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理大
⑴ 中國地理的大概情況
南北跨度緯度將近50度
大部分在溫帶
小部分在熱帶
東西跨越經度60多度
分屬於東5區至東內9區共五個容時區
是世界面積第三國
地勢特徵西高東低
呈階梯狀分布
地形類型多種多樣
山區面積廣大
河流以外流河為主
資源總量豐富
分布不均
等等等等…
⑵ 中國地理面積最大的城市
中國面積最大的來城自市是呼倫貝爾。
呼倫貝爾市,內蒙古自治區下轄地級市。位於內蒙古自治區東北部,共轄14個縣級行政區,包括2個市轄區、5個縣級市、4個旗、3個自治旗總面積25.2777萬平方公里,占自治區面積的21.4%,佔中國版圖的1/40,相當於山東省與江蘇省兩省面積之和。
(2)中國地理大擴展閱讀
呼倫貝爾的地理特徵有:
1、呼倫貝爾南部與興安盟相連,東部以嫩江為界與黑龍江省為鄰,北和西北部以額爾古納河為界與俄羅斯接壤,西和西南部同蒙古國交界。邊境線總長1733.32千米,其中中俄邊界1051.08千米,中蒙邊界682.24千米。
2、呼倫貝爾大陸性氣候顯著。以根河與額爾古納河交匯處為北起點,向南大致沿北緯120°經線劃界:以西為中溫帶大陸性草原氣候;以東為中溫帶季風性混交林氣候,低山丘陵和平原地區為中溫帶季風性森林草原氣候,以北屬於寒溫帶季風性針葉林氣候。
3、全市氣候特點是冬季寒冷漫長,夏季溫涼短促,春季乾燥風大,秋季氣溫驟降霜凍早;熱量不足,晝夜溫差大,有效積溫利用率高,無霜期短,日照豐富,降水量差異大,降水期多集中在7-8月。
⑶ 100個中國地理之最是哪些
標簽:
雜談
分類: 知識集錦
中國地理知識——100個地理之最
1. 面積最大的省級行政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2. 面積最小的省級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
3. 人口最多的省級行政區:河南省
4. 人口最少的省級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
5. 領土的最東端:黑龍江省的黑龍江與烏蘇里江主航道中心線的相交處(135°E)
6. 領土的最南端:南海的南沙群島中的曾母暗沙(4°N附近)
7. 領土的最西端:新疆帕米爾高原(73°E)
8. 領土的最北端:黑龍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龍江主航道中心線上(53°E)
9. 大陸海岸線的最北點:鴨綠江口
10. 大陸海岸線的最南點:北侖河口
11. 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瑪峰
12. 最長最寬的山脈:昆侖山脈
13. 最長的河流:長江
14. 含沙量最大的河流:黃河
15. 海拔最高的河流:雅魯藏布江
16. 最長的內陸河:塔里木河
17. 最長的地下河:坎兒井
18. 最長的運河:京杭大運河
19. 最早的越嶺運河:靈渠
20. 面積最大的淡水湖:鄱陽湖
21. 面積最大的鹹水湖:青海湖
22. 最深的湖:長白山天池
23. 海拔最高的鹹水湖:納木錯湖
24. 最大的瀑布:黃果樹瀑布
25. 落差最大的瀑布:雲台山瀑布(落差310米)
26. 最大的瀑布群:雲南的九龍河瀑布群
27. 面積最大的平原:東北平原
28. 最大的盆地:塔里木盆地
29. 地勢最低的盆地:吐魯番盆地
30. 地勢最高的盆地:柴達木盆地
31. 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
32. 最大的丘陵區:江南丘陵區
33. 最大的草原:內蒙古大草原
34. 最大的峽谷: 雅魯藏布江大峽谷
35. 最深的大峽谷:雲南省麗江縣的虎跳峽
36. 最大的島嶼:台灣島
37. 最大的群島:舟山群島(島嶼1339個)
38. 最大的沖積島:崇明島
39. 島嶼最多的省:浙江省
40. 最大的海峽:台灣海峽
41. 海岸線最曲折的省:福建省
42. 最大的半島:遼東半島
43. 最大的漁場:舟山漁場
44. 陸地最高點:珠穆朗瑪峰
45. 最大的鹽場:長蘆鹽場
46. 陸地最低點:艾丁湖(-154米)
47. 最大的冰川:因斯提冰川(長40千米)
48. 最厚的山谷冰川:納木那尼冰川(厚度超過200米)
49. 人口最多的民族:漢族
50. 人口最少的民族:珞巴族
51. 人口最多的少數民族:壯族
52. 少數民族最多的省:雲南省
53. 最大的廣場:天安門廣場
54. 降水量最多的地方:台灣省東北部的火燒寮
55. 降水最少的地方:吐魯番盆地中的托克遜
56. 面積最大的沙漠:塔克拉馬干沙漠
57. 最大的城市:上海
58. 溫泉最多的城市:濟南
59. 最大的山城:重慶
60. 私家園林最多的城市:蘇州
61. 離海洋最遠的城市:烏魯木齊
62. 陽光最充足的城市:拉薩
63. 最東端的小鎮:烏蘇鎮
64. 最南端的城市:三亞
65. 最北端的村莊:漠河
66. 最熱的城市:吐魯番
67. 最冷的村莊:漠河
68. 最著名的南北分界線:秦嶺——淮河
69. 地震最頻繁的省:台灣省
70. 最大的港口:上海港
71. 最大的經濟特區:海南省
72. 茶花品種最多的省:雲南省
73. 最大的響石帶:重慶巴南區豐盛鎮響石帶(長3000多米)
74. 最高的電視塔:上海東方明珠電視塔
75. 最大的油田:黑龍江省的大慶油田
76. 最長的城牆:萬里長城
77. 熱泉最集中的地方:雲南省的騰沖熱海
78. 最大的椰子產地:海南島
79. 最著名的熱帶雨林區:西雙版納熱帶雨林區
80. 下雨天數最多的地方:四川峨眉山頂
81. 陽光最充足的地方:青海的冷湖
82. 最大的自然保護區:阿爾金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83. 地球上最北的熱帶雨林:西藏的墨脫
84. 面積最大的縣:新疆若羌縣
85. 氣溫年較差最大的地方:黑龍江省的嘉蔭(49.2℃)
86. 氣溫年較差最小的地方:南海西沙(6.1℃)
87. 最早建立的高新技術開發實驗區:北京的中關村
88. 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宮殿建築群:北京故宮
89. 最大的黃土堆積區:黃土高原
90. 最大的石刻佛像:四川樂山大佛
91. 最大的野生東北虎聚集區:吉林長白山
92. 最大的水電站:劉家峽水電站
93. 最大的原始森林區:內蒙古大興安嶺
94. 最早發現和開採的石油基地:玉門
95. 最早最大的航天基地:酒泉衛星發射中心
96. 最大的石窟藝術寶庫:敦煌莫高窟
97. 年產量最大的煤田:山西大同煤田
98. 霧日最多的地區:四川省峨眉山
99. 規模最大的岩溶山水風景區:桂林灕江風景區
100. 最大的帝王陵墓博物館:秦始皇陵與兵馬俑坑
⑷ 中國四大地理區域劃分圖
中國四大區域:西北地區、北方地區、南方地區、青藏地區四大地形區域。
四大地理分區依據
綜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點,可以把我國劃分為四大地理區域,即北方地區、南方地區、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
其中,秦嶺、淮河一線是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的分界線。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為北方地區和西北地區的分界線。我國青藏地區和西北地區,北方地區,南方地區的分界線,大致以第一級階梯和第二級階梯的分界線。
我國的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在地形、氣候、河流流量和植被類型等方面均有明顯差異;受自然環境的影響,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的人們,在生產方式、生活習慣、文化傳統等方面也有很大差異。
(4)中國地理大擴展閱讀:
根據我國經濟社會加速發展的新形勢,全國分為四大經濟區域:東部地區、東北地區、中部地區和西部地區。各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內容為:西部開發、東北振興、中部崛起、東部率先發展。
東北地區(黑龍江省、吉林省、遼寧省、內蒙古自治區東部的呼倫貝爾市、興安盟、通遼市、赤峰市、錫林郭勒盟)
中部地區(山西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安徽省)
東部地區(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東省、江蘇省、上海市、浙江省、福建省、廣東省、海南省)
西部地區(重慶市、四川省、廣西壯族自治區、貴州省、雲南省、陝西省、甘肅省、內蒙古自治區西部、寧夏回族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青海省、西藏自治區)
⑸ 中國地理概況有哪些
地理位置中國位於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岸,背陸面海,海陸兼備。中國幅員遼闊,北起黑龍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龍江主航道中心線(北緯550多),南至南沙群島中的曾母暗沙(北緯400附近),南北相距約5500公里;東起黑龍江與烏蘇里江的主航道匯合處(東經1350多),西至新疆帕米爾高原(東經730附近),東西相距約5000公里。
國土面積中國領土面積約為960萬平方公里,約占亞洲陸地面積的1/4,約佔全世界陸地面積的1/15,僅次於俄羅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
地貌中國地形多樣,類型齊全,山地、高原、丘陵、盆地、平原、戈壁、沙漠、洞穴無不典型壯觀。地形分布的規律是地勢西高東低,呈三級階梯,自西而東,逐級下降。中國平原少,山地多,陸地高差懸殊。山地、高原、丘陵等約占總面積的66%,平地約佔34%。全國近70%的縣區分布於山區。山地和高原多集中於西部地區。海拔500米以下的地區僅佔全國面積的16%;海拔1000米以上的高達65%。全球高於8000米的12座山峰中,中國就有7座。中國和尼泊爾接界處的珠穆朗瑪峰,海拔8848.13米,是世界最高峰。新疆吐魯番盆地的艾丁湖海拔在155米以下。中國陸地正負比差超過9000米,為世界之最。
青藏高原是中國西高東低三級階梯地勢的最高台階,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有許多高山峻嶺,號稱「世界屋脊」。最高台階邊緣是昆侖山-祁連山-龍門山-大涼山。越過邊緣即降到海拔1000~2000米的中級台階,由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雲貴高原、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和准噶爾盆地組成。越過中級台階的東緣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即降到海拔500米以下的低級台階,由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和江南丘陵、閩粵丘陵組成。低級台階的東南邊緣多屬水深小於200米的淺海大陸架,是大陸向海洋的自然延伸部分。
中國地形格局多以山脈為基線,走向及成因不同的山脈往往是重要的地理分界線。全國可分為三大自然區:①以流水作用為主的東部季風濕潤地貌區;②以風蝕、冰蝕與流水作用混營的西北乾旱地貌區;③以冰凍、風蝕作用為主的青藏高原高寒地貌區。
疆界與四鄰中國陸地邊界長約2.28萬公里,中國陸上疆界長2萬多公里,東有朝鮮,東北有俄羅斯,北有蒙古,西北有俄羅斯、哈薩克,西有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阿富汗、巴基斯坦,西南有印度、尼泊爾、錫金、不丹,南有緬甸、寮國、越南。中國海岸線長達18000多公里,環繞大陸邊緣的海依次為:渤海、黃海、東海和南海。與中國隔海相望的鄰國分別是:日本、韓國、菲律賓、汶萊、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
島嶼與海峽中國遼闊的海域上分布著5000多個島嶼,總面積約8萬平方公里。其中台灣島最大,面積約3.57萬平方公里;海南島次之,面積約3.35萬平方公里。這兩個島各為中國的一個省。崇明島位居第三,面積為1083平方公里。此外如長山列島、廟島群島、舟山群島、澎湖列島、釣魚島列島以及南海中的東沙群島、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和南沙群島等,都是中國的重要島嶼。這些島嶼及其所屬各島,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中國的海峽自北起有渤海海峽、台灣海峽、巴士海峽、瓊州海峽。
沿海海域中國近海有渤海、黃海、東海、南海和台灣以東太平洋海區等5大海區。其中,渤海是中國內海。台灣以東太平洋海區的位置,北起日本琉球群島西南部的先島群島,南至巴士海峽。這片海區劃分為北中南三段,自北向南水深從600米增至5000米以上。海底地形起伏大,地貌單元完整齊備。
中國領海的寬度從領海基線量起為12海里。領海基線採用直線基線法劃定,由各相鄰基點之間的直線連線組成;領海外部界限為一條其每一點與領海基線的最近點相距12海里的線。
中國的毗連海域為領海以外鄰接領海的一帶海域,毗連區的寬度為12海里。毗連海域的外部界限為一條其每一點與領海基線的最近點相距24海里的線。
中國大地的地勢象四級階梯,自西向東呈逐漸下降的趨勢。
最高一級階梯是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號稱「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上分布許多高山冰川,主要有昆侖山、岡底斯山、喜馬拉雅山等。
第二級階梯是由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雲貴高原和塔里木盆地、准噶爾盆地、四川盆地構成,平均海拔1000~2000米。
第三級階梯是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和雪峰山向東直達海岸,地勢下降到海拔500~1000米以下。這里自北而南分布著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這些平原的邊緣鑲嵌著低山和丘陵。
第四級階梯就是再向東的中國大陸架淺海區。這里水深大都不超過200米,堆積著河流入海帶來的大量泥沙。
中國河流的總長度約22萬公里,其中流域面積在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就有1500多條。全國徑流總量達27115億立方米,幾乎與歐洲的徑流總量相等。主要河流多發源於青藏高原,落差很大,因此中國的水力資源非常豐富,蘊藏量達6.8億千瓦,居世界第一位。
長江是中國第一大河,全長的6300公里,流域面積180.9萬平方公里,是中國內河運輸的大動脈。
黃河是中國第二大河,全長5464公里,流域面積為75.2萬平方公里。黃河流域是中國古代文明的發源地。地上地下有著許許多多的古跡文物。
中國還有一條著名的人工河,那就是北起北京,南至浙江杭州的大運河。大運河全長1794公里,最早開鑿於公元前五世紀的秦代,後來經過多次開鑿疏通,成為歷朝歷代的漕運要道。在古代,南方的物資經由這條河被運往北方。而生活在北方的皇帝,也是通過這條河去美麗的江南遊覽。現在南方河段仍可通航。
中國有眾多的湖泊,多分布在長江中下游平原和青藏高原。最大的淡水湖是江南的鄱陽湖,面積3583平方公里;最大的鹹水湖是西部的青海湖,面積4583平方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