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理人文 » 宿遷人文地理

宿遷人文地理

發布時間: 2021-01-24 14:52:43

① 耿車的人文地理

【沿革】1912年屬埠子市。
建國後為耿車鄉。
1958年改公社。
1984年改鄉。
1987年建鎮。
1996年,位於宿豫縣西部,面積51平方千米,人口4.6萬人,轄耿車、新華、紅衛、湖稍、新劉、葉萇、徐揚、花廳、梨園、徐張、雙趙、渠東、趙庄、韋庄、五星、三義、付圩、黃店、大眾19個行政村。
2003年,轄耿車、新華2個居委會,紅衛、湖稍、趙庄、五星、三義、大眾、梨園、劉圩、徐圩、大同10個行政村。
2004年,將原宿豫縣的耿車鎮劃歸宿城區管轄,現轄耿車居委會、新華居委會、紅衛村、湖稍村、五星村、三義村、大眾村、劉圩村等9個行政村。 王煥民 王煥民,男,中共黨員,1928年10月出生於宿遷市宿城區耿車鎮紅衛村,1944年5月參加革命,1949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少將軍銜,原寧夏軍區政治委員。歷任營部文書、營部宣傳員、團政治處幹事、營教導員、團政治處副主任、師政治部幹部科科長、團副政委、團政委、師副政委、師政委、寧夏軍區副政委、寧夏軍區政委,1990年6月離休。1947年立三等功一次;1956年被中央軍委授予獨立獎章和解放獎章;1988年被中央軍委授予少將軍銜,同年當選寧夏回族自治區第六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1990年被授予獨立功勛榮譽獎章。
王煥新 王煥新,男,中共黨員,大學文化。1948年1月出生於宿遷市宿城區耿車鎮紅衛村,1964年參加社教運動,1965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68年6月參軍,歷任班長、排長、宣傳幹事、軍政治部秘書、軍組織處副處長、團政治委員、師政治部主任、師政治委員、集團軍政治部主任、副政委等職,現任蘭州軍區聯勤部政委。1998年被中央軍委授予少將軍銜。曾發表學術論文50餘篇,其中11篇在全國或軍區獲獎,並被多加報刊轉載。曾4次榮立三等獎,2次受表彰。
劉振璜 劉振璜,男,出生年月不詳。抗日英雄、歷史名將。出生於宿遷市宿城區耿車鎮五星村。年輕時體格健壯、英勇善戰、足智多謀,曾帶領農民積極抗日,組織了敵後武工隊和大刀隊,有「刀槍不入」之美稱,是有名的抗日英雄。
季德勝 季德勝,男,出生年月不詳。從小隨父浪跡江湖,靠耍蛇賣藝為生,為保護祖傳葯方,斷然拒絕外國人重金收買。新中國成立後,他成為一名蛇醫專家,「季德勝蛇葯片」已成為非洲、亞洲,熱帶、亞熱帶地區人們的常備救命良葯,葯方被國務院列為國家一級機密。季德勝事跡曾被拍攝成新聞記錄片,他的經歷被寫成小說,拍成電影。如今,耿車人為紀念他,在他出生的耿車鎮興建一條寬敞漂亮的商業步行街,取名「德勝街」。
黃莉新 黃莉新,女,1962年8月出生,中共黨員,中央黨校研究生學歷,工學學士學位,高級工程師,現任江蘇省委常委、無錫市委書記。祖籍宿遷市宿城區耿車鎮劉圩村。1983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7月參加工作,江蘇省十屆省委委員,十一屆、十二屆省委委員、常委,江蘇省十屆、十一屆人大代表。

② 南京到底是屬於蘇南還是蘇北

南京是江蘇省的省會,就是省城,屬於蘇南。

江蘇有13個省轄市,總體可以劃分為蘇南、蘇北、蘇中,三大區域。

1、蘇南地處中國東南沿海長江三角洲中心,東靠上海,西連安徽,南接浙江,東北依長江(蘇中,蘇北)、東海。

蘇南地區包括南京、蘇州、無錫、常州、鎮江,總面積27872平方公里,占江蘇省土地總面積27.17%,其中平原面積占蘇南土地總面積50.45%,山丘面積佔28.4%,水域面積佔21.15%;擁有廣袤的太湖平原,水網密集,長江東西橫貫境內;常住人口3300萬人(2012年)。

2、蘇北即江蘇北部地區的簡稱,位於以上海為龍頭的長江三角洲,是中國沿海經濟帶重要組成部分。蘇北地勢以平原為主,擁有廣袤的蘇北平原,轄江臨海,扼淮控湖,經濟繁榮,交通發達。

按照現在江蘇通行的行政區域劃分,蘇北地區包括徐州、連雲港、宿遷、淮安、鹽城五個地級市。截止2016年,蘇北共有5個地級市(轄17個市轄區)、3個縣級市、17個縣。

蘇南蘇北區分:江蘇省以長江為界,長江以南地區屬於蘇南,江長江以北屬於蘇北。

3、蘇中是江蘇省中部地區簡稱,地處江蘇省地理中部、長江三角洲北翼,位於長江下游北岸、黃海之濱,上海經濟圈和南京都市圈、蘇錫常都市圈雙重輻射區,江淮平原南端。東抵黃海,南接長江,與上海、蘇南地區(南京、蘇州、無錫、常州、鎮江)隔岸相望,北與蘇北地區(淮安、鹽城)接壤。

蘇中地區包括揚州、泰州、南通3個地級市及高郵、儀征、靖江、興化、如皋、海門、海安、啟東、泰興9個縣級市,如東、寶應2個縣,廣陵區、邗江區、江都區、海陵區、高港區、姜堰區、港閘區、通州區、崇川區9個市轄區。

土地面積2.09萬平方公里,2017年蘇中地區常住人口1646.07萬人,面積和人口分別占江蘇省的20%、20.6%。

(2)宿遷人文地理擴展閱讀:

中國一般分為七大地理地區:

1、東北(黑龍江省、吉林省、遼寧省);

2、華東(上海市、江蘇省、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江西省、山東省、台灣省);

3、華北(北京市、天津市、山西省、河北省、內蒙古自治區);

4、華中(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

5、華南(廣東省、廣西壯族自治區、海南省、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

6、西南(重慶市、四川省、貴州省、雲南省、西藏自治區);

7、西北(陝西省、甘肅省、青海省、寧夏回族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四大經濟分區

根據我國經濟社會加速發展的新形勢,全國分為四大經濟區域:東部地區、東北地區、中部地區和西部地區。各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內容為:西部開發、東北振興、中部崛起、東部率先發展。

1、東北地區(黑龍江省、吉林省、遼寧省、內蒙古自治區東部的呼倫貝爾市、興安盟、通遼市、赤峰市、錫林郭勒盟)

2、中部地區(山西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安徽省)

3、東部地區(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東省、江蘇省、上海市、浙江省、福建省、廣東省、海南省)

4、西部地區(重慶市、四川省、廣西壯族自治區、貴州省、雲南省、陝西省、甘肅省、內蒙古自治區西部、寧夏回族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青海省、西藏自治區)

四大地理分區

綜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點,可以把我國劃分為四大地理區域,即北方地區、南方地區、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其中,秦嶺、淮河一線是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的分界線。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為北方

地區和西北地區的分界線。我國青藏地區和西北地區,北方地區,南方地區的分界線,大致以第一級階梯和第二級階梯的分界線。

我國的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在地形、氣候、河流流量和植被類型等方面均有明顯差異;受自然環境的影響,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的人們,在生產方式、生活習慣、文化傳統等方面也有很大差異。

影響因素

界線A:(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主導因素是季風與非季風的分界線和400mm年等降水量線

界線B:(秦嶺—淮河):大致與1月份0℃等溫線、800mm年等降水量線重合;主導因素是氣候(氣溫、降水)。

界線C:主導因素是地形地勢,即第一階梯和第二階梯的分界線(昆侖山脈—祁連山脈—橫斷山脈)

中國地理位置最好的城市是哪一座

首先是說一下上海這個城市。上海交通四通八達,水運,空運,陸運都很便利。這個為各國的貿易往來提供了便捷的條件。地處長江三角洲東緣,位於我國南北海岸的中心,長江由此入海,交通便利,腹地廣闊,水資源豐富,工農業基礎好,位於平原地區,人口眾多,勞動力充足,地理位置優越,是天然良港。上海氣候宜人,屬北亞熱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全年氣候溫和濕潤,平均氣溫16℃左右。月平均氣溫以一月為最低約3℃,七、八月為最高約28℃。全年無霜期約241天。年平均降雨量1200毫米。上海具有全球化的戰略位置。國內把上海發展成為面向世界的一個窗口。世界把上海看作了解中國進入中國的大門。上海具有一定的歷史條件。從大清的時候上海就為世界知曉。後來經過鴉片戰爭,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等。使得上海成為知明度很高的城市。上海擁有全國貨物吞吐量最大的港口—上海洋山深水港。更是擁有華東最大鐵路交通樞紐。

重慶,地處中國西南部,是長江上游地區經濟,金融,國際物流,科技創新,和航空中心。重慶是國際大都市,國家中心城市,超級大城市,是長江上流的經濟文化樞紐,擁有西南地區最大綜合交通系統,是最大的工商業城市。以地貌以山地,丘陵為主,屬於亞熱帶季風氣候濕潤氣候,冬暖夏涼,夏熱秋涼。重慶有著豐富多樣文化古跡遺址,是歷史文化名城。更是老工業基地。

④ 描述宿遷的風景作文

駱馬湖是江蘇省四大湖泊之一,歷史上駱馬湖又名樂馬湖、洛馬湖、馬樂湖。《宋史·高宗本紀》載:「紹興五年(1131)四月金將度淮,屯宿遷縣駱馬湖。」《淮安府志》載「舊作落馬,受沂蒙諸上之水匯為巨浸。」駱是「樂」與「落」的同音,取古代大金兵曾在此屯紮得名。
駱馬湖是江蘇省四大湖泊之一,地跨徐州、宿遷兩市結合部,湖區北起堰頭村圩堤,南至揚河灘(宿遷市)閘口,直線長27公里余:西連中運河,東臨馬陵山南蘼--嶂山嶺,平均寬13公里,總面積375平方公里。湖底高程18-21米,當蓄水位23.0米時(古黃河基地),平均水深3.32米,最深等深線東南部水深5.5米,庫容量為7.5億平方米。《邳州志》對駱馬湖的形成記載:「川莫於河,侵莫於沂,而河,故泗道也,自泗奪河徒沂不南往、運既開,齊魯諸水挾以東南莒、武、沂一時截斷。堤閘繁多,而啟閉之務殷,東障西塞而川脈亂矣」。明代後期萬曆年間黃患對泗運壓抑和蹂躪愈演愈烈,為保障漕運,明採取避黃開 之舉,自河開挖後,運北沂武諸水由於失去了泗通道,被迫尋找出路,由於自然條件,最後壅於今新沂市境西南部低窪地帶.因東去有嶂山嶺阻塞,就把原有的周湖、柳湖、黃墩湖、嶼頭湖等幾個小湖連成一體,形成里駱馬湖。
馬陵山下的駱馬湖,從高處看,形狀象一匹大馬的脊背,它的尾巴掃著運河。正因為如此,在這里出現一個古老的傳說:很久以前,天宮中有一匹小龍馬,長得美麗無比,它叫起來驚天動地。老龍馬生下它的時候,它高興地叫了一聲,這一聲闖下了大禍,把正在做壽的王母娘娘嚇了一跳,二郎神查清後報王母,王母勃然大怒。說這是一種不祥之兆,命二郎神快把小龍馬斬了。老龍馬聽說小龍馬將要受斬,決定替子贖罪,保全小龍馬的生命。老龍馬在受刑之前,被押到天庭,王母娘娘指著老龍馬的鼻子,惡狠狠地說?它甘願替子去死,就把它打下人間,永遠不許回天宮。"就這樣,老龍馬被罰到人間。四條腿深深地陷入泥中,身子把地面壓了幾丈深。後來玉皇大帝赦免了老龍馬的罪,把它召回天宮。這里就只剩下一個馬脊背形的窪塘,常年積水,人們稱之為駱馬湖。這個傳說,反映了人間權勢壓人的社會現象,當然不會是駱馬湖形成的真正的原因。
駱馬湖,在明代以前,只是沂水人泗瀦於直河口以東、泗水以北、馬陵山西側的一片窪地上,形成四個互不相連的小湖,屬典型的地殼運動的構造湖。位居中間的叫大江湖,西北部的叫禺頭湖,東北部的叫埝頭湖,南部的叫駱馬湖,人湖河流集中在西北側,以沂水為主。黃河侵泗奪淮以後,泅水河床逐漸淤高。至明代後期,原入泅水的沂水嚴重受阻,被迫滯瀦於此,致使4個小湖連成一片,統稱駱馬湖。清朝及其以前,沭水西支曾會沂入駱馬湖。泅水在徐州以北形成南4湖,洪水亦下注駱馬湖,從而使駱馬湖水域逐漸擴大,成為南北長35公里,東西寬15至20公里的大型湖泊。從明清到建國初期,駱馬湖還是滯洪的過水湖。共和國成立後,導沂工程為解決沂沭泗流域的洪水出路,將駱馬湖建成臨時水庫,汛期盛水,汛後種麥。1958年1月,江蘇省人民政府決定,並報國家水利部批准,將駱馬湖改為常年蓄水庫,汛後蓄水興利。從此,駱馬湖勃發生機,譜寫新的篇章。它成了防禦沂、泗洪水,確保下游數百萬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主要屏障,也成了這個地方發展國民經濟的主要資源寶地。
駱馬湖水多來自沂蒙山洪和天然雨水,沿湖又無工業污染,常年水體清澈透明,湖灘淺水中生長密密扎扎的蘆葦和眾多浮游生物,為魚類生產提供了良好的生態環境和水資源。湖中魚類多達56種,尤以銀魚、青蝦、螃蟹、龍蝦最佳。駱馬湖銀魚,通體潔白透明如美玉,形狀如根根銀條,肉質細嫩鮮美,有"水中白銀"、"水中人參"的美譽。金梅牌冷凍銀魚等遠銷亞、歐、美洲和我國港、澳、台地區。駱馬湖生產的大青蝦,色青、個大、皮薄、肉飽,名聞遐邇。以此為主要原料製作的"醉蝦",別有一番風味,對食客頗具誘惑力。駱馬湖螃蟹,個體碩大,雄者脂白如玉,雌者脂黃似金,是一種難得的風味佳餚。
駱馬湖歷史文化底蘊深厚。該湖位於宿豫縣、宿城區西北部,今天的曉店鎮東北部,有青蓮崗文化遺址。秦漢時期,這里設縣,東晉稱郡,唐太宗寶應元年改縣名為宿遷。萬世傳頌的抗秦英雄西楚霸王項羽,就出生在駱馬湖東南七八公里處的宿城梧桐巷,故里建有項里公園。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乾隆行宮,坐落在駱馬湖西岸的皂河鎮內。清朝乾隆皇帝六次巡遊江南,有五次到敕建安瀾龍王廟祭祀,並在此留宿,故此廟稱為乾隆行宮。當年乾隆皇帝在此留下了"第一江山春好處"的名句。當你游覽乾隆行宮後,就會覺得她象北京故宮的縮影。駱馬湖中的小島戴場,四面環水,島上風情美,魚宴味道鮮,人們稱它為"東方小威尼斯城"。駱馬湖東岸的馬陵山上,古有秦漢時期的"霸王扳倒井",唐朝名將薛仁貴東征的"藏兵洞",宋朝名將韓世忠屯兵抗擊金兵的宋營等古跡,今有宿北大戰許多遺跡,如宿北大戰指揮部遺址"三仙洞",著名峰山戰斗遺址,馬陵山公園陳毅題寫塔名的"宿北大戰馬陵山革命烈土紀念塔"等。
駱馬湖四周的一座座巨大水利工程,雄偉壯觀。嶂山閘屹立駱馬湖畔,共36孔,全長429米,最大排洪量8000-10000立方米/秒,為國家一級水工建築物,江蘇省大型水閘之一。皂河抽水站位於駱馬湖西大堤,是國家特大水利工程,出水口通人駱馬湖,進水口接連邳洪河,在皂河閘下接轉中運河,為國家南水北調第六梯級工程。水泵直徑6米,兩輛五噸載重汽車能在泵內對開,單泵流量每秒100立方米,兩台泵同時啟動開足,每天可抽排水2億多立方米。黃砂、石英砂、陶瓷土是駱馬湖及周邊的主要優質礦藏。湖東岸白馬澗出產的優質石英砂總儲量在5億噸以上。從曉店至井頭的60平方公里內,蘊藏著質優量豐的陶瓷土,它是生產高品位陶瓷牆地板磚、硫璃瓦、陶瓷器具、陶瓷工藝品的理想原料,總儲量在20億噸以上。
遊客們在駱馬湖游湖觀景,訪古論今,嘗鮮品味,參觀多項工程建設,無不產生熱愛祖國的情懷與愉悅忘歸的感受。登上馬陵山頂向西眺望駱馬湖,水天相連,風光秀麗,令人心馳神往。清晨,一輪噴薄而出的紅日躍出東方地平線,籠罩在駱馬湖面的乳白色曉霧,如輕盈飄逸的絹紗,緩緩地輕輕地揭開,湖面露出少女般嫵媚的笑靨,敞開慈母般博大的胸懷,那樣充滿靈氣,那樣富於魅力。倏然,一群群水鳥從蘆葦叢中沖出,振翅飛向藍天,一艘艘機帆船啟動,張網捕魚撈蝦。駱馬湖騷動起來了。
傍晚,夕陽慢慢地向湖底墜落,灑下千絲萬縷金線,給湖面塗上一抹抹金輝。湖面如懸立在天邊的巨幅風景畫屏,那望不到盡頭的蘆葦灘,葦花隨風飄盪;滿載而歸的漁船,鮮魚活蝦在艙中蹦蹦跳跳;勞作一天的人們哼著小曲,向溫馨的湖中小島靠去。駱馬湖開始靜下來了,甜甜地睡了。然而,當他揉著惺忪的眼睛迎接噴薄而起的朝陽的時候,整個湖上的喧笑又開始震撼雲天了!
駱馬湖將有更加繁榮美麗的明天。在西起楊河灘、北至曉店的湖濱,一個"北戴河式"的度假村,正在由規劃走向現實,它將吸引四面八方的遊客,讓更多的人飽覽這一帶湖光山色之美!

⑤ 江南包括哪些地域

江南,字面意義為江之南面,在人文地理概念中特指長江中下游以南。狹義的專江南指長江中下游平原南岸和瀕屬臨長江沿線組成的江南地區。江浙太湖區域為中心的小江南經濟更為發達。廣義江南涵蓋長江中下游流域以南,南嶺、武夷山脈以北,即今湘贛浙滬全境與鄂皖蘇長江以南地區。在不同歷史時期,江南的文學意象不盡相同。江南最早出現在先秦兩漢時期,是以楚國為背景所指的長江中游今湖南和湖北的中南部、江西部分地區。

⑥ 江蘇的人文 地理環境咋樣

基本概況 江蘇省地處中國大陸沿海中部和長江、淮河下游,東瀕黃海,北接山東、西連安徽,西北與河南接壤,東南與上海、浙江接壤,是長江三角洲地區的重要組成部分,介於東經116°18′-121°57′,北緯30°45′-35°20′之間。海岸線長1000多千米。江蘇,得名於清朝江寧府和蘇州府二府之首字,簡稱「蘇」。省會城市為南京。
江蘇傍江臨海,是中國人口密度最高的省份之一,總面積10.67萬平方公里----佔全國總面積的1.11%的土地上,全省常住人口7600.1萬人。連綿近1000公里的海岸線擁抱著約980萬畝的黃金灘塗。江蘇境內平原遼闊,土地肥沃,物產豐富,江河湖泊密布,五大淡水湖中的太湖、洪澤湖在此橫卧,歷史上素有「魚米之鄉」的美譽。
江蘇歷史悠久。這里是中國吳文化的發祥地,早在數十萬年前南京一帶就已經是人類聚居之地。6000多年前,南京和太湖附近出現了原始村落,開始了原始農業生產。3000多年前,江蘇青銅器的冶煉和鍛造,已達到很高的技術水平。公元3-6世紀,南京成為中國南方的經濟文化中心。公元7-10世紀以後,全國經濟重心南移,有所謂「天下大計,仰於東南」的說法,揚州成為全國最繁華的城市。公元14-17世紀中葉以後,蘇州、松江和南京等地,成為我國資本主義萌芽的發祥地。19世紀末葉,繅絲、紡織、麵粉、採煤等近代工業, 在無錫、南通、蘇州、常州、徐州等地陸續興起。此後,江蘇的經濟、社會發展在中國一直名列前茅。
江蘇人文薈萃。以著名詩人李白、白居易、劉禹錫、王安石為代表的歷代詩人,在江蘇留下了許多不朽的詩篇。這里還產生過眾多傑出的文學家、藝術家,如書畫家顧愷之、龔開、米芾、唐寅、邊壽民、鄭板橋、龔賢,中國古典小說《水滸傳》作者施耐庵、《西遊記》作者吳承恩、《紅樓夢》作者曹雪芹,以及近現代散文家朱自清、詩人柳亞子、當代作家蘇童、黃蓓佳、范小青、畢飛宇。京劇表演藝術家梅蘭芳、周信芳、江其虎等。以劉田依(劉田一)、徐悲鴻、劉海粟、陳之佛、李可染、程大利、亞明、言恭達、湯永、宋文治、傅抱石、錢松喦、林散之、徐培晨、劉繼青、肖嫻為代表的書畫藝術大師享譽世界;源於江蘇的中國最古老的劇種----崑曲更有「百戲之本」的稱譽;蘇州刺綉、南京雲錦、無錫惠山泥人、淮陰剪紙年畫、揚州漆器玉器、南通風箏、宜興紫砂陶器、常州梳篦、蘇州和揚州的盆景等都是在海內外享有盛譽的工藝精品。
江蘇省正式建制始於清康熙六年(1667年)<原江南省析分為江蘇,安徽兩省>,自1983年起實行市管縣的行政體制。現設南京、蘇州、無錫、常州、南通、揚州、鎮江、連雲港、徐州、鹽城、淮安、泰州、宿遷13個省轄市,下轄52個縣和縣級市,54個市轄區。

⑦ 中國地圖全圖大圖

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來對中國地源圖的圖面范圍、國界線、重要島嶼的繪制等有著嚴格的規定。

不僅是正式出版的地圖作品,普通網民製作和傳播的(尤其是在互聯網上傳播的)中國地圖也應該嚴格遵循這些規定,以保持中國疆域領土的完整性。

中國地圖指著重展示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土以及疆域內各類地理要素的分布的地圖。

按照地圖的一般分類方法,中國地圖分為政區地圖、地形圖、自然地理地圖、人文地理地圖、衛星影像地圖等類型。

(7)宿遷人文地理擴展閱讀:

中國地圖必須遵守下列規定:

1、准確反映中國領土范圍。

(1)圖幅范圍:東邊繪出黑龍江與烏蘇里江交匯處,西邊繪出噴赤河南北流向的河段,北邊繪出黑龍江最北江段,南邊繪出曾母暗沙(漢朝以前的歷史地圖除外);

(2)中國全圖必須表示南海諸島、釣魚島、赤尾嶼等重要島嶼,並用相應的符號繪出南海諸島歸屬范圍線。比例尺等於或小於1:1億的,南海諸島歸屬范圍線可由9段線改為7段線,即從左起刪去第2段和第7段線,可不表示釣魚島、赤尾嶼島點。

2、正確表示中國國界線與地貌、地物、經緯線、色帶等要素之間的關系,正確標注國界線附近的地理名稱。

參考資料:網路-中國地圖

⑧ 宿遷項王東路項里花園小區(前面就是楚風水韻)是南北東西之間的哪個區在線等,急!

城市風水,沒有不好,只有更好。與城鎮相比較,農村不同: 1、農村地形相對城鎮地形來說,農村是數千年自然淘汰和篩選留下的劣勢地形。2、農村只能正確利用地形,沒有大規模改造的調節能力。
城鎮不同,城鎮是大氣候、大環境。是數萬年、數千年中人類用生命選擇留下的精華:1、一般在一個較大范圍內具有生存空間優勢。能形成城鎮的規模的地方,大多已經經歷數萬、數千年的自然歷史的生生死死篩選,最後定格下來才是現在這樣的格局。比較典型的是在西北,不能成為大小城鎮的地方,除了留下遺址,有很多地方,現在就是歷史傳聞都沒有,什麼原因?不適宜居住,自然淘汰和自然消亡,人口徹底絕滅。2、現代化的城鎮,改造力度的增強,擴展了城鎮規模。沒有現代化的改造力度,可以說,所有城鎮只存在死角,沒有活眼。城鎮如果沒有現代化的改造,人口承擔能力最多是現在的三分之一。所以形成現在這樣的城鎮格局,是歷史、自然篩選和現代化改造結果。
是有人類以來,人類用生命的代價在選取自然地理,能居住人類的地段,已形成居住群落,如城市。城市是人類用生命代價留下的瑰寶。不能居住人類的地方,人口已經絕滅消亡。如果沒有特別的人類改造力度,再到那裡居住,也許依舊會重復往昔的故事。城鎮形成的經歷,首先是自然篩選,然後是政治、經濟、人文的介入,這些因素的加入,形成了政治地理、經濟地理、人文地理,這些地理因素相互影響,與自然地理的結合,是現代城鎮具有較大風水優勢的根本原因。

⑨ 宿遷和淮安比哪個好

1.最讓全國人民心服口服的排名(城市綜合實力排名--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城市規模,城市人口,基礎設施,城市環境,人文歷史,文化底韻,現代化程度,經濟發展程度,區位輻射,教育實力,科技發展等11個公認指標進行的排名):南京(全國第5),無錫(全國第13),蘇州(全國第15),常州(全國第23),徐州(全國第36),揚州(全國第47),鎮江(全國第49),南通(全國第53),連雲港(全國第72),泰州(全國第75),鹽城(全國第83),宿遷和淮安(100名開外,無從考證)
參考2005年11月國家統計局公布的「中國綜合實力百強城市排名榜」。
2、最具大城市優勢的排名(各市主城區人口,不包括各縣市人口排名):南京(580.38萬人),蘇州(280.75萬人),無錫(280萬人),徐州(220萬人),揚州(185.13萬),鎮江(160.36萬人),常州(130萬人),淮安(103萬人),南通(90萬人),鹽城(78.6萬人),連雲港(69.74萬人),泰州(65萬人),宿遷(28萬)

3、最能體現「人多好辦事」這句真理的排名(各市總人口排名,包括各縣市人口排名):徐州(910萬人),鹽城(795萬人),南通(775萬人),南京(680萬人),蘇州(598.85萬人),淮安(517.68萬),宿遷(515萬人),泰州(497萬人),連雲港(490萬人),揚州(487.19萬人),無錫(482萬人),常州(388.9萬人),鎮江(367.21萬人)

4、最美名遠播的排名:(各城市在全國及世界知名度的排名):南京,蘇州,徐州,揚州,無錫,連雲港,鎮江,常州,南通,泰州,鹽城,淮安,宿遷

在全國及海外知名度方面,與北京,西安,洛陽並稱中國四大古都的南京,其歷史饋贈的得天獨厚的優勢不言而喻。其他城市方面,江南古城蘇州,煙花三月的揚州,以及沉積了幾千年秦漢文化的徐州在五湖四海之內也有著較大的知名度。

5、最讓蘇南人津津樂道的排名(GDP總量排名):蘇州(4450億元),無錫(3350億元),南京(2930億元),南通(1820億元),常州(1690億元),徐州(1670億元),鹽城(965億元),揚州(860億元),鎮江(840億元),泰州(770億元),淮安(580億元),連雲港(510億元),宿遷(415億元)

參考2005年前11月全國各大城市GDP總量的數據報告。

6、最具未來發展潛力的排名(GDP增幅排名):南京(19.0%),蘇州(17.6%),無錫(17.4%),常州(16.1%),南通(16.0%),徐州(14.6%),泰州(14.7%),揚州(14.7%),鎮江(14.5%),鹽城(14.2%),連雲港(13.8%),淮安(13.6%),宿遷(13.2%)

參考2005年前11月全國各大城市GDP增幅的數據報告。這個數據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江蘇省未來10年的經濟走向和經濟格局。

⑩ 描述宿遷的風景作文

宿遷的變遷

「項王故里唱新歌,拔山舉鼎創偉業」。在1996年8月,宿遷建市了,如今,已是2006年了,十年,宿遷建市整整十年了!十年在歷史的長河中也許只是短暫一瞬,而十年,短短十年,卻讓宿遷有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聽爸爸說,十年前,外地的司機都不走宿遷,就是因為宿遷路太差,還編了個順口溜「汽車一跳,宿遷就到!」爸爸又告訴我,曾經,宿遷也沒有橋,要想從運河東到運河西只能坐那擺渡的小船,才過得去,可如今,河面上再也沒出現過擺渡的船,運河一號橋、二號橋等八座大橋縱橫交錯,過往行人不斷,形成了一道獨特的風景線。原來與我市無緣的高速公路,如今也乖乖的躺在宿遷的這片土地上。為宿遷又增添了一份色彩。
十年呀,家鄉的環境也發生了可喜的變化,就拿我家旁邊的馬陵河來說吧,以前的馬陵河是名副其實的「龍須溝」,蒼蠅橫飛,臭水四溢,下雨時河兩旁各家都遭殃。可如今的馬陵河卻是市區一道亮麗的風景,河水清澈,兩邊綠草如茵,還安上了路燈。夏天的夜晚,人們常在馬陵河邊散步,一陣微風吹來,道路兩旁的垂柳跳起了歡快的舞蹈,似乎也在說:「家鄉變了,家鄉變了!」
在宿遷的馬路上,一輛輛小轎車疾馳而過,甚至還有人開上了「寶馬」、「賓士」,一家家大超市隨處可見,方便了我們生活。晚上的宿遷更是別有一番風味,霓紅燈發出耀眼的光芒,冰糖葫蘆,臭豆腐,讓你「口水直流三千尺」。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