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理叢書
㈠ 國家地理系列叢書哪個版本的好
圖說天下系列 不錯我到現在買了很多本拉 到目前為止,共138本
世界歷史回系列15本
中國歷史系列10本
國學書院系答列28本
國家地理系列28本
探索發現系列18本
透過鏡頭系列9本
學生版系列30本
每個系列的書後面都列了這個系列的所有書
㈡ 中國地理百科叢書有多少冊
300冊
㈢ 關於中國地理,推薦書籍
中國最美的100個地復方/圖說天下制
作者:《中國最美的100個地方》編委會 編
出版:吉林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年12月
罕見的山水奇景與獨特的民俗民情、失落的古文明與珍貴的文明遺存,懸念重重的地球之謎與千奇百怪的地球之最……世界的多種極致之美在這里匯聚、碰撞出一首自然與人文的交響詩。 《圖說天下――國家地理系列》叢書共10冊,以靈動的文字勾勒出中國人的山水長卷,以煥彩的圖片講述東西方的地理象徵。1500多個絢麗多彩的地理景觀,4000餘幅美輪美奐的攝影圖片,260萬字10卷本的人文地理巨著,編織出一次穿越時空的夢幻之旅。 我們有一個夢想,徒步穿越地與天齊高的珠穆朗瑪,在雅魯藏布江把心洗凈,在雪山之巔把魂喚醒;我們有一個夢想,輕舟獨泛於寧靜的淡水河,在暗香與殘陽交織
http://www.xinhuabookstore.com/proct/625734/
㈣ 求薦相關書籍,關於地理知識等方面的。
哈爾濱地圖出版社的《中學地理復習考試地圖冊》綜合版,我高中就用的它,挺好挺全的,建議你用
㈤ 推薦世界或中國地理的書籍
中國最美的100個地方/圖說天下
作者:《中國最美的100個地方》編委會 編
出版:吉林出版社內 出版日期:2006年12月
罕見容的山水奇景與獨特的民俗民情、失落的古文明與珍貴的文明遺存,懸念重重的地球之謎與千奇百怪的地球之最……世界的多種極致之美在這里匯聚、碰撞出一首自然與人文的交響詩。 《圖說天下――國家地理系列》叢書共10冊,以靈動的文字勾勒出中國人的山水長卷,以煥彩的圖片講述東西方的地理象徵。1500多個絢麗多彩的地理景觀,4000餘幅美輪美奐的攝影圖片,260萬字10卷本的人文地理巨著,編織出一次穿越時空的夢幻之旅。 我們有一個夢想,徒步穿越地與天齊高的珠穆朗瑪,在雅魯藏布江把心洗凈,在雪山之巔把魂喚醒;我們有一個夢想,輕舟獨泛於寧靜的淡水河,在暗香與殘陽交織
http://www.xinhuabookstore.com/proct/625734/
㈥ 藍天出版社出版了一套地理叢書,有6本,是哪6本
貌似就只有1和2 兩本是一套 3和4 是另外的 出版社 出版的
㈦ 有關地理的書籍
強烈抄推薦圖說天下系列叢書襲
圖說天下-中國最美的100個地方
圖說天下國家地理系列-中國最美的地方精華特輯-西藏
圖說天下國家地理系列-中國最美的地方精華特輯-雲南
圖說天下國家地理系列-環球國家地理歐洲
圖說天下國家地理系列-環球國家地理亞洲-大洋洲
圖說天下國家地理系列-全球最美的100度假天堂
圖說天下國家地理系列--全球最美的100個地方
圖說天下國家地理系列 全球最美的100國家公園
圖說天下 國家地理系列 全球最美的100浪漫之城
圖說天下國家地理系列-全球最美的100魅力古城
以上那些書我大部分都買了,沒買的也看過,裡面有好多圖片,真的非常美
還有優美細膩的文字描寫,讓人心馳神往
呵呵,我也是學生,高一,還是地理課代表呢
中考好像是不考地理的,不過多培養些興趣也很好的
㈧ 中國古代地理總志叢刊 包含哪些書目
清代著名考據大家有:惠棟、戴震、段玉裁、王引之、王念孫.
唐
括地誌
李泰
(清)王謨《漢唐地理書鈔》,中華書局1961年影印本
《括地誌輯校》,中華書局1980年《中國古代地理總志叢刊》標點排印本
唐
元和郡縣圖志
李吉甫
中華書局1983年《中國古代地理總志叢刊》標點排印本(上下冊)
唐
郡國志
闕
(清)王謨《漢唐地理書鈔》,中華書局1961年
唐
十道四蕃志
闕
(清)王謨《漢唐地理書鈔》,中華書局1961年
唐
諸道山河地名要略
闕
敦煌抄殘卷,羅振玉收入《鳴沙石室佚書》
唐
貞元十道錄
闕
敦煌抄殘卷,羅振玉收入《鳴沙石室佚書》,僅存16行
宋
九域志
王存
《宋本元豐九域志》,中華書局2004年影印本
《元豐九域志》,四川大學2003年《宋元地理志叢刊》本
《元豐九域志》,台灣商務印書館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471冊
《新定九域志》,《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史部第166冊
宋
太平寰宇記
樂史
中華書局2008年《中國古代地理總志叢刊》補全本(全9冊)
四川大學2003年《宋元地理志叢刊》本
台灣商務印書館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469-470冊(有闕文)
《太平寰宇記補闕》六卷,《續修四庫全書》第585冊
宋
輿地廣記
歐陽忞
中華書局2003年《中國古代地理總志叢刊》本(上下冊)
四川大學2003年《宋元地理志叢刊》本
台灣商務印書館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471冊
宋
輿地紀勝
王象之
道光29年文選樓本
江蘇廣陵古籍刻印社1991年影印道光文選樓本(上中下冊)
中華書局2003年《中國古代地理總志叢刊》影印道光文選樓本(全8冊)
四川大學2003年《宋元地理志叢刊》本
《續修四庫全書》第583冊
宋
方輿勝覽
祝穆
中華書局2003年《中國古代地理總志叢刊》標點排印本(上中下冊)
四川大學2003年《宋元地理志叢刊》本
台灣商務印書館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471冊
元
元一統志
孛蘭肸
金毓黻輯《遼海叢書》本,1936年
《遼海叢書》本,遼沈書社1985年
《玄覽堂叢書續集》,國立中央圖書館1947年,
《玄覽堂叢書續集》,台灣正中書局1985年
上海書店版《叢書集成續編》第47冊
新文豐版《叢書集成續編》第226冊
趙萬里增輯本,中華書局1966年
四川大學2003年《宋元地理志叢刊》本
元
大元混一方輿勝覽
劉應李
四川大學2003年《宋元地理志叢刊》本
明
寰宇通衢
官修
《續修四庫全書》第586冊
《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史部第166冊
明
寰宇通志
陳循
《玄覽堂叢書續集》,國立中央圖書館1947年,
《玄覽堂叢書續集》,台灣正中書局1985年
明
大明一統志
李賢
《天下一統志》,萬曆間萬壽堂刻本
台灣商務印書館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472-473冊
台灣文海1965年影印本
三秦1990年影印天順五年司禮監本
明
大明一統名勝志
曹學佺
《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史部第167-170冊
明
皇明一統紀要
顧充
早稻田大學藏萬曆元年原版
明
皇輿考
張天復
《四庫禁毀書叢刊》史部第17冊
《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史部第166冊
明
廣輿記
陸應陽
《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史部第173冊
明
方輿勝略
程百二
《四庫禁毀書叢刊》史部第21冊
明
廣志繹
王士性
《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史部第251冊
明
郡縣釋名
郭子章
《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史部第166-167冊
明
目營小輯
陸化熙
《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史》部第167冊
明
寰宇分合志
徐樞
《四庫禁毀書叢刊》史部第3冊
清
康熙大清一統志
蔣廷錫等
有電子版
清
乾隆大清一統志
和珅等
台灣商務印書館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474-483冊
清
嘉慶大清一統志
穆彰阿等
《四部叢刊續編》
《續修四庫全書》第598-612冊
上海書店1984年影印本
上海古籍2008年影印本
清
肇域志
顧炎武
《續修四庫全書》第586冊
上海古籍2004年
清
天下郡國利病書
顧炎武
《四部叢刊三編》
《續修四庫全書》第586-595冊
上海書店1985年影印本
清
讀史方輿紀要
顧祖禹
《續修四庫全書》第595-597冊
中華書局2005年《中國古代地理總志叢刊》本(全12冊)
清
乾隆府廳州縣圖志
洪亮吉
光緒5年授經堂本
《續修四庫全書》第613-624冊
清
方輿考證
許鴻磐
民國華鑒閣本
中國書店1985年影印線裝本
清
新斠注地理志集釋
錢坫
原版,日本早稻田大學
清
歷代地理沿革圖
馬徵麟
原版,日本早稻田大學
㈨ 中國地理百科》叢書准備出多少冊
1.首先要看下詞條名是否符合網路命名規范。
2.網路詞條的內容必須是客觀事實,不能是回主觀答內容,或者不真實的內容。
3.詞條內容中不能有明顯的廣告宣傳或者誇張信息。如「深受客戶青睞」、「在業內擁有良好口碑」、「中國第一」之類的用語。
4.圖片上不能帶有明顯的電話、QQ、二維碼之類的廣告內容。5.商業詞條必須添加參考資料,且必須具有公信力。例如政府網站、主流新聞媒體數字報、學校及相關公益組織網站。
5.商業詞條必須添加參考資料,且必須具有公信力。例如政府網站、主流新聞媒體數字報、學校及相關公益組織網站
㈩ 中國地理學會的出版書籍
(1) 《中國自然地理》(總論),(科學出版社,1985年)(在編委會領導下,由我會具體組織實施)
(2) 《中國自然地理》(地貌),(科學出版社,1980年)
(3) 《中國自然地理》(氣候),(科學出版社,1984年)
(4) 《中國自然地理》(地表水),(科學出版社,1981年)
(5) 《中國自然地理》(地下水),(科學出版社,1981年)
(6) 《中國自然地理》(土壤地理),(科學出版社,1981年)
(7) 《中國自然地理》(植物地理,上下冊),(科學出版社,1983年,1988年)
(8) 《中國自然地理》(動物地理),(科學出版社,1979年)
(9) 《中國自然地理》(古地理,上下冊),(科學出版社,1984年,1986年)
(10) 《中國自然地理》(歷史自然地理),(科學出版社,1982年)
(11) 《中國自然地理》(海洋地理),(科學出版社,1979年)
(12) 《中國自然地理》(自然條件與農業地理),(科學出版社,)
(13) 《中國人文地理叢書》·中國經濟地理(科學出版社,1998年)
(14) 《中國人文地理叢書》·中國政區地理(科學出版社,1999年)
(15) 《中國人文地理叢書》·中國農業地理(科學出版社,2000年)
(16) 《中國人文地理叢書》·中國交通地理(科學出版社,2000年)
(17) 《地理學名詞》(科學出版社,1988年)
(18) 《GEOGRAPHY IN CHINA》(Science Press, 1984)
(19) 《RECENT DEVELOPMENT OF GEOGRAPHICAL SCIENCE IN CHINA》(Science Press, 1990)
(20) 《論地理科學》(浙江教育出版社,1994年)
(21) 《邁向21世紀的中國·地理學的理論與方法》(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研究所,1999年)
(22) 《邁向21世紀的中國·環境、資源與可持續發展》(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研究所,1999年)
(23) 《邁向21世紀的中國·城鄉與區域發展》(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研究所,1999年)
(24) 《世紀之交的中國地理學》(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
(25) 《中國地理學90年發展回憶錄》(學苑出版社,1999年)
(26) 《生態系統建設與區域持續發展研究》(測繪出版社,1997)
(27) 《1960年地理學術會議文集(地貌)》(科學出版社,1962年)
(28) 《中國地理學會一九六三年年會論文選集(地貌學)》(科學出版社,1965年)
(29) 《中國地理學會一九六五年地貌學術討論會文集》(科學出版社,1965年)
(30) 《中國地理學會1977年地貌學術研討會文集》(科學出版社,1981年)
(31) 《中國地理學會第一次構造地貌學術研討會論文選集》(科學出版社,1984年)
(32) 《喀斯特地貌與洞穴》(科學出版社,1985年)
(33) 《喀斯特地貌與洞穴研究》(科學出版社,1990年)
(34) 《地貌及第四紀研究進展》(測繪出版社,1991年)
(35) 《地貌過程與環境》(地震出版社,1993年)
(36) 《喀斯特景觀與洞穴旅遊》(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1993年)
(37) 《地貌實驗與模擬》(地震出版社,1993年)
(38) 《地貌、環境、發展》(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1995年)
(39) 《資源、環境、區域開發研究》(科學出版社,1988年)
(40) 《機遇與挑戰——90年代的地理學》(南京大學出版社,1991年)
(41) 《自然地理學與國土整治》(科學出版社,1988年)
(42) 《自然地理學與中國區域開發》(湖北教育出版社,1990年)
(43) 《生物地理和土壤地理研究》(科學出版社,1990)
(44) 《生物和土壤資源利用與保護》(科學出版社,1993)
(45) 《資源產業化開發與生態環境建設》(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1999年)
(46) 《地理學創新與全球變化區域響應》(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
(47) 《1978年中國地理學會陸地水文學學術會議文集》(科學出版社,1981年)
(48) 《中國地理學會第三次全國水文學術會議論文集》(科學出版社,1986年)
(49) 《中國地理學會第四次全國水文學術會議論文集》(測繪出版社,1989年)
(50) 《中國地理學會水文專業委員會第五次全國水文學術會議論文集》(科學出版社,1992年)
(51) 《中國地理學會水文專業委員會第六次全國水文學術會議論文集》(科學出版社,1997年)
(52) 《中國雨水利用研究文集》(中國礦業大學出版社,1998年)
(53) 《經濟地理學的理論與方法》(商務印書館,1980年)
(54) 《工業布局與城市規劃》(科學出版社,1981年)
(55) 《農業布局與農業區劃》(科學出版社,1982年)
(56) 《地理學與農業》(科學出版社,1983年)
(57) 《城市氣候與城市規劃》(科學出版社,1985年)
(58) 《國土規劃與經濟區劃》(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86年)
(59) 《數量地理學在生產布局中的作用》(科學出版社,1988年)
(60) 《環境中重金屬研究文集》(科學出版社,1988年)
(61) 《環境中污染物及其生物效應研究》(科學出版社,1992年)
(62) 《第二屆全國凍土學術會議論文選集》(甘肅人民出版社,1983年)
(63) 《地圖學的開拓與進展——理論探討與實踐經驗》(中國地圖出版社,1991年)
(64) 《遙感新進展與發展戰略》(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199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