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的手抄報
① 怎樣寫中國地理手抄報
地理(),是世界或某一地區的自然環境(山川、氣候等)及社會要素的統稱。「地理」一詞最早見於中國《易經》。古代的地理學主要探索關於地球形狀、大小有關的測量方法,或對已知的地區和國家進行描述。
地理學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環境中各種自然現象和人文現象,以及它們之間相互關系的學科。地理是一門綜合性的基礎學科。
地理學主要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環境中各種自然現象和人文現象,以及它們之間相互關系的學科。
地理是一門關於生活在地球上的人與他所處地理環境之間關系的學科。一般來講,地理所涉及的范圍包括人類生活的各種環境,也就是自然環境與人文環境。自然環境包括大氣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土壤圈等圈層,由此就產生了地理的各個分支,例如氣候現象、水文現象以及水環境、地球上的自然資源、地貌、生物的分布以及生態現象,土壤的分布以及類型等等很多現象,除了這些以外,自然地理現象還關注於由於樣式、水文、植物、土壤相互作用的地表系統現象以及由於人類活動而產生的各種環境現象、氣候現象。因此學者把這樣的學科叫做自然地理。除了自然地理,人類具有社會性所以還包括各種人類社會現象與地理環境的關系,例如農業的分布、工業的分布、聚落的分布等等現象,尤其注重人類的經濟活動與環境的關系,但是關於這個方面的內容比較廣闊,涉及的范圍很多而且和其他的不好區分,姑且稱之為人文地理(包括經濟地理)。人文地理有一個最突出的理念就是要實現人類的各種與環境的和諧統一,也就是可持續發展。
希望我能幫助你解疑釋惑。
② 地理手抄報可以寫些什麼內容(具體一點)
繪畫地球地理書]
寫在緯線和經線的定義,寫了一本書的語言知識
背景畫上的位置?手抄報背景
③ 關於日本地理的手抄報怎麼做
1。地震 日本來是一個多地震的自國家,原因是位於亞歐板塊和太平洋板塊之間,然後寫防震的措施。
2。經濟 外向型經濟,原因。。好處。。壞處。。受國際的波動大。
3。東西方文化兼容 先是怎樣怎樣學中國唐朝,,,,然後是怎樣怎樣學西方。。。。。
4。多畫一點圖 比如櫻花 和服之類的。。
希望有幫助~
④ 高中關於亞洲的自然環境和人文地理手抄報
1.主體在東西半球的東半球,滿北半球的北半球 北臨北冰洋 東臨太平洋 西面深入亞專歐大屬陸深處
南臨印度洋
2.地勢起伏大 平均海拔高 中部高四周低
3.復雜多樣,季風氣候顯著 以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
4.發源於中部山地、高原的河流呈放射狀流向周邊的海洋
⑤ 初一的地理手抄報
1.家鄉的變化:主要從民族聚居、城鄉發展、工農業發展、教育水平、建築風格等方面進行闡述;專
2.天文知識:陰晴現屬象、月相規律、日食、月食、流星等方面進行敘述;
3.世界地理趣聞:主要從地理位置、地理名勝風景、人文景觀等各方面敘述。
你也可以在網上進行分類收索,或者多求教於當地老人、書刊報紙等。
⑥ 描繪漳浦人文地理,表現真善美的手抄報
讀完了《少年向上真善美伴我行》我才知道真、善、美、的真正含義。什麼是真?真就是「求真知,做真人」。「真知」,就是真理,就是真才實學,就是對人的發展有用的知識和才幹;「真人」就是品行端正,真誠可靠的人,就是有誠信的人。河南鄭州賣饅頭的張大娘回家吃飯時,從不用守攤,只需要把攤子一撂,放一個公告牌,讓顧客拿了饅頭把錢放下。網友評論說「無人售饃」給人以實實在在的溫暖和感動,在當下社會,恐怕在也沒有什麼東西比人與人之間的誠信更加寶貴了。什麼是善?善就是團結友善,「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之」,友善是人與人和諧相處的動力,是心與心之間的橋梁。一天,我在上學的途中,看見許多人在公路邊的一處圍觀,我好奇的也湊上去,看到一位老奶奶摔倒在地,可是無人上去攙扶她,這時,一位善良的阿姨走上前,准備扶起老奶奶,許多人就說:「不要扶,小心被騙」,可是這位阿姨不顧人們的議論,堅持把老奶奶扶起,並送往醫院。瞬間,讓我想起前段時間電視上議論的熱門話題「老人跌倒,扶不扶?」;至今,就在人們還在為這個問題而思考時,我已經得到自己的答案了,那就是向這位友善的阿姨學習,並發揚她精神,讓社會實踐生活中處處存在著真善。什麼是美?生活教人尚美,而感恩是生活中美的一種,學會感恩,是一種美德,是一種向善的行為!因為感恩,才有社會的和諧快樂;因為感恩,才有彼此的仁善友愛。「感恩之旅,走遍中國」,湖南男孩黃舸,由於患有先天性進行性肌營養不良,只能活到18歲。為了向曾經幫助過他的恩人當面感謝,他和父親用一輛三輪車「走」過了82個城市,行程1.3萬多公里,向30多位恩人當面了謝。雖然黃舸在2009年11月離開了這個世界。但他美的事跡依然驅動著大家。其實,我們生活中需要感恩的人太多了。追求真、善、美的人生,就是天天向上的人生,就是有信念,有夢想有奮斗有奉獻的人生,我要努力追求擁有這樣的人生,讓真、善、美伴我行!其實,這就是我理解的真、善、美的含義,你是怎樣理解的呢?
⑦ 東港的人文地理手抄報。
東港市,為遼寧省轄縣級市,由丹東市代管。地理座標東經123°22′30″至124°22′30″,北緯39°45′至40°15′。境內江岸線(邊境線)23.85公里,海岸線93.5公里,位於遼寧省東南部,地處丹東市西南部;南臨黃海;北、西北接鳳城市、岫岩滿族自治縣;西與庄河市毗鄰;東北和丹東市振安區相連;東隔鴨綠江同朝鮮平安北道龍川郡相望。擁有沿海、沿江、沿邊地理優勢,是中國海岸線上最北端的縣級市。
2014年,全市陸域面積2445平方公里,海域面積3500平方公里;2014年,總人口60.81萬人;轄3個街道、14個鎮、1個民族鄉;2014年,東港市地區生產總值348.9億元。
東港市地處東北亞、環渤海和環黃海三個經濟圈的交匯點,是連接中、朝、韓、俄、日五國的交通樞紐、歐亞大通道的重要節點,是東北東部地區重要的海陸門戶。東港是中國最大的海蜇養殖基地 和梭子蟹養殖基地 、國家級的草莓產研中心和最大的優質生產基地。
2013年11月,東港榮獲"全國最佳生態宜居旅遊名市"稱號。 2013年12月23日,第十三屆全國縣域經濟與縣域基本競爭力百強縣(市)名單"出爐",東港市第四次榮獲中國百強縣殊榮,位居第59位。
⑧ 有關於初一(上)地理手抄報問題
笑話
A、「南海諸島」
李先生在上地理課。
李先生:南海諸島在什麼地方,大家看見了?
學生暴笑,齊呼:「看見了,在前排!」
原來,班上有個「男孩」叫「朱導」。
提示:南海諸島(Nánhǎizhūdǎo)≈男孩朱導(nánháiZhūdǎo)
B、「中國的疆域」
李先生:中國的疆域有多大?
某學生:中國的江玉?長江的江玉還是黑龍江的江玉?
李先生:你的地理成績,可能倒數第一。
某學生:到蜀第一?那我得到四川讀書了。
提示:疆域=jiāngyù=江玉;倒數=dàoshǔ=到蜀
C美日在亞洲
李先生:你怎麼說美、日都在亞洲?
全求通:我說每日都在亞洲怎麼不對?我不是天天都在亞洲嗎?
故事
1.牛郎織女與星空圖
民間傳說,織女下凡與牛郎過著男耕女織的自由生活,王母聞訊後強行將織女帶回天宮,牛郎挑選著孩子追上天,狠心的王母又用金釵劃出一道天河(銀河)把他們隔開。仰望夜空,天琴座的織女星與鄰近兩顆較暗的恆星組成三角形,很象織布的梭子,天鷹座的牛郎星與兩顆暗星組成「一」字狀,象是牛郎用扁擔挑著兩個孩子。銀河的走向與牛郎織女星的連線相垂直,就象把他們分隔在「河」兩岸。學生聽了這個故事再去觀察星空,就容易辨認出這兩顆恆星和幾個星座。
2.火燒葫蘆峪與氣旋
三國後期,諸葛亮北伐中原、六齣祁山。一次將司馬懿父子及所率魏軍困在葫蘆峪。遍山燃起大火,欲將敵方全部燒死。司馬父子自度難逃此劫,抱頭痛哭等死。不料突然一場大雨澆滅了山火,司馬氏得以死裡逃生。這場雨其實不是什麼「天意」,恰恰是諸葛亮自己製造的。熊熊的大火使此山區的近地面空氣受熱上升,氣壓降低。低氣壓區形成氣旋,其中心因空氣上升冷卻凝結而降雨。就是說,葫蘆峪里下了一場氣旋雨。諸葛亮雖然通曉天文地理,但畢竟缺乏現代科學知識,不識「氣旋」是怎麼回事,否則,他可能會用另外的戰術來殲滅魏軍。
3.借東風與季風
赤壁之戰前夕,周瑜調兵遣將,打黃蓋。獻連環計,為火燒曹軍精心准備。突然間,他想起自己竟然疏忽了一件大事,一下子急出病來。諸葛亮借探病之機,挑明周瑜的病根是「只欠東風」,並應允借東風相助。周瑜為什麼「欠」東風呢?因為赤壁古戰場在我國東部季風區。當時正值隆冬,盛行西北風,極少刮東南風。曹營在江北,東吳在江南,用火攻反會燒了自家。周瑜焦急是有道理的,它符合氣候規律性。而所謂「借」東風,其實是諸葛亮預測到冬至前後短時間天氣反常現象,故弄玄虛而已。由這則故事能自然地引出季風、氣候、天氣等概念。
4.德軍潛艇與密度流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軍潛艇經常從地中海出入直布羅陀海峽,在大西洋襲擊盟軍。盟軍吃了幾次虧,便派戰艦守住海峽,用聲納監聽,計劃一聽到潛艇的馬達聲便用深水炸彈將其炸毀。監聽多日,毫無聲響,德軍潛艇竟神不知鬼不覺地溜出海峽,出現在大西洋中。原來,直布羅陀海峽表層海水由大西洋流入地中海,底層海水由地中海流入大西洋。德軍利用這一點,過直布羅陀海峽時,關閉所有的機器,藉助海流而行,盟軍守株待兔卻讓「兔子」在眼皮底下溜了。這股海流屬於密度流,究其成因可引入課本要學的內容。
5.尋找石獸與流水侵蝕作用
清代學者紀昀在《閱微草堂筆記》中記載,某土地廟前石獸因河岸崩塌掉入河中。十多年後重修山門,尋找石獸,它卻不在原落水處,也不在下游。一位老兵說,應該在上游尋找,依他的話,果然撈出了石獸。石獸為什麼會向上游「跑」呢?原因在於,石獸落水後對水流形成阻力,使周圍水速更快,沖刷能力更強,其下面迎水流一側的泥沙逐漸被水沖走,成為空穴。久之,石獸因重力作用朝著迎水流的方向傾倒,如此再三,便向上游移動了一截。可見老兵的判斷是正確的,流水的侵蝕和搬運作用,使石獸能「逆水而行」。
6.海灣戰爭與自然帶
在侵越戰爭和海灣戰爭中,美國都打出了空軍王牌,但結果截然相反,除政治原因外,兩地自然環境不同是很重要的原因。越南地處熱帶季雨林帶,在「胡志明小道」沿線,森林遮天蔽日,加上崎嶇的山地地形,在空中很難觀察到地面的軍事動態。美軍用電子監聽等高科技手段來確定轟炸目標,也收效甚微。而伊拉克與科威特大部分地區是熱帶沙漠,地表平坦,植被極少,面對多國部隊「地毯式」轟炸,伊軍毫無隱藏可言,只有挨打的份,戰鬥力嚴重損傷,註定了吃敗仗的結局。由此可見,自然帶與地形,對於空襲戰,起了不可小覷的客觀影響。
名人
(1)Fridtjof Nansen (1861~1930)
挪威北極探險家、海洋學家和社會活動家。1861年10月10日生於挪威克里斯蒂安尼亞(今奧斯陸)附近的一個小村莊,1930年5月13日卒於呂塞克。1880年入克里斯蒂安尼亞大學(今奧斯陸大學)學動物學,1887年獲博士學位。1888~1889年到格陵蘭探險。他是人類第一次穿越格陵蘭冰蓋的人。1893年6月至1896年8月到北極地區探險,曾到達北緯86°14『的地方,這是當時人類所到達的最高緯度。此次探險證明了北極地區是一個深海盆,並發現北冰洋水溫的異常現象。1896年以後,任克里斯蒂安尼亞大學動物學教授,並整理探險結果,提出北冰洋與格陵蘭之間有一隆起的海脊。這個論斷後被證實,被命名為南森海脊。1902年組建和領導了克里斯蒂安尼亞海洋中心實驗室,參與創建了國際海洋考察理事會(ICES),並成為該理事會的成員。1908年任克里斯蒂安尼亞大學海洋學教授。1910~1914年曾對北大西洋作過三次考察。1913年到過西伯利亞和遠東。
南森還是社會活動家,積極參加挪威獨立運動和許多國際活動。1922年獲諾貝爾和平獎金。
南森的主要著作有《愛斯基摩人的生活》(1893)、《極北》(1897)和《北方的迷霧》(1911)等。
(2)徐霞客
中國明末旅行家、地理學家。名弘祖,字振之,別號霞客,南直隸江陰(今江蘇江陰)人。生於萬曆十四年十一月二十七日(1587年1月5日),卒於崇禎十四年正月二十七日(1641年3月8日)。當時中國的封建制度已趨衰落,資本主義有了萌芽,探索自然、重視考察試驗的風氣開始興起,徐霞客順應時代潮流,擯棄利祿,沖破科舉制度的羅網,畢生從事旅行考察事業,開拓了中國古代地理學走上實地考察、研究自然規律的新方向。
他出身於書香門第的地主家庭,自幼「特好奇書」,欲「問奇於名山大川」。21歲開始出遊,30多年間歷盡艱險,足跡遍及現在的江蘇、浙江、安徽、山東、河北、山西、陝西、河南、湖北、福建、廣東、江西、湖南、廣西、貴州、雲南等16個省區。他的出遊大致可以崇禎九年(1636)為界分為前後兩個時期:前期北登恆山,南及閩粵,東涉普陀,西攀太華之巔,偏重搜奇訪勝,寫下了天台山、雁盪山、黃山、廬山、嵩山、華山、五台山、恆山等名山游記17篇;後期的西南地區之行,則在探尋山川源流、風土文物的同時,重點考察與記述了喀斯特地貌的分布及其發育規律,寫有《浙游日記》、《江右游日記》、《楚游日記》、《粵西遊日記》、《黔游日記》、《滇游日記》等著作。
他每到一地,便把所見所聞真實而生動地記錄下來,死後由他人整理成《徐霞客游記》。這是一部以日記體裁為主的地理名著。霞客去世後,原稿散佚,後由季夢良等編次,於崇禎十五年(1642)形成最早的游記鈔本。明清之際,游記復遭毀損,其後多人傳鈔。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霞客幼子李寄(因育於李氏從姓)據多種鈔本整理,並補入《游太華山記》、《游顏洞記》和《盤江考》諸文,形成散佚後第一個較為完整的鈔本。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距霞客之死135年,始由霞客族孫徐鎮根據楊名時、陳泓等人的鈔本校訂刊刻出版,是為最早的刊本。此後重要的刊本有:嘉慶十三年(1808)葉廷甲本、 1928年丁文江本、 1980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本和1985年雲南人民出版社校注本等。初步統計,游記的手鈔本和刻印本達30餘種,其中以褚紹唐、吳應壽整理的上海古籍出版社本最為完善。它系據新發現的清初季夢良原始鈔本、霞客孫徐建極鈔本、乾隆四十一年刊本等10多種鈔本和刊本,整理而成,共62萬多字,存有日記為1050天,比原流行的舊刊本多14萬字、日記158天。包括名山游記(佔7%)、西南遊記(佔91%)、專題論文和詩文(佔2%),描述的內容涉及地貌、地質、 水文、氣候、動植物、歷史地理、社會政治經濟、城鎮聚落、民族風俗等方面的知識,尤以地貌、水文、植物等內容為多,也是最富有地理學價值的部分。它是世界上第一部廣泛系統地記載和探索喀斯特地貌的巨著。
中國地理常識
首都
北京
地形
中國地勢西高東低,各類地形佔全國陸地面積的比例是:山地33.3%,高原26%,盆地18.8%,平原12%,丘陵9.9%。
島嶼
在中國海域上分布著5400個島嶼。最大的島嶼是台灣島(面積約3.6萬平方公里),其次是海南島(面積約3.4萬平方公里)。
山脈
喜馬拉雅山
全世界海拔7000米以上的山峰有19座,而坐落在中國境內和國境線上的就有7座,號稱"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上分布著許多高大山脈。喜馬拉雅山,平均海拔6000米。它的主峰珠穆朗瑪峰,海拔8848.13米,是世界第一高峰。
最長的河流
長江
長江是中國第一大河,全長6300公里,僅次於非洲的尼羅河和南美洲的亞馬遜河,為世界第三長河。黃河系中國第二大河,全長5464公里。
最大的峽谷
西藏高原的雅魯藏布江上,有全長504.6公里、深6009米的大峽谷,它是世界第一大峽谷。
最長的人工河
京杭大運河,全長1801公里,始鑿於公元前五世紀,是世界上開鑿最早、最長的人工河。
湖泊
鄱陽湖
長江中下游平原的鄱陽湖是中國最大的淡水湖,面積3583平方公里;青藏高原的青海湖是中國最大的鹹水湖,面積4583平方公里。
氣候
中國大部分地區處於溫帶和亞熱帶,南部部分地區處於熱帶,北部部分地區則靠近寒帶。
地理位置
中國位於東半球,亞洲大陸的東部,太平洋的西岸。
國土面積
960萬平方公里,僅次於俄羅斯和加拿大。
最大的城市
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