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中國騰沖
❶ 中國國家地理中璦琿騰沖線在黑河哪裡
黑河市位於黑龍江省西北部,小興安嶺北麓,北緯47°42′-51°03′,東經124°45′-129°18′之間
❷ 騰沖之漠河是中國的一條什麼線
沒有這條分界線,只有黑河-騰沖是中國人口分界線。
黑河—騰沖線是我國著名地理學內家胡煥庸(1901~1998)在容1935年提出的劃分我國人口密度的對比線。
該線從中國東北邊境的黑龍江省黑河市(原名「璦琿」)一直延伸到中國西南邊境的雲南省騰沖縣,大致地劃分出了中國人口在區域上的分布,體現了中國人口東南和西北的分布區域之懸殊差異。
(2)地理中國騰沖擴展閱讀:
以此線為界,約有94%的人口居住在約佔全國土地面積43%的東南部地區,約6%的人口居住在約佔全國土地面積57%的西北部地區。
基本上和我國400毫米等降水量線重合,兩邊地理、氣候迥異,所以它不僅是我國人口民族地理分界線,也是我國自然地理分界線。線東南方以平原、水網、丘陵、喀斯特和丹霞地貌為主要地理結構;線西北方人口密度極低,是草原、沙漠和雪域高原的世界。
❸ 為什麼用黑河——騰沖一線為分界線
黑河-騰沖線是一條重要的地理分界線,但是黑河與騰沖這兩個地方是怎麼確定下來的?如果把黑河換成黑河旁邊的一個市那麼這條線的意義是不是會完全不同?為什麼?要詳細說明。
一、
是一條貫穿中國版圖的假想直線段。該線從中國東北邊境的黑龍江省黑河市一直延伸到中國西南邊境的雲南省騰沖縣,大致地劃分出了中國人口在區域上的分布,體現了中國人口東南和西北的分布區域之懸殊差異。
二、
璦琿—騰沖一線(或作「愛輝—騰沖一線」、「黑河—騰沖一線」)是我國著名地理學家胡煥庸(1901~1998)在1935年提出的劃分我國人口密度的對比線。璦琿—騰沖一線,在中國人口地理上起著畫龍點睛的作用,一直為國內外人口學者和地理學者所承認和引用,並且被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田心源教授稱為「胡煥庸線」。在地理學(特別是人口地理學與人文地理學)以及人口學上,具有重大意義。
2009年,值新中國成立60周年、中國地理學會成立百年、我國近現代地理學創立和發展百周年之際,《中國國家地理》雜志社與中國地理學會共同發起了「中國地理百年大發現」的評選活動。入選的就有:1935年,胡煥庸提出黑河(愛輝)—騰沖線即「胡煥庸線」,首次揭示了中國人口分布規律。
這條線從黑龍江省璦琿(1956年改稱愛琿,1983年改稱黑河市,今黑河市愛輝區)到雲南省騰沖,大致為傾斜45度基本直線。線東南方36%國土居住著96%人口,以平原、水網、丘陵、喀斯特和丹霞地貌為主要地理結構,自古以農耕為經濟基礎;線西北方人口密度極低,是草原、沙漠和雪域高原的世界,自古游牧民族的天下。因而劃出兩個迥然不同自然和人文地域。
地理學家胡煥庸(1901~1998)引進西方近代地理學理論和方法,從人地關系的角度研究我國人口問題和農業問題。提出中國人口的地域分布以璦琿—騰沖一線為界而劃分為東南與西北兩大基本差異區。
❹ 騰沖是一個什麼樣的地方
騰沖它位於雲南省的滇西的保山市。騰沖是個火山熱海地熱風景名勝區是國家級風回景名勝區。有答4個國家能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一個國家級4A公園、1個國家級口岸、1個國家級自然保區、1個國家級森林公園。還有很多的抗戰文化遺址。 騰沖熱海是騰沖地區的高溫中心,有大量的沸泉、熱泉、地熱淚盈眶蒸汽出露,在那裡的大滾鍋可以煮雞蛋。還有火山群,那是國家地質公園。和順鎮歷史悠久,文化蘊涵深厚,系著名的僑鄉,和順人傑地靈,誕生了「天南一支筆」李曰垓、傑出哲學家艾思奇、著名教育家寸樹聲等。2005年7月7日,滇西抗戰博物管在原中國遠征軍第20集團和順司令部舊址開館,館內收藏近5千件「二戰」文物。同年10月,和順又榮膺中央電視台評選的「中國10大魅力名鎮」之首。鎮上的圖書館藏有7萬冊,辟6個閱覽室,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殤墓園里安葬了騰沖戰役陣亡的9000將士的遺骨。是我國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抗戰時期正面戰場陣亡將士紀念陵園,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象還有松山戰役遺址、玉皇閣、漢庄城址都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❺ 請問有關雲南騰沖的人文地理情況
騰沖古稱騰越,位於雲南省西部,西北與緬甸為鄰,國境線長達151公里,是古代西南絲綢之路的要隘,被譽為「極邊第一城」,素有「僑鄉」之稱。
騰沖有悠久的歷史,古為「滇越國」,漢置郡縣,唐南詔時「疇壤沃饒,人物殷湊」,為雲南西部重鎮。明代築有堅固的石城及關隘,以作防禦。城內街道儼然,設有各種商行,萬商雲集,工商興旺。手工業有著悠久的歷史,特別是玉石工藝,較為發達,是雲南緬玉的加工與集散地,又有「翡翠城」的美稱。來鳳山雄踞城南,一峰突起,山上建有來鳳寺,山麓有國殤墓園。騰沖火山群、溫泉群、打鷹山、雲峰寺、國殤墓園、和順鄉、艾思奇故居、雲龍閣等都是騰沖的風景亮麗之處,其中騰沖地熱火山尤其著名,是國家級的風景名勝區。
騰沖縣素有「天然地質博物館」之譽,是我國最為著名的火山密集區之一。它地處世界矚目的阿爾卑斯——喜瑪拉雅地質構造帶之印度板塊和歐亞板塊急劇聚斂的結合線上,地下斷層非常發達,岩漿活動也十分劇烈。境內分布著大大小小高高矮矮的火山,構成了一個龐大火山群景觀,區內共有休眠期火山97座,其中火山口保存較完整的火山達23座,火山類型多樣,火山堰塞湖、火山口湖、熔岩堰塞瀑布、熔岩巨泉等景觀十分豐富,是名副其實的中國規模最大的天然火山博物館。
騰沖也是中國著名的地熱風景區,這里是我國三大地熱區之一,以溫泉遍布、熱力強大,外部顯示奇特著稱於世。全區目前發現有64處地熱活動區,溫泉群達80餘處,最高水溫達96.3℃。其中熱力最猛、外部顯示也最為奇妙的便是鑲嵌在城西約20公里的騰沖熱海。這里青山環抱,流水喧騰,徐霞客曾游歷到此,描寫道「飛仰口而張其上顎,其中下部如喉,水與氣從中噴出……噴若發機,聲如吼虎,其高數天,墜洞下流,猶熱如探;或躍時,風從中卷,水輒旁射,攬人於數尺外,飛沫猶爍人面也。」
在北起硫磺塘,南接松山箐,東到忠孝寺,西連芭蕉園,面積約9平方公里的范圍內,目前已開發了大小滾鍋、哈麻嘴、美女池、獅子頭、珍珠泉、鼓鳴泉、懷胎井、仙人澡堂及澡堂河瀑布等十餘個景點。其中最壯觀的就是稱為「一泓熱海」或「大滾鍋」的硫磺塘。大滾鍋呈圓形,直徑6.12米,水深1.5米,確實是一口碩大無匹的「巨鍋」,鍋內有三個噴水孔,鍋底水溫最高可達102℃。據說一頭牛掉進里,十分鍾後撈起來,就只剩一具骨頭了,可見其熱力之強。在這里,遊人還可挖一小坑,把盛米和菜的飯盒埋人坑裡,約20分鍾左右,就可品嘗一份別具風味的「熱海快餐」了,更有意思的是在「大滾鍋」中煮雞蛋,立等可食。
位於騰沖縣北部,距城14公里的打鷹山,是騰沖火山群的中心。以它為軸心,東西有規律地排列著70多座火山,構成了中國近期火山的一個著名地帶。此山「林木繁茂,鷹多集於此」,因有人在這里捕鷹,故名。打鷹山海拔2614米,上尖下闊,呈圓錐體狀。山底部呈西北向東南方向延伸的橢圓型,火山口也呈橢圓狀,深60米,足有20層樓高。山的底部有3個火山湖,山頂有明代建立的宏恩寺。由於它相對高度達750米,因而在騰沖火山群中顯得異常高大挺拔。
騰沖同時也素有「天然植物園物種基因庫」之稱,國內和世界上稀有樹種在騰沖得到了很好的保存。著名的如生長於騰沖縣北部大塘鄉的一種杜鵑花,是目前發現的世界上多種杜鵑花中樹最大,花朵最大,枝幹最粗的一種,被科學家稱為大樹杜鵑王。人們曾在海拔2380米的高黎貢山山腰發現了一株大樹杜鵑,樹高25米以上,根部直徑3.07米,是迄今為止發現的世界上最大的大樹杜鵑,堪稱杜鵑花的「王中王」。大樹杜鵑擇地極嚴,大部份分布於海拔2250米至2480米的高黎貢山西坡山腰地帶,生長區域較狹窄,已被國家列為重點保護植物。其它的珍稀樹種還有禿杉、紅花油茶、銀杏、紅豆杉、香柏等。
除火山、地熱等著名的自然景觀外,騰沖的國殤墓園因其厚重的歷史背景和所蘊含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成為了一處聞名於世的人文景觀。國殤,指死於國事者。源自屈原《九歌·國殤》篇,原文是祭祀為國犧牲的將士的詩歌,詩歌熱烈歌頌了他們的英雄氣慨和壯烈精神。
墓園位於騰沖城西南一公里處來鳳山山麓小團坡東北面,佔地5.33公頃,全園由大門、忠烈祠、烈士墓、紀念塔及園林等建築組成,從山麓到山頂,主體建築採用中軸對稱台階式布局。墓園大門門額上刻「騰沖國殤墓園」六個大字,為李根源先生手書。大門左側有一高約1米的「倭冢」,內埋有日軍屍骨一具,周圍高大的松柏與這「倭家」形成強烈對比,象徵烈士精神萬古長青與侵略者的可恥下場。沿林蔭道而行到忠烈祠,「忠烈祠」匾額為於右任先生所書,祠前有《騰沖忠烈祠碑》,記述了戰斗始末和建園緣由。忠烈祠台基正面的中央勤石上,有蔣介石題、李根源手書「碧血千秋」四個大字。祠堂兩壁的石碑上刻有抗日陣亡將士9168人名錄,及國民黨高級軍政要員何應欽、衛立煌、孫科、陳誠、龍雲等寫 的楹聯、輓詩、悼詞。祠旁廂房內陳列著274幅收復騰沖時的實戰照片。山坡上,是烈士碑冢。碑前刻陣亡官兵姓名、籍貫、軍銜、職務,計3168人。坡頂為高8米的紀念塔,塔基上刻蔣介石所題「民族英雄」四個大字。塔身正、側三面刻有集團軍總司令霍揆彰題書「遠征軍第二十集團軍政克騰沖陣亡將士紀念塔」。
李根源先生曾為「國殤墓園」賦詩曰:「八年浴血抗天驕殺氣如雲萬丈高 ,寫就一篇新戰史留將百世告同胞 」
騰沖景區以火山地熱為主,擁有奇特壯麗的自然景觀,卻同時又有珍稀的動植物資源、悠久的歷史底蘊,到這里旅遊,可以同時領略到大自然的神秘雄奇和歷史的厚重深沉,如此種種的優越之處,讓騰沖煥發出了迷人的吸引力。相信你如果前來游歷一番,一定也會覺得不虛此行。
交通:騰沖的交通並不很發達,所以要費一些周折。如果是從昆明直接去騰沖,路上要走700公里,不過可以經過大理、保山,可以一路游覽下來。另外最快捷的一條路線就是做飛機從昆明到保山,然後轉汽車到騰沖縣城。
行知提示:
1、交通。
騰沖縣城有中巴前往馬站,車費10元,下車後再步行大約1公里可到公園。比較方便的方法是包車前往,直接到公園門口,桑車50元,夏利40元,面的30元,包車很方便,從街上攔車就可以,也可以到「二街」附近面的較集中的地方包車。
2、住宿。
騰沖賓館,(0875)5121044,標間120;
秀峰賓館,5121371,標間60;
翡翠賓館,5122107,標間100;
熱海賓館,2150327,標間100(這間賓館就在熱海風景區,如果想在熱海多轉幾天,住這里是最方便的!)
』
❻ 騰沖的地勢,地質特徵
騰沖市隸屬雲南省保山市,位於雲南省西南部,地處保山市西部,東與隆陽區相連,南與龍陵縣、梁河縣接壤,西與盈江縣、緬甸聯邦共和國毗連,北與瀘水縣相鄰。市區距省會昆明606公里,距緬甸密支那200公里,距印度雷多602公里,是中國通向南亞、東南亞的重要門戶和節點。
位置境域
騰沖市位於雲南省西部,西鄰緬甸,東與隆陽區相連,南與龍陵縣、梁河縣接壤,西與盈江縣、緬甸聯邦共和國毗連,北與瀘水縣相鄰。地處東經98°05'-98°45'、北緯24°38'-25°52'之間,國土面積5845平方公里。市區距省會昆明606公里,距緬甸密支那200公里,距印度雷多602公里,是中國通向南亞、東南亞的重要門戶和節點。
折疊地質地貌
騰沖市地處亞歐板塊與印度板塊相撞交接的地方,地質史年代發生過激烈的火山運動。正是由於兩個大陸的漂移碰撞,使騰沖成為世界罕見並且是最典型的火山地熱並存區。方圓1000平方公里,有99座火山,88處溫泉。
騰沖市境內多高山,最高海拔3780米,最低海拔930米。其中,高黎貢山是橫斷山脈的組成部分。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壩區(河谷)面積占總面積的16%,山區、半山區面積佔84%。
折疊氣候特徵
騰沖市屬熱帶季風氣候,集大陸氣候和海洋性氣候的優點為一體,冬春天氣晴朗,氣候暖和,夏秋晴雨相兼,氣候涼爽宜人,年平均降雨量為1531毫米,年平均相對濕度為77%,冬季最低氣溫不低於0℃可避寒,夏季最高氣溫不超過30℃可避暑,評為"最適宜人類居住的地方之一"。境內空氣質量良好,負氧離子平均含量每立方厘米3827個,最高達38000多個,PM2.5小於10,稱為"天然大氧吧"。
折疊水文
騰沖市分布著檳榔江、龍川江、大盈江三大水系,總流長496公里,徑流面積達5690平方公里。
❼ 騰沖水墨中國具體地理位置是
騰沖縣城南部,北靠來鳳山,距騰沖縣城約2公里,往南距騰沖機場約10公里。交通還是很方便的。
❽ 中國地理中,從璦琿到騰沖的胡懋庸線
應該是從黑河到騰沖的人口地理分界線。以黑河騰沖縣把中國大致分回為相等的西北和答東南兩部分。西北部分人口一直在6%左右,東南人口在94%左右。中國人口在2億時比例如此,在12億時比例依然如此。可見,人口的比重人口的分布,收到自然地理條件的強烈制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❾ 騰沖,不足70萬人的縣城,為啥是彩雲之南首選生態旅遊目的地
騰沖具有優美的自然風光和獨特的氣候,而且地理位置位於中國的最南端,所以是很多人選擇旅遊的聖地。
在國慶期間如果想要旅行的朋友們騰沖是你不錯的選擇。
❿ 中國各分界線,如:黑河—騰沖一線、秦嶺—淮河一線......的具體位置(在地圖上的)
我國地勢階梯界線:
一、二級階梯界線:昆侖山、祁連山、橫斷山脈的東端。
二、三級階梯界線: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我國氣候界線:
(1)季風區與非季風區的界線: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巴顏喀拉山、岡底斯山。該線西北為非季風區,東南為季風區。
(2)降水量和干濕區的界線
濕潤區與半濕潤區的界線(800毫米等降水量線):大體沿著青藏高原的東南邊緣,向東經過秦嶺——淮河一線。
半濕潤區與半乾旱區的界線(400毫米等降水量線):從大興安嶺向西南,經張家口、蘭州、拉薩附近,到喜馬拉雅山的南坡。
半乾旱區與乾旱區的界線(200毫米等降水量線):陰山、賀蘭山、祁連山、巴顏喀拉山、岡底斯山。
(3)熱量界線
1月0℃等溫線(亞熱帶與暖溫帶界線):青藏高原東南邊緣——秦嶺—淮河一線。
暖溫帶與中溫帶的界線:鴨綠江口——長城(山西境內稍偏南)——祁連山——天山一線。
我國太陽年輻射總量豐富、貧乏界線:
從大興安嶺向西南,經北京西側、蘭州、昆明,再折向北到西藏南部。此線西北,太陽能資源豐富.此線東南貧乏。
我國四大海域的界線:
渤海與黃海的界線:遼東半島老鐵山角——山東半島蓬萊角;
黃海與東海的界線:長江口北岸啟東角——濟州島西南角;
東海與南海的界線:廣東南澳島——台灣島南端鵝鑾鼻。
我國水文界線:
(1)內流區與外流區的界線:
北段: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祁連山的東端
南段:200毫米等降水量線。
(2)長江與黃河水系的界線:巴顏喀拉山、秦嶺。
(3)長江與珠江水系的界線:南嶺。
(4)太平洋水系與印度洋水系(瀾滄江與怒江)的分水嶺:怒山。
我國三大自然區的界線:
(1)東部季風區與西北乾旱半乾旱區的界線:400毫米降水量等值線即從大興安嶺向西南,經張家口、蘭州、拉薩附近,到喜馬拉雅山的南麓。
(2)東部季風區與青藏高寒區的界線:3000米等高線。
(3)西北乾旱半乾旱區與青藏高寒區的界線:昆侖山——阿爾金山——祁連山。
我國東部季風區內四個自然地區的界線:
(1)東北溫帶濕潤、半濕潤地區與華北暖溫帶濕潤、半濕潤地區的界線:日平均氣溫大於等於10°C積溫3200°C等值線。
(2)華中亞熱帶濕潤地區與華北暖溫帶濕潤、半濕潤地區的界線:日平均氣溫大於等於10℃積溫4500°C等值線。即秦嶺——淮河一線。
(3)華中亞熱帶濕潤地區與華南熱帶濕潤地區的界線:日平均氣溫大於等於10℃積溫7500℃等值線。
我國西北乾旱半乾旱區兩個自然地區的界線:
賀蘭山一帶,相當於2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
我國綜合地理界線:
秦嶺——淮河一線是我國重要的地理分界線。 它是亞熱帶與暖溫帶的分界線、最冷月均溫0°C等溫線的地方、大於等於10°C積溫4500°C的地方、800毫米等降水量線的地方、濕潤區與半濕潤區的分界線、河流有無結冰期的分界線、溫帶落葉闊葉林與亞熱帶常綠闊葉林的分界線、鈣質土與酸性土壤如紅壤的分界線、小麥與水稻的分界線、農業旱地與水田的分界線、農作物一年一熟或兩年三熟與一年兩熟或三熟的分界線、 長江水系與黃河水系的分界線, 地形較完整(平原、高原為主)與地形較破碎(盆地、低山丘陵為主)的分界線、河流汛期長短、河流多少等的分界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