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揚州鹽商
❶ 人文地理的上映列表
中央電視台紀錄頻道《人文地理》時段·紀錄片上映列表說明1:本詞條分別記載《人文地理》時段上映紀錄片的首播日期,製片地區/電視台,片名,集數,解說人員。
2:本詞條只記載中央電視台紀錄頻道(CCTV-9)在本時段的首播紀錄片,對重播紀錄片忽略不計。 年份中央電視台紀錄頻道《人文地理》時段·紀錄片上映列表2011年2011-01-01「中國/CCTV」太極武當(9集)【李易】
2011-01-10「中國/CCTV」吳韻(8集)【任志宏】
2011-01-18「中國/CCTV」越窯秘事(3集)【蘇揚】
2011-01-21「中國/CCTV」察卡洛(2集)【楊大林】
2011-01-23「中國/CCTV」「銀究」傳奇(4集)【張彥鋒】
2011-01-27「中國/CCTV」大河源(4集)【蘇揚】
2011-01-31「中國/CCTV」稻米的歌唱(2集)【蘇揚】
2011-02-02「中國/CCTV」絕活世家(6集)【李野墨】
2011-02-08「中國/CCTV」找樂(4集)【李野墨】
2011-02-12「中國/CCTV」秘境中的興安嶺(2集)【蘇揚】
2011-02-13「中國/CCTV」重返卡拉麥里(2集)【姚宇&李金煒】
2011-02-14「中國/CCTV」與龍同行(7集)【蘇揚】
2011-02-21「中國/CCTV」俠之蝙蝠(5集)【蘇揚】
2011-02-26「中國/CCTV」寂靜山谷(2集)【蘇揚】
2011-02-28「中國/CCTV」探秘蜘蛛人(單集)【蘇揚】
2011-03-01「中國/CCTV」歲月山河·攀枝花(6集)【李野墨】
2011-03-07「中國/CCTV」廬山:人文聖山(10集)【李易】
2011-03-17「中國/CCTV」蜂戰無間道(2集)【蘇揚】
2011-03-19「中國/CCTV」神洞探奇(2集)【蘇揚】
2011-03-24「中國/CCTV」孤島葉猴(2集)【蘇揚】
2011-03-26「中國/CCTV」碉樓殘夢(2集)【蘇揚】
2011-03-28「中國/CCTV」探訪魔溝(2集)【蘇揚】
2011-03-30「中國/CCTV」怪圖(2集)【蘇揚】
2011-04-01「中國/CCTV」西泠印社(5集)【任志宏】
2011-04-08「中國/CCTV」尋找黔金絲猴(3集)【片尾未標出】
2011-04-11「中國/CCTV」天地洛陽(7集)【李易】
2011-04-18「中國/CCTV」深湖魅影(3集)【蘇揚】
2011-04-21「中國/CCTV」揚州鹽商(4集)【任志宏】
2011-04-25「中國/CCTV」方誌中國(7集)【藍強】
2011-05-02「中國/CCTV」土樓探秘(4集)【任志宏】
2011-05-06「中國/CCTV」鴨綠江(6集)【李百鳴】
2011-05-12「中國/CCTV」普洱茶(2集)【蘇揚】
2011-05-14「中國/CCTV」喜洲:蒼山洱海的歷史回聲(2集)【任志宏】
2011-05-16「中國/CCTV」一個博物館和一座城市(5集)【任志宏】
2011-05-21「中國/CCTV」十里紅妝(2集)【任志宏】
2011-05-23「中國/石家莊廣播電視台」滹沱滄桑(7集)【藍強】
2011-05-30「中國/CCTV」龍坊(2集)【蘇揚】
2011-06-01「中國/CCTV」河套長煙(5集)【任志宏】
2011-06-06「中國/CCTV」三坊七巷(6集)【任志宏】
2011-06-12「中國/CCTV」大戲黃梅(10集)【任志宏】
2011-06-22「中國/CCTV」湖商(6集)【梁言】
2011-06-28「中國/內地」紅色檔案(7集)【虹雲】
2011-07-05「中國/CCTV」中國壽山石(6集)【任志宏】
2011-07-11「中國/CCTV」天上西藏(7集)【任志宏】
2011-07-30「中國/CCTV」嶺南王國(5集)【任志宏】
2011-08-04「中國/內地」魚祭(單集)【任志宏】
2011-08-05「中國/CCTV」青色誘惑(3集)【蘇揚】
2011-08-20「中國/CCTV」地標物語(7集)【藍強】
2011-09-02「中國/CCTV」嵩山(4集)【陸建藝】
2011-09-06「中國/吉林電視台」曹禺傳(3集)【片尾未標出】
2011-09-14「中國/石家莊廣播電視台」古郡傳奇(5集)【藍強】
2011-09-19「中國/CCTV」錫商(7集)【藍強】
2011-09-26「中國/CCTV」小孔·大世界(2集)【片尾未標出】
2011-10-01「中國/雲南廣播電視台」茶馬古道(8集)【李德峰】
2011-10-10「中國澳門/蓮花衛視」孫中山與澳門(2集)【蘇揚】
2011-10-11「中國/CCTV」天下為公:孫中山1911(6集)【浩宇】
2011-10-17「中國/CCTV」綻放的力量:中國電視藝術回眸(4集)【楊爍】
2011-10-21「中國/青島電視台」青島時刻(6集)【李易】
2011-10-27「中國/CCTV」神農架(3集)【藍強】
2011-11-01「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東風電視台」天宮出征(2集)【任志宏】
2011-11-08「日本/NHK」環游日本(9集)【鄔業偉&羅麗菲】
2011-11-17「中國/CCTV」點擊中國(6集)【藍強】
2011-11-30「中國/佛山電視台」結婚(單集)【片尾未標出】
2011-12-01「中國/佛山電視台」大學生豬肉佬(單集)【片尾未標出】
2011-12-05「中國/CCTV」李白在安陸(3集)【肖玉】
2011-12-11「中國/雲南廣播電視台」幸福山谷(單集)【畢鑫生】 2012年2012-01-06「中國/CCTV」魅力肯亞(3集)【李易】
2012-01-12「中國/慶陽電視台」傳奇隴劇(4集)【韓瑩棣】
2012-02-05「中國/雲南廣播電視台」雨崩村的故事(3集)【畢鑫生】
2012-02-27「中國/CCTV」魅力斯洛維尼亞(3集)【李易】
2012-03-04「中國/廣東電視台」哈軍工(10集)【竺宇】
2012-03-19「中國/CCTV」行走的餐桌(第1季)(全10集,本次播出第1―5集)【蘇揚】
2012-04-01「中國/內地」黑葉猴:大山一家的故事(單集)【片尾未標出】
2012-04-03「中國/內地」黃帝(6集)【孫悅斌】
2012-04-09「中國/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北固山(3集)【李易】
2012-04-23「中國/CCTV」海之南(2集)【李易】
2012-05-07「中國/CCTV」天下大同(7集)【譚江海】
2012-05-20「中國/內地」天人長安(5集)【片尾未標出】
2012-05-25「中國/新疆電視台」回家的路有多長(3集)【遠山】
2012-05-28「中國/新疆電視台」九月鷹飛(2集)【遠山】
2012-06-05「中國/內地」中國美食探秘(7集)【陳怡】
2012-06-12「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東風電視台」神舟七號(6集)【李易】
2012-06-25「中國/CCTV」柯麟醫生(5集)【李易】
2012-06-30「中國/內地」我們在延安(全12集,本次播出第1―5集)【蘇揚】
2012-07-06「中國/內地」夢想之城(2集)【片尾未標出】
2012-07-08「中國/CCTV」過江(2集)【蘇揚】
2012-07-25「中國/內地」老上海廣告人(6集)【片尾未標出】
2012-08-01「中國/內地」我們在延安(全12集,本次播出第7―12集)【蘇揚】
2012-08-13「中國/淄博電視台」磚瓦的文明(4集)【汪洋】
2012-08-20「中國/SMG紀實頻道」中國藍盔在行動(5集)【片尾未標出】
2012-08-25「中國/吉林電視台」雙城記(5集)【李冬冬】
2012-08-30「中國/中央新影集團」百年中山艦(4集)【宋波】
2012-09-03「中國/內地」水上屋(2集)【方亮】
2012-09-11「中國/SMG紀實頻道」國道318:與夢想同行(8集)【黃輝】
2012-09-24「中國/中華美食頻道」絲綢之路上的美食(全17集,本次播出第1―7集)【湯曉非】
2012-10-09「中國/CCTV&四川廣播電視台」魅力四川(6集)【李易】
2012-10-22「中國/CCTV」從北京到倫敦(8集)【趙洋】
2012-10-31「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東風電視台」龍舞九天(5集)【片尾未標出】
2012-11-05「中國/CCTV」行走西藏(4集)【安同慶】
2012-11-17「中國/內地」奇妙愛之家(2集)【蘇揚】
2012-11-18「中國/SMG紀實頻道」穿越雲端的鐵路(2集)【謝猛】
2012-11-25「中國/CCTV」刻木分水(單集)【楊大林】
2012-11-26「中國/旅遊衛視」一路向南(25集)【本片無解說】
2012-12-14「中國/內地」清水祖師(6集)【李易】
2012-12-20「中國/CCTV」姜太公(6集)【任志宏】
2012-12-26「中國/內地」鳳舞神州(10集)【李易】
2012-12-31「中國/內地」中國珍稀物種·岩羊(單集)【余自力】 2013年2013-01-01「中國/內地」玩味京城(第1季)(5集)【藍強】
2013-01-06「中國/中華美食頻道」行走的筷子(12集)【片尾未標出】
2013-01-27「中國/德宏電視台」勐巴娜西(4集)【楊衛平】
2013-02-02「中國/內地」中國珍稀物種·中國揚子鱷(單集)【宋懷強】
2013-02-03「中國/內地」中國珍稀物種·中國大鯢(單集)【宋懷強】
2013-03-18「中國/CCTV」閩台祖地(3集)【片尾未標出】
2013-03-21「中國/CCTV」濕潤的文明(6集)【蘇揚】
2013-03-27「中國/陽泉廣播電視台」大汖(5集)【王珂】
2013-04-08「中國/福建電視台」守望(5集)【那鴻鷹】
2013-04-18「中國/內地」野性「淘淘」(3集)【李易】
2013-04-21「中國/中央新影集團」大足石刻(6集)【孫悅斌】
2013-06-03「中國/內地」阿炳傳奇(2集)【張林佩】
2013-06-05「中國/內地」飯店·在歷史的轉彎處(3集)【藍強】
2013-06-10「中國/CCTV」行走的餐桌(第2季)(10集)【蘇揚】
2013-06-20「中國/中華美食頻道」絲綢之路上的美食·西安敦煌篇(全20集,本次播出第1―10集)【片尾未標出】
2013-06-30「中國/青島」田埂上的絕唱:柳腔(單集)【謝猛】
2013-07-01「中國/內地」風物東蘭(6集)【楊大林】
2013-07-07「中國/內地」黎明之歌(單集)【片尾未標出】
2013-09-23「中國/石家莊廣播電視台」太行古陘(5集)【片尾未標出】
2013-09-30「中國/蘇州廣播電視總台」鑽天洞庭(單集)【楊帆】
2013-10-17「中國/CNTV游戲中心」游戲·人生(5集)【片尾未標出】
2013-12-15「中國/雲南廣播電視台」遷徙,在尋找幸福的路上(6集)【片尾未標出】
2013-12-21「中國/吉林市電視台」發現龍潭山(3集)【陸建藝】
2013-12-24「中國/CCTV&山東電視台」煙台開埠(5集)【李立宏】
2013-12-29「中國/內地」中華之奇(3集)【片尾未標出】 2014年2014-03-17「中國/中華美食頻道」絲綢之路上的美食·西安敦煌篇(全20集,本次播出第11―20集)【片尾未標出】
2014-04-07「中國/中央新影集團」漢源(5集)【蘇揚】
2014-04-22「中國/內地」精靈之舞(2集)【劉駿】
2014-05-30「中國/內地」索·道(單集)【於越】
2014-06-30「中國/內地」陝甘風雲(5集)【凌江】
2014-10-12「中國/內地」簡,不簡單(3集)【侯凱笛】
2014-10-20「中國/內地」遠古走來的栗斑腹鵐(單集)【侯旭】
2014-12-10「中國/內地」西北望崆峒(6集)【蘇揚】 2015年2015-05-04「中國/石家莊廣播電視台」天下趙州(5集)【胡濤】
2015-07-28「中國/內地」天神折鞭之地:釣魚城1259(4集)【方亮】
2015-08-16「中國/中央新影集團」西津渡(5集)【蘇揚】
2015-08-21「中國/內地」玩味京城(第3季)(8集)【藍強】 2016年2016-03-19「——」大運河(8集)【蘇揚】
2016-03-28「——」問禪大洪山(3集)【片尾未標出】
❷ 為什麼揚州古時鹽商多呢
最主要的原因是揚州地處長江與運河的交匯口,地理位置獨特,交通便利,漕運發達,而鹽商運輸大多是靠漕運,久而久之變成為鹽商集聚之地了。
❸ 為什麼明清揚州多鹽商揚州的鹽商都來自哪裡
揚州是江蘇的一個地市,地理位置也比較優越,位於江蘇省的中西部地區,和淮安,鹽城,泰州接壤,和南京鎮江,僅僅只隔著一條才長江。雖然現在揚州算不是一個很有名氣的城市,但是在歷史上,揚州的地位確實很多城市不可比擬的,這是因為明清時期有很多的鹽商,而這些鹽商,很大一部分就是來自揚州。那麼揚州為什麼會產出這么多的鹽商呢?揚州的鹽商都來自什麼地方呢?下面我們就來具體分析一下。
陝西商人的南下,就使得當時出現了三足鼎立的局面,陝商,晉商和徽商。陝商和晉商,位置比較近,而且文化風俗比較相同,所以很快就走到了一起,這樣徽商在整個貿易中就處於劣勢的地位,但是微商卻做到了穩扎穩打,而且徽州和揚州距離相對也比較緊,所以徽商還是占據了有利的地位。
❹ 有許多文學作品關於揚州鹽商的,他們的鹽來自哪裡,揚州好像不靠海吧
揚州鹽商所販之抄鹽為海鹽。
揚州,古稱廣陵,是禹貢九州之一。運河、長江交匯於揚州,在海運、鐵路尚未興盛之時,揚州成為交通樞紐。隋唐以來,揚州一直是中國經濟文化中心之一,享有「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之盛譽。 揚州的繁華,主要得益於鹽運和漕運事業的興盛。揚州濱臨東海兩淮地區,素來為我國食鹽的重要產地。時至清初,隨著全國人口的增長,兩淮食鹽產量與日俱增。揚州得水利之便,成了吞吐量極大的鹽運中心,每年有十億斤以上的海鹽經過揚州轉運到安徽、河南、江蘇、江西、湖南、湖北等地,兩淮鹽運使的官署也設在揚州,無疑,則給揚州經濟帶來空前繁榮。清代著名學者汪中在《廣陵對》里指出:「廣陵一城之地,天下無事,則鬻海為鹽,使萬民食其業。上輸少府,以寬農畝之力,及川渠所轉,百貨通焉,利盡四海。
❺ 為何明清揚州多鹽商揚州的鹽商都來自何地
鹽是我們現在在日常生活當中必不可少的一個調味品,做菜的時候,最基本的一個步驟就是要放上鹽,鹽現在在我們的生活當中也是非常便宜的,幾塊錢就可以購買得到,但是放在古代的話,鹽還是比較寶貴的一種東西,而且有著專門的鹽商,這些販賣鹽的商人幾乎都是腰纏萬貫。在明清的時候,鹽商在揚州出現的最多,因為揚州是當時的政治,經濟中心,而揚州的鹽商大部分都來自安徽。
徽商居多
揚州有如此多的鹽商,除了有本地的之外,還有很多從外地進入到此地做買賣的商人,其中大部分商人都是從安徽引進的,因為安徽在地理位置上和揚州有著近水樓台先得月的關系,離揚州比較近,再加上徽商在經營的時候並沒有急於求進,而是一步一個腳印的立穩自己的腳步,所以在那個時候,徽商一步一步的成長,為了當時最大的商人,牢牢地把握著揚州的經濟命脈。
❻ 揚州與鹽商的關系
建城近二千五百年歷史的揚州,與鹽業有著不解之緣。
「揚州繁華以鹽盛,版」 這是歷史的、真實權 概括。鹽業的興盛帶動、促進了揚州城市的發展,鹽業的衰落,揚州城也隨之而中衰。成也鹽業,衰也鹽業,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因此,探討鹽業、鹽商與揚州的關系,對於研究古代揚州城市、古代揚州文化發展是一個頗有意義的課題,對於今天揚州城市的一步發展,也有一定的參考作用。
白道光十二年(1832)以後,清政府在兩淮改綱鹽制為票鹽制。自此以後,揚州鹽商開始中衰。揚州鹽商的衰落不僅僅是因為鹽法制度演變的結果,也是由於揚州鹽商過度的奢靡性消費,導致資金周轉困難;封建政府對揚州鹽商的刻剝;咸豐年間太平天國運動的爆發,兩淮產鹽區與銷地成為太平天國清政府爭奪的重要地區;再加之,由於海岸線的東移,淮南鹽產區的衰落,兩淮產鹽重心由淮南移至淮北,所有這些最終導致兩淮鹽區的衰落。由於歷史的原因與人們觀念上的誤差,揚州城沒有很快跟上的時代脈搏、歷史的步伐,實現近代化,它不僅落後於先進的城市,如上海、蘇州,也漸漸落後於周邊的城市,如南通、鎮江
❼ 歷史上揚州有多繁華當地的什麼商幫最有影響力
近代詩人陳去病在個人筆記《五石脂》中寫下“揚州之盛,實徽商開之,揚蓋徽商殖民地也。”陳去病在肯定揚州繁盛的同時,明確指出了揚州繁盛的原因,“實徽商開之”。揚州是一個被商人改變的城市。歷史上揚州繁盛,客商雲集,來自徽州的客商發揮了重要作用。揚州與徽商有著撇不清的關系。
❽ 揚州最大的鹽商是誰
其實,揚州鹽商並不是僅僅指在揚州販賣食鹽的商人,而是僑寓在揚州,或者說是坐鎮在揚州經營兩淮鹽業的商人。
清代嘉慶年間兩淮鹽業商總黃至筠 揚州的個園就是他造的
❾ 揚州鹽商對瘦西湖的歷史貢獻
揚州鹽商對瘦西湖的歷史貢獻:
1、重視家學教育,積極投資社會書院教育:重視家學鹽商在靠鹽業提升經濟實力的同時一直看重家族教育事業,希望通過儒教事業來振興家聲,他們對家族子女的教育遵循「養教結合」的原則,即一方面為子女提供舒適的生活環境,另一方面對子女實行良好的教育。明清時期揚州鹽商為了自己子孫的的前途,家中大都設有自己的私塾,不惜重金,請一些社會名流和學者到家中講學來提升自己子女的文化素養。
2、捐修書院明清時期很多鹽商都以前積極捐資修建書院,鹽商的這個善舉也給他們帶來了良好的社會聲譽。出資修繕興建書院三元坊的安定書院、北橋的敬亭書院、北門外的虹橋書院、廣儲門外的梅花書院這個系列著名書院和學校的興建與修繕,大都是由揚州鹽商及鹽官出資籌辦。明嘉靖五年,巡鹽御史雷應龍創辦維揚書院;康熙元年,兩淮鹽運使胡文學與一些鹽商共同籌款興建安定書院,雍正年間,鹽商再次出資擴建安定書院;康熙二十二年,揚州鹽商出資創辦敬亭書院。
3、設立院生高額獎勵鹽商專為書院的學生設立了高額的獎勵。據史料記載,揚州的梅花書院的規定「凡在院書生分正課,附課,隨課。正課歲給膏火銀三十六兩,附課歲給膏火銀十二兩,隨課無膏火」,而當時著名的湖南嶽麓書院的歲給只有梅花書院的三分之一。雄厚的資金實力吸引了大批的學生前來求學,揚州書院名聲鵲起。
4、延請名師任教書院據史料記載鹽商還出巨資聘請當時的文化名流前來書院講學,提升書院的文化知名度。清代著名的詩人趙翼,蔣士銓,陳祖范等人就相繼擔任過安定書院的院長。姚鼐,茅元銘,胡長齡等名流曾任梅花書院的院長。沒有鹽商雄厚的資金支持也就不會有明清時期揚州書院的輝煌成績。
5、興辦各式雅集書會,刻印收藏善本專著 在積極出資籌辦各大書院之餘,鹽商還積極的興辦各種詩會、文會,出資協助學者們刻印他們的藏書。興辦文人雅集傳統意義上的「文人雅集」是指文人之間相互聚集起來飲酒流觴、吟詩作文的風雅活動。明清時期揚州鹽商效仿古代文人的這種組織形式延請大量的名流來自己的私家園林中研究學術、探討文藝。
❿ 揚州鹽商為什麼在清代的九個鹽區中成為唯一富可敵國的
鹽課是清代賦稅的大宗項目之一,當時全國劃分為九個鹽區及行鹽銷售口岸。然而,其他地區的鹽商相比較兩淮鹽商而言,似乎名氣並不大,其資本雄厚程度也遠遠不及兩淮鹽商,同樣是鹽商,為何兩淮即揚州鹽商具有如此的優勢呢?
綜上所述,揚州鹽商在清政府“恤商裕課”政策之下,以層出不窮的舞弊等手段,加上官商勾結從而攫取了驚人的利潤。而同時期,其他幾個鹽區卻沒有兩淮鹽業這樣得天獨厚的條件,所以形成了挾資千百萬的揚州鹽商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