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理人文 » 天祝人文地理

天祝人文地理

發布時間: 2021-01-24 10:07:48

⑴ 贊美河西走廊詩句

【第1句】河西走廊東起烏鞘嶺,西至玉門關,東西長約1,000公里,主要城市有武威、張掖、酒泉、敦煌等歷史文化名城,以及石油工業的搖籃——玉門市。它自古就是西北地區重要的交通要道。漢唐時的「絲綢之路」經這里通向中亞、西亞,是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一條黃金通道,不僅是昔日的古戰場,也是甘肅著名的糧倉。

【第2句】歷史上的敦煌,對於中原來說,是多麼遙遠的地方。有人說,敦煌不僅僅是一個地理名詞,更是一個精神坐標,一處文化高地。因為銘刻了太多的民族文化記憶,敦煌幾乎成了一種代代相傳的文化基因。

【第3句】「很多人嚮往大海,但是我嚮往西域,那連綿的群山和流淌在絲綢之路上的文化血脈,經由河西走廊這個中國政治、經濟、文化的千年走廊,空谷回響。」剛生完寶寶,在黑龍江滿洲里邊檢工作的劉曉,曾經在甘肅蘭州上過大學,「一直覺得甘肅除了敦煌,沒有什麼特別的美景,這次在紀錄片《河西走廊》里,看到了不一樣的甘肅風貌,很後悔大學里沒有去看看,今年計劃帶著老公和兒子,重回甘肅走走、看看。」的確,對普通觀眾而言,最直觀的感受則是:「相約河西走廊吧,感受最純凈的美。」

【第4句】河西走廊,是古時內地通往新疆的重要通道,也是絲綢之路的一部分。河西走廊東起烏鞘嶺,西至玉門關,東西長約1,000公里,主要城市有武威、張掖、嘉峪關、敦煌等歷史文化名城。曾經,這一條線人聲鼎沸,繁極一時,留下了眾多故事等著被發現。八九月,是去西部旅遊的最佳時期,如果你對逝去的繁華,古老的歷史有興趣,那不妨來一次河西走廊的穿越之旅。

【第5句】河西走廊曾是古代中西方文明交流的重要通道,是中華民族重要的文化資源寶庫,厚厚的歷史典籍中記載了昔日的榮光。大型歷史人文紀錄片《河西走廊》更是如春雷一般,將河西走廊厚重的歷史文化和美麗的風光呈現給了觀眾。隨著紀錄片的熱播,河西走廊再次成就了甘肅人內心的驕傲和榮耀,勾起了遊子的思鄉情懷,也成為國內外遊客們心目中極具誘惑的旅遊熱點。

【第6句】關河冷落,大漠孤煙,千百年來,穿過歷史的走廊,敦煌在肆虐的狂沙中站出了自己獨有的姿態,堅強,神秘,不嫵媚奔放,卻吸引著無數人想要靠近。走近它,依稀能聽見輝煌與失落交織的文化音符,窺視到歷史與現實疊加的璀璨星空;循著它,便走進了一方靈魂與美學集結的心靈聖地,一處厚重與靈動交融的藝術殿堂,一個慾望與信仰輝映的精神家園,一場醉了千年也不願醒來的大夢。

【第7句】河西走廊的起點並不在蘭州,而是在武威天祝。不過,穿越河西走廊,蘭州是重要的出發地。或許離中原太遠,蘭州總是很容易被人忽視。黃河水穿蘭州城而過,讓這座城市有著富庶的綠蔭,軟軟的柔情。蘭州拉麵的美名確實遠播在外。除了拉麵,蘭州也有不少其他的美食,大眾巷匯聚了蘭州的美食精華,何不去大快朵頤一番。

⑵ 甘肅省有14個地州市,各地市各有多少個縣各縣人口分別有多少地域特徵是什麼離蘭州的大概距離是多少

全省轄12個地級市、2個自治州,17個市轄區、4個縣級市、58個縣、7個自治縣。

縣級以上行政區劃一覽
蘭州市轄5個市轄區、3個縣。市政府駐城關區。
城關區 七里河區 西固區 安寧區 紅古區(海石灣鎮) 永登縣(城關鎮) 榆中縣(城關鎮) 皋蘭縣(石洞鎮)

金昌市轄1個市轄區、1個縣。市政府駐金川區。
金川區 永昌縣(城關鎮)

白銀市轄2個市轄區、3個縣。市政府駐白銀區。
白銀區 平川區(寶積路街道) 靖遠縣(烏蘭鎮) 景泰縣(一條山鎮) 會寧縣(會師鎮)

天水市轄2個市轄區、4個縣、1個自治縣。市政府駐秦州區。
秦州區 麥積區 武山縣(城關鎮) 甘谷縣(大像山鎮) 清水縣(永清鎮) 秦安縣(興國鎮) 張家川回族自治縣(張家川鎮)

嘉峪關市

武威市轄1個市轄區、2個縣、1個自治縣。市政府駐涼州區。
涼州區 民勤縣(三雷鎮) 古浪縣(古浪鎮) 天祝藏族自治縣(華藏寺鎮)

張掖市轄1個市轄區、4個縣、1個自治縣。市政府駐甘州區南環路。
甘州區 民樂縣(洪水鎮) 山丹縣(清泉鎮) 臨澤縣(沙河鎮) 高台縣(城關鎮) 肅南裕固族自治縣(紅灣寺鎮)

平涼市轄1個市轄區、6個縣。市政府駐崆峒區西大街。
崆峒區 靈台縣(中台鎮) 靜寧縣(城關鎮) 崇信縣(錦屏鎮) 華亭縣(東華鎮) 涇川縣(城關鎮) 庄浪縣(水洛鎮)

酒泉市轄1個市轄區、2個縣、2個自治縣,代管2個縣級市。市政府駐肅州區倉門街。
肅州區 玉門市(玉門鎮) 敦煌市(沙洲鎮) 瓜州縣(淵泉鎮) 金塔縣(金塔鎮) 阿克塞哈薩克族自治縣(紅柳灣鎮) 肅北蒙古族自治縣(黨城灣鎮)

慶陽市轄1個市轄區、7個縣。市政府駐西峰區長慶北路
西峰區 慶城縣(慶城鎮) 鎮原縣(城關鎮) 合水縣(西華池鎮) 華池縣(柔遠鎮) 環縣(環城鎮) 寧縣(新寧鎮) 正寧縣(山河鎮)

定西市轄1個市轄區、6個縣。市政府駐安定區中華路。
安定區 岷縣(城關鎮) 渭源縣(清源鎮) 隴西縣(鞏昌鎮) 通渭縣(平襄鎮) 漳縣(城關鎮) 臨洮縣(洮陽鎮)

隴南市轄1個市轄區、8個縣。市政府駐武都區城關鎮。
武都區(城關鎮) 成縣(城關鎮) 禮縣(城關鎮) 康縣(城關鎮) 文縣(城關鎮) 兩當縣(城關鎮) 徽縣(城關鎮) 宕昌縣(城關鎮) 西和縣(漢源鎮)

臨夏回族自治州轄1個縣級市、5個縣、2個自治縣。州政府駐臨夏市。
臨夏市 臨夏縣(韓集鎮) 康樂縣(附城鎮) 永靖縣(劉家峽鎮) 廣河縣(城關鎮) 和政縣(城關鎮) 東鄉族自治縣(鎖南鎮) 積石山保安族東鄉族撒拉族自治縣(吹麻灘鎮)

甘南藏族自治州轄1個縣級市、7個縣。州政府駐合作市。
合作市(合作鎮) 臨潭縣(城關鎮) 卓尼縣(柳林鎮) 舟曲縣(城關鎮) 迭部縣(電尕鎮) 瑪曲縣(尼瑪鎮) 碌曲縣(瑪艾鎮) 夏河縣(拉卜楞鎮)

⑶ 武威的旅遊景點有那些

1,武威文廟

武威文廟(市博物館),AAAA級景區,位於武威市城區東南部,坐內北向南。始建於明正統二至容四年(1437-1439),南北長198米,東西寬152米,佔地面積30000多平方米。武威文廟被譽為「隴右學宮之冠」,由儒學院、孔廟、文昌宮三部分組成。

2,天梯山石窟

天梯山石窟又稱大佛寺,位於武威市城南50公里處,距今約有1600年歷史,是雲岡石窟、龍門石窟的源頭。

3,海藏禪林

海藏禪林始建於西晉,距今已有1700多年,是河西走廊保存比較完整的古建築之一,被譽為「梵宮之冠」。

4,摩天輪主題公園

此主題公園是以摩天輪為園區核心,集體驗觀光、休閑游樂、生態建設為一體,水陸空多空間、多角度、多層次的大型文化游樂綜合體。

5,天馬湖

天馬湖景觀,南起連霍高速公路橋,北至擁軍橋,全長7.14公里,東西兩岸以堤防為界,對河道進行防洪改造和景觀設計。河道兩岸統一規劃設計,增設景觀綠化等設施,突出生態環境、人文景觀,旨在打造具有突出地方特色和鮮明歷史文化特色的園林景區。

⑷ 黃河石林的形成特色

黃河石林生成於210萬年前的新生代第四紀早更新世,由於地殼運動、風化、雨蝕等地質作用,形成了以黃色砂礫岩為主,造型千姿百態的石林地貌奇觀。 景區內陡崖凌空,景象萬千,峰迴路轉,步移景變,石柱石筍大多高達80-100米之間,最高可達200多米,其造型天造地設,鬼斧神工,猶如雕塑大師之夢幻傑作。狹谷蜿蜒曲折,如蛇明滅,皆以溝命名,從東南至西北,共有八溝之多。正在開發的飲馬溝大峽谷內有雄獅當關、獵鷹回首、大象吸水、千帆進發、西天取經、月下情侶、屈原問天等眾多景點,形神兼備,栩栩如生。
黃河石林景區將黃河、石林、沙漠、戈壁、綠洲、農庄等多種資源巧妙結合在一起,山水相依,動靜結合,氣勢磅礴。景區適宜觀光旅遊、探險獵奇、度假休閑、宗教旅遊、「絲綢之路」游、會議旅遊等。
黃河石林生成於距今四百萬年前的第三紀末和第四紀初的地質時代。由於燕山運動、地殼上升、河床下切、加之風化、雨蝕、重力坍塌形成了以黃褐色河湖相砂礫岩為主的石林地貌奇觀。景區內陡崖凌空,造型千姿百態,峰迴路轉,景象步移萬千。石柱、石筍一般在80--200米之間。專家考察評估認定:黃河石林堪稱中華自然奇觀,極具旅遊開發價值。石林景區有八個溝之多,是在地殼強烈的抬升之下,黃河河谷形成深切峽谷,使溝谷不斷變寬,局部輕弱層在水及重力作用下迅速下切,沿溝谷兩側形成大量的石峰.石柱,同時又受到風蝕作用的改造,在崖壁上形成了許多如窗欞的構造,在水蝕.風蝕的強烈作用下形成了現在獨特的景觀。已開發的飲馬溝大峽谷內有雄獅當關、獵鷹回首、大象吸水、千帆競發、西天取經、月下情侶、屈原問天等眾多景點,形神兼備,栩栩如生。
黃河石林景區將黃河、石林、沙漠、戈壁、綠洲、農庄等多種資源巧妙組合在一起,山水相依,動靜結合,氣勢磅礴。該區適宜探險、獵奇、漂流、攀岩、休閑度假以及地質考察並以其雄、險、奇、古、野、幽等特點成為西部影視片、科幻片的外景拍攝基地。在此拍攝的電視連續劇《天下糧倉》、《西部熱土》、《汗血寶馬》、《驚天傳奇》、《大敦煌》等播出後,更使黃河石林名揚天下。黃河石林和壽鹿山森林公園、五佛沿寺、永泰龜城構成了景泰旅遊骨架,西與天祝小三峽、北與中衛沙坡頭等旅遊景區相毗鄰,形成黃金旅遊線路。 景泰黃河石林位於白銀市景泰縣東南部,與中泉鄉龍灣村毗鄰。這里群山環抱,環境幽靜,空氣清新,風景秀麗。以古石林群最富特色,規模宏大,佔地約10平方公里。石林由桔黃色砂礫岩構成,高度80-100米,最高處達200餘米。景區內峽谷蜿蜒,峰林聳立,絕壁凌空,氣勢磅礴,自然造型多姿傳神,以奇、雄、險、古、野、幽見長。
景區內石林景觀與黃河曲流山水相依,靜中有動。龍灣綠洲與壩灘戈壁,兩種生態,一河之隔,對比強烈,綿延沙丘與河心綠洲遙遙相望。黃河九曲,龍灣多嬌。徜徉景區,色彩、形態、險易、曲直、明幽、古新等多有變化,頗具天然大園林神韻。景區內有自然景點多處,各具特色。從黃河石林景區順流而下約48公里,可達有中華之最美譽的景電工程一泵站,為一難得人文景觀,其間水路寬暢平緩,兩岸風光清新浪漫,若借遊船貫通,有錦上添花之效。西行至壽鹿山巔,可參觀明代古城——永泰城。
景泰黃河石林景區由高品位自然旅遊資源組合而成,集東西南北自然景色之大城,在全國實屬罕見,在北方更是獨樹一幟。因其造型獨特、規模大、景區組合優越,可稱之為「中華自然奇觀」。 2005年9月3日游歷了位於甘肅省景泰與白銀之間的「國家地質公園」黃河石林,被那裡的風光和造化的神奇而深深震撼著,參觀了拍攝影視劇《天下糧倉》、《西部熱土》、《汗血寶馬》、《驚天傳奇》、《黃河浪》、《雪花那個飄》的景點,去了「磐龍洞」「神龍谷」參與了「皮筏漂流」參觀了「農家棗園」自然一番感慨。直至今日才下筆不得要領地記錄下對黃河石林的印象或者參悟,雖然筆拙情瘦,總也是一點心得抑或釋放。
這是一個豪華舞會的現場,舞者不知倦怠地翩躚旋舞,直至凝固成這樣一個故態場面的靈動。我們行走期間,張望期間,思想和意識產生了不可名狀的幻覺,直想狂呼吶喊給這舞動了千萬年的靈魂配音,牽強附著上源自我微乎其微的頌嘆!
這是一場盛大的舞會,策劃者只是設計了開始,沒有考慮到曲終人散的結尾或者猜測為沒來得及?石林則依著黃河的彎轉,藐著黃河的水流,這個場面保持著一種驚心動魄的興奮,一看就是飛逝而去的千萬年啊,千萬年。老龍灣像一條長長的、波光粼粼的跑道,黃河拍打著細浪,從聳立的石林中,陡峭的岩石旁流過去,固執地向乾涸遙遠的北方挺進。風吹過,水涮過,千萬年的歲月,靈動和冥想,一路歌舞狂歡。突然一剎那就是永恆。停在那裡回轉的頭型,飄飛的發絲,閃逸的裙裾一下子被動結了,面目間的笑意還沒有來及抹去。假如有一天,您也來到石林,是否會為這一片晴朗而遼闊的天空下毫無造作、天然凝就的靈魂而感動和震撼?大自然的神筆飛揚,你縱然放開想像,馳騁神思。望尖銳或圓錐狀的山峰,基部相連的簇狀,是石林發育地貌形態。只要能夠聯想到的物象,毫無例外活生生矗立在你的眼前,仰觀景慕,活靈神現;你沒有想到的也一幕幕向你襲來,目不暇接。山峰如聚,峰嶺沸騰了一般,黃河石林以它非石非岩的特質,在這塊土地上托起一個立體的神話。雅丹、丹霞、峰林為一體的地貌奇觀寫意了恢弘的場景,刀鋒擁擠,千軍涌動,萬馬奔騰,這儼如一個拼殺的戰場,風行走其間鼓動著金屬碰撞的鏗鏘,它不再是一個誇張的舞台,場面不再是一個宏大的舞池。穿越石林,我們不自主地感知黃土高原的陽剛的軀身,緘默的神態,堅毅的面容,它在風雨中矗立,日復一日,從不願放棄對大地的眷戀,對太陽的嚮往。
究竟是風剔刻了,還是水涮鑄了這樣的景觀?凌起的那樣剛強凌厲,飄散的又這般呼擁靜美,剛柔相濟。連綴的危峰多麼像板梳的齒,背負厚重的黃土,聲張出要梳理高遠藍天白雲的夢想。風在梳齒間流走,摩挲著發出一種沉悶渾厚的音響,頓感激凌勵志,可是這感覺卻被踩在腳下河道里的砂子全部吸收,人們無疑感受在鋼棉、利鈍、峰川的互為矛盾里。林峰百丈,直須仰視。不停歇的風在峰隙間迂迴,把峰林打磨的光滑圓滿奇特。風還可以在岩體上鑽出諸多洞穴,方圓各異,風姿萬方,引人遐思聯翩,浮想聯翩。還有一些峰林如在水中一樣流淌的那樣柔軟,那樣多彩多姿。
其實是風與水的傑作,它們聯手繪制了嘆為觀止的崢嶸,奇妙磅礴的景觀,把人文的思考滲透近來就是:望秋月、月下情侶、西天取經、飛來石、五指山、聖誕老人、木蘭遠征、雄獅當關、獵鷹回首、大象吸水、千帆競發、西天取經、屈原問天等景點,形神兼備,惟妙惟肖,栩栩如生。我慚愧不能以准確豐厚的地理知識來理性描述,只是發現土質砂岩如此剛毅,戳起了幾十丈,上百米的聳立。形成圓柱狀、圓錐狀、筍狀、蘑菇狀、城堡狀的峰林還兼紅黃黑橙不同色澤。最為稱奇和遺憾的是我們用文字表達不了的奇崛、喧囂和靜穆的成份,是那樣深沉沉,厚重重,大片大片地鋪展漫流高聳……在景點(飲馬溝)的埠,恭候著一個畜力車團隊,迎接著八方遊客。有騾車、驢車、馬車,還有負鞍的馬隊。畜力車裝飾的既鮮艷華麗又不失古樸原貌,人們坐上車子,時代的激進趨於平緩,心裡反映了久違的自如與舒緩,愜意啊!現代與原始的角逐,人性向著自然的回歸。走進石林主溝——飲馬大峽谷,古黃河沖刷過的古石林群帶你跨越時空暇思。但見長河抱日,峨峰接雲,石林聳奇,危崖橫斷,陡岩凌空,造型千姿百態,步移景變;黃河石林一尊尊站立起來,站成一排排,一簇簇的精神,那應該是不朽吧?夕陽西下,沿著崎嶇的山路,盤旋而上,也就是從溝谷爬上了峰端,我們登上了觀景台,放眼一望,目測的方圓百里竟是一個春筍的海洋,眼看著這些筍子節節拔高瞬間長成林子的壯觀,直刺青天,山水相依,動靜結合,氣勢磅礴。再看地處龍灣肘部的龍灣村,河映崇山、曲流迴旋、山村安卧、老屋舊椽、新灘故道、濃蔭鋪地、綠蔽河灣、繁棗滿枝、瓜果溢香、水車唱晚、浪遏皮筏,真乃世外桃源。黃河石林是天地濃郁夢幻色彩中超越時空的傑作,在這個神奇的世界裡,挺拔偉岸、牽人心魄的峽谷石林與迤邐綿延、盪氣回腸的黃河曲流山水相依,動靜結合,剛柔並濟;迎著夕陽諸峰的間隙瀉出金燦燦的光箭,整個黃河石林就是一道橫陳的陽光瀑布,風撩起一些塵埃給瀑布遮上一層蟬翼般朦朧的紗幔,靜動有序,緩緩地浮動著一些金紫的浪漫,心頭陡升一線柔軟,柔和。殘陽不見,人們百般留戀地,萬般不舍地挪動著下山的腳步。這時,天邊有數道紫紅沿著石林的縫隙射向遠山,遠山也由紫逐漸轉暗,休眠於整個夜色。
黃河呀九曲,石林呀萬丈!黃河石林天下奇觀,人間壯景! 甘肅省景泰縣中泉鄉龍灣村,黃河在這里拐了一個S型大彎。黃河九曲,龍灣多嬌,新列為「國家地質公園」的黃河石林就高聳在這黃河兩岸。
從石林觀景台俯瞰:周圍峽谷絕壁凌空,自然造型多姿傳神。龍灣村莊與壩灘戈壁一河之隔,屋舍錯落有致,炊煙裊裊,還有綿延沙丘與河心洲遙遙相望,構成了一幅幽遠、蒼茫的西部風情畫。
自觀景台迂曲而下,轉過二十二道彎,再穿過一片棗林和莊稼地,抵達黃河。立足河邊,轉身仰目,峰林聳立,座座相連,氣勢磅礴,頗具天然大園林神韻。沿黃河左行、右行,或過河前行,均可游覽石林。景區內峽谷蜿蜒曲折,皆以溝命名:七口溝、盤龍溝、喜望溝等,另外還有千米洞、盤龍洞等幾十處洞穴。
這里的石柱石筍大多高達八十至一百米之間,最高達二百多米,均由橘黃色砂礫岩構成,鬼斧神工,猶如雕塑大師之夢幻傑作。我們左行至飲馬溝入口,換乘當地農民裝扮得極富民俗風情的驢車前行。進入峽谷,兩邊布滿了巨大的石筍、石人、石鍾、石崖、石窟,峰迴路轉,步移景變,人們將石景命名為:大象吸水、千帆競發、伴侶駝、「黃河母親」等等,其形神兼備,栩栩如生。
沿黃河右行可到達盤龍洞,此處因洞外、洞內各有一處石景酷似傳說中的「龍、鳳」而得名。在春末或秋初時節,山洞之中早晚有霧氣飄出,相傳為龍仙居,大自然的恩賜,更增添了盤龍洞的神秘色彩。
這里的村民說,他們的祖先得益有盤龍洞躲避土匪追擊幸而避難,這個村莊才延續至今天。現在這里也是當地人宗教信仰之地,故又名「興龍寺」。
乘坐借水力擺渡的船隻來到對岸,黃河自然走勢造就了這塊空曠壩灘,中央處新建了一座「聖境會館」,可供遊人餐飲和住宿。據悉,這里正在規劃建設四星級旅遊度假村。
據介紹,由於地殼運動、風化、流水侵蝕和重力崩塌所形成,1990年經地質勘察發現並公布於世,隨著景區的開發,近兩年來旅遊者不斷增多。甘肅天橋國際旅遊公司導游汪莉霞介紹說,春後,草木復青,龍灣盡顯綠洲本色,與石林、壩灘戈壁形成強烈對比,屆時景色更添旖旎之秀。
同行的聯合國教科文基金水利工程協會董事Mr.AtenRamsundersingh告訴筆者,約旦、以色列、美國都有類似於石林的風景,但是沒有黃河這類偉大的河流經過。他表示,在這里,人類可以感受到安靜、平和,更容易找到心靈的歸宿,使你能靜下心來欣賞大自然。
甘肅黃河石林位於甘肅省白銀市以北70公里的景泰縣龍灣村,面積約10平方公里。由於地殼運動,形成以黃色的河湖相砂礫岩為主、造型千姿百態的石林地貌奇現。石林景區陡崖凌空,景象萬千,峰迴路轉,步移景變,其造型天造地設、鬼斧神工,猶如雕塑大師之夢幻傑作。「觀音打坐」、「屈原問天」、「木蘭遠征」、「月下情侶」、「十里屏風」「天橋古道」、「一線天」等高達幾十米甚至上百米的形態各異、千奇百怪的石柱石筍石林景觀隨處可見。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黃河,在這里形成S型的回水灣由南向北進入寧夏地界,河的東岸除高聳的石林外,還有背山面河,林木蔥郁的「龍灣綠洲」。專家評價:甘肅黃河石林集中國地質地貌之大成,組合優異,動靜結合,國內罕見,西北獨有,堪稱中華自然奇觀的一處極具開發價值、高品位的自然生態旅遊景區資源。這里適合休閑度假、獵奇探險、地質考察、漂流攀岩等旅遊娛樂項目,還可作為西部影視片、科學幻想片的最佳外景基地。甘肅黃河石林是中國西部旅遊觀光的一處勝地,是黃土高原孕育而成的美麗奇葩。
黃河石林生成於400萬年前的新生代第四紀早更新世,由於燕山運動,地殼運動、河床下切、風化、雨蝕,重力坍塌等地質作用,形成了以黃色砂礫岩為主,造型千姿百態的石林地貌奇觀。景區內陡崖凌空,景象萬千,峰迴路轉,步移景變,石柱石筍大多高達80-100米之間,最高可達200多米,其造型天造地設,鬼斧神工,猶如雕塑大師之夢幻傑作。狹谷蜿蜒曲折,如蛇明滅,皆以溝命名,從東南至西北,共有八溝之多。正在開發的飲馬溝大峽谷內有雄獅當關、獵鷹回首、大象吸水、千帆進發、西天取經、月下情侶、屈原問天等眾多景點,形神兼備,栩栩如生。專家考察評估認定:黃河石林堪稱中華自然奇觀,極具旅遊開發價值。石林景區有八個溝之多,是在地殼強烈的抬升之下,黃河河谷形成深切峽谷,使溝谷不斷。

⑸ 天堂鄉的地理環境

天堂鄉位於天祝縣城西部,東接炭山嶺鎮,西北鄰青海省門源縣朱固鄉,南達大通河與青海省互助縣加定鎮相望,總面積301.1平方公里。鄉人民政府駐天堂寺,距離縣城98公里。
天堂鄉原由朱岔公社管轄,1983年撤銷朱岔公社建制後,設立莫科區,於1983年12月15日成立天堂鄉。2004年9月根據國家撤鄉並鎮的有關精神,撤銷原朱岔鄉建制,並入天堂鄉。天堂,以天堂寺得名。境內大科什旦河和小科什旦河在峽口匯合後稱為朱岔河,經過朱岔川注入大通河。地勢北高南低,屬高山峽谷地帶,氣候溫和,風景優美。境內海拔2246-3436m之間,有拉爾加根和尕爾曉達坂大山。年均氣溫3.6℃,年均降水量480㎜,相對無霜期135天;耕地面積1.31萬畝,其中水澆地1980畝,主要農作物有小麥、洋芋、蠶豆、油籽等。
天堂鄉以境內天堂寺得名。位於天祝藏族自治縣西部。東連炭山嶺鎮,西靠青海省門源縣,南隔大通河與青海省互助縣相望。面積301.1平方千米,鄉人民政府駐天堂村,距縣城94千米。轄天堂、那威、本康、科拉、查干、雪龍、業土、菊花、保干、朱岔、大科什旦、大灣、麻科13個村民委員會和天堂寺寺管會,54個村民小組,總人口2564戶、11025人,其中土、藏等少數民族5954人,占總人口的54%。境內地勢北高南低,海拔在2200~3891米之間,大山有拉爾加根、尕曉達坂、拉果、瑪爾托、壽蘭等。年均氣溫4.2℃,年均降水量約500毫米。
經濟概況
耕地面積1.14萬畝,主要農作物有小麥、洋芋、蠶豆、油菜籽等。2005年糧食總產量327.3萬千克,油籽總產量43.8萬千克。草原面積19.98萬畝,主要畜種為氂牛、山羊等,2005年大小畜存欄3.86萬頭(只)。森林面積15萬畝,生長雲杉、松、柏、樺、楊等樹種。並種植蘋果、花椒、李等經濟樹種。境內建有科拉水庫。礦藏主要有砂金、銅、葉臘石、孔雀石等。野生中葯材有羌活、秦艽、赤芍、五靈脂、冬蟲夏草、黃芪、雪蓮等。野生動物有麝、猞猁、馬鹿、雪豹、黑熊、藍馬雞、雪雞、野雉等。
2004年糧食總產量344萬公斤,油籽總產量39萬公斤。草原面積19.98萬畝,其中灌叢草場12.75萬畝。大小牲畜37193頭(只)。森林面積18.83萬畝,主要有雲杉、松、柏、楊、樺等樹木。礦藏資源有煤、砂金;中葯材有羌活、秦艽、赤勺、五靈脂、冬蟲夏草等;野生動物有鹿、猞猁、馬鹿、雪豹、藍馬雞、雪雞、野雉等。
鄉轄13個村民委員會,54個村民小組。有漢、土、藏、回等民族2564戶11054人,其中少數民族5153人,占總人口的47%。鄉設普通中學2所、小學13所,在校學生2511人,教師187人。
境內天堂寺是一座歷史悠久、規模宏大的藏傳佛教寺院,為天祝14寺院之首,在藏區負有盛名。聞名遐邇的引大入秦工程引水渠首樞紐,被印上了中國郵票,成為新的人文景觀。本康丹霞地貌正在申報省級地質公園。

⑹ 甘肅省武威市的資源優勢

武威市情簡介(2010年)
武威:位於甘肅省中部,河西走廊的東端,東臨蘭州,西通金昌,南依祁連山,北接騰格里沙漠。是中國旅遊標志之都、中國葡萄酒的故鄉、西藏歸屬祖國的歷史見證地、世界白氂牛的唯一產地。1986年被國務院命名為全國歷史文化名城和對外開放城市,2001年5月經國務院批准撤地設市,2005年被評為中國優秀旅遊城市,2006年被評為省級文明城市,2007年被命名為全國雙擁模範城。現轄涼州區、民勤縣、古浪縣和天祝藏族自治縣,總面積3.3萬平方公里,有93個鄉鎮,1125個村民委員會,7個街道辦事處,63個居民委員會,總人口191.14萬人,聚居著漢、藏、回、蒙等38個民族。武威市人民政府駐涼州區,郵編:733000。行政區劃代碼:620600。區號:0935。
武威歷史悠久,人文薈萃。公元前121年,漢武帝派驃騎將軍霍去病遠征河西,擊敗匈奴,為彰其「武功軍威」而得名武威。自漢武帝開辟河西四郡,歷代王朝都曾在這里設郡置府。悠久的歷史孕育了燦爛絢麗的文化。境內名勝古跡眾多,現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6處、省市級文物保護點540多處。館藏文物4.7萬多件,突出的代表有「一馬」(馬踏飛燕)、「一碑」(西夏碑)、「一寺」(白塔寺)、「一窟」(天梯山石窟)、「一塔」(羅什寺塔)、「一廟」(文廟)、「一堡」(瑞安堡)。同時,還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1處、國家4A級景區2處、省級自然保護區3處、亞洲最大的沙漠水庫1處,雪域高原、綠洲風光和大漠戈壁等自然景觀與歷史文化交相輝映,具有較高的文化旅遊價值。
武威物產豐富,人傑地靈,經濟社會發展優勢明顯。地理位置優越。這里是古絲綢之路的要沖,東接蘭州、南靠西寧、北臨銀川和內蒙、西通新疆,處於亞歐大陸橋的咽喉地位和西隴海蘭新線經濟帶的中心地段。蘭新鐵路、干武鐵路、312國道貫穿全境,擁有西北最大的鐵路編組站武威南火車站,亞洲最長的鐵路隧道——烏鞘嶺隧道,道路四通八達,是甘肅省比較繁華的商貿集散地。農業資源豐富。這里自古就是「人煙朴地桑柘稠」的富饒之地。市內地勢平坦,光熱資源豐富,是全國商品糧基地和全省瓜果蔬菜基地及肉類繁育生產基地,也是綠色食品最佳產區之一。尤其適合發展釀造葡萄,產量佔全省的65%。著名詩人王翰的千古絕唱《涼州詞》「葡萄美酒夜光杯」,就是武威葡萄酒歷史的真實寫照。工業形成特色。依託豐富的農產品資源,已經形成了以玉米澱粉、釀造、麵粉、熏醋、葯品、肉類等加工業為主的食品工業體系,各類農副產品加工企業發展到2700多家,境內有上市公司4家。培育出了莫高幹紅、皇台干紅、雲曉熏醋、黃羊麵粉、榮華味精、榮華澱粉、西涼啤酒等16種國家和省級名牌產品及3個甘肅省隴貨精品。葡萄酒年生產能力達3萬噸,占甘肅省產量的72%,玉米加工能力居全國第三,益民熏醋是全國三大名醋之一,黃羊食品工業城是中國西部最大的麵粉加工基地。礦藏資源豐富。境內礦產資源種類多、儲量大,有各類礦產100多處、30多種,鈦鐵、石墨、煤炭、石灰石等礦產品具有廣闊的開發前景。
改革開放以來,武威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特別是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以來,全市上下搶抓機遇,加快發展,國民經濟較快增長,基礎設施不斷加強,改革開放繼續深入,社會事業快速發展,人民生活顯著改善,全市經濟社會步入了新的發展階段。
2008年,武威市全年生產總值214.75億元,增長12.22%;固定資產投資109.32億元:增長20%;工業增加值59.05億元,增長16.84%;大口徑財政收入8.23億元,增長14.32;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5.14億元,增長18.1%;農民人均純收入3591元,增長8.75%;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488元,增長11%。在項目建設和招商引資方面,全年共實施各類項目580項,總投資159.4億元,當年完成投資83.96億元,增長27.66%,其中投資在億元以上的項目34項;簽約招商引資項目122項,擬引進資金44.98億元。
2009年,全市實現生產總值236.9億元,增長9.52%;固定資產投資133.8億元,增長22.4%;工業增加值65.81億元,增長14.05%;大口徑財政收入9.94億元,增長20.21%;一般預算收入4.84億元,增長18.12%;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5億元,增長18%;農民人均純收入4039元,增長12.5%;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486元,增長10.5%;人口自然增長率5.1‰。當前,面對全國上下新一輪加快發展的有利時機,市委、市政府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按照省委、省政府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思路和區域發展戰略,把石羊河流域重點治理作為首要任務,大力實施生態安全戰略和工業強市戰略,以建設節水型社會為主線,努力推動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經濟結構調整,培育壯大能源化工、食品工業、現代農業、現代服務業和勞務經濟五大產業,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和社會事業發展,提高民生保障水平,全力推進金武一體化進程,團結帶領全市人民努力開創又好又快發展的新局面。

⑺ 中國地圖全圖大圖

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來對中國地源圖的圖面范圍、國界線、重要島嶼的繪制等有著嚴格的規定。

不僅是正式出版的地圖作品,普通網民製作和傳播的(尤其是在互聯網上傳播的)中國地圖也應該嚴格遵循這些規定,以保持中國疆域領土的完整性。

中國地圖指著重展示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土以及疆域內各類地理要素的分布的地圖。

按照地圖的一般分類方法,中國地圖分為政區地圖、地形圖、自然地理地圖、人文地理地圖、衛星影像地圖等類型。

(7)天祝人文地理擴展閱讀:

中國地圖必須遵守下列規定:

1、准確反映中國領土范圍。

(1)圖幅范圍:東邊繪出黑龍江與烏蘇里江交匯處,西邊繪出噴赤河南北流向的河段,北邊繪出黑龍江最北江段,南邊繪出曾母暗沙(漢朝以前的歷史地圖除外);

(2)中國全圖必須表示南海諸島、釣魚島、赤尾嶼等重要島嶼,並用相應的符號繪出南海諸島歸屬范圍線。比例尺等於或小於1:1億的,南海諸島歸屬范圍線可由9段線改為7段線,即從左起刪去第2段和第7段線,可不表示釣魚島、赤尾嶼島點。

2、正確表示中國國界線與地貌、地物、經緯線、色帶等要素之間的關系,正確標注國界線附近的地理名稱。

參考資料:網路-中國地圖

⑻ 民風民俗的資料

農歷一年最後一天的晚上。除是除舊布新。一年的最後一天叫「歲除」,那天晚上叫「除夕」。除夕人們往往通宵不眠,叫守歲。蘇軾有《守歲》:「兒童強不睡,相守夜歡嘩。」 關於除夕的由來有一種傳說:是古時候有個凶惡的怪獸叫夕,我們的祖先曾遭受這種最兇猛的野獸的威脅,它每到歲末便出來害人,後來,人們發現,夕怕三種東西,紅顏色、火光、響聲。於是在冬天人們在自家門上掛上紅顏色的桃木板,門口燒火堆,夜裡通宵不睡,敲敲打打。這天夜裡,"夕"闖進村莊,見到家家有紅色和火光,聽見震天的響聲,嚇得跑回深山,再也不敢出來。夜過去了,人們互相祝賀道喜,大家張燈結綵,飲酒擺宴,慶祝勝利。 於是以後的年三十晚上,家家戶戶貼紅春聯,燃放爆竹,來驅除夕獸.以求新的一年安寧.這種習俗從此流傳下來,年三十晚上便稱為除夕了.
除夕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動之一,守歲之俗由來已久。最早記載見於西晉周處的《風土志》:除夕之夜,各相與贈送,稱為「饋歲」;酒食相邀,稱為「別歲」;長幼聚飲,祝頌完備,稱為「分歲」;大家終夜不眠,以待天明,稱曰「守歲」。
「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團聚在一起,吃過年夜飯,點起蠟燭或油燈,圍坐爐旁閑聊,等著辭舊迎新的時刻,通宵守夜,象徵著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驅走,期待著新的一年吉祥如意。這種習俗後來逐漸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寫有「守歲」詩:「寒辭去冬雪,暖帶入春風」。直到今天,人們還習慣在除夕之夜守歲迎新。古時守歲有兩種含義:年長者守歲為「辭舊歲」,有珍愛光陰的意思;年輕人守歲,是為延長父母壽命。自漢代以來,新舊年交替的時刻一般為夜半時分。
各個地方還不一樣:在雲南農村有這樣的傳說:年30時小孩子。大人。。不能睡覺的也就是大家終夜不眠,以待天明,稱曰「守歲」。不同的是說為什麼不能睡覺呢?大人通常就和小孩子說:要是你睡著了第二年自己田地的地梗就會倒。。倒了就讓睡覺的人去修理吧!好像說大家一個也沒睡覺的話地梗就不會倒的!(雲南風俗)
中國民間有「開門爆竹」一說。即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嗶嗶叭叭的爆竹聲除舊迎新。爆竹是中國特產,亦稱「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放爆竹可以創造出喜慶熱鬧的氣氛,是節日的一種娛樂活動,可以給人們帶來歡愉和吉利。隨著時間的推移,爆竹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品種花色也日見繁多,每逢重大節日及喜事慶典,及婚嫁、建房、開業等,都要燃放爆竹以示慶賀,圖個吉利。現在,湖南瀏陽,廣東佛山和東堯,江西的宜春和萍鄉、浙江溫州等地區是我國著名的花炮之鄉,生產的爆竹花色多,品質高,不僅暢銷全國,而且還遠銷世界。
在古代的農業社會里,大約自臘月初八以後,家庭主婦們就要忙著張羅過年的食品了。因為腌制臘味所需的時間較長,所以必須盡早准備,我國許多省份都有腌臘味的習俗,其中又以廣東省的臘味最為著名。
蒸年糕,年糕因為諧音「年高」,再加上有著變化多端的口味,幾乎成了家家必備的應景食品。年糕的式樣有方塊狀的黃、白年糕,象徵著黃金、白銀,寄寓新年發財的意思。
年糕的口味因地而異。北京人喜食江米或黃米製成的紅棗年糕、百果年糕和白年糕。河北人則喜歡在年糕中加入大棗、小紅豆及綠豆等一起蒸食。山西北部在內蒙古等地,過年時習慣吃黃米粉油炸年糕,有的還包上豆沙、棗泥等餡,山東人則用黃米、紅棗蒸年糕。北方的年糕以甜為主,或蒸或炸,也有人乾脆沾糖吃。南方的年糕則甜咸兼具,例如蘇州及寧波的年糕,以粳米製作,味道清淡。除了蒸、炸以外,還可以切片炒食或是煮湯。甜味的年糕以糯米粉加白糖、豬油、玫瑰、桂花、薄荷、素蓉等配料,做工精細,可以直接蒸食或是沾上蛋清油炸。
真正過年的前一夜叫團圓夜,離家在外的遊子都要不遠千里萬里趕回家來,全家人要圍坐在一起包餃子過年,餃子的作法是先和面做成餃子皮,再用皮包上餡,餡的內容是五花八門,各種肉、蛋、海鮮、時令蔬菜等都可入餡,正統的餃子吃法,是清水煮熟,撈起後以調有醋、蒜末、香油的醬油為佐料沾著吃。也有炸餃子、烙餃子(鍋貼)等吃法。因為和面的「和」字就是「合」的意思;餃子的「餃」和「交」諧音,「合」和「交」又有相聚之意,所以用餃子象徵團聚合歡;又取更歲交子之意,非常吉利;此外,餃子因為形似元寶,過年時吃餃子,也帶有「招財進寶」的吉祥含義。一家大小聚在一起包餃子,話新春,其樂融融。
春節由來
春節是中國最富有特色的傳統節日。它標志農歷舊的一年結束。
春節原名「元旦」,隋代杜台卿在《五燭寶典》中說:「正月為端月,其一日為元日,亦雲正朝,亦雲元朔。」「元」的本意為「頭」,後引申為「開始」,因為這一天是一年的頭一天,春季的頭一天,正月的頭一天,所以稱為「三元」;因為這一天還是歲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所以又稱「三朝」;又因為它是第一個朔日,所以又稱「元朔」。宋吳自牧在《夢梁錄》中解釋:「正月朔日,謂之元旦」。《說文解字》中對「旦」字的解釋為「從日見一上,一,地也。」表示太陽剛剛從地平線上升起,就是早晨的意思。因為它分別表示一年的第一個早晨,正月的第一個早晨,所以稱「元旦」和「正旦」。
因各朝代歷法不同,元旦所在的季節也不同。中國古代的歷法是陰陽合歷,需同時考慮到太陽和月亮的位置,故確定元旦時,需首先確定它在某個季節,然後再選定與這個季節相近的朔月作為元旦。由於一歲與12個陰歷並行不相等,相差約11天,故每隔3年需設置一個閏月來調整季節。中國上古的天文學家曾想出一個簡便的方法來判斷月序與季節的關系,這就是以傍晚時斗柄的指向定月序,稱之為十二月建。從北方起向東轉,將地面劃分為12個方位,傍晚時斗柄所指的方位,就是該月的月建,其子月、丑月、寅月分別相當於十一、十二、正月。
中國是個古老的多民族國家。不同的歷史時期的不同的民族都曾經根據自己的文化傳統和風俗習慣確定過自己的元旦,即改為「正朔」,改正月初一的時間。顓頊帝和夏代都以孟春正月為元,即使用建寅的夏歷,以農歷正月初一為元旦;商代使用殷歷,殷歷建丑,以農歷十二月初一為元旦;周代使用周歷,周歷建成子,以農歷十一月初一為元旦;秦代使用秦歷,秦歷建亥,以農歷初一為元旦;西漢前期仍然使用秦歷,漢武帝太初元年(公元104年)改用司馬遷、洛下閎創制的太初歷,又重新使用建寅的夏歷,以農歷正月初一為元旦。以後除王莽和魏明帝一度改用建丑的殷歷,唐武後和肅宗時改用建子的周歷外,各朝代均使用夏歷至清朝末年。
「春節」這一詞,在不同的歷史時期,還有不同的特指。漢朝時,人們把二十四節氣的第一個立春稱「春節」。南北朝時,人們把整個春季叫「春節」。
辛亥革命勝利後,南京臨時政府為了「順農時」和「便於統計」,規定在民間使用夏歷,在政府機關、廠礦、學校和團體中實行公歷,以公歷的元月一日為元旦。但一般人稱公歷元月一日為「陽歷年」,仍把農歷正月一日初一稱「元旦」。1949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通過使用世界上通用的公歷紀元,把公歷即陽歷的元月一日定為元旦,為新年;因為農歷正月初一通常都在立春前後,因而把農歷正月初一定為「春節」。春節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但在民間,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是指從臘月初八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為高潮。
在春節這一傳統節日期間,我國的漢族和大多數少數民族都有要舉行各種活動以示慶祝。這些活動均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舊布新、迎禧接福、祈求豐年為主要內容。活動豐富多彩,帶有濃郁的民族特色。

⑼ 談談大家對甘肅的印象

凡是沒有到過甘肅或對那裡知之甚少的人,一提起來,總是把它和沙漠戈壁、貧窮落後聯系起來,這是對這塊土地的一種誤解。事實上,甘肅是一個有數千年豐厚文化積淀、地域奇特多變的地方。

說起甘肅,大家最可能想到的就是馳名天下的敦煌莫高窟、成就了華人千年飛天夢的酒泉衛星發射基地和省會蘭州的牛肉麵吧。這些固然是甘肅獨有的名片,但是甘肅還有很多不為人所熟知的好地方和獨特之處,且讓我帶你去看一看。

甘肅的版圖狹長。極像一柄玉如意。她是中華古代文明的發祥地之一,舉世聞名的絲綢之路也貫穿其全境,她也因此具有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淀。敦煌莫高窟的壁畫,世人無不為之驚嘆;武威雷台漢墓出土的銅奔馬,稱為中國旅遊標志,馳名全球;張掖的大佛寺,馬可·波羅也贊嘆不已……

甘肅省設蘭州市、嘉峪關市、金昌市、白銀市、天水市、武威市、張掖市、酒泉市、平涼市、慶陽市、定西市、隴南市、臨夏回族自治州、甘南藏族自治州。下面,我將主要按甘肅的行政區劃帶大家走進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

【蘭州篇】

甘肅省省會,位於中國陸域版圖的幾何中心,是黃河流域唯一黃河穿城而過的省會城市。市區依山傍水,山靜水動,形成了獨特而美麗的城市景觀。蘭州的白蘭瓜、黃河蜜,清香溢口,素有「賞景下杭州,品瓜上蘭州」的贊譽,故蘭州素有「瓜果城」之稱。現轄城關、七里河、西固、安寧、紅古5個區和永登、榆中、皋蘭3個縣。

【蘭州牛肉麵】:以「一清(湯)二白(籮卜)三綠(香菜蒜苗)四紅(辣子) 五黃(面條黃亮)」為特色,被譽為 「中華第一面」。

極具特色的市內塑像

【黃河大橋】:中山橋是位於蘭州城北白塔山下的黃河鐵橋,是蘭州境內歷史最為悠久的古橋,有「天下黃河第一橋」之稱。

【黃河風情線】:沿黃河南岸,建成一條全國最長的市內濱河馬路。旅客可以沿途欣賞黃河風情,看黃河母親等精美的雕塑,參觀白塔山公園等景點。還可看到古老的皮筏擺渡,坐橡皮艇在黃河上漂流。

【白塔山公園】:因山頭有一元代白塔而得名。山上原有象皮鼓、青銅鍾、紫荊樹,古稱「鎮山三寶」,現紫荊樹已枯死。園內「黃河奇石館」藏石豐富。

【蘭州太平鼓】:太平鼓是蘭州地區城鄉人民喜愛的民間表演形式之一,含有慶賀新年太平之意,素有「天下第一鼓」之稱。

【酒泉篇】

以「城下有泉」、「其水若酒」而得名。轄酒泉、玉門、敦煌3市和金塔、安西、肅北、阿克塞4縣

【敦煌莫高窟】:是建築、彩塑和壁畫三體合一的石窟藝術。是世界上規模最大、延續時間最長、保存最完整、藝術內容最豐富而又精湛的石窟群。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又稱「東風航天城」,我國四大發射中心之一。是中國科學衛星、技術試驗衛星和運載火箭的發射試驗基地之一,是中國創建最早、規模最大的綜合型導彈、衛星發射中心,也是中國目前唯一的載人航天發射場。

【敦煌鳴沙山月牙泉】:月牙泉處於鳴沙山環抱之中,其形酷似一彎新月,故名。因「泉映月而無塵」、「亘古沙不填泉,泉不涸竭」而成為奇觀。

【雅丹奇觀】:在敦煌西部和安西布隆吉,有兩大片世界稀有的雅丹奇觀,奇形怪狀的土柱,似怪崖,似舢板,似巨龍,似神佛,驚心動魄之勢讓人不敢吁半口微氣。

【安西榆林窟】:又名萬佛洞,是中國佛教石窿藝術的重要寶窟之一。同莫高窟在內容、藝術風格、繪畫形式方面一脈相承,同為姊妹窟。

【酒泉夜光杯】:是一種用玉琢成的名貴飲酒器皿。當把美酒置於杯中,放在月光下,杯中就會閃閃發亮,夜光杯由此而得名。

【玉門油田】:新中國第一個天然石油基地。

【天水篇】

享有「羲皇故里」的殊榮,是海內外龍的傳人尋根問祖的聖地。正好在祖國的幾何中心,素有西北「小江南」之美稱。轄武山、甘谷、秦安、清水、張家川回族自治縣5縣和秦州、麥積2區。

【麥積山石窟】:因該山狀如堆積的麥垛而得名。中國四大石窟之一,並與大像山、水簾洞、拉梢寺、木梯寺等共同組成了古絲綢之路東段的「石窟藝術走廊」。麥積山石窟塑像的大小與真人相若,被譽為「東方塑像館」

【伏羲廟】:本名太昊宮。由於伏羲是古史傳說中的第一代帝王,因此建築群呈宮殿式建築模式,為全國規模最大的伏羲祭祀建築群。

【張掖篇】

取「張國臂掖,以通西域」之意。別稱甘州,素有「金張掖」之美譽。轄甘州區和臨澤縣、高台縣、山丹縣、民樂縣、肅南裕固族自治縣。

【西夏大佛寺】:大佛寺卧佛身長35米,以其精湛的建築藝術和現存國內最大的室內卧佛名揚海內外,國家級中的文物保護單位。

【張掖丹霞地貌】:位於張掖臨澤、肅南縣內,是中國最美的七大丹霞地貌之一。

【山丹軍馬場】:位於縣境南部祁連山下的大馬營草灘,是我國歷代最大良馬基地。是目前世界上歷史最悠久,亞洲規模最大,世界第二大馬場。

【裕固族】:甘肅獨有的少數民族,多分布在肅南裕固族自治縣。

【武威篇】

古稱涼州。是「中國旅遊標志之都」、「西藏歸屬祖國的歷史見證地」和「世界白氂牛唯一產地」,素有「銀武威」之稱。轄涼州區,民勤、古浪縣和天祝藏族自治縣。

【馬踏飛燕】:又名「馬超隆雀」、「銅奔馬」。形象矯健俊美,別具風姿。軀干壯實而四肢修長,腿蹄輕捷,三足騰空、飛馳向前,一足踏飛燕著地。一匹軀體龐大的馬踏在一隻正疾馳的龍雀背上,小龍雀吃驚地回過頭來觀望,表現了駿馬凌空飛騰、奔跑疾速的雄姿。是中國旅遊標志,被譽為「古代藝術品的最高峰」。

【天梯山石窟】:被稱為中國的「石窟之祖」,是我國早期石窟藝術的傑出代表。

【西夏碑】:是獨一無二的稀世珍寶,是我國研究西夏歷史少有的實物資料。

【白塔寺】:是元代闊端太子與西藏佛教領袖薩班舉行「涼州會盟」之地,是西藏正式納入中國版圖的歷史見證。

【文廟】:是全國三大孔廟之一,其規模「壯偉宏耀」,為「隴右學宮之冠」。

【嘉峪關篇】

這里是中國絲路文化和長城文化的交匯點,素有「河西重鎮」、「邊陲鎖鑰」之稱。又因她是西北最大的鋼鐵聯合企業——酒泉鋼鐵(集團)公司所在地,故又被稱為「戈壁鋼城」,並因此而享譽中外。是甘肅唯一不設區也不下轄縣市的地級單位。

【嘉峪關長城】:是明代萬里長城的西段起點,是明代長城眼線建造規模最為壯觀,保存程度最為完好的一座古代軍事城堡,被譽為「天下第一雄關」。

素有隴上「旱碼頭」之稱。平涼的「道教第一山」——崆峒山,王母宮——西王母降生處的回中山,人文第一祖——伏羲氏誕生地古成紀,西周第一台——古靈台等歷史遺跡和西周青銅器、南宋銀本位貨幣銀合子、佛舍利金銀棺,被譽為「中華之最」。轄涇州、靈台、崇信、華亭、庄浪、靜寧6縣和崆峒區。

【崆峒山】:自古就有「西來第一山」、「西鎮奇觀」、「崆峒山色天下秀」、「道教第一山」之美譽。2003年。崆峒山又登上了國家名片。2005年,太統——崆峒山經國務院批准列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慶陽篇】

甘肅唯一的革命老區。慶陽的民俗文化歷史悠久,名貫中外。慶陽已獲得中國民俗學會命名的中國香包刺綉之鄉、民間剪紙之鄉、窯洞民居之鄉、中國民俗文化及民間工藝美術調研基地、中國民俗藝術教研基地等11大命名。刺綉、剪紙、皮影、道情和民歌堪稱慶陽「五絕」,慶陽民歌享譽「黃土歌魂」。轄環縣、華池、慶城、鎮原、寧縣、正寧、合水7縣和西峰區。

【慶陽篇】

甘肅唯一的革命老區。慶陽的民俗文化歷史悠久,名貫中外。慶陽已獲得中國民俗學會命名的中國香包刺綉之鄉、民間剪紙之鄉、窯洞民居之鄉、中國民俗文化及民間工藝美術調研基地、中國民俗藝術教研基地等11大命名。刺綉、剪紙、皮影、道情和民歌堪稱慶陽「五絕」,慶陽民歌享譽「黃土歌魂」。轄環縣、華池、慶城、鎮原、寧縣、正寧、合水7縣和西峰區。

【慶陽篇】

甘肅唯一的革命老區。慶陽的民俗文化歷史悠久,名貫中外。慶陽已獲得中國民俗學會命名的中國香包刺綉之鄉、民間剪紙之鄉、窯洞民居之鄉、中國民俗文化及民間工藝美術調研基地、中國民俗藝術教研基地等11大命名。刺綉、剪紙、皮影、道情和民歌堪稱慶陽「五絕」,慶陽民歌享譽「黃土歌魂」。轄環縣、華池、慶城、鎮原、寧縣、正寧、合水7縣和西峰區。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