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地理南京
⑴ 中國國家地理和國家地理有什麼區別
一、創建時間不同
1、中國國家地理:1950年創刊於南京,原名《地理知識》,是關於地理的月刊,該刊的文章和圖片經常被中央及地方媒體轉載,具有很強的可讀性和收藏價值,國內外很多家圖書館已經把該刊作為重點收藏期刊。
2、國家地理:美國國家地理雜志創刊於1888年10月,它由美國的一家非盈利科學教育組織「美國國家地理協會」(National Geographic Society)創辦。
二、內容不同
1、中國國家地理:內容以中國地理為主,兼具世界各地不同區域的自然、人文景觀和事件,並揭示其背景和奧秘,另亦涉及天文、生物、歷史和考古等領域。是中國大陸著名的有關地理的雜志。
2、國家地理:涉及到環境,森林砍伐,化學污染,全球變暖和瀕危物種,一系列的主題遠遠超過了地理探索的好奇心。雜志發表的一些文章還重點涉及到歷史和新產品,新技術在當今社會中的應用,比如說一種金屬,基因技術,食物和農產品或者是新的考古發現。
三、發行狀況不同
1、中國國家地理:各種版本累計銷售300萬冊。發行量及讀者分析由世界權威BPA認證機構誠證國際傳媒信息咨詢(北京)有限公司和中國官方唯一認可的國新出版物發行數據調查中心提供第三方監測。
2、國家地理:雜志總體品牌多種版本的審計數據(包含印刷發行量和電子發行量)為3090萬,總體包括主要版本如印刷版發行量、電子版本、應用程序、社交媒體、網站和NewsLetter,以及國際、全球和旅行者版本。
⑵ 誰知道南京哪些地方有賣英文版的《國家地理》和《時代》雜志的
春秋書店裡有的,打不打折就不清楚了,先鋒好象也有
還有很多大學門口的雜志攤有過刊賣,10塊錢兩本
⑶ 請問南京哪兒有賣《國家地理雜志》和《經濟人》的
這些境外出版的英文原版長三角沒有賣的,南京很難得有書店賣這些書,偶爾在南大東大校園會有人擺攤賣,但也沒有當月的。
⑷ 南京到底是不是江南
南京屬於江南。
江南,是指地理區域,顧名思義,意為長江之南,在人文地理概念里特指長江中下游以南。先秦時期,江南屬漢地九州,被中原稱為"吳越" 。江南以才子佳人、富庶水鄉、繁榮發達等著稱。
在不同歷史時期,江南的文學意象不盡相同。江南最早出現在先秦兩漢時期。在東周時期是以吳國、越國等諸侯國所在的長江中下游,即今上海、浙江北部、江蘇南部、安徽東南部、江西東北部等長江中下游以南部分地區(摘自央視紀錄片《何處是江南》)。
代表城市有:南京、蘇州、無錫、常州、鎮江、湖州、杭州、紹興、嘉興、上海、寧波、揚州、南通、蕪湖、宣城、黃山、馬鞍山、池州、銅陵、安慶、九江、上饒、景德鎮等。
(4)國家地理南京擴展閱讀
「江南」一直是個不斷變化、富有伸縮性的地域概念,狹義江南多指江蘇南部的蘇州、無錫等地區,浙江的湖州、杭州、紹興、寧波、嘉興、金華等地區,以及上海共同組成的長三角部分地區。
地理上的江南范圍還包括安徽東南部、南部的蕪湖、宣城、黃山、馬鞍山、池州、銅陵、安慶等地區;江西北部、東北部的九江、上饒、景德鎮等地區。
明清時期,江南主要是原江西省及江南省(江蘇和安徽合稱)以及浙江省北部地區。
「江南」的含義在古代文獻中是變化多樣的。它常是一個與「江北」、「中原」等區域概念相並立的詞,且含糊不清。從歷史上看,江南既是一個自然地理區域,也是一個社會政治區域。
廣義的江南包括了上海、江西、浙江全境,以及江蘇、安徽、湖北、上海三省一市長江以南地區。與唐代的江南道相比,少了涉及貴州省的部分。福建北部地區有時也被稱為江南。
廣義的江南面積博大,地貌多樣,因而常被看做是「大江南」,這與氣象學中的江南范圍大致相符。江南四大米市、江南四大名樓都處在大江南的范圍。該區域囊括了著名的三山三江三湖——黃山錢塘江與太湖、廬山贛江與鄱陽湖、衡山湘江與洞庭湖,這三處山江湖流域分別是吳越文化、贛鄱文化、湖湘文化的發祥地。
大江南的定義始於古代的區劃(江南道),也常有文學作品描述。如杜甫《江南逢李龜年》,是寫在長沙的事。天氣預報中的所指的江南也大致為廣義江南地帶。
從元代開始的官修地理志中,「江南」一詞還有被用於行政區劃,但其劃分往往不具有江南的代表性,如明清時期的江南路。而五代十國的吳越國、宋代的兩浙路、唐代的江南東道,則很好的代表了江南區域。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江南
⑸ 南京可以買到 原版過刊的《國家地理雜志》嗎(合訂本最好)謝謝!
我知道有個地方賣舊雜志的 但是不知道有沒有國家地理雜志了。。。
總之 地方先告訴你 在高樓門往玄武湖公園走的一個小路口
穿過這個路口就到玄武湖公園正門了 在那條路口的邊上有個賣舊書刊的
⑹ 南京有國家地理的專賣店嗎
去找找
⑺ 南京哪有國家地理攝影包
駱克騎士
⑻ 江南是江蘇南京嗎還是一個統稱呢
江南
1.江南,原意江之南。「江」在漢語中有特指大江之意,大江即長江。因此在地理上,「江南」一般泛指「長江以南」。
在春秋、戰國、秦漢時期,一般指以湖北以南的江南部分包括湖南、江西一帶。
近代專指蘇南和浙北一帶。另:唐貞觀十道,江南道包括:浙江、江西、福建、湖南、江蘇的丹陽以東南和安徽的長江以南地區。
而詩文中說的江南,是指被文人所美化了的地區。主要是以蘇、杭為中心的,長江中下游的長江以南的太湖流域。
文化上關於江南的定義,並不局限於長江南北,而是指以蘇錫常的太湖文化為中心的包括揚州文化,徽州文化,金陵文化在內的一種水鄉文化。
說起江南,大家都自然想到蘇錫常,杭嘉湖,明州紹興一代,在古代,稱之為江南六府(蘇州,常州,湖州,杭州,淞江,嘉興)。清朝江南四省:江西、浙江、江蘇、安徽
另:
白居易的幾首《憶江南》,分明說江南在蘇州、杭州一帶,這也正是許多人心目中的江南。
然而事實並非這樣。研究地理的學者楊勤業教授認為,從自然地理的角度看,江南指的是江南丘陵區。那是南嶺以北,洞庭湖、鄱陽湖以南,太湖以西的一片丘陵、盆地相間分布的區域。他的江南北界不僅不是長江,甚至連江南的三大著名湖泊--洞庭湖、鄱陽湖、太湖和周邊地區都不在江南之內。
氣象學者林之光認為淮河以南,南嶺以北,湖北宜昌以東直至大海,都是江南。
研究方言的學者則認為長江中下游以南屬於中國南方六大方言區,這個區域都可以看做是江南。其中的吳語區(江浙一帶)只不過是狹義的江南。
唐代詩人杜牧的詩《遣懷》:「落魄江南載酒行,楚腰腸斷掌中輕。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倖名。」這里的江南分明指的是揚州,可揚州卻在長江的北面。
在江南這個概念形成的過程中,行政區劃的作用舉足輕重。唐代劃定的江南道,和後來把江南道拆分只留下江南西道和江南東道,此舉對江南概念的形成十分重要。在歷史上,比如東漢和南北朝時期,在現在的江蘇跨越長江南北的地區設有行政區揚州府,治所在現今的南京。這一帶那時都稱為「揚州」,江北許多區域都在揚州的轄區,與江南一起稱為江南就不奇怪了。
當我們把各種概念的江南在同一張地圖上依次疊加,那麼,那片沒有爭議的江南,實際上正是太湖和西湖流域
⑼ 我是南京的,請問那裡可以買到國家地理(英文)的雜志啊 national geographyic 急救啊!!!!!!!!!
貌似還沒看到過...其實不論是學英語還是想去感受地理以及那些照片你都可以去NGM.COM
就當湊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