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理人文 » 人文地理意義

人文地理意義

發布時間: 2021-01-24 17:18:15

① 學習地理的意義與作用

對於學生來講,學習地理的最直接的意義或作用就是:考試要考!你必須把它學好。
高效的學習,要學會聽課:
1、有準備的去聽,也就是說聽課前要先預習,找出不懂的知識、發現問題,帶著知識點和問題去聽課會有解惑的快樂,也更聽得進去,容易掌握;
2、參與交流和互動,不要只是把自己擺在「聽」的旁觀者,而是「聽」的參與者,積極思考老師講的或提出的問題,能回答的時候積極回答(回答問題的好處不僅僅是表現,更多的是可以讓你注意力更集中)。
3、聽要結合寫和思考。純粹的聽很容易懈怠,能記住的點也很少,所以一定要學會快速的整理記憶。
4、如果你因為種種原因,出現了那些似懂非懂、不懂的知識,課上或者課後一定要花時間去弄懂。不然問題只會越積越多,最後就只能等著擁抱那「不三不四」的考試分數了。

其次,要學會記憶:
1、要學會整合知識點。把需要學習的信息、掌握的知識分類,做成思維導圖或知識點卡片,會讓你的大腦、思維條理清醒,方便記憶、溫習、掌握。同時,要學會把新知識和已學知識聯系起來,不斷糅合、完善你的知識體系。這樣能夠促進理解,加深記憶。
2、合理用腦。所謂合理,一是要交替復習不同性質的課程,如文理交叉,歷史與地理交叉,這可使大腦皮層的不同部位輪流興奮與抑制,有利於記憶能力的增強與開發;二是在最佳時間識記,一般應安排在早晨、晚上臨睡前,具體根據自己的記憶高峰期來選擇。
3、藉助高效工具。速讀記憶是一種高效的閱讀學習方法,其訓練原理就在於激活「腦、眼」潛能,培養形成眼腦直映式的閱讀學習方式,主要練習提升閱讀速度、注意力、記憶力、理解力、思維力等方面。掌握之後,在閱讀文章、材料的時候可以快速的提取重點,促進整理歸納分析,提高理解和記憶效率;同時很快的閱讀速度,還可以節約大量的時間,游刃有餘的做其它事情。具體學習可以參考《精英特全腦速讀記憶訓練軟體》。
學習思維導圖,思維導圖是一種將放射性思考具體化的方法,也是高效整理,促進理解和記憶的方法。不僅在記憶上可以讓你大腦里的資料系統化、圖像化,還可以幫助你思維分析問題,統籌規劃。不過,要學好思維導圖,做到靈活運用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需要花費很多時間的。前面說的「精英特全腦速讀記憶訓練軟體」中也有關於思維導圖的練習和方法講解,可以參考。

最後,要學會總結:
一是要總結考試成績,通過總結學會正確地看待分數。只有正確看待分數,才不會被分數蒙住你的雙眼,而專注於學習的過程,專注於蘊藏在分數背後的秘密。二是要總結考試得失,從中找出成敗原因,這是考後總結的中心任務。學習當然貴在努力過程,但分數畢竟是知識和技能水平的象徵之一,努力過程是否合理也常常會在分數上體現出來。三是要總結、整理錯題,收集錯題,做出對應的一些解題思路(不解要知道這題怎麼解,還有知道這一類型的題要怎麼解)。四是要通過總結,確定下階段的努力方向。

② 秦嶺-淮河一線的人文地理意義 自然地理意義

秦嶺淮河 一線的地理意義
【氣候上的分界線】 ①秦嶺淮河線一線以北1月平均氣溫在0℃以下,以南1月平均氣溫在0℃以上②以北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下,以南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③以北溫度帶屬暖溫帶,以南溫度帶屬亞熱帶,④以北屬半濕潤地區,以南屬濕潤地區
【河流水文特徵上的分界線】 秦嶺淮河以北——水量小,汛期短,含沙量大,有結冰期; 秦嶺淮河以南——水量大,汛期長,含沙量小,無結冰期。
【土壤類型上的分界線】 秦嶺淮河以北多肥沃的褐土(黃壤)。 秦嶺淮河以南多貧瘠的紅壤。
【自然植被類型上的分界線】 秦嶺淮河以北——溫帶落葉闊葉林; 秦嶺淮河以南——亞熱帶常綠闊葉林。
【農業生產上的分界線】 秦嶺淮河以北——耕作制度兩年三熟或一年一熟,耕地以旱地為主,主要農作物以小麥、玉米、棉花、花生為主; 秦嶺淮河以南——耕作制度一年兩熟到三熟,耕地以水田為主,主要農作物以水稻、小麥、棉花、油菜為主。秦嶺-淮河一線,就是人們常說的中國南方和北方的地理分界線。 秦嶺-淮河一線是我國800MM年等降水量線, 水田旱地分布分界線,一月份0℃等溫線,水稻小麥種植分界線,亞熱帶與暖溫帶的分界線,濕潤地區與半濕潤地區的分界線,亞熱帶季風氣候與溫帶季風氣候的分界線,畜牧業和耕作業的分界線。以及河流結冰與不結冰的分界線。
從自然地理來分,是以秦嶺——淮河一線分界。中國零度等溫線是以此劃分。傳統上北邊的河流有冰凍期封航,南邊的則沒有。並且分界線兩邊的物種有較明顯的不同。 從人文地理看,長江是南北分界線,歷史造成的。
從農業生產及人們生活習俗來看,秦淮南北的差異就更明顯。北方耕地為旱地,主要作物為小麥和雜糧,一年一熟、一年兩熟或兩年三熟;南方則主要是水田,農作物主要是水稻和甘蔗、茶葉等亞熱帶經濟作物。一年兩熟或三熟。人們平常所說的「南稻北麥」、「南甘北甜」、「南船北馬」是這種差異的真實寫照。
秦嶺-淮河一線經過甘、陝、鄂、豫、皖、蘇等省,是中國東部地區一條重要的地理分界線,其南、北在氣候、河流、植被、土壤、農業生產等方面,都有顯著差異。
【氣候上的分界線】 ①秦嶺淮河線一線以北1月平均氣溫在0℃以下,以南1月平均氣溫在0℃以上②以北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下,以南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③以北溫度帶屬暖溫帶,以南溫度帶屬亞熱帶,④以北屬半濕潤地區,以南屬濕潤地區
【河流水文特徵上的分界線】 秦嶺淮河以北——水量小,汛期短,含沙量大,有結冰期; 秦嶺淮河以南——水量大,汛期長,含沙量小,無結冰期。
【土壤類型上的分界線】 秦嶺淮河以北多肥沃的褐土(黃壤)。 秦嶺淮河以南多貧瘠的紅壤。
【自然植被類型上的分界線】 秦嶺淮河以北——溫帶落葉闊葉林; 秦嶺淮河以南——亞熱帶常綠闊葉林。
【農業生產上的分界線】 秦嶺淮河以北——耕作制度兩年三熟或一年一熟,耕地以旱地為主,主要農作物以小麥、玉米、棉花、花生為主; 秦嶺淮河以南——耕作制度一年兩熟到三熟,耕地以水田為主,主要農作物以水稻、小麥、棉花、油菜為主。

③ 人文地理學在地理學中的地位和作用

人文地理學是以人地關系的理論為基礎,探討各種人文現象的地理分布、擴散和變化,以及人類社會活動的地域結構的形成和發展規律的一門學科。又稱人生地理學。

它是地理學的兩個主要分支學科之一,「人文」二字與自然地理學的「自然」二字相對應,泛指各種社會、政治、經濟和文化現象,也有一些學者認為僅指社會文化現象。

人文地理學一般有廣義與狹義之分,廣義的人文地理學包括社會文化地理學、政治地理學、經濟地理學等,狹義的人文地理學則指社會文化地理學。

人文地理學的發展對於地理學的發展有重要作用。人文地理學同經濟學、人口學、政治學以及環境科學、生態學、區域科學行為科學結合,可以為解決世界性的資源短缺、人口危機、自然災害、環境污染和生態平衡以及城市問題等作出貢獻,尤其是對於國家和地區的經濟發展規劃起到重要作用。

(3)人文地理意義擴展閱讀:

人文地理學的分支學科和研究課題中,有許多也是其他學科的基本研究內容之一。如經濟地理學對於經濟學、人口地理學對於人口科學、城市地理學對於城市科學、政治地理學對於政治學、軍事地理學對於軍事科學、民族地理對於民族學、語言地理對於語言學、宗教地理對於宗教學、人種地理學對於人類學,都是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

在現代社會發展中,人類的作用(尤其是人的素質)和科學技術的作用日益顯著,使得地理學人文化的趨勢加強。人文地理學地位的提高,將使地理學的發展進入一個新的階段。

④ 人文地理學在地理學中的地位和作用

地理課是中學生認識地理環境、形成地理技能和可持續發展觀念的一門必修課程。我國將初中地回理課答程的總目標定位為:通過初中地理課程的學習,了解有關地球與地圖、世界地理、中國地理和鄉土地理的基本知識,了解環境與發展問題;獲得基本的地理技能以及地理學習能力;使學生具有初步的地理科學素養和人文素養,培養愛國主義情感,形成初步的全球意識和可持續發展觀念。所以,地理課對於提高中學生的綜合素質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學好地理很有必要。

地理學是研究地理環境以及人類活動與地理環境相互關系的一門科學。地理學的研究對象,決定了它具有兩個!

⑤ 地理的意義

地理學分為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在中學階段的學習中,自然地理主要包括宇回宙環境、陸地環境、海洋答環境、自然資源和自然災害及防禦,分別介紹了以人為中心的自然環境特徵及變化規律。人文地理則從人類生產生活角度出發,學習了人類活動的地理分布、生產生活特點及影響因素,也學習了人類在生產生活過程中對地理環境產生的良性或惡性影響,並把人類在防禦和治理環境問題的經驗傳輸給人們。啊

⑥ 秦嶺的自然和人文地理意義

【氣候上的分界線】 ①秦嶺淮河線一線以北1月平均氣溫在0℃以下,以南1月平均氣溫在0℃以上②以北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下,以南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③以北溫度帶屬暖溫帶,以南溫度帶屬亞熱帶,④以北屬半濕潤地區,以南屬濕潤地區
【河流水文特徵上的分界線】 秦嶺淮河以北——水量小,汛期短,含沙量大,有結冰期; 秦嶺淮河以南——水量大,汛期長,含沙量小,無結冰期.
【土壤類型上的分界線】 秦嶺淮河以北多肥沃的褐土(黃壤).秦嶺淮河以南多貧瘠的紅壤.
【自然植被類型上的分界線】 秦嶺淮河以北——溫帶落葉闊葉林; 秦嶺淮河以南——亞熱帶常綠闊葉林.
【農業生產上的分界線】 秦嶺淮河以北——耕作制度兩年三熟或一年一熟,耕地以旱地為主,主要農作物以小麥、玉米、棉花、花生為主; 秦嶺淮河以南——耕作制度一年兩熟到三熟,耕地以水田為主,主要農作物以水稻、小麥、棉花、油菜為主.秦嶺-淮河一線,就是人們常說的中國南方和北方的地理分界線.秦嶺-淮河一線是我國800MM年等降水量線,水田旱地分布分界線,一月份0℃等溫線,水稻小麥種植分界線,亞熱帶與暖溫帶的分界線,濕潤地區與半濕潤地區的分界線,亞熱帶季風氣候與溫帶季風氣候的分界線,畜牧業和耕作業的分界線.以及河流結冰與不結冰的分界線.
從農業生產及人們生活習俗來看,秦淮南北的差異就更明顯.北方耕地為旱地,主要作物為小麥和雜糧,一年一熟、一年兩熟或兩年三熟;南方則主要是水田,農作物主要是水稻和甘蔗、茶葉等亞熱帶經濟作物.一年兩熟或三熟.人們平常所說的「南稻北麥」、「南甘北甜」、「南船北馬」是這種差異的真實寫照.

以上僅供參考,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⑦ 人文地理學在地理學中的地位和作用

以人地關系的理論為基礎,探討各種人文現象的地理分布、擴散和變化,以版及人類社會活動的地域結構的形權成和發展規律的一門學科。又稱人生地理學。它是地理學的兩個主要分支學科之一,「人文」二字與自然地理學的「自然」二字相對應,泛指各種社會、政治、經濟和文化現象,也有一些學者認為僅指社會文化現象。人文地理學一般有廣義與狹義之分,廣義的人文地理學包括社會文化地理學、政治地理學、經濟地理學等,狹義的人文地理學則指社會文化地理學。挺重要的

⑧ 人文地理是什麼

人文地理探討各種人文現象的地理分布、擴散和變化,以及人類社會活動的內地域結構的容形成和發展規律的一門學科,是地理學的兩個主要分支學科之一。「人文」二字與自然地理學的「自然」二字相對應,泛指各種社會、政治、經濟和文化現象。人文地理學一般有廣義與狹義之分,廣義的人文地理學包括社會文化地理學、政治地理學、經濟地理學等,狹義的人文地理學則指社會文化地理學。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