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理人文 » 費城人文地理

費城人文地理

發布時間: 2021-01-26 21:57:32

⑴ 美國的位置范圍,人文地理,自然地理

自然地理:
美國本土位於北美洲中部,位於西半球,領土還包括北美洲西北部的阿拉斯加和太平洋中部的夏威夷群島等。另有加勒比海島嶼波多黎各以及太平洋群島北馬里亞納等海外領地。其本土北與加拿大接壤,南靠墨西哥灣,西臨太平洋,東瀕大西洋。海岸線22,680公里。大部分地區屬於溫帶大陸性氣候,南部屬亞熱帶氣候,西部沿海地區分布有溫帶海洋性氣候和地中海氣候。中北部平原(中央大平原)溫差很大,芝加哥1月平均氣溫-3℃,7月24℃;墨西哥灣沿岸1月平均氣溫11℃,7月28℃。全國最低點為死亡谷(Death Valley,-86 米),位於美國加利福尼亞洲的東南方,與內華達州接壤;最高點為麥金利山(Mount Mckinley,6,198 米),位於阿拉斯加州的中南部,是阿拉斯加山脈的中段。 美國幾乎有著世界上所有的氣候類型(地跨寒、溫、熱三帶,本土處於溫帶),在主要農業地帶少有嚴重的乾旱發生、洪水泛濫也並不常見,並且有著溫和而又能取得足夠降雨量的氣溫。美國從總體上可分為三大水系:凡位於落基山以東的注入大西洋的河流都稱為大西洋水系,主要有密西西比河、康涅狄格河和赫得森河,密西西比河是美國的母河。其中密西西比河全長6020公里,居世界第四位。
人文地理:
美利堅合眾國(USA)是一個由50個州和一個聯邦直轄特區組成的憲政聯邦共和制國家,東瀕大西洋,西臨太平洋,北靠加拿大,南接墨西哥。美國是個多文化和多民族的國家;國土面積超過962萬平方公里,位居全球第三或第四;人口總量超過三億人,居世界第三。1776年7月4日,大陸會議在費城正式通過《獨立宣言》,宣告美國誕生。自1870年以來美國國民經濟就高居全球第一,是聯合國安理會五個常任理事國之一,當今的國內生產總值超過全球20%。其在經濟、政治、科技、軍事、娛樂等諸多領域的巨大影響力均領銜全球,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
希望能幫助到你!

⑵ 美國人文地理簡介

美國國土地形變化多端,地勢西高東低。東海岸沿海地區有著海岸平原,南寬北窄,一直延伸到新澤西州,在長島等地也有一些冰川沉積平原。

人口3.24億(截至2017年1月)。非拉美裔白人佔62.1%;拉丁裔佔17.4%,非洲裔美國人佔13.2%,亞裔佔5.4%,混血佔2.5%,美國印第安人和阿拉斯加州原住民佔1.2%,夏威夷原住民或其他太平洋島民佔0.2%(少部分人在其他族群內被重復統計)。通用英語。

美國人平均壽命在2009年首次突破78歲,達到78.2歲。人口死亡率也創歷史新低。

美國國會為最高立法機構,由美國參議院和美國眾議院聯合組成。國會的主要職權有:立法權、行政監督權、條約及官員任命的審批權(參議院)和憲法修改權。對總統、副總統的復選權等。

美國2001年美國經濟在經歷長達十年的增長後陷入短暫衰退,之後進入新一輪繁榮期。2007年美國經濟下行因素增多,7月次級房貸危機全面爆發。2008年9月,隨著雷曼兄弟等多家金融機構接連破產、被兼並或由政府接管,美國次貸危機迅速升級演變成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國際金融危機。

(2)費城人文地理擴展閱讀:

美國的國家象徵:

1、國旗

星條旗(Stars and Stripes)。呈橫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為19:10。主體由13道紅、白相間的寬條組成,7道紅條,6道白條;旗面左上角為藍色長方形,其中分9排橫列著50顆白色五角星。紅色象徵強大和勇氣,白色代表純潔和清白,藍色象徵警惕、堅韌不拔和正義。

2、國徽

主體為一隻胸前帶有盾形圖案的白頭海雕(禿鷹)。白頭海雕是美國的國鳥,它是力量、勇氣、自由和不朽的象徵。盾面上半部為藍色橫長方形,下半部為紅、白相間的豎條,其寓意同國旗。

3、國花

玫瑰花,象徵著美麗、芬芳、熱忱和愛情。1985年經參議院通過定為國花。

4、國鳥

白頭海雕(禿鷹)。美國是世界上最先確定國鳥的國家。白頭雕最早出現於美國的旗幟上是在獨立戰爭期間。1776年7月4日第二次大陸會議發表了《獨立宣言》並決定新生的美國必須有一個特殊的國徽。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美國

⑶ 關於美國的知識(關於自然地理與人文地理方面的)

美利堅合眾國(USA)是一個由50個州和一個聯邦直轄特區組成的憲政聯邦共和制國家,東瀕大西洋,西臨太平洋,北靠加拿大,南接墨西哥。美國是個多文化和多民族的國家;國土面積超過962萬平方公里,位居全球第三或第四;人口總量超過三億人,居世界第三。1776年7月4日,大陸會議在費城正式通過《獨立宣言》,宣告美國誕生。自1870年以來美國國民經濟就高居全球第一,是聯合國安理會五個常任理事國之一
美國國旗別稱「星條旗」13道寬條代表最早發動獨立戰爭並取得勝利的13個洲,50顆五角星代表美利堅合眾國的洲數.首都華盛頓、無法定官方語言。英語是事實上的國家語,美國國花為玫瑰花,
美國幾乎有著世界上所有的氣候類型(地跨寒、溫、熱三帶,本土處於溫帶),美國從總體上可分為三大水系:凡位於落基山以東的注入大西洋的河流都稱為大西洋水系,主要有密西西比河、康涅狄格河和赫得森河,密西西比河是美國的母河。其中密西西比河全長6020公里,居世界第四位。北美洲中東部的大湖群——五大湖,為世界最大的淡水水域,素有「北美地中海」之稱
美國有兩大都市帶,分別是沿太平洋都市帶和沿大西洋都市帶。

沿太平洋都市帶中的著名城市從北向南依次是:西雅圖(Seattle)、科瓦利斯(Corvallis)、舊金山(San Francisco)、洛杉磯(Los Angeles)。

沿大西洋都市帶中的著名城市從北向南依次是:紐約(New York)、費城(Philadelphia)、華盛頓(Washington)、邁阿密(Miami)。
美國國會為最高立法機構,由美國參議院和美國眾議院聯合組成。國會的主要職權有:立法權、行政監督權、條約及官員任命的審批權(參議院)和憲法修改權。對總統、副總統的復選權等。兩院議員由各州選民直接選舉產生。參議員每州2名,共100名,任期6年,每兩年改選1/3。眾議員按各州的人口比例分配名額選出,共435名,任期兩年,期滿全部改選。兩院議員均可連任,任期不限。參眾議員均系專職,不得兼任政府職務。
美國有多個黨派,但在國內政治及社會生活中起重大作用的只有共和黨和民主黨
國內生產總值(購買力評價)
15.065萬億美元(2011年,世界國家和地區第1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人均國內生產總值48147美元(世界國家和地區第7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次於汶萊、阿拉伯聯合大公國)。

國內生產總值(名義)
15.065萬億美元(2011年,世界國家和地區第1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人均國內生產總值48147美元(世界國家和地區第9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次於澳大利亞、瑞典)。
更詳細的地址 http://ke..com/view/2398.htm

⑷ 北美人文地理

地形
大陸海岸線長約6萬公里。西部的北段、北部和東部海岸比較曲折,多島嶼和峽灣;南半部海岸較平直。半島總面積約為210萬平方千米。島嶼總面積約400萬平方千米,居各洲之首,其中格陵蘭島為世界最大島。

全洲平原和丘陵約占總面積的42%,海拔500米以上的高原和山地約佔58%,平均海拔約為700米。大陸地形的基本特徵是南北走向的山脈分布於東西兩側與海岸平行,大平原分布於中部。地形明顯地分為三個區:

== ※東部山地和高原 ==

聖勞倫斯河以北為拉布拉多高原,以南為阿巴拉契亞山脈,地勢南高北低,海拔一般為300~500米。阿巴拉契亞山脈東側沿大西洋有一條狹窄的海岸平原,西側逐漸下降與中部平原相接。

== ※中部平原 ==

位於拉布拉多高原-阿巴拉契亞山脈與落基山脈之間,北起哈德遜灣,南至墨西哥灣,縱貫大陸中部。平原北部多湖泊和急流,南部為密西西比河平原。平原西部為世界著名的大平原。

== ※西部山地和高原 ==

屬科迪勒拉山系的北段,從阿拉斯加伸展至墨西哥以南,主要包括三條平行山脈,由東至西為:落基山脈、阿拉斯加山脈-加拿大海岸山脈-喀斯喀特嶺-內華達山脈、加拿大西部沿海島嶼-美國海岸山脈,其中阿拉斯加山脈中的麥金利峰海拔6194米,為北美洲最高峰。東部山脈和中部山脈之間為高原和盆地,大盆地南部的死谷低於海平面86米,為西半球陸地的最低點。

氣候
北美洲地跨熱帶、溫帶、寒帶,氣候復雜多樣。由於所有的山脈都是南北或近似南北走向,故從太平洋來的濕潤空氣僅達西部沿海地區;從北冰洋來的冷空氣可以經過中部平原南下;從熱帶大西洋吹來的濕潤空氣也可以經過中部平原深入到北部,故北美洲的氣候很不穩定,冬季有時寒冷,有時溫暖,墨西哥灣沿岸的亞熱帶地區,冬季也會發生嚴寒和下雪的現象。

水文
北美洲的外流區域約佔全洲面積的88%,其中大西洋流域面積約佔全洲的48%,太平洋流域約佔20%。除聖勞倫斯河外,所有大河都發源於落基山脈。落基山脈以東的河流分別流入大西洋和北冰洋,以西的河流注入太平洋。內流區域(包括無流區)約佔全洲面積的12%,主要分布在美國西部大盆地及格陵蘭島。

密西西比河是北美洲最大的河流,按長度為世界第四大河。重要的河流還有:馬更些河、育空河、聖勞倫斯河和格蘭德河等。北美洲的河流上多瀑布,落差最大的瀑布是約塞米蒂瀑布,落差達700米;尼亞加拉瀑布,落差51米,寬1240米。

北美洲多湖泊,淡水湖總面積約40萬平方千米,居各洲首位。湖泊主要分布在大陸的北半部。中部高原區的五大湖:蘇必利爾湖、休倫湖、密歇根湖、伊利湖、安大略湖,總面積為245 273平方千米,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群,有「北美地中海」之稱。其中蘇必利爾湖為世界第一大淡水湖。

人口
全洲人口分布很不平衡,絕大部分人口分布在東南部和西南部沿岸地區。面積廣大的北部地區和美國西部內陸地區人口稀少,有的地方甚至無人居住。居民主要為來自歐洲移民的後裔,其中以盎格魯薩克遜人最多,其次是黑人、印第安人、混血種人,還有少數的猶太人、日本人和華人等。主要信基督新教和天主教。通用英語和西班牙語。

經濟
美國和加拿大是工業基礎雄厚的發達國家,科學技術先進,農業也極為發達,農業生產機械化程度很高。北美洲其他國家除墨西哥外,多為單一經濟國家。中部平原是世界著名的農業區之一,農作物以玉米、小麥、棉花、大豆、煙草為主。中美洲和加勒比海諸國主要產甘蔗、香蕉、咖啡、可可等熱帶農作物。

可以參考維基網路

⑸ 幫忙整理以下八個國家的自然、人文、經濟、政治

日 本
一、位置范圍及重要地理事物
位置:緯度:北溫帶(30°N—45°N) 海陸: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岸
范圍:北海道、本州、四國、四大島及諸多小島組成的群島國家
二、自然地理特徵
1.地形:山地丘陵為主(3/4),沿海地帶分布著狹小平原,關東平原最大;
多火山地震(富士山:活火山,最高)——亞歐板塊與太平洋板塊交界處,地殼不穩定
2.氣候:溫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冬季溫和,降水較多;夏季涼爽,降水
豐富)
3.河流:短小且水流湍急(原因:降水多,山地多,國土狹小)
4.生物:溫帶落葉闊葉林、森林覆蓋率高(75%)
5.資源:森林、水利資源豐富,但礦產資源貧乏
三、人文經濟地理特徵
1.人文 (1)人口眾多,1.2億,密度大,城市化水平高,人口素質高
(2)種族:黃色人種,大和民族 (3)宗教:佛教為主,部分基督教
(4)食品:主食稻米,副食:漁產品
2.經濟
(1)農業—發達
種植業:平原狹小,人多地少,稻米單產高,可自給
措施:小型農機具;發展水利;合理施用化肥;培育良種等
漁業發達:遠洋、近海捕撈和近海養殖發達千島寒流和日本暖流交匯,形成著名的北海道漁場
其他:丘陵種果蔬,但仍需大量進口
(2)工業—發達,僅次於美國
發展條件:有利條件:豐富且高素質的勞動力;較高的科技水平、便利的海運條件
不利條件:工業原料、能源貧乏,國內市場狹小
發展模式:外向型經濟——進口原料(煤:中國、澳大利亞;石油:中東;鐵:巴
西、澳大利亞、印度)、出口產品,積極開拓國外市場
主要工業部門:鋼鐵、汽車、造船、電子、化學、紡織
主要外貿對象:美國,亞洲和西歐
工業區:太平洋沿岸工業帶和瀨戶內海工業帶:京濱、名古屋、阪神、
北九州、瀨戶內工業區(多優良港灣,便於海運)北九州為「硅島」
評價:日本工業雖發達,但是原料過分依賴進口,產品依賴出口,經濟具有脆弱性
(3)城市:首都:東京
港口或工業城市:神戶、橫濱(最大對外貿易港)名古屋、福山、大阪、北九州!
印 度
一、位置與范圍
(一)位置
緯度位置:熱帶及北溫帶(大部分在10°N-35°N,70°E----95°E)
海陸位置:喜馬拉雅山以南的亞洲部分,南到印度洋,西有阿拉伯海,東接孟加拉灣
(二)范圍:七個國家一個地區
二、自然地理概況
(一)地形:三大地形區
北部山地——主要為喜馬拉雅山 中部平原——印度河平原、恆河平原
南部高原——德干高原、東西高止山脈、沿海平原
(二)氣候:熱帶季風氣候
全年高溫,分旱、雨兩季:旱季為10-次年5月(10---次年2月為涼季、3—5月為熱季),雨季為6-9月,受地形影響氣溫比同緯度偏高(北面山地阻擋冬季寒冷氣流),
雨極—乞拉朋齊(夏季風,迎風坡)
西北部熱帶沙漠氣候:分布於印度沙漠,冬季副熱帶高壓控制,降水少;夏季風西南風無法到達
歷史上對森林的破壞
(三)水文
受季風氣候影響,河流流量較大,有明顯的季節變化
1.恆河:源於喜馬拉雅山,流經印度西北部,下游流經孟加拉國,注入孟加拉灣,恆河三角洲是南亞最大的三角洲恆河中游的瓦拉納西是印度教的聖地
2.布拉馬普特拉河:恆河支流,上游為雅魯藏布江
三、社會經濟概況
(一)人口
人口第二大國:人口超過10億;白色人種;人口增長快;多民族國家,居民大多數信奉印度教
(一)農業
1.發展有利條件:耕地面積大(國土一半);土壤較為肥沃(農耕歷史悠久);熱量水分充足
不利條件:旱澇災害頻繁(夏季風強,或來得早去得晚——澇災;夏季風弱,或來得晚去得早——旱災) 3.分布:氣候和地形直接影響作物的分布
降水北部大致由西向東增多;南部半島沿海降水多,內地降水少
小麥喜溫耐旱——恆河中上游、德干高原西北部 棉花喜溫耐旱——德干高原西北部
水稻喜溫喜水——沿海平原和恆河平原中下游 茶喜溫喜雨厭水——東北部山地迎風坡
黃麻喜溫喜雨喜水——東北部恆河平原下游
4.農業改革
(1)關於綠色革命:
背景:人口過多,旱澇頻繁,農業不穩定
核心:推廣先進的耕作制度(變旱地為水田,變一年一熟為一年兩熟)和高產良種
效果:糧食產量大大提高,在正常年份可自給
(2)白色革命:20世紀80年代,提高牛奶產量,增加國民營養,改善國民體質
(3)藍色革命:發展海洋水產業
俄 羅 斯 (一)位置:北溫帶為主,北部北寒帶(50ºN-70ºN)經度位置:30ºE-180º
海陸位置:歐洲東部,亞洲北部,東臨波羅的海,西臨太平洋,北臨北冰洋,南與哈薩克、蒙古、中國等國接壤
(二)范圍
歐洲部分1/4,人口3/4;亞洲部分3/4,人口1/4,地跨亞歐兩洲的歐洲國家
二、自然地理特徵
(一)地形:比較平坦,平原和高原面積大(主要地形區及界線)
(二)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冬季寒冷漫長,夏季溫暖短促,降水較少,略集中在夏季)
1.溫帶大陸性氣候:大部分地區 2.溫帶季風:東部太平洋沿岸
3.溫帶草原氣候:西南地區 4.地中海氣候:黑海沿岸
5.極地氣候:北極圈內
(三)水文
1.伏爾加河:發源於東歐平原,注入黑海,全長3600千米,歐洲第一,水能豐富,航運便利,有運河與頓河相連,通向黑海
2.鄂畢河、葉尼塞河、勒拿河:發源於南部山地,向北入北冰洋,水量豐富,冰期長,秋末冬初,冬末春初有凌汛,下游沼澤廣布,永久凍土層
3.貝加爾湖:世界最深的湖(1600m)
(四)生物:溫帶草原、亞寒帶針葉林帶
(五)資源:極為豐富,森林、草原、水能、水資源和礦產資源
礦產資源:石油:秋明油田、第二巴庫, 鐵:庫爾斯克,煤:庫茲巴斯
三、社會經濟概況
(一)人口
1.5億,集中在東歐平原,白色人種,俄羅斯族為主,基督教,素質較高,人口自然增長率低
(二)農業:受氣候因素的影響產量不穩定,需進口
1.分布:東歐平原和南部頓河流域
2.農產品:小麥、甜菜、馬鈴薯、向日葵、亞麻等
(三)工業:重工業為主
1.條件:豐富的資源和雄厚的科技力量
2.分布:莫斯科工業區、聖彼得堡工業區——機械、化學、輕工業
烏拉爾工業區——鋼鐵、機械
新西伯利亞工業區——重工業和軍事工業
(四)城市
首都——莫斯科:最大城市,最大綜合性工業中,最重要交通樞紐,政治和文化中心
(紅場、克林姆林宮)
聖彼得堡——波羅的海沿岸的海港,第二大城市
符拉迪沃斯托克——太平洋沿岸的主要海港
摩爾曼斯克——北冰洋沿岸,終年不凍港
德國
一、位置和范圍
(一)位置
經緯度位置:北溫帶(47 ºN—54 ºN ,10 ºE)
海陸位置:歐洲中部,北臨北海,波羅的海;陸上和9個國家接壤
交通位置:歐洲陸上「十字路口」水陸交通便利
二、自然地理特徵
(一)地形:南高北低
北部北德平原,中部谷地寬闊的山地;南部巴伐利亞高原和阿爾卑斯山
(二)氣候
溫帶海洋性氣候向溫帶大陸性氣候過渡
北德平原海洋性更強,冬季陰冷,夏季溫涼,降水更多
南部高原山地,緯度低,河谷地帶,日照時間長,氣溫較高
(三)水文:河流多,水量大,航運便利
1.多瑙河、萊茵河、易北河等 2.河流之間都有運河相連,形成密集的水運網
(四)生物
溫帶落葉闊葉林,草原,南部多喜光植物 (五)資源:煤炭和鉀鹽豐富
三、經濟地理特徵
(一)人口
人口稠密,白色人種,德意志民族,信仰基督教,城市化水平高,中小城市發達,勞動力素質高,人口自然增長率低
(二)農業
北德平原:地勢平坦,氣候陰冷,降水多,熱量不足,土壤貧瘠,經營粗放,畜牧業為主,部分耐寒作物,如大麥、黑麥和馬鈴薯
南部高原山地:南部氣溫高,日照多,土壤較好
河谷地帶:葡萄、煙草、水果、啤酒花;
高山地帶:森林、牧場
(三)工業: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歐洲經濟實力最強
發展條件:豐富的煤炭;便利的水路運輸;雄厚的科技;廣闊的市場,勞動力素質高,
工業部門:老工業部門:煤炭、鋼鐵、化學、機械製造
新興工業部門:宇航、飛機製造、微電子等
工業中心:魯爾區(聯系魯爾區興盛、衰落的原因和整治的措施,參見高中必修下冊)
(四)城市
柏林:首都,最大的城市
漢堡:最大的港口和造船中心
法蘭克福:最大航空港,鐵路樞紐,化工城市,歐洲中央銀行所在地,世界重要的金融中心
慕尼黑;斯圖加特:新興工業城市
大洋洲
一、范圍位置
(一)位置
經緯度位置:熱帶和南溫帶(25ºN-50ºS);經度(110ºE-180-140ºW)
海陸位置:澳大利亞大陸及周圍島嶼,印度洋太平洋之間
(二)范圍
澳大利亞大陸、塔斯馬尼亞島、新幾內亞島、紐西蘭(南北二島)、美拉尼西亞、密克羅尼西亞、波利尼西亞
二、概況
1.面積最小的大洲,人口最少的大洲(南極洲除外)
2.人種:白種人為主,移民多
3.交通:戰略地位重要(亞洲同美洲來往的補給站;海底電纜交匯處)
澳大利亞
一、范圍和位置
經緯度位置:南回歸線穿過中部(120ºE-150ºE)海陸位置:澳大利亞大陸,西、南印度洋,東、北太平洋
(二)范圍
澳大利亞大陸、塔斯馬尼亞島等島嶼 768萬km2
二、自然地理特徵
(一)地形:平原高原為主
東部:大分水嶺
中部:平原大自流盆地兩側高,中間低,形成承壓水構造,鹽度高(流經含水層距離長,溶解了一些鹽類物質),不宜灌溉,可作牲畜飲水
西部:高原(低矮200-500m)
(二)氣候:半環形分布
南回歸線附近中西部為內半環:熱帶沙漠氣候
中半環:回歸線以北,熱帶草原氣候;以南,亞熱帶草原氣候
沿海地區的外半環:熱帶雨林、亞熱帶濕潤、溫帶海洋氣候、地中海氣候
(三)水文:河湖稀少
墨累河:源於大分水嶺西側,重要支流為達令河,向西南注入印度洋(河口地中海)
艾爾湖:本州最低處-16m
(四)生物
北半環森林—中半環草原—內半環荒漠
特有動物:鴯鶓、袋鼠、鴨嘴獸(長期孤立、缺乏交流,自然條件較單一)
(五)資源:草場廣闊 礦產:煤、鐵、鋁土、錳豐富
三、經濟地理特徵
1.人口:地廣人稀(2人/km)白色人種,英國移民後裔,基督教,城市化水平高
2.農業:混合農業,大量出口小麥和羊毛
條件:平原氣候、水源、交通、土地租金低、地廣人稀、市場
優勢:良性生態系統;有效利用時間安排農事活動;靈活,對市場適應性強
3.工業:采礦、冶金、機械、化學、紡織(煤、鐵礦石出口)
4.城市:堪培拉(政治中心)、悉尼(最大城市、港口)、墨爾本(第二大城市)帕斯(西南部,地中海氣候)
美 國
一、位置和范圍
(一)位置:
緯度:本土以北溫帶(30ºN-50ºN)為主,阿拉斯加亞寒帶、寒帶,夏威夷熱帶
海陸;北美洲中部,東臨大西洋,西靠太平洋,南接墨西哥灣
(二)范圍:本土(48個州和一個特區)、阿拉斯加、夏威夷;第四大國
二、自然地理特徵
(一)地形:平原為主,山地為輔,
山地:西部落基山、海岸山、內華達山(山間高原盆地)、東部阿巴拉契亞山脈
平原:中部大平原和密西西比河大平原
(二)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
1.溫帶大陸性氣候 2.溫帶草原氣候
3.亞熱帶濕潤氣候;夏季較熱,降水較多,冬季溫和少雨
4.地中海氣候 5.溫帶海洋性氣候
(三)水文:河湖眾多,水量大
1.五大湖(參見北美)
2.密西西比河:發源於五大湖附近,注入墨西哥灣,世界第四長河和大河,支流眾多與五大湖有多條運河相通,聯成一個龐大的內河航運系統,航運便利;中南部主要灌溉水源;支流水力豐富
3.科羅拉多河:源出落基山脈,主要依靠冰雪融水補給,流經乾旱與半乾旱區, 注入加利福尼亞灣,為灌溉農區提供了寶貴的水源
(四)資源——礦產、森林、草原等自然資源豐富,煤、石油、天然氣、銅、鐵等儲量和產量都居世界前列
煤——阿巴拉契亞山脈附近 石油——墨西哥灣沿岸 鐵——五大湖沿岸
三、人文地理概況
(一)人口
移民國家,人口2.7億,白色人種為主,黑種人13%華人和華僑165萬城市化水平高(70%以上),東北部人口稠密,西部高原人口稀疏人口有從東北部向南部、西部「陽光地帶」遷移
(二)農業:發大的現代化農業,農產品的輸出量大
1.發展條件:耕地廣(1/10全球),氣候溫和濕潤;水源充足,土壤肥沃,市場廣闊,機械化程度高,科學育種
2.主要農產品:小麥、大豆、玉米、棉花、煙草、乳肉產量居世界前列
熱帶經濟作物需要進口
3.農業發展特點
農業生產現代化:科學育種、機械化生產、效率高,產量大
農業生產專業化:據自然條件和市場需要劃分
玉米帶(密西西比河上游平原)小麥區(大平原北部和中部)
棉花帶(密西西比河下游平原及大平原南部)
乳畜帶(東北部)
畜牧和灌溉農業區(西部山區)
農業發展模式:商品穀物農業
(三)工業:工業產值最大,同時進口消費品量也最多,外貿進口大於出口
1.發展條件:工業基礎雄厚,科技發達,資源豐富,市場廣闊,水陸交通便利
2.工業分布:
東北部地區:煤鐵資源豐富,水運便利;
全國的鋼鐵、汽車、化學等工業
中心:芝加哥、匹茲堡、布法羅等;還有重要工商業中心——紐約;首都
——華盛頓、費城等
南部地區:石油豐富,氣候溫暖,環境潔凈,科技水平高,交通便利
石油、飛機、宇航、電子等工業區
休斯敦是石油和宇航中心
西部地區:太平洋沿岸,環境優美、氣候溫和,交通便利
宇航、電子飛機製造
中心:舊金山(矽谷)洛杉磯(西部人口最多的城市)華人聚集
(四)城市:形成巨型城市帶:大西洋沿岸、五大湖沿岸
(五)運輸:鐵路運輸以東西向為主,航空運輸和水運均發達
巴西
一、位置和范圍 赤道和南回歸線之間,熱帶面積最大的國家
二、自然地理概況;
地形:1/3平原,2/3高原 氣候:熱帶雨林,草原氣候
水文:亞馬孫河
資源:鐵、熱帶雨林:世界森林資源的30%,調節氣候,生物資源的寶庫
熱帶雨林的危機——破壞:
一是外國公司僱傭本地農民大面積伐木,二是掠奪式遷移農業
危害:動植物資源遭破壞;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上升,全球氣候變暖
措施:嚴禁縱火開荒、限制原木出口、建自然保護區
三:社會經濟概況
(一)人口:90%在東部沿海(氣候溫和,交通便利)人種復雜,葡萄牙語,天主教
(二)農業:雨林遷移農業 熱帶經濟作物種植園:咖啡(產量第一)、甘蔗、香蕉、劍麻
小麥需要進口
(三)工業
條件:資源豐富,交通便利,科技較發達
部門:鋼鐵、汽車、造船、飛機製造、核電、通信、電子等 分布:聖保羅、里約熱內盧
能源:缺煤少石油,但水能資源豐富(90%水電)
(四)城市
巴西利亞:高原新城,政治目的,環境優美
聖保羅、里約熱內盧
四、其他國家(關鍵字)
墨西哥:高原 玉米 石油 白銀 瑪雅文化 仙人掌 墨西哥城
阿根廷:大牧場放牧業 布宜諾斯艾利斯
智利:國土狹長 銅 硝石 聖地亞哥
大洋洲
一、范圍位置
(一)位置
經緯度位置:熱帶和南溫帶(25ºN-50ºS);經度(110ºE-180-140ºW)
海陸位置:澳大利亞大陸及周圍島嶼,印度洋太平洋之間
(二)范圍
澳大利亞大陸、塔斯馬尼亞島、新幾內亞島、紐西蘭(南北二島)、美拉尼西亞、密克羅尼西亞、波利尼西亞
二、概況
1.面積最小的大洲,人口最少的大洲(南極洲除外)
2.人種:白種人為主,移民多
3.交通:戰略地位重要(亞洲同美洲來往的補給站;海底電纜交匯處)

⑹ 世界地理如何學好求方法 求賜筆記

我個人覺得事實上,地理分為兩大板塊:自然地理、人文地理。一般而言自然地理最難學,知識點多且復雜,但是只要自然地理學透了,人文地理自然不在話下。
世界地理內容十分豐富,學好它需要一定的時間和興趣。可以先進行1總論的學習(世界自然地理中的地貌、水文、氣候、植被、土壤、海洋),這部分內容帶有一定的規律性,但也有很多區域對比及差異性分析。 2接下來進行世界地理分區(按照大洲、大洋逐一學習),此時用到了1部分的知識可以借機熟練和加深理解應用,當然這部分還涉及到主要國家及重點城市,這也是各類考試的重點。3上述部分離不開世界地理的各種地圖,如政區圖、地形圖等,看圖可以加深記憶,重要的區域、國家、城市、海峽等都需要經緯定位
如果初步完成了這3個步驟,下面需要進行只是的細化,每個人選取的突破口就不同了,最終要做到世界地圖的大體輪廓爛熟於心,主要國家及城市和世界交通節點定位準確(提及某處,該地自然條件、經濟和社會情況脫口而出)。如果是對付高考,那范圍就小一些了,可以多做習題,關鍵是積累,這不是一兩個月能完成的事。
一、抓主幹知識
1、記憶重要地理事物的名稱(大洲、大洋、大河、大山,重要國家、城市、交通線、工業部門、農作物名稱等等);記憶重要的地理數據(具有常見性、穩定性和獨特性的數據,考試說明中列出的數據都屬於重要地理數據)。
2、正確理解地理概念及其含義: 如地勢與地形的區別,丘陵與山地的區別,水資源、水利資源、水力資源的區別;再如,掌握地中海氣候,就得理解它的形成原因(西風、副高),成因決定了氣候特點(冬季溫和多雨,夏季炎熱乾燥),氣候特點必然影響農業生產(地中海園藝業)等等。
3、構建主幹知識框架:在章節內,章節與章節之間,人文與自然之間,區域與洲際之間建立起完整而清晰的地理知識體系與知識網。

二、熟練提取地理圖像中的地理信息
1 、盡可能將地理課本中所有的知識點放在各類圖形上去理解與掌握,不要憑空去記、去背,學會圖文轉換。 例如一幅等高線圖,能從圖上等高線的走向、密度、遞變規律中讀出山地的走向、坡度的大小、發展農業的方向等等。
2、學會地理圖像間的轉換
剖面圖轉換為平面圖、平面圖轉換成立體圖、局部圖轉換成整體圖、表格轉換成曲線圖、扇形圖與柱狀圖的轉換等等。
3、讀圖技巧
重要的幾條經緯線:00緯線穿過非洲中部,亞洲南部的馬來群島,南美洲的北部;北回歸線穿過非洲的北部,亞洲南部三大半島,北美洲南部墨西哥;南回歸線穿過非洲南部,澳大利亞中部,南美洲中部;北極圈穿過亞歐大陸和北美洲的北部,南極圈穿過南極洲北部部分沿海地區。300E穿過歐洲中部,00經線和600E分別穿過歐洲東西邊緣,200E穿過非洲中部,1000E穿過亞洲中部,1350E穿過澳大利亞中部,1000W穿過北美洲中部,600W穿過南美洲中部。
找出這幾條線穿過地區的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在經緯度跨度不超過十度范圍內描一幅輪廓圖,說出其地理位置、自然地理特徵和人文地理特徵,並問一個為什麼。

三、熱點與區域地理、系統地理知識相結合
任何地理事件、歷史事件、政治事件都發生在一定的地域空間,因此地理學科在文綜考試中的關聯性最大。熱點、焦點問題最終落腳點還是考查地理知識與地理能力,考生要將熱點、焦點問題回歸到課本,從中找出相關的地理素材,用學科知識去分析、闡釋和評價重大社會問題及人類面臨的諸多問題,真正做到學以致用。(例如伊拉克熱點,考生應弄清:伊拉克首都是巴格達,地跨兩河流域,位於印度洋板塊上,那裡曾是巴比倫王國的發祥地,美索不達尼亞平原,灌溉農業為主,椰棗出口特產,白種人,阿拉伯民族,還有附近海區的密度流,石油的分布及成因,出口路線,及石油利用帶來的環境問題。)
熱點問題抽象地說有人口問題、資源問題、環境問題、發展問題,具體地說有沙塵暴、赤潮、南水北調、西氣東輸、西電東送、青藏鐵路、台灣問題、WTO、西部大開發、生態農業、阿富汗問題、伊拉克問題、巴以沖突、車臣匪徒劫持人質、朝鮮半島核危機、非盟正式替代非統、南美金融危機和委內瑞拉政局動盪等等。再往具體的說還有建築中房屋的朝向、太陽能熱水器安放角度、北方秋雨、南方梅雨、貴陽冬雨的現實解釋等等。這就要求每位考生將地理與生產、生活相聯系,從地理學的角度去發現、解釋、解決這些問題。

⑺ 有關美國的地理問題

人文地理特徵:美國獨立時的13個州是1733年英國占據東起大西洋岸,西至阿巴拉契亞山地南北狹長地帶共建立了13個殖民地,到現在的第50 個州是通過向西部的殖民領土擴張而形成的(直接掠奪和吞並印第安人的土地,還通過戰爭和強行購買的手段兼並英國、西班牙(1889年戰爭奪取夏威夷群島、波多黎各和關島)、法國等在北美的殖民地和墨西哥的大片領土,從俄國手中購得阿拉斯加和阿留申群島);其主流文化的根基是「瓦斯普」即白種央格魯——撒克遜人的基督新教文化,而西裔移民的到來卻加強美國天主教的勢力;其基本的經濟特徵是以知識為基礎,以信息為主導,以全球市場為導向,以網路為載體。
經濟條件:東臨大西洋,西瀕太平洋讓它避免了舊大陸戰亂的干擾,提供了有利於資本主義發展的和平環境,雖然沒有歐盟那樣的一體化區域大市場,但利用」北美自由貿易「和鄰近的拉丁美洲和」亞太地區「取得了足夠的國際市場空間。其密西西比河與五大湖(蘇必利爾湖、密歇根湖、休倫湖、安大略湖和伊利湖)相通,為美國的西部發展帶來巨大的發展優勢;且經濟性資源雄厚(高等教育和人才資源優勢、美國聯邦政府的力量是最強的、有世界最大的資金融資場所、高新技術最發達,遙遙領先於世界)。

⑻ 大西洋海嶺是哪兩個板塊擠壓

非洲板塊是一個較大的板塊,幾乎包含整個非洲大陸,向西一至延伸到中大西洋海嶺。它是1968年勒皮雄提出的六大板塊之一,范圍基本沒有變動。

非洲板塊的西界是一個離散邊界,形成中大西洋海嶺的中段和南段,非洲板塊隔此邊界在北部與北美洲板塊相接,在南部與南美洲板塊相接。非洲板塊的東北界與阿拉伯板塊相接,東南界與印度-澳大利亞板塊相接,在北部和南部與之相鄰的則分別是歐亞板塊和南極洲板塊。除了與歐亞板塊之間的北界外,其餘邊界均是離散邊界。

南美洲板塊,簡稱南美板塊,是一個大板塊,包括了整個南美洲大陸,向東一直延伸至中大西洋海嶺。它是1968年勒皮雄首次提出的六大板塊中美洲板塊的南半部。

南美洲板塊的東界是離散邊界,與非洲板塊相鄰,這一邊界形成了中大西洋海嶺的南段。其南界與南極洲板塊和斯科舍板塊形成復雜的邊界。其西界與正在消減的納斯卡板塊形成會聚邊界。在其北界,南美洲板塊則與加勒比板塊相鄰。

南美洲板塊,簡稱南美板塊,是一個大板塊,包括了整個南美洲大陸,向東一直延伸至中大西洋海嶺。它是1968年勒皮雄首次提出的六大板塊中美洲板塊的南半部。

南美洲板塊的東界是離散邊界,與非洲板塊相鄰,這一邊界形成了中大西洋海嶺的南段。其南界與南極洲板塊和斯科舍板塊形成復雜的邊界。其西界與正在消減的納斯卡板塊形成會聚邊界。在其北界,南美洲板塊則與加勒比板塊相鄰。

北美洲板塊,或簡稱北美板塊,是一個較大的板塊,它的范圍覆蓋了北美洲的大部,向東延伸至中大西洋海嶺,向西延伸至東西伯利亞的切爾斯基山脈。它是1968年勒皮雄首次提出的六大板塊中美洲板塊的一部分。後來,美洲板塊又被細分為北部的北美洲板塊、南部的南美洲板塊和周圍的一些小板塊。由於不同的板塊劃分方案中承認的小板塊數目不同,因此北美洲板塊的邊界隨各家觀點不同而不同。例如早先多把鄂霍次克板塊(在勒皮雄的六大板塊劃分中,這一地區屬於歐亞板塊)也作為北美洲板塊的一部分,這樣北美洲板塊就向西一直延伸到鄂霍次克海和日本東北部。但最新研究表明,鄂霍次克板塊應該是一個獨立的板塊。

⑼ 求美國新澤西的簡介(人文地理風俗首府......)!

新澤西州State of New Jersey 昵稱: 花園之州 The Garden State Image:Map of USA highlighting New Jersey.png 其他美國各州 州府 特倫頓Trenton 最大城市 紐華克Newark 州長 理查德·寇迪Richard Codey 官方語言 無官方規定 面積22,608 平方公里 (全美第47th名) - 陸地 19,231 平方公里 - 水域 3,378 平方公里 (14.9%) 人口(2000年) - 總數 8,414,350人 (全美第9th名) - 密度 438 人/平方公里 (全美第1st名) 加入聯邦順序 - 日期 1787年12月18日 -第 3rd個加入美國聯邦 時區Eastern: UTC-5/-4 緯度38°55'N to 41°21'23"N 經度73°53'39"W to 75°35'W 寬110 公里 長240 公里 海拔 - 最高 550 公尺 - 平均 75 公尺 - 最低 0 公尺 縮寫 - 郵政 NJ - ISO US-NJ 網站 www.state.nj.us 新澤西州(繁體是新澤西州,或譯紐澤西州)是美國東部的一個州, 郵政符號為NJ。美國東部部份華人稱之為新州, 但此簡稱在中國和台灣幾乎不用。 歷史 新澤西州最早的居民是印第安人Lenape。17世紀初, 荷蘭人移民到今日的澤西城,把這個區域加上新阿姆斯特丹( 今紐約城),稱為新荷蘭。1664年,英國海軍來到紐約灣, 佔領新澤西州。 法律和政府 請參考:新澤西州法律和政府 2004年8月12日,州長James E. McGreevey宣布他是同性戀者,決定辭職, 於11月15日生效。 新澤西州分為13個選區。 地理 請參考:新澤西州地理 新澤西州一般分為北,中,南三部分。北部和紐約關系親密, 很多居民在紐約城裡工作。中部大多是居民區,南部則受費城影響。 這樣的分法非官方方式,所以邊界並不清楚。 經濟 請參考:新澤西州經濟 1999年新澤西州生產總值為$3320億美元,美國第8位。 人均收入為$39,453,美國第二位。(見[[1]]) 州里農林業產品主要包括樹苗,馬,蔬菜,水果,乾果, 海鮮和奶產品。蔓越桔和茄子是產量最高的。 工業產品主要包括葯材,化工,食品加工,電器,印刷和旅遊業。 雖然化工並非新澤西州的主要產品, 在它主要得高速公路附近有很多化工廠。因為這些工廠污染性很高, 有人覺得這和「花園州」的名字實在是牛頭不對馬嘴。 交通 新澤西州有兩條主要高速公路:New Jersey Turnpike(簡稱Turnpike)和 Garden State Parkway(簡稱Parkway)。 一般長途駕車者常用Turnpike穿過州, 而州內居民常用Parkway。 這兩條公路都是需要交使用費的公路, 和大部分州的免費主要公路不同。 新澤西州和其他州交界之處有很多橋梁和地道,尤其是進入紐約城。 進入新澤西的方向是免費,但是離開的時候有使用費。 在新澤西開車,身邊需要有一些低面額現金和硬幣, 否則在很多橋梁和路口需要排長隊。 New Jersey Transit Corporation (NJ Transit)管理州里的長途和城市的公共汽車和火車。 重要的城市和城鎮 按照人口排列,新澤西州有以下重要城市: Newark - 273,546 澤西城 - 240,055 Paterson - 149,222 伊麗莎白 - 120,568 Trenton - (首府) 85,403 Camden - 79,904 Clifton - 78,672 East Orange - 69,824 Passaic - 67,861 Union City - 67,088 Bayonne - 61,842 Vineland - 56,271 New Brunswick - 48,573 Hackensack - 42,677 Atlantic City - 40,517 Montclair - 38,977 Hoboken - 38,577 Morristown - 18,544 普林斯頓- 14,203 Cape May - 4,034 教育 雖然有些城市中心的學校有治安問題,考試成績也較低, 新澤西州的公立學校系統是美國最好的州之一。54% 的高中畢業生會進入大學或大專院校,和馬薩諸塞州並列第二。 見2002年排行([2])。 新澤西州有19個兩年制的大專院校,分校位於21個區。 州立大學 洛特格斯大學(Rutgers University) 洛特格斯大學新布朗斯威克分校(New Brunswick) 洛特格斯大學紐瓦克分校 洛特格斯大學坎頓分校(Camden) 草堡學院(Glassboro) 澤西市學院(Jersey City) 紐澤西金恩學院(Kean College of New Jersey) 蒙特克萊爾學院(Montclair) 瑞曼波學院(Ramapo) 史塔克頓學院(Stockton) 特倫頓學院(Trenton) 威廉·佩特森學院( William Paterson) [編輯]私立大學 杜爾大學(Drew University) 費爾里·狄金生大學(Fairleigh Dickinson University) 普林斯頓大學(Princeton University) 萊德學院(Rider College) 史蒂芬斯理工學院(Steven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州鳥: American Goldfinch 州動物: 馬 州花: 非洲紫羅蘭 州樹: 紅色橡木 州歌: 無 名人 美國總統伍德羅·威爾遜 電影女演員梅麗·史翠普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