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理人文 » 高考地理人文地理

高考地理人文地理

發布時間: 2021-01-23 11:34:07

1. 高考的地理都考些什麼啊人文地理哪些最重要今年地理大概要考些什麼啊!

地理呢大部分還是靠理解,裡面的一些概念要記得比較少,自然地理考的比較多還比較難,人文地理比較簡單。對高考不要有恐懼感,我高3學理科,高4學文科照樣上2本,所以心態很重要

2. 高中地理中人文地理包括哪些

人文地理知識分布在高一教材(必修)下冊四個單元和高二教材(限選第一冊)五個單元之中,包括農業地理、工業地理、交通運輸地理、環境地理、人口地理、城市(聚落)地理、文化地理、旅遊地理和政治地理等經濟領域和非經濟領域中的系統人文地理知識,並與自然地理基礎知識(高一教材上冊),當代中國國土整治和區域發展所面臨的重要課題(高三教材限選第二冊),共同構建了高中地理教材新的學科體系,為完成地理學科在高中學段所承擔的教育任務奠定基礎。
(一)高一教材人文地理內容
高一教材人文地理選取的內容屬於基本的人類活動范疇,即解決衣、食、住、行基本要求的活動。這部分內容在近幾年的會考中大約佔了60%。
高一地理下冊4個單元分別講述了農業和工業、城市、交通、可持續發展等內容。揭示了人類工農業生產活動與地理環境的關系;講述了聚落的形成與發展的因素、城市化所帶來的問題及解決途徑、揭示了由於自然資源分布和區域社會經濟發展的不平衡,使不同地域之間的物質和信息必須通過交通運輸、通信、商業和貿易等方式進行交流,實現互補,為完成社會的運轉、揭示了全球性環境問題的產生必將影響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是對人類活動和人類地理環境的雙向影響。尤其是環境問題,學生在初中里都有所接觸。
(二)高二教材人文地理內容
高二教材是在必修課的基礎上的選修課教材,側重講述人文地理的非經濟領域,該知識結構可分為五部分:即第一單元「人口與環境」講述了人口與環境的關系,突出人口地理方面的內容;第二單元「城市地域結構與規劃」,這一單元突出了城市地理知識;第三單元「文化與文化景觀」講述了各種文化事物與自然的關系,是文化地理方面的知識;第四單元「旅遊活動」闡述了旅遊活動與人類發展和地理環境的關系等旅遊地理方面的知識;第五單元「世界政治地理格局」則是從政治的角度出發對全球的經濟、技術進行分析,闡述政治地理知識。這五部分內容依次遞進,囊括了人類社會中大部分人文地理現象。此教材的目的是為了進一步提高適應現代生活的能力,拓寬人文地理知識,並加深對地理區域研究的認識,特別是中國國土整治與區域發展所面臨的問題和可能的對策。使學生們認識到,現代社會,除了經濟的增長外,人口增長模式的轉型、城市化的加快和城市合理規劃、文化和旅遊需求的增長、國力的增長和國際關系的改善,這些現已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在網路找的 總結得不錯

3. 高考地理——人文地理(最好給出詳解,謝謝!)

1.選 如果單說病蟲害少的話 我覺得是可以選A的。但是花開得更鮮艷就是和太陽輻射量 也就是光照有關而不是和溫差有關了。 而且輻射量大是不適宜生物生存的。所以選D
2.中國水土流失最嚴重的地方 1是黃河流域的黃土高原 2是南方丘陵的紅色荒漠化 3就是北方的土石山。 土石山的原因是因為 本來就植被稀疏。植被被破壞了之後沒有了固土的能力 。 裸露的土壤層被北方7 8月份集中的降水沖刷走了。
3。選A 。1. 北緯26度大陸東岸。 也就是福建。 總體地形是西北高東南低。
2.植被稀疏。土壤紅色。 都是東南方丘陵地區的特點。可以無視。主要是看沉積物。 本來一個地區的岩層在相同深度是相同的。 由於河流有水蝕作用。所以越靠近河的石頭就被水蝕成了越細的粉末、可以判斷東北向西南是越來越接近河流。垂直的就是東南流向了
4.青藏高原的農業集中在綠洲和河谷。原因:1。青藏高原降水少 水資源不足。
綠洲的地下水和河谷才足以灌溉。2.海拔高,熱量不足。所以選擇地勢比較低的河谷和盆地用來種植。
5.選D 塔里木河的河水補充主要是高山冰雪融水。所以氣溫最高的時候。冰山的雪線越高 溶解的冰雪更多 所以是夏季。 葡萄是熱量果實。天山氣溫低一般是夏季放牧。 C 我不知道B處是哪處- - 。D棉花是春季播種的。

我好累啊 。0懸賞你也太小氣了 同學你可以給我點分不。。

4. 高考的地理部分是自然地理佔大多數還是人文地理。

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比重一般相同,區域地理也有一部分,十分。另外,初中地理是基礎。必須要學好。由於自然地理相對難,所以我們感覺自然地理多,

5. 高中人文地理

LZ您好

這一題您沒選的①姑且不談,④並不符合實際.或者看不出來(只有出現明顯城市空洞狀態的內大型城市才有可能容是④)

③也就是保護泉水必須要選的原因是---材料已經說了濟南的外號叫做"泉城",那麼其地理名勝自然就是"泉水"(事實也正如此,您小學有沒有學過關於"趵突泉"之類的文章?)

因此圖中被擱置廢棄的方案,均繞過了市中央泉水區.

眾所周知,泉水之所以噴發得出來,是因為其附近有地下河的緣故.如果地鐵修建的地方恰好在水脈上,那麼這個泉水的水供應來源就斷開了,原本泉水就趨於停止乾涸.

因而,將1號地鐵設在城市外圍,切斷地下河的可能性就大為下降,或者城市外圍也有其他不重要的泉水水脈,通過架設1號線我們可以知道附近地下河的整體流向(特別是有個概念叫潛水面,也就是地下水的水位),還有萬一切斷了水脈,如何進行再接回去的補救等....

所以③所言為保護泉水積累經驗是OK的.

6. 高考人文地理

人文地理
1.人類的生產活動與地理環境
(1)農業
主要的農業地域類型及其特點。
中國主要農作物的分布。中國的畜牧業和水產業。
(2)工業
工業區位因素。工業發展與區位的關系。
不同類型工業區的特點。
中國主要工業基地和工業中心的分布、特點和形成條件。
2.人口與環境
(1)人口的再生產
影響人口增長和分布的主要因素。
世界人口的增長。世界人口的分市。
中國人口的增長和分布。中國的人口政策。
(2)人口數量與環境
人口數量與環境的關系。
不同地區的人口增長狀況。
環境承載力。合理容量。控制人口數量的意義。
(3)人口素質與環境
影響人口身體素質的主要環境因素。
人口的文化素質對環境的影響。
(4)人口遷移與環境
影響人口遷移的因素。
我國人口遷移的現狀和原因。
3.人類的居住地——聚落
(1)聚落的形成
鄉村、城市的起源及發展。
(2)城市的區位
自然、經濟、社會等因素對城市發展的影響。
(3)城市化
城市化及其進程。
城市化過程中產生的問題以及解決途徑。
(4)城市地域結構
城市地域功能分區。不同城市地域結構的特點。
城市的合理規劃。
4.人類活動的地域聯系
(1)人類活動地域聯系的主要方式及作用
人類活動地域聯系的主要方式(交通運輸、通信、商業、服務業等)及作用。
(2)交通運輸和通信
主要運輸方式及其特點。
交通運輸線、站的區位因素。交通運輸網的形成與發展。
中國主要交通運輸線、鐵路樞紐和港口。
城市的道路交通網路。
現代通信手段和通信網路的作用。
(3)商業貿易
商業中心的區位因素。商業網點的布局。
中國主要商業中心,主要進出口商品,主要貿易國家和地區。
當代金融、貿易的國際聯系及特點。
5.文化景觀
(1)文化景觀
文化景觀的形成。文化景觀與環境的關系。
(2)文化源地與文化傳播
文化源地。文化傳播、文化擴散的主要途徑。
6.旅遊活動與環境
(1)旅遊活動及其作用
旅遊活動的特點。旅遊活動的作用。
(2)地理環境與旅遊
旅遊資源及其特性。旅遊資源的價值。
中國的旅遊資源。
旅遊景觀欣賞的基本要求。
(3)旅遊活動與地理環境的協調發展
旅遊活動中的環境問題。
旅遊活動的規模應與環境承載力相適應。
7.世界政治經濟地理格局
(1)世界政治地理格局
世界政治多極化趨勢。國際政治的地緣合作與沖突。
(2)世界經濟地理格局
世界經濟全球化趨勢。經濟全球化對區域發展的影響。
國際經濟的區域合作與競爭。
(3)綜合國力
綜合國力的影響因素。提高綜合國力的途徑。

8.人類面臨的環境問題與可持續發展
(1)環境問題
環境問題的產生。
環境問題的防治。
中國的環境問題與環境保護。
(2)可持續發展
人地關系的演變。
可持續發展的概念和原則。
中國的可持續發展戰略。

第三部分 世界地理
1.世界地理概況
(1)世界的陸地和海洋
世界海陸分布。海底地形。陸地地形。
(2)世界的居民和國家
世界主要人種的分布。
世界的國家和地區。
2.世界地理分區
東亞,東南亞,南亞,中亞,西亞,北非,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歐洲西部,歐洲東部和北亞,北美,拉丁美洲,大洋洲,南極洲。
各區的位置、范圍;主要國家及主要城市;主要區域特徵。
3.世界主要國家的地理特徵
日本,印度,埃及,德國,俄羅斯,美國,巴西,澳大利亞。

這些都很重要,至少要佔70%

7. 高考地理中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區域地理各佔多少分值

就現在來說
關於經緯度時間計算晝夜問題的自然地理有所趨弱
可能是因為回太難了吧
一般最多選答擇題有2,3個
後面的大題做一個引子的作用
區域地理還是比較重要
又尤其是中國部分
我覺得高三學的那本其實多種要的
你一定要把它背得滾瓜爛熟
並且理解!
這樣提個10~15分應該沒問題!

8. 新高考,選了地理,自然地理不好,人文地理很好什麼意思啊

人文地理很好,意味著你的背誦記憶等文科的思路比較好。而自然地理不是光靠記憶的版。你需要掌握每權個知識點背後的原理,在大腦內形成「腦圖」。比如做地球運動的題目的時候腦子里要出現一個有詳細信息的地球儀。再者,自然地理也是需要記憶的。比如世界地圖的記憶,洋流 8/0 模型,地球公轉的模型,氣候分布模式圖等等。如果感覺自然地理困難,建議從頭開始,把書上最基本的原理弄懂,而不是停留在死記硬背上面。

9. 地理:高考中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區域地理各佔多少分值給個大概的比例也行

一般來說,自然地理與人文地理是對半開的,各占約50%,不同地區的比例都會略有專不同。全國卷的人文地理屬的比例可能略大一點。
區域地理是人文地理與自然地理地綜合,這幾個部分是交錯在一起的,而不是相互獨立的部分。在高考中綜合題絕大部分都是以區域地理背景為載體來考察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知識,個別選擇題也有涉及。

10. 高三地理知識點人文地理

探討各種人文現象的地理分布、擴散和變化,以及人類社會活動的地內域結構的形成和發展容規律的一門學科,是地理學的兩個主要分支學科之一。"人文"二字與自然地理學的"自然"二字相對應,泛指各種社會、政治、經濟和文化現象。人文地理學一般有廣義與狹義之分,廣義的人文地理學包括社會文化地理學、政治地理學、經濟地理學等,狹義的人文地理學則指社會文化地理學。
折疊簡述
人文地理學的發展經歷了知識積累、學科形成和理論演變、學科分化,以及理論和方法的革新等過程。按其發展順序,可分為古代、近代、現代三個階段。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