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理人文 » 中國四大地理區域特點

中國四大地理區域特點

發布時間: 2021-01-24 04:07:10

Ⅰ 我國四大地理區域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故答案為:北方地區;南方地區;西北地區;青藏地區。

我國根據地理位置、自然環境和人文地理特點的不同,把我國劃分為四大地理區域:北方地區、南方地區、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

北方地區、南方地區、西北地區、青藏地區,劃分較大,主要是按照自然界限劃分的,在經濟、旅遊地理處理上沒有太大意義。有的一省跨三區,跨兩區 。在行政上也沒有大意義,就是單單的自然地理界線(有的資料把中國地理分區分為三大自然區:東部季風區、西部乾旱半乾旱區、青藏高原區)

1、根據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點的不同,可以把我國劃分為四大地理區域,即北方地區、南方地區、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

其中,秦嶺、淮河一線是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的分界線。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為北方地區和西北地區的分界線。我國青藏地區和西北地區,北方地區,南方地區的分界線,大致以第一級階梯和第二級階梯的分界線。

2、我國的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在地形、氣候、河流流量和植被類型等方面均有明顯差異。受自然環境的影響,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的人們,在生產方式、生活習慣、文化傳統等方面也有很大差異。

3、西北地區的地形以高原和盆地為主。東部以草原、荒漠草原景觀為主;西部盆地中有大面積的沙漠分布;只有在盆地邊緣出現稀少的綠洲。這一切說明西北地區是一個以乾旱為主要自然特徵的地區(深居內陸,並有山嶺阻隔,海洋水汽很少輸送到這里)。

4、青藏地區因地勢高聳而成為一個獨特的地區,由「高」隨之而來的另一個顯著自然特徵是「寒」。青藏高原太陽能資源豐富,太陽輻射強,晴天多,日照時間長,由於空氣稀薄,氣溫低。有「日光城」之稱—拉薩市。

5、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都是我國主要的牧區。內蒙古主要是溫帶草原牧場;新疆主要是山地牧場;青海和西藏主要是高寒牧場。內蒙古的三河馬、三河牛、三河羊,新疆的細毛羊,青藏的氂牛、藏綿羊、藏山羊和寧夏的灘羊都是著名的畜種。

6、除了畜牧業外,在西北地區人們利用河水和高山冰雪融水,發展灌溉農業。

7、在青藏地區,發展河谷農業;在新疆,發展綠洲農業。新疆有一個著名的引水工程:坎兒井。

7、四大地理區域分界線的影響因素

界線A:(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主導因素是季風與非季風的分界線,與400mm等降水量線大概一致。

界線B(秦嶺—淮河):大致與1月0℃等溫線、800mm等降水量線重合;主導因素是氣候。

界線C:主導因素是降水和地勢地形,是第一階梯和第二階梯的分界線(昆侖山脈—祁連山脈—橫斷山脈)。

(1)中國四大地理區域特點擴展閱讀:

中國北方地區主要是溫帶,亞熱帶季風氣候。氣候特點是一年四季分明,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乾燥。

北方地區年降水量多在400-800毫米,降水集中在 7、8兩月,多暴雨,此時河水暴漲,河流易泛濫成災; 而每年的春季少雨,常有乾旱(春旱嚴重,夏季暴雨)。

1992年以來,除1998年外,其它年份2到4月北方降水量一直在多年平均值以下。這時,在拉尼娜現象影響下,中國北方地區偏北氣流盛行,而東南暖濕氣流相對較弱,再加上冷暖空氣配合不利,此消彼長,一直沒能在北方地區形成理想的降雨條件,由此出現了持續少雨乾旱的天氣。

自然區劃概念的「南方地區」,指中國東部季風區的南部,主要是指秦嶺—淮河一線以南的漢地九州地區,東臨東海,南臨南海。包括江蘇大部、安徽大部、浙江、上海、湖北、湖南、江西、福建、雲南大部、貴州、四川東部、重慶、陝西南部、廣西、廣東、香港、澳門、海南、台灣、甘肅最南端、河南的南陽、信陽地區。

面積約佔全國的25%,人口約佔全國的55%,漢族佔大多數。少數民族中人口較多的,多居住在西南和中南地區。區內的少數民族有30多個,其人數5000多萬,主要分布在桂、雲、貴、川、湘、瓊等地,人數較多的為壯、苗、彝、土家、布依、侗、白、哈尼、傣、黎等族。

西部地區地形包括天山山脈、阿爾金山脈、祁連山脈、陰山山脈、昆侖山脈、阿爾泰山脈、河西走廊、准噶爾盆地、塔里木盆地、塔克拉瑪干沙漠、吐魯番盆地等山地、盆地、沙漠、戈壁。

西部地區從東到西自然景觀按照大類可分為黃土高原、戈壁沙灘、荒漠草原、戈壁荒漠。

1、青藏地區是我國太陽能資源和地熱資源豐富的地區。

本區全年日照時數比東部同緯度地區約多1000小時,西藏的拉薩,每年日照時數達3000小時以上,有「日光城」之稱

2、地熱資源豐富。

拉薩北面的羊八井有我國目前最大的地熱蒸汽田。有我國第一座地熱發電站之稱。

3、青藏高原的東南部是我國水能資源最豐富的地區。

西藏正在建設中的羊卓雍湖水電站是我國海拔最高的水電站。

Ⅱ 我國劃分的四大地理區域的特徵

1、北方地區。地理分界線:秦嶺淮河以北,大興安嶺烏鞘領以東該地區是我過季風氣候區,但年平均降水量在400-800mm之間,冬季平均氣溫小於0攝氏度,屬於半乾旱區。地形以平原為主,主要包括東北平原、華北平原。夏季降水充足,冬季降水偏少,但土壤性質肥沃由其是東北平原的黑土。使其發展成為我國著名的商品糧食基地。2、南方地區。地理分界線:秦嶺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東該地區同為季風氣候區,年平均降水量大於800mm,冬季平均氣溫大於0攝氏度,屬於濕潤區。地形以平原為主,結合丘陵山地的綜合地形區,主要包括長江中下游平原,雲貴高原,東南丘陵,四川盆地等等。該地土壤性質貧瘠,是紅壤。但結合綜合的地形開發的梯田作業和改良的土壤水稻土同樣成為我國著名的商品糧食基地。3、西北地區地理分界線:大興安嶺以西,長城/阿爾金山/昆侖山以北該地區年平均降水量少於400mm,冬季平均氣溫少於0攝氏度。因為重重山脈阻擋夏季來自太平洋的水氣以及印度洋的季風,使該地區成為乾旱區。大陸性氣候特徵明顯。但西北角的天山/阿爾泰山對西敞開,而且歐洲地形平坦,夏季有利於來及大西洋的濕潤氣流深入,此地形成半乾旱區。有利於該地發展綠洲農業,而且日照時間長使該地區成為我國著名的商品棉基地。4、青藏地區地理分界線:昆侖山/阿爾金山以南,喜馬拉雅山以北,橫斷山區以西主要以高原地區為主,地形區主要是青藏高原,其中有我國聚寶盆之稱的柴達木盆地。該盆地礦產資源十分豐富,其中以有色金屬礦產為主。因為該地平均4000米以上的海拔,印度洋以及太平洋的季風影響不了,所以長年寒冷乾燥。但該地區地殼活動頻繁,所以地熱資源豐富。因為海拔高日照時間長,拉薩有日光城之稱。而南部雅魯藏布江谷底對印度洋敞開,夏季來自印度洋的季風順入加上地形作用使雅魯藏布穀地成為順潤去,夏季濕潤氣溫高。

Ⅲ 中國四大地理區域

北方地區來
大體位於大興安嶺、源烏鞘嶺以東、秦嶺—淮河以北,東臨渤海、黃海
包括東北三省、黃河中下游各省的全部或大部,以及甘肅省東南部和江蘇、安徽的北部
是我國季風氣候區的北部地區,1月0℃等溫線和800毫米等降水量線以北

南方地區
位於秦嶺—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東,東南部臨東海、南海
包括長江中下游、南部沿海和西南各省(市、自治區)
是我國季風氣候區的南部地區,1月0℃等溫線和800毫米等降水量線以南

西北地區
大體位於大興安嶺以西,長城和昆侖山—阿爾金山以北
包括內蒙古、新疆、寧夏和甘肅西北部
非季風氣候區,深居內陸,400毫米等降水量線以西

青藏地區
位於橫斷山以西,喜馬拉雅山以北,昆侖山和阿爾金山以南
包括西藏、青海和四川的西部
是一個獨特的地理單元。海拔高,氣候寒冷

Ⅳ 我國四大地理區域的自然特徵各是什麼

http://ke..com/link?url=RYD_cMXXSRrPUQHK
北方地區、南方地區、西北地區、青藏地區,劃分較大,主要是按照自然界限劃分的,在經濟、旅遊地理處理上沒有太大意義。有的一省跨三區,跨兩區
。在行政上也沒有大意義,就是單單的自然地理界線(有的資料把中國地理分區分為三大自然區:東部季風區、西部乾旱半乾旱區、青藏高原區)
1、根據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點的不同,可以把我國劃分為四大地理區域,即北方地區、南方地區、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其中,秦嶺、淮河一線是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的分界線。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為北方地區和西北地區的分界線。我國青藏地區和西北地區,北方地區,南方地區的分界線,大致以第一級階梯和第二級階梯的分界線。
2、我國的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在地形、氣候、河流流量和植被類型等方面均有明顯差異。受自然環境的影響,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的人們,在生產方式、生活習慣、文化傳統等方面也有很大差異。
我國南方地區和北方地區的差異比較
比較項目
秦嶺—淮河以北(北方)
秦嶺—淮河以南(南方)
1月平均氣溫
低於0攝氏度
高於0攝氏度
年降水量
小於800mm
大於800mm
主要地形
平原`高原為主
平原、盆地與高原、丘陵交錯
植被類型
溫帶落葉闊葉林、針闊混交林
亞熱帶常綠闊葉林
河流流量
小(冬季結冰)
大(冬季不結冰)
耕作制度
一年一熟或兩年三熟
一年兩熟或三熟
耕地類型
旱地
水田
糧食作物
小麥,玉米、大豆
水稻
傳統交通工具
馬車

傳統體育項目
滑雪、溜冰
賽龍舟、游泳
3、西北地區的地形以高原和盆地為主。東部以草原、荒漠草原景觀為主;西部盆地中有大面積的沙漠分布;只有在盆地邊緣出現稀少的綠洲。這一切說明西北地區是一個以乾旱為主要自然特徵的地區(深居內陸,並有山嶺阻隔,海洋水汽很少輸送到這里)。
4、青藏地區因地勢高聳而成為一個獨特的地區,由「高」隨之而來的另一個顯著自然特徵是「寒」。青藏高原太陽能資源豐富,太陽輻射強,晴天多,日照時間長,由於空氣稀薄,氣溫低。有「日光城」之稱—拉薩市。
5、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都是我國主要的牧區。內蒙古主要是溫帶草原牧場;新疆主要是山地牧場;青海和西藏主要是高寒牧場。內蒙古的三河馬、三河牛,新疆的細毛羊,青藏的氂牛、藏綿羊、藏山羊和寧夏的灘羊都是著名的畜種。
6、除了畜牧業外,在西北地區人們利用河水和高山冰雪融水,發展灌溉農業。
7、在青藏地區,發展河谷農業;在新疆,發展綠洲農業。新疆有一個著名的引水工程:坎兒井
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差異比較
以「乾旱」為主要自然特徵的西北地區
以「高寒」為主要自然特徵的青藏地區
高原盆地為主,風蝕作用顯著,多沙漠戈壁
雪峰連綿、冰川縱橫、大河源地
草原—荒漠草原—荒漠(降水由東向西逐漸減少)
藏北高原波狀起狀,高原東部山高谷深
河流稀少,多內流河
湖泊星羅棋布
農田、村鎮、城市的分布多呈點狀
農田、村鎮、城市多分布在海拔較低的河谷兩岸
7、四大地理區域分界線的影響因素
界線A:(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主導因素是季風與非季風的分界線,與400mm等降水量線一致。
界線B(秦嶺—淮河):大致與1月0℃等溫線、800mm等降水量線重合;主導因素是氣候。
界線C:主導因素是降水和地勢地形,是第一階梯和第二階梯的分界線(昆侖山脈—祁連山脈—橫斷山脈)。

Ⅳ 中國四大地理區域形成的房屋建築有什麼特色

一、北方地區建築特點
一是以北京四合院為代表的官式宅第建築,如同宮殿、壇廟、苑囿、陵墓、衙署等官式建築一樣,屬於高度程式化的木構架體系建築,無論在宅第族群的總體布局、院落組織、空間調度,還是在宅屋的造型、配置、方位、間架、尺寸、屋頂、裝修以致材質色彩、細部紋飾等等,都經過長期的篩選、陶冶,形成一整套嚴密的定型程式,表現出高度成熟的官式風范;
二是廣布在北方大地的漢族宅第,盡管各地宅院格局不盡相同,構築體系、用材做法和宅屋外觀呈現種種鄉土差別,但在藝術格調上都反映出一種與南方宅第的輕展靈巧截然不同的性格,表現出質朴敦厚的北方風貌。
二、南方建築特點
一提起南方建築,許多人立刻就聯想到那小橋流水的美麗畫面。江南的一些小鎮,大都是一條小河流過,兩岸都是青灰色的小房子,一水的馬頭牆,青灰瓦,安安靜靜的。一般的民居都是從門口進去,便是一個天井,旁邊有一個石水槽,那是洗衣服和洗菜的地方,往前便是一個廚房,很大,連餐廳都包括在內了,向左一轉,便是一個木樓梯,走上樓去,那裡有幾間卧室。從樓上可以俯視樓下的天井,由青石板鋪就,那裡在夏天時可謂是花團錦簇,到冬天則是小孩子打雪仗的好地方。當然,這只是一個模式,各家會根據自家的特點來把設計房屋。
南方地區的住宅院落很小,四周房屋連成一體,南方民居多使用穿斗式結構,房屋組合比較靈活。在南方,房屋的山牆形似馬頭,南方建築多粉牆黛瓦,顏色淡雅。
南方水資源較為豐富,水從門前屋後流過,水也是一種景緻。有錢人家喜歡住房連著花園,這就是園林,南方園林不需要很大的地盤,卻能營造出仙境。其中無非是游廊,漏窗,卻能營造出對景,借境等名堂。
三、西北地區建築特點
我國西北地區氣候乾旱,降水很少,屋面平緩,一般只是在椽子上鋪上織就的蘆席、稻草或包穀稈,上抹泥漿一層,再鋪干土一層,最後用麥秸拌泥抹平就行了.寧夏雖然也用瓦,但卻只有仰瓦而無復瓦.這類房屋的防雨功能較差.屋頂很平,像個平台,屋頂上可以曬玉米、辣椒等,當地叫「倉房」.新疆的塔里木盆地和吐魯番一帶,氣候極端乾旱,晴日多,雨日少,年平均降水量不足50毫米.白天驕陽似火,夜晚寒氣襲人.民間房屋的頂部都以泥巴抹成1尺多厚的平台,這樣既可減少熱量透入室內,又可用來暴曬糧食;房屋四周的泥牆厚度,也在1米以上;房屋地基挖進地下一、二尺,以阻止熱氣傳入室內.另外,宅基四周及庭院里大量種植葡萄和白楊.一是遮蔭,也可藉此擋住熱浪入室降低室溫.
四、青藏地區建築特點
牧區,以帳篷為主。睡房的平面一般為方形或長方形,用木棍支撐高約兩米左右的框架,上覆黑色氂牛氈毯,四周用牛毛繩牽引,固定在地上。帳篷正脊留有寬15厘米左右、長1.5米的縫隙,供採光和通風。帳房內部周圍用草泥塊或土坯壘成高約40-50厘米的矮牆,上面堆放青稞、酥油袋和牛糞。中間置火灶,灶後供佛。這種帳房製作簡單,拆裝靈活,運輸方便,適應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方式。
拉薩、日喀則、昌都等城鎮和其周圍村莊的土、石木結構的民居,俗稱"碉樓"。拉薩民居,一般為內院迴廊形式,二層或三層,院內有水井,廁所設於院落的一角。城鎮周圍,多為手工業者、工匠、農民自建的獨院平房住宅。山南地區農村民居,由於人們喜愛戶外活動,常利用外廊設置開敝式起居空間,頗有特點。許多農村居民建築,無論是居室、廚房、貯藏、庭院的設計,還是牛棚、豬圈,廁所的布置,功能關系比較合理。有的民居,巧妙地利用山坡地,把建築下層處理成牲口圈,上層作庭院或起居場所,使得人畜分置,互不幹擾,改善了衛生條件。
這些民居建築的顯著特點是:方形居室,功能傢俱和低層高。居室大多以2×2米柱網為單元,組合成4×4米的方形平面。建築層高2.2-2.4米。傢俱主要有卡墊床、小方桌、藏櫃,具有矮小、拼裝、多用的特點。傢俱沿牆布置,充分利用室內邊角面積,使得活動面積集中,方便使用。
結構系統:多為土木,石木混合結構,土坯牆厚一般40-50厘米,毛石牆厚50-80厘米,冬暖夏涼,適應高原的氣候特點。屋面均採用平屋頂,阿嘎土面。

Ⅵ 中國四大地理區域的地形特點

北方地區
平原:東北抄平原、華北平原大體位於大興安嶺、烏鞘嶺以東、秦嶺—淮河以北,東臨渤海、黃海
山地:大興安嶺、小興安嶺、長白山、太行山
包括東北三省、黃河中下游各省的全部或大部,以及甘肅省東南部和江蘇、安徽的北部
南方地區
丘陵山地、丘陵:東南丘陵
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
山非常的多位於秦嶺—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東,東南部臨東海、南海
包括長江中下游、南部沿海和西南各省(市、自治區)
西北地區
大體位於大興安嶺以西,長城和昆侖山—阿爾金山以北
包括內蒙古、新疆、寧夏和甘肅西北部
青藏地區
高原和盆地、內蒙古高原,准格爾盆地、塔里木盆地。
位於橫斷山以西,喜馬拉雅山以北,昆侖山和阿爾金山以南
包括西藏、青海和四川的西部
海拔高,氣候寒冷

Ⅶ 中國四大地理區域是什麼

中國四大地理區域即北方地區、南方地區、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

其中,秦嶺、淮河一線是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的分界線。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為北方地區和西北地區的分界線。我國青藏地區和西北地區,北方地區,南方地區的分界線,大致以第一級階梯和第二級階梯的分界線。

我國的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在地形、氣候、河流流量和植被類型等方面均有明顯差異;受自然環境的影響,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的人們,在生產方式、生活習慣、文化傳統等方面也有很大差異。

影響因素:界線A,(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主導因素是季風與非季風的分界線和400mm年等降水量線;界線B,(秦嶺—淮河):大致與1月份0℃等溫線、800mm年等降水量線重合;主導因素是氣候(氣溫、降水)。

界線C:主導因素是地形地勢,即第一階梯和第二階梯的分界線(昆侖山脈—祁連山脈—橫斷山脈)

(7)中國四大地理區域特點擴展閱讀

根據我國經濟社會加速發展的新形勢,全國分為四大經濟區域:東部地區、東北地區、中部地區和西部地區。各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內容為:西部開發、東北振興、中部崛起、東部率先發展。

東北地區(黑龍江省、吉林省、遼寧省、內蒙古自治區東部的呼倫貝爾市、興安盟、通遼市、赤峰市、錫林郭勒盟)

中部地區(山西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安徽省)

東部地區(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東省、江蘇省、上海市、浙江省、福建省、廣東省、海南省)

西部地區(重慶市、四川省、廣西壯族自治區、貴州省、雲南省、陝西省、甘肅省、內蒙古自治區西部、寧夏回族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青海省、西藏自治區)

Ⅷ 我國四大地理區域劃分的依據是什麼

根據區域特徵的不同,綜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點,可以把我國劃分為四大地理區域,即北方地區、南方地區、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其中,秦嶺、淮河一線是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的分界線。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為北方。

地區和西北地區的分界線。我國青藏地區和西北地區,北方地區,南方地區的分界線,大致以第一級階梯和第二級階梯的分界線。

我國幅員遼闊,自然環境復雜多樣,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理區域.在中國地圖上,把秦嶺-淮河線、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和青藏高原邊緣線這三條重要的地理界線結合起來,並根據實際情況作一定的調整,就把我國劃分為四大地理區域,即北方地區、南方地區、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

我國的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在地形、氣候、河流流量和植被類型等方面均有明顯差異;受自然環境的影響,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的人們,在生產方式、生活習慣、文化傳統等方面也有很大差異。

地理分區也是比較有依據的,南方北方以秦嶺、淮河一線為界,兩邊的氣候迥然不同;北方和西北地區以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為界,氣候、環境相差很大;而青藏地區昆侖山脈—祁連山脈—橫斷山脈與其他三區為界,海拔極高,儼然「第三世界」。

這個分區還大致地看出中國的人口民族,南方和北方人口居多,以漢族為主,西北和青藏地區人口較少,而且少數民族占據了很大的比例。

(8)中國四大地理區域特點擴展閱讀:

北方地區、南方地區、西北地區、青藏地區,劃分較大,主要是按照自然界限劃分的,在經濟、旅遊地理處理上沒有太大意義。有的一省跨三區,跨兩區 。在行政上也沒有大意義,就是單單的自然地理界線(有的資料把中國地理分區分為三大自然區:東部季風區、西部乾旱半乾旱區、青藏高原區)

1、我國青藏地區和西北地區,北方地區,南方地區的分界線,大致以第一級階梯和第二級階梯的分界線。

2、我國的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在地形、氣候、河流流量和植被類型等方面均有明顯差異。受自然環境的影響,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的人們,在生產方式、生活習慣、文化傳統等方面也有很大差異。

3、西北地區的地形以高原和盆地為主。東部以草原、荒漠草原景觀為主;西部盆地中有大面積的沙漠分布;只有在盆地邊緣出現稀少的綠洲。這一切說明西北地區是一個以乾旱為主要自然特徵的地區(深居內陸,並有山嶺阻隔,海洋水汽很少輸送到這里)。

4、青藏地區因地勢高聳而成為一個獨特的地區,由「高」隨之而來的另一個顯著自然特徵是「寒」。青藏高原太陽能資源豐富,太陽輻射強,晴天多,日照時間長,由於空氣稀薄,氣溫低。有「日光城」之稱—拉薩市。

5、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都是我國主要的牧區。內蒙古主要是溫帶草原牧場;新疆主要是山地牧場;青海和西藏主要是高寒牧場。內蒙古的三河馬、三河牛、三河羊,新疆的細毛羊,青藏的氂牛、藏綿羊、藏山羊和寧夏的灘羊都是著名的畜種。

6、除了畜牧業外,在西北地區人們利用河水和高山冰雪融水,發展灌溉農業。

7、在青藏地區,發展河谷農業;在新疆,發展綠洲農業。新疆有一個著名的引水工程:坎兒井。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地理區域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國地理區劃



Ⅸ 我國四大地理區域是什麼

四大地理分區
既北方區、南方區、西北區、青藏區

劃分較大,主要是按照自然界限劃分的,在經濟、旅遊地理處理上沒有太大意義。有的一省跨三區,跨兩區 。在行政上也沒有大意義,就是單單的 自然地理界線 (有的資料把中國地理分區分為三大自然區:東部季風區、西部乾旱半乾旱區、青藏高原區) 1、根據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點的不同,可以把我國劃分為四大地理區域,即北方地區、南方地區、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其中,秦嶺、淮河一線是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的分界線。 2、我國的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在地形、氣候、河流流量和植被類型等方面均有明顯差異。受自然環境的影響,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的人們,在生產方式、生活習慣、文化傳統等方面也有很大差異。 我國南方地區和北方地區的差異比較 比較項目 秦嶺—淮河以北(北方) 秦嶺—淮河以南(南方)
1月平均氣溫 低於0攝氏度 高於0攝氏度
年降水量 小於800mm 大於800mm
主要地形 平原為主 平原、盆地與高原、丘陵交錯
植被類型 溫帶落葉闊葉林、針闊混交林 亞熱帶常綠闊葉林
河流流量 小(冬季結冰) 大(冬季不結冰)
耕作制度 一年一熟或兩年三熟 一年兩熟或三熟
耕地類型 旱地 水田
糧食作物 小麥,玉米、大豆 水稻
傳統交通工具 馬車 船
傳統體育項目 滑雪、溜冰 賽龍舟、游泳
3、西北地區的地形以高原和盆地為主。東部以草原、荒漠景觀為主;西部盆地中有大面積的沙漠分布;只有在盆地邊緣出現稀少的綠洲。這一切說明西北地區是一個以乾旱為主要自然特徵的地區(深居內陸,並有山嶺阻隔,海洋水汽很少輸送到這里)。 4、青藏地區因地勢高聳而成為一個獨特的地區,由「高」隨之而來的另一個顯著自然特徵是「寒」。青藏高原太陽能資源豐富,太陽輻射強,晴天多,日照時間長,由於空氣稀薄,氣溫低。有「日光城」之稱——拉薩市。 5、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都是我國主要的牧區。內蒙古主要是溫帶草原牧場;新疆主要是山地牧場;青海和西藏主要是高寒牧場。內蒙古的三河馬、三河牛,新疆的細毛羊,青藏的氂牛、藏綿羊、藏山羊和寧夏的灘羊都是著名的畜種。 6、除了畜牧業外,在西北地區人們利用河水和高山冰雪融水,發展灌溉農業。 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差異比較 以「乾旱」為主要自然特徵的西北地區 以「高寒」為主要自然特徵的青藏地區
高原盆地為主,風蝕作用顯著,多沙漠戈壁 雪峰連綿、冰川縱橫、大河源地
由東向西植被變化:草原—荒漠草原—荒漠(降水由東向西逐漸減少) 藏北高原波狀起狀,高原東部山高谷深
河流稀少,多內流河 湖泊星羅棋布
農田、村鎮、城市的分布多呈帶狀或點狀 農田、村鎮、城市多分布在海拔較低的河谷兩岸
7、四大地理區域分界線的影響因素 界線A:主導因素是季風, 界線B(秦嶺—淮河):大致與1月0℃等溫線、800mm等降水量線重合;主導因素是氣候, 界線C:主導因素是降水和地勢地形,是第一階梯和第二階梯的分界線(昆侖山脈—祁連山脈—橫斷山脈)。

Ⅹ 中國四大地理區域的氣候特點及成因

南方地區:終年溫和濕潤.成因:位於低緯度地區,全年的溫度較高,且沿海,多降水專.所以形成了這種氣候特點.
北方地屬區: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濕潤.成因:位於中緯度地區,因此冬季的氣溫較低又因為大部分在內陸再加上乾燥而寒冷的冬季風.所以形成了這種氣候特點.
西北地區: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乾燥.成因:深居內陸,離海較遠,含水汽的暖濕氣流無法到達,再加上周圍有高大的山脈的阻隔,所以形成了這種氣候特點.
青藏地區:四季如冬.成因:海拔太高,因此氣溫太低,再加上山脈對夏季風的阻礙作用.所以形成了這種氣候特點.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