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理人文 » 國家地理活動

國家地理活動

發布時間: 2021-01-24 16:53:57

❶ 「數字中國」建設的意義

針對性研究
此後,中國科學家展開了針對性研究,並提出了與之相對應的「數字中國」概念。1999年10月14日,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由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研製的長征四號運載火箭將中巴地球資源衛星(又稱資源一號衛星)和巴西小衛星SCAI-1送上太空。當晚,據測控數據,資源衛星准確進入預定的近極地太陽同步軌道。
15日中午12時左右,北京的衛星地面接收到第一張衛星CCD 相機遙感圖片,圖像清晰,隨後收到紅外相機的早期成像網圖。
資源衛星
這是中巴發射後第一顆傳輸型資源衛星。「資源一號」的發射成功,被認為是開辟了「數字中國」的新紀元,國際宇航界同仁都為之震驚。
以前中國考察國土資源與環境時大都採用常規手段,不能及時反映土地、森林、農業資源和環境狀況的動態變化。比如羅布泊已經乾涸了,地圖上還畫著;洞庭湖小了一半,地圖上還沒有變等等。
有了「資源一號」後,就可繪制 1:10萬比例尺的數字地圖,並可為完成1:5萬、1:1萬等比例尺的數字地圖打下基礎,可收集土地利用、農作物估產、水資源、地質礦產、城市規劃、環境保護及海岸帶監測等重要信息,所獲得的資料對國土資源部今後 5年到2010年的新一輪國土普查具有重要價值。
科學依據
取代正在使用的陸地衛星和斯波特,為制定國民經濟計劃和規劃,為對土地實施全面管理提供決策和科學依據。
另外,中國有2223個環境監測站,急需成立一套高效、准確、迅速的環境監測、調查與評估系統,資源衛星的遙感監測系統是實現這一目的的有效方式,利用它可以對大氣、水(江河湖海)、工業與生活固體廢棄物、突發性的環境事件、生態(土地、草原、森林)等多個要素實施有效監測。
在水利遙感領域,資源衛星的應用前景也十分看好,特別是在洪澇災害監測、水土流失、工程規劃等方面。聚集北京
2009年10月16日,幾十位地理信息系統方面的專家聚集北京,參加由國家發展計劃委員會和國家地理空間信息協調委員會共同組織的國家空間信息基礎設施發展戰略研討會。就我國國家空間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和應用、地理空間信息共享、「數字省區」發展戰略等問題進行研討,共同勾勒「數字中國」的藍圖。
專家認為
與會專家認為,中國國家空間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和應用是中國國民經濟和社會信息化的重要內容,其主要目標是要健全我國地理空間信息標准和政策法規,建立完善的公益性、基礎性地理空間信息系統及其交換網路體系,為相關產業的發展創造條件;各地「數字省區」的發展對於整個「數字中國」的最終建成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專家建議,中國國家空間信息基礎設施的建設和應用,在「十五」期間應當以促進中國地理空間信息共享為主要目標,完善地理空間信息標准規范;加速完善國家級地理空間信息系統和遙感對地觀測體系;並盡快建成多層次地理空間信息交換網路;要進一步加強對各地「數字省區」發展的規劃指導統一標准,促進信息共享,避免重復建設。
提高國產化水平
據悉,國家將進一步支持各類基礎性、業務化地理空間信息系統應用工程的開發,促其實用化,並積極支持國家空間信息基礎設施關鍵技術的開發和產業化,不斷提高國產化水平。
根據市場研究機構eMarketer的估計,作為全球最大的電子商務市場,亞太地區電子商務到2020年將一直保持兩位數的增長,貿易額將達到2.7萬億美元。
2016年中國電子商務佔地區總額的47%,達8990億美元。相比而言,東南亞地區的電子商務佔地區總額比重依然較小。中國海關跨境電商進出口額年均增長50%以上,其中2017年跨境電商出口336.5億元人民幣,增長41.3%;進口565.9億元人民幣,增長116.4%。為了改善數字化基礎設施,許多國家制定了符合國情的投資政策,比如孟加拉國提出的「數字孟加拉國戰略計劃」和巴基斯坦設立的「全民服務基金」。 [2]

❷ 以宣傳環保為主題的活動的報道怎麼寫

以下是我當老師的時候,做過個一個策劃,希望你用的上

「構建環境友好型校園」環保宣傳活動策劃

一、活動目的:

增強大學生的環保意識、美化家園環境、創建節約型平安校園。並通過這次活動回應今年世界環境日中國主題——生態安全與環境友好型社會

二、活動主題:

環保家園,生態中國

三、活動主辦單位:

濱州市環境保護局濱州學院城市與環境系

協辦單位:

濱州電視台濱州日報

濱州廣播電視台濱州學院團委

四、.活動內容:

活動一:《中國國家地理》雜志社「環境與生活」校園徵文活動

活動二:成立青年環保志願者服務隊

活動三:向中小學生講解環保知識及其重要性

活動四:環保自行車隊圍城宣傳

活動五:①以「保護母親河、新立河」為主題,以義賣黃河水的形式舉行募捐活動及簽名活動

②響應國家環境保護總局、民政部、教育部的號召,協助濱州市環境保護局在居民小區內號召居民捐獻閑置物品,開展舊物交易的愛心小屋活動。

活動六:環保志願者千人行活動

五、.活動聯系媒體:

濱州電視台、濱州日報、濱州廣播電視台

六、.活動具體實施方案

活動一:《中國國家地理》雜志社「環境與生活」校園徵文活動

一、徵文要求:

1、 文體不限,字數在2000字以內,標題自擬

2、 原創,首次公開發表的文章

3、 體現環境變化對我們生活的改變和影響

二、活動時間:2006年5月22日—5月28日

三、參賽對象:濱州學院全體同學

四、參賽形式:本次活動可以系(院)為單位統一組織,也可個人自由參加,並鼓勵電子稿件。

五、評獎辦法:

◆獎項設置:個人獎分設一等獎1名、二等獎2名、三等獎5名。

◆評獎辦法:參賽作品由組委會評定,確定獲獎人員名單

◆結果公布:2005年6月中旬公布獲獎名單,獲獎者頒發證書和獎品。

◆在5月25日之前評選出的優秀作品,我系將其推薦到《中國國家地理》雜志社,參加該社舉辦的「環保家園生態中國」主題徵文活動,獲獎個人將獲得2006年《中國國家地理》典藏版一套,獲獎作品將刊登在搜狐網站並附專題報道。

活動二:號召青年環保志願者

為使校園環保工作長期不懈地展開,定期宣傳環保知識,體現當代大學生求真務實的精神風貌,城市與環境系決定成立「青年環保志願者服務隊」。服務隊將統一著裝,定期開展環保活動。

(一)加入環保志願者條件:

1.熱愛環保、關心環保,有正義感和責任感;

2.組織紀律性強,身體健康;

(二)報名時間及辦法:

時間:2006年5月22日——6月4日下午3點至6點及晚上7點半至9點半

申請者到濱州學院文科北樓(B15)401室城市與環境系會議室報名

活動三:向中小學生講解環保知識及其重要性

時間:2006年6月1日

分別在兩所幼兒園及一所小學內做環保宣傳,幫助他們樹立環保意識,讓環保從小做起。如:交小朋友用樹葉作成書簽,告訴他們樹是人類的好朋友,人離不開樹。

活動四:環保自行車隊圍城宣傳

時間:2006年6月4日

50名環保青年志願者上午9點以騎車的方式從濱州學院出發圍繞濱城區,以沿途演講、交流等形式宣傳環境保護,屆時濱州市環境保護局局長會在出發前開動員講話。

形式:每名志願者所騎車子後面插上帶有環保標語的旗幟

活動五:①以「保護母親河、新立河」為主題,以義賣黃河水的形式舉行募捐活動並附以大型環保教育圖片展覽。

②響應國家環境保護總局、民政部、教育部的號召,協助濱州市環境保護局在居民小區內號召居民捐獻閑置物品,開展舊物交易的愛心小屋活動。

(一)活動時間:6月3、4、5日

(二)具體內容:

時間:6月3日9:00——16:00

地點:濱州市政廣場

「環保家園,生態濱州——保護母親河、新立河」市區人民大型橫幅簽名活動,以義賣黃河水的形式舉行募捐活動並展示環保教育圖片

時間:6月4日10:00

地點:居民小區內

響應國家環境保護總局、民政部、教育部的號召,協助濱州市環境保護局在居民小區內號

召居民捐獻閑置物品,開展舊物交易的愛心小屋活動。

時間:6月5日11:00——16:00

地點:濱州學院東餐廳

「愛護環境、從我做起、從身邊做起」全校師生大型橫幅簽名活動,以義賣黃河水的形式舉行募捐活動並在東餐廳展示環保教育圖片。

義賣黃河水形式一:濱州市是黃河的流經地,環保志願者將黃河水注入到從醫院收購的廢用小瓶中(已消毒),瓶內底部為淺淺的黃沙,上層為澄清的黃河水。讓人們了解黃河為什麼「黃」

形式二:義賣用裝滿黃河水沉澱後殘留泥沙的廢用小瓶製作成的風鈴,讓人們看到資源再利用的例子。

活動六:環保志願者千人行活動

時間:6月3日上午8點

參與人員主要為企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及在校大學生

以市政廣場為起點、銀茂大酒店為終點,按指定的「口」字型路線(避免過十字路口時對交通帶來的不便),千人長跑,以此來宣傳環保。

九、.經費預算

獎品花費500元

服裝:T恤15元×80件=1200元

帽子5元×80頂=400元

旗子10元×50=500元

橫幅100元×5面=500元

海報300元

玻璃瓶0.5元×1000個=500元

攝影展展版300元

膠卷及沖洗費:

膠卷20元×10卷=200元

沖洗25元×10卷=250元

後備資金:1000

共計:5650元

注:如此活動方案有幸能被貴刊採納,在走訪各個學校及居民區時我們還會義賣貴刊提供的《中國國家地理》雜志,所籌得的資金將會用到校園環保活動當中!

❸ 《中國國家地理》雜志社策劃了「三縱一橫」四條路線尋訪秋天的活動,線路分布如右圖所示。圖中標注的日期


小題來1:B
小題1:C
小題1:A

❹ 黃河壺口瀑布簡介

壺口瀑布,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國家地質公園。黃河至此,兩岸石壁峭立,河口收束狹如壺口,故名壺口瀑布。瀑布上游黃河水面寬300米,在不到500米長距離內,被壓縮到20-30米的寬度。1000立方米/秒的河水,從20多米高的陡崖上傾注而瀉,形成」千里黃河一壺收」的氣概。是中國第二大瀑布,世界上最大的黃色瀑布。

❺ 《國家地理》三縱一橫路線尋訪秋天活動從何時開始

《中國國家地理》雜志社特別策劃了「三縱一橫」四條尋訪中國的路線,即東線(版A線)、權中線(B線)、西線(C線)和北緯35°線(D線).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1)A、B、C、D四條路線中,跨我國地勢三大階梯的是

D(北緯35°線)

線,穿越的路線平均海拔最高的是

C(西線)

線,

A(東線)

線經過的地區大多數為經濟較發達地區,

B(中線)

線沿途可以欣賞到溫帶草原、溫帶落葉闊葉林、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和熱帶雨林景觀.
(2)A線經過了

5

個省級行政中心;D線的東段大致沿

隴海

鐵路行進.
(3)B線穿過了兩座重要的東西走向的山脈,一座一直被視為中國南方地區和北方地區的分界線,該山脈是

秦嶺

;另一座是長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分水嶺,該山脈是

南嶺

❻ 默多克是什麼人物以及他在中國有那些活動(越詳細越好)

「傳媒大王」默多克
他所創建的新聞集團是當今世界上規模最大、國際化程度最高的綜合性傳媒公司之一,凈資產超過400億美元,集團經營的核心業務涵蓋電影、電視節目的製作和發行,無線電視、衛星電視和有線電視廣播,報紙、雜志、書籍出版以及數字廣播、加密和收視管理系統開發。
介紹就不用說了,看這里很全面
http://..com/question/5312103.html

新聞集團在亞洲的子公司星空傳媒,擁有40個電視頻道,以8種語言向亞洲53個國家和地區約3億觀眾播放娛樂和信息節目。目前已經有9個頻道在中國內地有限落地,它們分別是:鳳凰衛視中文頻道、ESPN體育頻道、衛視體育頻道、Channel[V]音樂頻道、衛視國際電影頻道、國家地理頻道、鳳凰電影頻道、鳳凰資訊頻道、星空衛視等;
 其它方面,例如娛樂、網路、體育等延伸的產品。
綜觀新聞集團在中國市場的開拓歷程,可以看出,總裁默多克一直走的是上層路線:
 1985年,總裁默多克首次訪華,向中央電視台贈送了50部20世紀福克斯電影公司拍攝的影片,包括《音樂之聲》、《巴頓將軍》等。
 1993年總裁默多克出資5.25億美元從李嘉誠家族購買了衛星電視台STAR TV 64%的股份,後於1995年購入餘下股份。
1999年3月,成立北京代表處,接著又在成都、廣州新設兩個銷售代表處。
 2001年2月17日,新聞集團與高盛共同向中國網通注資3.25億美元,占網通12%的股份。有消息說,新聞集團出資額為6000萬美元。2005年新聞集團也想通過巨資參股的網通公司,進行的網路電視的建設,爭取在網路電視時代有可能實現爆發性的增長,並確保其在網通公司中的參股地位,要知道,在電信系也只有網通麾下的「天天在線」有合法的網路電視IPTV運營身份。
 2001年5月10日,其子公司NDS集團在中國成立第一家獨立分公司「NDS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目的是要成為向國家級有線電視網提供數字有線電視的前端、接收、機頂盒和互動式節目指南軟體等全套系統的供應商。
 2001年10月19日,中國國家廣電總局正式批准新聞集團持股38%的鳳凰衛視中文台進入廣東珠江三角洲地區有線網路,估計鳳凰衛視現在已擁有約3000萬有線電視訂戶。
 2001年12月19日, 其旗下的STAR集團的一個全新的綜藝頻道獲中國政府批准在廣東珠江三角洲地區落地。這是中國首次將有線電視網落地權授予一個境外全新頻道(後來命名為「星空衛視」)。根據STAR集團與中央電視台、中國國際電視總公司、廣東有線電視網路公司簽署的協議,STAR將於2002年初通過有線電視系統,向廣東地區播放一個全新的24小時包括娛樂、音樂和影視劇的綜藝頻道;作為對等條件,STAR集團的姊妹公司福克斯有線網將安排中央電視台的英語頻道CCTV-9在美國播出,如今,通過覆蓋全美的新聞集團旗下的直播電視集團,央視9套和4套節目已進入到包括美國舊金山、洛杉磯、西雅圖、克利夫蘭、科羅拉多、華盛頓特區「伯特摩爾」等美國各大城市的千家萬戶以及美國十餘所重點大學,在美用戶已超過150萬戶。
 2002年01月21日,將其旗下的STAR集團獲准在中國南方落地的新的綜藝頻道正式命名為「星空衛視」,同時將STARs Groups Limited的中文名稱定為「星空傳媒集團」。 同年3月28日,專為中國內地市場打造的一個包括娛樂、音樂和影視劇的全新24小時綜藝頻道「星空衛視」通過廣東有線電視網正式開播;之後,星空衛視又在中國內地三星級以上酒店和涉外小區落地。此外,STAR旗下還包括衛視中文台、鳳凰衛視(持股38.25%)中文台、衛視合家歡台、Channel [V] (控股87.5%)音樂台、ESPN(控股50%)衛視體育台、鳳凰衛視電影台、國家地理頻道(控股66.7%)等眾多中國大眾非常熟悉的頻道,與內地三十多個省市有線電視台合作編播音樂、體育和人文地理節目,尤其是鳳凰衛視中文台,正在中國電視產業中起著日益明顯的影響;它的ESPN Entertainment and Sports Program Network(娛樂與體育節目網)、Discovery(探索頻道)等節目內容早已通過贈送、低價銷售,甚至付費播出的方式進入了內地有線電視系統,音樂頻道Channel[V] 還通過與內地電視台合辦節目的方式而逐步滲入;由它發起的「全球華語音樂榜中榜」 在2004年已經進入了第十個年頭,每年都產生相當大的影響;還有面向印度的娛樂頻道Zee TV和針對印度尼西亞的體育頻道STAR SPORTS等,總體基本完成了對亞洲市場的滲透,也形成了對中國市場的包圍之勢。
至今,在衛星台頻道上建立的新聞集團全資子公司星空傳媒的投資總額已經超過了20億美元,其在2003年8月13日公布的2003財年(2002年6月至2003年6月)的財政報告顯示,盡管受到非典的影響,亞洲廣告收入普遍出現滑坡的情況下,星空傳媒卻第一次在全年度運營上實現了盈利,這主要歸功於其在收視費和廣告費兩方面的增長。但總體其在中國市場中還沒有盈利,估計星空傳媒每年在中國虧損2000萬到3000萬美元,在中國的業務有望到2006年實現收支平衡。由星空傳媒控股38%的鳳凰衛視的經營狀況也不是很好,鳳凰衛視2000年上市時,有9000多萬美元的現金,當年(2000-2001財年)盈利大約5000萬港幣;可到2001-2002財年卻虧損是1.4億港幣;之後,2002-2003財年虧損7000萬港幣,主要虧損在資訊台,兩年來總共支出了約3000萬美元。盡管在中國,新聞集團的全資子公司星空衛視尚未盈利,可這絲毫不會改變默多克打入中國市場的長期戰略,他所看中的是,中國傳媒市場中太多的將來可發展的空間和機會。
 2002年12月20日,其下屬星空傳媒集團與湖南廣播影視集團結成戰略聯盟,約定今後在節目拍攝、世界性發行以及節目交流等方面進行廣泛合作。雖然雙方的合作尚無實質性進展,但《亞洲華爾街日報》評價說,這是中國政府第一次允許外資電視機構與中國影視機構進行全面的合作。
 2003年,新聞集團又與央視達成了一項協議,新聞集團旗下專門從事技術發展的公司NDS集團,它所開發的有條件接收CA系統已通過中央電視台中央衛星電視傳播中心的最終驗收測試,開始傳送該中心的數字加密電視節目信號經全國有線電視網路中的各省級和地區級有線電視前端,最後再傳送到有線電視接收家庭用戶中。
 在建立了中國第一個外資衛星頻道、第一家合資頻道、第一家電視指南後,其主導的星空衛視於2004年在CEPA框架下成立了國內第一家獨資的外資廣告公司,將負責星空衛視在中國的廣告業務。據說,目前星空衛視已經在跟寧夏電視台談判頻道內容合作的事宜。
 美國「國家地理頻道」是由其與國家地理電視和美國全國廣播公司共同擁有的,1999年隨新聞集團進駐中國,2001年12月,新聞集團的全資子公司星空傳媒旗下的星空衛視獲准在中國廣東落地,「國家地理頻道」的節目也就可以通過星空衛視開始同中國觀眾見面。而中央電視台央視風雲傳播有限公司2004年8月所推出的《世界地理》數字付費頻道,其合作方即是 「國家地理」頻道,雙方簽署了一項有關節目內容提供的協議,即國家地理頻道為中央電視台旗下的付費頻道提供節目。2005年2月有傳聞消息說,中央電視台下屬機構正與美國「國家地理頻道」籌建電視節目製作合資公司,計劃每年提供300小時的電視節目,為中央電視台下屬的兩家數字付費電視開發商,即數字付費電視全國集成平台「中數傳媒」和節目供應商「央視風雲傳播」提供每年300小時的電視節目支持。此項合資計劃如得到國家廣電總局的批准後,將是新聞集團與國內公司在節目製作領域的首次「聯姻,也就將成為新聞集團在中國內地投資的第一個電視節目製作公司。但「國家地理」 頻道北京負責人說,合資計劃目前還無任何實質性的結果,只是在接觸階段。

最新消息:
6月8日,中國移動有限公司(0941.HK,以下簡稱「中國移動」)發布公告,正式與鳳凰衛視控股有限公司(8002.HK,以下簡稱「鳳凰衛視」)達成戰略聯盟協議,同時與新聞集團(NWS.NYSE)及星空傳媒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星空傳媒)簽定戰略合作備忘錄。同時,中國移動旗下的中國移動(香港)集團完成從星空傳媒子公司Xing Kong Chuan Mei Group Co.,Ltd手中收購鳳凰衛視19.9%的股份。這家擁有全球最大用戶群的移動運營商在與內容企業的合作當中又邁出了一大步。

中國移動的新媒體夢

中國移動收購鳳凰衛視股份早在業界的意料當中,此前的兩個月時間中,已有相關的傳言,在收購鳳凰衛視股份以及同兩大傳媒集團合作的消息正式公布之後,關於中國移動將如何塑造一個新媒體帝國\成為業界討論的焦點。

業界一直認定,數據業務會是未來3G時代競爭的重中之重。中國移動2005年財報顯示,中國移動的話音業務之外的新業務總收入達到了501.8億元人民幣,對比去年迅速增長了58.6%,而其中無線音樂等非簡訊業務收入在迅速增長。新業務收入佔到中國移動總收入的20%以上,在幾大國內運營商當中比例是最高的,但是對比日韓運營商依然差距明顯,而這一領域也成為中國移動將來的重點。

在同鳳凰衛視和新聞集團以及星空衛視合作之前,中國移動已經同多家國內外傳媒企業嘗試合作。2005年4月,中國移動同維亞康母旗下MTV簽署合作協議,在無線音樂領域開展合作。而在過去的一年時間當中,中國移動已經讓自己成為中國市場上最具影響力的無線音樂發行渠道。5月,中國移動又同上海文廣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共同啟動無線娛樂平台,在手機流媒體方面開展合作。2006年5月,一度有消息稱中國移動會同搜索巨頭Google開展手機搜索業務的合作。

電信運營商究竟該以怎樣的方式介入利潤豐厚的內容產業,業內一直都有不同的看法。2005年,中國移動修改了同SP之間的分成方式之後,業界一直認定中國移動將會跨過傳統電信運營商的身份。

雖然中國移動的高層在不同的場合表示自己不會直接同內容合作夥伴以及SP們競爭,但是在3G即將啟動的大背景下,中國移動註定要以一種更加積極的態度介入無線音樂、流媒體、手機搜索等潛力巨大的內容產業。在同某家傳媒企業簽署合作協議之後,中國移動的高層非常肯定的說:我們也是媒體。

默多克的退與進

默多克出讓鳳凰衛視股份也不讓人意外,新聞集團在中國市場的開拓談不上成功,由於政府監管政策的變化,新聞集團旗下公司很難在短時間內在中國市場上看到轉機。當出售鳳凰衛視股份的消息傳出之後,許多分析人士便將這一行動看成是默多克從中國市場撤退的信號。

英國《金融時報》認為出售鳳凰衛視股份表明新聞集團的在華戰略發生明顯轉變,認為在更長的時間里,新聞集團可能會完全退出鳳凰衛視。而從最近幾年外資傳媒集團在中國的發展狀況來看,暫時性的退出似乎也是一種趨勢。幾年前,時代華納(TWX:NYSE)將其在中國教育台的股份出售給了TOM集團(2383:HK)。

雖然新聞集團在中國市場的拓展均不順利,但是鳳凰衛視在過去一兩年當中的業績表現卻有相當大的起色。據鳳凰衛視財報顯示,2004年以及2005年當中,鳳凰衛視的營收增長迅速,2005年全年營業收入達到10.34億港元。

在這個時候大量減持鳳凰衛視股份,默多克一定要有充足的理由,而從新聞集團以及星空傳媒同中國移動達成的戰略合作備忘錄來看,中國移動打動默多克的理由是:無線多媒體。

中國移動以及新聞集團和星空傳媒在備忘錄當中表述,有意在無線多媒體領域建立長期戰略合作關系,並探討不同合作領域,以充分發揮其各自作為世界最大傳媒公司及世紀最大移動電信公司的互補優勢。初步的合作范圍包括通過充分發揮新聞集團龐大的內容庫以及中國移動在中國市場強大的無線發行網路的優勢,進行多媒體內容以及其他無線增值服務的合成、開發、及推廣。

「對於星空衛視而言,今天的合作關系意味著在新媒體領域的重要增長機遇。」星空傳媒首席執行官高美嫻認為,中國移動將「使我們得以把星空傳媒的品牌和服務拓展至全球最大的無線市場。」

同默多克的新聞集團一樣,維亞康母在過去也一直游離於中國市場之外,2005年MTV同中國移動建立合作關系之後,同中國移動。現在默多克該好好學一下自己的這位老對手了,雖然減持了部分鳳凰衛視的股份,但是卻藉此同擁有2.65億手機客戶群的中國移動確立了合作關系,而這也成為默多克再戰中國市場的新起點。

三方共贏?

在中國移動、鳳凰衛視、新聞集團以及星空傳媒三方宣布了各自之間的合作消息之後,業界多數聲音認同三方合作所代表的產業方向:電信與傳媒越來越緊密的融合。

而從具體的合作方式來看,多數分析人士也基本認定是一個共贏的局面,中國移動幾億的用戶規模以及在中國內容發行市場方面的巨大影響力同鳳凰衛視、新聞集團和星空傳媒的內容優勢的對接的確值得期待。

易凱網路資本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王冉認為這一交易屬於三方各取所需,基本上是皆大歡喜的局面:移動獲得了鳳凰和新聞集團的內容資源;新聞集團在資金上解了套,同時得到了移動在無線平台上的支持;鳳凰在改善了股東結構的同時在新媒體方面靠上了一棵參天大樹。三方各取所需,基本上是皆大歡喜的結局。

但是,對於這樣一個長遠的戰略合作來說,現在顯然還不是下斷言的時候。雖然中國移動以及眾多SP在無線音樂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多數的新媒體盈利模式還在探索當中,此前國外傳統媒體同運營商的合作並不成功。

中國移動如何平衡同多個傳媒企業之間的關系也成為一個現實的問題。在中國移動入股鳳凰衛視之後,已經有傳媒企業和SP擔心會影響到自己同中國移動的合作關系。雖然王建宙強調協議並不是排他性的,但是最優惠的條款仍舊讓其他合作者頗感憂慮。

❼ 給我一篇《一生的旅行計劃》作者是周宏 的讀後感 只要文字 不要網站

細細讀完周宏的《一生的旅行計劃》,有了很多的感想.
西方古代哲學家聖奧古斯丁曾說過:「世界就像一本書,不去旅行的人只讀到其中的一頁。」的確我們不應該只生活在自己熟悉的環境中,一個人走過的路越多,他的生命就越精彩。這似乎印證了一句話:熟悉的地方沒有風景。一成不變的日子裡,不會有令人感動的風物撲面而來;瑣細的生活中,心底的激情已找不到燃點。於是,尋找生命的綠洲成為人們心底難解的情結。如果說人生是一段旅程,起點是生,終點是死,那麼那種永不放棄的尋找就是最美麗的過程。
在我們生活的這個藍色星球上,大自然以其神奇偉力創造出的自然美景數不勝數,人類憑借自己的智慧築成的文明奇觀也難計其數。雖然為條件所限,我們不能走遍世界每一個角落,但我們可以做出一種個性化的富有魅力的選擇,讓自己的每一次出行都成為一次心靈的歷險、一次文化的探索、一次歷史的追尋。
旅行,對於現代人來說,不僅僅是生活中的一種休閑娛樂活動,更重要的是,它可以幫助旅行者了解那種自己不熟悉的生活,探尋那種未曾領略的風情,從而獲得難以體會到的人生感悟。正如著名作家蕭乾所說:「人生就是一次不帶地圖的旅行。的確,人生就是這樣,一次次的出發,一次次的到達。而每一次出發,便是一次心靈的凈化,每一次的告別,便是一次精神的皈依,而每一次的到達,便是一次夢想的實現。」在匆匆的生命歷程中,每一個熱愛生活的人無不渴望讓自己的生命變得更加充實。我們改變不了周圍的環境,但可以改變自己;我們改變不了過去,但可以改變現在;我們改變不了生命的長度,但可以改變生命的寬度。

❽ 如何看待《中國國家地理》最美中國評選活動

用你媽的胸罩看

❾ 2012年7月26日開始,中國國家地理雜志社進行了一次為期25天的「穿越內蒙古高原」考察活動.行程12500km,

(1)根據圖中信息,由南向北,北京-→恩和哈達,經過了溫帶落葉闊葉林帶、亞寒帶(寒溫帶)針葉林帶,體現了從赤道到兩極的地域分異規律;由東向西,從恩和哈達-→500號界樁,經過了亞寒帶(寒溫帶)針葉林帶、溫帶草原帶、溫帶荒漠帶(500號界樁-北京,經過了溫帶荒漠帶、溫帶草原帶、溫帶落葉闊葉林帶),體現了從沿海向內陸的地域分異規律.
(2)水文特徵要從水量、含沙量、汛期、結冰期、補給水源等方面考慮,西拉木倫河位於西北內陸,年徑流量較小,季節變化大;含沙量大;結冰期長.
(3)西拉木倫河流域古人類遺址的空間分布特點是空間分布不均,南部居多.原因是南部緯度較低,距海(夏季風)更近,熱量和水分條件更充足一些.年代越近,海拔越低.原因是河床隨時間推移受流水侵蝕作用而下切,聚落(遺址)為就近取得水源而下移.
(4)造成科爾沁地區只有乾涸的沙地的原因全球變暖,蒸發旺盛;過度開墾、過度放牧.
實行草場承包、定居圍欄放牧是當前內蒙古沙地治理的普遍措施,但這種方式和游牧相比,卻出現了游牧很難出現的草場嚴重退化,原因是內蒙古降水變率大,草場生態系統脆弱,游牧逐水草而居,利於草場生態系統休養生息;定居圍欄放牧在草場生態系統惡化時期無法遷徙,易造成過度放牧.
故答案為:(1)北京-→恩和哈達,經過了溫帶落葉闊葉林帶、亞寒帶(寒溫帶)針葉林帶,體現了從赤道到兩極的地域分異規律;恩和哈達-→500號界樁,經過了亞寒帶(寒溫帶)針葉林帶、溫帶草原帶、溫帶荒漠帶(500號界樁-北京,經過了溫帶荒漠帶、溫帶草原帶、溫帶落葉闊葉林帶),體現了從沿海向內陸的地域分異規律.
(2)年徑流量較小,季節變化大;含沙量大;結冰期長.
(3)空間分布不均,南部居多.原因是南部緯度較低,距海(夏季風)更近,熱量和水分條件更充足一些.年代越近,海拔越低.原因是河床隨時間推移受流水侵蝕作用而下切,聚落(遺址)為就近取得水源而下移.
(4)全球變暖,蒸發旺盛;過度開墾、過度放牧.
內蒙古降水變化率大,草場生態系統脆弱,游牧逐水草而居,利於草場生態系統休養生息;定居圍欄放牧在草場生態系統惡化時期無法遷徙,易造成過度放牧.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