界首位。20世紀90年代,以信息、生物技術產業為代表的新經濟蓬勃發展,受此推動,美經濟經歷了長達十年的增長期。2001年美經濟陷入短暫衰退,之後逐步復甦。2005年盡管受到能源價格上漲、颶風襲擊和利率上升等因素影響,但美國經濟仍保持了3.5%的GDP年增長率。
美國信息等高科技產業發展迅速,產品更新換代日益加快,利用高科技改造傳統產業也取得進取。主要的工業產品有汽車、航空設備、計算機、電子和通訊設備、鋼鐵、石油產品、化肥、水泥、塑料及新聞紙、機械等。農業高度發達,機械化程度高,主要農產品有小麥、玉米、大豆等均佔世界領先地位。糧食總產量佔世界的1/5。美前五大進口市場為加拿大、中國、墨西哥、日本和德國。
❽ 美國人文地理環境特徵。
美國自然條件
1、本土所跨緯度,絕大部分在溫帶(南部為亞熱帶).只有阿拉斯加屬回寒帶和亞寒帶,夏威答夷在熱帶.
2、本土三面瀕臨海,沿海多優良港灣,冬季不凍,海上航運便利
3、平原面積廣闊,佔全國面積一半以上,是世界耕地面積最大的國家.
4、密西西比河和五大湖為灌溉、航運、發電提供了良好條件
5、森林、礦產、草原等資源豐富
社會經濟條件
1、世界上的農業大國-----農業的特色:農業的現代化、專業化、社會化、區域化
2、工業最發達的國家
三大工業區:東北部工業區、南部工業區和西部工業區
❾ 急需美國的概況(從人文地理,自然地理談) 拜託了
自然地理:
美國位於北美洲南部,東臨大西洋,西瀕太平洋,北接加拿大,南靠墨西哥及墨西哥灣。全境由東向西可分為5個地理區:東南部沿岸平原分大西洋沿岸平原和墨西哥沿岸平原兩部分。這一地帶海拔在200米以下,多數由河川沖積而成,特別是密西西比河三角洲,是世界上最大的三角洲,土質油黑,土壤肥沃。河口附近有一些沼澤地。位於這一地理區的佛羅里達半島是美國最大的半島。阿巴拉契亞山脈位於大西洋沿岸平原西側,基本與海岸平行,長約2300多公里,一般海拔1000~1500米,由幾條平行山脈組成。內地平原呈倒三角形,北起漫長的美國與加拿大邊界,南達大西洋沿岸平原的格蘭德河一帶。西部山系由西部兩條山脈所組成,東部為落基山脈,西部為內華達山脈和喀斯喀特山脈。舊褶曲運動後的產物。內華達山脈的惠特尼峰海拔4418米,為美國大陸最高點,喀斯喀特山脈的雷尼爾山海拔4392米,僅次於惠特尼峰。西部山間高原由科羅拉多高原、懷俄明高原、哥倫比亞高原與大峽谷組成,為美國西部地質構造最復雜的地區。大峽谷位於亞利桑那州西北部,由一系列迂迴曲折、錯綜復雜的山峽和深谷組成,氣勢雄偉,岩壁陡峭,為世界上罕見的自然景觀。美國河流湖泊眾多,水系復雜,從總體上可分為三大水系:凡位於落基山以東的注入大西洋的河流都稱為大西洋水系,主要有密西西比河、康涅狄格河和赫得森河。其中密西西比河全長6020公里,居世界第三位。凡注入太平洋的河流稱太平洋水系。主要有科羅拉多河、哥倫比亞河、育空河等。北美洲中東部的大湖群。包括蘇必利爾湖、密歇根湖、休倫湖、伊利湖和安大略湖,總面積24.5萬平方公里,為世界最大的淡水水域,素有「北美地中海」之稱,其中密歇根湖屬美國,其餘4湖為美國和加拿大共有。蘇必利爾湖為世界最大的淡水湖,面積在世界湖泊中僅次於裏海而居世界第二位。美國的氣候大部分地區屬溫帶和亞熱帶氣候,僅佛羅里達半島南端屬熱帶。阿拉斯加州位於北緯60至70度之間,屬北極圈內的寒冷氣候區;夏威夷州位於北回歸線以南,屬熱帶氣候區。但由於美國幅員遼闊,地形復雜,各地氣候差異較大。大體可分為5個氣候區:東北部沿海的溫帶氣候區。這一區域因受拉布拉多寒流和北方冷空氣的影響,冬季寒冷,1月份平均溫度為-6℃左右,夏季溫和多雨,7月份平均溫度為16℃左右。年平均降水量為1000毫米左右。東南部亞熱帶氣候區。因受墨西哥灣暖流的影響,氣候溫暖濕潤,1月份平均溫度為96℃,7月份平均溫度為24~27℃,年平均降水量為1500毫米。中央平原的大陸性氣候區。這一區域呈大陸性氣候特徵,冬季寒冷,1月份平均溫度為-14℃左右,夏季炎熱,7月份平均氣溫高達27~32℃。年平均降水量為1000~1500毫米。西部高原乾燥氣候區。這一區域內陸性氣候,高原上年溫差較大,科羅拉多高原的年溫差高達25℃。年平均降水量在500毫米以下,高原荒漠地帶降水量不到250毫米。太平洋沿岸的海洋性氣候區。這一區域冬暖夏涼,雨量充沛。1月份平均氣溫在4℃以上,7月份平均氣溫在20~22℃左右。年平均降水量為1500毫米左右。美國的農業、礦產和森林資源豐富,在世界上佔有舉足輕重的作用。美國的地理位置,氣候條件及地形結構都是得天獨厚的。美國農業用地(耕地和牧地)約為4.3億公頃,佔地球全部農業用地的10%左右。雨量充沛,土壤肥沃,糧食產量佔世界總產量的1/5,主要農畜產品如小麥、玉米、大豆、棉花、肉類等產量均居世界第一位。美國礦產資源豐富,鐵礦石、煤炭、天然氣、鉛、鋅、銀、鈾、鉬、鋯等產量均居世界前列,但戰略資源如鈦、錳、錫、鈷、鉻、鎳等則主要依賴進口。煤炭的總儲量為35996億噸,石油總儲量為240多億噸,天然氣儲量為56034億立方米。美國擁有18億公頃的森林,佔全國土地總面積的31.5%左右,主要樹種有美洲松、黃松、白松和橡樹類。
人文地理:美國位於北美洲南部,東臨大西洋,西瀕太平洋,北接加拿大,南靠墨西哥及墨西哥灣。全境由東向西可分為5個地理區:東南部沿岸平原分大西洋沿岸平原和墨西哥沿岸平原兩部分。這一地帶海拔在200米以下,多數由河川沖積而成,特別是密西西比河三角洲,是世界上最大的三角洲,土質油黑,土壤肥沃。河口附近有一些沼澤地。位於這一地理區的佛羅里達半島是美國最大的半島。
阿巴拉契亞山脈位於大西洋沿岸平原西側,基本與海岸平行,長約2300多公里,一般海拔1000~1500米,由幾條平行山脈組成。內地平原呈倒三角形,北起漫長的美國與加拿大邊界,南達大西洋沿岸平原的格蘭德河一帶。西部山系由西部兩條山脈所組成,東部為落基山脈,西部為內華達山脈和喀斯喀特山脈。舊褶曲運動後的產物。內華達山脈的惠特尼峰海拔4418米,為美國大陸最高點,喀斯喀特山脈的雷尼爾山海拔4392米,僅次於惠特尼峰。西部山間高原由科羅拉多高原、懷俄明高原、哥倫比亞高原與大峽谷組成,為美國西部地質構造最復雜的地區。大峽谷位於亞利桑那州西北部,由一系列迂迴曲折、錯綜復雜的山峽和深谷組成,氣勢雄偉,岩壁陡峭,為世界上罕見的自然景觀。美國河流湖泊眾多,水系復雜,從總體上可分為三大水系:凡位於落基山以東的注入大西洋的河流都稱為大西洋水系,主要有密西西比河、康涅狄格河和赫得森河。其中密西西比河全長6020公里,居世界第三位。凡注入太平洋的河流稱太平洋水系。主要有科羅拉多河、哥倫比亞河、育空河等。北美洲中東部的大湖群。包括蘇必利爾湖、密歇根湖、休倫湖、伊利湖和安大略湖,總面積24.5萬平方公里,為世界最大的淡水水域,素有「北美地中海」之稱,其中密歇根湖屬美國,其餘4湖為美國和加拿大共有。蘇必利爾湖為世界最大的淡水湖,面積在世界湖泊中僅次於裏海而居世界第二位。
美國的農業、礦產和森林資源豐富,在世界上佔有舉足輕重的作用。美國的地理位置,氣候條件及地形結構都是得天獨厚的。美國農業用地(耕地和牧地)約為4.3億公頃,佔地球全部農業用地的10%左右。雨量充沛,土壤肥沃,糧食產量佔世界總產量的1/5,主要農畜產品如小麥、玉米、大豆、棉花、肉類等產量均居世界第一位。
美國礦產資源豐富,鐵礦石、煤炭、天然氣、鉛、鋅、銀、鈾、鉬、鋯等產量均居世界前列,但戰略資源如鈦、錳、錫、鈷、鉻、鎳等則主要依賴進口。煤炭的總儲量為35996億噸,石油總儲量為240多億噸,天然氣儲量為56034億立方米。
雖然沒有法定官方語言,英語是事實上的國家語言。據2003年統計,約2億1480萬(81.6%)的五歲以上人口在家只說英語。英語是最通用的交流語言,掌握一定程度的英語也是移民歸化的要求之一。一些美國人呼籲把英語提升為官方語言,有27個州已經通過地方法律確保英語的官方地位;有3個州承認其他語言與英語有平行地位:路易斯安那州的法語,夏威夷州的夏威夷語和新墨西哥州的西班牙語。除英語外,使用人口超過100萬人的語言包括西班牙語(2970萬)、漢語(220萬)、法語(140萬)、塔加洛語(130萬)、越南語(110萬)、德語(110萬)。除了這些主要語言外,還有其他336種語言在美國被使用,其中有176種是當地土產的語言。
美國的許多高等院校也非常有競爭力,無論是公立或私立的。在世界排名前500名大學中,美國佔168所,前20名中,美國佔17所。全美有約3600所大學,因此能在全美大學排名擠進前50名的都是名校。而最有名的有六所(麻省理工學院、加州理工學院、哈佛大學、耶魯大學、普林斯頓大學、和史丹佛大學),因為它們不但是最難申請上的,而且在每次的全美或世界大學排名都能進前10名;超過80%的美國諾貝爾獎得主都曾在這六大名校之一學習或工作。。麻省理工學院有「世界理工大學之最」的美名;哈佛大學的文、史、醫則是美國公認最好的。
中、小學教育主要是由各州教育委員會和地方政府管理。學校分為公立和私立兩種。多數州實行十年義務教育。多數州實行十年義務教育。各州學制不一,大部分為小學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高等教育有兩年制的初級學院和技術學院、四年制的大學本科和二至四年的研究生院。
著名高等學府有: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學院、哥倫比亞大學、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斯坦福大學、芝加哥大學、喬治
❿ 美國的人文地理特徵
美國自然條件
1、本土所跨緯度,絕大部分在溫帶(南部為亞熱帶)。只有阿拉斯加屬寒帶和亞寒帶,夏威夷在熱帶。
2、本土三面瀕臨海,沿海多優良港灣,冬季不凍,海上航運便利
3、平原面積廣闊,佔全國面積一半以上,是世界耕地面積最大的國家。
4、密西西比河和五大湖為灌溉、航運、發電提供了良好條件
5、森林、礦產、草原等資源豐富
社會經濟條件
1、世界上的農業大國-----農業的特色:農業的現代化、專業化、社會化、區域化
2、工業最發達的國家
三大工業區:東北部工業區、南部工業區和西部工業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