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地理活動
❶ 「數字中國」建設的意義
針對性研究
此後,中國科學家展開了針對性研究,並提出了與之相對應的「數字中國」概念。1999年10月14日,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由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研製的長征四號運載火箭將中巴地球資源衛星(又稱資源一號衛星)和巴西小衛星SCAI-1送上太空。當晚,據測控數據,資源衛星准確進入預定的近極地太陽同步軌道。
15日中午12時左右,北京的衛星地面接收到第一張衛星CCD 相機遙感圖片,圖像清晰,隨後收到紅外相機的早期成像網圖。
資源衛星
這是中巴發射後第一顆傳輸型資源衛星。「資源一號」的發射成功,被認為是開辟了「數字中國」的新紀元,國際宇航界同仁都為之震驚。
以前中國考察國土資源與環境時大都採用常規手段,不能及時反映土地、森林、農業資源和環境狀況的動態變化。比如羅布泊已經乾涸了,地圖上還畫著;洞庭湖小了一半,地圖上還沒有變等等。
有了「資源一號」後,就可繪制 1:10萬比例尺的數字地圖,並可為完成1:5萬、1:1萬等比例尺的數字地圖打下基礎,可收集土地利用、農作物估產、水資源、地質礦產、城市規劃、環境保護及海岸帶監測等重要信息,所獲得的資料對國土資源部今後 5年到2010年的新一輪國土普查具有重要價值。
科學依據
取代正在使用的陸地衛星和斯波特,為制定國民經濟計劃和規劃,為對土地實施全面管理提供決策和科學依據。
另外,中國有2223個環境監測站,急需成立一套高效、准確、迅速的環境監測、調查與評估系統,資源衛星的遙感監測系統是實現這一目的的有效方式,利用它可以對大氣、水(江河湖海)、工業與生活固體廢棄物、突發性的環境事件、生態(土地、草原、森林)等多個要素實施有效監測。
在水利遙感領域,資源衛星的應用前景也十分看好,特別是在洪澇災害監測、水土流失、工程規劃等方面。聚集北京
2009年10月16日,幾十位地理信息系統方面的專家聚集北京,參加由國家發展計劃委員會和國家地理空間信息協調委員會共同組織的國家空間信息基礎設施發展戰略研討會。就我國國家空間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和應用、地理空間信息共享、「數字省區」發展戰略等問題進行研討,共同勾勒「數字中國」的藍圖。
專家認為
與會專家認為,中國國家空間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和應用是中國國民經濟和社會信息化的重要內容,其主要目標是要健全我國地理空間信息標准和政策法規,建立完善的公益性、基礎性地理空間信息系統及其交換網路體系,為相關產業的發展創造條件;各地「數字省區」的發展對於整個「數字中國」的最終建成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專家建議,中國國家空間信息基礎設施的建設和應用,在「十五」期間應當以促進中國地理空間信息共享為主要目標,完善地理空間信息標准規范;加速完善國家級地理空間信息系統和遙感對地觀測體系;並盡快建成多層次地理空間信息交換網路;要進一步加強對各地「數字省區」發展的規劃指導統一標准,促進信息共享,避免重復建設。
提高國產化水平
據悉,國家將進一步支持各類基礎性、業務化地理空間信息系統應用工程的開發,促其實用化,並積極支持國家空間信息基礎設施關鍵技術的開發和產業化,不斷提高國產化水平。
根據市場研究機構eMarketer的估計,作為全球最大的電子商務市場,亞太地區電子商務到2020年將一直保持兩位數的增長,貿易額將達到2.7萬億美元。
2016年中國電子商務佔地區總額的47%,達8990億美元。相比而言,東南亞地區的電子商務佔地區總額比重依然較小。中國海關跨境電商進出口額年均增長50%以上,其中2017年跨境電商出口336.5億元人民幣,增長41.3%;進口565.9億元人民幣,增長116.4%。為了改善數字化基礎設施,許多國家制定了符合國情的投資政策,比如孟加拉國提出的「數字孟加拉國戰略計劃」和巴基斯坦設立的「全民服務基金」。 [2]
❷ 以宣傳環保為主題的活動的報道怎麼寫
以下是我當老師的時候,做過個一個策劃,希望你用的上
「構建環境友好型校園」環保宣傳活動策劃
一、活動目的:
增強大學生的環保意識、美化家園環境、創建節約型平安校園。並通過這次活動回應今年世界環境日中國主題——生態安全與環境友好型社會
二、活動主題:
環保家園,生態中國
三、活動主辦單位:
濱州市環境保護局濱州學院城市與環境系
協辦單位:
濱州電視台濱州日報
濱州廣播電視台濱州學院團委
四、.活動內容:
活動一:《中國國家地理》雜志社「環境與生活」校園徵文活動
活動二:成立青年環保志願者服務隊
活動三:向中小學生講解環保知識及其重要性
活動四:環保自行車隊圍城宣傳
活動五:①以「保護母親河、新立河」為主題,以義賣黃河水的形式舉行募捐活動及簽名活動
②響應國家環境保護總局、民政部、教育部的號召,協助濱州市環境保護局在居民小區內號召居民捐獻閑置物品,開展舊物交易的愛心小屋活動。
活動六:環保志願者千人行活動
五、.活動聯系媒體:
濱州電視台、濱州日報、濱州廣播電視台
六、.活動具體實施方案
活動一:《中國國家地理》雜志社「環境與生活」校園徵文活動
一、徵文要求:
1、 文體不限,字數在2000字以內,標題自擬
2、 原創,首次公開發表的文章
3、 體現環境變化對我們生活的改變和影響
二、活動時間:2006年5月22日—5月28日
三、參賽對象:濱州學院全體同學
四、參賽形式:本次活動可以系(院)為單位統一組織,也可個人自由參加,並鼓勵電子稿件。
五、評獎辦法:
◆獎項設置:個人獎分設一等獎1名、二等獎2名、三等獎5名。
◆評獎辦法:參賽作品由組委會評定,確定獲獎人員名單
◆結果公布:2005年6月中旬公布獲獎名單,獲獎者頒發證書和獎品。
◆在5月25日之前評選出的優秀作品,我系將其推薦到《中國國家地理》雜志社,參加該社舉辦的「環保家園生態中國」主題徵文活動,獲獎個人將獲得2006年《中國國家地理》典藏版一套,獲獎作品將刊登在搜狐網站並附專題報道。
活動二:號召青年環保志願者
為使校園環保工作長期不懈地展開,定期宣傳環保知識,體現當代大學生求真務實的精神風貌,城市與環境系決定成立「青年環保志願者服務隊」。服務隊將統一著裝,定期開展環保活動。
(一)加入環保志願者條件:
1.熱愛環保、關心環保,有正義感和責任感;
2.組織紀律性強,身體健康;
(二)報名時間及辦法:
時間:2006年5月22日——6月4日下午3點至6點及晚上7點半至9點半
申請者到濱州學院文科北樓(B15)401室城市與環境系會議室報名
活動三:向中小學生講解環保知識及其重要性
時間:2006年6月1日
分別在兩所幼兒園及一所小學內做環保宣傳,幫助他們樹立環保意識,讓環保從小做起。如:交小朋友用樹葉作成書簽,告訴他們樹是人類的好朋友,人離不開樹。
活動四:環保自行車隊圍城宣傳
時間:2006年6月4日
50名環保青年志願者上午9點以騎車的方式從濱州學院出發圍繞濱城區,以沿途演講、交流等形式宣傳環境保護,屆時濱州市環境保護局局長會在出發前開動員講話。
形式:每名志願者所騎車子後面插上帶有環保標語的旗幟
活動五:①以「保護母親河、新立河」為主題,以義賣黃河水的形式舉行募捐活動並附以大型環保教育圖片展覽。
②響應國家環境保護總局、民政部、教育部的號召,協助濱州市環境保護局在居民小區內號召居民捐獻閑置物品,開展舊物交易的愛心小屋活動。
(一)活動時間:6月3、4、5日
(二)具體內容:
時間:6月3日9:00——16:00
地點:濱州市政廣場
「環保家園,生態濱州——保護母親河、新立河」市區人民大型橫幅簽名活動,以義賣黃河水的形式舉行募捐活動並展示環保教育圖片
時間:6月4日10:00
地點:居民小區內
響應國家環境保護總局、民政部、教育部的號召,協助濱州市環境保護局在居民小區內號
召居民捐獻閑置物品,開展舊物交易的愛心小屋活動。
時間:6月5日11:00——16:00
地點:濱州學院東餐廳
「愛護環境、從我做起、從身邊做起」全校師生大型橫幅簽名活動,以義賣黃河水的形式舉行募捐活動並在東餐廳展示環保教育圖片。
義賣黃河水形式一:濱州市是黃河的流經地,環保志願者將黃河水注入到從醫院收購的廢用小瓶中(已消毒),瓶內底部為淺淺的黃沙,上層為澄清的黃河水。讓人們了解黃河為什麼「黃」
形式二:義賣用裝滿黃河水沉澱後殘留泥沙的廢用小瓶製作成的風鈴,讓人們看到資源再利用的例子。
活動六:環保志願者千人行活動
時間:6月3日上午8點
參與人員主要為企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及在校大學生
以市政廣場為起點、銀茂大酒店為終點,按指定的「口」字型路線(避免過十字路口時對交通帶來的不便),千人長跑,以此來宣傳環保。
九、.經費預算
獎品花費500元
服裝:T恤15元×80件=1200元
帽子5元×80頂=400元
旗子10元×50=500元
橫幅100元×5面=500元
海報300元
玻璃瓶0.5元×1000個=500元
攝影展展版300元
膠卷及沖洗費:
膠卷20元×10卷=200元
沖洗25元×10卷=250元
後備資金:1000
共計:5650元
注:如此活動方案有幸能被貴刊採納,在走訪各個學校及居民區時我們還會義賣貴刊提供的《中國國家地理》雜志,所籌得的資金將會用到校園環保活動當中!
❸ 《中國國家地理》雜志社策劃了「三縱一橫」四條路線尋訪秋天的活動,線路分布如右圖所示。圖中標注的日期
小題來1:B 小題1:C 小題1:A ❹ 黃河壺口瀑布簡介 壺口瀑布,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國家地質公園。黃河至此,兩岸石壁峭立,河口收束狹如壺口,故名壺口瀑布。瀑布上游黃河水面寬300米,在不到500米長距離內,被壓縮到20-30米的寬度。1000立方米/秒的河水,從20多米高的陡崖上傾注而瀉,形成」千里黃河一壺收」的氣概。是中國第二大瀑布,世界上最大的黃色瀑布。 ❺ 《國家地理》三縱一橫路線尋訪秋天活動從何時開始 《中國國家地理》雜志社特別策劃了「三縱一橫」四條尋訪中國的路線,即東線(版A線)、權中線(B線)、西線(C線)和北緯35°線(D線).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1)A、B、C、D四條路線中,跨我國地勢三大階梯的是 D(北緯35°線) 線,穿越的路線平均海拔最高的是C(西線) 線,A(東線) 線經過的地區大多數為經濟較發達地區,B(中線) 線沿途可以欣賞到溫帶草原、溫帶落葉闊葉林、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和熱帶雨林景觀.(2)A線經過了 5 個省級行政中心;D線的東段大致沿隴海 鐵路行進.(3)B線穿過了兩座重要的東西走向的山脈,一座一直被視為中國南方地區和北方地區的分界線,該山脈是 秦嶺 ;另一座是長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分水嶺,該山脈是南嶺 ❻ 默多克是什麼人物以及他在中國有那些活動(越詳細越好)
「傳媒大王」默多克 ❼ 給我一篇《一生的旅行計劃》作者是周宏 的讀後感 只要文字 不要網站
細細讀完周宏的《一生的旅行計劃》,有了很多的感想. ❽ 如何看待《中國國家地理》最美中國評選活動 用你媽的胸罩看 ❾ 2012年7月26日開始,中國國家地理雜志社進行了一次為期25天的「穿越內蒙古高原」考察活動.行程12500km,
(1)根據圖中信息,由南向北,北京-→恩和哈達,經過了溫帶落葉闊葉林帶、亞寒帶(寒溫帶)針葉林帶,體現了從赤道到兩極的地域分異規律;由東向西,從恩和哈達-→500號界樁,經過了亞寒帶(寒溫帶)針葉林帶、溫帶草原帶、溫帶荒漠帶(500號界樁-北京,經過了溫帶荒漠帶、溫帶草原帶、溫帶落葉闊葉林帶),體現了從沿海向內陸的地域分異規律. 熱點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