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修中國地理
⑴ 我為什麼選修中國歷史人文地理課程
或許是喜歡吧
⑵ 高中選修地理,能報哪些大學
報考大學不是要看你具體的學習成績的嗎?
2010年15家擁有法學一級學科博士點的法學院
15家擁有法學一級學科博士點的法學院(2010年7月最新數據)
1、北京大學
2、武漢大學
3、中國人民大學
4、中國政法大學
5、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科研單位)
6、吉林大學
7、清華大學(自審)
8、華東政法大學
9、廈門大學
10、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11、南京師范大學
12、西南政法大學
13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新增)
14重慶大學(新增)
15四川大學(新增)
1、2010年,有十多家一流法學院申請法學一級學科博士點,包括復旦大學、南京大學、南開大學、中山大學、浙江大學等頗受法律碩士專業考生歡迎、老牌名牌文理科綜合大學、法碩就業也相當不錯的法學院,但最後審批下來的,卻是北航、重大、川大這三所偏向理工科的大學,的確出乎很多人意料之外,個中緣由大家可以各自解析體會。我相信,前面說的那些名牌大學的一流法學院,很快也將會獲得「法學一級學科博士點」,除非是教育部要可以為難人家!
2、同樣要說明:「法學一級學科博士點」的確是一個大學法學院很重要的法學實力指標之一,但法律碩士考生也不要以偏概全,一葉障目,尤其是對於新增加的院校,更不要被「法學一級學科博士點」所迷惑,就像不要被985、211迷惑是一個道理,你一定要按照「永平法碩擇校3因素論」綜合考慮。
3、對於新增加的3所院校,我簡評如下:
北航:獲得「法學一級學科博士點」將從長遠來看有助於其法學的發展,但是航空航天的牌子加上法學沉澱不夠,在法學名牌院校雲集的北京,距離全國一流法學院都還有距離,更不論頂級法學院了
四川大學:重慶直轄,西政劃歸重慶,四川必須有一所屬於自己的一流法學院,四川大學先天條件得天獨厚(本身文理工科名牌大學就此一家,不像很多省份,都是一所文理科綜合大學加一所理工科綜合大學),近水樓台和重慶大學、上海交大等一起高薪收納西政法學名師,不過,四川大學法學底子比較薄,到2010年也還沒有獨立的純粹的法學院,這次獲得「法學一級學科博士點」也將從長遠來看有助於其法學的發展,但距離全國一流法學院也還有距離,不過,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四川大學教育的影響力主要仍然在四川重慶一帶,法碩畢業生的競爭對手則主要是西南政法與重慶大學。
重慶大學:重慶直轄,西政劃歸重慶,成為省屬大學,985、211的重慶大學要吞並西南政法卻屢屢被拒絕,最後乾脆依靠自身資金與政策優勢大力發展法律學科,近水樓台和四川大學、上海交大等一起高薪收納西政法學名師。論法學底子,重慶大學稍微強於四川大學的,這次獲得「法學一級學科博士點」也將從長遠來看有助於其法學的發展,其距離全國一流法學院會更近一些,不過,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重慶大學教育的影響力主要仍然在重慶四川一帶,法碩畢業生的競爭對手則主要是西南政法與重慶大學。
在西南一隅,實際上以後會逐步形成「三國演義」的綜合法學院競爭時代:西政、重慶大學、川大。
4、在15所院校中,還有兩所比較特殊的院校,那就是屬於科研單位的社科院法學所和屬於師范類大學的南京師范大學。
另附一張教育部2009年學科評估結果
⑶ 高中地理選修的幾個常識 1.湘教版有幾冊都講些什麼 2.選修的內容都考嗎考哪些(浙江)
你好,本人是浙江金華一名地理教師,湘教版共有10冊。其中必修3冊,選修7冊
必修1是自然地回理,必修2是人文地答理,必修3是區域地理(包含有3S技術)。選修有環境保護,城鄉規劃,宇宙與地理,自然災害,旅遊地理等。
選修內容不是全部考,只考一冊,高考分數是10分,2009年,2010年考的是自然災害和旅遊地理,高考時你從兩個模塊里選一個作答。
⑷ 地理選修課程有哪些
高中地理選修課有七個模塊:
選修1 宇宙與地球
選修回2 海洋地理
選修3 旅遊地答理
選修4 城鄉規劃
選修5 自然災害與防治
選修6 環境保護
選修7 地理信息技術應用
⑸ 世界地理和中國地理是必修還是選修
世界地理和中抄國地理都是必修襲
世界地理隸屬於區域地理學,是人們科學地認識世界的一個重要方面。從自然地理、人文地理或兩者相結合的角度,運用地理學一般的分析綜合、歸納概括、區域對比等方法,展示大洲、大洋、國家(地區)的概貌及其內部差異,並闡明世界主要城市和各種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事物的特點。
中國地理
中國位於亞洲東部、太平洋的西岸。領土遼闊廣大,總面積約960萬平方千米,僅次於俄羅斯、加拿大,居世界第3位,第四位為美國。差不多同整個歐洲面積相等。
中國地勢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布。山地、高原面積廣大。東西相距約5000千米,大陸海岸線長達18000多千米,氣溫降水的組合多種多樣,形成了多種多樣的氣候。
省級行政單位總共34個,包括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和2個特別行政區。
人口的突出特點是人口基數大,人口增長快,民族眾多。資源豐富,但人均資源佔有量相對較少。中國可分為北方地區、南方地區、西北地區、青藏地區四大部分。
⑹ 中國地理與世界地理包含在哪本選修中
嗯,我不知道你們那裡是怎麼樣,我們學的世界地理和中國地理,不是選修的內容,是另外的一本書,叫做《區域地理》
⑺ 高中教材地理選修共幾本分別是什麼
高中選修教材根據每個學校選擇而定,一般有海洋地理,旅遊地理,環境保護,城鄉規劃。
⑻ 地理選修心得
旅遊經濟學是隨著旅遊經濟活動的產生和發展而形成的。旅遊業是一個跨足多領域的行業,它極大地促進國民經濟的發展,也由此形成了屬於自己的經濟領域——旅遊經濟。從書中所解釋的旅遊經濟的概念——泛指旅遊需求者與旅遊供給者之間所存在的經濟關系,以及由這種經濟關系所引發的經濟現象、經濟結構和經濟規律的綜合。而其研究對象則是由旅遊者的空間移動而引起的旅遊客源地、旅遊目的地和旅遊連結體三者運動而表現出的經濟現象、經濟關系與經濟規律。研究內容主要體現三個層面的內容,一為研究旅遊業內部各個關節之間的本質聯系,二為對旅遊設施、旅遊消費結構、旅遊市場和產品價格等進行研究,三為研究旅遊企業的生產和經營活動規律。從以上明確的定義中可看出,旅遊經濟學是在經濟學基礎上演變發展而來,並隨著旅遊業的不斷發展而不斷更新,發展成熟,學術理論、著作方面都較豐富具體。而學習旅遊經濟學對於就讀旅遊專業的學生是尤其重要及必要的。從我國國情出發,根據目前和今後一段時期的社會經濟發展來規劃旅遊產品,揭示其發展變化的客觀規律性,並上升為科學的理論,用以指導旅遊實體的實際工作,必須通過深入學習旅遊經濟學。另外,在學習理論同時,必須立足於我國旅遊業的實踐,並與國際旅遊活動為舞台。因為我國旅遊業是世界旅遊業的一部分,所以在旅遊經濟學的研究中,還必須著眼於世界旅遊,使學習旅遊經濟學的過程更具針對性和可操作性。對教材中第六章節《旅遊消費及其效果》,我印象頗為深刻。旅遊消費是為了滿足人們需要而消耗物質產品、精神產品和勞務的過程和行為。它是人們在旅行游覽過程中,通過購買和消耗旅遊產品來滿足自身發展和享受需要的過程和行為。在我看來,旅遊消費不僅是消費、獲取物質的過程,更是旅遊者增長見識、擴大視野,使精神、心理得到發展,提高自身素質的重要途徑,簡而言之就是一種高層次的精神消費。旅遊消費是再人滿足自身最基本的生存消費後而產生的更好要求的消費,屬於滿足發展和享受需要的消費。旅遊消費具有綜合性,行、游、住、食、購、娛,是旅遊活動所涵蓋的內容。在旅遊活動進行時,消費便也隨之產生。旅遊消費是一種以勞務為主的消費,無論在住宿、交通、導游、文化娛樂、購物、餐飲等消費上,都要求工作服務人員的態度、效率、質量能達到一定的標准,因為勞務的表現形式直接影響著旅遊產品的質量,影響旅遊企業的形象。旅遊消費與旅遊產品的生產、交換同時產生,同時終止,不可分割,並且具有不可重復性、多樣性。另外,旅遊消費是彈性較大的消費,從《西方經濟學》中了解到,對於滿足人們生存需要的產品,需求彈性較小,而滿足人們發展和享受需要的產品需求彈性較大。除了旅遊產品的質量、價格、旅遊者的收入水品外,地方經濟形勢、旅遊者的個性與愛好、旅遊地的旅遊設施和風俗習慣等等都直接或間接地影響旅遊消費。在旅遊經濟運行過程中,生產是起點,消費是終點,生產決定消費。然而,旅遊經濟運行又是一個周而復始的過程,沒有需要,沒有消費,生產就沒有目的。旅遊產品只有在經過旅遊消費後才能使生產商獲得經濟利益,因此,供給者需要洞察旅遊消費的新動向,隨時作出主動反應,開發和組合適應市場需求的旅遊產品。旅遊消費同時具有一個很重要的作用:提高勞動者素質。通過旅遊消費能陶冶人的身心,同時能激發勞動者的生產熱情,使勞動者在各自工作崗位上發揮聰明才智,從而利於整個社會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從上文可知旅遊消費是勞務性消費,旅遊從業人員的服務質量尤為關鍵,因此,旅遊消費又能反刺激從業人員的工作熱情,企業則更重視工作人員的培訓與工作要求。旅遊業是第三產業中非常重要的一個行業。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旅遊業得到了快速發展,旅遊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增強。旅遊業正憑著多種功能,以更大的規模、更高的素質、更完整的體系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成為21世紀我國最有活力的新經濟增長點之一,並最終成為我國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之一。從網上、雜志等數據調查可知,旅遊業的旅遊創匯功能是不可忽視的。旅遊創匯是無形貿易,國際上稱為「無煙工業」。旅遊業提供的是服務產品,不需付出很多屋子產品,不消耗很多能源。旅遊創匯是就地出口,不受一般的貿易保護限制,同時是現匯收入,資金可馬上投入周轉使用,且旅遊創匯的換匯成本較低。旅遊業的關聯帶動功能使國民經濟有了更大的發展空間。旅遊業完成每一次供給都直接涉及十幾個行業,間接涉及的行業更是高達70多哥。交通運輸、郵電、建材、城市建設、商業服務、輕紡工業、對外貿易、金融、房地產等等,特別是與旅遊業關系密切的外貌、民航、建築業所受影響最大。旅遊需求可以帶動基礎產業、服務產業以及文化事業共同興旺。在勞動就業方面,旅遊業出了吸納大量勞動者外,更是開辟了勞動就業的新門路。中國旅遊業發展迅猛,提供了數量極大的直接就業崗位與間接就業崗位,同時旅遊業有時一個能為相關產業和社會提供大量就業機會的產業,因為旅遊業是綜合性的服務行業,它要滿足旅遊者在旅遊活動中多方面的需求,從而它要向旅遊者提供多方面的供給。從上述可知,旅遊業的發展直接帶動旅遊經濟發展,正因為旅遊業當今發展事態良好,旅遊經濟也成為地方經濟、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在勞動就業、間接產業等領域中起到了良好的帶動作用。因此,地方政府、國家應大力發展旅遊業,重視旅遊經濟的發展與作用。旅遊經濟是外向型經濟,它的發展一方面要以本國國民經濟的發展為依託,要受本國經濟發展方針和政策的制約,另一方面又同國際旅遊市場的變化相關,受國際經濟運行機制的作用。而國際旅遊市場的運行又受到國際經濟運行機制的支配。因此,在學習旅遊經濟學時,必須運用調解旅遊供求、資源分配、市場、價格、競爭、分配和消費等方面的知識。旅遊學是旅遊經濟學的基礎,旅遊經濟學是從經濟角度來研究旅遊活動中各要素之間的相互關系的,注重經濟關系,在此基礎上來研究旅遊活動發展演變的經濟規律。旅遊經濟學使得旅遊學中涉及的經濟內容的研究進一步深化,讓學習旅遊專業的我更深刻地了解及學習本專業。旅遊經濟學是一門具有邊緣性質的應用學科,與經濟學、旅遊學等學科有著密切聯系,要學好本課程,必須結合各相關學科的研究成果,綜合旅遊活動在經濟領域中的各種表現,以加深對旅遊經濟活動規律的認識。學習旅遊經濟學,讓我初步掌握了當中的研究方法,包括唯物辯證方法、實證分析與規范分析相結合的方法、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相結合的方法、靜態分析與動態分析相結合以及系統分析方法等。在本課程學習過程中,我也在圖書館參考了不少由老師介紹的相關書籍,讓我更深刻地掌握《旅遊經濟學》的重點與要點。 旅遊活動是人們以游覽活動為目的進行的旅行,是一種以遊客為主體,以旅遊資源和旅遊設施為客體,通過遊客的流動來實現的一種社會經濟文化活動。旅遊經濟活動是旅遊活動這一社會現象在經濟領域中的表現。旅遊經濟學隨著旅遊經濟活動的產生和發展而形成。以經濟學的觀點分析解釋旅遊經濟現象、經濟關系和經濟規律,形成了我們所學習的旅遊經濟學。旅遊經濟活動的普遍性與規范性,全球性和持續性,以及旅遊內容上以文化和休閑度假占優勢,讓旅遊經濟活動更具研究學習價值。同時,影響現代旅遊發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社會經濟因素與旅遊者自身因素,這種種都必須運用旅遊經濟學的知識進行分析與解決,在未來的學習路上,我將更深入對本課程進行自學,完善自己對旅遊經濟學的認識體系。
⑼ 地理選修一般要學哪幾本選修幾
我這邊是 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 歷史必修三文化發展歷程 地理必修三 區域地理內 然後是 政治必修四 生活哲理容 歷史選修三還是四,我忘了:叫歷史上重大改革回顧 地理是選修3 5 6:旅遊地理,環境保護,自然危害
⑽ 新課標高中地理(中國地圖出版社)的教材中哪些章節是選修的
章節選修的比較少吧,新課標要求總共有7個選修內容,每個都是單獨成書的
選修有環境保護,城鄉規劃,宇宙與地理,自然災害,旅遊地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