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旅遊地理知識點
『壹』 中國旅遊地理與旅遊地理學的關系和區別是什麼
旅遊地理是書,旅遊地理學是個專業;
《旅遊地理》共20章。第1~回7章主要介紹旅遊地答理的基本知識;第8~15章著重講解中國八大旅遊區劃下所涵蓋的各省市的旅遊地理常識及其著名的旅遊景點;第15~20章為國外旅遊地理部分,主要介紹了歐洲、北美洲、東亞及東南亞、非洲和大洋洲的主要旅遊國的旅遊地理知識。《旅遊地理》在編寫時借鑒了最新的旅遊地理信息,加入了旅遊資源開發和旅遊環境保護的內容,充分體現先進性。並且加入了旅遊路線、旅遊地圖和自助旅遊的內容,旨在培養學生的實踐和創新能力,為他們日後的成長鋪墊良好的基礎。
旅遊地理學是研究人類旅行游覽與地理環境關系的學科,又稱娛樂地理學。旅遊地理學系指觀光旅遊而言,娛樂地理學則包娛樂在內,是廣義的旅遊地理學,二者均為人文地理學的分支。旅遊地理學不僅同地理學的許多分支關系密切,而且與社會學、民俗學、考古學、歷史學、建築學、園林學、經濟學彼此滲透,因此它又是一門邊緣學科。
『貳』 學習中國旅遊地理採用哪些學習方法
《中國旅遊地理》涉及的知識面廣,知識點多且分散,學生學習的難度大,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突破教學常規,運用恰當的教學方法,才能達到突出重點、化解難點和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目的。
1、項目教學法
項目教學法就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親自處理一個項目的全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學習並掌握教學計劃內的教學內容,學生全部或部分獨立組織、安排學習行為,解決在處理項目中遇到的困難,項目教學法是一種典型的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方法。在《中國旅遊地理》的教學過程中,在講到某個旅遊區的時候,可以將班級分成幾個學習小組,每組4-5人,選1名小組長,提前一周布置任務:如華東旅遊區旅遊資源分析,學生就要對該旅遊區的地理位置、地理環境、旅遊資源、包含的省(自治區或直轄市),每個省(自治區或直轄市)的地理位置、氣候、面積、人口、地形、交通、旅遊資源等做全面的了解和分析,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課後以小組的形式完成指定的任務,下次上課的時候每個小組在課堂上呈現自己的項目成果,最後教師點評和補充一些必要的內容並歸納總結。
實施項目教學法,真正把「課堂交給學生」,能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句俗話叫「樂而思學」,學生覺得做這件事情很快樂,自然他願意去做,也會做得好;從分組的情況看,小組之間彼此競爭,有利於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同一小組的成員,必須分工協作去完成項目,有利於培養團隊合作精神;另外,學生在完成項目的過程中,自己動手搜集整理資料、製作PPT,分析總結,這樣,學生親自參與的項目,不僅記憶深刻,同時還能不斷地發現問題,並解決問題,這無形中提高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學生在展示項目成果的過程中,提高了口頭表達能力,同時也鍛煉了膽識,為今後從事的導游工作打下了一定的基礎。
2、地圖輔助法
地圖是地理知識的載體,是學習地理的重要工具。利用地圖教學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觀察力、想像力、記憶力,而且可以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空間能力和綜合分析能力。地圖教學法是旅遊地理教學中最基本的一種教學方法,認讀各種地圖也是學生的一項基本專業技能。旅遊地理基礎知識中,有大量的名山大川、洋流瀑布、各地的氣候類型、地理位置等需要掌握,這些知識看似繁雜、難記憶,但結合地圖學習,就非常直觀、易懂易記。通過多次地圖教學的刺激,使地圖深入學生腦海中,培養了學生的地理空間感與方位感,使繁雜、零散的地理知識由機械記憶轉變為形象記憶和理解記憶,學習就相對輕鬆了許多。
3、對比分析法
俗話說,有比較才有鑒別,通過對比分析,把各個旅遊區、各景點的特點加以鑒別,也是一種強化記憶的好方法。例如,在講授華中旅遊區中的湖北和湖南兩省時,向學生提出問題:「湖北和湖南同屬於華中旅遊區,但他們的旅遊資源卻具有不同的特點,為什麼?」要求學生比較兩省的地理要素,分析原因。在此過程中,學生對比分析,各抒己見,從兩省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的不同去找原因,很自然就把兩省的地理概況記住了。通過對比,不僅避免了相似知識點的混淆,起到強化記憶的目的,而且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和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
4、實地考察法
實地考察並進行調查研究是《中國旅遊地理》行之有效的學習和研究方法。通過實地考察,不僅能增強理解,加深印象,而且可能會有自己新的發現,新的體驗。教師可以根據旅遊專業及中國旅遊地理課程的特點,合理安排實踐教學時間,選擇實踐地點;也可利用周末及寒暑假組織學生到旅遊景點進行考察,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當然,外出實地考察前,一定要讓學生做好充足的准備,一定要讓學生明白是去欣賞什麼,怎麼去欣賞,應該有什麼樣的收獲;到了旅遊景區,指導學生正確參觀;返回學校後,學生要歸納總結,寫出實地考察的心得體會,教師要進行點評。當然,由於時間、經濟、精力、地域等條件的限制,我們實地考察法不可能面面俱到,但是,我們可以選擇最便利、最典型的資源進行實地考察學習。如丹霞地貌的最典型代表是廣東丹霞山和福建武夷山,地處廣東韶關或福建南平的旅遊院校可以把他們作為一個實地考察學習的對象,讓學生真正把書本知識落實到具體的實踐中。
5、模擬導游實訓法
模擬導游實訓法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打破傳統的以教師講授為主,通過學生扮演導游角色來介紹旅遊景點和設計旅遊路線的方法,這是一種以學生為中心,引導學生進行研究性學習,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新的教學模式。在《中國旅遊地理》教學中,可以根據學生特點和教學實際,選定一個或幾個旅遊景點進行現場模擬導游實訓,讓學生自己寫導游詞,自己設計旅遊路線,然後以導游的身份進行現場模擬講解。當然,這里有一個非常經濟、非常便捷的資源――校園,可以把校園作為一個模擬實訓的場所,設計校園模擬導游的教學形式,讓學生在校園中以導游的身份進行現場講解。除此之外,在每年的新生入校時,讓學生以小導游的身份做校園講解,進行實戰練習。通過模擬導游的形式,讓學生提前進入導游角色,從而加深了對導游工作的理解,進而不斷改進和提高自己的職位表現。這樣,學生不僅掌握了最基本的導游服務技能,而且大大增強了他們的崗位適應能力。
『叄』 中國旅遊地理的簡介
中國國土廣袤,山川錦綉,自然絢麗,景觀多姿,位置適中,形勝優越,歷史專悠久,文化燦爛,屬民族眾多,習俗迥異,土產豐饒,工藝絕倫,風味佳餚,名揚海外。由於中國旅遊資源的無比豐厚及其巨大魅力,中國旅遊業起步雖較晚,但在興旺發達的世界旅遊業中,卻有雄厚的潛力和廣闊的發展前景。1991年全國有組織接待的海外旅遊者達470萬人次,國內旅遊人數近3億人次。
『肆』 中國旅遊地理研究的內容是什麼
1.旅遊產生的條件來及其地理背景源
2.旅遊者行為規律
3.旅遊流預測
4.旅遊通道
5.旅遊資源評價
6.旅遊地演化規律和重要旅遊地研究
7.旅遊環境容量
8.旅遊區劃
9.旅遊開發的區域影響
10.旅遊規劃
『伍』 中國旅遊地理
具體哪本書對於你的旅遊沒有太大作用,現在,我感覺你重點要了解一些人文的版地理知識權。這個在旅遊中是很重要的。比如說一些民俗風情,傳統節日,重大禁忌這些!再有就是你要是想好去哪裡,那就了解一點他們的語言,不用能說很多,只要會幾句。比如:謝謝,你好這些。這也是你在旅遊中很重要的。
不過你要是很想看書提升水平,我想一些期刊是很有效果的。比如:旅遊學刊。
『陸』 中國旅遊地理的景色類型
著名的五嶽是中國山景的代表。四川的四大山景勝跡「夔門天下雄」、「劍門天下險」、「青城天下幽」、「峨眉天下秀」,皆從大尺度造型論其意境。奇異的山石以鳥獸物象喻景者比比皆是,加上繪聲繪色的神話傳說,使許多山石更富神秘色彩。承德的磬錘峰、武夷山的玉女峰、桂林象鼻山、雁盪合掌峰、黃山蓮花峰等屬中尺度的造型山景。小尺度乃至微尺度的山景,如廈門萬石園笑石,普陀雙龜聽法石,東山島風動石,黃山夢筆生花,路南石林中的象踞食台、鳳凰靈儀、孔雀梳翅等。
中國山景依其成因大體可分為:①新生代造山運動隆起的世界高峰。如珠穆朗瑪峰、希夏邦馬峰、慕士塔格峰等。②花崗岩形成的風景名山,如黃山、九華山、華山、盤山、嶗山等。③石灰岩溶蝕而成峰林和溶洞喀斯特景觀,如桂林山水、路南石林、安順龍宮等。④砂岩經過濕熱氣候長期作用而形成的丹霞地貌,如武夷山脈、韶關金雞峰、劍川石鍾山、承德雙塔山、僧帽山等。⑤砂頁岩不均衡侵蝕而構成的奇峰,如廬山、梵凈山、新疆烏爾禾的「魔鬼城」。⑥火山噴發物流紋岩再經風化作用造就的奇峰,如 雁盪山、天目山等。⑦由火山噴溢的玄武岩構成的火山景觀,如雲南雞足山、長白山白頭峰和五大連池火山群。⑧古老變質岩形成的名山,如泰山、嵩山、五台山等。⑨由構造斷裂而隆起的名山,如點蒼山(見蒼山)、峨眉山、恆山等。⑩新構造運動和冰川作用塑造的奇峰,如貢嘎山、四姑娘山等。 水景按其形態又可細分為河、湖、瀑、泉、海不同類型。
①河景。中國江河如織,從涓涓細流的山澗到坦盪寬闊的大江皆有。在眾多的河景中,尤以桂林—陽朔間神奇的灕江和雄偉磅礴的長江三峽為佼佼者。飽含詩情畫意的富春江,恰賽人間仙鄉的九寨溝(見九寨溝自然風景區),咆哮奔騰的黃河峽谷,潺潺流水雋永幽雅的北京西山櫻桃溝,均系別具情趣以水景為主體的不同尺度的旅遊資源。
② 湖景。波光瀲灧的湖泊自古被人視為風景佳地。「淡妝濃抹總相宜」的西湖馳名於世(見西湖風景名勝區),全國以「西湖」命名的湖泊不下數十處。中國擁有大小湖泊 2萬多個,許多湖泊因其風光明媚而具有療養與旅遊價值。構成不同旖旎風光的湖泊成因有構造湖、河跡湖、海岸潟湖、火口湖、堰塞湖、冰川湖、風蝕湖、喀斯特湖等多種類型。從水天一色的鄱陽湖與洞庭湖,煙波浩渺的太湖與五百里滇池,美如碧玉的洱海,天山天池、賽里木湖和阿爾泰山的喀納斯湖(見喀納斯綜合自然景觀保護區),到京都側畔的昆明湖(見頤和園),都是著名旅遊勝地。20世紀50年代以來,各地興建大量的人工湖──水庫,其中已有多處辟為游覽地,如新安江水庫、劉家峽水庫(見劉家峽水電站)、紅楓湖水庫、大夥房水庫、燕塞湖水庫、十三陵水庫(見明十三陵)等。
③瀑景。中國瀑布大多集中南方,著名的黃果樹瀑布上下22級並連,其中18級為地面瀑布,4級為地下瀑布,組成一組典型的喀斯特發育過程的瀑布群,其中主瀑落差74米。除了黃河壺口瀑布、鏡泊湖吊水樓瀑布(見鏡泊湖),許多名山也不乏瀑布勝景,如廬山香爐瀑布、三疊泉瀑布、黃山百丈瀑、人字瀑,北雁盪山的大小龍湫瀑,雞足山玉龍瀑,台灣陽明山第一瀑,廣東西樵山玉岩瀑等。金華冰壺洞瀑布則是在岩洞中形成的地下瀑,瀑布跌入地下暗河潛流而去,人稱其為「銀河倒瀉入冰壺」。
④泉景。可分為甘泉、礦泉、奇泉三大類。北京玉泉被賜名「天下第一泉」,是金元明清皇家的飲用泉,為中奧陶系與中石炭系灰岩接觸帶形成的斷層上升泉,以「玉泉垂虹」成為燕景八景之一。「家家泉水,戶戶垂楊」的泉城濟南,有「平地忽堆三尺雪」的趵突泉,在七十二泉中日涌水量最大,平均為13萬立方米/日,是大城市區內少見的湧泉(見濟南市)。
奇異的泉類頗多,有聲壓誘發虹吸作用泉涌或阻止地下水毛細現象的喊泉、含羞泉;由於特殊地質現象構成的雌雄泉、雙味泉;有因水溫高,溶解大量純凈碳酸鈣,湧出後水溫驟降,使之隨水流在泉口周圍析出沉澱而形成蔚為奇觀的乳泉、白泉;有在特殊地理環境中因地表氣溫低,地下冷泉湧出後立即成冰而成為罕見的冰泉,有的冰泉體積竟達100萬立方米之巨;有受岩漿加熱的淺層熱儲中的地熱流體在特定的條件下突然爆發的水熱爆炸泉等。
全國的各種礦泉不下2600多處,每處又有眾多的泉點,其中西藏(630處)、雲南(440處)、廣東(230處)、福建(200處)、台灣(103處)最集中。開發歷史最早,歷久不衰的礦泉風景勝地首推西安驪山華清池(見臨潼縣)。雲南安寧、廣東從化、內蒙古阿爾山、遼寧湯崗子、北京小湯山、黑龍江五大連池(見五大連池火山群)都是馳名的礦泉療養地。山東嶗山、廣東龍川礦泉為享有盛名行銷世界的礦泉水產地。
⑤海景。中國現有的海濱旅遊勝地有大連(見大連市)、北戴河、煙台(見煙台市)、青島(見青島市)、普陀(見普陀山)、廈門(見廈門市)、深圳(見深圳市)、澎湖、崖縣,目前正在開發與待開發的尚有遼寧金縣、河北昌黎、撫寧,山東海陽,江蘇連雲港,福建湄州島、廣東大鵬灣、珠江口,廣西北海等。其中有避暑勝地,也有難得的避寒勝地。 許多動植物既能起到烘托主景作用,又能獨立成景,構成頗具魅力的旅遊資源。就是常見的松柏也能成為名勝,如黃山的迎客松,北京戒台寺的卧龍松、九龍松、活動松、松抱塔,河南中嶽書院的將軍柏,陝西軒轅廟的掛甲柏等。再如昆明黑龍潭的唐梅、宋柏、明茶,以梅飾山的南京梅花山、無錫梅園及浙江國清寺古老的隋梅等即是很好的例證。
中國具有世界上特有的奇花異木,珍禽貴獸。珍稀特有動物資源,如大熊貓、金絲猴、白唇鹿、褐馬雞、黑頸鶴、黃腹角雉以及揚子鱷等,均為中國特有種。銀杏、銀杉、金錢松、台灣杉、白豆杉皆珍稀孑遺裸子植物。被子植物中,中國佔世界總科數的53%,其中不乏古老類群和特有種,如珙桐、香果樹、昆欄樹、連香樹、鵝掌楸、水青樹等。
一些動植物的棲息繁衍區,如黑龍江扎龍鶴鄉(見齊齊哈爾市),江蘇與青海鳥島(見鳥島),福建鴛鴦溪(見屏南宜洋鴛鴦獼猴保護區),雲南大理蝴蝶泉,世界罕見的物種基因庫──神農架林區,有動植物生命搖籃之稱的西雙版納自然保護區(見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以景色奇秀而新辟的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以及列入聯合國組織的世界生物圈保護區網的長白山、卧龍(見長白山自然保護區、卧龍自然保護區)和鼎湖山自然保護區等等,都是發展旅遊的得天獨厚的地方。
中國許多珍稀動物足以引起很多人有興觀賞,如大熊貓被稱為「和平友好的使者」,其他一些稀有動物──金絲猴、丹頂鶴、黑頸鶴、朱䴉、長臂猿、蜂猴、白唇鹿、澤鹿等都十分名貴。1984年冬在江西永修縣鄱陽湖區發現1350隻白鶴越冬(見鄱陽湖),遠遠地打破了國際鳥類保護組織所公布的世界白鶴保有數字,吸引許多國家的鳥類專家來觀賞研究。 中國作為一個文明古國,歷史古跡遍及各地,尤以黃河流域最集中,可供人們游覽觀賞並獲得知識啟迪的有古人類遺址、帝都宮苑、園林建築、寶剎古寺、石窟碑碣、名人故居、革命文物等。
中國歷史上作為中央王朝的京都或封建割據政權首府的,從禹都陽城到元明清三代帝都的北京,不下百餘處,其中南京市、杭州市,安陽市、北京市、西安市、洛陽市、開封市居於顯赫地位,被稱為中國七大古都,遺留古跡最多,西安與北京幾乎平分了封建社會前期和後期的帝都歷史。舉凡宮殿、園囿、稷壇、陵寢、王府、第宅、寺廟、道觀等,大多集中在京城及其郊區,成為人文旅遊資源最豐富的名城。 中國古典造園藝術有「世界園林之母」之稱。它把建築、山池、園藝、雕刻、繪畫、書法、裝飾、美學等融合一體,使生境、畫境、意境巧妙結合,雖為人作,卻有自然之理,得自然之趣。古典園林可分為皇家園林(帝王宮苑)、第宅園林和寺廟園林等類。
①皇家園林。專門為帝王皇族游樂而建,以規模宏大、莊重、豪華為主要特色。保存下來的皇家園林有圓明園、頤和園、北海公園,承德避暑山莊(見承德市)等。
②第宅園林。以蘇州為薈萃之地,又稱文人寫意派山水園林,在當地先後建造園林200多處,使人不出城廓而獲山水之怡,身居鬧市而又具林泉之致。現存的有宋元明清的園林代表作,如滄浪亭、拙政園、留園、怡園等。
③ 寺廟園林。是園林藝術和宗教建築結合的產物。現存的寺廟園林如蘇州獅子林、 靈岩寺, 南京靈谷寺、棲霞寺,鎮江金山寺和揚州大明寺等。
『柒』 中國旅遊地理研究的內容是什麼
1.旅遊產生的條件及其地理背景
2.旅遊者行為規律
3.旅遊流預測
4.旅遊通道
5.旅遊資源評價
6.旅遊地演化規律和重要旅遊地研究
7.旅遊環境容量
8.旅遊區劃
9.旅遊開發的區域影響
10.旅遊規劃
『捌』 中國旅遊地理研究的重點是內容是
掌握中國旅遊資源的形成分布規律,了解中國區位旅遊客源市場,制定科學合理的區域旅遊發展戰略,為中國旅遊資源的可持續開發利用提供理論依據和實踐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