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學理論
1. 為什麼人地關系理論是人文地理學的基本理論
人文地理學是關於人類活動的空間差異和空間組織以及人類與地理環境之間相互關系的學科。人與環境的關系是一個動態的過程,人文地理學研究人文現象空間特徵與人類活動賴以生存的地理環境之間的關系,揭示自然環境對人類社會活動、人類活動對地理環境作用的變化和規律以及探討如何適應環境和改造環境,以協調人地關系。 在人地關系中,「人」指社會屬性的人,具體來說,指在一定地域空間和一定生產方式下,從事各種社會活動和生產活動的具有群體行為的人。「地」指地理環境,包括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具體而言,指與人類活動有密切聯系的,空間上存在地域差異的自然、經濟、人文復合系統。人地關系是一種普遍存在的客觀關系,是人文地理學研究的中心課題。 所謂人地關系理論是指各種人文現象與自然環境的關系在人們頭腦中的反映,即人們對自然環境在文化(包括經濟)發展中作用的看法。它是人類文化系統的重要要素,是文化價值觀的核心內容之一,對人類利用和改造自然環境的方式和強度有著重要的影響和作用。 人地關系論應是人文地理學的重要理論,影響到人文地理學的各個要素和方面。人地關系論,當前應突出研究如人口、資源環境如何協調、可持續發展等問題。從人的文化適應中,可以看到人類與環境的關系是反映在物質文化、制度文化與精神文化三個方面。如果將這三種文化及其相互間與環境的關系做深入研究,也就會對人與環境的關系有全面了解。與人地關系論相比,文化景觀論與行為論雖然有著各自的理論價值和獨到之處,但各自的弊端也是顯而易見的。如文化景觀只是過去人文活動的結果,並不能說明人文活動的動力和原因。行為論只能說明人在某種環境中的一些行為。 人地關系理論是地理學最基本的理論。長期以來它左右著地理學的發展。19世紀到20世紀初,人類社會與地理環境的關系曾經是地理學界最熱衷的話題,當時興盛一陣的地理環境決定論曾經為二次世界大戰的帝國主義侵略政策做過理論上的辯護;第二次世界大戰前不久和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前蘇聯、中國等社會主義國家對地理環境決定論的過「左」批判,曾經導致這些國家除經濟地理以外的人文地理學大衰退;關於人與環境的關系,不僅是現代地理學、哲學,而且是整個社會所關心的論題。關於人與自然共生的社會生態學思想已經為絕大多數學者所接受。地理學從以往的形態學方法向生態學方法轉化,體系性更強了,它給地理學的理論建設和各個分支領域的學術建設帶來了新的生機。從一定意義上講,人地關系理論是地理學研究的出發點和立足點。
2. 論述為什麼人地關系理論是人文地理學的基本理論
人文地來理學是關於人類活動的源空間差異和空間組織以及人類與地理環境之間相互關系的學科。人文地理學研究人文現象空間特徵與人類活動賴以生存的地理環境之間的關系,揭示自然環境對人類社會活動、人類活動對地理環境作用的變化和規律。
人地關系理論是指各種人文現象與自然環境的關系在人們頭腦中的反映,它影響到人文地理學的各個要素和方面。人地關系是一種普遍存在的客觀關系,是人文地理學研究的中心課題。
人地關系理論是地理學最基本的理論,長期以來它左右著地理學的發展。關於人與環境的關系,不僅是現代地理學、哲學,而且是整個社會所關心的論題。從一定意義上講,人地關系理論是地理學研究的出發點和立足點。
3. 什麼叫人文地理學
定義:研究地球表面人類活動與地理環境之間相互關系形成的地域系統及其空間結回構的地理學分支學科。
以人地答關系的理論為基礎,探討各種人文現象的地理分布、擴散和變化,以及人類社會活動的地域結構的形成和發展規律的一門學科。又稱人生地理學。它是地理學的兩個主要分支學科之一,「人文」二字與自然地理學的「自然」二字相對應,泛指各種社會、政治、經濟和文化現象,也有一些學者認為僅指社會文化現象。人文地理學一般有廣義與狹義之分,廣義的人文地理學包括社會文化地理學、政治地理學、經濟地理學等,狹義的人文地理學則指社會文化地理學。
4. 人文地理學的主要特徵
以人地關系的理論為基礎
探討各種人文現象的地理分布、擴散和變化,以及人類社版會活動的地域權結構的形成和發展規律的一門學科。又稱人生地理學。它是地理學的兩個主要分支學科之一,「人文」二字與自然地理學的「自然」二字相對應,泛指各種社會、政治、經濟和文化現象,也有一些學者認為僅指社會文化現象。人文地理學一般有廣義與狹義之分,廣義的人文地理學包括社會文化地理學、政治地理學、經濟地理學等,狹義的人文地理學則指社會文化地理學。
5. 急!!! 人文地理學的基本理論是什麼
到BAIDU網頁找一下,有不少,人文地理學的基本理論,因為格式問題,我沒貼過來
6. 為什麼說人地理關系是人文地理學的核心理論
所謂人文地理,就是人、文化、和地理的關系.
主要體現為地理環境改變人和人類活動;
以及人和人類活動改變地理環境.簡單說就是人地關系.
7. 請教一個問題。人文地理學的區位理論
第一抄,區位的概念與特點.區位為即分布的地區與地點。 特點包括:空間性,結構性,環境性,文化性。 第二,區位論的產生和發展。古典區位論,近代區位論,現代區位論。其中現代區位理論從尺度觀,時序觀,行為觀,場勢觀,結構觀方面展開論述。 第三,區位論的分類。可以分為產業區位論和非產業的區位論。產業區位論包括:農業區位論,工業區位論,市場區位論。具體的區位要展開回答。詳細內容參考《經濟地理學》。非產業區位論包括:住宅區位,辦公區位,學校區位,公共設施區位。 我只能具體的給你羅列出基本的框架。具體內容看過書後,再逐一擴充。希望這些能對你有所幫助。
8. 人文地理學的研究對象和內涵是什麼
地理學是研究地球表面的自然現象和人文現象空間分布以及兩者間相互關系的一門學科,人文地理學和自然地理學是相互密切聯系的兩大組成部分。因此,人文地理學的發展對於地理學的發展有重要作用。
人文地理學同經濟學、人口學、政治學以及環境科學、生態學、區域科學、行為科學結合,可以為解決世界性的資源短缺、人口危機、自然災害、環境污染和生態平衡以及城市問題等作出貢獻,尤其是對於國家和地區的經濟發展規劃起到重要作用。
(8)人文地理學理論擴展閱讀
問題和趨勢:人文地理學仍然缺乏完成大區域宏觀研究和小區域微觀研究之間的聯結所需的理論和方法,仍是許多分支學科鬆散組合的一門學科,有待於進一步的發展。
此外,有關人地關系的理論探討,數量統計方法和模型、系統的運用,行為科學的引進,以及對社會實際問題的研究,也尚處於初始階段。人文地理學仍存在一些問題和薄弱環節,但在現代社會發展中,人類的作用和科學技術的作用日益顯著,使得地理學人文化的趨勢加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