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理人文 » 大洋洲人文地理

大洋洲人文地理

發布時間: 2021-01-24 07:28:25

㈠ 南極洲和大洋洲: 自然地理,人文地理,推介國家。再重點介紹澳大利亞。謝謝啦

大洋洲在世界各大洲中是面積最小的一個洲.
大洋洲有世界最大的"島國"--澳大利亞.
澳大利亞大陸是世界上最小的大陸,也是唯一一個獨佔一個大陸的國家。
大洋洲是世界上最小的洲。新幾內亞島是世界第二大島。
大洋洲人口最少,密度也最低。大自流盆地是世界上最大的自流盆地,也是農業主要分布區。澳大利亞是世界上最大的羊毛生產國和出口國,煤和Fe礦石出口量均居世界首位,鋁土產量第一,出口量第二.
澳大利亞有世界上最大的獨立巨石-艾爾斯巨石.
重要城市首都堪培拉,政治中心,最大城市悉尼,經濟中心及文化中心。
中部為熱帶沙漠氣候,被熱帶草原氣候包圍,大分水嶺東側約南緯17度至22度為熱帶雨林氣候,再往南為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最南端為溫帶海洋性氣候還有部分地中海氣候區。
特有動物樹袋熊、針鼴、袋鼠、笑翡翠、鴨嘴獸、鴯鶓等。主要農業類型為混合農業。
南極洲的十大世界之最
1.世界最寒冷之極
南極洲的年平均氣溫在-28℃,大陸內部的年平均氣溫在-40~-60℃,最低氣溫達-89.6℃,是1983年7月在南極冰蓋高原的東方站測到的,這是目前世界上的最低氣溫。而北極的年平均氣溫較南極高20℃,北極的冬季相當於南極的夏季,南極的冬季就是地球上最寒冷之極。

2.暴風雪最強之地
南極沿海地區的年平均風速為17~18米/秒,陣風可達40~50米/秒。最大風速達到100米/秒,被喻為「世界的風極」,「風暴殺手」。

3.冰雪量最多的大陸
南極洲的面積約1400萬平方千米,約為地球陸地總面積的1/10。南極大陸上的大冰蓋及其島嶼上的冰雪量約為24×106立方千米,大於全世界冰雪總量的95%。如果這些冰雪量全部融化,全球的海平面將升高60米,世界的陸地面積將有2200萬平方千米被海水淹沒。

4.最乾旱的大陸
南極大陸的年平均降水量為55毫米,隨著大陸緯度的增加降水量明顯減少,大陸中部地區的年降水量僅有5毫米。在南極點附近,年降水量近於零,比非洲撒哈拉大沙漠的降水量還稀少。所以,南極是世界上最乾旱的地區。其主要原因是固態的冰雪降落在大陸後形成巨大的冰蓋,加之極端寒冷的氣候和極少的日照量,冰蓋的累積量還略大於消融量,形成乾燥的「白色沙漠」。

5.平均海拔高度最高的大陸
眾所周知,世界五大洲的平均海拔高度依次是亞洲950米,北美洲700米,非洲650米,南美洲600米,歐洲300米。而南極洲的平均海拔高度是2350米。那是因為南極大陸上巨大而厚的大冰蓋所致。冰蓋的平均厚度為2200米,最大厚度達4800米,使南極大陸的平均海拔高度達到2350米,居世界之首。

6.最荒涼孤寂的大陸
南極大陸是世界上至今唯一沒有常住居民的大陸。只有一些南極考察國家的科學考察人員短期的在南極工作,每年約2000人左右。大陸四周被大洋包圍,極端的低溫和惡劣的氣候環境,大陸上僅有低等植物苔蘚、地衣、企鵝、海豹等適應南極極端惡劣自然和生態環境的本地動植物。南極稱得上地球的洪荒之地和最荒涼孤寂的大陸。

7.最長晝夜的大陸
在地球的南北極圈內會出現半年是白天,半年是黑夜的奇特現象,人們稱之為極晝和極夜。極晝和極夜是僅在南北極高緯度地區出現的一種高空物理和天氣現象,是隨著緯度的增高而越明顯。它是由於地球的自轉軸與地球圍繞太陽運轉軌道平面之間造成的。

8.最潔凈的大陸
由於南極大陸至今沒有常住居民,更沒有工業廢物污染,少許的科學考察人員和旅遊者的人為影響也是有限的。所以,南極大陸至今仍是原始生態、潔白無暇的冰雪世界、真正的世界野生公園和最潔凈的大陸。也是科學實驗最理想的聖殿。

9.海洋生物資源最豐富的地區
南極地區蘊藏有豐富的礦產資源和能源,特別是南大洋中的海洋生物資源尤為豐富,例如海豹、鯨、魚類和富含高蛋白的南極磷蝦資源。據1980~1990的10年間,2次國際南大洋海洋生物資源調查獲悉,南大洋中蘊藏有15億噸的磷蝦資源,是地球上海洋生物資源量最豐富的地區。除了南極生態系統自然攝食和消耗外,人類每年可從南大洋捕獲1/10,即1.5億噸的磷蝦資源量,而不會影響南極的生態系統平衡。這一捕獲量相當於全世界海洋水產品的2倍。所以,人們將南極磷蝦資源喻之為人類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蛋白資源倉庫。

10.臭氧耗損最為厲害之地
1985年,英國科學家首次報道在南極上空發現了臭氧空洞。研究表明,南極大陸大氣中臭氧含量的明顯減少始於20世紀70年代末,並於1982年10月首次出現了臭氧含量低於200個臭氧單位的區域,形成了臭氧洞。通常,在南極上空臭氧洞於9月下旬開始出現,在10月上旬臭氧洞的深度達到最深,面積達到最大,於11月底12月初臭氧量迅速恢復到正常值。20世紀90年代以來,南極臭氧洞持續發展,臭氧洞最大覆蓋面積達到24×106平方千米,面積相當於墨西哥、加拿大和美國領土面積的總和。南極臭氧洞的出現提醒人們,大氣臭氧層——地球上一切生命的天然保護傘正在受到嚴重的破壞。
南極洲氣候特點嚴寒、乾燥、烈風。

㈡ 七大洲的地理范圍、地形特徵、河流分布、氣候特徵

1、亞洲

地理范圍:

亞洲絕大部分地區位於北半球和東半球。亞洲與非洲的分界線為蘇伊士運河。蘇伊士運河以東為亞洲。亞洲與歐洲的分界線為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裏海、大高加索山脈、土耳其海峽和黑海。烏拉爾山脈以東及大高加索山脈、裏海和黑海以南為亞洲。

地形:

高原、山地面積廣大;地勢中部高、四周低,高原、山地集中在中部,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邊緣地區海拔多在200米以下;地形復雜多樣,起伏很大,既有世界最高的喜馬拉雅山脈,又有世界最低的窪地死海和遼闊的平原。

河流:

亞洲有許多大河,大都源於中部高山地帶,呈放射狀向四面奔流。流入太平洋的河流有黑龍江、黃河、長江、珠江、湄公河等;流入印度洋的有印度河、恆河、底格里斯河、幼發拉底河等;流入北冰洋的有葉尼塞河、勒拿河等。

內流河主要分布於亞洲中西部乾旱地區,有錫爾河、阿姆河、伊犁河、塔里木河、約旦河等。亞洲落差最大的瀑布是印度西南沿海施臘巴提河上的焦格瀑布,落差253米。

氣候:

亞洲大陸跨寒、溫、熱三帶。主要特徵是氣候類型復雜多樣、季風氣候典型和大陸性顯著。東亞東南半部是濕潤的溫帶和亞熱帶季風區,東南亞和南亞是濕潤的熱帶季風區。中亞、西亞和東亞內陸為乾旱地區。

2、非洲

地理范圍:

非洲大陸東至哈豐角,南至厄加勒斯角,西至維德角,北至吉蘭角。

地形:

非洲地形以高原為主,地面起伏不大,被稱為「高原大陸」。平均海拔600米以上,地勢由東南向西北傾斜。西北部分布有阿特拉斯山脈,東南部有德拉肯斯山脈。

河流:

非洲的外流區域約佔全洲面積的68.2%。大西洋外流水系多為源遠流長的大河,有尼羅河、剛果河、尼日河、塞內加爾河、沃爾特河、奧蘭治河等。尼羅河全長6671千米,是世界最長的河流。

氣候:

非洲有「熱帶大陸」之稱,其氣候特點是高溫、少雨、乾燥,氣候帶分布呈南北對稱狀。赤道橫貫中央,氣候一般從赤道隨緯度增加而降低。全洲年平均氣溫在20℃以上的地帶約佔全洲面積95%,有將近一半的地區有著炎熱的暖季和溫暖的涼季。

3、歐洲

地理范圍:

歐洲大陸東至極地烏拉爾山脈(66°10′E,67°46′N),南至馬羅基角(西經5度36分,北緯36度),西至羅卡角(9°31′W,38°47′N),北至諾爾辰角(27°42′E,71°08′N)。

地形:

歐洲地形以平原為主,平原面積約佔全洲總面積的2/3,主要平原有東歐平原、中歐平原(波德平原)、西歐平原;地勢起伏不大,平均海拔在300米左右,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低的洲;冰川地形廣布;山脈主要分布在北部和南部。

河流:

歐洲流經數國的大河有萊茵河、多瑙河、易北河、奧德河等。此外主要河流還有法國境內的塞納河、盧瓦爾河、加隆河等、俄國境內的窩瓦河、第聶伯河、烏拉爾河、英國境內的泰晤士河、義大利境內的波河等。

氣候:

歐洲大部分為溫帶海洋性氣候,也有地中海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極地氣候和高原山地氣候等氣候。其中溫帶海洋性氣候最為典型。歐洲是世界面積排行第六的大洲,面積為1017萬平方公里。

4、北美洲

地理范圍:

東臨大西洋,西臨太平洋,北臨北冰洋,南以巴拿馬運河為界與南美洲相分,東北面隔丹麥海峽與歐洲相望,地理位置優越。

大陸東至聖查爾斯角,南至馬里亞托角,西至威爾士王子角,北至布西亞半島的穆奇森角。

地形:

北美洲地形明顯地分為三個南北縱列帶,即西部是高大的山系,中部為廣闊的平原,東部是低緩的高地。

河流:

北美洲的外流區域約佔全洲面積的88%,其中屬大西洋流域的面積約佔全洲的48%,屬太平洋流域的約佔20%。除聖勞倫斯河外,所有大河都發源於落基山脈。落基山脈以東的河流分別流入大西洋和北冰洋,以西的河流注入太平洋。

內流區域約佔全洲面積的12%,主要分布在美國西部大盆地及格陵蘭島。密西西比河是北美洲最大的河流,按長度為世界第四大河。其次為馬更些河、育空河、聖勞倫斯河和格蘭德河等。

氣候:

北美洲地跨熱帶、溫帶、寒帶,氣候復雜多樣。以溫帶大陸性氣候和亞寒帶針葉林氣候為主。

5、南美洲

地理范圍:

南美洲東至布朗庫角,南至弗羅厄德角,西至帕里尼亞斯角,北至加伊納斯角。面積約1784萬平方千米,約佔世界陸地總面積的12%。

地形:

南美洲地勢西高東低,也可分為三大地形區:西部為高大山系,東部是廣闊的沖積平原和波狀起伏的高原(呈相間交錯分布)。

河流:

南美洲水系以科迪勒拉山系的安第斯山為分水嶺,東西分屬於大西洋水系以及太平洋水系。太平洋水系源短流急,且多獨流入海。大西洋水系的河流大多源遠流長、支流眾多、水量豐富、流域面積廣。其中,亞馬孫河是世界上流域面積最廣、流量最大的河流。

氣候:

南美洲大部分地區屬熱帶雨林氣候和熱帶草原氣候。氣候特點是溫暖濕潤,以熱帶為主,大陸性不顯著。全洲除山地外,冬季最冷月的平均氣溫均在0℃以上,佔大陸主要部分的熱帶地區,平均氣溫超過20℃。

南美洲西部則有呈帶狀分布的熱帶沙漠氣候和地中海氣候,安第斯山脈則為高山氣候,在南美洲東南部則有亞熱帶季風和季風性濕潤氣候。

6、大洋洲

地理范圍:

大洋洲跨南北兩半球,從南緯47°到北緯30°,橫跨東西半球,從東經110°到西經160°,東西距離1萬多千米,南北距離8000多千米

地形:

澳大利亞大陸也可分為三個地形區:東部山地,大分水嶺縱貫南北,海拔約800~1000米,東坡較陡,西坡平緩;西部高原,是一片低矮廣闊的高原;中部平原,海拔在200米以下,最低處是埃爾湖(-12米)。地面河流很少,但地下水豐富,形成世界著名的大自流井盆地。

河流:

大洋洲河流顯得十分稀少,河流短小且水量較少,雨季水量暴漲,旱季有時會斷流,大多不利於航行。主要河流有澳大利亞的墨累河及支流達令河和馬蘭比吉河、羅珀河、吉爾伯特河、弗林德斯河、紐西蘭的克魯薩河、曼伯拉莫河等。

氣候:

大洋洲陸地面積不大,但有眾多的島嶼,散布在遼闊的太平洋海域上,南北所跨緯度因而各地氣候差異明顯,類型多樣。

7、南極洲

地理范圍:

南極洲分東南極洲和西南極洲兩部分。東南極洲從西經30°向東延伸到東經170°,包括科茨地、毛德皇後地、恩德比地、威爾克斯地、喬治五世海岸、維多利亞地、南極高原和南極點。

地形:

第一,南極洲是世界上最高的洲,平均海拔2350米;第二,地表大部分覆蓋著很厚的冰層,冰層平均厚度有2000多米;第三,冰層下面有各種不同地形,在羅斯海與威德爾海之間有一條低地,把大陸分為東、西兩部分,東部是高原,西部分布著一系列褶皺山脈。

氣候:

南極洲的氣候特點是酷寒、多烈風、降水稀少。南極洲是地球上最乾燥的大陸,幾乎所有降水都是雪和冰雹。

(2)大洋洲人文地理擴展閱讀

七大洲的人文情況為:

1、亞洲:面積4400萬平方千米,約佔世界陸地總面積的29.4%,是世界第一大洲。共有48個國家和地區。人口 41.643億,約佔世界總人口的60%,居世界第一位。

2、非洲:面積約3000萬平方千米,約佔世界陸地總面積的20.2%,是世界第二大洲。共有56個國家和地區。人口10.325億,佔世界總人口的12.3%,居世界第二位。

3、北美洲:面積約2400萬平方千米,約佔世界陸地總面積的16.2%,是世界第三大洲。共有37個國家和地區。人口5.287億,約佔世界總人口的8.1%,居世界第四位。


4、南美洲:面積約1800萬平方千米,約佔世界陸地總面積的12%,是世界第四大洲。共有13個國家和地區。人口3.02億,約佔世界總人口的5.6%,居世界第五位。


5、南極洲:面積1400萬平方千米,約佔世界陸總面積的9.4%,是世界第五大洲。南極洲僅有一些來自其它大陸的科學考察人員和捕鯨隊,無定居居民。

6、歐洲:面積約1000萬平方千米,約佔世界陸地總面積的6.8%,僅大於大洋洲,是世界第六大洲。共有37個國家和地區。人口7.4億,約佔世界總人口的10.4%,居世界第三位。

7、大洋洲:面積約900萬平方千米,約佔世界陸地總面積的6%,是世界上面積最小的一個洲。共有24個國家和地區。人口2900萬,約佔世界總人口的0.5%,是除南極洲外,人口最少的大洲。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